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工 职业病
油漆工的职业病危害油漆工主要接触的是涂料及有机溶剂。涂料中的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 专家们称之为"芳香杀手"。市场上木器漆产品如硝基漆、不饱合聚脂漆( PE) 、聚氨脂漆( PU) 等均为溶剂漆, 现在国内漆已经杜绝使用苯作为溶剂, 但还在使用二甲苯。这些溶剂漆在形成涂膜过程中, 所含的苯及一些毒害性低分子化合物就会释放出来。苯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强烈致癌物质,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的急性苯中毒。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等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浅、心律不齐、抽搐和昏迷少数严重病例会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我国目前使用的油漆类涂料主要为油酯漆、酚醛树酯漆、硝基漆、过氧乙烯漆、丙烯酸漆、聚胺酯漆、聚酯漆等。在涂料中常用油漆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面:致畸。大量研究资料证实, 房屋装修残留的有毒物质可致生育畸形。败血。油漆和装饰胶中大量使用的苯系物( 苯、甲苯、二甲苯) 会损害造血机能, 引发血液病, 也可致癌诱发白血病。过敏。普通聚酯漆中的重要组分TDI 在国家标准GB5044- 85中被列为高度危害级物质。诱发皮疹, 头晕, 免疫力下降、呼吸道受损、哮喘等过敏反应。脑毒。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有油漆中的溶剂( 俗称稀料) 长期蓄积于中枢神经系统, 导致大脑细胞受损, 引发慢性溶剂中毒综合症、神经性精神功能紊乱等等使儿童智力降低。常见病症主要是以神经衰弱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为主: 例如流泪、咳嗽、头晕、恶心、易疲劳、四肢无力、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等。长期反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可引起慢性中毒, 其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临床表现为头痛、失眠, 白血球持续减少、血小板减少, 最终生物再生不良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漆病:针孔
原因:底材比较疏松,气孔较多:气温或烘烤过高;涂料静置时间不够长;漆膜过厚
预防方法:延长涂料静置时间;降低烘烤温度,避开高温区域
施工;降低涂料施工粘度:如需很厚的漆膜可考虑两次喷涂;使用封闭性能好的底漆。
处理方法:将问题漆膜打磨平整后重涂
一、针孔——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也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一)原因:
1、木才表面木眼太深,填充困难,打磨不好;
2、边疆喷涂两次间隔时间太短,下涂层干燥不完全,上涂层急速干燥;
3、被涂面有灰尘,水分,压缩空气有水、油污;
4、油漆配好搅拌后静置时间不够(一般应静放10-15分钟);
5、一次性厚涂,表面干燥而底层溶剂继续蒸发而凸起;
6、使用不良的涂料稀释剂或错用稀释剂;
7、固化剂加入太多,或错用固化剂;
8、稀释剂用量太小,涂料粘度过高;
9、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太大;
10、喷涂压力过大或距离太远。
(二)美涂士漆建议的解决方法:
1、木材表面应充分填补好,砂光打磨达到要求;
2、多次涂装时,延长重涂时间,让下层充分干燥;
3、处理好补涂面灰尘和水,打水磨后,应晾置2-3小时以上,净化压缩空气;
4、搅拌均匀后静置5-10分钟才能用;
5、分两次或多次施工;
6、使用配套产品;
7、按指定的调漆比例正确调漆,并且充分搅拌均匀;
8、增加稀释剂用量,达到施工最佳粘度;
9、设法改善作业环境,夏天温度过高,要相应减少固化剂用量,适当选用慢干溶剂(如环已酮、CAC);
10、调整好喷涂压力的距离。
二、气泡——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也叫鼓泡。
(一)原因:
1、木材表面木眼深,填充困难,喷涂漆成膜后,白坯的气体向外膨胀顶起漆膜,引起起泡;
2、使用过高粘度的涂料;
3、喷涂空气压力过高,涂料混入空气过多;
4、加热干燥过于激烈;
5、物面含水率高,环境温度太高,湿度太大,通风不行;
6、空气压缩机及管道带有水分;
7、固化剂加入油漆调匀后,放置时间不够;
8、采用含水醇高的不良稀释剂刷涂时,溶剂挥发太快;
9、一次涂太厚或边疆喷涂层间间隔时间太短。
(二)美涂士漆建议的解决方法:
1、刮透明腻子,充分填补木眼,在喷涂前先刷一遍底得宝封闭缝隙,排出木眼中的空气;
2、适当调整涂料粘度;
3、调整适当的空气压力,减少空气的混入;
4、加热干燥时,待溶剂挥发后进行;
