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铝合金 > 正文

幕墙支座节点怎么开孔的

友好的冰棍
隐形的棒球
2023-01-01 22:18:09

幕墙支座节点怎么开孔的

最佳答案
简单的小蚂蚁
英俊的心锁
2025-08-17 09:41:11

1、在底板和上盖板打孔。

2、将预制完成的支座运至现场,将支座用结构胶和锚栓固结于楼板,连接块根据幕墙的实际结构形式固结于幕墙结构。

3、通过铝合金挂件与骨架连接将石材干挂在幕墙骨架上,采光顶的夹层玻璃比立面幕墙更容易出PVB夹胶层失效现象。

最新回答
淡定的电话
老迟到的帅哥
2025-08-17 09:41:11

隐框玻璃幕墙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新产品,该幕墙没有用以夹持玻璃并承重的铝合金外框,它是完全依靠结构胶把成百上千块的热反射镀膜玻璃粘结在铝型材框架上。很全面的隐框玻璃幕墙节点图,包括避雷和防火节点。

1、竖明横隐玻璃幕墙节点图参见下图:

2、隐框玻璃幕墙节点参见下图:

会撒娇的丝袜
瘦瘦的小馒头
2025-08-17 09:41:11
明框玻璃幕墙内部立柱可以是方钢,大部分是铝合金立柱。横梁可以是小一点的方钢,大部分是铝合金。至于外包的装饰板,就不一定需要。

明框幕墙安装工艺:

测量放线→预埋件安装→材料切割下料→运输并分类码放→安装立柱→安装横梁→复检结构尺寸→结构满焊(钢立柱、横梁才需要此道工序)→清理防锈处理(钢立柱、横梁才需要此道工序)→检测验收→氟碳面漆施工(同时,玻璃下料→玻璃及铝材副框结构胶贴结→玻璃面板运输)→玻璃面板安装→外装饰条安装→清洁注胶→清理报检

要减肥的龙猫
害羞的春天
2025-08-17 09:41:11
你好,如果幕墙设计需要给车间或现场出杆件加工图的话,最好是根据结构图并结合建筑剖面图和幕墙埋件图,绘制出详细的幕墙墙身剖面图,这样就能很直观的显示出立柱的长度,横梁的位置。立柱的长度、连接件的位置、横梁的位置全部确定之后只需要把相应位置的开孔或是开槽表示出来就行了。

碧蓝的飞机
炙热的汉堡
2025-08-17 09:41:11

铝包铁一般在挑高较大和造价要求成本低的情况下使用,先用焊接钢龙骨立柱,后安装铝合金装饰面板,铝合金装饰面板一般为自己设计模具图,由铝合金型材厂家生成的非标准定制型材。

  具体的施工图纸中应该有大概的图纸,待施工单位优化后加工就可以了,铝包铁节点参考如下:

高大的八宝粥
乐观的鸡翅
2025-08-17 09:41:11
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下面看看玻璃幕墙施工质量要求。

1、玻璃幕墙施工质量要求

(1)幕墙以及铝合金构件要横平竖直,标高正确,表面不允许有机械损伤(如划伤、擦伤、压痕),也不允许有需处理的缺陷。

(2)幕墙全部外露金属件(压板),从任何角度看均应外表平整,不允许有任何小的变形、波纹、紧固件的凹进或突出。

(3)牛腿铁件与T形槽固定后应焊接牢固,与主体结构混凝土接触面的间隙不得大于lmm,并用镀锌钢板塞实。牛腿铁件与幕墙的连接,必须垫好防震胶垫。施工现场焊接的钢件焊缝,应在现场涂二道防锈漆。

(4)在与砌体、抹面或混凝土表面接触的金属表面,必须涂刷沥青漆,厚度大于100um。

(5)玻璃安装时,其边缘与尤骨必须保持间隙,使上、下、左、右各边空隙均有保证。同时,要防止污染玻璃,特别是镀膜一侧应尤加注意,以防止镀膜剥落形成花脸。安装好的玻璃表面应乎整,不得出现翘曲等现象。

