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涂料 > 正文

什么是漆器

健康的美女
背后的枫叶
2022-12-31 17:04:54

什么是漆器?漆器是从中国什么时代开始有的?为什么日本漆器发展的很好呢?中国漆器现在还有吗

最佳答案
从容的山水
难过的果汁
2025-08-22 16:33:13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油漆技术 用漆涂饰器物的工艺。中国古代所用漆,是漆树分泌的一种汁液,经日晒脱水后,即 漆器 成为可作涂料的熟漆。同时常在漆中加入桐油一类干性植物油。作漆器时,以木、竹蔑、麻布等为胎骨,然后以漆涂其外表,干燥后即可使用。也可在漆中调色,以便涂饰花纹,绘制图案。涂漆既可保护器物,经久耐用,又可使其美观。中国制造漆器的历史悠久。 《韩非子·十过》载,虞舜以木作食器,“流漆墨其上”。已出土西周至战国的涂漆车辆、几案、盘、奁等器物。新疆鄯善洋海墓出土有公元前475一一公元前221年的漆盘。罗布泊高台古墓出土有东汉圆形漆器盖,较上述漆盘精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漆盒,木胎,黑色 雕漆 主要工序为雕,主要原料为漆,故名为雕漆。北京又叫剔红。扬州名曰“雕漆""纯雕”。 北京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然后以刀代笔,按照设计画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所用之漆以朱红为主,黄、绿、黑等做底色,分为剔红(堆朱)、剔黄、剔绿、剔彩、剔犀等工艺品类。雕漆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制胎、烧蓝、作底、着漆、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 北京雕漆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过去主要是平雕,现在大量的是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等。雕漆的配色也很讲究,过去只有黑、红、黄、绿4种颜色,现在发展到白、杏黄、茶红、粉红等20多种。每种作品也由过去的单一色彩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套色。这些产品,都具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雕漆品种有瓶、罐、盒、盘、茶具、烟具、酒具、挂屏、围屏、墙壁画、立体鸟兽、小件首饰等。近年来,北京雕漆又朝着"工艺美术日用化"的方向发展,陆续创作出一批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如台灯、餐盘、仪器盒、电子钟表壳、雕漆桌面、雕漆绣墩、雕漆衣箱、雕漆柜等。 1、雕漆工艺的原料与辅料 ①漆料: 制造雕漆漆器的主要原料是大漆,又名生漆、土漆、天然漆、中国漆,是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浅灰白色液体树汁,漆树野生,在我国生长区域广泛。生漆干燥后具有抗热、耐酸、耐碱、耐潮、耐磨等天然优良特性;干锢后具有极具韵味和柔和的光泽,显得明润透体。在原生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可以得到制作漆器需要的各种漆料。 (1)净生漆:是对原生漆进行物理性能净化后所得。 (2)加潮漆:在净生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净水,用来补充原生漆在采割、运输、储藏过程中蒸发掉的水分,保持大漆原有的化学成份,使大漆的性能稳定不变,这样的加潮漆才能用来调制漆灰与调制其他色漆。 (3)罩漆:是由加潮漆添进适量比例的熟桐油调制而成,增加了漆质的柔软性和可雕刻性,它是配制各种色漆的基本成份。 (4)彩色漆:是用罩漆加各种化工颜料,均匀搅拌压研而成的各种颜色的漆。原北京雕漆厂可以调制近百种不同色调的颜色漆。传统上以红、黄、绿、黑漆为主,在其上雕刻分别称为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另还有剔犀、剔彩的雕刻。 (5)退光漆:又称推光漆,素漆,为半透明漆。在雕漆制品中用量较少,主要是在不进行浮雕处的次要部位的装饰,俗称"做里子"。 (6)金脚漆:又称为金胶,浑金漆、贴金漆,油光漆。用干快净生漆加适量比例的熟桐油,搅拌均匀即可。主要用来粘贴金、银箔,金银粉。 (7)霸王鳔:又称漆鳔,漆胶。用净生漆与白色面粉按一定比例调制而成,主要用来制作脱胎器,糊布,或用以粘接剂用。 ②桐油: 雕漆工艺的制作,除去主要原料大漆外,桐油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料。桐油,是从油桐树的果实中压榨出来的植物油,色透明微黄,主要用来涂饰木器胎体,目的是防止潮湿之气侵入木料内部,充当隔离剂;生桐油还用来配制其它的漆料、油料;在雕漆中主要用来配制罩漆。 ③各色颜料: 雕漆漆器的色调,是有一定的传统习惯,雕漆的颜色,是由于在大漆中加入了不同的颜色。雕漆的传统颜色是红、黑、黄、绿,最常用为红色。但由于颜色用量的不同,各种颜料的配比也有差别。一般包括下列颜料:银朱、天然朱砂、丹红、绛矾、石黄、汉沙黄、钛青蓝、靛华、钛白粉、石青、石绿、漆绿、钛绿、烟煤等。 ④胎料: (1)铜料:北京雕漆使用铜料是为了制造内胎。由于铜材有压延性,可塑性,适宜于各种形体的制作;铜材硬中有软,又适合铜漆吻合的需要,且易于抛光擦拭,所以铜材成为制造雕漆内胎的最主要的原材料。使用铜料的雕漆制品,大都是瓶类、罐类、盒类、洗类、炉鼎熏类等,以圆体形的内胎为多数。目前,北京雕漆使用的铜材,主要是国产的,以洛阳地区较好,也有一定的进口铜。 (2)木料:雕漆漆器使用木材制造内胎的历史是很悠久而且大量的,在现在也应用得非常广泛。木料最好是陈年旧料,不容易发生干裂和变形,而且不同的雕漆制品的木胎对木料要求也不一样,还因雕漆品在制作过程中,要几十次、上百次地进入湿热窨箱,又要进入烘干火箱四至五回,所以对木料的选择和挑剔是必不可少的。如屏风、家具等,要采用上等红松,雕漆串珠则用杨木、柳木、枣木为好,还有的木胎需要使用硬木,如梨木、榆木、紫檀、红木、沉香木等。 (3)夏布:属于麻的织物,包括麻、麻布,也是雕漆制胎中不可缺少的主料。夏布与生漆、生漆灰、霸王鳔,一次次、一层层有规则的在胎体上糊压,待夏布漆灰的胎模干固后,便可以剥毁内部胎体,于是内空外实的完整的夏布胎体,就被脱制出来--脱胎。福州脱胎漆器几乎全部采用脱胎工艺制造内胎,北京雕漆漆器中,有些是采用脱胎的,主要是用在异型立体造型上。 ⑤各种辅料: 辅料是围绕雕漆品生产中进行粗加工、精加工时所必不可少的材料。主要有土子灰、砖灰、面粉、石膏、胶泥、肥皂水、焊药、硫酸、烧碱、磨浆石、砂纸、炭条、灰条、头发、煤油、酒精、土粉、抛光蜡等。 