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涂料 > 正文

南阳王府山王爷是谁

个性的猎豹
难过的星月
2023-01-01 08:28:15

南阳王府山王爷是谁

最佳答案
激动的树叶
干净的发带
2025-07-23 17:37:06

朱桱。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封其第二十三子朱桱为唐王,藩南阳。当时朱桎只有5岁。

王府山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的王府街,是一座人造假山。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永乐二年(1404年)以南阳卫治改建,后有山石,名曰王府山,王府山是我国古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一。它显得是那样的苍老,那样的瘦骨嶙峋,毕竟她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在这儿看过六百零一年的世间烟尘了。

最新回答
可爱的小丸子
感性的草莓
2025-07-23 17:37:06

叶县王府山海拔是455米。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叶县地势南部为浅山区,西部和北部为丘陵区,东部为平原区。山区面积占百分之四十,丘陵、平原各占百分之三十。境内最高山峰王府山,海拔455米。

勤劳的火龙果
认真的大白
2025-07-23 17:37:06

古代油漆的颜色很丰富,用漆调和的有红、黑、黄、蓝、绿。

古代的油漆是桐油做的。桐油漆的主要原料是桐油---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主要成分是桐(油)酸的甘油酯,并含有少量的油酸和亚油酸的甘油酯。

扩展资料:

油漆是用有机或无机材料来以装饰和保护物品的一种混合物。油漆的起源尚无定论。公元前6000 年,中国已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颜料混合焙烧对油漆加以改进。公元前1500 年,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山洞里,油漆已用于绘画和装饰。公元前1500 年,埃及人用染料如靛蓝和茜草制造蓝色和红色颜料,但这种油漆还很不完善。

20 世纪,油漆工艺有了重大发展,出现了粘着力更大、光泽度更高、阻燃、抗腐蚀与热稳定性高的各种颜色的油漆 油漆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被叫做“油漆”,如健康环保原生态的熟桐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桐油漆

尊敬的大山
清爽的烤鸡
2025-07-23 17:37:06
恭王府位于西城区什刹海旁柳荫街,是北京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5A级景区,恭王府兴建于1776~1785年,此府第是北京现存最宏大豪华的四合院式清代官邸,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王府前身为乾隆时期大学士、权臣和_的邸宅。嘉庆四年(1799年)和_败亡,此宅赐予庆郡王永_居住。咸丰初年,府邸被改赐予恭亲王奕,始称恭王府。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 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6万多平方米,府邸、花园两部分,拥有格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势非凡。其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设计、布局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全园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叠石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于山顶,居高临下,更可观全园景观。

恭王府主要建筑有蝎殿、邀月台、大戏台、沁秋亭等。由于恭王府及其花园的设计富丽堂皇,斋室轩院曲折变幻,风景幽深秀丽。加以过去还有碧水纷绕,流经园内,因此一向被传称为《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及大观园。

恭王府分为府邸和花园两大部分,占地5.7万平方米,拥有各式建筑群组30多处,游览一般可按中、东、西三路进行。中路即全园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均在这条轴线上。

恭王府花园名为“朗润园或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

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

东路的大戏楼厅内装饰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

西路以水为主的景观。以陆为舟,仿古人画舫之意而建湖心亭。碧水之上,赏荷垂钓、吟诗作画,颇有江南山水之意境。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_的宅邸。

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_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此为和_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这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碑石长7.9米,贯穿整修假山。

垂花门,因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门前的两棵龙瓜槐在和_居住时就有,这种树比较珍贵,垂花门内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萝架,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状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西式门,据说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一绝是戏楼和福字碑。花院门内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称为“独乐峰”。

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

恭王府花园游览路线:

大门入园--后罩楼--龙王庙--西洋门--独乐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门--明道斋(展室)--大戏楼--绿天小隐--福字碑--澄怀撷秀--秋水山房--榆关--出园。

更多关于北京恭王府景区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72c141615730538.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闪闪的电源
糊涂的可乐
2025-07-23 17:37:06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体南迁河南南阳一带的后代现在至少有600万人。李氏估计不下100万。我的祖先是元朝中叶从河南商丘迁到洪洞。元朝后期又从洪洞迁到郑州,明朝正统年间又迁到南阳。

