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铝合金 > 正文

你好,铝型材失效一般多长时间最佳,温度,如果没有硬度怎么处理,能帮解答一下吗,谢谢

可靠的耳机
过时的丝袜
2023-01-01 10:39:57

你好,铝型材失效一般多长时间最佳,温度,如果没有硬度怎么处理,能帮解答一下吗,谢谢

最佳答案
无私的大雁
忐忑的战斗机
2025-07-28 04:21:46

铝型材时效的目地就是为了增加铝型材的硬度,从而达到铝型材加和使用的目的,目前,国内常用的办法就是人工时效,把挤型出来的铝型材再送到加温炉进行物理加温再冷却的过程。

铝型材的时效温度与时间也要因材质而异,6061材质的铝型材时效温度是175度,时效时长一般是6小时,6063材质时效温度是185度,时效时长是4小时。

如果说没有达到硬度可能是你棒温不够或者挤压速度太慢造成的温度散失,铝型材在挤压机出口的温度一定要达到490度以上,不然时效过后的硬度很难上来了。

现在6063时效过后的硬度可达到9~12度,6061时效过后的硬度是15~17度。

还有一种时效过后的硬度达不到的情况,可能是里面时效的风扇送热不够均匀,会出现只有局部硬度达标的情况,这也可以是下冷床后的铝型材摆放过密的原因造成的。还有就是过失效的问题,就是时效的时间太长,会造成铝型材应力的损失,这两点都是要注意控制的。

一般来说,只有把握好出模的温度与时效炉的温度与时长,就能达到理想的硬度,如果还是达不到,就只能自然的放置更长时间。

最新回答
俭朴的口红
轻松的紫菜
2025-07-28 04:21:46

。一般的6063铝合金在挤压铝型材时,为减少变形抗力,加温在460-530°c。在铸造铝棒是一般要高于660°c。也就是溶化的温度。铝合金的时效硬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决定于合金的组成、时效工艺,还取决于合金在生产过程中缩造成的缺陷,特别是空位、位错的数量和分布等。目前普遍认为时效硬化是溶质原子偏聚形成硬化区的结果。

铝合金在淬火加热时,合金中形成了空位,在淬火时,由于冷却快,这些空位来不及移出,便被“固定”在晶体内。这些在过饱和固溶体内的空位大多与溶质原子结合在一起。由于过饱和固溶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必然向平衡状态转变,空位的存在,加速了溶质原子的扩散速度,因而加速了溶质原子的偏聚。

硬化区的大小和数量取决于淬火温度与淬火冷却速度。淬火温度越高,空位浓度越大,硬化区的数量也就越多,硬化区的尺寸减小。淬火冷却速度越大,固溶体内所固定的空位越多,有利于增加硬化区的数量,减小硬化区的尺寸。

沉淀硬化合金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随温度而变化的平衡固溶度,即随温度增加固溶度增加,大多数可热处理强化的的铝合金都符合这一条件。沉淀硬化所要求的溶解度-温度关系,可用铝铜系的Al-4Cu合金说明合金时效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图3-1铝铜系富铝部分的二元相图,在548℃进行共晶转变L→α+θ(Al2Cu)。铜在α相中的极限溶解度5.65%(548℃),随着温度的下降,固溶度急剧减小,室温下约为0.05%。

在时效热处理过程中,该合金组织有以下几个变化过程:

形成溶质原子偏聚区-G·P(Ⅰ)区

在新淬火状态的过饱和固溶体中,铜原子在铝晶格中的分布是任意的、无序的。时效初期,即时效温度低或时效时间短时,铜原子在铝基体上的某些晶面上聚集,形成溶质原子偏聚区,称G·P(Ⅰ)区。G·P(Ⅰ)区与基体α保持共格关系,这些聚合体构成了提高抗变形的共格应变区,故使合金的强度、硬度升高。

G·P区有序化-形成G·P(Ⅱ)区

随着时效温度升高或时效时间延长,铜原子继续偏聚并发生有序化,即形成G·P(Ⅱ)区。它与基体α仍保持共格关系,但尺寸较G·P(Ⅰ)区大。它可视为中间过渡相,常用θ”表示。它比G·P(Ⅰ)区周围的畸变更大,对位错运动的阻碍进一步增大,因此时效强化作用更大,θ”相析出阶段为合金达到最大强化的阶段。

