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纸的涂料
涂料配制是制造涂布纸最基本的技术,对产品用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所以涂料须满足涂布作业的操作性及印刷适性等,并按这些条件进行设计制造即涂料的设计与生产何种涂布纸有关。以数量来看,仍以普通涂布纸为主,但以技术层次而言,则希望拥有铜版纸类的技术。不同产品应使用其相对应的涂料、涂布方法和涂布机。虽然各种类必须达到规定的品质指针,但是最重要的是获得客户的肯定。
纸张涂布用的涂料种类很多,而其中较为普遍应用的是水基性涂料。水基性(Water base)涂料的组成大致上可分成四类:颜料、接着剂、添加助剂及水。这四类成份的组合与涂布后纸张的品质息息相关。利用下表一,列出涂料的成份对品质的影响。 颜料有白土(白色黏土)、碳酸钙、沙丁白、氢氧化铝、二氧化钛和塑料颜料等。
1.白土
白土从成份上分类有:高岭土类、叶石类(pyrophyllite)、云母类(cericite)等。高岭土又进一步细分为:高岭土、多水高岭土等,这些白土都已经被商品化生产 但是,现在涂布纸用白土中,基本上把高岭石类都称为高岭土,也就成为涂布用白土的代名词。
高岭土颗粒呈六角板状,粒径为0.3-3微米。这些微粒的纵横比、粒径直接影响涂布纸类颜料的品质,目前涂布纸颜料多用高岭土,因为它能赋予涂布纸较高的白纸光泽性,所需的接着剂适量,黏性和分散性较好,使涂料能提高固形份。
2.碳酸钙
在涂布纸中被广泛应用,其使用量仅次于白土。尤其在台湾拥有丰富的碳酸钙,近年来甚至逐渐取代价格较贵的白土,并依涂布纸的用途和生产方法开发出许多品种,所以如何适度的使用碳酸钙可以说是涂布纸涂料之重点。由于碳酸钙颜料具有高白度与多孔性,所以油墨吸收性非常好,如此可改善印刷适性,即使是无光处理之涂布纸也非常实用。
3.沙丁白
沙丁白是从硝石灰和硫酸钡合成的白色颜料,从很早就被用做铜版纸的颜料。其具有很好的白度、光泽度、油墨吸收性、而且表面平滑。与这些相对应、也有涂料黏度高,膨胀性强等优点,但也导致涂布操作性差、接着剂需要量大等缺点。沙丁白过去多用做气刀式涂布机用涂料,若用在高浓度的刮刀式涂布机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一般多限定使用在铜版类的涂布纸上。
4.氢氧化铝
具有良好的白度、不透明度及油墨吸收性。
5.二氧化钛
二氧化钛具有很高的不透明度,所以多用做微涂纸的涂料。但是由于价格高、磨耗性大,所以限制了它的使用。其型态有: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虽然锐钛矿型的不透明性稍差,但是,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低廉且白度高,所以被广泛使用。
6.塑料颜料
目前发展出来的塑料颜料一般可分为:接着型(binder type)、密实型(solid type)与中空型(hollow type)等三种,以后面二者较为常用。在合成的过程中,可利用不同的单体比例、起始剂浓度、搅拌速率和反应时的温度作为变因,来控制粒径的大小、均一程度、稳定性和反应速率。
无论颜料为何,均希望其有以下之特性:
粒径要合适。一般情况下,粒径愈小愈有利于改善纸张之白度、不透明度和光泽度。但粒径太小会使其表面积增大,导致颜料涂布黏度增大、流动性降低,按着剂需要量也随之增加。
颜料颗粒型态也要合适。针状颜料颗粒流动性不好,六角和球形颜料粒子流动性较佳,并可形成多孔涂布层而提高纸张之吸墨性。
有很高的白度与不透明度(较强的遮蔽能力)。
容易分散于水中,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及流动性。
有较佳之化学稳定性,接着剂用量尽可能减少。
较低的耐磨性(减少涂布机和印刷版的磨损)。 接着剂分天然物及合成物,天然物有淀粉、奶酪素、大豆蛋白等。
合成物则有各种合成乳胶、聚乙烯醇等。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是淀粉一合成乳胶的混合物。而合成乳胶的使用比例在不断增加,最近全乳胶系的接着剂也被开发出来,这和涂料的高浓度化发展是一致的。对任何接着剂均有下列要求:
对颜料有较强的黏结力。
对颜料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但不与颜料发生化学反应。