5、改善施工环境物面应干燥,被涂面打水磨后晾干2-3小时以上;
6、使用油水分离器分离,并定期排水,每半天一次;
7、搅拌后应静置5-10分钟;
8、选用配套稀释剂;
9、可加5-10%慢干溶剂(如CAC,环已酮等);
10、分多次施工,多次涂装时,延长干燥时间,让下层充分干燥。
三、皱纹——漆膜表面形成许多高低不平的棱脊痕迹,影响漆膜表面光滑和光亮的现象。
(一)原因:
1、表面干燥快,涂膜干燥不均匀;
2、一次涂得过厚,只有表面急速干燥,里面不能同时干燥,下层松驰上层绷紧;
3、下涂层干燥不完全,即涂上层;
4、上下层涂料不配套;
5、底漆未彻底干透,而面漆的稀释剂溶解力太强,使底漆溶胀;
6、固化剂加入量太小;
7、上一遍涂膜没有充分打磨,即进行下一遍涂装。
(二)美涂士漆建议的解决方法:
1、用较慢干的稀释剂,和适当溶解力的溶剂;
2、分两次或多次涂装,每次喷涂时要让溶剂充分挥发;
3、待下层膜干燥充分,再予上涂;
4、使用性质相合的涂料,避免较软涂料在下层;
5、避免涂得太厚,底层要彻底干透再涂面漆;
6、适当增加固化剂加入量;
7、聚合型干燥涂膜,干燥后砂光应尽量充分。
四、鱼眼——是涂膜表面上出现局部收缩,好像水洒在蜡纸上似的,斑斑点点,露出底层的花脸状的现象,也叫跑油。
(一)原因:
1、被涂物有水分、油分或油性蜡等;
2、空气压缩机及管道带有水分油污;
3、工作环境被污染,喷房设施及喷涂工具不洁。
(二)美涂士漆建议的解决方法:
1、被涂物避免污染,且需打磨彻底;
2、使用油水分离器分离,并定期排水,两小时一次;
3、作业场所、器具避免污染油污、蜡等,手、衣物、擦拭、布被污染应清洗清洁后才可碰触作业物,施工中注意不让杂质掉入漆桶。保持设施、调漆罐、工具干净。
五、起粒——涂料涂饰在物体表面上,涂膜中颗粒较多,颗粒形同痱子般的凸起物,手感粗糙,不光滑。
(一)原因:
1、打磨过的底材有灰尘,杂质没有擦干净,特别是装修,墙边墙角,窗台灰尘没擦干净;
2、调漆时,杂质混入漆中;
3、施工环境不洁,施工工具不洁;
4、换不同类型油漆后,工具未洗净;
5、喷嘴太小,压力太大,喷嘴与物面距离太远,油漆雾化不良,喷房通风不合理,漆雾返落在已涂好的物面上;
6、油漆加固化剂后放置时间太长,或在施工时过度稀释,已分散好的油漆粒子也会重新凝聚造成起粒;
7、固化剂添加过多;
8、使用溶解力差的稀释剂,无法充分溶解涂料。
(二)美涂士漆建议的解决方法:
1、把打磨过的底材清理干净,喷房走动的地面要洒水;
2、漆桶应盖紧密封,调好的漆须过滤后再喷;
3、保持施工环境工具清洁,装修房子时,刷油漆要关闭门窗,待表干后开窗开门;
4、不同类型的油漆不能混合使用,工具用后一定洗干净;
5、按要求调整好喷涂压力和喷嘴的口径,距物面的距离为25-750px,按比例调好漆,保证油漆雾化好,设计安装好喷房通风设备;
6、调好漆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稀释剂不宜过多,油漆并不是越稀越好;
7、正确调配固化剂,并搅拌均匀;
8、使用厂家提供的配套稀释剂。
六、桔皮——漆膜表面呈现凹凸的状态如桔皮样的一种现象。
(一)原因:
1、油漆太稠,稀释剂太少;
2、喷涂压力过大或距离太近,喷涂漆量少,距离远;
3、施工场所温度太高,干燥过快,漆不能流展平坦,作业环境风速过大;
4、使用低沸点稀释剂,漆雾抵达涂面时,溶剂即挥发;
5、加入固化剂后,放置较长时间才施工。
(二)美涂士漆建议的解决方法:
1、注意油漆配比,注意合理调漆;
2、充分熟练喷枪使用方法;
3、改善施工场所条件;
4、使用适当的稀释剂调漆;
5、油漆加入固化剂后尽快用完。
油漆工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比较复杂,有可能引起下面的职业病。
第一,职业性中毒。比如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汽油中毒等。
第二,职业性肿瘤。接触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
第三,职业性皮肤病。油漆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导致皮肤病。
涂料工程中常见漆病的预防及治理
漆病 现象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流挂滴眼泪 立面上漆从上往下滴形成眼泪状或波纹状外观 ①一次涂装过量
②稀释过度
③在没打磨的光滑面上施工 ①多涂几次避免一次涂装过厚
②降低稀释比例
③光滑面打磨后施工
开裂 漆干的过程中形成细小的裂纹 ①涂装过厚
②底漆未干即涂面漆
③使用了高弹性底漆
④底材开裂
①按正常比例涂稀施工
②让底漆达到合适的干燥程度后涂装面漆
③改用低弹性的底漆
④改用弹性涂料
桔皮 涂层干后形成类似桔子皮的外观 ①喷涂粘度过高
②喷嘴距基面太远
③施工温度过高 ①加大稀释比例
②调整至合适的距离30cm
③加大稀释比例
超皮及剥落 涂层脱离基面 ①底材内湿度太高
②表面处理不干净导致涂层附着不牢
③使用了劣质底漆 ①解决墙体渗漏问题及让墙体充分干燥
②将起皮及剥落涂层铲去进行正常的表面处理后涂装
③选用配套底漆刷痕重
局部失光 涂层干后光泽不均匀 ①基面粗糙不平
②稀释过高
③喷涂压力太高
④墙面碱性太强 ①将基面处理平整后涂装一层封闭底漆
②降低稀释比例
③降低气压
④将碱性强的表面按表面处理程序处理
刷痕重 涂层干后留下涂装的痕迹 ①涂料太稠
②涂装工具不合适
③环境温度高,底材吸水快 ①加大稀释比例
②换用软的毛刷及短毛滚筒
③加大稀释比例
明显的接缝 刷涂或滚涂后留下明显的搭界线 ①一次涂装面积过大
