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建材市场 > 正文

什么是 建菱石

超级的小土豆
追寻的大叔
2023-01-01 23:02:41

建菱砖与透水砖有何区别

最佳答案
狂野的小懒猪
粗心的小熊猫
2025-08-17 23:17:12

建菱砖与透水砖都是一回事,一种东西两种名称, 建菱砖是商品名,透水砖是因为其功能取的俗名。

建菱砖以石米、中粗沙为原料,采用高频 震荡、高压成型的方式生产免蒸、免烧一 次成型、集互锁和绿色环保于一体的路面 砖和路沿砖。一般称为吸水砖,可以做成各种颜色。

水泥、砂石及各种颜色的粉末搅拌后经振 捣压实成型,强度比烧结砖差很多,常用 于人行道及人形广场等地方。

产品广泛应用于车站、码 头、广场、停车场、体育馆、住宅区、机 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家庭庭院装修。

最新回答
动听的背包
美丽的诺言
2025-08-17 23:17:12

水泥砖是指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作用主要原料,用水泥做凝固剂,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称之为水泥砖。

建菱砖是指利用石米、中粗沙为原料,采用高频震荡、高压成型的方式生产免蒸、免烧一次成型、集互锁和绿色环保于一体的路面砖和路沿砖。产品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广场、停车场、体育馆、住宅区、机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家庭庭院装修。

透水砖是为解决城市地表硬化,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隆重诞生的世纪环保建材新产品。本产品具有保持地面的透水性、保湿性,防滑、高强度、抗寒、耐风化、降噪、吸 音等特点。它采用矿渣废料、废陶瓷为原料,经两次成型,是绿色环保产品。

烧结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原料,经成型和高温焙烧而制得的用于砌筑承重和非承重墙体的砖统称为烧结砖,一般是用在广泛的墙体材料和地面铺装人行道。

活力的音响
有魅力的发卡
2025-08-17 23:17:12

这些都是古建筑项目石作工程中的专有名词。

侧塘石:以塘石侧砌,用于阶台及驳岸者。(驳岸:凡滨河房屋,以石条逐皮驳砌成墙岸者。)

锁口石:石栏杆下之石条,或驳岸顶上一皮石料。

菱角石:踏步两旁,垂带石之下三角部分。

石蹬:石台阶。

鼓磴:柱底与磉石间之石础,因其有花纹与否面有花、素鼓磴之分(即鼓状之柱础)。

磉石:鼓磴下所填之方石,与阶沿石平。

坤石:奇石石材的一种,常用于园林假山等建筑

扩展资料:

石作分类原因:

单体建筑 ;塔、堂、亭、桥等均属此类。

代表性实物如泉州开元寺宋代双塔、孝堂山汉代石祠、赵州隋代安济桥和庐山宋代石亭。

附属建筑和建筑小品 ;阙、牌坊、华表、石幢、碑碣、石座、石兽、石灯等均属此类。

著名实物如渤海国石灯、明长陵石坊、宋赵县陀罗尼经幢等。

石窟 ;属石凿洞库工程,和上述一般石作又不同见石窟工程。

建筑中的石构件和石部件主要有:台基 ;有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

普通台基

据在汉明器、画像石和石阙中所见,从秦汉起台基已成为建筑中不可少的部分。

这时的台基已有压栏石、角柱石、间柱等构件。

宋、清普通台基做法基本相同,侧面光平,宋代台基上缘用压栏石、角上用角柱,

清代称阶条石;宋代在压栏石以下,角石以内,一般砌砖,清代有时镶石板,称陡板石。

须弥座

一种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

最早实例见于北魏石窟,形式比较简单,雕饰不多。

从隋唐起使用渐多,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渐复杂华丽,

并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门等。

宋《营造法式》中规定了须弥座的详细做法,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为叠涩,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

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门、力神已不常用,莲瓣肥硕,多以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

明清成为定式。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筑物中,清式须弥座栏杆尺度较宋式为小(见图[宋式须弥座栏杆])。

柱础

宋称柱础,清称柱顶石,是放置在柱下的石制构件,为扩大柱下承压面及木柱防潮而设。

早在商朝时已知在木柱下置卵石或块石作柱础秦代已有方1.4米的整石柱础,

一般的柱础有覆斗等形式魏晋时出现了莲瓣柱础宋《营造法式》中规定柱础的作法有:

素平──平面方石,覆盆──方石上雕凸起如覆盆,铺地莲花──雕莲瓣向下的覆盆,

仰覆莲花──铺地莲花上再加一层仰莲,共四种形式。为了防潮,南方各地的柱础较高。

形式多样,雕饰花纹丰富,成为重点装饰的部位。

栏杆

宋时称勾阑或钩阑,最早使用的是木栏杆,石栏杆出现较晚,

现今所见最早的为隋建安济桥和五代建造的南京栖霞寺舍利塔上的石栏杆,是仿木形式。

宋代和清代的石栏杆构造基本相同,都是用整块石板仿同时代木栏杆的形式镂雕,

称栏板,板间立石柱,称望柱。栏板、望柱间用榫连接,一般均一板一柱相间。

宋代栏板可以接续,有时可隔几板始用一柱,清代栏板望柱下加地。

石栏杆端头望柱外需支顶,金建卢沟桥两端置石象为最早的实例。

明清时发展了抱鼓石,并成为定制。

宫殿须弥座台基边设石栏杆,每望柱下要加一外雕做龙头状排水口的石条,称“螭首”。

台阶

登高的道路。分阶级的宋称踏道,清称踏跺;