2、雕漆工艺的工具设备 中国雕漆器的制造,在古代完全是手工操作,手工劳动。近现代也只有极少工序,采用了半机械半手工的设备。新中国成立后,雕漆漆器的生产手段有了较大改进。主要的工具设备有:切料机、赶胎机、圈线机、打口机、焊活室、压力机、球磨机、烧兰炉、槌、平台、平尺、水平仪、模具、旋床、各种木工工具、木刻工具、脱胎架、窨箱、丝头、漆刷、铲刀、皮子、铁板、丝绵、窨楞、托盘、旋刀、修锉机、藤条、划线卡具、漆版、刺刀、起子、片刀、弯刀、凹面刀、勾刀、锦纹刀、甲叶刀、高丽纸、烘烤箱、磨活机、抛光机、压子等。 3、雕漆漆器制造工序 雕漆漆器的工艺制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由于制造的手工性、雕刻的复杂性、技巧的专门性、艺术的独特性,使得雕漆作品从设计到成品的制成,必须由许多手工艺人经过若干道工序方能完成。一般说来,一件普通的雕漆成品的制成,至少也需要半年的时间;稍微高档和精细的雕漆艺术品,则需要一年左右,而珍品的雕漆佳作,甚至需要两年多的时间。现在虽然工艺水平提高,制作时间也相对缩短,但仍不能在短期内完成。 雕漆制作,从设计、胎胚、作地、光漆、画印、雕刻、烘烤、磨活、退活、磨铜口、作里抛光、配木座纸盒等,大致需要经过十余道大的工序,每道大工序中,又要经过数十道小的工序。可以说,雕漆作品的制作就相当于一个庞大工程的工期。简单说来,主要有下列工序: (1)设计工艺 设计是雕漆漆器制作的灵魂,在制作的全过程中,占有指导性的重要地位。整个设计可以分为造型设计、图案纹样设计、工艺设计三个部分:造型设计关乎到器物的外形,是观看时首先注意的;纹样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观看的内容所在;工艺设计主要是在选择材料和制作手段上,必须事先加以规定,加以控制,以期达到预想的艺术目的。因而,设计人才要求具有专门的工艺美术知识,掌握雕漆制作的各种工艺手段,涉猎广泛的艺术生活,占有古今工艺美术的详尽资料,还要尽可能地使设计与制作相统一。 (2)制胎工艺 雕漆漆器胎胚的制作,称为制胎。由于漆是液体,是装饰材料,因而漆器都需要底胎,底胎不仅是雕漆造型的承担者,是设计构思的实体再现,也是髹涂漆料,并在漆层上实行雕刻的基地;又因所用的材料不同,胎胚可分为木胎、金属胎、脱胎、合成胎及其他胎胚。各胎胚的制作是十分复杂的,不再详述,其中北京脱胎雕漆与相当有名的福建脱胎漆器虽在制作工艺上大致相近,但艺术效果上有较大的区别,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胎是重布脱胎,布层多,漆灰厚,重视形体,更重视雕刻艺术,整个脱胎雕漆坚固墩实,古朴庄重,福建脱胎漆器轻巧细薄,更偏重色彩艺术。 漆器 (3)作地工艺 雕漆中无论何种胎骨,在髹涂罩漆之前,都必须对胎子表面进行特殊的加工处理,这个过程俗称"漆地子"。脱胎的胎骨在制作过程中已自然完成;铜胎则需要经过彻底的清洗、刷漆灰、放入窨室中干燥、再入烤箱烘烤等程序;木胎则首先烘烤,再用涂料涂饰封闭整个木胎,并每髹涂一次漆就进入窨箱一次,待生漆、生桐油干燥后,便调制漆灰,通体涂刷,然后糊布,自然干燥,最后在布面刮刷漆灰。 (4)光漆工艺 也叫髹漆、刷漆、上漆、抹漆等,都是在胎骨上包涂刷抹各种漆。按工艺分,大致可以分为垫光漆、搓漆、顺漆、入窨、修边、整形修锉、压漆等过程;如果按漆色区分,在工艺上还需要增加改地漆、春色;作素漆里时,还有明光漆、退光漆、磨光等工艺。具体说,光漆时,前三遍叫垫光漆,用丝头沾罩漆用力在胎子上揉搓,要搓匀、实、薄;顺好垫光漆后的胎物,要在窨室中干燥;干燥后入烤箱中烘烤干透,然后打磨、擦净,再正式进入光漆阶段;同垫光漆揉搓一样,要求每层光漆不能过厚,且必须每层干透后再涂刷,由于漆层厚度的不一样,需要时间长短也不一,但一般4-5毫米的漆层,就需要光漆70-100层,耗时少则四五个月,多则将近一年;光漆达到厚度后,需要对胎体进行修整,保持胎体原形。整个光漆过程非常关键,工期也较长,且最为辛劳。 (5)画工工艺 这个阶段则是将画稿转印到漆胎上,一般常规办法有三种:一种是在漆胎表面涂抹石黄粉,石黄粉即能借漆层表面的轻微粘性附着在漆胎上,干后又能显现其他颜色;另一种是待漆面在软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干燥些,然后用细砂纸磨去光滑的漆面;第三种是把已经绘制的纸稿直接粘贴在漆胎上。当在漆胎上完成图案后,还需在胎体表面喷涂一层极薄的漆皮液,借以保护已经印刷好的图案在整个雕刻过程中保持清晰完好。待漆皮干燥后,便可转入雕刻。 (6)雕刻工艺 雕刻是全部雕漆工艺中最生动、最精彩、最复杂、最为人叫绝的工艺阶段,也是雕漆工艺品区别与其他工艺品的最重要的标志。按雕刻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刺、起、片、铲、勾、锦纹及甲叶、龙鳞、房座、菊花瓣等过程。 "刺",则是运用刺刀扎进漆层中,扎到接近垫光漆层为止。 "起"又称为剔,古代把雕漆称为剔红、剔黑、剔彩等,就是把雕刻中不需要的部位剔除掉,只留下图案纹样有用的需要的部位。北京雕漆工艺中的起、剔则专指刺刀刺过的部位。经过刺、起后,漆胎出现了简单的高低漆面,然后进行"片"刻。 "片"是运用片刀对锦纹以上的漆层,按图案要求进行雕刻,这是雕刻中的精华,处于雕刻的中心技艺地位,要求明了浮雕艺术的内在关系、层次、高低、深浅、远近、透视等,掌握熟练的刀工刀法。尤其彩漆的片刻,尤要注意不同色漆的深浅层次。现在北京雕漆在雕刻人物时,不仅沿用传统刀法,而且采用现代雕塑的技法,注重人体解剖和形体,显得更为真实、生动,富于时代感,开创了新的意境。 "铲",对于有些景致、物象除用片刀片出层次外,有时很难片出预想的效果,则用带立耳的铲刀来雕刻。 "勾活",是在上述程序完成后,运用勾刀在需要的部位勾刻出纹线、丝脉,还有就是在漆面上直接勾刻图案纹样后,再施填金、填粉。当漆层的凸起部分或纹样部分基本雕刻完毕,即所谓的"锦上添花"中的"花"完成,就可以对"锦"(即漆胎底地部位的各种锦纹)的环境进行深加工、细加工。 "锦",虽然锦纹雕刻的刀具并不复杂,但是由于锦纹工细、规整、种类繁多、大小变化,所以在"交叉对刀剔除法"的基础上,运刀施刀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如此方能雕刻出各种天锦、地锦、水锦以及树叶、龙鳞、房屋、菊花瓣等复杂多变的纹饰。如此细致、复杂的雕刻,一般需要半年乃至一年多的时间,从这方面来说,雕漆艺术可谓是时间的精美艺术。 (7)磨光、抛光、作里工艺 当雕刻完毕后,要达到漆质光泽润滑,则还必须经过烘烤、磨砺、抛光、作里、擦拭、上光等一系列工序,将漆质本身的美感显现出来。 (8)配套工艺 当雕漆成品完成后,则需要与之相应的座、架、盒等配套艺术,从而成为完整的、高贵的艺术珍品。 漆器技法与种类 描金: 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 填漆: 《遵生八笺》:“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帝京等物略》,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这种堆刻后填彩磨显出花纹来的髹饰技法称之为“填漆”。 