有合适的黏度及成膜性。
有合适的流动性,以利涂布作业并提高涂布均匀性。
颜色应浅,不含杂质异物,有良好的涂料操作性。
由于一般的接着剂,不论是天然的或是合成者,仍有些性质无法改善,因此近年来有所谓的辅助接着剂(co-Binder)之出现,以补接着剂保水度与流动性之不足,其用量约只有总接着剂量的10-30%,现在也有工厂试图用此来达到降低总接着剂量之需求,由于用量很少,有时也可将其视为添加剂。目前常用的辅助接着剂有大豆蛋白(protein)、流变调整剂(rheoloe mdifier)。 有分散剂、润滑剂、防腐剂、荧光剂、耐水化剂、以及染料、油墨吸收性及改良剂等,其主要作用在补颜料与接着剂所不足者,并减少操作上之困扰。在使用时应选择好品种和使用量,由于相反性的东西比较多,需进行事前的研究,以配制最适合之涂料。
涂料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产品的形态来分,可分为:溶剂型涂料、粉末型涂料、高固体分涂料、金属涂料、珠光涂料、无溶剂型涂料、和水溶性涂料。
按用途可分为建筑涂料、罐头涂料、汽车涂料、飞机涂料、家电涂料、木器涂料、桥梁涂料、塑料涂料、纸张涂料、船舶涂料、风力发电涂料、核电涂料、管道涂料、钢结构涂料、橡胶涂料、航空涂料等。
按其性能来分,可分为:防腐蚀涂料、防锈涂料、绝缘涂料、耐高温涂料、耐老化涂料、耐酸碱涂料、耐化学介质涂料。
按是否有颜色,可分为:清漆、色漆。
按其施工工序来分,可分为:封闭漆、腻子、底漆、二道底漆、面漆、罩光漆。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刷涂涂料、喷涂涂料、辊涂涂料、浸涂涂料、电泳涂料等。
按功能可分为不粘涂料、铁氟龙涂料、装饰涂料、防腐涂料、导电涂料、防锈涂料、耐高温涂料、示温涂料、隔热涂料、防火涂料、防水涂料等。
家用油漆可分为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木器漆、金属用漆、地坪漆。
按漆膜性能分(防腐漆、绝缘漆、导电漆、耐热漆……)
按成膜物质分(天然树脂类漆、酚醛类漆、醇酸类漆、氨基类漆、硝基类漆、环氧类漆、氯化橡胶类漆、丙烯酸类漆、聚氨酯类漆、有机硅树脂类漆、氟碳树脂类漆、聚硅氧烷类漆、乙烯树脂类漆……)
按基料的种类分类:可分为有机涂料、无机涂料、有机—无机复合涂料。有机涂料由于其使用的溶剂不同,又分为有机溶剂型涂料和有机水性(包括水乳型和水溶型)涂料两类。生活中常见的涂料一般都是有机涂料。无机涂料指的是用无机高分子材料为基料所生产的涂料,包括水溶性硅酸盐系、硅溶胶系、有机硅及无机聚合物系。有机—无机复合涂料有两种复合形式,一种是涂料在生产时采用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共同作为基料,形成复合涂料;另一种是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在装饰施工时相互结合。
按装饰效果分类:可分为:1.表面平整光滑的平面涂料(俗称平涂),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2.表面呈砂粒状装饰效果的砂壁状涂料,如真石漆;3.形成凹凸花纹立体装饰效果的复层涂料,如浮雕。
按在建筑物上的使用部位分类:分为内墙涂料、外墙涂料、地面涂料、门窗涂料和顶棚涂料。
按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普通涂料和特种功能性建筑涂料(如防火涂料、防水涂料、防霉涂料、道路标线涂料等)。
按照使用颜色效果分类:如金属漆,本色漆(或者叫作:实色漆),透明清漆等。
在固含量检测领域,测量准确性和测量速度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针对这一现状提供一种有烘干法结构的快速测定固含量值的仪器。CSY-G3固含量检测仪采用德国HBM称重系统,保证称重准确;环形石英钨卤红外线加热源,快速干燥样品,与国际烘箱加热法相比,环形石英钨卤红外线加热可以在高温下将样品均匀地快速干燥,样品表面不易受损,其检测结果与国标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检测效率远远高于烘箱法,智能化操作,一般样品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测定。CSY-G3固含量检测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号201420090168.1)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仪器。
