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建材市场 > 正文

什么是腰线石

动人的网络
傻傻的丝袜
2023-01-01 16:47:07

请问什么是窗台虎头砖?什么是腰线?三合土又是什么?谢谢大虾了

最佳答案
花痴的心情
生动的黑裤
2025-08-09 22:02:20

窗台虎头砖是指窗台下面挑出墙面约60mm的一皮砖。

腰线是指墙面装饰时墙裙上沿的一道装饰性线条。如瓷砖墙面可以在0.9~1.2m左右的位置设置一道特别样式的60mm宽的线条。

三合土是用泥土、熟石灰、沙三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经过夯实以后可以形成较为结实的地基、土墙等等,在没有水泥的年代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现在仍然广泛用于建筑、道路工程的地基处理上。

最新回答
有魅力的鸡
舒心的高山
2025-08-09 22:02:20

由于国内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恢复力度的不断提升,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对传统仿古建筑的再投资意识的增强,与此同时激励了国内的实力派人士纷纷投入资金建造仿古四合院建筑。

然而,对于四合院建筑一些人只认为四面有房就是标准的四合院建筑,其实并不是这麽回事。四面有房围合院中的空间就是-四合院。但是,这并不是标准四合院建筑,标准四合院的基本条件是有要相关的规矩尺寸和仿古建筑的建造规矩及建造做法等等。

规矩的北京四合院建筑(东四宅)朝向是坐北朝南的,基本形式四面有房屋,即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合高墙形成四合院,只开一个门(巽门)。大门开在四合宅院的东南角“巽”位上。四合院内还建有四面围合的游廊,在雨雪天气里人们可以在游廊中行走避免雨、雪天的侵袭。四合院中央是庭院及十字甬道。

1.一进院落

一进院落是四合院的基本型院落,这是由四面房子围合组成的四合院。这种院落的特点是有正房(北房)一般为三间,正房两侧各有一间耳房,共五间。如果院落窄小,仅有四间房的宽度时,三间正房的两侧可以各置半间耳房,呈“四破五”的格局。正房南面两侧为东西厢房,各三间,与正房成“品”字形排列。正房对面是南房,又称倒座房,间数与正房相同。这样由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院落叫四合院。

这种一进院落的小型住宅,宅门开在东南方向。

2.二进院落

二进院落是在上四合院一进院落的基础扩展为二进院的,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隔墙。隔墙合龙处设二门,以供出入。二进院落属小型四合院,占地面积一般较小,东西宽度不过十五六米,南北深不过而二三十米。这样的小院没有抄手游廊,二门多采用屏门的形式,既很美观,也很经济。

二进院落的四合院中,也有规模较大,格局比较讲究的。它与上述小型的二进院落相比主要差别在占地宽窄的不同。占地比较宽的二进院落~宽22米左右,进深30米左右~,北房可以排出七间,即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两间,成为三正四耳。这种四合院正房,厢房都可设外廊,外廊之间由抄手游廊连接。

3.三进院落

三进院落是在二进院落的基础上再向纵深发展而形成的。一般是在正房的后面加一排罩房,后罩房与正房之间形成狭长的后院。后院与中院之间通过正房东耳房尽端的通道来沟通,宅人可以通过这个通道进入后院。这种在正房后面加一排后罩房的布局,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三进院布局,被人们称为“典型”的或“标准”的四合院。实际上,这种三进院的例子很多,如东四四条某宅,大草场某宅都是这样的院子。

三进院落还有另一种格局,是比较常见的。它是按照第二进院落的模式,在正房后面再加一重院落。第三进院也同中院一样有正房,耳房,东西厢房,抄手游廊等。这种布局中一,二,三院之间的沟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而进院正房明间做成过厅,宅人从中路进入后院;也可以在耳房一侧开设通道以供通行。宣武区前孙公园胡同35号 四合院就是这种格局。

三重院落的四合院属中型住宅,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了。

4.四进院落

四进院落是三进院落沿纵深方向的进一步扩展。一般做法是,在三进院后面加一排后罩房。但这种三进院落不是带后罩房的那一种,而是第二,三进院格局相同或相似的那种(如上文提到的宣武区前孙公园胡同35号)。四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倒座、第一进院、垂花门、第二进院、正房、第三进院、正房、第四进院、后罩房