南阳童谣

房前种上大槐树, 不忘洪洞众先祖。 村村槐树连成片, 证明同根又同源。 春天里来吃槐花, 味道鲜美人人夸。

■明朝的洪洞移民

众所周知,南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一度百业兴旺,人口众多。然而到了元朝末年,因历年战争和自然灾害,南阳居民死亡惨重,大批难民南逃。其时辖5州13县的南阳府只有692户4293口人,不及现在的一个大村庄,人口濒于灭绝的边缘。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针对“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的状况,决定从山西等地移民。大规模的移民最早开始于明洪武二年,直至明永乐十五年,历时近50年时间。迁民主要来自山西。洪洞县当时时山西一个人口稠密之县,因此被列为迁民的重点区域之一。

洪洞县境内有个广济寺,寺内有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就是亿万移民后裔时常念叨的那棵大槐树。当年,汾河滩上的老鸹,在古槐的树杈间构筑窝巢,密密匝匝,叫声连天,成为当地一大奇观。树下设有移民局,明王朝派官员在此集中给外迁人员发放凭照川资,办理有关手续。被迁民众在出发迁,汇集于这棵大槐树周围,倾诉离情,祭奠故土,他们将大槐树及树上的老鸹窝入于眼而印于脑,当做告别家乡的纪念。因此,洪洞县是“家”,大槐树是“根”,在中原等地广为流传,数百年来,成了一个民族的记忆。

据《明实录》等史书记载,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大规模移民,明朝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移民姓氏共554个,分布18省(市),498县(市),其中南阳各市县区均有洪洞移民。

当年,成千上万的移民来到南阳后,官府规定的是每人给15亩地、2亩菜园。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南阳肥田沃野,一片连着一片,谁有本事把地开垦出来就算谁的。这一下子移民们可就慌了手脚。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有土地就意味着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于是盆地兴起了占地热潮。有的人家,牵牛犁沟占地,围着大块地犁上一圈,这块地就算他家的了;有的人家在地里载上木桩,写上姓名,就算他名下的土地了;还有人家县在一块地周边种,里边的土地待以后再去开垦。

洪洞移民迁入南阳,使各州县的人口得以增长,明洪武二十四年,全境人口增至1.48万户9.12万余人。到明朝中期,南阳的官民田地已达18.69万顷,夏税4.3万斗。同时,移民们还开发了铜矿、硫铁矿、铅银矿、煤矿等。

随着迁民的移入,南阳又渐趋繁华。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阳卫指挥使郭云,在元朝土城旧址基上,将南阳府城改建为砖石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祖朱元璋分封其第二十三子唐王于南阳。是年,在城内通淯街修建唐王府,建宫室殿堂800余间,府后有石山,俗称王府山。

资料

http://tieba.baidu.com/f?kz=225139834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022543.html

http://www.21gwy.com/whzg/2631/a/1370/51370.html

英俊的可乐
难过的树叶
2025-07-23 17:37:06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北京恭王府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1

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个。

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

“铁帽王府”。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封为世袭罔替,俗称“铁帽王”,他们的王府就叫铁帽王府,共有8处,5处在西城,三处在东城。

以后又封了几个铁帽王,共12个世袭罔替王爵。

北京有两个恭亲王,一个是顺治皇帝的第五子常宁,府址在今东四十条。

另一个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1852年将原庆王府转赐奕*,此处原是和珅宅,位于前海西街17号,这个恭王府是保护得最好的一个王府。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

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

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这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碑石长7.9米,贯穿整修假山。

垂花门,因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门前的两棵龙瓜槐在和珅居住时就有,这种树比较珍贵。

垂花门内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萝架。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状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

西式门,据说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一绝是戏楼和福字碑。

花院门内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称为“独乐峰”。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恭亲王府原是“千古第一贪”的和珅的家,后被嘉庆帝立下二十四条罪状,抄了他的家充公,恭王府导游词。因最后一任主人是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讠斤,所以称为恭亲王府。

北京城两龙脉,一是京城中轴线,二是护城河。故宫就坐落在中轴线的头上。而恭亲王府就坐落在两龙脉相交之处。和珅曾大言不惭说:“皇上坐龙头,我坐龙尾。龙头虽掌大局,却还要龙尾行大事。”听听,和珅野心之勃勃,真不愧“千古第一贪”!

恭亲王府内,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这“蝙蝠”并不是真实的蝙蝠,而形似蝙蝠的建筑。和珅想让自己很幸福,便取“福”的谐音字“蝠”,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

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硕大的“蝙蝠”。这是一只形似蝙蝠的池塘,名曰“福池”。池岸边随意错落着假山碎石。福池周围栽满了榆树,榆树的果、叶形似铜钱,每当铜钱般的果、叶掉入福池时,和珅就会笑哈哈:“天上掉下的钱,进入我的‘聚宝盆’,地上的钱也是流入我和珅的囊袋中。”这话可真不假!

