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涂料用了2个月不到就开始老化和脱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个一般要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墙体的底材,二是涂料的质量。如果底材用的腻子粉不合格,一遇水就粉化的话,由于漆膜抓不住墙面,所以就会脱落或起泡。你在脱落或起泡的地方用手去摸或铲一下,腻子会很容易搞下来。二低档的涂料由于乳液的含量太低,当日晒雨淋后,漆膜耐候性低就会出现老化现象。
一、涂膜起皮、脱落原因:
1、底漆涂刷后,暴露时间过长,有粉化存在
2、腻子强度低,耐水性差,腻子吸水膨胀,或失去强度和附着力,导致面涂起皮脱落
3、基底或腻子碱性过高,不停的泛碱,导致涂膜起皮脱落
4、基层疏松、脏污、渗水有潮气
5、基层表面过硬和光滑,面涂附着力差
6、施工时空气气温过高,高于35°或在有风的天气涂装,或在低温下涂装,导致涂膜干燥过快,成膜不充分。
二、 预防措施:
1、涂料配方设计要求有良好的抗水、抗碱性,硅溶胶的添加,可大大增强涂膜的抗碱性。
2、涂料施工要求基材干净、干燥和牢固
3、对基底做好防水封闭处理。
I级老化
损坏程度为轻度质量下降,如涂膜出现光泽下降,多少有些粉化、褪色和变色,已开始受到污染,有些浮浆和浆皮,一般认为此时进行涂饰更新有些过早。
I I级老化
损坏程度为质量下降已到不论从美观上、维护上和使用功能方面都需要更新涂饰的时候了。如表面光泽进一步降低,粉化和变褪色现象到处可见,罩面层消耗得差不多了涂层出现表面开裂、膨胀、少量剥落和露出骨料现象,表面逐渐开始出现脱落现象,浮浆与浆皮多处可见,污染程度增大,附着强度降低。福龙轩认为此时进行涂饰更新最合适。
III级老化
损坏程度为质量下降到如不立即进行涂饰更新就直接使基层受到影响,如老化裂缝已深到基层,出现明显的空鼓、剥离,脱落多处可见,浮浆和浆皮到处可见,主层涂料开始消耗,附着强度大幅度降低,严重的地方露出了基层。这时进行涂饰更新,必须对相当数量的旧涂膜处理,工程费用大增,是最不经济的涂饰更新。
(1)太阳的直射或暴晒
(2)固化剂使用不配套
(3)油漆本身的耐黄变性差
(4)涂层品种搭配不当,如PU底,AC
(5)涂层常受到污染空气、水等污染
(6)在经漂白的木材上直接做透明涂装
(7)木材中含有单宁酸和树脂等
(8)使用了变质漆。
当然浅色涂装比深色涂装变黄时更能影响装饰效果,所以浅色涂装时要注意涂料耐黄变的选择。
木器涂料使用技巧如下:
技巧1、使用前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中的配比进行,按施工要求添加配套的稀释剂稀释至施工粘度。
技巧2、各组分调配后,充分搅匀并静置15分钟左右时间,以利两组分间进行先期熟化反应和消除搅拌时产生的气泡。
技巧3、喷涂或刷涂时应严格控制涂膜厚度,过厚的湿涂膜干燥时间长,易吸收空气中水分使涂膜发白起泡。
技巧4、注意施工时层间间隔时间的控制,过短的层间间隔极易造成涂膜气泡、皱皮、发白等病态。
技巧5、使用后的聚氨酯漆的固化剂要密封,以免长期与空气接触反应固化失效。
技巧6、避免在阴雨季节、空气湿度高的天气进行施工。尤其是在湿度高的天气进行喷涂易造成涂膜发白现象。
技巧7、在阴雨天气涂刷的门套等不能叠加堆放,以免家具表面产生霉变发黑现象。
技巧8、乳胶涂料多用于涂刷墙体,聚氨酯树脂涂料多用于涂刷墙裙、家具、房门等 部位。有的聚氨酯树脂涂料中含较多的游离TDI,在涂刷挥发过程中,将会导致乳胶涂料泛黄。因此应避免乳胶涂料和聚氨酯树脂涂料同时施工,最好是在聚氨酯树脂涂料完全干燥后再刷乳胶涂料,可避免泛黄现象。
漆膜的开裂可以细分为:1、 细裂2、 开裂3、 龟裂
细裂是漆膜表面上的细小裂纹。这是一种表面现象,还没有渗入整个涂层的深度。细裂通常是因为涂层表面受到压力,很多情况下是配方设计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细裂的产生是由于树脂和颜料搭配不当造成的。虽说细裂没有深入到底材,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风雨冷热等,会导致表面细裂的进一步恶化。
涂层发生开裂时,有两种情况,即涂层中的裂纹和到达底材的裂纹。当涂膜表面收缩的速度远大于本体时,即在表面应力的作用下,涂层就会开裂。如果硬而韧的涂料涂在柔软的涂层上时,开裂就产生了。
典型的例子是煤焦沥青涂料,暴露在阳光下面后,表面发硬,而下面仍然是较软的涂层,这样就容易发生开裂。同样的道理,如果其它较硬质的涂料涂在沥青涂料上面,当表面涂层收缩变硬时,足以使沥青漆发生开裂,同时也带动了面层漆一起开裂。因此,不能在柔软的底漆上面涂覆氧化聚合型或化学固化型的硬质涂料。