底漆施工方法:
1、在涂装外墙涂料之前,必须对外墙表面进行一定的维护。墙面应尽可能平整。没有明显的凹坑和凹凸,没有裂缝。班级很难,在完成整个课程后,它将重新开始。
2、底漆在外墙面上,底漆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具有很强的粘接能力,墙面的碱性密封,使外墙涂料涂漆时的粘接性非常好安全。
3、施工期间,最好使用短羊毛滚筒,刷子应在适当的位置,以免涂层下垂和漏水。面漆施工方法:墙面漆是家居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墙体施工的最后一步。
扩展资料
涂装底漆的要点
1、根据被涂物的材质选择合适的底漆,总的原则是:木材制品、皮革纸张、纺织物和热塑性塑料不能选择高温烘烤成膜的涂料,需采用自干型涂料;铝镁等轻金属及其合金不允许用含有铁红和红丹防锈颜料的涂料;水泥表面需选用耐碱性能良好的底漆;塑料皮革选用的底漆的柔韧性需要满足要求。
2、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目的,选用合适的底漆品种。
3、底漆中的颜填料含量高,易产生沉淀,因此在使用前应充分搅拌,确保颜基比一致;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搅拌。
4、基材的前处理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如钢铁表面应除油、除锈并达到Sa2级以上。
5、底漆应涂布均匀、完整,不应有漏涂和流挂等现象。一般防锈底漆膜厚控制在150~200μm,涂装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至少涂装两道(一次成膜涂料可除外,但有条件应涂装两道),避免漏涂
①选用合适的防潮材料。防潮材料是影响防潮包装质量的关键因素。凡是能延缓或阻止外界潮气透入的材料,均可用来作为防潮阻隔层以进行防潮包装。符合这一要求的材料有金属、塑料、陶瓷、玻璃,及经过防潮处理的纸、木材、纤维制品等,而使用最多的是塑料、铝箔等。防潮材料的选用主要由环境条件、包装等级、材料透湿度和经济性等几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②设计合理的包装造型结构。试验表明,包装结构对物品的吸湿情况影响甚大,包装容器底面积越大,包装及内装物的吸湿性也越大,越接近底部,含水量越大,因此,在设计防潮包装造型结构时,应尽量缩小底面积。此外,包装容器的尖端凸出部位也易吸湿,应使这些部位尽可能改成圆角。
③对易于吸潮材料进行防潮处理。有些包装材料,如纸制品,其防潮性能较差,若用于防潮包装,须经防潮处理,其方法有下列几种:
a蜡涂布。蜡是一种很好的防潮材料,将蜡熔融,使纸浸渍于蜡液中即可。
b涂料涂布。涂料主要有清油、清漆等,操作前先在纸面刷一道淀粉浆,再施以涂料。
c塑料涂布。主要原料为聚乙烯醇缩丁醛,属热固性塑料,将其溶于乙醇,尔后用胶辊涂布,再烘干即成。
④添加合适的防潮衬垫。在易受潮的包装内加衬一层或多层防潮材料,如沥青纸、牛皮纸、蜡纸、铝箔、塑料薄膜等。
⑤用防潮材料进行密封包装。采用防潮性能极好的材料,如金属、陶瓷、玻璃、复合材料等制成容器,包装干燥产品,然后将容器口部严格密封,潮气再不能进入。
⑥加干燥剂。在密封包装内加入适量的干燥剂,使其内部残留的潮气及通过防潮阻隔层透人的潮气均为干燥剂吸收,从而使内装物免受潮气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包装需用.透湿性小的防潮材料,否则适得其反。
第一类溶剂型防水涂料:这类防水涂料种类繁多,质量优质,但是溶剂型防水涂料价格偏高且环保性差,使用并不是很普遍。
第二类是水乳型及反应型高分子涂料:这类防水涂料在工艺上很难将各种补强剂、填充剂、高分子弹性体使其均匀分散于胶体中,只能加入少量配合剂,反应型聚氨酯防水涂料为双组分,易变质,并且这类防水涂料价格也偏高。
第三类塑料型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这类产品能抗紫外线,耐高温性能好,但延伸性略差,易断裂。希望能帮到你