螺钿: 亦作"螺填"、"螺甸",是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嵌在雕镂或髹漆器物上的装饰技法。平漆之后,而饰以彩色,则有描漆、彩漆、漂霞妆彩、花彩、描彩等制法,饰以金的,则有砂金、描金、洒金、涂金、泥金、贴金等名目,细按其各名称,自可推想其制法不同。总之,漆器之中,以雕漆为最高贵,亦以雕漆为最有艺术意趣,故历代均努力制作。宋人雕红漆器,如果宫中用盒,多用金银为胎,以朱漆厚堆至数十层,始刻人物、楼台、花草等图画,刀法之工,雕镂之巧,俨若笔画。 有锡胎者,有□地的,有红花黄地的,有五色的,刻法深浅随妆露色,如红花绿叶、黄心黑石之类,夺目可观,但传世者很少,现在不容易看到。又有用朱为地,刻十锦花草,用黑为面,刻各种花草、锦地压花,红黑可爱,然多为盒类,盘匣次之。盒则有蒸饼式、河西式、帘段式、三撞式、两撞式、梅花式、鹅蛋式,大则几尺,小则几许,两面俱有花纹。盘则有圆者、方者、腰样者、四角者、八角者,有绦环样者,有四角牡丹瓣者。匣则有长方、四方、二撞、三撞四式等。 此种工艺方法起源甚早,周代已流行。从现存唐代螺钿实物看来,当时已有很高的水平。曹昭《格古论要》:"螺钿器皿,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宋朝内府中物及旧做者,但是坚漆或有嵌铜线者甚佳。元朝时富豪不限年月做,造漆坚而人物可爱。" 有张成、杨茂二家,技擅一时,但用朱不厚,漆多敲裂。 点螺: 点螺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品。1966年北京元代遗址出土一件漆盘残片用螺片镶嵌广寒宫。明代是点螺漆器的盛期,工艺水平已达到相当精湛的程度。用贝壳、夜光螺等为原料,精制成薄如蝉翼的螺片,再将薄螺片“点”在漆坯上,故名“点螺”。因点螺用料较一般螺钿镶嵌为薄,而且软,故又称“薄螺钿“和”软螺钿“。现在扬州等地,仍有点螺漆器生产。 金银平脱: 将金银薄片刻制成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等纹样,用胶粘贴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待干燥后,全面髹漆二三层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再加推光则成为精美的平脱漆器。金银花纹面较宽的地方还可以雕刻细纹,但不能刻透金银片。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高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相互辉映极为华丽,是十分贵重的漆器。《酉阳杂俎》、《安禄山事迹》、《太真外传》、《唐语林》等,都有关于唐玄宗、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各种平脱漆器名目的记载。 堆漆: 不用漆灰而用不同于地漆色的漆制作花纹的一种髹饰技法。现作堆漆可有胶制材料,可贴金和涂彩,含义较为广泛。 雕漆: 在堆起的平面漆胎剔刻花纹的技法。我国雕漆始于唐代,历史上以元代嘉兴西塘的最为著名,现代主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天水、徽州等。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红”。雕漆常以木灰、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是待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髹饰技法。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精丽华美而富有庄重感。 斑漆: 斑漆是两晋南北朝漆饰的一种技法,古时用它作为车乘的装饰。此法因系用两种以上色漆,互相交错,呈现各种花纹,犹如动植物上面的斑纹而得名。《髹饰录 坤集 复饰》:“细斑地诸饰”。杨明注:“所列诸饰,皆宜细斑也,而其斑黑、绿、红、黄、紫、褐,而质色亦然,乃六色互用,又有二色,三色错杂者,又有质斑同色,以浅深分者”。这似与斑漆相仿。另外,用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斑纹,也有叫斑漆的。 填漆: 《遵生八笺》:"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帝京等物略》,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这种堆刻后填彩磨显出花纹来的髹饰技法称之为"填漆"。 平漆: 以漆漆物,并没有其他手续,称为平漆,最先漆物,只这一种方法,平易简洁,制作精良的,也非常可爱。所以现在多用这种方法。 戗金: 器物上既涂以漆,等干固后,再以针刻刺图样,然后用金屑撒于罅中使之平,称为戗金。撒银屑的,称为戗银。据说戗本古创字,俗读锵去声,是器物上饰金的方法。据《丹铅总录》载,唐《六典》十四种金,有创金一法,吴伟业有《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明时创金极有成功,故名器很多。 堆红: 漆器的面堆成种种花纹,覆以朱漆,称为堆红。《格古要论》谓,假剔红用灰团起,外面漆上朱漆,称为堆红,又叫罩红。 中国古代漆器源流 中国现代考古发掘实物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了木胎涂漆(自然生漆)碗。夏、商、西周三代已逐渐从单纯使用天然漆到使用色料调漆。人们不断熟悉、了解漆的性能,改造、利用漆所特有的经久耐牢、不退色、不怕潮湿、鲜亮美观等性能,为美化自己的生活服务。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在对漆器胎质的选择、制作,对色漆的调配、使用,对漆器纹饰的绘制组合等等方面,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把漆器制作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工艺,并达到很高的水平,形成为中国所特有的漆器工艺。我们的祖先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漆器工艺品。 商周时代有专门的皇家漆园,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私家漆园,赋税为1/4,高于其它所有生产项目的税收比例,这可以看出当时漆器生产的红火。有名的道家哲人庄子作过宋国的漆园吏,秦律有专门管理漆园的条款,这些都说明漆器生产在上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青铜器用量极大的情况下,漆不啻为一种调济和补充,而且有铜器不可替代的作用。