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铝合金 > 正文

铝模规范有哪些

呆萌的睫毛膏
负责的钥匙
2022-12-22 01:57:00

铝模规范有哪些

最佳答案
深情的墨镜
高兴的猎豹
2025-07-10 18:42:55

需与关质监部门沟通调整规范

对于使用铝模的项目,为了保证施工速度及成膜的一次性,楼层砌体构造柱一般都会要求与主体结构一次支模并浇筑完成,因此按规范要求构造柱与砌体需形成马牙槎随砌体砌筑进度来浇筑的要求,是无法达到的。这个需与相关质监部门进行沟通。

铝模板施工的相关节点做法

窗台企口做法

有利于外门窗的防水,对于需做钢护框的门窗,施工了窗台企口的项目可以不做钢护框。

挡水反坎做法

外墙根部的 200mm 高混凝土挡水反坎(包括厨房、卫生间),对外墙、卫生间防水起到很好的加强作用。

门头的挂板做法

门头的挂板,省去以前做门窗过梁的烦恼。但门头的现浇挂板同时也要求设计在一开始就必须对门高有精确的尺寸定位,否则以后现浇砼过梁是很难改造的。

户内的管线的做法

需在剪力墙上走线的需有提前的压槽,以及需在剪力墙上预留开关插座的均需提前预埋,这个对前期精装走管及水电设备的尺寸定位精度要求较高。

线脚、窗台的滴水压槽做法

结构上一次成型。

铝模板的注意事项

虽然铝模板具有多重优点,但仍然具有一些限制。

需反复校对核实,后期不宜设计变更过大

由于铝模存在成模后难以调整,且开模费用较高的特点,所以铝模图纸出来后,在现场施工前技术部需调动设计单位对铝模图纸进行反复校对核实,避免因铝模深化错误而导致的产品缺陷。设计变更不宜过大,模板返厂加工时间长,对现场工期影响较大。

后期改造成本大

精装交付项目由于前期精装水电点位定位的不精装,很可能会导致后期精装需花较大成本进行相应点位的改造。

外立面需少做线条

当外立面线脚尺寸小于 50 mm 时,线脚容易出现缺菱掉角的情况。因此建议外立面尽量少做线条,如果有需要,线脚尺寸需控制在 100 mm 以上。

作为发达国家早已普及的模板形式,铝合金模板的普及在我国也是必然趋势。保利将从施工方面,全面加强产品标准化,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成型构件质量好,周转次数多,不需要抹灰,工期短,铝合金建筑模板的这些优点小编都说过了。

铝模板施工需注意:

1、铝模拼装时,切忌让木工对铝模进行切割、打磨等加工,若有拼装不密实,无法嵌入等问题需要检查螺栓等是否拧紧或拼装是否有误,而不是对铝模进行加工。

2、预拼装时派劳务班组去铝模厂学习拼装、拆除技术,可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

3、对铝模体系应进行三次实测实量,第一次在墙柱拼装完成后,对铝模的标高、平整度、垂直度进行精确控制。

第二次在顶板盖完,及时调整支撑、背楞、对拉螺杆及斜撑等,并派专人对铝模体系进行实时测量、监控,若发现铝模倾斜,偏离控制线4mm以外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三次在浇筑完成后30分钟内测量,因为铝模体系在砼刚刚浇筑完成后仍然可以进行调整。

4、铝模拼装过程中,要实时对墙柱垂直度、平整度,板面平整度进行控制。

5、拆除过程中,需要注意对铝模板的保护措施,严禁野蛮施工;拆除后需及时清理表面混凝土。

最新回答
英俊的手链
追寻的毛巾
2025-07-10 18:42:55

铝模垂直度平整度要求是铝模板垂直2毫米,平整3毫米。

铝合金模板全称为混凝土工程铝合金模板,是继胶合板模板、组合钢模板体系、钢框木竹胶合板体系、大模板体系、早拆模板体系后新一代模板系统。

铝合金模板以铝合金型材为主要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和焊接等工艺制成的适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并按照50mm模数设计由面板、肋、主体型材、平面模板、转角模板、早拆装置组合而成。