如果涂层中应力超过了涂层本身的强度,造成的开裂是极其严重的,它会穿透涂层直达底材。很多时候这种开裂是涂膜老化的结果。涂层的及膨胀缩、湿润干燥等作用,当然也是主要的原因。有时胺固化环氧树脂涂的很厚,涂膜的应力随固化的继续也就越大,由于应力不均或者温度变化而造成热胀冷缩,涂层就会产生开裂。
龟裂是最为严重的涂层开裂现象,有时会直接穿透涂层到达底材,当然这里就是腐蚀产生的源头,然后整个涂膜就会从底材上大片剥落。很高的颜料和基料比例的涂料,如水性涂料、无机富锌涂料等通常会发生龟裂。龟裂的产生通常比较快,在溶剂或水开始从涂膜中完全地挥发出去时,挥发速度越快,龟裂产生的机会就会越大。
无机富锌涂料的锌粉含量通常很高,而且锌粉为球状,当与低抗张的主剂正硅酸乙酯相配合时,而且溶剂是快速挥发的醇类,涂料的收缩率增大,一旦漆膜过厚超过 150 微米,甚至产生流挂时,就会产生龟裂。
一、原因分析:
(1)施工环境不适宜,刷漆时或刷完后遇高温、太阳曝晒,或底漆过厚,或在长油度漆膜上加涂短油度漆,以及催干剂加得过多等,使漆膜内外干燥不同步,沿漆表面先干燥结膜,内部后干燥,即“外干里不干”,就会形成漆膜表面皱纹。
(2)涂料中加稀释剂过多,或涂刷的漆膜太厚,或选用的漆刷太大,或喷嘴孔径太大,喷枪距离物面太近,或漆料中含重质颜料过多,或刷漆时温度过低,湿度过大等均会造成油漆流坠。
二、防治措施:
(1)要重视漆料、催干剂、稀释剂的选择。一般选用含桐油或树脂适量的调和漆;催干剂、稀释剂的掺人要适当,宜采用含锌的催干剂。
(2)要注意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高温、日光曝晒或寒冷,以及湿度过大一般不宜涂刷油漆;最好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50%~70%条件下施工。
(3)要严格控制每次涂刷油漆的漆膜厚度,一般油漆为50~70μm,喷涂油漆应比刷漆要薄一些;要避免在长油度漆膜上加涂短油度漆料,或底漆未完全干透的情况下涂刷面漆。
(4)对于粘度较大的漆料,可以适当加入稀释剂;对粘度较大而又不宜稀释的漆料,要选用刷毛短而硬、且弹性好的油刷进行涂刷。
(5)对已产生漆膜皱纹或油漆流坠的现象,应待漆膜完全干燥后,用水砂纸轻轻将皱纹或流坠油漆打磨平整;对皱纹较严重不能磨平的,需在凹陷处刮腻子找平;在油漆流坠面积较大时,应用铲刀铲除干净,修补腻子后打磨平整,然后再分别满刷一遍面漆。
在装修的时候,业主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还要消耗大量的精力。装修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程,业主要有足够的耐心,需要每天监工,这样才可以避免在后期出现踩坑的问题。很多业主在装修刷墙的时候发现漆膜出现了褶皱的现象,这是因为刷漆的时候,第一遍漆没有干,就立刻进行刷第2遍漆所引起的。如果在刷墙的时候下层的漆没有干,那么其中的溶剂就会影响到上层漆膜,导致出现起皱的现象。
如果是因为这种情况导致起毛起皱,可以使用化学除汞剂或者是加热法来,将起皱的漆膜去除,然后再重新上漆。在刷漆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等第1遍漆完全干透之后,再进行第2遍,千万不可以操之过急,以免影响装修效果。如果业主购买的漆料质量不好,使用的催干剂较多,溶剂挥发的太快,也会导致漆面起皱。在刷漆的时候,油漆调配不均匀或者是太稠,也会导致油漆表面起皱。
要想预防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选择好的漆料,不要贪图便宜买劣质的漆,料劣质的漆料不仅会影响装修效果,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在漆料当中不可以随意的加入催干剂,要严格控制漆料的稠度。可以使用较为坚硬的毛刷将漆料均匀的涂干,厚薄要一致。第1遍漆料完全干透之后,再杀第2遍漆料,这样效果会更好。
高温的环境也会导致漆料表面起皱,所以要避免在烈日下进行施工。如果漆面出现了起皱的现象特别的严重,那么就要将其料全部铲除,然后再重新涂装,要注意将弃料处理干净,底部要光滑。如果只是轻微的起皱,可以使用砂纸张皱纹处磨平。只有在施工的时候认真仔细,找一个较为负责任的工人,这样才可以防止在后期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