我们顺着福池潺潺流水走,便来一扇门前。这是一扇精美绝伦的西洋门,色彩鲜艳,做工精细。据说这也是他二十四条罪状之一。因为这一扇西洋门是仿造皇家园林——万寿园里的西洋门造的。

进了西洋门,绕过“送子观音”石雕,便是和珅家的戏园了。戏园前是一片花园,修剪整齐的灌木丛中开着些许花儿。《环珠格格》中“香妃戏蝶”这出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全北京城只有两处是满地青砖,一是故宫的太和殿,二便是和珅家的戏台了。因为青砖的扩音效果十分好,所以在戏台上唱戏不需要任何扩音工具,偌大的戏场人人都能听到音乐,能站在遍地青砖的戏台上为和珅等权贵大臣唱戏也是一种殊荣了。

穿过雕刻精细的朱栏长廊,便来到了和珅的书斋。书斋四面假山竹林环合,清幽宁静。整个恭亲王府,就它不是用石砖砌的。这座书斋是用一种特殊的竹料建成的,冬暖夏凉,和珅最爱待在这里了。

出书斋,前面那座十分大气的建筑就是正殿——和珅会客的地方。要上正殿,有一条很特别的路,只有一节阶梯,然后就是一条笔直平缓的坡路,因为和珅说过他这一世,只有年少时吃过苦,然后就一路平步青云,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颠峰。我们可以跨过最底下的一节阶梯,免吃一点苦,直接“平步青云”。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孝庄太后年老病重之时,极其爱戴她的皇孙——康熙帝,心情极其郁闷。他让侍女苏麻喇姑准备好纸笔,大笔一挥,写了一个“福”字。写完之后,玄烨和苏麻喇姑看着那个“福”字惊呆了——那个字苍劲有力,十分潇洒。细一看,竟看见了多个词组:多田,多子,多才,多寿……这不就是皇祖母的心愿吗?康熙帝越看越满意,便命人把这个“福”字拓在一块巨石上。结果,久病多时的太皇太后很快康复了!康熙帝大喜,决定将这块饱含吉祥福瑞气息的巨石代代相传,让爱新觉罗家族世代昌盛。

只可惜传到乾隆手中,就被别人偷出了皇宫。这个人就是和珅。现在这块福石就在我们正殿脚下,只露出写有“福”字的一面。这个“福”便是恭亲王府的第一万个福,寓意“万福”。和珅还神气地说:“皇上是‘万岁’,我是‘万福’!”后来,嘉庆帝抄他家时,本想把福石搬回皇宫,可还是没有搬成。和珅太狡猾了,他用石块砌了一座形似蝙蝠的福山,在“福”字左右各砌了一条龙,寓意“龙坐江山”,嘉庆帝不想自毁“江山”,便把福石留了下来。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3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使用古游网的导游服务:

王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宫廷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桥梁,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中国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代表着中国的王府文化。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有说法称、明弘治年间、大太监李广也曾经置第于此。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皇帝就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全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而宅子本身,则归了“爱豪宅不爱江山”的嘉庆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与此同时,嫁给和珅儿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咸丰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作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聚财的说法。新中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在前,园在后。恭王府的开放,早在30年前,就被提上议事日程。1975年,周总理在病床上,将三件未做完的事情托付给谷牧,其中之一就是恭王府的开放问题。

王府占地约3。1万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殿七间,左右有配殿。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规模也是王府中最高的。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我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现在就请您跟随我们的讲解,游览一下这历尽苍桑、重现世人的恭王府吧。

门外院落

首先给您介绍一下王府主体院落之外的部分。在府邸大门外并列有东西两组院落。

西侧一组院落在三间正门两侧开有两座罩子门通向东、西两路院落,门的前方纵列着四排房屋,每排房屋当中各有一座阿思门,东边的阿思门外有一座影壁。

西侧院落南边沿围墙有两排倒座房,是王府的办事机构用房:前排东侧为回事处、随侍处,中间为管事处,西侧为佐领处、档子房、管领处、庄园处、置办处等,后排为粮仓房;两排倒座之间有东房一排,为裁房、厨房、水屋等。