铜器刚铸成时金光耀眼,但大件铜器分量重,搬运不便,而漆器则显得轻便,高贵典雅。从《周礼》一书可知漆器在当时的使用范围是相当广泛。商周时不仅已用色漆和雕刻来装饰器物,并以松石、螺钿、蚌泡等作镶嵌花纹,使漆器的天地更为广阔。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新石器时期的漆器: 浙江余姚河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文化层出土一木碗,造型美观,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它的物理性能与漆相同。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棕色彩绘陶器,经初步试验棕色物质为漆。在辽宁敖汉旗大甸子古墓中出土的觚形薄胎朱漆器,距今约3400——3600年。 商周时期的漆器: 商代中期的黄陂盘龙城遗址发现有一面雕花、一面涂朱的木椁板印痕,河北藳城台西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中,有的雕花涂色加松石镶嵌。在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发现的漆绘雕花木器中,还有蚌壳、蚌泡、玉石等镶嵌。可见商代的漆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战国时期的漆器: 战国的漆工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出土战国漆器的地区很广,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彩绘神怪龙蛇及狩猎乐舞的小瑟,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鸳鸯盒,江陵楚墓出土的由蛇蚌鸟兽盘结而成的采绘透雕小座屏,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西汉漆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战国的风格,但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更大,产地分布更广。出现了大型器物,如直径超过70厘米的盘,高度接近60厘米的钟等。同时能巧妙地把若干小件组装成一器,如盒内装6具顺叠、1具反扣的耳杯,薄胎单层或双层的漆奁,内装5具、7具或更多的不同大小及形状的小盒等。新兴的技法有针划填金的金,用稠厚物质堆写成花纹的堆漆等。尤其是器顶镶金属花叶,以玛瑙或琉璃珠作钮,器口器身镶金、银扣及箍,其间用金或银箔嵌贴镂刻的人物、神怪、鸟兽形象,并以彩绘的云气,山石等作衬托,更是前所未有。西汉漆器多刻铭文,详列官员及工匠名。东汉魏晋南北朝期间漆器的出土,比起前代显得十分稀少,这与葬俗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唐代的漆器: 唐代漆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凸起花纹的堆漆;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上施线雕,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与漆工艺相结合,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一种工艺品,夹绽造像是南北朝以来脱胎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剔红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现。 宋元时期的漆器: 两宋曾被认为是一色漆器的时代,但发掘出土许多有高度纹饰的两宋漆器,改正了过去的认识。在苏州瑞光寺塔中发现的真珠舍利经幢,底座上的狻猊,宝相花,供养人员是用稠漆退塑的。在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的是雕漆,其特点是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硕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张成造桅子纹剔红盘,杨茂早观瀑图方剔红盘,安徽省博物馆藏张成造乌间朱线剔犀盒等。 明清时期的漆器: 明清漆器分为14类,有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炝金、百宝嵌等。 一色漆是不加任何纹饰的漆器,宫廷用具常用此法,罩漆是在一色漆器或有纹饰的漆器上罩一层透明漆。明清宫殿中的宝座、屏风多用罩金髹。描漆包括用漆调色描绘及用油调色描绘的漆器。描金中最常见的是黑漆描金,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万历龙纹药柜。堆漆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黑漆云龙纹大柜为代表。填漆是用填陷的色漆,干后磨平的方法来装饰漆器。雕填是自明代以来即广泛使用,指用彩色花纹装饰漆面,花纹之上还加炝金,是一种绚丽华美的漆器。它是明清漆器中数量较多的一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嘉靖龙纹方胜盒。明清的螺钿器厚、薄并存。憹螺钿至17世纪时有了进一步发展,镶嵌更加细密如画,还采用了金、银片,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婴戏图黑漆箱、黑漆书甲及鱼龙海水长方盒等。犀皮是在漆面做出高低不平的地子,上面逐层刷不用色漆,最后磨平,形成一圈圈的色漆层次。剔红是明清漆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其做法是在胎骨上用多层朱漆积累到需要的厚度,再施雕刻。明初承元代肥硕圆润的风格,宣德以后,堆漆渐薄,花纹渐蔬,至嘉靖时磨工少而棱角见,至万历时刻工细谨而拘敛。入清以后,日趋纤巧繁琐。剔犀通称“云雕”,是在胎骨上用两三种色彩有规律的逐层积累,然后剔刻几何花纹。款彩是在漆面上刻花减地,而后着色,用来装饰大而平的漆面,常见的实物是屏风和立柜。宫廷用具多用炝金,明鲁王墓中发现的盖顶云龙纹方箱是明初炝金的标准实例。百宝嵌是用各种珍贵材料如珊瑚、玛瑙、琥珀、玉石等做成嵌件,镶成五光十色的凸起花纹图案,明代开始流行,清初达到高峰。 雕器的相关著作 《髹饰录》明·黄成 《髹饰录解说》王世襄 《漆书》朱启钤 《漆工资料》沈福文 《漆器工艺技法撷要》沈福文 《北京雕漆》画册李一之 《中国雕漆简史》李一之 《北京一宝——雕漆》李一之 《扬州漆器史》张燕 《髹饰录图说》张燕

