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涂料 > 正文

锅炉节能改造节能方式具体有哪些

俊秀的铃铛
孤独的路灯
2023-01-01 23:49:57

锅炉节能改造节能方式具体有哪些?还有节能率能达到多少?

最佳答案
俏皮的溪流
从容的香氛
2025-08-21 00:58:20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它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使锅炉的热效率达到70%-80%,可以节煤10%-15%。基本原理是把高新材料技术、燃烧技术和锅炉综合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燃烧煤达到强化燃烧,充分燃烧,完全燃烧的一种全新的燃烧方式。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国家和用户的认可。

现在有一种比较现进的节能技术:《纳微米高辐射覆层技术》,纳微米高辐射覆层技术是在传热物体表面涂覆一层粒度为纳微米级的,具有高发射率的材料,使物体表面具有更强的吸收和辐射热量的能力,使物体传热效率提高。

纳微米高辐射覆层技术通过在表面涂覆少量的高辐射材料,改变了耐火材料表面的物理性能、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获取了优良的传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性。

节能原理

传热有三种模式:对流、辐射、传导。

一般而言,当炉体温度在900摄氏度以上时,热量传递以辐射为主,辐射传热是对流的15倍,占8成以上。

常温下耐火材料的发射率一般为0.6~0.8,随着炉温的升高,会大幅度下降,高温下只有0.4~0.5,而高发射率涂料能一直保持0.9以上的发射率。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材料的吸收率与发射率相等。当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提高后,它的吸收热量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节能效率举例 以10吨锅炉24小时节煤为例,一小时每蒸吨设计煤耗量最低为150公斤。

10吨炉每小时耗煤为:150公斤×10=1500公斤=1.5吨。

一昼夜24小时耗煤量为:1.5吨×24=36吨。

按节煤率10%计算:36吨×10%=3.6吨(一昼夜) 生产炉一年运行天数按300天计算,另60天为停炉修理时间,一年节煤3.6×300=1080吨。以辽、吉、黑东北地区为例煤价取600元每吨,节煤1080吨×600元/吨=64.8万元;取暖炉一个采暖期按150天计算:50×3.6吨=540吨 ,540吨×600元/吨=32.4万元。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① 加装燃油锅炉节能器; 经燃油节能器处理之碳氢化合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细小分子增多,分子间距离增大,燃料的粘度下降,结果使燃料油在燃烧前之雾化、细化程度大为提高,喷到燃烧室内在低氧条件下得到充分燃烧,因而燃烧设备之鼓风量可以减少15%至20%,避免烟道中带走之热量,烟道温度下降5℃至10℃。燃烧设备之燃油经节能器处理后,由于燃烧效率提高,故可节油4.87%至6.10%,并且明显看到火焰明亮耀眼,黑烟消失,炉膛清晰透明。彻底清除燃烧油咀之结焦现象,并防止再结焦。解除因燃料得不到充分燃烧而炉膛壁积残渣现象,达到环保节能效果。大大减少燃烧设备排放的废气对空气之污染,废气中一氧化碳(CO)、氧化氮(NOx)、碳氢化合物(HC)等有害成分大为下降,排出有害废气降低50%以上。同时,废气中的含尘量可降低30%—40%。安装位置:装在油泵和燃烧室或喷咀之间,环境温度不宜超过360℃。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② 安装冷凝型燃气锅炉节能器;

烟气冷凝器烟气冷凝器燃气锅炉排烟中含有高达18%的水蒸气,其蕴含大量的潜热未被利用,排烟温度高,显热损失大。天然气燃烧后仍排放氮氧化物、少量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减少燃料消耗是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径,冷凝型燃气锅炉节能器可直接安装在现有锅炉烟道中,回收高温烟气中的能量,减少燃料消耗,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同时水蒸气的凝结吸收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③ 采用冷凝式余热回收锅炉技术; 传统锅炉中,排烟温度一般在160~250℃,烟气中的水蒸汽仍处于过热状态,不可能凝结成液态的水而放出汽化潜热。众所周知,锅炉热效率是以燃料低位发热值计算所得,未考虑燃料高位发热值中汽化潜热的热损失。因此传统锅炉热效率一般只能达到87%~91%。而冷凝式余热回收锅炉,它把排烟温度降低到50~70℃,充分回收了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的凝结潜热,提升了热效率;冷凝水还可以回收利用。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④ 锅炉尾部采用热管余热回收技术;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超导热管是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主要热传导元件,与普通的热交换器有着本质的不同。热管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效率可达98%以上,这是任何一种普通热交换器无法达到的。热管余热回收装置体积小,只是普通热交换器的1/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左边为烟气通道,右边为清洁空气(水或其它介质)通道,中间有隔板分开互不干扰。高温烟气由左边通道排放,排放时高温烟气冲刷热管,当烟气温度>30℃时,热管被激活便自动将热量传导至右边,这时热管左边吸热,高温烟气流经热管后温度下降,热量被热管吸收并传导至右边。常温清洁空气(水或其它介质)在鼓风机作用下,沿右边通道反方向流动冲刷热管,这时热管右边放热,将清洁空气(水或其它介质)加热,空气流经热管后温度升高。由若干根热管组成的余热回收装置,安装在锅炉烟口,将烟气中热量吸收并高速传导至另一端,使排烟温度降至接近露点而减少热量排放损失。加热后的清洁空气可烘干物料或补充到锅炉内循环使用。提高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工业燃油、燃气、燃煤锅炉设计制造时,为了防止锅炉尾部受热面腐蚀和堵灰,标准状态排烟温度一般不低于180℃,最高可达250℃,高温烟气排放不但造成大量热能浪费,同时也污染环境。