东侧一组院落中南边沿围墙也有一排倒座房,为王府的兵房,驻有护卫王府的旗兵十余名;北边有一组四合院落,据说载滢回府时在此居住。

当时王府的总出入门就开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

好了,下面我们将按照由中路入东路,转中路进西路最后到达后罩楼的顺序带领您转转这重新修缮的恭王府。

中路有正门两重,均朝南。现在您要走入的是恭王府府邸的正门,大门面阔三开间,外置石狮子一对,石狮头上的卷毛疙瘩有12排,代表亲王的爵位。

经过这中路的第一个小院,接下来您还需走过这面阔5间的二门,才能进入王府的中心区域。二门内是正殿及东西配殿,其后为后殿及东西配殿。

银安殿俗呼银銮殿,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它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现在经过修复,虽不能与原来的完全一样,但还是能让您体会到它的宏伟与庄重,感受到它的神韵。

现在让我们先去游览一下东路的主要建筑。下一个景点是多福轩。

多福轩采用小五架梁式的明代建筑风格。这里是奕?的会客处,保存着一些漂亮的凤凰彩绘,因其内部悬挂许多“福寿匾”而得名。多福轩内6个书架4个多宝格每个都是4米多高,全是用楠木复原的。

轩前院子内有古藤萝一架,被称为“藤莹架”,据考已生长200多年,在北京是不多见的。因此这个院子又被称为“藤萝院”。

绕过多福轩,您将进入东路的最后一个院子,看到后院的正厅乐道堂。

这里恭亲王奕忻起居的地方。奕?为皇子时,道光帝曾赐“乐道堂”匾额一方,此堂因此得名。

东路游览完了,现在请您向西走,去参观中路后院的嘉乐堂。

嘉乐堂五开间、硬山顶、前出廊,是和珅时期的建筑,悬挂“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从证实。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这就印证了民间对于王府内有座神殿的传说。

看过了银安殿和嘉乐堂,想必您已经发现了,这中轴线上建筑物的屋顶都用绿琉璃瓦、脊吻兽,而配殿屋皆用灰筒瓦。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4

尊敬的各位旅客,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导游梁景雯,很荣幸能做大家的向导,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北京市的恭王府,请大家耐心等待!

朋友们,我们来到著名的北京恭王府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叫恭王府吗?它曾是和珅的府邸,1851年恭亲王奕昕成了宅子的主人。这座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它经历了大清王朝七代皇帝的统治,它就如一面镜子,见证大清王朝由鼎盛而变的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便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现在,大家看看府中的窗户,原来和珅是一个大贪官,在他宅子的南面,是一排青砖瓦房,一共有99间半,他就把他的金银财宝全藏在里面,可是,好多人担心他找不见啥放在哪儿,呵!不用担心!我不是让大家看府中的窗户嘛,这些窗户形状不一,有三角形,有不规则的形状,还有礼裙形。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我给大家五分钟休息时间,休息完我们继续出发!

老北京人常说:“来北京,一定要到故宫沾沾王气,到长城沾沾霸气,到恭王府沾沾福气!”这个“福”字是康熙的御笔,现在在秘云洞里保存着。这个福字呢,写得比较讲究,右上角像个“多”,下面像个“田”,左面像个“才”“子”,右边上下连起来像个“寿”,合起来叫: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被称为“五福”。

据说,恭王府里有9999只“福”,第一万个在秘云洞,他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好了,我带大家去摸一下福,把福带回家,切记:只快速摸一下福,这样能快速把福摸到手。

大家一定摸到了福吧!请大家慢慢游览,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5

东路以建筑为主。东有两山南北奔趋,两山各在东南和东北转折成围合状。建筑分三个小院。,南面靠东院入,抬头是一精致垂花门,入内为狭长院落,院内当年种竹,正厅为大戏楼之后部,西厢为中路明道堂之后卷,东厢为一排厢房,院西为另一个狭长院落。入口月洞门,曰:吟香醉月。北面是东路的主体建筑大戏楼,戏楼自成一个小院,面积达685平方米,院内有前厅、观众厅、舞台、扮戏房等,厅内装饰豪华,是王府的观戏处。

西路以山水为主。西路的起始部分从飞来峰西走,在南端是两山之间的一个雄关。关名曰:榆关,榆关即长城的山海关,是长城的象征,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美称,当年,清代皇帝就是从此入关,在园中设此关足以表示园主不忘记清祖从山海关入主中原的丰功伟绩。榆关之前是西路的中心大方池,方池东南角出细流折东与福河相连,大方池之中有一个方形小岛,岛上是观鱼台,以此来喻庄子濠上观鱼之乐的典故;池西是西山;池前有五间堂屋。东出抄手廊与中路滴翠岩的曲廊相接。