最新回答
聪明的刺猬
认真的白昼
2025-08-22 16:33:13

油漆味主要是甲醛气体.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各种人造板材(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中由于使用了粘合剂,因而可含有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饰铺设,都要使用粘合剂。凡是大量使用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释放。此外,某些化纤地毯、油漆涂料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甲醛还可来自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印刷油墨、纸张、纺织纤维等多种化工轻工产品。

巧除新房油漆味!

新油的油漆的墙壁或家具有的油漆味,要想去除这种油漆叶可以在地板上放置几盆冷盐水,油漆味就可以消除。

如果用抹布浸醋后擦洗家具,油漆味也能被除去。

或者在室内放几桶冷水,将洋葱切成片,放在冷水中,过一两天油漆味即可消除。

在房间内放一桶热水,里面放一些干草,一夜后,油漆味即可消除。

也可以到水族馆中买几包“活性炭”,放进有油漆味的柜内,关紧柜门,使其发挥吸味效能。此方法只适用于家具类。

or

1、盛器打满凉水,然后加入适量食醋放在通风房间,并打开家具门。这样既可适量蒸发水份保护墙顶涂料面,又可吸收消除残留异味。

2、在每个房间放几个菠萝,大的房间可多放一些。因为菠萝是粗纤维类水果,既可起到吸收油漆味又可达到散发菠萝的清香味道、加快清除异味的速度,起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3、要快速清除残留油漆味,可用柠檬酸浸湿棉球,挂在室内以及木器家具内。

4、刚装修过的房屋往往有天纳水等各种刺鼻的化工原料气味,把一只破开肚的菠萝蜜一种形似榴莲的热带水果)放在屋内,由于菠萝蜜个体大一般有西瓜那么大,香味极浓,几天就可以把异味吸光。

5、可以去市场挑选一些高科技的去味清洁剂,它能去除新装修房、新家具等散发出的有害气体。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些去味清洁剂一般都是进口产品,利用氨化合物与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了去味清洁的作用。在新装修的房间中,可把这种去味清洁剂倒入盘中,将盘分别放在每个房间中,再结合擦洗去味法,连续几天后就可有效去除难闻气味。

6、在房间里摆放桔皮、柠檬皮等物品,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去味方法,不过它们的见效不会很迅速。

7、可以在室内放两盆盐水,油漆味会很快消除。如果是木器家具散发出的油漆味,可以用茶水擦洗几遍,油漆味也会消除得快一些。

8、最经济实惠又美化家居的方法当然是在家里摆上合适的花草.可以吸收甲醛的植物有仙人掌、吊兰、扶郎花又名非洲菊、芦苇、常春藤、铁树、菊花等;而消除二甲苯的花草则有常春藤、铁树、菊花等

整齐的水壶
激情的小猫咪
2025-08-22 16:33:13
新油的油漆的墙壁或家具有的油漆味,要想去除这种油漆叶可以在地板上放置几盆冷盐水,油漆味就可以消除。 如果用抹布浸醋后擦洗家具,油漆味也能被除去。 或者在室内放几桶冷水,将洋葱切成片,放在冷水中,过一两天油漆味即可消除。 在房间内放一桶热水,里面放一些干草,一夜后,油漆味即可消除。 也可以到水族馆中买几包“活性炭”,放进有油漆味的柜内,关紧柜门,使其发挥吸味效能。此方法只适用于家具类。 1、盛器打满凉水,然后加入适量食醋放在通风房间,并打开家具门。这样既可适量蒸发水份保护墙顶涂料面,又可吸收消除残留异味。 2、在每个房间放几个菠萝,大的房间可多放一些。因为菠萝是粗纤维类水果,既可起到吸收油漆味又可达到散发菠萝的清香味道、加快清除异味的速度,起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3、要快速清除残留油漆味,可用柠檬酸浸湿棉球,挂在室内以及木器家具内。 4、刚装修过的房屋往往有天纳水等各种刺鼻的化工原料气味,把一只破开肚的菠萝蜜�一种形似榴莲的热带水果)放在屋内,由于菠萝蜜个体大�一般有西瓜那么大 ,香味极浓,几天就可以把异味吸光。 5、可以去市场挑选一些高科技的去味清洁剂,它能去除新装修房、新家具等散发出的有害气体。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些去味清洁剂一般都是进口产品,利用氨化合物与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了去味清洁的作用。在新装修的房间中,可把这种去味清洁剂倒入盘中,将盘分别放在每个房间中,再结合擦洗去味法,连续几天后就可有效去除难闻气味。 6、在房间里摆放桔皮、柠檬皮等物品,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去味方法,不过它们的见效不会很迅速。 7、可以在室内放两盆盐水,油漆味会很快消除。如果是木器家具散发出的油漆味,可以用茶水擦洗几遍,油漆味也会消除得快一些。 8、最经济实惠又美化家居的方法当然是在家里摆上合适的花草.可以吸收甲醛的植物有仙人掌、吊兰、扶郎花�又名非洲菊 、芦苇、常春藤、铁树、菊花等;而消除二甲苯的花草则有常春藤、铁树、菊花等

直率的电话
可爱的绿茶
2025-08-22 16:33:13
如果岳飞只是率领宋朝步兵,在金军面前活不过一天。

【骑兵篇】

【关于岳家军骑兵以往的旧观点】

说起岳家军,大家除了想起麻札刀大破拐子马外,还想起在郾城大战和颖昌大战中,岳家骑兵和金国骑兵“鏖战数十合”的激烈情形。那么,岳家骑兵有多少,战斗力真的那么强么?

