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聚酯树脂涂料,主要特点有哪些?
聚酯树脂涂料是以聚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它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成。聚酯树脂涂料广泛应用于中高档涂料、低污染的高固体分、粉末涂料中。
① 漆膜丰满光亮、但不饱和聚酯涂料对金属附着力差,可作为腻子使用,易干燥而平滑;
② 结膜厚,绝缘性好;
③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好,特别是坚韧性、耐磨性、耐冲击力和耐划伤性好;
④ 漆膜保光保色性、抗过烘烤性好,耐候性极好,长期受阳光照射后无失光泛黄现象;
⑤ 由于分子链存在酯基,耐水性略差;
⑥ 修补性能较差,损伤的漆膜修补后有印痕;
⑦ 易燃液体,使用和储存都要防火,保存期为1年。
用醇酸树脂制成的涂料,有以下的特点:
1.漆膜干燥以后,形成髙度的网状结构,不易老化,耐候性好,光泽能持久。
2.漆膜柔韧,耐麽擦,附着力比较好。
3.抗矿物油性、抗醇类溶剂性良好,烘烤后的漆膜耐水性,耐油性和绝缘性都能大大提高。
4.施工方便,可以刷涂、喷涂和浸涂等,既能自干,又能烘干。缺点是:涂层完全干透时间较长,漆膜较软,不能打磨,耐水性、耐碱性差。
5.醇酸树脂研制工作的不断发展,新型的醇酸树脂出现,可以制造各种油度的醇酸树脂漆,无油醇酸树脂漆,水溶性漆和快干水溶性磁漆等等。
1、树脂外观:绝大部分是水白透明,少量特殊单体改性的呈淡黄色。
2、固体含量:以50%、55%、60%、65%、70%的居多,根据用户求可制成不同的固体含量。
3、粘度:粘度大小体现分子量大小,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树脂制漆后的性能,热塑性树脂粘度应大些;羟基热固性树脂粘度应小些,粘度的控制完全取决树脂的用途和性能要求。
4、羟基含量:羟基型或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含有羟基基团,其羟基含量大小对双组份固化型或氨基烘烤型涂料的交联密度影响很大。
5、酸值:树脂的不同用途对酸值的要求也相当严格。如铝粉漆用树脂要求酸值越低越好,避免铝粉与树脂中酸反应影响漆膜的白度。
6、Tg值(玻璃化温度):Tg值的高低反映出聚合物柔软性或硬脆性。Tg值太低,干性不好,硬度低,夏天会回粘;Tg值太高,干性快,流平不好,硬度高,漆膜脆性性大,冬天易龟裂。树脂的Tg值应按产品的要求特点设计最佳的Tg值。
7、溶剂体系:溶剂对漆膜性能影响很大,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溶解力和挥发率,选择不同的溶剂搭配使用,调整合理的溶解力和挥发梯度,可减少漆膜毛病,甚至可以提高漆膜光泽丰满度。
在与固化剂的配方中,要根据丙烯酸树脂中羟基含量与固化剂NCO含量来配比,做到反应完全。
扩展资料: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一般配上氨基树脂时,因两者之间的氨基和羟基反应,按理说应算是双组分涂料用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烤漆,一般应用在金属上面用的烤漆,一般烤的温度在100度以上,这类应用是最为古老,最为早的,生活中常可看到。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一般配用固化剂(一般是异氰酸酯),再加入其它料,也就成为涂料行业中所说的双组分涂料了,既有主剂(丙烯酸树脂)、固化剂、稀释剂了,这类性能较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为稳定,且性能也较为优越。
普通的固体丙烯酸树脂一般就是由MMA、BMA以不同比例进配方中合成不同指标性能的固体丙烯酸树脂!通常的玻璃化温度在50-100之间!软化点也在150-200度之间!