(6)橡胶条和胶条的嵌塞应密实、全面,两根橡胶条的接口处必须用密封胶填充严实。使用封缝胶密封时,应挤封饱满、均匀一致,外观应平整光滑。

(7)层间防火、保温矿棉材料,要填塞严实,不得遗漏。

2、玻璃幕墙施工验收

(1)幕墙工程验收应在建筑物完工(不包括二次装修)后进行,验收前应将其表面擦洗干净。

(2)幕墙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①设计图纸、文件、设计修改和材料代用文件

②材料、构件出厂质量证书,型材试验报告、结构硅酮密封胶相容性和粘结力试验报告

③隐蔽工程验收文件

④施工安装自检记录。

(3)幕墙工程质量应按观感检验和抽样检验进行检验。以一幅幕墙为检验单元,每幅幕墙均应检验。

(4)幕墙工程观感检验,应按下列八点要求进行:

①明框幕墙框料应竖直横平幕墙分格玻璃拼缝应坚直横平,缝宽应均匀,并符合设计要求。

②玻璃的品种、规格与色彩应与设计相符,色泽应基本均匀,铝合金料不应有析碱、发霉和镀膜脱落等现象。

③玻璃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④金属材料的色彩应与设计相符,色泽应基本均匀,铝合金料不应有脱膜现象。

⑤铝合金装饰压板,表面应平整,不应有肉眼可察觉的变形、疲纹或局部压碾等缺陷。

⑥幕墙的上下边及侧边封口、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的处理及防雷体系应符合规范。

⑦幕墙隐蔽节点的遮封装修应整齐美观。

⑧幕墙不得渗漏。

矮小的宝贝
从容的美女
2025-08-17 09:41:11
按GB50210-2001第九章 幕墙工程 规定验收 所有工程的验收表格 都可以买到的

9幕墙工程

9.1一般规定

9.1.1本章适用于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等分别工程的质量验收。

9.1.2幕墙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 幕墙工程的施工图、结构计算书、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建筑设计单位对幕墙工程设计的确认文件。

3 幕墙工程所用各种材料、五金配件、构件及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4 幕墙工程所用硅酮结构胶的认定证书和抽查合格证明;进口硅酮结构胶的商检证;国家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硅酮结构胶相容性的剥离粘结性试验报告;石材用密封胶的耐污性试验报告。

5 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强度检测报告。

6 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及平面变形性能检测报告。

7 打胶、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记录;双组份硅酮结构胶的混匀性试验记录及拉断试验记录。

8 防雷装置测试记录。

9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 幕墙构件和组件的加工制作记录;幕墙安装施工记录。

9.1.3幕墙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时行复验:

1 铝塑复合板的剥离强度。

2 石材弯曲强度;寒冷地区石材的耐冻融性;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

3 玻璃幕墙用结构胶的邵氏硬度、标准条件拉伸粘结强度、相容性度验;石材用结构胶的粘结强度;石材用密封胶的污染性。

9.1.4幕墙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 预埋件(或后置埋件)。

2 构件的连接节点。

3 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

4 幕墙防雷装置。

5 幕墙防火构造。

9.1.5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1 相同设计、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幕墙工程每500~1000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 同一单位工程的不连续的幕墙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

3 对于异型或特殊要求的幕墙,检验批的划分应根据幕墙的结构、工艺特点及幕墙工程规模,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9.1.6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检验批每100m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0m2。

2 对于异型或有特殊要求的幕墙工程,应根据幕墙的结构和工艺特点,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9.1.7幕墙及其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幕墙构架立柱的连接金属角码与其他连接件应采用螺栓连接,并应有防松动措施。

9.1.8隐框、半隐框幕墙所采用的结构粘结材料必须是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其性能必须符合《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的规定;硅酮结构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9.1.9立柱和横梁等主要受力构件,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应经计算确定,且铝合金型材壁厚不应小于3.0mm,钢型材壁厚不应小于3.5mm。