全园以福字贯穿,表明主题明显。山势围合有新意,榆关雄峙也有新意,但东部建筑较多,中部曲廊的围合也不够有机,特别是理水较差。从堆石、建筑、植物、格局上看仍有北方园林特点。

恭王府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王府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也是今日北京城里,60余座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分为平行的东、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160米,有40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3个院落,和中路遥相呼应。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20多个景区各不相同。

恭王府是清道光帝第六子恭忠亲王府第。前身为乾隆时大学士和砷的邸宅。嘉庆四年(1799年)和砷获罪,邸宅入官,嘉庆帝将其一部分赐给其弟庆僖亲王永磷,是为庆王府。以后咸丰市将庆王府收回,转赐其弟奕沂,是为恭王府。咸丰、同治年间曾整修,并在府后添建花园。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6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恭王府花园为位于恭王府后的一独具特色的花园,又名萃锦园,位于柳荫街甲14号,建于1777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恭亲王为重建花园调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彩画斑斓,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建成后曾为京师百座王府之冠,是北京现存王府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堪称"什刹海的明珠"。其中园中的西洋门、御书"福"字碑、室内大戏楼并称恭王府"三绝"。某些红学家认为此园可能是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

王府是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位于什刹海西北角,前海西街17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始建于十八世纪末,早期为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宅第,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和珅获罪,宅第被没收赐与庆郡王,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改赐给恭亲王爱新觉罗·奕。

清代王府有严格的规制,规定亲王府有大门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形成多进四合院,不少府邸有后花园。但许多王府经历沧桑,早已面目全非,只有恭王府是北京现存最完整、布置最精的一座清代王府。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分为平行的东、中、西三路,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中路的三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一百六十米,有四十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三个院落,和中路建筑遥相呼应。王府的最后部分是花园,二十多个景区各不相同。

恭王府花园在造园手法上既有中轴线,也有对称手法。全园分为中路、东路、西路三路,成多个院落。中轴上依次是园门、飞来峰、蝠池、安善堂、方池、假山、邀月台、绿天小隐、蝠厅。中路建筑和山水基本对称,东、西两路只是山体对称,建筑不对称。整个园林由六条山龙围合:南面、东面、西面各有两山,中路后部有一山为中龙。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7

由于恭王府有着某些《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景物,因此有人说恭王府花园是大观园的蓝本。但是,许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王府的主人奕诉,是一等贵族,所以他的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格制,显示其不可逾越的等级,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替越的。

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0相和坤,他修建的庆颐堂模仿了皇帝的宁寿宫,皇帝“加恩赐令自尽”时,这就是其中的一条罪状。

恭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为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也约略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

中路前部是面阔3间的大门和面阔5间的二门,门里原有正殿银安殿,已毁,现存后殿,即嘉乐堂;东路由三进四合院组成,是恭亲王奕折的起居生活用房;西路正房为锡晋斋,院宇宏大,廊点周接,气派非凡。在三路院落之后,环抱东西长160米的40余间两层后楼,东边名瞻雾楼,西边名宝约楼。楼后即花园——苹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占地2.8万平方米。园内建筑分中东酉三路,也有约略的轴线,散置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水池花木。主要建筑有蝎殿、邀月台、大戏台、沁秋亭等。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8

恭亲王府原是“千古第一贪”的和王申的家,后被嘉庆帝立下二十四条罪状,抄了他的家充公。因最后一任主人是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讠斤,所以称为恭亲王府。

北京城两龙脉,一是京城中轴线,二是护城河。故宫就坐落在中轴线的头上。而恭亲王府就坐落在两龙脉相交之处。和王申曾大言不惭说:“皇上坐龙头,我坐龙尾。龙头虽掌大局,却还要龙尾行大事。”听听,和王申野心之勃勃,真不愧“千古第一贪”!

恭亲王府内,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这“蝙蝠”并不是真实的蝙蝠,而形似蝙蝠的建筑。和王申想让自己很幸福,便取“福”的谐音字“蝠”,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

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硕大的“蝙蝠”。这是一只形似蝙蝠的池塘,名曰“福池”。池岸边随意错落着假山碎石。福池周围栽满了榆树,榆树的果、叶形似铜钱,每当铜钱般的果、叶掉入福池时,和王申就会笑哈哈:“天上掉下的钱,进入我的‘聚宝盆’,地上的钱也是流入我和王申的囊袋中。”这话可真不假!

