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铝合金 > 正文

熔铝除渣温度太高有什么方法

纯真的时光
热情的草丛
2023-01-01 20:52:15

熔铝除渣温度太高有什么方法?

最佳答案
粗暴的发箍
朴实的心情
2025-08-15 23:15:07

降低铝熔损的炉渣处理方法

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由于铝氧化以及铝与炉壁、精炼剂相互作用而造成不可回收的金属损失叫烧损。烧损和渣中所含的金属总称为熔损。采用火焰反射炉熔炼铝合金,由于炉料不同,渣量为炉料量的2%~5%,而渣中的含铝量为渣量的40-60%左右。因此,正确的处理铝炉渣,回收渣中的铝来降低熔损具有重要的意义。5t火焰反射炉熔炼铝合金的实践,介绍处理铝炉渣来减少熔损的方法。

1 减少铝炉渣的措施: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随着渣量增加,铝的熔损也增多,而渣量的多少与熔炼温度、炉料状态、生产工艺等因素有关。从以下几方面减少渣量:

(1)合理的炉子几何尺寸及加料顺序;

(2)严格控制熔炼温度,防止过热,火焰喷射应有一定的角度,以便快速熔化,缩短熔炼时间;

(3)合适的熔剂量和精炼时间,搅拌要平稳,不破坏熔体表面氧化膜,适时对铝熔体覆盖;

(4)对废杂铝分类、清洗,对比表面积大的细碎炉料用压力机打包;

(5)扒渣前对渣处理;

2 对炉渣的处理

(1)扒渣前的处理:精炼后浮到熔体表面的渣,与熔体的浸润性较好,湿润角小于90o,渣中混有相当数量的熔体,这一部分熔体呈颗粒状分散在渣中,与渣粘附在一起。熔体温度低时两者的湿润性更好,若此时扒渣,随渣带出的熔体重量约是渣重量的60%。将炉渣量1‰~2‰的造渣剂均匀地撒地熔体表面,来减少渣中的含铝量。造渣剂与铝液的反应如下:Na2SiF6→2NaF SiF4;2NaF Al2O3→NaAlO2 NaAlOF2 ;4NaF 2Al2O3→3NaAlO2 NaAlF4 ;6NaF Al2O3→2AlF3 3Na2O 反应物AlF3与铝、氧发生放热反应,所释放的热量,使粘性熔渣成为松散粉末状的干性渣。这样,铝熔体与渣中氧化物的湿润性变小,使混在渣中的颗粒状铝滴脱离而出,回到熔体中。

(2)出炉后的铝渣处理:应当指出,经过上述处理后扒出的渣仍混有铝滴。在扒渣时,首先将其扒入带有孔眼的铁箱内,使一部分粘附在渣上的铝熔体可渗漏出。扒渣完毕后,再将渣倒入准备好的坑内(经特殊处理),向渣中撒一些造渣剂,同时搅拌,使渣与造渣剂混匀,5~10min后从坑内将渣扒出。依靠造渣剂的快速升温作用使渣温达到950℃左右,渣中铝滴周围的氧化膜破裂,而铝滴借助自身重力逐渐汇集落到坑底。经过二次处理的渣就只含有较少量的铝粒了,将冷却后的渣存放在一定地方,从中拣选其中的铝粒。采用上述处理铝炉渣来回收的方法,简易可行。目前,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熔损降到1.6%,有时可达到1.4%,如每年生产5000t铝合金,可将原来因熔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40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一系列的改进,但它们均是间歇操作,小的改进并不能大幅度降低钛的价格。因此应开发新的、低成本的连续化工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生产成本这一问题。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当前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几种方法:电化学还原法为了降低成本,人们对金属钛直接除氧进行了研究。国外有人用电化学的方法使钛中固溶氧的浓度降低到检出界限(500 ppm)以下。他们认为在电化学除氧的过程中,除氧剂钙在电解氯化钙熔盐时产生,O2-在阳极以CO2或CO的形式析出。这种新型高纯化方法,不仅用于钛的脱氧,而且适用于钇、钕等稀土金属,并且可使氧含量降低到10ppm。

最新回答
任性的信封
懦弱的保温杯
2025-08-15 23:15:07

压铸厂反映铝合金锭含渣量高,你要注意几点:1.是否是你家的供货产品;2.你家供货产品是否为新近生产,是否长时间积压库存沾染灰尘或受潮氧化等;3.压铸厂是验收测渣含量,还是熔炼精炼后观察浮渣状况;如果是进厂检测,注意对方检测方法;如果熔炼后观察浮渣,要注意对方精炼工艺是否有变或是否科学;4.如果用户统一集中反映供货质量的某一问题,则很可能你家的产品确实出现质量问题,要注意逐步检查和改进。

铝合金锭含渣量高,主要与精炼工艺有关。精炼过程一般使用熔剂或气体通过浮游法达到除气除渣的目的,熔剂分类有除气型的、除渣型的和复合型的,效果均有不同;虽然除气伴随除渣,除渣也伴随除气,但不同工艺还有不同的效果,要根据你的铝熔体状况来具体分析。

