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淬火后会发生哪些现象
含碳质量分数较高的钢,在淬火后其强度、硬度立即提高,而塑性则急剧降低,而热处理可强化的铝合金却不同,当它加热到。相区,保温后在水中快冷,其强度、硬度并没有明显升高,而塑性却得到改善,这种热处理称为固溶淬火(或固溶热处理)。淬火后的铝合金,如在室温下停留相当长的时间,它的强度、硬度才显著提高,同时塑性则下降。例如,铜质量分数为4%并含有少量镁、锰元素的铝合金。在退火状态下,抗拉强度。、=180一200 MPa,伸长率5=18%,经淬火后其强度为。,= 240一250 MPa,伸长率6二20%一22%,如再经4一5天放置后,则强度显著提高,。‘可达420 MPa,伸长率下降为6=18%。淬火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为时效强化或沉淀硬化。室温下进行的时效称为自然时效,加热条件下进行的时效称为人工时效。上述铝合金淬火后,在室温下其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自然时效曲线)。铝合金可进行冷加工(如铆接、弯曲、校直等),随着时间的延长,铝合金才逐渐被显著强化。铝合金时效强化的效果还与加热温度有关。不同温度下的人工时效对强度的影响。时效温度增高,时效强化过程加快,即合金达到最高强度所需时间缩短,但最高强度值却降低,强化效果不好。
铝合金的热处理不同于碳钢,其熔点低,易过热过烧,加热温度的偏差范围小,对温度仪的精度要求高。若加热保温过于偏差,则可能达不到强化的目的。因此,对于锻铝合金的加热炉温度的控制是整个热处理过程的关键。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人工时效温度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较高的时效温度,可以缩短保温时间:较低的时效温度则需要延长保温的时间。用前者方法处理,同一炉试件检出的硬度数据,离散性较大,批量生产难以把握产品的质量,而后者受试件的合格率较高,能够保证强化工艺的质量要求,但工艺成本显著增加。
在这两者之间,必然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可行区间。经多次反复试验,我们找到如下的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这对锻铝试件的强化处理较为适合。
铝合金产品特色
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铝合金除具有铝的一般特性外,由于添加合金化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又具有一些合金的具体特性。铝合金的密度为2.63~2.85g/cm,有较高的强度(σb为110~650MPa)。
比强度接近高合金钢,比刚度超过钢,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可作结构材料使用,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建筑、机电、轻化和日用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至于你说的模拟烘烤,要看他的温度如何和时效时间(从而判断是否是欠时效、峰时效还是过时效)。
肯定有时效作用的效果,你的模拟烘烤的目的实质是欠时效,如果你的目的是对铝合金强化,那么就可以说是欠时效的一种。
一,T6--固溶处理加完全人工时效,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 不再进行冷加工( 可进行矫直、矫平, 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 的产品。
T7--固溶处理加稳定化处理,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 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 在人工时效时, 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
二,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水冷),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稳定化处理:为使工件在长期服役的条件下形状和尺寸变化能够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热处理
三,不完全人工时效:采用比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保温时间 , 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 即获得比较高的强度 , 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 但耐腐蚀性能可能比较低。
完全人工时效:采用较高的时效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 , 获得最大的硬度和最高的抗拉强度 , 但伸长率较低。
扩展资料:
铝合金强化原理:
铝合金的时效硬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决定于合金的组成、时效工艺,还取决于合金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缺陷,特别是空位、位错的数量和分布等。目前普遍认为时效硬化是溶质原子偏聚形成硬化区的结果。
铝合金在淬火加热时,合金中形成了空位,在淬火时,由于冷却快,这些空位来不及移出,便被“固定”在晶体内。这些在过饱和固溶体内的空位大多与溶质原子结合在一起。由于过饱和固溶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必然向平衡状态转变,空位的存在,加速了溶质原子的扩散速度,因而加速了溶质原子的偏聚。
硬化区的大小和数量取决于淬火温度与淬火冷却速度。淬火温度越高,空位浓度越大,硬化区的数量也就越多,硬化区的尺寸减小。淬火冷却速度越大,固溶体内所固定的空位越多,有利于增加硬化区的数量,减小硬化区的尺寸。