热管余热回收器可将烟气热量回收,回收的热量根据需要加热水用作锅炉补水和生活用水,或加热空气用作锅炉助燃风或干燥物料。节省燃料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气排放,节能环保一举两得。改造投资3-10个月回收,经济效益显著。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⑤ 采用防垢、除垢技术; 通过采用锅炉除垢剂和电子防垢器,优化水汽循环系统,合理控制锅炉的排污率,从而减少水垢,提高锅炉热效率。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⑥ 采用燃料添加剂技术; 在燃料中加入添加剂达到优化燃料,达到降低烟垢,提高热效率的目的;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⑦ 采用新燃料; 采用新型环保燃料油,达到降低燃油成本的目的。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⑧ 采用富氧燃烧技术; 空气中氧气含量≤21%。工业锅炉的燃烧也是在这样空气下进行的工作。实践表明:当锅炉燃烧的气体氧气量达到25%以上时,节能高达20%;锅炉启动升温时间缩短1/2-2/3。而富氧是应用物理方法将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收集,使收集后气体中的富氧含量为25%-30%。富氧助燃是一种最新节能环保技术。近十几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节约能源的需要,富氧燃烧作为一种新兴的燃烧技术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要求全部新增工业炉窑、工业锅炉不得用普通空气助燃,都得用富氧空气助燃。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⑨ 采用旋流燃烧锅炉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锅炉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燃烧时有烟雾烟尘冒出,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二是煤渣燃烧不充分,能源浪费极为严重。采用纯无烟再节能旋流燃烧锅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锅炉相比较,有着绝对的优势。它比手烧式锅炉节煤30%~35%,比链条式自动化锅炉节煤25%。由于纯无烟再节能技术使用了PID变频和ABM节电系统,比传统锅炉节电40%,挥发份可实现90%以上的燃烧和利用,而传统锅炉的挥发份的燃尽率只有78%左右,有22%的烟尘排向大气层,纯无烟再节能旋流燃烧技术使灰渣燃尽率达到了97%,而传统锅炉煤渣的燃尽率只有80%左右,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纯无烟再节能燃烧技术可使炉温从原来的1200℃提高到1500℃左右,提高了燃烧效率,节省了燃料,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

- ⑩ 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替换技术; 将现有的燃油(气)热水锅炉替换成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可节约能源消耗30%到50%

最新回答
害怕的大米
呆萌的墨镜
2025-08-21 00:58:20

中央空调虽归属大家电,但其耗电量并不比分体空调多。只要对中央空调进行合理的使用与保养,它不仅能保持出众的性能运转,还能真正实现家用中央空调省电运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家用中央空调怎么省电吧。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的妙招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一招,设定适当的温度

制冷时,不要设置过低的温度,若把室温调到26-27度,其冷负荷可以减少8%以上。人在睡眠时,代谢量减少30-50%,可将空调设于睡眠开关档,设置温度高2度,可节电20%冬季制热,温度设置低2度,也可节电10%。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二招,空调匹数适应房间大小

在选购的时候,应该根据房间体积大小选择空调,使空调的功率应适合房间。每个房间都不是完全密封,同时房屋还要吸收外面的热,当空调完全能够满足房间的制冷时,才不会给空调造成太大的负荷。如果您的房间有向阳的窗户,同时窗户没有窗帘或遮阳棚的话,那么您选购的时候可以略微提升一个档位,空调完全满足房间制冷时,才能提高空调效率。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三招:选择适宜的出风角度

使用空调选择适宜的出风角度会使空气的温度降得更快。空气温度变低后,冷气流容易往下走,制冷时出风口向上,这样的制冷效果好。而在冬天时,热气都是往上走,制热时出风口应该向下,这样也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四招:改进房间的维护结构

