求助铝合金加工变形解决办法!!!
这么大的板金件采用常规的办法必然产生弧度(warpage),所谓平面度(Flatness)难以保证.看能不能从材料和工艺两方面看看:1)铝板有没有做热平整(Thermal flatten)? 国内有的厂提供这种板材2)调整走刀轨迹,使之受力均匀3)如果量大的话,并且数控冲床压力够大的花,可以考虑做专用的冲刀,比如在产生弧度的方向将所有的方孔同时冲下,或分两步冲下我们当时就是这样做的.量小的话,那无所谓.我们有一个零件,每月只有二十几个量,平面度要求极高,开了冲压模也不行,只有用激光割.希望有所帮助.
得看铝薄板加工出来什么东西,换句话说是根据具体图纸才安排加工工艺的.有些可以压着,有些用吸盘吸着,有些有螺丝锁着,更有者用虎钳夹持着(小型的铝板子),但是在加工中心上用胶水粘着用的太少太少,在雕铣机上用的倒是不少,因为两都的切削原理有些不一样,一个是重切削,一个是轻切削为主
cnc加工300*200*4的铝板怎样加工才不变形啊
1.把一面大平面铣平(用AB胶,下料前先把胶水去掉些)
2.把工件平放在平面度为0.006mm以内的工艺板上,把长度方向校正并用适量AB胶粘住
3.在工件顶面粗加工到10mm时,把要加工的槽精铣,精铣到位
4.用10R0.5的平底带R角铣刀加工工件顶面且完成顶面粗加工,精加工(S5000 F4000 ap0.07mm)
5.精铣工件外围并工件底部留0.1mm余量
6.手工去除残余胶水(轻拿轻放)
相关概念
工件
工件,即机械加工中的加工对象。它可以是单个零件﹐也可以是固定在一起的几个零件的组合体,也叫制件、作件、课件、五金件等。
30mm厚以上的5052铝板一般加工变形就可以忽略了,30mm厚以下的5052铝板发生变形可以通过整平机压平;要求再高的情况下建议用鑫运亨通生产的5052铝板,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拉伸设备消除应力,应力处理可以达到韩铝等进口铝板的标准。
有疑问可追问,希望帮到你。
铝合金零件加工变形的原因很多,与材质、零件形状、生产条件、切削液的性能等都有关系。
引起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毛坯内应力引起的变形
切削力引起的变形
切削热引起的变形
夹紧力引起的变形
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减少加工变形的措施就尤为重要。
工业措施
减少加工变形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毛坯的内应力
改善刀具的切削能力
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
改善刀具结构
改善工件的夹装方法
合理安排工序
降低毛坯的内应力 采用自然或人工时效以及振动处理,均可部分消除毛坯的内应力。预先加工也是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对肥头大耳的毛坯,由于余量大,故加工后变形也大。若预先加工掉毛坯的多余部分,缩小各部分的余量,不仅可以减少以后工序的加工变形,而且预先加工后放置一段时间,还可以释放一部分内应力。
改善刀具的切削能力 刀具的材料、几何参数对切削力、切削热有重要的影响,正确选择刀具,对减少零件加工变形至关重要。
(1)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
①前角:在保持刀刃强度的条件下,前角适当选择大一些,一方面可以磨出锋利的刃口,另外可以减少切削变形,使排屑顺利,进而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切忌使用负前角刀具。
②后角:后角大小对后刀面磨损及加工表面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切削厚度是选择后角的重要条件。粗铣时,由于进给量大,切削负荷重,发热量大,要求刀具散热条件好,因此,后角应选择小一些。精铣时,要求刃口锋利,减轻后刀面与加工表面的摩擦,减小弹性变形,因此,后角应选择大一些。
③螺旋角:为使铣削平稳,降低铣削力,螺旋角应尽可能选择大一些。
④主偏角:适当减小主偏角可以改善散热条件,使加工区的平均温度下降。
(2)改善刀具结构。
①减少铣刀齿数,加大容屑空间。由于铝件材料塑性较大,加工中切削变形较大,需要较大的容屑空间,因此容屑槽底半径应该较大、铣刀齿数较少为好。
②精磨刀齿。刀齿切削刃部的粗糙度值要小于Ra=0.4um。在使用新刀之前,应该用细油石在刀齿前、后面轻轻磨几下,以消除刃磨刀齿时残留的毛刺及轻微的锯齿纹。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切削热而且切削变形也比较小。
③严格控制刀具的磨损标准。刀具磨损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加,切削温度上升,工件变形随之增加。因此,除选用耐磨性好的刀具材料外,刀具磨损标准不应该大于0.2mm,否则容易产生积屑瘤。切削时,工件的温度一般不要超过100℃,以防止变形。
改善工件的夹装方法 对于刚性较差的薄壁铝件工件,可以采用以下的夹装方法,以减少变形:
①对于薄壁衬套类零件,如果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或弹簧夹头从径向夹紧,加工后一旦松开,工件必然发生变形。此时,应该利用刚性较好的轴向端面压紧的方法。以零件内孔定位,自制一个带螺纹的穿心轴,套入零件的内孔,其上用一个盖板压紧端面再用螺帽背紧。加工外圆时就可避免夹紧变形,从而得到满意的加工精度。