沉淀硬化合金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随温度而变化的平衡固溶度,即随温度增加固溶度增加,大多数可热处理强化的的铝合金都符合这一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铝合金热处理技术
F 自由加工状态 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特殊要求的产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规定
O 退火状态 适用于经完全退火获得最低强度的加工产品
H 加工硬化状态 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产品,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过(也可不经过)使强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 H代号后面跟有两位或三位阿拉伯数字。
W 固熔热处理状态 一种不稳定状态,仅适用于经固溶热处理后,室温下自然时效的合金,该状态代号仅表示产品处于自然时效阶段
T 热处理状态 (不同于F、O、H状态) 适用于热处理后,经过(或不经过)加工硬化达到稳定的产品。T代号后面必须跟有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
1 H的细分状态
在字母H后面添加两位阿拉伯数字(称作HXX状态),或三位阿拉伯数字(称作HXXX状态)表示H的细分状态。
.1.1 HXX状态
.1.1.1 H后面的第1位数字表示获得该状态的基本处理程序,如下所示:
H1—单纯加工硬化处理状态。适用于未经附加热处理,只经加工硬化即获得所需强度的状态。
H2—加工硬化及不完全退火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程度超过成品规定要求后,经不完全退火,使强度降低到规定指标的产品。对于室温下自然时效软化的合金,H2与对应的H3具有相同的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值;对于其它合金,H2与对应的H1具有相同的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值,但延伸率比H1稍高。
H3—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后经热处理或由于加工过程中受热作用致使其力学性能达到稳定的产品。H3状态仅适用于在室温下逐渐时效软化(除非经稳定化处理)的合金。
H4—加工硬化及涂漆处理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后,经涂漆处理导致了不完全退火的产品。
3.1.1.2 H后面的第2位数字表示产品的加工硬化程度。数字8表示硬状态。通常采用O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与表2 规定的强度差值之和,来规定HX8的最小抗拉强度值。对于O(退火)和HX8状态之间的状态,应在HX代号后分别添加从1到7的数字来表示,在HX后添加数字9表示比HX8加工硬化程度更大的超硬状态,各种HXX细分状态代号及对应的加工硬化程度如表3所示: 表2 HX8状态与O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差值
细分状态代号 加工硬化程度
HX1 抗拉强度极限为O与HX2状态的中间值 /
HX2 抗拉强度极限为O与HX4状态的中间值
HX3 抗拉强度极限为HX2与HX4状态的中间值
HX4 抗拉强度极限为O与HX8状态的中间值
HX5 抗拉强度极限为HX4与HX6状态的中间值
HX6 抗拉强度极限为HX4与HX8状态的中间值
HX7 抗拉强度极限为HX6与HX8状态的中间值
HX8 硬状态
HX9 超硬状态最小抗拉强度极限值超HX8状态至少10Mpa
TO 固溶热处理后,经自然时效再通过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2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3 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4 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在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5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经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予以人工时效的产品。
T6 由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7 由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固溶热处理后,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在人工时效时,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
T8 固溶热处理后经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
T9 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品。
T1O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品。
T0:固溶热处理后,经自然时效再通过冷加工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2: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3: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4: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5:由高温成型过程中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经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予以人工时效的产品。