标准四合院建造规矩:

中线 确定四合院中轴线、次轴线、辅助轴线的位置。在使用建筑施工中,都要遵循古建筑找中“万法不离中”的原则。

轴线 建筑轴线是人为的,在建筑图纸中为了标注详细尺寸,按照一般的习惯或标准虚设一道线(在图纸上),习惯上标注在对称界面或截面构件的 中心线上,如:基础、梁、柱结构上。

台基 建筑物的底座,四面以砖石砌成,内多填土,地面铺以砖石。

台明石 台明,即台基明着的部分。台明的高度是有规定的,为檐柱高度的

五分之一或柱径的二倍。

(构造) 台明构造:台明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①即柱下结构部分。②柱间结构部分。③台边结构部分

包砌台明 是指台明下面四周砌筑部分。

踏跺 登踏上台基的阶级。即台阶;踏跺的构造形式有三种:①垂带踏跺②如意踏跺③左右踏跺

土衬石 台阶的第一层石活。

陡板石 是台明第一(二)层石活。外皮与阶条石外皮垂直。

阶条石 明清建筑台基四周包砌的砖石构造最上层平铺的条形石构件,宋式建

筑中称其为压阑石。

腰线石 墙体上与压砖板接续平砌的厚度相同的条形石构件,压砖板、腰线石

以下的墙体称作下肩或下碱。

埋头石 台基埋入地下部分(埋头石既是柱角石)台基转角部分立置的石件,位于阶条石之下,由于转角位置不同,有出角埋头等。

① 出角埋头,指位于阳角转角的埋头。② 入角埋头,指位于阴角转角的埋头。

垂带石 踏跺两侧的斜面石件,长为阶条石外皮至燕窝石金边,宽同阶条石,厚为斜高同阶条石厚度

柱角石 位于台阶转角处;(柱角石既是埋头石)角柱石上部雕有“寿桃”和“石榴”,象征“长寿”和“多子多福”;中部为雕刻的“鲤鱼跳龙 门”图案。

柱顶石 又称柱础石或柱榰(ZHI),台基上用以承托柱子的石构件。

门 墩 石狮子把大门,石狮镇守不仅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又体现贵气至尊、威震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

北京的四合院大门

广亮大门 广亮大门仅次于王府大门,它是屋宇式大门的一种主要形式

金柱大门 所说的“金柱”,就是檐柱以内的柱子。

蛮子门 门扉安装在外檐柱间,门扇槛握的形式仍采取广亮大门的形式,北

京人把这种门称为“蛮子门”。

随墙门 也叫墙垣门,其特点是无门洞,只占半间或大半间宽度,院门较窄。

如意门 是京城四合院住宅采用最普及、最常见的一种宅门形式。

抬梁式大木构架

①(叠梁式)是一种梁架结构体系,水平构件为梁,垂直的为柱,梁是受弯构件,靠自重稳定建筑.

②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

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四合院建筑

垂花门

几种常见的垂花门的形式:

1.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 构造最简洁的一种,整座垂花门形如樵夫挑担,所以又被称为“二郎担山”式垂花门。

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是垂花门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垂花门两侧常与抄手游廊相连接,游廊除台明比垂花门台明矮一阶之外,柱子也比垂花门矮.游廊的屋面延伸至垂花门梢檩博缝板下面,高低错落,更显出游廊之轻巧,也突出了垂花门的显赫位置。

四合院屋顶

北房、东西厢房 、房(南房)耳房、垂花门房顶用青瓦硬山顶。

抄手游廊

抄手游廊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

灰背防水

古建屋面维修做法种类较多,有民间作法、。小式或大式建筑屋面一般分为七层,木基层(椽子,上铺木望板)、护板灰、滑秸泥背2-3层、多层防水层古建筑称之为“灰背”,做灰背,叫“苫背。

地杖(彩绘工程中的一部分)

“彩”通“采”,有光彩、色彩之义,是指在建筑构件上,进行的一麻五灰等施工程序:捉缝灰、 通灰、粘麻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的施工程序,又称“地杖”。

