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涂料的成分是怎样的?
透明隔热保温涂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铟锡,涂料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分为有水性(无机型)和溶剂性(防水型)两种类型,涂料不但透光性好,而且能有效隔绝太阳热辐射热,只需涂刷几个微米的厚度,就可使室内外温差达到6摄氏度左右,志盛玻璃涂料红外屏蔽率达到86%,可见光透过率达到80%,紫外线阻挡达到99%,即使不开空调也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设备及各类建筑物上,该产品选用纳米无机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沾污、防静电、防眩光、防辐射、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您好,我是北京志盛威华的毕工。
这个涂料最近走的特别好,其实这个涂料主要是不好施工,和师傅的技术关系很大,找个干的时间长,技术好的师傅施工,效果那是没的说的,这是国内技术生产的最好的透明涂料,比贴膜透明度高,造价低,效果好。
1、太空节能反射隔热保温涂料
该涂料为骨白色,具有高效、薄层、隔热节能、装饰防水于一体的新型太空节能反射隔热保温新型涂料。
涂料选用了具有优异耐热、耐候性、耐腐蚀和防水性能,采用纳米陶瓷空心颗粒为填料,附以二氧化钛作为反射材料,由纳米中空陶粒多组合排列制得的涂膜构成的,它对400—1800nm范围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区的太阳热进行高反射,同时在涂膜中引入导热系数极低的空气微孔层来隔绝热能的传递。这样通过强化反射太阳热和对流传递的显著阻抗性,能有效地降低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从而降低物体表面的热平衡温度,绝热等级达到R-30.1,热反射率为90%,导热系数为0.046W/m.K,能有效抑制太阳和红外线的辐射热,隔热抑制效率可达90 %左右,在露天阳光下可使受辐射表面温度下降30% 以上,温度最大下降幅度可达 20 ℃以上。
2、太空节能高温隔热保温涂料
该涂料为骨白色,选用纳米陶瓷空心颗粒、矽铝纤维、各种反射材料为主要原料,导热系数只有0.03W/m.K,耐温幅度在-81—1100℃,能有效抑制并遮罩红外线的辐射热和热量的传导,隔热抑制效率可达90 %左右,可抑制高温物体的热辐射和热量的散失,对室内热量可保持70%不散失,
对低温物体可有效保冷并能抑制环境辐射热而引起的冷量损失,可防止冷凝发生。在1100℃的物体表面涂上8mm高温隔热保温涂料温度就能降低到100℃以内。在高温管道、设备、容器的外表面喷涂,可以有效抑制热辐射和热量的损失,经测试:在工业窑炉外表面仅涂6mm厚的高温隔热保温涂料就可以减少热量损失30%以上。在零下30℃的箱体涂10mm厚的高温隔热保温涂料,24小时箱体里的温度不低于0℃。另外该高温隔热保温涂料氯离子含量为零,还可防止空气或工艺中湿的氯化物进入, 接触金属表面,不会导致金属焊接的焊缝脆化。
在装修设计中高温隔热保温涂料防水、防裂、隔音、防水、阻燃、耐磨、抗酸堿、重量轻、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3、纳米自洁涂料
该涂料为透明或乳白色液体,具有高透光率、纳米尺度、单一有效晶型技术优势,使用温度在-30—100℃。根据荷叶原理,采用纳米结构材料制成,纳米材料极低的表面张力使其具有强劲的疏水、抗油污能力使灰尘与建筑表面接触面积减少90%,具有无比优越的自动清洁特性,水在建筑表面犹如在荷叶上一样滚落而不留水迹,能有效延长保洁时间,防止冬季结冰,提高透明度。涂料具有耐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汽油性。
4、玻璃隔热保温涂料
由部队研发生产的透明隔热涂料主要成分是氧化铟锡,无机醇溶透明树脂作为成膜物,涂料是一种浅兰色的无毒无 *** 、耐酸堿的水性液体,在常温下20分钟成膜,表干5-7天左右完全固化,成膜后玻璃表面形成一层8-10微米的浅蓝色膜。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水性涂料,它不但透光性好,而且能有效隔绝太阳热辐射,只需涂刷几个微米的厚度,就可使室内外温差达到6摄氏度左右,红外遮罩率达到70%,可见光透过率达到80%,
紫外线阻挡达到99%,即使不开空调也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作为有超强的隔热效果,夏凉冬暖可使玻璃附近温度降低6—10度,室内整体温度下降4—8度,可节约空调30%—45%的耗电量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各类建筑物上,该产品选用纳米无机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沾污自洁、防静电、防眩光、防辐射等功能。