②对薄壁薄板工件进行加工时,最好选用真空吸盘,以获得分布均匀的夹紧力,再以较小的切削用量来加工,可以很好地防止工件变形。
另外,还可以使用填塞法。为增加薄壁工件的工艺刚性,可在工件内部填充介质,以减少装夹和切削过程中工件达变形。例如,向工件内灌入含3%~6%硝酸钾的尿素熔融物,加工以后,将工件浸入水或酒精中,就可以将该填充物溶解倒出。
合理安排工序 高速切削时,由于加工余量大以及断续切削,因此铣削过程往往产生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所以,数控高速切削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清角加工-精加工等工序。对于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有时需要进行二次半精加工,然后再进行精加工。粗加工之后,零件可以自然冷却,消除粗加工产生的内应力,减小变形。粗加工之后留下的余量应大于变形量,一般为1~2mm。精加工时,零件精加工表面要保持均匀的加工余量,一般以0.2~0.5mm为宜,使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处于平稳的状态,可以大大减少切削变形,获得良好的表面加工质量,保证产品的精度。
操作技巧
铝件材料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变形,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在实际操作中,操作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加工余量大的零件 为使其在加工过程中有比较好的散热条件,避免热量集中,加工时,宜采用对称加工。如有一块90mm厚的板料需要加工到60mm,若铣好一面后立即铣削另一面,一次加工到最后尺寸,则平面度达5mm若采用反复进刀对称加工,每一面分两次加工到最后尺寸,可保证平面度达到0.3mm。
板材零件上有多个型腔,加工时,不宜采用一个型腔一个型腔的次序加工方法,这样容易造成零件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变形。采用分层多次加工,每一层尽量同时加工到所有的型腔,然后再加工下一个层次,使零件均匀受力,减小变形。
通过改变切削用量来减少切削力、切削热。在切削用量的三要素中,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很大。如果加工余量太大,一次走刀的切削力太大,不仅会使零件变形,而且还会影响机床主轴刚性、降低刀具的耐用度。如果减少背吃刀量,又会使生产效率大打折扣。不过,在数控加工中都是高速铣削,可以克服这一难题。在减少背吃刀量的同时,只要相应地增大进给,提高机床的转速,就可以降低切削力,同时保证加工效率。
走刀顺序也要讲究粗加工强调的是提高加工效率,追求单位时间内的切除率,一般可采用逆铣。即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切除毛坯表面的多余材料,基本形成精加工所要求的几何轮廓。而精加工所强调的是高精度高质量,宜采用顺铣。因为顺铣时刀齿的切削厚度从最大逐渐递减至零,加工硬化程度大为减轻,同时减轻零件的变形程度。
压紧件的问题薄壁工件在加工时由于装夹产生变形,即使精加工也是难以避免的。为使工件变形减小到最低限度,可以在精加工即将达到最后尺寸之前,把压紧件松一下,使工件自由恢复到原状,然后再轻微压紧,以刚能夹住工件为准(完全凭手感),这样可以获得理想的加工效果。总之,夹紧力的作用点最好在支承面上,夹紧力应作用在工件刚性好的方向,在保证工件不松动的前提下,夹紧力越小越好。
在加工带型腔零件时加工型腔时尽量不要让铣刀像钻头似的直接向下扎入零件,导致铣刀容屑空间不够,排屑不顺畅,造成零件过热、膨胀以及崩刀、断刀等不利现象。要先用与铣刀同尺寸或大一号的钻头钻下刀孔,再用铣刀铣削。或者,可以用CAM软件生产螺旋下刀程序。
工件变黑
铝是活泼金属,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极易氧化变黑或发霉,这是铝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选用的清洗剂具有强腐蚀性,造成压铸铝腐蚀氧化。
工件变形前:
外力--夹紧力,由于夹紧力的位置和大小选择不合适而造成的,夹紧点一定要在实处(下面不能悬空),夹紧力不要太大,能夹住就行.
工件变形后:
加工应力所致,即加工时刀具对工件造成的内应力,这种内应力是看不见的.1、进行低温回火,消除内应力,使工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2、在不影响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对凹陷部位进行喷砂处理(但喷砂的粒度、位置、喷枪的距离应当合适的选择)使凹陷部位进行表面伸张,边喷边检验,找平为止.3、用橡胶锤对工件矫正,(即用延伸法)这种操作对工人要有一定的经验,在敲打时,不能敲打高的部位,而是延伸短边缓解长边,而达到矫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