分子量由其它合成助剂取决!这类树脂在应用上面是最普遍的,液体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有应用到的!它一般也都应用得到!只是有些达不到液体性能的效果。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丙烯酸树脂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导致皮肤刺激不适和发疹;眼睛接触可导致眼睛刺激不适、流泪或视线模糊;呼入此产品可导致上呼吸道刺激、咳嗽与不适,或不特定不舒服症状,如恶心、头痛或虚弱;食入此产品可导致特定不舒服症状如恶心、头痛或虚弱。患者应立即去医院救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丙烯酸树脂
合成聚酯树脂若采用直链结构的多元醇与多元酸,合成得到的树脂具有线性结构,柔韧性非常好,主要用途是在涂料行业;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尼龙就是很典型的线性聚酯,最典型的线性聚酯尼龙-66就是己二胺与1,6-己二酸的产物,从结构上看也可用1,6-己二醇与1,6-己二酸合成。
合成聚酯树脂若采用苯环的多元酸与多元醇反应,合成得到含有苯环结构的树脂,苯环的刚性特征赋予树脂以硬度,而苯环的稳定的结构特征赋予树脂以耐化学性。
合成聚酯树脂时,若通过化学反应引入一些其它成份,可拥有聚酯树脂原本不具备的性能,达到改善和突出某种性能目的,来达到特殊的应用性能要求,使用较多的是环氧、丙烯酸、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
涂料行业最常用的饱和聚酯树脂是含端羟基官能团的聚酯树脂,通过与异氰酸酯、氨基树脂等树脂交联固化成膜。不同的原料对树脂性能作出不同的贡献,选择原料时要视对树脂的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能对树脂所要求性能有帮助的原料,从提供官能度、硬度、柔纫性等多方面来考虑。
饱和聚酯树脂(无油醇酸树脂)主要用于生产卷材涂料,根据树脂性能和结构的不同分别可用于卷材涂料的面漆、底漆、背漆,也有用于油墨和热覆膜卷材用的饱和聚酯树脂。
无油醇酸树脂是一种高分子量线型饱和聚酯树脂,主要应用于热覆膜卷材用胶粘剂和卷材涂料底漆,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很好的硬度与韧性的平衡性能。
无油醇酸树脂,涂膜具有极佳的柔韧性,与颜料的润湿性能好,不易泛黄、保光保色性好,光泽高、耐过度烘烤,主要应用于印铁油墨等行业。
环氧型底漆的特点是对底材的附着性好、与面漆的配套性好。同时环氧型底漆的防腐蚀性突出,抗化学性强。
聚酯底漆的特点是附着力好、通用性强,耐侯性、柔韧性突出。饱和聚酯可以配制氨基交联型聚酯底漆。
背面漆涂在卷材的背面,主要起保护作用,同时提供外观性和一定的耐久性。目前背面漆以氨基聚酯型为多。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水性树脂漆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就是五种不同分类的水性树脂漆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比如说常见的可能是醇酸类水性树脂漆,它们干性较差,保光线不好,但是流动性和丰满度相对更胜一筹,而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可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丙烯酸树脂漆,那么它们有什么特色呢?具体可以参考下文进行了解、结合实际进行分类,这样的话就可以尽可能的在预定的范围内筛选出最为靠谱的一款水性树脂漆了。
一、水性漆树脂有哪些
1 醇酸类
水性醇酸树脂的成膜机理类似于传统溶剂型醇 酸树脂的干燥成膜,其组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氧化固化成膜。因此水性醇酸树脂漆无须添加助溶剂 (成膜助剂),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有可能减 为零。目前采用的水性醇酸树脂已非传统单一的醇酸体系,一般为 自乳化型且经过丙烯酸或聚氨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具有 良好的渗透性 (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流动性和丰满度,多用于生产色漆,特别是装饰性漆。但由于其干性较差,保光性不好,所 以现在许多公司正在开发新型络合催干剂,以改善其 干性并用丙烯酸或脂肪族聚氨酯乳液提高其保光性。
2.丙烯酸类
该类包括苯乙烯一丙烯酸共聚树脂类,因其成本低,玻璃化温度高,硬度高,这类产品多用作打磨底漆,也用于要求不高的装饰性涂料或临时保护涂料。目前,在水性丙烯酸树脂合成中常用的技术已由传统 的单相聚合法发展为多种成熟的技术,包括单相/多 相(嵌段型)、自交联型、无皂聚合物型及含一OH的 双组分丙烯酸类等。通过改变树脂的粒子结构,为漆膜提供了更好的性能,有效降低了成膜助剂的用量提高硬度和抗粘性提高对底材的附着力。当然用于 木器漆的普通丙烯酸乳液,仍需一定量的成膜助剂,有的还需要添加增塑剂,这样体系的VOC很难降低。成膜助剂会影响到漆膜的耐水性,初期抗粘性也较 不适合连续的工业化生产。不过从综合性能考 虑,对于工业化生产可以通过调整设备和工艺条件加 以改善,但作为民用装饰漆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施工,上述问题则较棘手。自干型丙烯酸乳液属热塑性树脂,成膜温度较 高,低温下漆膜较脆,且硬度较差,特别是初期抗粘连性差,不适合配制高品质木器漆。而采用常温自交联乳液,在提高干燥速度及抗粘性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目前,NeoResins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无表面 活性剂的核 一壳丙烯酸乳液 (NeoerylXK一14),其VOC接近 “0”,但却有很好的成膜性。由于该乳液没有使用表面活性剂,为解决制漆及施工时出现的气泡问题提供了一种捷径。
3 水性聚氨酯类