岳家军军一级的编制至少有十二军,其中踏白军和游奕军都是马军番号,而背嵬军则是岳飞的亲军,也基本上以骑兵为主。

也就是说,岳家军约有四分之一的编制为马军。而根据王曾瑜先生考证,岳家军全军约有十万人,平均每军八千余人。踏白、游奕和背嵬三军相加,尽管应该不会有二万骑兵之多,但上万骑兵应该是有的。而岳飞的孙子岳珂在《鄂国金佗稡编》第二十二卷《吁天辨诬卷之二淮西辨》中曰“而况背嵬之士,先臣之亲军也,颖昌、朱仙,皆以是军取胜,而八千余骑亦不可谓寡矣。”也就是说,在经历颖昌和朱仙镇大战后,岳飞前往淮西救援的时候,手下尚有八千余骑。

但如此以来,问题就来了。宋朝一向马匹缺乏,南宋尤其如此,岳飞从哪里拿那么多战马么?据考据,这些战马并不是朝廷给的,也不是买的,而是从伪齐手中抢回来的。

在绍兴六年八月十三日,岳飞第二次北伐,兵进伊洛。其麾下猛将杨再兴带兵攻克西京长水县,此外还夺取了一个伪齐马监,得马万匹。

当时岳飞上书给朝廷的原始奏折是这样:《复西京长水县捷奏》:“据统制官王贵申:【遵依指挥,差武经郎、第四副将杨再兴等统率军马,前去收复西京长水县去后。今据申:八月十三日进兵到长水县界业阳,逢伪齐顺州安抚张宣赞下孙都统,并后军统制满在,拥贼兵数千人拒敌。当时分布军马,掩击贼众,杀死五百余人,生擒后军统制满在并徒众一百余人,及当阵杀获孙都统首级,其余残党尽皆奔溃。再兴遂再进兵,于今月十四日到本县界孙洪涧,再逢张宣赞亲率贼马二千余人,隔河相射,遂鼓率人马斗敌杀散。至次日二更已来,收复长水县了当,夺到马万匹,粮斛二万余石,给散百姓、官兵食用,即时招抚,并与安业,别无分毫搔扰,申乞照会。】”

《宋史杨再兴传》亦载:“飞屯襄阳,以图中原。遣再兴至西京长水县之业阳,杀孙都统及统制满在,斩五百余人,俘将吏百人,余党奔溃。明日,再战于孙洪涧,破其众二千。复长水,得粮二万石,以给军民。尽复西京险要,又得伪齐所留马万匹,刍粟数十万,中原响应。复至蔡州,焚贼粮。”

高宗对此的评价是“卿学深筹略,动中事机,加兵宛、叶之间,夺险松栢之塞。仍俘甲马,就食糗粮,登闻三捷之功:实冠万人之勇。”(摘自《高宗宸翰二十八》)这里专门提到“仍俘甲马”,显然是针对夺到马万匹的赞誉。

就当时而言,伪齐得金兵全力援助,马匹得来甚易,加上到北宋亦曾在洛阳设置洛阳马监(《宋会要辑稿兵》),而且洛阳地处伪齐境内腹部,在此畜养大批马匹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只是他们万万想不到,岳家军进军如此迅速,这上万马匹,就成为岳家军强大之本了。

此外,在绍兴六年十一月,岳家军进行第三次北伐。在牛蹄战役中,岳家军俘获马三千匹,骑兵千余人。这段记录,在前永州军事判官孙逌编:《岳王飞事迹》有详细记载“(董)先遂与牛皋等议日:【诸君要与虏战,今日正当效力,须死战可矣。】既击虏,先身插数小旗,用小鼓、小锣与虏骑对垒,使步人皆坐。先出战,走马观军毕,候虏骑近,出小旗,军起立,再旗,戳定,鸣小鼓,前击。虏众不动,铺枪作走势。虏骑方向前,再鸣鼓向敌,又未动。如此者三,虏骑动,分四头项击。

虏骑归至唐州界牛蹄、白石,方饭,伏起,旗帜遍山,虏实惊怖,俘获甚众,得马三千匹,骑兵千余人。王得此马三千匹,军势大壮。先除军职、正任承宣使。”也就是说,这两者相加,就有马一万三千匹,加上历次战役所得,以及岳飞军自身所有,再减去正常的老死伤病,岳家军拥有上万骑兵,应该还是合理的。

【中二关于该旧观点的思考】

首先,关于这所谓的背嵬军八千骑兵,战象兄已经给明了史料出处:岳珂为辩解张俊对岳飞绍兴十一年援淮西不力的斥责,随手提笔说岳飞亲自带着八千骑兵前往淮西……

然而且不说我们谁都知道张俊、王德、刘锜和杨沂中在淮西打死打活,拓皋大捷和濠州惨败接踵而来,岳家军却始终未曾在淮西战场露面。单单冲着提供这个数据的是岳珂,中二就有百分百的理由怀疑他是随口乱吹。毕竟他前科实在太多了,岳飞八九百开封南薰门大破王善五十万【且不说王善根本不可能拥有规模那么庞大的军队,就结果来说,明明是杜充的宋军被王善的民军暴揍了,岳飞只不过是杜充麾下表现没那么丢脸的部队】:岳飞八千莫邪关大破曹成十万【岳飞自己在奏折里面声明曹成也就一万五千人】……于是,背嵬军拥有八千骑兵这件事就已经不那么可信了……