铝合金模板设计和施工应用是混凝土工程模板技术上的革新,也是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的推动,更是建造技术工业化的体现。

全铝合金模板技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实施以来,由墨西哥、巴西等逐步向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建筑领域中得到试用,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用于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

我国在2000年后,由亚洲邻近国家、及香港等地逐步引进全铝合金模板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中逐步由全铝合金模板代替原有的竹胶合板、木模板、钢模板等,并在沿海城市逐步推广铝合金模板,较早在广东佛山等地新建起铝合金模板厂家,推动我国铝合金模板技术的应用。

尤其是自2016年以来更是将铝合金模板应用推向高潮,2019年以来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的有辽宁忠旺、谊科铝模、GETO志特、SNTO晟通、广亚铝模、同力德、昌宜等。

靓丽的树叶
淡淡的大炮
2025-07-10 18:42:5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 总 则

1.0.1 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和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 进行模板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提高重复使用率。

1.0.4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面板 surface slab

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并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

2.1.2 支架 support

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2.1.3 连接件 pitman

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的连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卡销、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2.1.4 模板体系(简称模板) shuttering

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也可统称为“模板”。

2.1.5 小梁 minor beam

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2.1.6 主梁 main beam

直接支承小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楞。一般采用钢、木梁或钢桁架。

2.1.7 支架立柱 support column

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压结构构件,又称支撑柱、立柱。

2.1.8 配模 matching shuttering

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2.1.9 早拆模板体系 early unweaving shuttering

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规范所规定的拆模原则下,达到早期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

2.1.10 滑动模板 glide shuttering

模板一次组装完成,上面设置有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平台。并从下而上采用液压或其他提升装置沿现浇混凝土表面边浇筑混凝土边进行同步滑动提升和连续作业,直到现浇结构的作业部分或全部完成。其特点是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能好、操作条件方便和工业化程度较高。

2.1.11 爬模 crawl shuttering

以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为支承主体,依靠自升式爬升支架使大模板完成提升、下降、就位、校正和固定等工作。

2.1.12 飞模 flying shuttering

主要由平台板、支撑系统(包括梁、支架、支撑、支腿等)和其它配件(如升降和行走机构等)组成。它是一种大型工具式模板,因其外形如桌,故又称桌模或台模。由于它可借助起重机械,从已浇好的楼板下吊运飞出转移到上层重复使用,故称飞模。

2.1.13 隧道模 tunnel shuttering

一种组合式定型模板,同时浇筑墙体和楼板混凝土的模板,因这种模板的外形像隧道,故称之为隧道模。

2.2 主要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小侧压力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设计值;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钢筋自重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

───弯矩设计值。

───轴心力设计值;

───对拉螺栓轴力强度设计值;

───集中荷载设计值;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剪力设计值;

───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活荷线荷载标准值;

───活荷线荷载设计值;

2.2.2 计算指标

───钢、木弹性模量;

───欧拉临界力;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木材顺纹抗压及承压强度设计值;

───钢材的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

───胶合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铝合金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

───钢、木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正应力;

───木材压应力;

───剪应力;

2.2.3 几何参数

───毛截面面积;

───木支柱毛截面面积;

───净截面面积;

───大模板高度;

───毛截面惯性矩;

───工具式钢管支柱插管毛截面惯性矩;

───工具式钢管支柱套管毛截面惯性矩;

───门架剪刀撑截面惯性矩;

───楞梁计算跨度;

───支柱计算跨度;

───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截面抵抗矩;

───对拉螺栓横向间距或大模板重心至模板根部的水平距离;

───对拉螺栓纵向间距或木楞梁截面宽度,或是大模板重心至支架端部水平距离;

───钢管外径;

───门架高度;

───门架加强杆高度;