作坡道的宋称墁道,清称礓,但宋代墁道没有石砌的。

踏跺

宋式清式基本一样。两边各斜置一条石,宋称副子,清称垂带石。

其间装条石踏步,高宽比为1:2,宋称踏,清称踏跺石。

垂带外侧的三角形垂直面宋代用条石层层退入砌成,称象眼,清式用一平石板,称象眼石。

在踏跺前方和两侧铺和地面相平的条石,宋称土衬石,清称在最下一级之下的为砚窝石,

垂带下的为土衬石。明清宫殿主殿和主殿门中间的踏跺是皇帝专用御路,

多做成中央斜置一条雕云龙御路石,两侧各有窄的踏跺。雕云龙御路实际不能行走,

由太监抬辇舆走在两侧踏跺上,把坐在辇舆中的皇帝从御路石上空抬过去。

清代还有两边不用垂带,踏跺逐层缩短,在两侧也形成阶级的踏跺,称如意踏跺,多用在园林中。

两边加垂带石、象眼石,下加土衬石、砚窝石,形式与踏跺同,

斜坡道表面铺凿有防滑的横向细齿的石条,清式规定坡度为1: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作分类原因

负责的期待
虚幻的夕阳
2025-08-17 23:17:12
凌子石也称菱石,即白云石,是古代琉璃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份为碳酸钙、碳酸镁。产于博山甘白峪、奎星楼等处。近年也不多用。�

石英粉碎成粉末状后,博山琉璃业俗称“石面”,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是近年采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产自山东招远、栖霞、新泰、莱芜等地。白云石用途十分广泛,它是玻璃、化工、搪瓷、焊接材料,治炼、耐火材料,白云石粉末(双飞粉)建筑涂料,超细双飞粉是塑钢的填充料

化学成分为CaMg[CO3]2,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白云石的晶体结构与方解石类似,晶形为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聚片双晶常见,多呈块状、粒状集合体。纯白云石为白色,因含其他元素和杂质有时呈灰绿、灰黄、粉红等色,玻璃光泽。三组菱面体解理完全,性脆。摩氏硬度3.5-4,比重2.8-2.9。矿物粉末在冷稀盐酸中反应缓慢。

鉴定特征:以硬度稍大,在冷稀盐酸中反应缓慢等特征,可与相似的方解石相区别。

白云石是组成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可用作冶金熔剂、耐火材料、建筑材料和玻璃、陶瓷的配料�碳酸盐矿物。成分为CaMg[CO3]2。常有铁、锰等类质同象代替镁。当铁或锰原子数超过镁时,称为铁白云石或锰白云石。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聚片双晶常见。集合体通常呈粒状。纯者为白色;含铁时呈灰色;风化后呈褐色。玻璃光泽。菱面体解理完全。莫氏硬度3.5~4。比重2.85~3.2。遇冷稀盐酸时缓慢起泡。是组成白云岩的主要矿物。海相沉积成因的白云岩常与菱铁矿层、石灰岩层成互层产出。在湖相沉积物中,白云石与石膏、硬石膏、石盐、 钾石盐等共生。热液中可直接结晶形成白云石,也可由含镁的热水溶液交代石灰岩或白云质灰岩而形成。

白云石是碳酸盐矿物,分别有铁白云石和锰白云石。它的晶体结构像方解石,常呈菱面体。遇冷稀盐酸时会慢慢出泡。有的白云石在阴极射线照射下发橘红色光。白云石是组成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可用于建材、陶瓷、玻璃和耐火材料、化工以及农业、环保、节能等领域。主要用作碱性耐火材料和高炉炼铁的熔剂;生产钙镁磷肥和制取硫酸镁;以及生产玻璃和陶瓷的配料。

化学成分: CaMg(CO 3 ) 2 ;可含有 Fe 、 Mn 、 Pb 、 Zn 等元素。

结晶状态: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三方晶系。

晶体习性:菱面体,常呈块状集合体。

常见颜色:无色、白、带黄色或褐色色调。

光泽: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

解理:白支石具三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 3 ~ 4 。

密度: 2.86g/cm 3 ~ 3.20g/cm 3 。

光性特征:白云石为一轴晶,负光性;常为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至弱,集合体无。

折射率: 1.505 ~ 1.743 。

双折射率: 0.179 ~ 0.184 ,集合体不可测。

紫外荧光:橙、蓝、绿、绿白。

吸收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可见三组完全解理。

特殊性质:遇盐酸起泡。

优化处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