9.1.10隐框、半隐框幕墙构件中板材与金属框之间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应分别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和板材自重标准值作用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并取其较大值,且不得小于7.0mm。

9.1.11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打注饱满,并应在温度15℃~30℃、相对湿度50%以上、洁净的室内进行;不得在现场墙上打注。

9.1.12幕墙的防火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决定防火层的厚度和宽度,并应在楼板处形成防火带。

2 防火层应采取隔离措施。防火层的衬板应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1.5mm的钢板,不得采用铝板。

3 防火层的密封材料应采用的防火密封胶。

4 防火层与玻璃不应直接接触,一块玻璃不应跨两个防火分区。

9.1.13主体结构与幕墙连接的各种预埋件,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1.14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产柱与横梁的连接及幕墙面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9.1.15单元幕墙连接处和吊挂处的铝金型材的壁厚应通过计算确定,并不得小于5.0mm。

9.1.16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应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地施工时埋入,预埋件的位置应准确。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9.1.17立柱应采用螺栓杯角码连接,螺栓直径应经过计算,并不应小于10mm。不同金属材料接触时应采用绝缘垫片分隔。

9.1.18幕墙的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部位的处理应保证缝的使用轼能和饰面的完整性。

9.1.19幕墙工程的设计应满足维护和清洁的要求。

9.2玻璃幕墙工程

9.2.1本节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50m、抗震设防烈不大于8度的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全玻璃幕墙及点支承玻璃幕墙工程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9.2.2玻璃幕墙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构件和组件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材料、构件、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性能检测报告和材料的复验报告。

9.2.3玻璃幕墙的造型和立面分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9.2.4玻璃幕墙使用的玻璃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幕墙应使用安全玻璃,玻璃的品种、规格、颜色、光学性能及安装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2幕墙玻璃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全玻幕墙肋玻璃的厚度不小于12mm。

3幕墙的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明框幕墙的中空玻璃应采用聚硫密封胶及丁基密封胶:隐框和半隐框幕墙的中空玻璃应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及丁基密封胶;镀膜面应在中空玻璃的第2或第3面上。

4幕墙的夹层玻璃应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干法加工合成的夹层玻璃。点支承玻璃幕墙夹层胶片(PVB)厚度不应少于0.76mm。

5钢化玻璃表面不得有损伤;8.0mm以下的钢化玻璃应进行引爆处理。

6所有幕墙玻璃均应进行边缘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9.2.5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各种预埋件、连接件、紧固件必须安装牢固,其数量、规格、位置、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藏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9.2.6各种连接件、紧固件的螺栓应防松动措施;焊接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焊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9.2.7隐框或半隐框玻璃幕墙,每块玻璃下端应设置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其长度不应少于100mm,厚度不应少于200mm,托条外端应低于玻璃外表面2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9.2.8明框玻璃幕墙的玻璃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玻璃槽口玻璃的配合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玻璃四周与构件凹槽底部应保持一定的空隙,每块玻璃下部应至少放置两块宽度与槽口宽度相同、长度不少于100mm的弹性定位垫块;玻璃两边嵌入量及空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3下班四周橡胶条的材质、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镶嵌应平整,橡胶条长度应比边框内槽长1.5%~2.0%,橡胶条在转角处应斜面断开,并应用粘结剂粘结牢固后嵌入槽内.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9.2.9高度超过4m的全玻幕墙应吊挂在主体结构上,吊夹具应符合设计要求,玻璃与玻璃、玻璃与玻璃肋之间的缝隙,应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填嵌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9.2.10点支承玻璃幕墙应采用带万向头的活动不锈钢爪,其钢爪间的中心距离应大于250mm.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9.2.11玻璃幕墙四周、玻璃幕墙内表面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节点、各种变形缝、墙角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9.2.12玻璃幕墙应无渗漏.

检验方法;在易渗漏部位进行淋水检查.