【岳家军骑兵出战记录】

那么岳家军到底有多少骑兵呢?据我们所知,岳家军收复建康的时候拥有骑兵三百,步兵两千:据说后来征讨曹成时还从广西那里得到战马补给,可还是被岳珂说是“马少”:董先投诚时麾下也就数百骑兵:岳飞发兵收复襄汉六郡时荆南所有战马都归他管【然而并无卵用,荆南官府就给了他辛太率领的一千两百乡兵,而且在战前还自行溃散了】,张俊和杨沂中也各拨一百匹战马给他:邓州之战岳飞从刘合孛堇手里抢来两百匹战马……好吧,后面就数据不详了,然而岳家军在剿灭杨幺后战马数量恐怕也就堪堪破千而已,还是让我们看看后来岳家军的骑将们所带的骑兵数量好了……

在襄江之战中击败李成主力的岳家军骑兵统帅牛皋,后来在增援淮西的过程中和徐庆带了两千官兵,然后在紧急抵达庐州后喜闻乐见地撞上了上门挑事的金齐联军,结果俘虏敌人骑兵八十多人,立功将士五百多人。如果是骑兵率先赶到的话,恐怕牛皋、徐庆麾下也就五百多骑兵。

后来在绍兴十年北伐中,岳云麾下八百骑兵几乎人尽皆知,杨再兴、王兰在颍昌决战中带领的骑兵也就五百多骑,岳飞麾下的背嵬将官王刚仅有五十骑兵,张宪麾下统制徐庆、李山、寇成、傅选的骑兵在临颍击败金军部队据说五千骑兵,缴获一百多匹战马。然而张宪主力毕竟是步兵,要不颍昌连肠子都快打出来了他不可能还不到……种种数据似乎都说明岳家军骑兵都是以数百甚至数十的编制出现。

联想到当年李克用以鸦军骑兵纵横天下,其中还吸收了不少鞑靼【蒙古人的祖先】部落,然而在太原也不过区区七千骑兵,总感觉岳家军基本只能靠南宋朝廷补给,而且刘光世、张俊、杨沂中、韩世忠、刘锜、吴玠谁人不需要骑兵?凭什么战马全都要优先供给岳家军?

因此,我认为岳家军恐怕也就只有数千匹战马,远远没有八千那么夸张……联想到当年杨行密不过得到史俨、李承嗣所率领的两千鸦军骑兵就足以称雄南方,刘裕北伐南燕得到两千鲜卑骑兵就把声势壮盛的卢循、徐道履吓得不敢进军,同样占据荆襄地区起兵造反的萧衍也不过一千骑兵。估计岳家军骑兵总数也与此相差不远,应该在两三千左右吧……

【岳家军骑兵的训练】

下面文章虽然同样出自中二批驳的那篇文章,但中二相信除了明显浮夸的数字,这些训练细节倒是真的。毕竟岳飞麾下骑兵并不多,平日里进行地狱魔鬼式训练,将其练成能够跟女真骑兵争雄的精锐部队并不奇怪【后来的事实证明,岳家军骑兵也并没有让岳飞失望】……

南宋著名军事家华岳在他的兵书《翠微先生北征录》卷八这样写道:臣闻呈试有四门马枪,拣指有马上单枪。

岳飞教荆襄之兵,有稽枪射。

李显忠教关西之兵,令弓手带枪,枪手带弓。马军之有枪,尚矣。

自近代,善马射者不善马枪,所以海队只选马枪一十八条、正副旗头六名,其余皆系弓箭。立为定制,不容增减。盖新刺马军、新补马校不练教习,不熟弓马,两手挟弓犹恐不能施放,更责以马枪兼人之能,则彼安能独办?要之,一队皆系老旧马军,则令各稽小枪,而不拘以十八人之数:皆系新招生疏之人,则令专事弓箭,而不拘以正副旗头之额。庶不强人以短,而反害其所长。是谓枪制。

显然,马上用枪并非易事,而岳飞能“教荆襄之兵,有稽枪射”,显然对骑兵要求甚高。须知岳飞本身就善于骑射,素有“勇冠军”之名,有他教导,让战士熟练掌握射技枪法,此等精兵,自然非同小可。

此外,根据《鄂国金佗稡编》卷九《遗事》记载:“臣(岳)云尝以重铠习注坡,马踬而踣,先臣(即岳飞)以其不素习,怒曰:“前驱大敌,亦如此耶?“遽命斩之,诸将叩头祈免,犹杖之百,乃释之。”

由此可见平时岳飞要求骑兵必须身披重铠,苦练冲陡坡,跳壕沟等战斗动作,非常注重实战效果。也只有经过如此严格训练的岳家骑兵,才能在中原大地上和金兵争锋。

【弓箭手篇】

记得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岳家军弓箭手最起码能射两百步远,然而从傅庆遇害的那场射箭比赛我们就能看出这个说法并不实际。那时候岳飞让帐下军官比试射箭,不比准度单比射程,结果军中唯有傅庆一连三箭都射出一百七十步远,其他军官【包括王贵、张宪等勇将】最多只能达到一百五十步。那时候岳家军从开封一直转战到建康,没那勇力的根本当不上军官,因此张宪他们本身就已经要比普通弓箭手出色了。而既然是射远比赛,他们自然会挑那种射程最远的硬弓,因此岳家军弓箭手的普遍最远射程当在一百五十步左右。

至于岳家军的死对头女真骑兵,他们不到五十步距离是不会射箭的,而且吴璘也评价过:若论弓矢之劲利,女真骑兵比不上南宋军。然而女真骑兵身披重甲,遇矢不避,极大弥补了射程上的差距,南宋军中唯一能对他们造成威胁的只有神臂弓。然而神臂弓射程达到二百四十步远,神臂弓手距离箭靶一般一百二十步远,这恐怕也是他们的发射距离,其威力远不是其他步兵弓所能比拟的,而且神臂弓数量稀少,作为弩来说上弦又慢,其射击密度远不能跟弓相比,因此岳家军跟女真骑兵对射的话,还是会很吃亏的……

