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建材市场 > 正文

把杆训练注意什么

自觉的身影
动听的紫菜
2023-01-01 12:48:42

把杆压腿动作要领是什么?

最佳答案
忧伤的红酒
踏实的眼睛
2025-10-11 11:26:55

前腿(右):将右腿放上把杆,45°角打开,身体离把杆一个小臂的距离,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下面的那条腿小八字脚外开,胯放正,右手芭蕾手位举高至头顶贴耳朵,本脚外开(千万别往里面开),用肚脐眼去找大腿,手贴着耳朵下贴着耳朵起,背挺直,肩打开,手去找脚尖。

前腿(左):和上面一样,不过,手用左手。

旁腿(右):将右腿斜放在把杆上,左脚大八字脚外开,不要拐脚,将右手放置把杆上,左手手位贴耳朵放,然后用你的后背去贴你的大腿,头去找天花板,手去找脚尖。

旁腿(左):将左腿放在把杆上。右手抓把,左手举高。

后腿(右):左手抓把站好后,将你外边的右腿翘上把杆,膝盖不许弯,上身站直,然后双手扶把随着音乐蹲下起立,放在里面的左手甩起来后弯腰。

后腿(左):和后退右边相反,也是一样的。

注意事项

运动要能够提升能力并避免伤害,热身与拉筋就好像武侠小说里面的基础内功一样,必须是持之以恒而扎实的;但是,许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掌握不到要领;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并确保安全,以下的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须先热身;比如说,利用小跑步使体温增加,使肌肉与肌腱处在备战的状态,如此拉筋的成效会提高,也可以减少不当拉筋反而受伤 的机会。

2.在拉筋之时不要暂停呼吸;应该很缓慢及深深地呼吸;暂停呼吸,屏气凝神,会使负氧债增加,动作不协调,拉筋受伤的机会提高。

3.在运动之前及之后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记得运动之前要拉筋;而运动后一 身疲倦,便连动都不想动;其实运动之后,虽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须再缓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纤维重新调理,恢复疲劳的速度加快,下一次运动时肌肉的条件也会更好。

4.拉筋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千万不可猛压或急压。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弹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经及肌腱感受小体的神经讯息,而逐渐地增加伸展的潜力及忍受力。无论是律动式或固定式(连续30秒以上),只要是缓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讳平常拉压不到的筋,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压,或别人施加外力帮忙;只要用力不当,都会反而造成伤害。

最新回答
温暖的缘分
虚幻的西装
2025-10-11 11:26:55

趣练舞纠错课堂开课了~

把杆练习可以预热身体、可以放松肌肉、可以拉伸韧带。

扶把的方法非常重要,方法不当,不仅无法达到练习目的,反而会宝宝使手臂肌肉发达、粗壮,甚至导致胸大肌发达,从而破坏宝宝形体美丽线条的养成。

把杆训练作为练舞时的辅助性工具,说白了就是一个支撑物,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人,练舞的时候都应该明确把杆的作用,不要过于依赖把杆。

把杆练习的重点要放在支撑腿和身体的重心上

动作要领

后背挺直,头保持直立,眼睛目视前方。左腿后撤左脚点地,左臂打开90度,手心朝外呈兰花指手势。右手轻轻扶住把杆,右腿主力腿保持直立,膝盖不要弯曲,胯部摆正。

左脚跟或脚背带动发力,勾脚或绷脚上踢,对准脑门的位置,注意膝盖伸直。踢腿注意上下弧线,同时主力腿与上身要求保持直立,上踢过程要求上快下慢。

常见问题

踢腿时,会出现掀胯、出胯的现象,导致主力腿跟抬起或膝部弯曲,长此以往,导致腿部线条粗犷。

孩子过于追求高度,用头去迎碰脚尖,导致腰凸腿弯,动作变形。

动作纠正方法

在预备过程中,按住孩子的胯部,抓住孩子外开的胳膊。防止宝宝在下一步踢腿的过程中,出现掀胯、出胯动作。

在踢腿过程中,双手按住宝宝的主力腿膝盖。尽可能让宝宝把腿提直,循序渐进正确练习,宝宝的腿会越提越高!