1、材料不同。普通隔热膜是固体膜,液态隔热膜是水性涂料。
2、化学性质不同。普通隔热膜是有机物质,液态隔热膜是纳米无机物质。
3、使用位置不同。普通隔热膜贴在车体及挡风玻璃表面,液态隔热膜喷涂在车体及挡风玻璃表面。
扩展资料:
液态玻璃隔热膜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铟锡,水性涂料,它不但透光性好,而且能有效隔绝太阳热辐射热,只需涂刷几个微米的厚度,就可使室内外温差达到6摄氏度左右,红外屏蔽率达到86%,可见光透过率达到80%,紫外线阻挡达到99%。
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设备及各类建筑物上,该产品选用纳米无机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沾污、防静电、防眩光、防辐射等功能。
液态玻璃隔热膜是一种浅蓝色的无毒无刺激、耐酸碱的水性液体,在常温下20分钟成膜,24小时左右完全固化,成膜后玻璃表面形成一层8-10微米的浅蓝色隔热膜。超强的隔热效果,在同等环境条件下,可使玻璃附近温度降低6~10度,室内整体温度下降3~8度。
液态玻璃隔热膜的特点:
1、隔热:有效阻隔太阳光红外线热辐射和屏蔽紫外线,施工前后的温差为3℃—8℃。
2、保温:纳米材料对室内热气红外热辐射进行高反射,阻隔热能通过玻璃传导散热。
3、透明:可视光透过率80%左右,既保持透明、又不妨碍采光视野。
4、环保:为水性体系产品,环保、无味、无害。
5、耐久:涂膜均匀而完整,附着力强,硬度高,耐久性优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液态玻璃隔热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米液体膜
全球的幕墙隔热系统分类
A类:有机隔热系统,采用由导热系数不大于0.3 W/(m*K)的有机复合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条,安装于幕墙龙骨内,具有普通隔热功能的幕墙隔热系统。
B类:无机隔热系统,采用由导热系数不大于0.02W/(m*K)的无机复合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毯,安装于幕墙龙骨内,具有高效隔热功能的幕墙隔热系统。
两大幕墙隔热系统的诞生和发展
上个世纪,世界上先后诞生了浇注式和穿条式两种隔热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美国亚松(Azon)公司的聚氨酯浇注式和德国泰诺风(Technoform)公司及德国旭格(Schueco)公司的聚酰胺尼龙穿条式为代表的有机隔热系统。直到2014年底,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幕墙隔热系统均是基于此类技术。
本世纪初,建筑用高性能无机隔热材料已开始初期研发,初代产品于2007年被首次实验性地应用于美国的民用建筑项目,并进行相关数据采集,测试和配方调整。2015年伊始,由暖框科技公司(Warmframe Corporation)运用成熟的工艺及相关专利技术第一次开始通过系统化设计,成功地将无机复合幕墙隔热毯材料应用于中国的超高层幕墙建筑,此类幕墙隔热系统也被称为暖框系统。截至2019年底,暖框科技公司已成功地为全球各气候带、超过25个中心城市的超过400栋各类城市地标幕墙建筑提供了暖框系统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系统热工测试和工程质保服务。至此,逐渐形成了以暖框科技公司的暖框系统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效无机隔热系统。
令人侧目的是,高效无机隔热系统一经推出后市场表现抢眼的同时,由于其对建筑能耗的大幅度降低优异表现,在2018-2019年设计使用无机隔热系统的建筑项目几乎横扫了亚洲地区所有绿色节能创新建筑重要奖项,其中囊括了:2019亚洲绿色建筑年度大奖 BREEAM Awards 2019;2018年度可持续发展建筑奖;2018年度亚洲创新绿色建筑大奖;中国地区2018年度时代创新奖;中国首座办公建筑BREEAM四星认证;中国首座住宅类建筑BREEAM四星认证;LEED及WELL建筑双金级认证办公建筑等众多获奖项目。
目前,有机隔热系统和无机隔热系统已经逐渐并行成为全球的两大类幕墙隔热系统。
电阻式触摸屏技术原理。
具体原理的解释:
1、采用的一种叫做“电阻式触摸屏”的技术。这种屏幕由两层涂有透明导电物质的玻璃和塑料构成,在用户触摸屏幕时,会将两层内的导电层贴合使得当前位置的电压产生变化,进而获得触摸点的位置。
2、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优点在于灵敏度更高,这也是iPhone采用虚拟屏幕键盘成功的关键点。过去在Pocket PC平台上也有人开发过用手指直接点击屏幕的文字输入系统,但是由于电阻式触摸屏的由于灵敏度较低,在进行屏幕虚拟键盘输入时不免会出现“掉字”现象,更是不可能实现高速的输入。