苏式彩画

彩画的布局及特征

作用:油漆彩画涂在木料上本来为的是避风日雨雪的侵蚀。为中国古建筑上一种重要装饰。

苏式:以写实的笔法和画题山水、花卉为主。

包袱:在苏式彩画里有时檩子、垫板、檐枋三部的枋心联成一个大的半圆形,里

面的彩画也成为一个整个的布局,称包袱。

色彩:以青、绿、红、香色、紫色为主色。相邻部位的青绿颜色互换,相间使用。图案中的主要线条及纹样沥粉贴金。

伶俐的鸵鸟
调皮的柜子
2025-08-09 22:02:20

墙面腰线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腰线是什么,更别说知道它做了什么,其实腰部在家居装饰中非常重要,那么腰部通常是多少?腰部施工技术是什么?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墙面腰线是什么。

腰线有多高?

腰线的高度影响最终的装饰效果,太高或太低是不合适的,腰围的决定因素不是单一的,它必须根据内部面积,高度,宽度,腰部,通常常规腰围高度为90厘米,如果灯具是小卫生间空间,可适当减少腰部的高度;客厅如果更大,如果腰部高度可以适当增加更高。

一、腰线施工过程简介:

1、花型选择

墙面腰线是什么,根据房间的一般风格选择正确的腰围。简约现代的装饰风格可以选择丰富多彩,乡村风格可以选择花卉的自然色彩,中国风格可以选择风景和景观的心情。

2、颜色选择

墙面腰线是什么,匹配相同的颜色:选择与墙壁颜色相同的颜色,以相互补充。

颜色的对比:选择墙壁的背景颜色和颜色的对比,以使其他装饰,服装和其他需求的一般协调和腰部颜色的呼应,这一直是创造大气的一般协调。

3、粘贴位置

墙面腰线是什么,顶线:直接粘贴在石膏顶部下方。

腰围:通常从下方到顶部位置坚持1/3,但要注意水平位置,保持所有腰围成直线。

角落:附在角线上。削减它是好的。

腰部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和组合。

4、施工方法

墙面腰线是什么,确认施工位置:确保完整水平并标记。

调制尾部:最好使用湿胶。

粘贴:打开包装,松开腰部,使其平整,在腰部背面涂抹胶水,2至3分钟后,将腰部贴在墙上。

  墙面腰线是什么,我今天在这里介绍过。房子里的腰线大多是用印花砖砌成的。以上是大多彩色和美丽的图案,装饰精美。

想人陪的豆芽
炙热的胡萝卜
2025-08-09 22:02:20

腰线层是开发商在建楼的时候加的装饰,就是相当于家里的石膏线,为了增加楼的美观性做的腰线层。腰线层的房子是有好处的,也是有坏处的,具体可不可以买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购买的。在以前在建筑上是厚厚的一条,但是现在就只是在楼房的一个装饰。在十年前是非常流行的,但是也是有许多坏处的,如果太宽的话,就不会起到防水的效果,而且还有隐私的问题,小偷也是非常容易爬上来的,是非常不安全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开发商不管的,开发商为了美丽不得不用腰线,因为现在技术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只能用腰线来体现出,所以现在都是非常流行的。买房的时候不用再纠结了,它的好处和坏处都是差不多的,每一件东西都是有好坏的,所以我们先看一下它在外面再看一下它的里面对比一下质量,看看可不可以买有腰线层的房子。坏处就是漏水问题,如果天气下雨的话,就会露在外面,雨淋在上面就容易流进屋子里,如果时间长了就会发霉,这是清理不了的,如果不在家里,窗户没关就非常倒霉了。还会影响采光的问题,因为空气不好的人,就会影响人的健康。通风问题也是不好的,长期还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住着非常的压抑。还有安全问题低的楼层,外面有个梁子就特别方便小偷进来,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如果综合一下,还是不要买要现房的房子了。它也是有好处的,可以把腰线层设计成阳台放一些喜欢的花,就会使心情变好,还有喜欢冬暖夏凉的人也是非常好的,它是保温效果挺好的一种材料,对于喜欢冬暖夏凉的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住起来也是特别舒适的。

潇洒的黑猫
追寻的老鼠
2025-08-09 22:02:20
高大上。确实非砼莫属。

砼。人工造石。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37680.htm?fr=aladdin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