前腿:背要直立、以腹部带力压前腿,尽可能让肚皮贴腿,肩与腿有一点距离为好。

旁腿:立住腰椎尾椎,在上段腰椎和下段胸椎处侧弯。抬到三位的手不要向前倒,弯曲的一侧肩膀不要跑到旁腿后面。一定要用背去找腿哪怕第一次的 手也握不住旁腿也千万不要急着把肩膀搭到腿上或者腿后。髋关节不要太往回缩 (容易发生坐髋,将发展为屁股大),也不要太往远伸,否则控制不稳。当然,为了拉伸韧带而横着远伸的除外。压旁腿伸腰的作用似乎更大于压胯。但是当主力腿 弯曲,动力腿伸直压的时候,练胯的作用很好!可以在直腿旁压之后,弯腿压压胯。

潇洒的蜡烛
陶醉的鸡
2025-10-11 11:26:55

幼儿舞蹈基本功是指对幼儿形体、姿态、腰腿的软度、力度、控制及跳转、基本舞姿等的最基础的训练。幼儿通过训练,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坐、走、站等姿态,并能使身体的协调、柔韧、力度、灵活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幼儿舞蹈基本功把杆的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幼儿舞蹈基本功把杆的训练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把杆练习

把杆练习是进行形体训练的最基本的'训练,主要通过把杆的辅助,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姿态,以发展肢体的柔韧、力量、协调、平衡、控制等能力。

1、把杆练习的方法

扶把训练有两种:—种是双手扶把,另一种是单手扶把。小班幼儿最好采用双手扶把的练习方法。

(1)双手扶把

面对把杆,身体离把杆约1尺左右,双腿贴紧,脚跟并拢,膝盖绷直,双手放松弛,轻轻地放在把杆上,与双肩同宽,两肩放松,双肘下垂,肩胛放松,稍稍往后打开。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紧向上提,头部正直,面部表情松弛。

(2)单手扶把

侧身扶把杆,内侧手轻轻放在把杆上,另一臂做自然下垂或侧平举等动作。

2、把杆基本动作

(1)躯于的训练

正确的躯干姿态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受过训练的人体躯干,可以表现各种优美的舞蹈。躯干的训练主要是让幼儿从小习惯于背、腹和臀部肌肉的收紧和提起,躯干的训练对幼儿在表演舞蹈时要做的动作如跳跃、旋转、控制缓慢的动作,以及灵活、平稳等都有很大帮助。

训练躯干姿态时可采用抒情平稳的音乐,如:音乐《绿色的祖国》(郑律成曲,谢君丽配伴奏。)

(2)脚尖点地训练

点地练习主要训练幼儿的脚背、踝及腿部肌肉的控制力量以及不同方向的点地方法。

动作要领如下:

1、双手轻轻放在把杆上、收腹挺胸、双眼平视,两脚并拢小八字站立。

2、一脚向前(侧、后)点地,绷脚面,两腿绷直,重心在支撑腿上。

3、收脚还原时,脚掌紧贴地面收回,保持身体正直,胯部要正。

4、易出现错误:点地时绷脚不充分,两腿易屈膝,重心不稳,易出胯撅臀。

主要练习幼儿小腿肌肉和踝关节力量及柔韧性。

动作要领如下:

1、面对把杆,双手轻扶把杆,双肘下垂,两肩放松,挺胸,收腹,抬臀,准备两小节。

2、两脚跟向上抬起、两膝绷直,上身保持稳定。

3、脚跟下压,落下还原。

4、压脚跟训练,可以双脚同时抬起下压,也可以单脚脚跟拍起下压,动作时,身体重心在脚跟抬起下压的主力腿上,动力腿可屈膝,将脚放在主力腿小腿部位。

5、易出现错误:上身不要晃动,两腿膝盖不要放松弯膝,动作要富有弹性。压脚跟训练可采用的音乐,如音乐《赛木马》(汤六一曲)

专一的世界
忐忑的楼房
2025-10-11 11:26:55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民间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劈叉

