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为什么要选择艺术涂料
装修选择艺术涂料的相信都是有看过这个表情包的,上段时间,家装经验交流群在聊装修用艺术涂料的时候,有一个表情包吸引了我的注意(见下图),”回南天来了,用了艺术涂料的家庭,都挺好。“所以,装修艺术涂料能挡回南天,是真的吗?
中国南方的家庭每年春夏都有深受回南天的潮湿影响,有时候一件衣服晾一个星期都不会干。衣服晒不干还算是小事,每逢回南天,不少人家的墙面会出现霉变、潮湿的大问题。同是身处南方的我,格外关注艺术涂料能防潮这个事。为此还专门做了一个小测验。
为了检测装修艺术涂料的防潮防霉效果,首先要选一个样品,我就拿嘉宝莉艺术涂料的雅晶石系列样品,在其表面倒上水,观察液体是否出现扩散或渗透木板背面的状况。
经过观察发现,艺术涂料上的水并没扩散,像是被隔离在了表层,没有任何被吸收的迹象。用纸巾擦拭水渍,很快就被纸巾吸收掉了。涂料表层依然十分干爽,查看样板的背面,同样也是干爽的,没有任何潮湿的痕迹,可见该装修艺术涂料的防水防潮性确实优秀。
为搞清楚原理,我还特地查看了做实验用的,嘉宝莉艺术涂料的成分配方,原来是添加了先进的防潮防霉工艺在里面,能有效地保护墙面不受潮湿环境的损害。像雅晶石这一系列含有高硬度的天然石英砂,硬度也是比较高,除了防潮防霉,还抗划伤,能保证墙面持久如新。
这样看来,装修为什么要选择艺术涂料,那是因为装修艺术涂料,作为墙面材料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回南天的潮湿侵害,在南方同时又准备装修房子的朋友们可以考虑用艺术涂料来刷墙哦。
一般狗狗抱在一起的表情包只是表达比较可爱的萌的意思,或者是哥俩好的意思。
哥俩好是一个多义词:
一指划拳是的酒令。
二指生产胶粘剂、涂料、合成树脂、汽车用化学品的哥俩好集团。
三指八一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的一部黑白电影。
剧情:
孪生兄弟陈大虎和陈二虎同时应征入伍,又被分配到同一个连队,大虎在八班,二虎在二班。哥俩的性格截然不同:大虎稳重、老实,二虎活泼、单纯、自由散漫。
二虎不仅和大虎偷 偷掉换武器,还误将军长当成炊事员 ,随便开玩笑,并硬要和军长换领章 。在帮林大娘做豆腐时,他毛手毛脚 ,结果豆腐被做坏。大虎怕二虎因此受处分,便替他承担了责任,以便让 二虎安心练习射击,待他替二班赢得 荣誉后再坦露真相。
不料二虎训练不刻苦,打靶时成绩不及格。大虎打靶成绩优秀,民兵来向他取经时,又误把二虎当成大虎,闹出了一场笑话。二班长对二虎是恨铁不成钢,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所以成效不大。
在指导员和军长的耐心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里,二虎终于努力克服了自身的缺点,健康成长起来。哥俩均被评为“五好战士”。本片于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张良)。
《都挺好》热播以来,日常辱骂苏家三男俨然已经成为了全网流行。这部在短期内就获得了极高评价的国产电视剧,不仅探讨了糟糕的原生家庭、重男轻女思想、虚伪的精英主义、啃老等社会问题,还成功的塑造了几个非常有话题的男性角色——自私大哥,废物二哥和窝囊父亲。总之,全员气人。
不过,气人归气人,剧中几个角色的家倒是各有亮点。(职业病又犯了)恰好前几天有住友留言说想看好好住也写写《都挺好》里的家,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剧中几个家里有哪些你没注意到的细节,看看有没有值得借鉴进你家的地方。
#1./ 大哥 - 苏明哲家
定居美国的大哥本来和妻子女儿过着优渥的中产生活,但由于家中突然的变故而面临失业。他们在美国(看起来非常像京郊别墅区)的房子却是非常常见的欧式别墅,海外华侨的身份也也让大哥的家虽然有着欧式的建筑和硬装,而软装却以中式为点缀。
▲ 看点一:圆形餐桌
相较于传统的方形餐桌,木质的圆形餐桌也是更中式的造型。几把贝壳靠背的木质餐椅,更有中国人喜欢热闹团聚,围桌而坐的感觉,非常适合大哥这种热爱做「表面工夫」的人。
▲看点二:内嵌厨房设备
厨房的蒸烤箱都采用了内嵌的形式,这样内嵌的柜体和家电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家里的空间利用率,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双开门的冰箱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大哥一家注重生活质量的特点,冰箱一侧的接口应该是冷水口,目前市面上许多品牌的冰箱都有这种功能。
▲看点三:拱形门洞