T6: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7:固溶热处理后进行过时效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为获取某些重要我,在人工时效时,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T8:固溶热处理后经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9: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0: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然后人工时效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6061是铝合金中的一种,T几指的是它的各种状态。
6061-T651是6061铝合金的主要合金,是经热处理预拉伸工艺生产的高品质铝合金产品,其强度虽不能与2XXX系或7XXX系相比,但其镁、硅合金特性多,具有加工性能极佳、优良的焊接特点及电镀性、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高及加工后不变形、材料致密无缺陷及易于抛光、上色膜容易、氧化效果极佳等优良特点。 典型用途 一、板带的应用广泛应用于装饰、包装、建筑、运输、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等各行各业。 二、航空航天用铝材用于制作飞机蒙皮、机身框架、大梁、旋翼、螺旋桨、油箱、壁板和起落架支柱,以及火箭锻环、宇宙飞船壁板等。 三、交通运输用铝材用于汽车、地铁车辆、铁路客车、高速客车的车体结构件材料,车门窗、货架、汽车发动机零件、空调器、散热器、车身板、轮毂及舰艇用材。 四、包装用铝材 全铝易拉罐制罐料主要以薄板与箔材的形式作为金属包装材料,制成罐、盖、瓶、桶、包装箔。广泛用于饮料、食品、化妆品、药品、香烟、工业产品等包装。 五、印刷用铝材主要用于制作PS版,铝基PS版是印刷业的一种新型材料,用于自动化制版和印刷。 六、建筑装饰用铝材铝合金因其良好的抗蚀性、足够的强度、优良的工艺性能和焊接性能,主要广泛用于建筑物构架、门窗、吊顶、装饰面等。如各种建筑门窗、幕墙用铝型材、铝幕墙板、压型板、花纹板、彩色涂层铝板等。 七、电子家电用铝材主要用于各种母线、架线、导体、电气元件、冰箱、空调、电缆等领域。 规格:圆棒、方棒 代表用途包括航天固定装置、电器固定装置、通讯领域。
一、6061铝合金元素
6061铝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镁与硅,并形成Mg2Si相。若含有一定量的锰与铬,可以中和铁的坏作用;有时还添加少量的铜或锌,以提高合金的强度,而又不使其抗蚀性有明显降低;导电材料中还有少量的铜,以抵销钛及铁对导电性的不良影响;锆或钛能细化晶粒与控制再结晶组织;为了改善可切削性能,可加入铅与铋。在Mg2Si固溶于铝中,使合金有人工时效硬化功能。6061铝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为镁与硅,具有中等强度、良好的抗腐蚀性、可焊接性,氧化效果较好。
二、镁铝6061特点
镁铝6061-T651是6系合金的主要合金,是经热处理预拉伸工艺的高品质铝合金产品;镁铝6061具有加工性能极佳、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高及加工后不变形、上色膜容易、氧化效果极佳等优良特点。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要求有一定强度和抗蚀性高的各种工业结构件,如制造卡车、塔式建筑、船舶、电车、铁道车辆。
三、6061典型用途代表用途包括航天固定装置、电器固定装置、通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机械零件、精密加工、模具制造、电子及精密仪器、SMT、PC板焊锡载具等等。
铝合金基本状态代号:
F 自由加工状态 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特殊要求的产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规定(不常见)
O 退火状态 适用于经完全退火获得最低强度的加工产品(偶尔会出现)
H 加工硬化状态 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产品,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过(也可不经过)使强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一般为非热处理强化型材料)
W 固熔热处理状态 一种不稳定状态,仅适用于经固溶热处理后,室温下自然时效的合金,该状态代号仅表示产品处于自然时效阶段(不常见)
T 热处理状态 (不同于F、O、H状态) 适用于热处理后,经过(或不经过)加工硬化达到稳定的产品。T代号后面必须跟有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一般为热处理强化型材料) 我们常见的非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后面的状态代号一般是字母H加两位数字。
如1100 H14。 下面简单介绍以下状态代号的含义内容。
字母H后面一般跟两位数字: 第一位数字表示的就是加工硬化处理的方法。 H后面的第一位数字有:1,2,3,4
即H1* H1*表示单纯加工硬化处理
H2* H2*表示加工硬化及不完全退火
H3* H3*表示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
H4* H4*表示加工硬化及涂漆处理
第二位数字表示的就是材料所达到的硬化程度。
H后面的第二位数字有:1,2,3,4,5,6,7,8,9
既H*1 0与2之间的硬度
H*2 1/4硬
H*3 2与4之间的硬度
H*4 1/2硬 H*5 4与6之间的硬度
H*6 3/4硬 H*7 6与8之间的硬度
H*8 全硬状态 H*9 超硬状态
(H后面跟三个数字的情况不多,只有几个。H111表示最终退火后又进行了适量的加工硬化。H112表示适用于热加工成型的产品。H116表示含镁量≥4.0%的5***系合金制成的产品.)
