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施工出现咬底现象是为什么
1、问题现象:咬底,是指上层涂料中的溶剂把底层漆膜软化、溶胀,导致底层漆膜的附着力变差,而引发的起皮、揭底现象。
2、问题原因:
(1)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剂极易将底漆溶解软化,引起咬底。
(2)刷涂面漆时操作不迅速,反复刷涂次数过多则产生咬底现象。
(3)对于油脂性漆膜以及干性油改性的一些合成树脂漆膜未经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一旦与强溶剂相遇,底漆漆膜就会被侵蚀。如底漆用酚醛漆,面漆使用硝基漆,则硝基漆中的溶剂就会把油性酚醛漆咬起,并与原附着基层分开。
(4)前一道涂层固化剂用量不够,交联不充分;
(5)前后两遍涂层不配套。
3、解决对策:
(1)应待底层涂料完全干透后,再刷涂面层涂料。
(2)刷涂溶剂性的涂料时,要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防止反复刷涂。
(3)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应配套使用。
(4)对于严重的咬底现象,需将涂层全部铲除干净,待基层干燥后再选用同一品种的涂料进行刷涂。
这就是油漆性能的因素,比如一个油漆性质较弱,被性质较强的覆盖就会起反应。和施工时没有太多关系,是油漆配套出问题了。油漆施工不能在下雨或湿度过高时进行。
还有个原因就是可能第一度油漆没有实质性干透,就被第二度覆盖了。这样也容易起皱。
相互咬起,我们称为起皱,翘皮。大多是因为油漆不配套造成的,建议你详细询问油漆生产厂商。
醇酸不能被其他漆覆盖。
用,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建筑涂料装饰,具有色彩丰富,自重轻,施工方便,维修容易等优点,因此在建筑物
外墙装饰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出现颜色不均,掉色、粉化剥落和表面不平等问
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现就外墙涂料施工中发现的一些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办法加以浅析。
1 把好材质关
涂料质量是决定饰面好坏的关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外墙涂料大致分为两种:合成树脂乳液型和溶剂型
外墙涂料,如果购买到不合格产品或以次充好会造成很多质量问题,如:色彩不匀、起皮、脱落等现象。因此施
工前必须认真检查涂料质量,其性能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有关要求,具有材料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书。
2 处理好基层
外墙涂料基层应为普通、中级、高级抹灰基层和混凝土基层,常见的基层质量通病有: ①基层表面不平整,
有明显的接槎或有光面和麻面差别,喷刷涂料后,在光影作用下会产生颜色深浅不一,形成“花脸”。②基层表
面有油污、铁锈、脱模剂等物质时,喷、刷涂料会产生咬色、泛黄现象。因而,首先应清除基层表面的浮砂和脏
物,有油污、铁锈、脱模剂时再用洗涤剂清洗干净。表面如有酥松、起砂、粉化等现象,应预先用钢丝刷清除干
净,若有孔洞,凹凸不平的部位,应采用合适的腻子批嵌,使用溶剂型涂料,可用该涂料的清漆加滑石粉或大白
粉配成适当稠度的腻子,并以清漆作为底漆。使用乳漆型涂料,不应使用大白粉等强度、耐水性差的腻子,不
然会引起涂层连同腻子一起大片卷落下来,必须采用107 胶、白水泥或同等腻子。
3 正确掌握喷刷工艺
涂料施工应由建筑物自上而下进行,每一次涂刷以分格缝、墙面阴阳角交接处为界,不能任意留槎。喷涂
施工时,应均匀喷涂,不得漏喷、虚喷或出浆挂流。刷涂、滚涂施工时,刷、滚方向长短应一致。喷刷涂料不得
过厚,如喷刷二遍时,应在第一遍充分干燥时再进行第二遍。溶剂型涂料间隔为24h。使用乳液型涂料时,可
在基层满刷一遍1∶3 稀释的107 胶水,减少对粉尘的隔离作用,增加涂料与基层的粘结力。
4 其它应注意的事项
①涂料使用前必须充分搅拌均匀,不得随意加水加色,施工前一定要按出厂说明书指导施工。②严格掌
握各种涂料允许的最低施工温度。溶剂型涂料一般在0 ℃以上均可操作,但炎热天因溶剂挥发太快而不宜施
工乳液型涂料可随品种不同而选择,一般8 - 15 ℃。③内外墙涂料不得混用。如果将内墙涂料用于外墙装
饰上,经过各种自然因素,如风吹、雨淋、日晒等侵蚀,就会造成饰面的质量事故。
2、墙面漆平整度验收时,可以通过内外指教检测尺检测墙面内外偏差,用垂直检测尺检测墙面垂直水平度,分别检测墙角偏差和墙面垂直平整度两项。