9.2.13玻璃幕墙结构胶和密封胶的打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9.2.14玻璃幕墙开启窗的配件应齐全,安装应牢固,安装位置和开启方向、角度应正确;开启应灵活,关闭应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手板检查;开启和关闭检查。

9.2.15玻璃幕墙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结构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9.2.16玻璃幕墙表面应平整、洁净;整幅玻璃的色泽均匀一致;不得有污染和镀膜损坏。

检验方法:观察。

9.2.17每平方米玻璃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2.17的规定。

表9.2.17 每平方米玻璃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4 明显划伤和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不允许 观察

2 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8条 用钢尺检查

3 擦伤总面积 ≤500mm2 用钢尺检查

9.2.18一个分格铝合金型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2。18的规定

表9.2.18 一个份格铝合金型材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1 明显划伤和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不允许 观察

2 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2条 用钢尺检查

3 擦伤总面积 ≤500mm2 用钢尺检查

9.2.19明框玻璃幕墙的外露框或压条应横平竖直,颜色、规格就符合设计要求,压条安装应牢固。单元玻璃幕墙的单元拼缝或隐框玻璃的分格玻璃拼缝应横平竖直、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手板检查;检查进场验收记录,

9.2.20玻璃幕墙的密封胶缝应平横竖直、深浅一致、宽窄均匀、光滑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9.2.21防火、保温材料填充饱满、均匀,表面应密实、平整。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2.22玻璃幕“墙隐蔽节点的遮封装修牢固、整齐、美观。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

9.2.23明框玻璃幕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号表9。2。23的规格定。

表9.2.23明框玻璃幕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幕墙垂直度 幕墙高度≤m 10 用经纬仪检查

30m<幕墙高度≤60m 15

60m<幕墙高度≤90m 20

幕墙高度>90m 25

2 幕墙水平度 幕墙幅宽≤35m 5 用水平仪检查

幕墙幅宽>35m 7

3 构件直线度 2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4 构件水平度 构件长度≤2m 2 作水平仪检查

构件长度>2m 3

5 相邻构件错位 1 用钢直尺检查

6 分格框对角线长度差 对角线长度≤2m 3 用钢尺检查

对角线长度>2m 4

9.2.24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2.24的规定。

表9.2.24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幕墙垂直度 幕墙高度≤30 10 用经纬仪检查

30m<幕墙高度≤60m 15

60m<幕墙高度≤90m 20

幕墙高度>90m 25

2 幕墙水平度 层高≤3m 3 用水平仪检查

层高>3m 5

3 幕墙表面平整度 2 用2m靠尺检查

4 板材立面垂直度 2 用垂直检测尺检查

5 板材上沿水平度 2 用1m水平尺和钢直尺检查

6 相邻板材板角错位 1 作钢直尺检查

7 阳角方正 2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8 接缝直线度 3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凡检查

9 接缝高低差 1 用钢进尺和塞尺检查

10 接缝宽度 1 作钢直尺检查

9.3金属幕墙工程

9.3.1本节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50m的金属幕墙工程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9.3.2金属幕墙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和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9.3.3金属幕墙的造型和立面分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进场验收记录。

9.3.4金属面板的品种、规格、颜色、光泽及安装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进场验收记录。

9.3.5 金属幕墙主体上结构上的预埋件、后置埋件的数量、位置及后置埋件的拉

9 .3. 6金属幕墙的金属框架方柱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体与横梁的连接、金属面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检验方法:,手扳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3.7金属幕墙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密实、均匀、厚度一般。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3.8金属框架及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9.3.9金属幕墙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结构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3. 10各种变形缝、墙角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1.5. 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3.11金属幕墙的板缝注胶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9.3.12金属幕墙应无渗漏.

检验方法:在易渗漏部位进行淋水检查.