因此岳家军弓箭手并不能对女真骑兵造成太多有效杀伤,唯有弩手能用箭矢来杀伤女真骑兵。岳家军要杀伤女真骑兵,所凭依的主要还是骑兵、刀斧手和长枪手。

另外关于岳家军弓箭手规模,岳飞曾因继续弓箭而用私财置办了两千张弓,南宋枢密院也曾为岳家军提供用来制造箭矢的箭杆18万5千只,翎毛51万堵,估计岳飞军中的弓箭规模远比这个数字要大得多……

最后,大家都知道南宋军队的弓箭手所占比例相当高,据说有七成左右。根据南宋初期张俊军队记载:“今张浚【怀疑是张俊】军三万,有全装甲,万副刀枪,弓箭皆备。韩世忠军四万,岳飞军二万三千,王燮军一万三千,虽不如浚之军,亦皆精锐。刘光世军四万,老弱颇众,然选之亦可得其半。”张俊所部装备好得惊人,而全军三万人仅拥有近战刀枪一万多副……岳家军不是岳飞私军,也是南宋正规部队。从岳飞急需数千张弓以致动用私财购买来看,岳家军弓箭手所占的分量恐怕也不小……

【铠甲篇】

【岳家军披甲率和麻扎刀手的重要性】

绍兴八年,南宋枢密院发给岳家军“自造军器”的原料清单:铁甲叶近70万片,牛角6300多只,生黄牛皮9100余张,牛筋400多斤,生羊皮1万8千多张,箭笴(杆)18万5千只,翎毛51万堵,条铁7694斤。

根据宋绍兴四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公斤,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公斤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公斤: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公斤: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公斤。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根据上面提供的资料,南宋枢密院调拨给岳家军的铁甲叶大概可以制造三四百副正宗的铁铠步人甲【还不算战马可能要披戴的马铠】……

至于皮甲,中二不知道一张黄牛皮能制造多少副皮甲,可九千多张牛皮装备一两万人已经绰绰有余了。岳家军从来都不是百分百都由战兵组成:绍兴二年,岳家军全军一万两千人,可战兵就只有七八千:绍兴六年,岳家军突袭伪齐蔡州,全军两万兵马,然而能打的只有十分之七……

也就是说,岳飞军中需要参与作战的士兵基本都只有七成,而这七成士兵都是需要铠甲的,哪怕是弓箭手都需要穿戴好防具。然而从南宋枢密院给岳飞发的军用物资来看,铁架和皮甲的比例大概是1:22左右【当然,南宋估计也没那么多牛皮,多数士兵穿的都是纸甲。那玩意用树皮和废纸压制而成,顺便浸泡桐油(古代油伞涂料),遇水不湿,重量轻便,对刀砍箭射都有一定防护作用,枪刺就不晓得了,是弓箭手和水军的最爱。然而耐久度相当不可靠,需要时常更换】那么刨除掉那些不需要穿铠甲的非战斗人员,岳家军外出远征一般都是两三万规模,那么真正身披铁铠的也就一千多人,其余两万多名战斗人员都是穿戴皮甲和纸甲。而这估计也能解释为什么岳家军在郾城能出动刀斧手斩马腿并击退金军,在颍昌却是勉强击退女真骑兵甚至差点败退:因为那些玩麻扎刀砍马腿的都是需要重甲防护的啊……

顺道说一下,岳家军的麻扎刀手估计并不是弃如敝履的易耗型炮灰。按照南宋建国之初的规定,舞刀者要用长1.2丈【4米长】以上的长柄刀,用毡皮将刀头裹起来,连舞五十二次,能让刀头不落地的,才算合格。

如此长度的大刀,根本不需要滚到马腿底下,毕竟岳家军再铁血也是人,注定会死的事情是人都会尽量避免的。如果硬要说岳家军跟其他南宋军队不一样,全员置生死与度外,那么我还要补充一下:斩马腿战术不止岳飞用过,刘锜在顺昌和王德在拓皋也用过,都获得了大捷的效果。王德所部原来隶属于刘光世麾下,后来改投到张俊帐下。这两位的军队是神马德行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说,岳家军的麻扎刀手虽然敢死精神是肯定的【毕竟直面女真重骑兵冲锋,不抱着必死之心的人早就跑光了】,可他们并不是炮灰型角色,而是类似李嗣业麾下镇西北庭陌刀手那样的少数精锐,身上恐怕是必需披戴步人甲,甚至是比步人甲更重的重型铁铠。然而他们都集中到郾城的岳飞亲军那里去了,才导致颍昌决战王贵耍不出斩马腿战术【王贵可不是不知晓这种战术及其效果才不用的,毕竟亲身参与郾城大战的岳云就在那里】……

当然,既然铠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岳家军战士在战场上所具有的价值,那他们的酬劳肯定也会有所区别,从邓广铭《岳飞传》里所提及到的一则小故事就能加以说明……

绍兴元年,南宋行朝还下令给原驻洪州的任士安【和参与剿灭杨幺的任士安不是同一人】,令其把兵马拨交岳飞,而授与任士安以江西总管的职务。当交接这些兵马时,岳飞依照这支部队的人数支付犒赏,交给任士安去发放,并且规定:带甲人每人五千文,轻骑每人三千文,不带甲人每人二千文。

不料任士安经手时竟发生了克扣贪污情事。岳飞察知之后,给予任士安决杖一百的处分。又不料任士安竟因决杖受伤,“病疮而卒”。结果是由其属将郝晸把军马点交给岳飞的。

此外,岳家军还有水师,但是对陆战帮助不大,就不提了。

调皮的烤鸡
友好的热狗
2025-08-22 16:33:13

东莞市兴族实业有限公司是2013-07-19在广东省东莞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东莞市石碣镇四甲叶屋基村上新围路3号三楼。

东莞市兴族实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190007506819X8,企业法人吕德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东莞市兴族实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加工、产销:电子产品、塑胶制品、五金制品、通用机械设备、电子配件、涂料、装饰材料;网上销售:通用机械设备。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57459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545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东莞市兴族实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