我们顺着福池潺潺流水走,便来一扇门前。这是一扇精美绝伦的西洋门,色彩鲜艳,做工精细。据说这也是他二十四条罪状之一。因为这一扇西洋门是仿造皇家园林——万寿园里的西洋门造的。

进了西洋门,绕过“送子观音”石雕,便是和王申家的戏园了。戏园前是一片花园,修剪整齐的灌木丛中开着些许花儿。《环珠格格》中“香妃戏蝶”这出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全北京城只有两处是满地青砖,一是故宫的太和殿,二便是和王申家的戏台了。因为青砖的扩音效果十分好,所以在戏台上唱戏不需要任何扩音工具,偌大的戏场人人都能听到音乐,能站在遍地青砖的戏台上为和王申等权贵大臣唱戏也是一种殊荣了。

穿过雕刻精细的朱栏长廊,便来到了和王申的书斋。书斋四面假山竹林环合,清幽宁静。整个恭亲王府,就它不是用石砖砌的。这座书斋是用一种特殊的竹料建成的,冬暖夏凉,和王申最爱待在这里了。

出书斋,前面那座十分大气的建筑就是正殿——和王申会客的地方。要上正殿,有一条很特别的路,只有一节阶梯,然后就是一条笔直平缓的坡路,因为和王申说过他这一世,只有年少时吃过苦,然后就一路平步青云,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颠峰。我们可以跨过最底下的一节阶梯,免吃一点苦,直接“平步青云”。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孝庄太后年老病重之时,极其爱戴她的皇孙——康熙帝,心情极其郁闷。他让侍女苏麻喇姑准备好纸笔,大笔一挥,写了一个“福”字。写完之后,玄烨和苏麻喇姑看着那个“福”字惊呆了——那个字苍劲有力,十分潇洒。细一看,竟看见了多个词组:多田,多子,多才,多寿……这不就是皇祖母的心愿吗?康熙帝越看越满意,便命人把这个“福”字拓在一块巨石上。结果,久病多时的太皇太后很快康复了!康熙帝大喜,决定将这块饱含吉祥福瑞气息的巨石代代相传,让爱新觉罗家族世代昌盛。

只可惜传到乾隆手中,就被别人偷出了皇宫。这个人就是和王申。现在这块福石就在我们正殿脚下,只露出写有“福”字的一面。这个“福”便是恭亲王府的第一万个福,寓意“万福”。和王申还神气地说:“皇上是‘万岁’,我是‘万福’!”后来,嘉庆帝抄他家时,本想把福石搬回皇宫,可还是没有搬成。和王申太狡猾了,他用石块砌了一座形似蝙蝠的福山,在“福”字左右各砌了一条龙,寓意“龙坐江山”,嘉庆帝不想自毁“江山”,便把福石留了下来。

我们刚才是“平步青云”而上,现在让我们踏着龙脉下来吧。

再沿着福山前的池塘流水走,便可来和王申家的钓鱼池,踩着朱色石船便可来到池中心的钓鱼台,钓鱼台南面堆砌着一些奇形怪状的假山,池里长满了绿色植物。北面岩上栽满了柳树,它们阿娜多姿的身体随风摇摆,与池中冒个不停的水突眼相映成趣,就像自己来到了济南趵突泉。可我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还没离开恭亲王府呢:钓鱼台的栏杆,牌栏上无不镂刻着只有北京恭亲王府才有的蝙蝠花纹。

钓鱼池北岸上,还有一座形状奇特的阁楼,阁楼前种满了花草树木,据说是恭亲王奕讠斤派人按慈禧太后头上的旗头形状做的。奕讠斤很是讨厌慈禧太后,说:“你把我玩弄于股掌之间,我就要在你头上作威作福!”于是,奕讠斤就建了这么一个阁楼。