───倾斜后大模板的垂直高度;

───回转半径;

───面板计算跨度;

───柱箍纵向间距;

───柱箍计算跨度;

───钢腹板的厚度;

───钢管的厚度;

───挠度计算值;

───容许挠度值;

───风荷载设计值。

───长细比;

───容许长细比;

2.2.4 计算系数及其它

───调整系数;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系数。

───压弯构件稳定的等效弯矩系数;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恒荷载分项系数;

───活荷载分项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钢支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3 材料选用

3.1钢材

3.1.1 为保证模板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模板体系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等不同情况,选用适合的钢材型号和材性,且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对于模板的支架材料宜优先选用钢材。

3.1.2 模板的钢材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低合金高

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2. 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

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3. 钢铸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

中规定的ZG200—420、ZG230—450、ZG270—500和ZG310—570号钢的要求。

4. 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

规定。

5. 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700)或《低

合金钢焊条》(GB/T1591)中的规定;

6. 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的规定。

7. 组合钢模板及配件制作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的规定。

3.1.3 下列情况的模板承重结构和构件不应采用Q235沸腾钢。

1. 工作温度低于-20ºC承受静力荷载的受弯及受拉的承重结构或构件。

2. 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30ºC的所有承重结构或构件。

3.1.4 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的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3.1.5 当结构工作温度不高于-20ºC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º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º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3.2 冷弯薄壁型钢

3.2.1 用于承重模板结构的冷弯薄壁型钢的带钢或钢板,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规定的Q235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规定的Q345钢。

3.2.2 用于承重模板结构的冷弯薄壁型钢的带钢或钢板,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冷弯试验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3.2.3 焊接采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手工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2. 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结构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

3. 当Q235钢和Q345钢相焊接时,宜采用与Q235钢相适应的焊条。

3.2.4 连接件(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通螺栓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1.2条第六款的规定外,其机械性能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89•1)的规定。

2. 连接薄钢板或其它金属板采用的自攻螺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钻自攻螺钉》(GB/T15856•1~4、GB/T3098•11)或《自攻螺栓》(GB/T5282~5285)的规定。

3.2.5 在冷弯薄壁型钢模板结构设计图中和材料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钢材的牌号和质量等级、供货条件及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材的牌号)。必要时尚应注明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

3.3木 材

3.3.1 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3.3.2 模板结构设计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按表3.3.2的要求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3.3.3 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可采用目测法分级。选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3.3.4 用于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木材,应从本规范附录B附表B.3.1—1和附表B.3.1—2所列树种中选用。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制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它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

3.3.5 当采用不常用树种木材作模板体系中的主梁、次梁、支架立柱等的承重结构或构件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对速生林材,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

3.3.6 在建筑施工模板工程中使用进口木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选择天然缺陷和干燥缺陷少、耐腐朽性较好的树种木材;

2. 每根木材上应有经过认可的认证标识,认证等级应附有说明,并应符合商检规定,进口的热带木材,还应附有无活虫虫孔的证书;

3. 进口木材应有中文标识,并应按国别、等级、规格分批堆放,不得混淆,储存期间应防止木材霉变、腐朽和虫蛀;

4. 对首次采用的树种,必须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

3.3.7 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构件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检验标准进行。

3.3.8 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25%;

2. 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

3. 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4. 连接件,不应大于15%。

3.4铝合金材

3.4.1 建筑模板结构或构件,应采用纯铝加入锰、镁等合金元素构成的铝合金型材。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铝及铝合金型材》(YB1703)的规定。

3.4.2 铝合金型材的机械性能检验结果应符合表3.4.2的规定。

3.4.3 铝合金型材的横向、高向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4.3的规定。

3.5 竹、木胶合模板板材

3.5.1 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和可以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

3.5.2 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3.5.3 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5.4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及尺寸合格。

3.5.5 竹胶合模板技术性能应符合表3.5.5的规定。

3.5.6 常用木胶合模板的厚度宜为12、15、18mm,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浸泡,不蒸煮剪切强度: 1.4~1.8 N/mm2;