我们常见的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后面的状态代号一般是字母T加添加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表示T的细分状态 在T后面添加0—10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细分状态(称作TX状态)。T后面的数字表示对产品的热处理程序。 T0 固溶热处理后,经自然时效再通过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2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3 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4 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在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5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经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予以人工时效的产品。
T6 由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7 由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固溶热处理后,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在人工时效时,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T8 固溶热处理后经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
T9 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品。
T10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品。 T状态及TXXX状态(消除应力状态外) 在TX状态代号后面再添加一位阿拉伯数字(称作TXX状态),或添加两位阿拉伯数字(称作TXXX状态),表示经过了明显改变产品特性(如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等)的特定工艺处理的状态。
T42 适用于自O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达到充分稳定状态的产品,也适用于需方对任何状态的加工产品热处理后,力学性能达到了T42状态的产品。
T62 适用于自O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后,进入人工时效的产品,也适用于需方对任何状态的加工产品热处理后,力学性能达到了T62状态的产品。
T73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经过时效以达到规定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指标的产品 T74 与T73状态定义相同。该状态的抗拉强度大于T73状态,但小于T76状态。
T76 与T73状态定义相同。该状态的抗拉强度分别高于T73、T74状态,抗应力腐蚀断裂性能分别低于T73、T74状态,但其抗剥落腐蚀性能仍较好。
T7X2 适用于自O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达到了T7X状态的产品。 T81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经1%左右的冷加工变形提高强度,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产品。 T87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经7%左右的冷加工变形提高强度,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产品。 消除应力状态 在上述TX或TXX或TXXX状态代号后面添加“51”、或“510”、或“511”或“52”或“54”表示经历了消除应力处理的产品状态代号。
TX51 TXX51 TXXX51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或自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按规定量进行拉伸的厚板、轧制或冷精整的棒材以及模锻件、锻环或轧制环,这些产品拉伸后不再进行矫直。 厚板的永久变形量为1.5%~3%;轧制或冷精整棒材的永久变形量为1%~3%;模锻件锻环或轧制环的永久变形量为1%~5%。挤制棒、型和管材的永久变形量为1%~3%;拉制管材的永久变形量为1.5%~3%。
TX511 TXX511 TXXX511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或自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按规定量进行拉伸的挤制棒、型和管材,以及拉制管材,这些产品拉伸后可微略行矫直以符合标准公差。
TX52 TXX52 TXXX52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或自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通过压缩来消除应力,以产生1%~5%,永久变形量的产品。
TX54 TXX54 TXXX54 适用于在终锻模内通过冷整形来消除应力的模锻件。 T6,固溶处理(淬火),人工时效
T62,由退火或F状态固溶处理,人工时效
T61是一种特殊热处理状态,要求其强度低于T6。
T61,没见过。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经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予以人工时效的产品。
6063T6
由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4
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在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6063合金一般做T4和T6状态:
他们的物理性能的区别:
状态 拉伸强度 屈服强度 延伸率 硬度(a) 剪切强度 疲劳强度(b)
MPa ksi MPa ksi 样品厚度
T4 241 35 145 21 22 65 165 24 97 14
T6 310 45 276 40 12 95 207 30 97 14
详细如下
铝及铝合金的组别分类表
组别 牌号系列
纯铝(铝含量不小于99.00%) 1×××
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2×××
以锰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3×××
以硅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4×××
以镁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5×××
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并以Mg2Si相为强化相的铝合金 6×××
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7×××
以其它合金元素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8×××
代号 名称 说明与应用
F 自由加工状态 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无特殊要求的产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规定
O 退火状态 适用于经完全退火获得最低强度的加工产品
H 加工硬化状态 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产品,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过(也可不经过)使强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
H代号后面必须跟有两位或三位阿拉伯数字
W 固溶热处理状态 一种不稳定状态,仅适用于经固溶热处理后,室温下自然时效的合金,该状态代号仅表示产品处于自然时效阶段
T 热处理状态(不同于F、O、H状态) 适用于热处理后,经过(或不经过)加工硬化达到稳定状态的产品。
T代号后面必须跟有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
3.2 T的细分状态
在字母T后面添加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表示T的细分状态。
3.2.1 TX状态
在T后面添加0~10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细分状态(称作TX状态)如表5所示。T后面的数字表示对产品的茶杯处理程序。
表5 TX细分状态代号说明与应用
状态代号 说明与应用
TO 固溶热处理后,经自然时效再通过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2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3 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4 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在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5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经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予以人工时效的产品。
T6 由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7 由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固溶热处理后,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在人工时效时,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T8 固溶热处理后经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
T9 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品。
T10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品。
注:某些6XXX的合金,无论是炉内固溶热处理,还是从高温成型过程急冷以保留可溶性组分在固溶体中、均能达到相同的固溶热处理效果,这些合金的T3、T4、T6、T7、T8和T9状态可采用上述两种处理方法的任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