游完恭亲王府,我再次回首,看着这座饱经历史风霜却风采不减当年的府邸,心中百感交集:在这里住过的人,在自己事业走到颠峰时,却不知自己也走上了权途与钱途的末路。

细心的天空
轻松的白羊
2025-07-23 17:37:06

宛城,古城名,中国著名古城之一。即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位于南阳城区白河(古称淯水)北岸。宛城区至今仍留有残存的城门和护城河、城河桥。名称由来:“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态环境。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 :宛城 地理位置 :位于南阳城区白河(古称淯水)北岸 气候类型 :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 占地面积 :约15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王府山、南阳府衙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河南省南阳市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名称由来,宛城简介,历史沿革,主要景点,王府山,南阳府衙,交通信息, 名称由来 《说文解字》中说过,“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 “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 战国时期宛城(南阳) 宛城简介 宛城,是现代化的新城区。市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宽阔的滨河大道、人民路、建设路、新华路、独山大道、长江路等主要街道纵横交错。南阳商场、金汉丰商厦等大型购物中心,展现了南阳商业亮丽的风采。坐落在白河北岸的南阳市体育中心,英姿勃勃。宛城的母亲河----南阳白河穿绕市区,与梅溪河、三里河、温凉河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中原水城风景。特别是有“上海外滩”之称的白河游览区,三级橡胶坝似三条黑龙横卧锦带,国际A级水上运动场,碧波荡漾,岸边翠柳婆挲多姿,绿草盈盈,花木葱葱,月亮岛、莲花岛似银盘青螺,白河桥、卧龙桥、育阳桥、南阳大桥飞架白河两岸。 宛城区物华地灵,资源富有。地下矿藏丰富,有石油、蓝晶石等几十种矿藏。土特名优产品众多,牛角雕刻、南阳烙花、独山玉、界中米醋、天骄牌棉花、南阳黄牛驰名中外。 宛城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可谓旱涝保收。全国所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都宜种植,富有中原粮仓之称,是国家的商品粮、棉花生产基地。中国十大名牌棉花之一“天骄”牌棉花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今市区年,宛城区围绕白河和百里白桐干渠开发,科学调整农业结构。白河沿线6万亩沙荒瘠薄地已种植经济林2万余亩。在白桐干渠沿线共开挖鱼塘400多个,有效养殖水面达3500亩以上,建成畜禽饲养场180个,形成9个规模较大的水产养殖区,发展莲藕5000亩,林果3000余亩,已实现“塘内养鱼虾、塘边养畜禽、空档种花果”的立体发展模式。并以郑州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技术为依托,已开发大绒蟹、鲈鱼、桂鱼、美国胭脂鱼等名优特水产养殖。建立起了南阳月季集团、金地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等40多个集畜牧、水产养殖、垂钓、花卉林果、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郊型庄园式农业工业园区。通过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经济,全区农业产业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优质粮棉、蔬菜瓜果、畜牧水产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出鱼虾、蔬菜、干鲜果、畜禽四大名优特产。经过规划调整,宛东粮棉生产、白桐干渠开发、宛中蔬菜、白河沿线林果四条经济带已初步形成。 光武大桥夜景 历史沿革 1994年7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67号):(1)撤销南阳地区、县级南阳市、南阳县,设立地级南阳市,市人民 *** 驻新设立的中州路。(2)南阳市新设宛城区和卧龙区。宛城区辖原南阳市的新华、东关2个街道办事处和环城乡,原南阳县的白河、瓦店、官庄3个镇和新店、红泥湾、高庙、茶庵、溧河、汉冢、黄台岗、金华8个乡,区人民 *** 驻东关街道办事处建设路;卧龙区辖原南阳市的梅溪街道办事处和七一、靳岗、卧龙3个乡,原南阳县的蒲山、漳河、石桥3个镇和小寨、潦河坡、谢庄、安皋、王村、青华、陆营、英庄8个乡,区人民 *** 驻梅溪街道办事处七一路。 2000年,宛城区辖2个街道、5个镇、7个乡:东关街道、新华街道、官庄镇、红泥湾镇、瓦店镇、白河镇、黄台岗镇、汉冢乡、环城乡、金华乡、茶庵乡、高庙乡、新店乡、溧河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785943人,其中:东关街道69190人、新华街道34783人、白河镇91818人、官庄镇103768人、红泥湾镇67091人、瓦店镇51046人、黄台岗镇49091人、环城乡61793人、溧河乡41922人、汉冢乡40560人、金华乡40016人、茶庵乡37469人、高庙乡40540人、新店乡56856人。 2005年,撤销部分乡镇,设立4个街道:撤销环城乡,设立汉冶、仲景两个办事处;撤销白河镇,设立白河、枣林两个办事处。