减少房内外热量交换,利于省电。对一些房间的门窗结构较差,缝隙较大的 ,可做 一应急性改善:如用胶水纸带封住窗缝,在玻璃窗外贴一层透明的.塑料 薄膜,采用遮阳窗帘,室内墙壁贴木丝板塑料板,在墙外 涂刷白色涂料减少外墙 冷耗。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五招,配合电扇、遮阳帘使用

如果在使用空调时使用电风扇,电扇的吹动力将使室内冷空气加速循环,冷气分布均匀,可不需降低设定温度,而达到较佳的冷气效果,既有舒适感,也能节电。如果同时采用窗帘等遮阳,减少阳光辐射带来的室温影响也可以节省空调制冷用电。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六招,使用睡眠功能

在睡眠时,人们应该使用空调的睡眠功能。有的空调定义为经济功能,睡眠时,人体散发的热量减少,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睡眠功能就是设定在人们入睡的一定时间后,空调器会自动调高室内温度,因此使用这个功能可以起到20%的节电效果。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七招:安装外机避开阳光

空调器不宜安装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夏日阳光灼热很容易把外机晒热,从而影响空调器自身散热效果。如果条件不允许,室外机只能装在向阳的一面,居民可以在外机顶部装上遮阳篷。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八招:勿给外机穿“雨衣”

有的人担心空调外机因雨雪等气候原因造成损坏和锈蚀,就在空调外机上披上遮雨的材料,其实各品牌空调室外机一般已有防水功能,给空调“穿雨衣”反而会影响散热,增加电耗。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九招:定期清扫滤清器

空调器面板上的过滤网应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约半月左右清扫一次。若积尘太多,应把它放在不超过45度的温水中清洗干净,清洗后可以吹干后按上,使空调的送风通畅,降低能耗的同时对人的健康也有利。

家用中央空调省电第十招:外出提前十分钟关空调

在出门前应该提前关空调,最好是离家前十分钟即关冷气,在这十分钟之内室温还足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养成出门提前关空调的习惯,可以节省电能。

闪闪的画板
优雅的钻石
2025-08-21 00:58:20
超导节能电暖器是一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节能移动式电暖器新品,它以超导真空散热片为散热体,安全可靠,环保节电,经济实用。

(1)技术领先,升温迅速,通电即热,2-5分钟散热温度升至80℃,散热充分。(2)、运行费用低,节电35%,热转换率可达98%,省电节能,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3)、使用中无电磁干扰和污染,无噪音,给您宁静空间。(4)、便捷可移动,使用方便,可分户,分室采暖,电子温控器可按需调节室内温度。