3、它引以为豪的Multi-Touch(多点触控)技术,这在触摸屏应用上的确是个创新。过去手机也好,PDA也好,都是只能识别单个焦点的。也就是说,你同时用两个手指触摸屏幕的话,系统只会有识别出其中的一个点,而iPhone能够识别两个。这就是使得iPhone多了很多直观的操作。
4、当手指离开屏幕后系统还会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惯性作用继续滚动项目并慢慢停下,如果在滚动自然停下之前停止滚动,只要再次轻触屏幕即刻。套用一句游戏中的话叫iPhone的“物理引擎”相当出色。
导电涂层是加涂在绝缘材料表面具有一定导电能力的薄膜或涂层。导电涂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掺合型,另一类是透明薄膜型。掺合型导电涂层是将细颗粒的导电材料掺人到涂层的填料中,与有机或无机黏结剂、稀释剂一道涂刷或喷涂到绝缘材料表面,形成具有某种导电能力的导电层。它可以用喷涂、印刷、刷涂等工艺加涂在刚性或柔性底材上。根据使用要求,调节填料中导电粉末的含量,或用不同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则可调节导电涂层的电阻率。这类涂层主要用作电极、电加热膜.也可用来消除静电干扰。另一类更为重要的是透明薄膜型导电涂层。它是利用半导体化合物,如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锡酸镉等或者在这些化合物中掺少量氟、锑而制备的透明导电膜。
涂碳铝箔:利用功能涂层对电池导电基材进行表面处理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覆碳铝箔/铜箔就是将分散好的纳米导电石墨和碳包覆粒,均匀、细腻地涂覆在铝箔/铜箔上。它能提供极佳的静态导电性能,收集活性物质的微电流,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正/负极材料和集流之间的接触电阻,并能提高两者之间的附着能力,可减少粘结剂的使用量,进而使电池的整体性能产生显著的提升。涂覆方法:形成表面导电层的方法有:在塑料表面涂敷金属填充涂料,真空金属化,热喷涂和粘贴压敏金属箔等。应该根据产品在工作寿命期间对涂层导电性能的稳定性和附着力的要求,选择经济适用的某一种涂敷方法。涂敷金属填充涂料用填充有金属粒子的涂料在塑料外壳形成一层屏蔽层的方法,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涂敷方法。真空金属化是利用真空技术将金属膜(通常是铝膜)沉积到塑料表面的一种方法。热喷涂将熔化后的金属(如锌熔液)直接喷射到塑料衬底上,可以形成一层厚度约25~50微米纯金属沉积层。压敏金属箔背面涂有粘合剂的金属箔(金属薄片)经常用来连结由于结构缝隙所形成的导电表面断裂,以保持屏蔽的完整性。用途:编辑导电涂层的主要用途是通过金属化涂敷的方法在非导电材料(如塑料)表面上构成一层完整的导电层,以达到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屏蔽目的。
为处理这类问题,就有了通明玻璃隔热涂料,透光度高,涂刷在钢化玻璃的原料,较大程度反射太阳光,起到很好的反射隔热效果。通明玻璃隔热涂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铟锡,含量高,氧化铟锡运用本身资料特性和电子空穴热反射的原理,涂料有很好的热反射性,屏蔽紫外线和红外线起到隔热的效果。
玻璃隔热涂料通明玻璃漆下降太阳照耀温度,涂料不光透光性好,而且能有用阻隔太阳热辐射热,通明玻璃隔热涂料只需涂刷几个微米的厚度,就可使室表里温差到达10摄氏度左右,红外屏蔽率到达86%,可见光透过率到达80%,紫外线阻挠到达99%,能够很好下降太阳热对电梯井的聚热升温,下降空调耗能。通明玻璃隔热涂料该产品选用纳米无机资料,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沾污、防静电、防眩光、防辐射、运用寿命长等特色。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触摸屏多数是电容式触摸屏。为了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我们首先解释一下电容是什么。
电容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教授马森布罗克发明了莱顿瓶,用来储存电荷。
莱顿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根导电的金属棒和金属链将电荷导入瓶子中,瓶子内外分别贴有金属箔。这样,电荷就会储存在瓶子中。现在我们知道:当正电荷导入瓶子中的金属箔上时,如果瓶子外侧金属箔接地,等量的负电荷就会被吸引到外侧金属箔上。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但是由于玻璃瓶是绝缘体,阻碍了它们的中和,所以电荷就储存下来了。