2006年3月6日四个新设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宛城区辖6个街道、4个镇、6个乡:东关街道、新华街道、汉冶街道(新增)、仲景街道(新增)、白河街道(新增)、枣林街道(新增);瓦店镇、官庄镇、红泥湾镇、金华镇、黄台岗镇;新店乡、汉冢乡、溧河乡、高庙乡、茶庵乡。 2006年3月6日,举行汉冶、白河、仲景、枣林四个新设街道办事处挂牌仪式。 主要景点 王府山 王府山位于老城区西北隅(今共和街西端),是明藩王府花园中的一座假山,太湖石及独山石砌成,山高18米,底部直径21米,周长66米,占地面积346平方米。山腹用奇石筑成大小不同的4个石窟,经石阶60级,逶迤盘旋贯通每个石窟,绕行3周可达山巅。山体内,暗道回转串通,石窟又分“奶奶殿”、“三清殿”、“祖师洞”等。 王府山 王府山建于明永乐初年,山间依崖就势构筑亭台,专供唐王游乐。后世于山麓建神庙,山门题额:“朝天宫”,窟内增塑神像,四时香火不绝,现已毁圮。石山原来高逾城垣,后逐渐遭受破坏。建国后,人民 *** 屡次拨款修葺。1951年,曾于山顶增建攒尖顶六角玻璃瓦凉亭,山间加筑护墙数道。现六角亭及护墙已修葺,粉刷一新,石窟内所有塑像全部雕塑归位,重建神庙,定期开放,游览者络绎不绝。1994年8月,在王府山附近兴建大明苑王府市场建筑群,为消费者、旅游者提供方便。王府山已被定为南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府衙 南阳府衙座落于南阳市宛城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历经元、明、清共199任知府。现存房屋150余间,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36000平方米,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知府衙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知府衙门现存建筑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座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两侧辅助,布局多路,院落数进。中轴线两侧左文右武,前堂后寝。单檐硬山式建筑。它是清代全国215个知府衙门中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唯一府级官署衙门。府衙的照壁呈凹形,高5米,宽22.5米,用青砖砌成,砖上有“南阳府城”、“南阳府”砖铭。照壁前左、右两侧,现有召父、杜母坊遗址,是为纪念两汉时南阳政绩卓著的两位贤太召信臣,杜诗而建的。大门前筑女儿墙,两侧是八字墙,墙体内各镶石碑4通。进入面阔3间,进深2间拱券式大门,便是仪门,仪门形制同大门,惟前坡内侧檐部采用木构卷棚。仪门为礼仪之门,凡新官到任,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内。嘉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也要大开仪门。仪门之后便是堂,它面阔5间,进深3间,是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也是第三进院落。檐下置斗拱,斗拱疏朗,梁加奇巧,明亮宽敞。大堂是知府开读诏书,接见官史,举行重仪式的地方。堂正中设公案,两侧列“肃静”、“回避”及其他仪仗等。大堂之后的二堂是府衙长官处理一般公务的地方,有庄重威严的气氛。穿过二堂大门20米便是三堂,是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公务及宴居的地方。堂后为府衙花园——泓池水,明静清澈,山石玲珑,树木青葱,奇花异草,争芳斗艳,为知府及家眷的休憩场所。 南阳府衙 南阳知府衙门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秦始皇设定郡县制以来,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现存建筑就是一个历史档案馆,它既是北京故宫的缩影,又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建筑艺术价值。 交通信息 宛城区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路,快捷便利的客货运输条件,区内1990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南阳机场能起降波音747大型飞机, 直达中国各大城市;焦枝铁路沿境而过,在建的宁西铁路从区内穿行, 以上两条铁路在区内设有2个站点,在建的许平南(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北与京珠高速公路相联接,南与在建的南襄高速公路相衔接,与鄂西北高速公路联网,打通云贵川的通道。国道G312线、豫01线、S103线(南新公路)等以南阳市为中心的放射状干线公路穿越该区,与区内300余条区乡村公路互相联通。

辛勤的唇彩
愉快的橘子
2025-07-23 17:37:06
张衡街道。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南阳航程国际酒店属于张衡街道,距离较近便于管理。南阳航程国际酒店处于中心城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邻独山,东邻白河,与医圣祠、武候祠、南阳府衙、王府山及汉画馆等旅游名胜景区很近。

纯真的裙子
跳跃的荷花
2025-07-23 17:37:06
河南省辖地级市。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的南阳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2017年全市现辖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1个直管市。户籍人口1198.1万人,常住人口1006万人,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