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转化膜铝合金的作用
可以提高铝合金耐蚀性。
通过钼酸钠(SM)添加剂、SM前处理、SM后处理三种方案对铝合金表面植酸转化膜进行改进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其耐蚀性。方法通过动电位极化测试研究改进后铝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 Cl溶液中的耐蚀性。
铬酐、四氟硼酸钾、氟化钠。铝及铝合金铬酸盐化学转化膜处理液配方由铬酐、四氟硼酸钾、氟化钠组成,液ph值为1.3到1.8,处理时间1到4分钟。铝合金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
MIL-DTL-5541F是表面本色钝化处理。
这是美国军用标准,针对铝合金,做表面钝化工艺的一个规范。需求不含铬的钝化工艺。铝及合金的化学转化膜,它将铝合金化学转化膜根据成分不同,分为两大类,TYPE1是包含六价铬成分,type‖不包含六价铬成分。
这标准中有不同的类型和级别,类型1:含六价铬钝化膜层,类型2:不含六价铬。级别1A:用于最大防腐,涂漆和不涂漆防护层。级别3:用于低电阻值要求的防护层。这其中对盐雾性能、附着力、电阻值、检测方法、解决方案都有要求。
铬酸盐毒性高且易致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铬酸盐的使用受到严格的限制,急需开发低毒性的铬酸盐替代品。因此在要性能安全要求高的金属合金要求无铬钝化。
扩展资料:
表面使用无铬钝化,其钝化液中不含铬及铬的任何价位离子,在源头上控制了铬离子的存在,使生产企业做到了使用新产品进行清洁生产的目的。
钝化后的产品不含任何铬离子,也保证了最终产品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铬。有些人认为三价铬也是无铬钝化,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因为三价格也能最终转化为六价铬,因此,真正的无铬钝化是不含任何铬离子的。
某些无铬钝化的防腐蚀效果相似于六价铬或三价铬钝化,有些指标甚至超过六价铬钝化;而同时有些无铬钝化的工艺简单,无需改变现有镀锌工艺,因此使用无铬钝化代替有铬钝化在效果上和生产上都被被证明是可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表面钝化工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转化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铬钝化
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通常情况在喷涂之前的一道工艺为前处理清洗:高远推荐流程为:除油脱脂→水洗→水洗→去氧化膜→水洗→水洗→钝化(皮膜)→水洗→水洗→烘干。
1. 除油:除油最常见的是碱洗,碱洗的目的主要是去除铝合金表面沾附的油污。常用的碱洗液配方由Na2CO3、Na3PO4、Na2SiO3和添加剂组成,主要用浸洗和喷淋,也可用电解清洗剂和超声波清洗剂。推荐药剂:GY-202-A中性除油粉 GY-205-A中性除油剂 GY-205-B铝除油剂 GY-208冷脱剂
2. 去除氧化膜:铝材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膜是不均匀非连续薄膜,在涂装前必须彻底清除,对于轧制的铝合金制件可用铬酸、硫酸、氢氟酸的混合液来去除表面氧化膜,而压铸件则以硝酸为主。
推荐药剂:GY-216铝酸脱
3. 化学转化(皮膜生成):转化处理的目的是使铝合金表面形成致密而均匀的连续薄膜。这一工序的作用相当于钢铁件表面处理工艺中的磷化工序,但其溶液不同,目前铝及铝合金的转化膜以三价铬皮膜剂为主,一般需要喷漆的更侧重于无铬皮膜剂。六价铬因为毒性大、污染严重被逐步淘汰。转化膜形成后,必须用清水清洗,然后用热风干燥,以增强膜层的硬度。
推荐药剂:GY-404无铬铝皮膜剂 GY-406三价铬铝皮膜剂 GY-401金黄色铝皮膜剂 GY-402无色铝皮膜剂
一般情况下,喷漆工艺能获得较好的外观质量。喷漆涂层具有较好的光泽、色泽及耐候性,通常用于汽车外涂层、摩托车油箱等外观要求较高的场合。对于防腐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摩托车车架、放在厨房中的冰箱等一般采用喷粉工艺。电泳工艺一般运用于耐盐雾试验、耐冲击性等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并且充当底漆的作用。当然象汽车雨刮器、高档门锁等只需一道电泳漆就能满足要求。有时对一种产品三种工艺都能适用,这由各方面的综合因素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