快速全面地考查学生腿部肌肉的软开度情况。

竖叉,横叉。

因前部分里所涉及到的腿部训练均为其训练做准备,所以可参考,腿部训练提示。

竖叉:上身保持直立的情况下,靠脚背的控制,拉开腿部韧带,下竖叉,(脚背朝外)180度为准。

横叉

1、手可以撑地,但下叉时保持脚面向上有一定的控制力,160度为低标准。

例如:阿拉贝斯(迎风展翅)四个方向,或从古典舞的手位、脚位的配合上来训练。

要有完全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动作伸展性。

这是舞者必备的首要条件。

2、动作的控制能力

考查学生肢体的稳定性,这也是能力的一种表现。

在单腿情况下完成腿部的控制。

3、弹跳能力

考查学生,脚背及腿部的弹力及韧性。

起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落地要轻巧稳健。

把杆训练,此训练通用于各种程度的学生有利于正确地调整前腿训练的姿态,增加姿势的美感。此训练具有一定规范的要求,是常用的训练方法。姿态:以单手扶把压前腿为主,指身体直立的情况下,与把杆构成一定的角度,被压腿斜搭在把杆上的动作。亦分为绷脚和勾脚两种形式。

绷脚:

面向把杆,身体与把杆大约成60度,身体保持正直。

靠近把杆的内侧,手轻轻搭在把杆上,脚下成一位站好。

外侧腿搭在把杆上,脚背、大腿内侧肌向外翻,绷脚外旋。

主力脚和胯都保持不动,使被压腿与胯部成90度。

外侧手成三位手型,靠上身的上下运动拉伸前腿韧带。

勾脚:

前两项与绷脚训练步骤相同。

外侧腿搭在把杆上,变成勾脚位。

外侧手握住被压腿的前脚掌向里拉伸。

[重点难点]

胯部与被压腿的角度的控制。是训练的关键,针对一些同学练功方法不规范所导致的前、旁不分的情况,应重点调整和规范。

[常见问题]

主力脚的方位容易出现角度不够和上半身容易出现背部弯曲的情况。要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就要先摆好要求的角度及姿态,按照运动的`路线循序渐进进行练习,不应追求表面上的效果。比如:片面强调头与腿的距离,而没有达到实质训练效果。所以,刚开始练习时,必须要保持背部直立和发力的有序性。从而更有利于规范和调整前腿韧带和肌肉的练习。

脱把训练:此方法适用于基础较好或想增加训练强度的同学进行前腿训练。更有利于前腿韧带以及肌肉的延长性拉伸。

姿态:

绷脚

地面上的高垫压腿,一条腿贴地面,另外一条腿搭在垫高物上,腿张开成直线。

先把后侧腿蜷曲,前腿开胯伸直,搭在大约小腿高度的垫高物上(垫高物的高度因人而异)。

再把后腿伸直,前后成直线位置。

双手亦可撑地或抱膝,靠动力下压。

勾脚

身体面向墙壁或屏障,主力腿站直,另外一只腿搭墙壁,腿伸直成和墙壁平行的位置走向。

主力腿站直,脚下成一位脚型站立。

把要压的腿抬起,搭墙壁上,把腿拉直。

上下保持直线方向。

若要增大强度,可以把主力腿向墙壁的反方向掰。

手拉脚心或脚跟的位置,靠身体动力内压。

[重点难点]

控制身体的位置与角度。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的同学,最好先不采取这种训练或是以把杆为屏障做把杆内的高压腿,或是把杆上的大压腿来增加韧带拉伸强度的训练。

[常见问题]

胯的位置不容易摆放,因为要压的是前腿,所以胯要尽量和前腿保持90度的关系,才能保证训练的质量,达到良好的效果。

哭泣的黄豆
文静的大炮
2025-10-11 11:26:55
导致骨盆前倾。

1.当上杆脊柱向目标方向旋转时,会让上半身和下半身失去抑制力。同时,也不能在上杆顶点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内侧。

2.脊柱逆转还会导致骨盆前倾,使我们无法保持脊柱角度,形成“起身”的错误,尤其是下杆起身对击球的影响更大。

3.脊柱逆转往往会伴随着重心逆转,这就直接导致下杆时无法从下半身开始启动,而是可能从上半身或者双手启动下杆,不仅形成了错误的下杆顺序,而且下杆也没有力量。

4.不止如此,脊柱逆转所造成的错误的启动下杆还容易形成由外向内的下杆轨迹,导致我们难以打出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