聚氨酯分散体是一类分散在水中溶胀的聚氨酯粒子,其聚氨酯的水性化主要是通过乳化剂或在聚合物的主链上引入亲水基团,生成的聚合物主链上含有一 NH—c—o一 的多重结构单元。水性聚氨酯的粒径大多为0.01~5 m,较丙烯酸类乳液的粒径小。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为单组分,且无游离的异氰酸酯,无毒,室温成膜,可使体系中的共溶剂降为 “0。”虽然其相对分子质量很高,但粘度较低,易加工,施工方便,其机械性能可与溶剂型媲美。选择不同种类的单 体及合成工艺可以制得从软到硬不同特性的产品。如使用TMXDI(CYTEC公司)合成的聚酯/醚类水性分散体,其硬度可达3H,但仍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且可在低温下成膜,用于地板漆中具有很好的抗粘性能 及耐黑鞋印性。但相对成本较高,一般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涂料体系。
20世纪70年代,水性聚氨酯分散液开发成功并商品化以来,全世界已有很多公司掌握并发展了这项技术。目前,商品化的聚氨酯分散液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3类,其中阳离子型是最早开发成功的,由于其较好的渗透性,多用于皮革及纺织工业涂料工业中大多使用阴离子型聚氨酯分散体。在聚氨酯合成过程中引入不饱和脂肪酸,再在成膜过程中加入金属类催干剂 (钴、锰、锌、钙盐),即可制得 自交联聚氨酯分散体,如Reichhold公司的SpensolF97。但这类 白交联分散体的催干剂在调漆时才能加入,很不方便,而且也不易控制。如果在聚氨酯合成中就将催干剂预先加入,可大大方便制漆工艺,而且产品的质量更加稳定。如 NeoResins公司的NeRezR9403(芳香族)、NeRezR2001(脂肪族)就属于这种类型。
另外一种提高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物化性能的方法是在施工前加入诸如氮丙啶、碳化二亚胺、三聚氰胺等外交联剂。成膜后强度增大,耐溶剂性明显提高。但这类交联剂只适合于工业涂装,其主要原因是交联剂本身 的反应性较强等。如 NeoResins的CrossLinkerCX一100属于三官能团的氮丙啶,广泛用于水性丙烯酸聚氨酯等含有一cOO基的水性体系中,可明显提高漆膜的物化性能。虽然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具有很好的物化性能,但因其成本较高,限制了它的推广和使用,所以通常用其与相对成本较低的丙烯酸乳液复配。但应指出的是,多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只能与有限的丙烯酸乳液相溶,涂料配方师在使用混合技术时要慎重且反复实验。
4 聚氨酯 一丙烯酸共聚树脂
虽然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具有突出的耐磨性、耐化 但用于木器漆还受到很多限制:首先是成本高其次它对木材的润湿性、对颜料的分散性较差,且芳香族聚氨酯的耐候性也不尽人意。丙烯酸树脂有优异的耐候性,对底材和颜料 良好的润湿性,将其与聚氨酯树脂共混 (也称为冷拼的方法),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20世纪80年代末,利用核一壳聚合技术将丙烯酸接枝到(芳香族)聚氨 酯链上,合成了一种新型水性聚氨酯一丙烯共聚树脂(如NeoResins公司的NeoPacEl06),其机械性能超出共混体系而接近聚氨酯树脂,耐溶剂(如醇)性超出共混体系,耐化学性能与亚酰胺交联剂固化的体系相当,且成本与共混体系相当。 在此基础上,NeoResins公司又开发出白交联型聚氨酯一丙烯酸共聚树脂 NeoPouE125,其共溶剂大大降低,VOC减少,且增强了耐化学品性、耐沾污性和耐溶剂性。
5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中,一组分为含羟基水性分散体,另一组分为水可分散的多异氰酸酯聚合物,两组分混合后,含羟基的组分与异氰酸酯发生反应,同时还有水和其他羟基与异氰酸酯的竞争反应发生, 但水与异氰酸酯的反应要在 1~2h后才发生。施工后水及助溶剂开始挥发,使粒子紧密接触,异氰酸酯与羟基的反应大大增强,同时由于水也参与反应,生成CO 而导致大量气泡,这种气泡在成膜前逸出。苯乙烯有利于漆膜硬度的早期形成,而且固化干燥加快,所以含羟基的丙烯酸乳液中常常引入苯乙烯成分(即苯乙烯一丙烯酸乳液)。另外,小粒径的丙烯酸粒子有利于提高漆膜的硬度和外观,而且可以使反应速度加快,从而提高羟基的利用率。与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相比,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漆的VOC可减少70%~90%,且其干燥速度、光泽、物化性能和适用期都可适应工业化的要求。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漆的一NCO/一OH比通常为1~1.5,过多的一NCO会使涂料的适用期太短。理论上,一NC0/一OH为1时,涂层性能与溶剂型双组分体系相当,但实际操作时,考虑到有一部分一NcO要和水及其它一OH反应,需增大一NCO的比例。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中的表面活性剂、羟基组分均会导致漆膜对水的敏感性。水相本身及空气中的水汽会在成膜过程中产生CO,导致漆膜起泡、缩孔、失光等,所以目前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木器漆尚未达到商品化的水平,尚需一定的时间去改进和调整。
通过上文的举例可以得知,实际上水性树脂漆指代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油漆涂料,它可能是由好多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对应的分类也十分丰富,上文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就是五种不同类别的水性树脂漆,包括醇酸类水性树脂漆,丙烯酸类水性树脂漆,居然之类水性树脂漆以及,双组份水性聚氨脂树脂漆等等,适合的场所以及对应的适用人群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在后期的安装和维修保养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分类入手,对诊下药,这样子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文进行了解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