一般项目

9.3.13金属板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

9.3.14金属幕墙的压条应平直、洁净、接口严密、安装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

9.3.15金属幕墙的密封胶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宽窄均匀、光滑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

9.3.16金属幕墙上的滴水线、流水坡向应正确、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用水平尺检查。

9.3.17每平方米金属板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3.17的规定。

表9.3.17 每平方米金属板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1 明显划伤和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不允许 观察

2 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8条 用钢尺检查

3 擦伤总面积 ≤500mm2 用钢尺检查

9.3.18金属幕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3.18的规定。

表9.3.18 金属幕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幕墙垂直度 幕墙高度≤30 10 用经纬仪检查

30m<幕墙高度≤60m 15

60m<幕墙高度≤90m 20

幕墙高度>90m 25

2 幕墙水平度 层高≤3m 3 用水平仪检查

层高>3m 5

3 幕墙表面平整度 2 用2m靠尺检查

4 板材立面垂直度 2 用垂直检测尺检查

5 板材上沿水平度 2 用1m水平尺和钢直尺检查

6 相邻板材板角错位 1 作钢直尺检查

7 阳角方正 2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8 接缝直线度 3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凡检查

9 接缝高低差 1 用钢进尺和塞尺检查

10 接缝宽度 1 作钢直尺检查

9.4石材幕墙工程

9.4.1本节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的石材幕墙工程的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9.4.2石材幕墙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石材的弯曲强度不应小于9.0MPa吸水率应小于0.8%。石材幕墙的铝合金挂件厚度不应小于4.0mm,不锈钢挂件厚度不应小于3.0mm.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9.4.3石材幕墙的造型、立面分格、颜色、光泽、花纹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9.4.4石材孔、槽的数量、深度、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9.4.5石材幕墙主体结构上的预埋件和后置埋件的位置、数量级及后置埋件的拉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拉拔力检测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4.6石材幕墙的金属框架立柱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连接件与金属框架的连接、连接件与石材面板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检验方法:手扳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4.7金属框架和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4.8石材幕墙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结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9.4.9石材幕墙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应密实、均匀、厚度一致。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记录。

9.4.10各种结构弯形缝、墙角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9.4.11石材表面和板缝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9.4.12石材幕墙的板缝注胶应饱满、密实、边续、均匀、无气泡,板缝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9.4.13石材幕墙应无渗漏.

检验方法:在易渗漏部位进行淋水检查.

一般项目

9.4.14石材幕墙表面应平整、洁净,无污染、缺损和裂痕。颜色和花纹应协调一致,无明显色差,无明显修痕。

检验方法:观察。

9.4.15石材幕墙的压条应平直、洁净、接口严密、安装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

9.4.16石材接缝应横平竖直、宽窄均匀;阴阳角石板压向应正确,板边合缝应顺直;凸凹线出墙厚度应一致,上下口应平直;石材面板上洞口、槽边应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9.4.17石材幕墙的密封胶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宽窄均匀、光滑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

9.4.18石材幕墙上的滴水线、流水坡向应正确、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用水平尺检查。

9.4.19每平方米石材的表面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4.19的规定.

表9.4.19 每平方米石材的表面的质量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1 裂痕、明显划伤和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不允许 观察

2 长度≤100mm的轻微划伤 ≤8条 用钢尺检查

3 擦伤总面积 ≤500mm2 用钢尺检查

9.4.20石材幕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4.20的规定.

表9.4.20 石材幕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光面 麻面

1 幕墙垂直度 幕墙高度≤30 10 用经纬仪检查

30m<幕墙高度≤60m 15

60m<幕墙高度≤90m 20

幕墙高度>90m 25

2 幕墙水平度 3 用水平仪检查

3 板材立面垂直度 3 用水平仪检查

4 板材上沿水平度 2 用1m水平尺和钢直尺检查

5 相邻板材板角错位 1 用钢直尺检查

6 幕墙表面平整度 2 3 用垂直检测尺检查

7 阳角方正 2 4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8 接缝直线度 3 4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9 接缝高低差 1 用钢进尺和塞尺检查

10 接缝宽度 1 2 作钢直尺检查

唠叨的纸鹤
爱笑的路人
2025-08-17 09:41:11
关于建筑铝合金门窗幕墙设计说明内容的组成--《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24期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ZF201324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