2. 室温水浸泡剪切强度: 1.2~1.8 N/mm2;

3. 沸水煮24 h 剪切强度:1.2~1.8N/mm2;

4. 含水率: 5%~13%;

5. 密度: 450~880(kg/m3)。

6. 弹性模量: 4.5×103~11.5×103 N/mm2。

3.5.7 常用复合纤维模板的厚度宜为12、15、18mm,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静曲强度:横向28.22~32.3N/mm2;纵向52.62~67.21N/mm2;

2. 垂直表面抗拉强度:大于1.8N/mm2;

3. 72h吸水率: <5%;

4. 72h吸水膨胀率<4%;

5. 耐酸碱腐蚀性:在1%苛性钠中浸泡24h,无软化及腐蚀现象;

6. 耐水汽性能:在水蒸汽中喷蒸24h表面无软化及明显膨胀。

7. 弹性模量:大于6.0×103N/mm2。

4 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4.1 荷载标准值

4.1.1 恒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1.1采用。

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其它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按本规范附表A确定。

3. 钢筋自重标准值( )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1.1 kN;梁可取1.5 kN。

4. 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标准值(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4.1.1—1)

(4.1.1—2)

式中: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 ( 为混凝土的温度ºC);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坍落度为50~90mm时,取1.00;坍落度为110~150mm时,取1.15;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

4.1.2 活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时,均布活荷载可取2.5 kN/m2,再用集中荷载2.5 kN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5 kN/m2;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它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0 kN/m2。

注:① 对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若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筑混凝土时,活荷载标准值取4 kN/m2。

② 混凝土堆积高度超过100mm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

③ 模板单块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于相邻的两块板面上。

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 kN/m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 kN/m2(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3.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可按表4.1.2采用。

表4.1.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2)

向模板内供料方法 水平荷载

溜槽、串筒或导管 2

容量小于0.2 m3的运输器具 2

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 4

容量大于0.8 m3的运输器具 6

注: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

4.1.3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的规定计算,其中基本风压值应按该规范附表D.4中n=10年的规定采用,并取风振系数 。

4.2荷载设计值

4.2.1 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

4.2.2 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4.2.3 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2.3采用。

4.2.4 钢面板及支架作用荷载设计值可乘以系数0.95进行折减。当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其荷载设计值不应折减。

表4.2.3 荷载分项系数

荷 载 类 别 分项系数

模板及支架自重( )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⑴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⑵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应取1;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验算,应取0.9。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 )

钢筋自重( )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 kN/m2的

活荷载应取1.3。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

风荷载( )

1.4

4.3荷载组合

4.3.1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其荷载组合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模板设计:

(4.3.1—1)

式中 ──结构重要性系数,其值按0.9采用;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⑴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4.3.1—2)

(4.3.1—3)

式中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2.3采用;

──第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 为可变荷载 的分项系数,应按表4.2.3采用;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⑵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4.3.1—4)

式中──可变荷载 的组合值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各章的规定采用;模板中规定的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7。

注:1.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当对 无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 ,选其

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

2.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标准组合,并应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

行设计:

(4.3.1—5)

式中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应符合本规范第4.4节各条款中有关变形值的规定。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应按下式采用:

(4.3.1—6)

4.3.2 参与计算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4.3.2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

4.3.3 爬模结构的设计荷载值及其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结构设计荷载应包括:

侧向荷载:新浇混凝土侧向荷载和风荷载。当为工作状态时按6级风计算;非工作状态偶遇最大风力时,应采用临时固结措施;

竖向荷载:模板结构自重,机具、设备按实计算,施工人员按

1.0kN/m2采用;以上各荷载仅供选择爬升设备、计算支承架和附墙架时用;

混凝土对模板的上托力:当模板的倾角小于45º时,取3~5 kN/m2;

模板的倾角≥45º时,取5~12 kN/m2;