1752年,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印在百元美钞上的富兰克林利用莱顿瓶做了著名的“风筝实验”,使用风筝将天上的雷电导入了莱顿瓶中,证明了天上的闪电和地上的电是同一种物质。
其实,要储存电荷,并不一定需要瓶子。只要两个相互绝缘并且靠近的导体就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我们称之为电容器。最简单的电容器是平行板电容器。将两块金属板彼此靠近,一个极板带正电, 另一个极板带负电,由于电荷之间的吸引作用,只要两个电极没有通过外电路连通,电荷就不会跑掉。
电容器中央是绝缘的,理论上说电流是不能通过电容器的。但是,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会有变化,可以看作是电流通过了电容器。
比如,我们将本来不带电的电容器与电池两极相接, 电容器就会充电,即正电荷涌入电容器的上极板,负电荷涌入电容器的下极板。电路中除了电容器两极板之间部分外,其余部分都有电流,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所以我们可以说,电路中出现了顺时针的充电电流。这个电流是瞬间的,当电容器的电压与电池的电压相同时,电流就消失了。类似于一个连通器,最初左侧的水面比较高,水就会流动。当两侧水面一样高时,水面就不再流动了。
当电容器充满电之后,即使我们断开电源,电容器上的电荷也不会消失。但是,如果我们将电容器两个极板用导线直接相连,正负电荷就找到了一条可以中和的通路,于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就会通过这个通路中和, 电路中出现逆时针的电流,这个电流称为放电电流。放电电流也是瞬间的,电荷中和完毕之后,放电电流就消失了。
如果电容器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会反复出现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并且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的方向是相反的。这种电流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交流电。现在我们知道了,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
我们知道, 试电笔是可以测量一个导线是否带电。你是否想过,如果站在椅子上用试电笔接触火线,试电笔会不会亮呢?
由于人和大地都是导体,而椅子是绝缘体,而家用电是交流电,因此可以通过电容器,即使站在椅子上用试电笔触摸火线,试电笔依然会量,表示依然有电流通过了试电笔和人体。只是这个电流比较小,人体没有什么感觉。
电容屏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解释电容触摸屏原理了。简单的电容屏是一个四层复合玻璃板,其中有层ITO材料。ITO是一种氧化铟锡材料,它透明,并且可以导电,适合于制造触摸屏幕。
当手指接触屏幕上某个部位时,就会与ITO材料构成耦合电容,改变触点处的电容大小。屏幕的四个角会有导线,由于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四个导线的电流会奔向触点,并且电流大小与到触点的距离有关。手机内部的芯片可以分析四个角的电流,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触点的位置。
更加精细的电容屏是投射式电容屏。它采用被蚀烛的ITO阵列,这些ITO层通过蛀蚀形成多个水平和垂直电极。每一部分的ITO部件也带有传感功能。
当手指触摸某个部位时,与阵列电容进行耦合,改变了屏幕上的电场,通过传感器和芯片分析电场合电流变化,就可以感知触点位置。相比于之前的四角电流电容屏幕,这种电容屏可以实现多点触控,应用更加广泛。
人的手指是导体,才会影响电容屏幕,而使用绝缘物质触碰电容屏幕就没法操作手机。手机贴膜也可以使用,这是因为手指与ITO层原本也不需要接触,中间本身就有玻璃绝缘层,贴绝缘膜的作用只是相当于玻璃厚了一点点,电流依然可以流过手指和屏幕中的导体所形成的电容器。不过,如果手套太厚了,触碰触摸屏时手指与屏幕中的导体相隔太远,电容比较小,不足以被传感器感知,所以戴着厚手套是不能操作手机的。
其实,电容传感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厕所里常见的自动冲水装置、自动干手机等,许多都是利用过电容传感的。当人体靠近或原离时,人体与装置构成的电容发生了变化,传感器感受到这种变化,控制电路进行某种操作。
传感器在生活中,简直是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