刻苦的百合
爱听歌的帽子
2025-08-09 22:02:20
一、白族民居的建筑形式及基本构造

白族民居平面布局多以三个开间组成一坊为单元,两边住人。开间一般3.3米至3.6米。中间为堂屋,开间一般为3.6米至3.8米。进深5至6米。前设走廊,前檐柱至金柱中距1.8米至2米,单层走廊上盖瓦屋面.并有大出厦和小出厦之分。楼层走廊安木栏杆。民居一般为二层,硬山屋顶。

庭院布局一坊单元房子,可以单独加围墙、厨房、厕所等建成为一般普通民居建筑。也可以组成“三坊一照壁”的形式,即由三坊单元房子同一方围墙即照壁组成三合院。在“三坊一照壁”中主房比厢房室内水平高15厘米左右,主房与厢房的交接处在转角小厦上设麻雀台及二个漏阁,漏阁一般由比主房进深及开间浅小的二间房子组成,连接于主房并用围墙联系组成小天井,漏阁可做厨房及堆放杂物用。“四合五天井”可以做成有走廊小厦瓦屋面,四坊房子楼层相互不连通的式样。也可以做成四坊房子楼层相互连通不设小厦瓦屋面,而是设楼层走道为木栏杆的形式。

白族民居一般都是石木结构或土木结构。青筒板瓦屋面,墙裙及墙角是用麻条石支砌成直立平放的形式,后檐墙、山墙墙裙以上用毛石墙或土基墙。屋面出檐除正面两山墙内皮之间做成木椽出檐外,其余抬青石板飞檐石,后檐墙抬大号飞檐,山墙抬中号飞檐,正面墙角抬青石板虎牙,在飞檐石下还安飞砖、飞瓦。屋面檐口飞檐石的设置是白族民居区别于其它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别具一格。

白族民居的木结构大架是做成古建构架结构,屋面硬山形式,有五架梁、七架梁等之分,根据房屋进深决定梁的架数。大架一般做成金片结构或工字形构架结构。大架是用立柱和横梁以榫卯组合,数层重迭的梁架逐层缩小加高,直到最上一层承托梁檩中脊。屋面檩条除屋脊是用三根即一根枋木挂枋,两根圆木盖梁叠合外,其余为一根枋木挂枋和一根圆木盖梁叠合。挂枋下再设千斤担。在檩条间根据板瓦宽度钉椽子。建筑物重量全部由构架承担。墙壁只起围护作用。楼面承重梁多用二根大枋叠合组成,上面再加扣承枋,控制楼楞位置。在走道檐柱外边,大插伸出柱外皮的部份一般均雕龙、凤、狮、象等兽头,这些木结构的做法地方性较强,均有别于其它民族。

二、白族民居中的照壁

白族人民喜爱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照壁。从照壁的构造、雕塑、砖雕工艺、彩画工艺反映出白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和白族古建的风格。照壁有建造在村头或庙宇前面的,有建造在民居中的。村头照壁和庙宇照壁是独立的,墙较厚,一般约80厘米左右,高约5米左右。民居中的照壁中间高两边低以泥作工艺为主,墙厚一般为60厘米,中间部份高约6.5米左右。两边高度控制在照壁墙头瓦脊顶低于厢房二层檐口虎牙下皮,比中间照壁矮1.1米左右。照壁的墙裙是双面支砌直立平放条石,高约l米。墙裙上皮支砌腰线石。腰线石以上用普通砖及3厘米厚翼形花边砖和薄型砖支砌,做出柱面及檐口不同类型的分空花格饰面。在不同大小类型的花空中可做雕塑或者彩画。檐口花空以上做砖挑,砖雕花板或变相斗拱的观音合掌砖雕花饰等。斗拱上挑飞砖、飞瓦、飞檐石。在飞檐石上用纸筋灰做 泥塑花饰封檐板.飞檐石上起坡盖瓦。中间部份照壁的檐口要求起翘在20厘米左右。中间照壁要求两墙角檐口也安设飞檐石,墙头瓦面做成四撇水式样并要求四角在垂直方向起拱外。在水平方向外挑与中间部份连成自然曲线。墙头瓦面的檐口及瓦脊的起翘要做得自然美观。照壁成型后,则用纸筋灰细心粉饰,檐口四角做凤头等雕塑。照壁中间安设高级彩花大理石.或安贴书写有“清白传家”、“紫气东来、“苍洱毓秀”等汉白玉大理石。经过纸筋灰粉饰后的照壁,再通过白族民间艺术画匠的传统精心彩画,反映了白族建筑文化艺术。民居照壁也有简易做法,即檐口不做斗拱花饰,飞檐石下只做飞砖、飞瓦线条及花框、花格.彩画也以淡墨彩画为主。这样做成的照壁较为经济,民间所设较多为昆明海埂“白族村”、“三坊一照壁”中的照壁和深圳“三坊一照壁”中的照壁一角。