新浇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力:按0.5 kN/m2采用,但确定混凝土与

模板间摩擦力时,两者间的摩擦系数取0.4~0.5;

模板结构与滑轨的摩擦力:滚轮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取0.05,滑块

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取0.15~0.5。

2. 模板结构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计算支承架的荷载组合:处于工作状态时,应为竖向荷载加向墙面

风荷载;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仅考虑风荷载;

计算附墙架的荷载组合:处于工作状态时,应为竖向荷载加背墙面风荷载;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仅考虑风荷载。

4.3.4 液压滑动模板结构的荷载设计值及其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结构设计荷载类别应按表4.3.4—1采用。

2. 计算滑模结构构件的荷载设计值组合应按表4.3.4—2采用。

1.4 若平台上放置手推车、吊罐、液压控制柜、电气焊设备、垂直运输、井架等特殊设备应按实计算荷载值

^^^^

机灵的舞蹈
跳跃的银耳汤
2025-07-10 18:42:55

一、建筑铝合金模板的施工优点:

1、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及拆卸,使用灵活。可以满足绑扎钢筋等要求,适合与集中制造,节省原材料,可以提高功效,加快工作速度,并且可以满足后续工序的要求。

2、重复使用次数多,平均使用成本低。铝模板系统采用整体挤压形成的铝合金型材做原材,一套模板规范施工可翻转使用300次以上。一套模板的采购价格均摊下来比传统模板节省很大的成本。

3、施工方便、效率高。铝模板系统组装简单、方便,平均重量在20kg左右,完全由人工搬运和拼装,不需要任何机械设备的协助,而且系统设计简单,工人上手速度和模板翻转速度很快。熟练的安装工人每人每天可安装20-30平方米,大大节约人工成本。

4、稳定性好、承载力高。多数铝模板体系承载力可达到每平方米60KN,足够满足多数住宅楼群的支模承载力要求。

5、应用范围广。铝模板适合墙体、水平楼板、柱子、梁、楼梯、窗台、飘板等位置的使用,对圈梁、构造柱、反坎等二次结构支模照样有用。

6、拼缝少,精度高,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效果好。铝建筑模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质量平整光洁,基本上可达到饰面及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无需进行批荡,可节省批荡费用。

7、现场施工垃圾少,支撑体系简洁。铝模板系统全部配件均可重复使用,施工拆模后,现场无任何垃圾,支撑体系构造简单,拆除方便,所以整个施工环境安全、干净、整洁。

8、标准、通用性强。铝模板规格多,可根据项目采用不同规格板材拼装;使用过的模板改建新的建筑物时,只需更换20左右的非标准板,可降低费用。

二、使用铝模板的项目多不多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工程而定,因为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选用不同的建筑模板:

1、梁柱结构的房屋建设宜采用中型组合建筑模板,由于梁,柱截面变化多,不宜用多层板切割,因此适合。

2、墙模可用中型组合建筑模板,由于一般同类型的高层建筑群体要求统一,中型组合建筑模板有助于确保有较高的使用周转率。

3、超高层或高层建筑的核心筒宜采用“液压爬升模板”,爬模工艺综合了大模板和滑动模板的各自优点,它可以随着结构施工逐层上升、施工速度较快、节省场地和塔吊吊次、高空作业安全、不搭外脚手架,施工方面尤其适用于钢结构的混泥土内筒的施工作业。

4、楼板建筑模板建议采用整张多层板,尽量采用酚醛覆面的15~18MM厚的多层建筑模板。该种建筑模板经多次使用后边缘受损,要及时进行切割,确保多层板边缘平整。

扩展资料:

使用建筑铝合金模板的注意事项:

1、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采用木建筑模板、胶合板建筑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建筑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4、建筑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得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建筑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5、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建筑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模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铝模板