轻松的树叶
风趣的汽车
2025-08-21 00:58:20
纳米技术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纳米技术研究在0.1~100nm尺度范围内物质具有的特殊性能及其应用。广义的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达到纳米尺度范围,或以其为基本单位所构成的材料[1]。纳米材料具有辐射、吸收、杀菌、吸附等特性,众多研究表明这些新特性将在环境保护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纳米材料及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1 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2,3] 1.1 表面效应 用高倍电子显微镜对金超微颗粒(直径为2.1~3μm)进行电视摄像,实时观察发现这些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自动形成各种形状(如立方八面体,十面体,二十面体等)的晶型,既不同于一般固体,又不同于液体,是一种准固体。在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照射下,表面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尺寸大于10μm后才看不到这种颗粒结构的不稳定性,这时微颗粒具有稳定的结构状态。 超微颗粒的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在空气中金属颗粒会迅速氧化而燃烧。如要防止自燃,可采用表面包覆或有意识地控制氧化速率,使其缓慢氧化生成一层极薄而致密的氧化层,确保表面稳定化。利用表面活性,金属超微颗粒可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催化剂和贮气材料以及低熔点材料。 1.2 小尺寸效应 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的质变。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对超微颗粒而言,尺寸变小,同时其比表面积亦显著增加,从而产生特殊的光学、热学、磁学、力学、声学、超导电性、介电性能以及化学性能等一系列新奇的性质。 2 纳米材料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 2.1 空气中硫氧化物的净化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有害气体,如果在燃料燃烧的同时加入纳米级催化剂不仅可以使煤充分燃烧,不产生一氧化硫气体,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会使硫转化成固体的硫化物。如用纳米Fe2O3作为催化剂,经纳米材料催化的燃料中硫的含量小于0.01%,不仅节约了能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也减少了因为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使废气等有害物质再利用成为可能。 2.2 汽车尾气净化 汽车尾气排放直接污染人们的生活空间及呼吸层,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开发替代燃料或研究用于控制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材料,对净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组装的汽车尾气传感器[4],通过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控,可及时对超标排放进行报警,并通过调整合适的空燃比,减少富油燃烧,达到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和燃油消耗的目的。纳米稀土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对汽车尾气所排放的NO、CO等具有良好的催化转化作用,可以替代昂贵的重金属催化剂用作汽车尾气催化剂。 2.3 室内空气净化 新装修房间空气中的有机物浓度大大高于室外,而光催化剂可以很好地降解甲醛、甲苯等污染物,纳米TiO2的降解效果最佳。纳米TiO2经光催化产生的空穴和形成于表面的活性氧膜化能与细菌细胞或细胞内组成成分进行生化反应,使细菌头单元失活而导致细胞死亡,并且使细菌死亡后产生的内毒素分解,即利用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不仅能杀死环境中的细菌,而且能同时降解由细菌释放出的有毒复合物[5]。在医院的病房、手术室及生活空间安放纳米TiO2光催化剂可具有杀菌、除臭作用。 3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 3.1 处理无机污染废水 污水中的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重金属的流失也是资源的浪费。纳米粒子能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光电子产生很强的还原能力[6]。如纳米TiO2能将高氧化态汞、银、铂等贵重金属离子吸附于表面,井将其还原为细小的金属晶体,既消除了废水的毒性,又回收了贵重金属。 3.2 处理有机污染废水 大量研究表明纳米TiO2等作为光催化剂,在阳光下催化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其迅速降解。至今为止己知纳米TiO2能处理80余种有毒污染物,它可以将水中的各种有机物很快完全催化氧化成水和CO等无害物质图。例如Pintar等在间歇式反应器中纳米Ru/TiO2作催化剂,对酸性或碱性牛皮纸漂白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总碳TOC的去除率可达到99.6%,并使废水完全脱色。经光催化湿空气氧化处理后的工厂废水对弧菌的毒性的实验表明,用该方法处理后的工厂漂白废水完全可以进一步生物降解。 3.3 自来水的净化处理 新型纳米级净水剂[7]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是普通净水剂Al2O3的10~20倍,能将污水中悬浮物完全吸附并沉淀,然后采用纳米磁性物质、纤维和活性炭净化装置,有效地除去水中的铁锈、泥沙以及异味等。再经过由带有纳米孔径的处理膜和带有不同纳米孔径的陶瓷小球组装的处理装置后,可以100%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得到高质量的纯净水。这是因为细菌、病毒的直径比纳米大,在通过纳米孔径的膜和陶瓷小球时,会被过滤掉,水分子及水分子直径以下的矿物质、元素则保留下来。 4 在其它环保领域的应用 4.1 噪声控制 飞机、车辆、船舶等发动机工作的噪声可达上百分贝,容易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当机器设备等被纳米技术微型化以后,其互相撞击、磨擦产生的交变机械作用力将大为减少,噪声污染便可得到有效控制。运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润滑剂,既能在物体表面形成永久性的固态膜,产生极好的润滑作用,大大降低机器设备运转时的噪声,又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8]。 4.2 固体废物处理 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应用于城市固体垃圾处理,主要有两个方面[9]:一是可以将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废印刷电路板等制成超微粉末,除去其中的异物,成为再生原料回收;二是利用纳米TiO2催化技术可以使城市垃圾快速降解,其速度可达到大颗粒TiO2的10倍以上,从而缓解大量城市垃圾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压力。 4.3 防止电磁辐射 近年来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在强烈辐射区工作并需要电磁屏蔽时,通过在墙内加入纳米材料层或涂上纳米涂料,能大大提高遮挡电磁波辐射性能。中科院理化所利用纳米技术研究出了新一代手机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实现手机信号抗干扰能力,同时大大降低电磁波辐射。 4.5 在照明工程方面的应用 火力发电排放的CO2、SO2、烟尘悬浮物等会引起温室效应、酸雨和环境污染,通过照明节电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0]。在照明工程中,最理想的节电措施是充分利用太阳光来照明,利用一些纳米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是可行的办法,白昼吸收自然光并贮存起来,晚上再直接把光射到需要的地方。这从多孔硅光致发光现象得到了验证。 5 结语 随着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的研究深入,特别是纳米科技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进一步有机结合,许多环保难题将会得到解决。有理由相信,纳米科技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必将对环境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纳米科技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未来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Swlli E, Morris S. Photocatalysis for water purification[J]. Water Res, 1999, 33(8): 5-7. [2] 李泉, 曾广斌. 纳米粒子[J]. 化学通报, 1995, 6: 29-31. [3] 李良果, 郑庆龙, 张克. 纳米粒子结构分析[J]. 化工新型材料, 1991, 19(12) : 12-13. [4] 覃爱苗, 廖雷. 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3(增刊): 225-228. [5] 杨健森. 纳米环保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 科技通报, 2002, 18(4): 340-343. [6] 马荣萱, 李继忠. 纳米技术及其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29(7): 112-115. 来源:[ http://www.jdzj.com ]机电之家·机电行业电子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