②涂料干燥过快 ①减少一次涂装的面积
②加大稀释比例
粉化 涂层表面有一层粉状物 ①油漆涂料耐候性差
②墙体未加处理
③施工温度代
④过度稀释 将粉化物清理干净,用油性封墙底漆打底后涂两层按正常比例稀释的耐候好的涂料
1. 油漆和装饰胶中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会损害造血机能,引发血液病,也可致癌;诱发白血病。
2. 普通聚酯漆中的重要组分TDI在国家标准GB5044-85中被列为高度危害级物质。诱发皮疹,头晕,免疫力下降、呼吸道受损、哮喘等过敏反应。
3.油漆中的溶剂(俗称稀料)长期蓄积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大脑细胞受损,引发慢性溶剂中毒综合症、神经性精神功能紊乱等等。使儿童智力降低。
所以最好是装修后经常通凤,然后过至少半年再搬进去,危害会大大减少。
油漆涂料中常见的有毒化合物有甲苯、二甲苯、苯、乙二醇醚类溶剂、TDI(甲苯二异氰酸酯)、重金属、VOC、甲醛、氡。长期接触这些有毒物质,会造成各种疾病危害。
油漆要借助从石油和煤炭中提炼出来的有机溶剂进行稀释处理,不仅需要消耗化石能源,有机溶剂还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其挥发期长达十几年。欧盟在2004年就禁止生产油漆,但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在使用油漆。
甲苯、二甲苯在溶剂分类中属中等毒性溶剂,对人体具有麻醉、刺激作用, 高浓度时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长期接触甲苯、二甲苯的人不宜饮白酒,更不宜饮用过量高度白酒,因为酒精会延长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对健康极为不利。
苯属于剧毒溶剂,是一种气味芳香、
乙二醇醚类溶剂形成剧毒后,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的损害,长期接触高浓度易致癌。另外,乙二醇醚类溶剂会对女性的生殖系统造成永久性的损害,造成女性不育。
TDI具有低的蒸汽压,对人体眼角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造成眼部红肿。TDI蒸汽经人体吸入后,会损害人体肝、肾功能,长期接触高浓度的TDI蒸汽会致癌。
重金属主要存在于色漆中,人体摄入重金属过多,会造成慢性中毒。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儿童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部分重金属可在脑部及内脏器官中残留,对肝、肾等造成永久性伤害。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油漆行业每年向大气排放约300万吨有机挥发物,直接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甲醛是一种刺激性气体,会损伤呼吸道及内脏,长期吸入有可能造成呼吸系统肿瘤,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1类致癌物。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比空气重7.5倍,系铀、镭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当吸入氡的短寿命子体后,其不断沉积在呼吸道表面,在局部区域内不断积累,可能导致肺癌、白血病及呼吸道等疾病。
易挥发的有机物,少量的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损害,苯中毒后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无力、失眠等。苯能在神经系统和骨髓内蓄积,使神经系统和造血组织受到损害,引起血液中白血球、血小板数减少,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白血病。
扩展资料:
一、含铅油漆的标准
美国环境保护署将含铅量达到或超过0.5%,或每平方厘米达到或超过10毫克的油漆都视为含铅油漆。我国《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则规定,内墙涂料中可溶性铅不得高于90毫克/千克。
二、含铅油漆的毒性来源
含铅油漆主要是由油漆颜料中含有的铅化合物造成的,如黄丹、红丹和铅白等。由于其能使油漆颜色持久保持鲜艳,所以,越是颜色鲜艳的油漆,越可能含有大量的铅。
三、预防铅中毒的方法
有一些简单方法可以预防铅中毒,如每周定期清洗地板、窗台,吸地毯(地毯装修效果图),敦促儿童经常洗手,尤其是在吃东西前要洗干净,确保儿童饮食中铁和钙的高含量以及低脂肪,都能使儿童较少吸收环境中的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含铅油漆的危害 选购油漆涂料要注意铅的含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油漆因污染严重被称"健康杀手" 在我国仍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