形成过渡相θ′

随着时效过程的进一步发展,铜原子在G·P(Ⅱ)区继续偏聚,当铜原子与铝原子比为1:2时,形成过渡相θ′。由于θ′的点阵常数发生较大的变化,故当其形成时与基体共格关系开始破坏,即由完全共格变为局部共格,因此θ′相周围基体的共格畸变减弱,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亦减小,表现在合金性能上硬度开始下降。由此可见,共格畸变的存在是造成合金时效强化的重要因素。

形成稳定的θ相

过渡相从铝基固溶体中完全脱溶,形成与基体有明显界面的独立的稳定相Al2Cu,称为θ相此时θ相与基体的共格关系完全破坏,并有自己独立的晶格,其畸变也随之消失,并随时效温度的提高或时间的延长,θ相的质点聚集长大,合金的强度、硬度进一步下降,合金就软化并称为“过时效”。θ相聚集长大而变得粗大。

铝-铜二元合金的时效原理及其一般规律对于其他工业铝合金也适用。但合金的种类不同,形成的G·P区、过渡相以及最后析出的稳定性各不相同,时效强化效果也不一样。几种常见铝合金系的时效过程及其析出的稳定相列于表3-1。从表中可以看到,不同合金系时效过程亦不完全都经历了上述四个阶段,有的合金不经过G·P(Ⅱ)区,直接形成过渡相。就是同一合金因时效的温度和时间不同,亦不完全依次经历时效全过程,例如有的合金在自然时效时只进行到G·P(Ⅰ)区至G·P(Ⅱ)区即告终了。在人工时效,若时效温度过高,则可以不经过G·P区,而直接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过渡相,合计时效进行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时效后合金的结构和性能。

现实的往事
娇气的魔镜
2025-07-28 04:21:46
6063铝合金

T5状态是时效,自然冷却!变形系数小,容易控制!硬度一般!T6状态是水冷!变形系数

大!不容易控制!硬度高!

对6063合金来说,T5和T6状态来讲,都是一样的处理工艺,即淬火+人工时效,只是力学

性能标准不同而已,T5的要低一点。

两种合金化学成分相同,热处理方式不同。T5是风冷加时效来提高硬度;

T6是水冷加时效,硬度要比T5的强

铝合金T6处理是固溶处理加人工时效处理,不同成分的铝合金只要热处理是固溶处理加人

工时效处理就可以称为T6处理,表明其热处理状态。

但具体的工工艺参数根据成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固溶温度和时效温度等。

T5和T6都是热处理方式的一种,T5是型材从挤压机内挤出后用风冷使铝材迅速降温达到硬

度要求(韦氏8--12个硬度)T6是型材从挤压机内挤出后用水冷使铝材瞬时降温,使铝材达到更高的硬度要求(韦氏13.5个硬度以上)

朴素的嚓茶
威武的唇彩
2025-07-28 04:21:46

铝是一种轻金属,重量轻延性好,熔点为660度,镁铝合金熔点可降低至451度,6063铝合金是AL-Mg-Si系中具有中等强度的可热处理强化合金。

你说的400~500度已经接近或达到铝合金熔点,持续在这个状态下,铝合金没有强度。

一下知识供你参考:

1、非热处理铝合金可以经过冷加工来提高强度,但当铝合金加热至350度时再恢复至常温,强度都会降低,所以非热处理铝合金在焊接过程中,热影响范围内的金属强度会降低。(纯铝核防锈铝属于非热处理合金)

2、热处理铝合金:这类合金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其强度(如硬铝、超硬铝、煅铝)。热处理过程是:

a加热到450度~530度

b在水或其他介质中淬火

c在室温之中时效,或在120度~180度之间人工时效。

如果把热处理后的合金再次加热到200度~350度,则热处理效果消失,恢复常温时强度降低(有少部分合金强度可以慢慢恢复)。

3、即使是结构用的钢材到了500度时都将失去完整性,600度时失去大部分强度。这也是911大楼倒塌的其中一个原因,钢结构不耐火。

常温力学性能可查GB/T3880.2-2006

感性的机器猫
潇洒的时光
2025-07-28 04:21:46
铝型材变硬的方法是时效处理。6063的时效处理工艺是挤压—风扇冷却淬火—时效炉热处理。热处理的工艺制度一般是200摄氏度,保温2小时。处理后的维氏硬度HV可达到75以上。时效热处理的机理是,高温挤压阶段形成铝合金的过饱和固溶体,通过淬火使铝合金回到常温后,仍然保留这种过饱和固溶体状态,经过热处理炉,析出强化相Mg2Si,达到增强硬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