精炼工艺除了精炼剂选择之外,要注意各项工艺参数,喷粉精炼为例,要注意精炼温度、惰性气体压力、精炼剂流量、精炼时间等(一般精炼剂供应商都有使用说明,但在使用中要根据自己情况来验证和优化);也要注意操作技巧,如扁口均匀出粉、死角循环等;还要重点关注载体气体的纯度,如氮气的含氧含水情况等,以免增加负效果。

精炼不在于多少次,而在于每一次都是否有效果。精炼后观察浮渣干净情况不能证明精炼效果,精炼效果要通过真空度检测、断口试验、k模检测或低倍检测等来验证。

除了炉内精炼之外,还可以通过炉外精炼来补充精炼效果,提高产品内部质量。炉外精炼有在线除气和在线过滤两大类,在线除气一般使用双气体或惰性气体在除气箱中来进行气体精炼;在线过滤有玻璃丝布、陶瓷过滤板及管式过滤等,效果以玻璃丝布最差,过滤板一般。

铸造铝合金锭一般都须交付铸造厂客户后进行重熔,所以很少有人在生产中使用在线除气,但为了提高下游用户对质量的苛刻要求,现在一般厂家都增加在线陶瓷板过滤(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合适的规格如厚度、目数等)。炉外精炼是对炉内精炼的强化和补充,会大幅度提高产品内部质量,降低渣和气的含量,但炉内精炼是基础,必须重视炉内精炼效果。

工作环境比较潮,空气湿度大,会影响铝熔体吸潮,增加熔体含气量,增加精炼成本。

产品下线后,应及时交付用户,长时间积压库存会增加沾染灰尘程度,或表面氧化腐蚀(与成分也有关系,空气湿潮会加剧),这也会造成重熔后浮渣增加。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儒雅的黑裤
危机的期待
2025-08-15 23:15:07
废料熔化成液体后,浮渣从熔炉中扒出,可以再提炼出渣当中的铝液,而烧渣就是因为废渣自身在高温中自燃,渣当中也含有镁等助燃成分,如果处理不及时,废渣会不断自燃升温而烧损氧化,把当中可再提炼的有用成分烧完,造成损失。

从容的鞋垫
土豪的冷风
2025-08-15 23:15:07
打渣剂和清渣剂应该是一样的东西

铝合金在温度达到720度左右时加入精炼剂,用工具压到底部缓慢移动直到不冒泡为止,主要是用来清除铝液中的氢

精炼后加入打渣剂,用工具充分搅拌后捞出渣子,主要是用来清除铝液中的杂质

清渣结束后在表面撒上覆盖剂,防止空气中的氢进入铝液中

你也太小气了吧,才给0分

烂漫的芝麻
潇洒的钻石
2025-08-15 23:15:07
铝合金在温度达到660-720度左右时加入精炼剂,用工具压到底部直到不冒泡为止,主要是用来清除铝液中的氢,精炼剂:氯化锌。

精炼后加入 CLPbD打渣剂,用工具充分搅拌后捞出渣子,主要是用来清除铝液中的杂质, CLPbD打渣剂主要用于铅合金熔炼。

清渣结束后在表面撒上膨胀珍珠岩、膨胀石墨等覆盖剂,防止空气中的氢进入铝液中和保温

我干过

默默的白云
不安的鲜花
2025-08-15 23:15:07

配料计算公式为:

投料量=总投料量x元素含量

因为各种材料均存在烧损,并且各元素都可通过后期添加中间合金进行调整,所以可以不考虑各元素烧损率。

扩展资料

铝合金精炼主要是去除合金液中的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铝合金中的气体主要是氢(占85%以上),夹杂物主要是氧化铝。

由于氢在液态和固态铝合金中的饱和溶解度相差近20倍,在铝合金凝固过程中极易析出氢,使铸件产生针孔。

夹杂物和气体是相互作用的,在工业纯铝中每100 g铝合金液中氢含量高于0.1 m L时,就会出现气孔,而在高纯铝中每100 g铝合金液中含氢量高达0.4 m L时,才会出现气孔。可见除气必须除渣,而除渣是除气的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铸造铝合金

悦耳的山水
痴情的香水
2025-08-15 23:15:07
铝合金夹渣主要是指在合金溶液在炉内熔炼后期静止时间不足、合金溶液表面氧化物、熔炼剂的渣滓清除不净,在铝合金溶液浇铸后渣滓混杂在工件内部而形成的缺陷叫做夹渣。夹渣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工件的强度而完成事故。夹渣是机械行业努力避免的课题。

犹豫的毛豆
淡淡的犀牛
2025-08-15 23:15:07
铝合金熔炼过程如下:

装炉→熔化(加铜、锌、硅等)→扒渣→加镁、铍等→搅拌→取样→调整成分→搅拌→精炼→扒渣→转炉→精炼变质及静置→铸造。

装炉 正确的装炉方法对减少金属的烧损及缩短熔炼时间很重要。对于反射炉,炉底铺一层铝锭,放入易烧损料,再压上铝锭。熔点较低的回炉料装上层,使它最早熔化,流下将下面的易烧损料覆盖,从而减少烧损。各种炉料应均匀平坦分布。

熔化 熔化过程及熔炼速度对铝锭质量有重要影响。当炉料加热至软化下榻时应适当覆盖熔剂,熔化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过热,炉料熔化液面呈水平之后,应适当搅动熔体使温度一致,同时也利于加速熔化。熔炼时间过长不仅降低炉子生产效率,而且使熔体含气量增加,因此当熔炼时间超长时应对熔体进行二次精炼。

扒渣 当炉料全部熔化到熔炼温度时即可扒渣。扒渣前应先撒入粉状熔剂(对高镁合金应撒入无钠熔剂)。扒渣应尽量彻底,因为有浮渣存在时易污染金属并增加熔体的含气量。

加镁与加铍 扒渣后,即可向熔体中加入镁锭,同时应加熔剂进行覆盖。对于高镁合金,为防止镁烧损,应加入0.002%~0.02%的铍。铍可利用金属还原法从铍氟酸钠中获得,铍氟酸钠是与熔剂混合加入。

搅拌 在取样之前和调整成分之后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搅拌。搅拌要平稳,不破坏熔体表面氧化膜。

取样 熔体经充分搅拌后,应立即取样,进行炉前分析。

调整成分 当成分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应进行补料或冲淡。

熔体的转炉 成分调整后,当熔体温度符合要求时,扒出表面浮渣,即可转炉。

熔体的精炼 变质成分不同,净化变质方法也各有不同。

3.成分调整

在熔炼过程中,金属中各元素均由于它们自身的氧化而减少,它们被氧化程度的多少,不仅与本身对氧的亲和力的大小有关之外,还与该元素在液体合金中的浓度(活度)、生成氧化物的性质、以及所处的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对氧亲和力较大的元素损失多些,铝、镁、硼、钛和锆等对氧亲和力很强;碳、硅、锰等其次;铁、钴、镍、铜及铅等较弱。所以,在熔炼合金中对氧亲和力较强的元素,将要被“优先氧化”而造成过多的损耗;相反,那些对氧亲和力较弱的元素,则能相对的受到“保护”而损耗少些。

通过熔炼后,合金化学成分中某元素因氧化损耗而使其含量增加或降低,应视该元素与基体金属元素的相对损耗而定。相对损耗多的元素其含量将降低,称为“烧损”;相对损耗少的元素,含量将增加,可称“烧增”;为能正确控制熔体的化学成分,在选配金属炉料时,应考虑到熔炼后的变化,在各元素加入量上进行相应的补偿。

在实际的熔炼中,合金中元素的烧损程度,还受原材料品质、熔剂及炉渣、操作技术、特别是生成氧化物的性质的影响。

4.熔炼过程中气体和氧化物的防止

前面已经谈到,铝液中气体及氧化夹杂的主要来源是H2O,而H2O则是从搅入铝液的表面氧化膜上、炉料表面(特别是受潮气腐蚀的炉料)、熔化浇注工具以及精炼剂、变质剂中带入铝液。而搅入铝液的氧化膜以及夹杂物较多的低品级炉料(如溅渣、碎块重熔锭)将在铝液中形成氧化物夹杂物。为此,应从熔炼浇注过程中注意下列各点:

①坩锅和熔化浇注工具

使用前应仔细地除去粘附在表面的铁锈、氧化渣、旧涂料层等脏物,然后涂上新涂料,预热烘干后方可使用。熔化浇注工具和转运铝液的坩锅在使用前均应充分预热。

②炉料

炉料在使用前应保存在干燥处,如炉料已经受潮气腐蚀则在配料前进行吹砂以除去表面腐蚀层。回炉料表面常常粘附砂子(SiO2),部分SiO2和铝液会发生下列反应:

4 Al + 3 SiO2 → 2 Al2O3 + 3 Si

所生成的Al2O3及剩余SiO2均在铝液中形成氧化夹杂,故在加这类料前也应经吹砂后使用。由切屑、溅渣等重熔铸成锭的三级回炉料中常含有较多氧化夹杂物及气体,故其使用量应受到严格的限制,一般不超过炉料总量的15%,对重要铸件则应完全不用。炉料表面也不应有油污、切削冷却液等物,因为各种油脂都是具有复杂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油脂受热而带入氢。

炉料在加入铝液时必须预热至150~180℃以上,预热的目的一方面时是为了安全,防止铝液与凝结在冷炉料表面上的水分相遇而发生爆炸事故;另一方面是为防止将气体和夹杂物带入铝液。

③精炼剂、变质剂

因其中有些组元很易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有些则本身含有结晶水。因此,在使用前应经充分烘干,某些物质如ZnCl2则需经重熔去水份后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