我们室内墙面的装修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墙面涂的乳胶漆。第二种情况是墙壁贴的墙纸。第三种情况是墙壁贴的瓷砖。现阶段,我们客厅、寝室、书房等位置与墙面大多数一样,以乳胶漆为主。但是,乳胶漆施工不好会产生轻微的裂缝、皮肤、咬伤等,因此,家杂团想在这篇文章中详细介绍室内墙面乳胶漆的具体施工工艺,并详细介绍如何防止乳胶漆施工质量的一些问题。
我们室内墙壁上刮伤的感觉已经全部完成,达到了相应的强度。这时,一般感到的东西至少要刮7天以上,另外,对墙壁的油腻东西,已经采取研磨的方法打磨,油腻表面的部分灰尘已经打扫干净了。我们已经根据我们家装设计的要求选择了相应的油漆。特别是一些特殊颜色的油漆已经完成了相应的配色。准备了相应的施工工具,具备了施工条件,可以进行室内乳胶漆的油漆施工。我们需要了解乳胶漆工程的整体施工工艺过程。其实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也就是两面。所谓底部两面是底部一次底漆,两面是两次油漆。
我们需要知道一楼两侧乳胶漆施工过程的大致顺序。在施工底漆时,墙面的油腻已经处理完毕。刷了两次漆啊。都是在底漆上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注意各阶段的油漆工程。季节气候变化引起的裂痕是正常现象,一般天花线和门框的接缝很多,所以这种情况不用说。但如果是因为油漆时没有注意温度,那就不正常了。乳胶漆的油漆温度也是不破裂的关键因素之一,油漆时周围环境最好是5到35。在这种温度下,包膜好,不容易出现裂纹。
遇到这种情况,先想想墙壁是否潮湿!像卫生间附近的墙壁一样,防水不好,湿气会渗透到室外,使墙壁潮湿。要考虑油漆本身,现在的油漆一般是水性的,所以要注意比例上的水分添加。否则会降低油漆的附着力,以后容易脱皮。如果基层处理得好,不打扫干净,可能会因为油腻和基层粘合性不好而被淘汰。或者,如果在底漆未干的情况下油漆,也会影响整个乳胶漆的油漆效果。施工前墙面基层碱性大,或施工过程中长时间接收直射光线,或施工中室内通风不畅,墙面可能出现变色、黄变等现象。
外墙涂料总体施工质量按照《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要求。
1:施工的工艺流程
A.修补外墙破损——B.外墙清扫——C.外墙填补腻子、刮腻子——D.外墙打磨平整——E.外墙裂缝处贴玻纤布——F.刮腻子再打磨平整——G.外墙涂料底漆施工——H.第一遍外墙涂料面漆施工——I.第二遍外墙涂料面漆施工——J.施工完成。
2:施工验收规范
外墙涂料施工不得出现漏涂、透底、掉粉、起皮、同时不得出现反碱、咬色、并且颜色要求一致,疏密均匀,此外不得出现流坠、疙瘩、刷纹并不得污染门窗。
扩展资料:
(1)外墙涂料,是用于涂刷建筑外立墙面的,所以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抗紫外线照射,要求达到长时间照射不变色。
(2)外墙涂料还要求有抗水性能,要求有自涤性。漆膜要硬而平整,脏污一冲就掉。外墙涂料能用于内墙涂刷使用是因为它也具有抗水性能;而内墙涂料却不具备抗晒功能,所以不能把内墙涂料当外墙涂料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百度百科——外墙涂料
10.2.6 薄涂料的涂饰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10.2.6 的规定
表 10.2.6 薄涂料的涂饰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普通涂饰 高级涂饰 检验方法
1 颜色 均匀一致 均匀一致
2 泛碱咬色允许少量轻微 不允许
3 流坠疙瘩允许少量轻微 不允许
4 砂眼刷纹允许少量轻微 无砂眼 无刷 纹 观察
砂眼 刷纹通顺
5 装饰线
分色线
直线度 允许偏差(mm) 2 1拉 5m线 不足5m拉通线
用钢直尺检查
10.2.7 厚涂料的涂饰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10.2.7 的规定
表 10.2.7 厚涂料的涂饰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普通涂饰 高级涂饰 检验方法
1 颜色均匀一致 均匀一致
2 泛碱 咬色 允许少量轻微 不允许
3 点状分布 — 疏密均匀 观察
10.2.8 复层涂料的涂饰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10.2.8 的规定
表 10.2.7 厚涂料的涂饰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普通涂饰 高级涂饰 检验方法
1 颜色均匀一致 均匀一致
2 泛碱 咬色允许少量轻微不允许
3 点状分布 —疏密均匀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