三、白族民居中的大门

    大门是白族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荟萃了白族古建的精华,包括了古建中的梁、枋、斗拱、挂落、博风、门簪及曲线优美的屋面。它的艺术处理.是经历代劳动人民长期努力和经验的积累,创造了许多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在制作中.借助于木构架的组合.及各种构件的形状及材料质感.进行艺术加工.使功能和艺术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民居大门的式样是比较多的。有除木门外全部是泥作三滴水式样,也有全部是木作或泥作的一字平屋面做成硬山或撇水庑殿式样等等。在以木构架为主的大门中由于门第之分其斗拱还有一斗七架、一斗五架和一斗三架之分。但不管做成什么式样,大多数大门都靠山墙而设置,当地叫过山门。大门的做法都比较讲究传统。尤其三滴水大门构造尤为复杂。大门屋面两侧“两滴”的整个结构是在突出山墙面约50厘米的大门墩上作制作,门墩下部细凿条石支砌,外边内角呈外八字,上部结构类似工艺复杂的照壁做法。中间“大滴”是木结构,其做法是首先按大门净宽立二根方柱连接于山墙大架上,大门位置若设干走道。山墙大架金柱做成方柱可以代替一根门柱,另一根门柱设在前檐柱位置,但比前檐柱高,其高度至支承大门屋面椽子的梁檩上皮。并在距离门墩水平距离约60厘米外设二根灯笼短柱.下端支承在门墩腰线石上,上端支承大斗下的枇杷枋, 两侧设二根穿尖大插,以支承两侧枇杷枋和过桥木,插头穿挑出灯笼柱的部份雕伏地狮兽头,在大门二根立柱之间设门枋、门槛,在上槛上方安“垛木方”,全部斗拱挑头木根部做穿榫,连接在“垛木枋”上。大门木结构的斗拱构造是在大斗上设置逐层外挑头木。每层挑头木上部都安有拱板,其拱板做成通长的,延伸至两头成为侧面的挑头。侧面的拱板延伸到正面成为正面斜角外的挑头。在每个挑头前端均雕有龙、凤、狮、象等兽头。在上下挑头间安有小升,在大斗之间又设有象座。象座上又再有挑头木,每层挑头之间交叉安设观音合掌雕花板。在翼角处斗拱上方设老角梁、仔角梁,在角梁梁端雕制斜角大凤头。檐檩支承在悬挑斗拱外檐上层,在檐檩两头起山逐渐抬高,形成斜坡钉制木椽。木椽后端必须延伸到山墙大架与大门立柱之间相连的梁檩上.中间支承在高度齐仔角梁上皮的外层梁垛木上。垛木上口开槽支椽子,椽子前端再安飞椽。翼角飞椽用钢销或长15厘米圆钉相互串连。椽头钉双层雕花封檐板,椽子上皮钉压檐板,后盖青筒板瓦屋面,大门正面在灯笼柱之间.在支承大斗的枇杷枋下安设照面枋、花枋、画坊、挂落等雕花构件。大门成型后经过精心彩画装饰及油漆成为具有工艺价值的成品。工艺之精湛,结构之艰难,使人感到叹服。