聪明的大白
现实的山水
2025-07-10 18:42:55
铝模板的周转是由使用性能决定的。

铝模板系统的采用,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大大的节省很多。

铝模板,又名铝合金模板,是铝合金制作的建筑模板,解决了以往传统模板存在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铝模板设计研发及施工应用,是建筑行业一次大的的发展,金标铝模板也正在按照国家社会的需求,打造专业的绿色施工、绿色建筑、环保节能、高效施工的行业领先的建筑铝模板。

铝模板体系组成部分需要根据楼层特点进行配套设计,对设计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铝模板系统中约80%的模块可以在多个项目中循环利用,而其余20%仅能在一类标准楼层中循环应用,因此铝模板系统适用于标准化程度较高超高层建筑或多层楼群和别墅群。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尤能体现以下技术优点:

1)施工周期短。铝模板系统为快拆模系统,一套模板正常施工可达到四天一层,而且可以较好的展开流水线施工,大大提高施工进度,节约管理成本。

2)重复使用次数多,平均使用成本低。铝模板系统采用整体挤压形成的铝合金型材做原材,一套模板规范施工可翻转使用300次以上。一套模板的采购价格均摊下来比传统模板节省很大的成本。

3)施工方便、效率高。铝模板系统组装简单、方便,平均重量在20kg左右,完全由人工搬运和拼装,不需要任何机械设备的协助,而且系统设计简单,工人上手速度和模板翻转速度很快。熟练的安装工人每人每天可安装20-30平方米,大大节约人工成本。

4)稳定性好、承载力高。多数铝模板体系承载力可达到每平方米60KN,足够满足多数住宅楼群的支模承载力要求。

5)应用范围广。铝模板适合墙体、水平楼板、柱子、梁、楼梯、窗台、飘板等位置的使用,对圈梁、构造柱、反坎等二次结构支模照样有用。

6)拼缝少,精度高,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效果好。铝建筑模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质量平整光洁,基本上可达到饰面及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无需进行批荡,可节省批荡费用。

7)现场施工垃圾少,支撑体系简洁。铝模板系统全部配件均可重复使用,施工拆模后,现场无任何垃圾,支撑体系构造简单,拆除方便,所以整个施工环境安全、干净、整洁。

8)标准、通用性强。铝模板规格多,可根据项目采用不同规格板材拼装;使用过的模板改建新的建筑物时,只需更换20左右的非标准板,可降低费用。

9)回收价值高。铝模板报废后,当废料处理残值高,均摊成本优势明显。

10)低碳减排。铝模板系统所有材料均为可再生材料,符合国家对建筑项目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规定。

丰富的月饼
缥缈的电脑
2025-07-10 18:42:55

首先在使用中,模板裁板时要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切割,该用什么样的切割刀,如果切割,都要按照规定进行;建筑模板裁切、打孔之后必须使用专用的封边漆封闭切口以防模板由于吸水而变形;另外,如果要在模板上进行钉钉子的话,一定要在模板下方垫上一些适当的垫底物,以防止定装不当,引起模板破裂,其次在存储上的保养,建筑模板拆模后应立即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干净,方便以后使用。模板如果需要长期存储应该在其表面涂抹油剂,堆放整齐并且要保持干燥清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要避免日晒,否则会引起模板裂纹,变形,老化现象出现。塑料模板虽然成本低,但是没有铝模板耐用、寿命长,强度高的优势;从长远的建筑施工发展而言,铝模板更胜一筹;同时由于完全的不怕水,对各种不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强大,所以使用寿命非常的可观,回收利用率也非常的高,又符合国家对建筑项目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规定。铝模板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契合了我国当前推行绿色施工的政策,还规避了传统模板的局限性。目前,铝模板备受越来越多的建筑商的亲睐。铝合金建筑铝模板系统采用整体挤压形成的铝合金型材做原材合金6061-T6,一套模板规范施工可翻转使用300-500次以上,平均使用成本低。铝合金建筑模板系统全部部位都采用铝合金板组装而成,系统拼装完成后,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稳定性十分好;承载力可达到每平方米60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