一般来说,涂料由三种成分组成,即成膜物质、颜料和溶剂。有时需要添加一些功能添加剂来提高其特殊功能。详见文章:涂料基本组成介绍。
涂层将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这种薄膜不仅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而且一些特殊的功能,如装饰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比如:发光、变色、保温、特殊触感等。
一般来说,涂层开始是流动的液体,在涂层完成后形成固化的薄膜。成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02溶剂蒸发和热熔成膜法
一般来说,聚合物只有在高分子量时才表现出良好的物理性能,但它们具有高分子量和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了使它们包衣,需要使用足够的溶剂来降低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T-TG值足够大,使溶液流动并包衣。
当溶液在室温下接近0.1pa·s时,可用于喷涂。涂布后溶剂挥发,形成固体膜,这是一般塑料涂料的成膜形式。为了使漆膜光滑,必须选择好的溶剂。
如果溶剂挥发过快,浓度上升较快,表面的涂层可能因粘度过高而失去流动性,导致漆膜不均匀;此外,蒸发过快,由于溶剂蒸发时散失热量过多,表面温度可能降至零度,会使水在膜内凝结,导致漆膜失去透明性,泛白或降低漆膜强度;不同的溶剂会影响漆膜中聚合物分子的形态。
如上所述,不良溶剂中的聚合物分子卷曲成团,而良溶剂中的聚合物分子被拉伸松弛。不同的溶剂,最终漆膜的微观结构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分子较少缠结,而后者分子紧密缠结,前者倾向于具有高得多的强度。
这种成膜方法可以用易拉罐内壁的氯乙烯漆来说明。将聚氯乙烯溶解在丁酮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所得聚氯乙烯溶液的粘度在25℃时达到约0.1pa·s。之后涂层溶剂逐渐挥发,Tg不断升高。三天后Tg可以达到室温左右,即T-TG=0,说明自由体积已经达到最低水平,不能为分子运动提供足够的空穴,溶剂也不能轻易从膜中逸出。但此时约有3-4%的溶剂结合在膜中2min,这些溶剂必须在180℃(即T-TG值升高)加热2分钟以上才能被去除。
为了使聚合物成膜,除了加入溶剂降低体系的Tg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来提高T-TG(即增加自由体积),使聚合物能够流动,即通过加热使聚合物熔融。通过冷却基材表面的流动聚合物可以获得固体漆膜,这是热塑性涂膜形成的另一种形式,即热熔成膜。例如,涂在牛奶纸瓶上的聚乙烯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形成的。
粉末涂料也是热熔成膜的:塑料聚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酸酯等。可以粉碎成粉末,然后用静电或热的方法附着在基底表面,加热到熔化温度以上。熔融聚合物被粘性流体整平后,冷却得到固体漆膜。粉末涂料主要是热固性粉末涂料,在加热熔融成膜的过程中伴随着交联反应。粉末涂料的内容将在后面讨论。
03化学成膜法
将具有分子量的聚合物涂覆在基底表面后,在加热或其他条件下,分子反应进一步增加分子量或交联形成坚韧的薄膜。这种成膜方式是热固性涂料常见的成膜方式,包括光敏涂料、粉末涂料、电泳涂料等。
如干性油和醇酸树脂通过与氧反应成膜,氨基树脂和含羟基的醇酸树脂,聚酯和丙烯酸树脂通过醚交换反应成膜,环氧树脂和多胺成膜,多异氰酸酯与含羟基的低聚物反应成膜,光敏涂料通过自由基聚合或阳离子聚合成膜等。这些内容以后会一一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在化学反应之前或同时,通常涉及一个溶剂挥发过程。
胶乳 粘结碳酸钙和瓷土形成涂层
增稠剂 改变流变性
NaOH 调整PH
分散剂 防止涂料沉淀
润滑剂 减少涂布头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