四、白族民居中的彩画

    彩画在白族民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集中反映了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白族的文化艺术和审美。在建筑物外墙、照壁、大门及房屋檐口部份到处是古色古香的民间彩画。有多种类型的花边图案,也有浓重地方色彩的山水人物画及用毛笔书写的诗句。大理白族民居的彩画别具一格,不同于清式彩画中的“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及“苏式”彩画而有其民族特色,是历代能工巧匠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首先从色彩上讲,自古以来白族喜爱白色。以白色为吉祥,所以,民居建筑墙面多为白墙.照壁墙中间部份不能随意着其它色,一定要用白色。瓦檐下作画底板一定要白色,后檐墙上花墙要白色,在白墙上面彩画着色以素雅清淡为特色,给人以幽雅舒畅之感。屋檐下各种形式的花格边框及出线花边图案可稍为艳丽。彩画色调以黑墨及石兰、红土、土黄等石色矿物颜料为主色,其它石绿、银朱、石黄等色调为铺助点缀施用。因白族民居的大部份彩画是在建筑物外墙上绘制,而建筑物外墙要经风雨和日晒,所以要求不能变色。为了防止变色一定要用真的矿物颜料,经除硝后和胶液按一定的比例拌制而成,其次要等墙面干燥后才能上色着墨。

 

白族民居的墙面彩画一般规律是墙角、墙裙、檐口飞檐石拼接处用纸筋灰勾缝后用墨栅染成一条整齐的白缝。需要彩画的部份,一定要等墙面干燥后,才能粉饰筋灰,等纸筋灰干燥后即可作画,飞檐石下飞瓦做“云花”图案.飞砖做“佛状边”等图案,飞砖下的花框边有多种式样,花框着色用一种颜色由浅色至深退晕形成“退烟云”状。花框内一般画带有地方色彩的风景人物国画及书写对应于画面的诗名,或反映白族民间风情,反映历史典故的诗句。花框内可一幅画,一首诗句相互穿插排列。山墙面的山尖部份彩画卷草大角花图案,形式有多种多样。山墙、后檐墙下部至墙裙腰线石上用墨画大方框,四角画小角花图案。照壁和大门的彩画多加着一些花边图案线条和檐口斗拱彩画及斜角凤头、檐口封檐板泥作雕塑等的彩画。

五、白族民居中的木雕

白族民居中的木雕属于建筑装饰部份,其构造形式十分精美。装饰的木雕有内外檐之分。外檐部份主要是雕凿檐口穿插枋外露插头及檐口柱间照面枋,挂落及走道花坊、雀替、封檐板等,木结构大门包括出檐斗拱、异角凤头、灯笼柱之间的花枋、花板、博风板、龙抱柱等。内檐装饰施于室内。一般木雕部份主要表现在各种玲珑的美女窗芯,各种正方、斜交正方、六方菱花窗格、万字步步锦花格窗等。白族居民正房中间堂屋的木门一般用三合六扇雕花格子门组成。格扇宽度根据开间(减去槛框)的尺寸决定。格子门工艺非常精巧.一般格扇门分为上下两节。上节大空,采用三层镂空的手法雕出山水花鸟或地方人物故事的浮雕,也有做成菱花格扇的。下节雕出白鹤登松.仙鹿含草等动物图案。这种格子门的雕饰制作是白族民居独有的风格。它凝聚着白族民间能工巧匠的心血。庄重华丽、典雅优美,是值得观赏的美术工艺品。

 

    白族民居的大门木雕是结构和艺术混为一体的杰作。斗拱部份榫卯结构造型工艺精致,挑头部份龙、凤、狮、象兽头,及拱板升斗的精心雕凿,无不体现了白族地区建筑艺术的特色,大门下部外层的花枋、花板、挂落的三层透镂精雕细凿更是吸引人们的关注,赢得人们的赞赏。

    (来源:节选自《大理建筑文化论》所载《云南大理白族民居建筑风格》,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0月)

灵巧的八宝粥
体贴的龙猫
2025-08-09 22:02:20

腰线,控制巷道的水平高度 。中线,控制巷道的掘进方向。巷道一般指地下采矿时,为采矿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而掘进的通道。

为了开采煤炭,从地面向地下开掘的各类通道和硐室都叫巷道。开掘这些通道的硐室所采用的作业方法叫巷道掘进。掘进有爆破(落岩)、装运、支护三大工序。也叫爆破掘进法。运岩全部由掘进机和胶带输送机来完成。

掘进工人应该掌握巷道中线的使用方法及次要巷道的腰线(使用坡度规)的延深及使用方法。掌握上述知识后有利于控制好施工的工程质量,提高巷道的成型质量。上述知识也是各等级掘进工必备知识。

扩展资料:

随着巷道的不断掘进,中线也要不断的向前延设。巷道的一组中线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小于2m为宜。巷道每掘进30—40m(25—30)应延设一组中线点。以保证最前面一个中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30—40m(30m),防止巷道掘偏。

中线的检查:首先应把一组中线3条全部绑上石块让其自然下垂,注意不得让线缠在测钉上。并让中线稳定不左右摆动。其次利用三条中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而发现中线是否移位。若没有才可使用。切忌未作检查而使用二个中线点连线作为指示巷道的掘进方向。

英俊的月光
过时的流沙
2025-08-09 22:02:20

一般内部的隔断墙、扇面墙和外部的坎墙,如用砖砌,在和柱子相迂处要做出八字留柱门,因而柱之两侧还要各按柱径四分之一加厚,故其墙厚是一个半柱径。至于檐墙山墙在用砖砌时,比内墙要厚一倍达三个柱径。内侧和柱子相迂外也仍然做出八字,外部则将柱子完全遮挡住。不过为减低柱根糟朽程度,每根柱子下部的外砖墙要留一个通风口,叫做“透风”。

从墙身横剖面来考察,砖墙上部三分之二要比下部三分之一又薄一些,这下部三分之一有个专门名词叫裙肩,它本身上下同厚。上部三分之二叫上身,外侧有显著的收分,予人以安定感。檐墙上皮多与檐枋下皮相接,因墙比枋厚相接处还要将墙上顶部向内斜收成坡形叫做墙肩。在上身与群肩之间还用押砖板、腰线石等条石作为二部分的界限。上身外皮在宫殿庙宇中常常是抹饰红灰,而裙肩部分则每每是磨砖对缝,加上中部雪白的条石色彩对比鲜明。

如果是硬山屋顶,其山墙自台基上直达山尖,前后墙面约与前后台基边缘相平,其中在檐柱以外的山墙上部为墀头,墀头下有挑檐石承托。挑檐石下名为墀头腿。墀头由条砖和方砖组成,挑檐石上层层砌出条砖,先是荷叶墩其上为枭混二层,再上又线砖二层叫盘头,盘头上有戗檐砖,以方砖立放,使砖面向前微斜向下,砖面并雕各种人物花草,戗檐砖上皮与连檐上皮平。

在悬山屋顶情况下,如果山墙上皮依着柁梁瓜柱砌成阶级形状,每级顶上都有墙肩斜收在各梁下皮,名为五花山墙。

以上就是关于清式官式砖墙通行作法的规定。

震动的红牛
开放的可乐
2025-08-09 22:02:20

砌筑时先检查砖垛中心以及标高,当多根垛子在同一轴线上时,要拉通线检查纵横柱网中心线:基础面有高低不平时要进行找平。小于 3crn 的要用 1 : 3 水泥砂浆,大于 75px 的要用细石混凝上找平,使各垛第一皮砖要在同一标高上。砌筑时要求灰缝密实,砂浆要饱满。错缝搭接不能采用包心砌,并要注意砌角的平整与垂直,经常用线锤或托线板进行检查.砖垛质量要求较高,规范规定,表面平整在 Zm 范围内;清水垛不大于 smm ,混水垛不大于 smm ,轴线位移不大于 10mm 。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1 . sm 。否则砌体砂浆产生压缩变化后,容易使垛子偏斜。对称的清水垛,在组砌时要注意两边对称,防止砌成阴阳垛。砌完成一步架后要刮缝清扫垛面,以备勾缝.砌楼层砖垛时,要检查上层弹的墨线位置是否与下层垛子有偏差,防止上层垛落空砌筑.如果砖垛与隔墙相交时,则垛身要留接搓,当不能留踏步搓时,要加拉接钢筋,禁止在砖垛内留,这样将会减弱砖垛的断面,影响其承载能力。

谦让的香烟
帅气的小馒头
2025-08-09 22:02:20
针对你这个问题,你要实际去看一下,是腰线还是结构造型,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另外如果是腰线,没有多大问题,一般不会影响采光,通风。如果是石膏线条做上去的腰线,时间久了可能会脱落,其他的影响基本没有。不会存在什么腰线会积水这种情况,积水这个腰线得有多宽啊,遮光也不太可能出现,腰线一般都是外墙面突出最多10-20cm左右,通常情况不会是40-60cm的,太阳光是斜射,腰线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