拱形门洞是在欧式建筑里非常常见的一种做法,往简单里说,无非是划分家里不同空间的过渡,但因为它头顶是弯的,不再是单纯的横平竖直,所以可以轻轻松松能给整个空间加入不少戏剧感,也能让空间显得更大。
#2./ 二哥 - 苏明成家
作为「讨嫌担当」的二哥苏明成家,却意外的更有温情脉脉的生活感,其实这也和二哥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特别是越往后看越觉得,二哥诚然贪婪又跋扈,但他自己却认为这是倾注了感情的一种回报——「我以我认为对的方式孝顺父母,那从父母那里拿点钱用怎么了」?这种从小被娇惯养出的巨婴心态也导致他会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在自己的家里,所以在二哥家里,你可以看到许多非常生活化的小巧思。
▲看点四:玻璃折叠门
在二哥家出镜最多的客厅餐厅区域采用白色边框玻璃折叠门间隔,不仅可以纳入光线,又节省空间,平时敞开式的空间通风效果也很不错,还能让餐厅与厨房有更好的交流互动,同时还能让空间显得更加开阔,这也是最近小户型装修里非常流行的一种做法。
▲看点五:餐厨一体
餐厨一体是对于开放式厨房较为折衷的一种做法,厨房一侧的餐桌可以在需要面点烘焙时作为岛台使用,平时下厨用餐时,出菜的动线也更加方便。而当二哥家把餐厅的玻璃折叠门完全打开时,这个空间又变成了LDK一体。
▲ 看点六:餐边柜
二哥家的餐边柜内容丰富——待客水杯、红酒杯、整套的英式茶具,不难看出小两口之前的生活应该过的有滋有味,甚至是小资的。有兴致在家搞搞仪式感的话,餐边柜是家里再合适不过的家具了,封闭式的柜门让器皿不易落灰,玻璃柜门也可以让柜内放置的物品一目了然,拿取更加方便。
▲看点七:活用走廊做收纳
走廊对于许多住友都是非常鸡肋的一个存在,对于较为狭窄的走廊,很多住友通常会放一个储物能力不强的小边柜作为装设摆设,非常浪费。而苏明成家则利用顶天立地的定制收纳柜完整利用了走廊的空间,虽然只有薄薄一层,但用于收纳日用杂物也已经绰绰有余。
▲看点八:定制衣柜收纳
比起成品衣柜,定制的衣柜其实是更适合普通家庭日常使用的,二哥家的卧室床尾就有着这样一组衣柜,挂衣区、叠放区、内衣区、袜子配饰区分的清清楚楚,唯一的缺点是完全的开放式容易显得房间很乱,如果在前面挂上一面纯色的帘子则会干净许多。
▲看点九:入户隔断
二哥家属于没有玄关的户型,只要一开门,家里的空间就会尽收眼底,非常没有隐私。所以在入户的正前方,放置了一组半隔断式的收纳柜遮挡了通往卧室,洗手间这些私密空间的视线。同时这样的柜子也能作为入户收纳,放置钥匙,钱包等每天出门必备的用品。
▲看点十:沙发床
这个沙发床可以说是非常精准的表达出了二哥自私的一面——拿着父母卖房的钱买来的房子,却并没有给父母准备一处来做客时睡觉的地方。不过讲道理,如果家里不常有亲戚朋友来做客,那么设置一个次卧也确实是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排除二哥本身自带的人格缺陷加成,不设置次卧的做法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务实(吧?)。
#3./ 小妹 - 苏明玉家
姚晨饰演的小妹苏明玉的家也是非常家如其人了。从小就被重男轻女的母亲和自私跋扈的哥哥们欺辱,被剥夺各种正常孩子的权利,明玉少年时就离家自己照顾自己,在超市打工,在大街上发传单,吃了很多苦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她的家就和她的性格一样,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与功能,简单务实且有质感,宽敞明亮却有着一丝丝的冷清。
▲ 看点十一:超大衣帽间
爱美爱漂亮衣服是苏明玉作为一个女性的天性,而可以想把衣帽间整多大就整多大则是苏明玉作为一个事业成功的独立女性的能力。独立成区的衣帽间,书房与客厅形成洄游空间,无论是回家后换下衣服到书房工作,还是在卧室卫生间洗漱完毕出门上班,这个设置都非常合理有效率。
▲看点十二:柜内感应灯
在苏明玉打开衣柜换衣服时可以看到柜内设置了感应灯,这样做可以让柜内收纳的衣物更加一目了然也能更快的挑选。
▲看点十三:环形吊灯
书桌上方的环形LED吊灯不仅颜值赛高,打光也非常均匀,环形打光的形式还能做到灯下无影,作为办公学习空间使用非常合适。
▲看点十四:门洞内框半隔断
在书房与客厅的连接处原本是一个非常宽阔的门洞,被内框的两个收纳展示架半隔开来,不仅区分开了不同功能的空间,还有了一处可以展示装饰品的陈列处。由于房子本身空间已经很大,所以即使是半隔断也完全不显得局促。
▲看点十五:露天健身区
苏明玉在客厅一侧的露天阳光房内设置了健身器材和绿植作为家庭健身区,平时在家健身时就不用再担心通风问题了。
▲看点十六:内嵌浴缸
全包木饰面的内嵌浴缸不仅制造出了充足的台面可以摆放香薰蜡烛和洗浴用品,在使用浴缸时也有了进出的「缓冲地带」,安全许多。
#4./ 苏家老宅
苏家老宅是那种非常典型的苏州市区内的巷弄旧居,不管是家具家电还是日用佩饰都非常有年代感。尽管屋里的大部分家具设施都已经过时,但仍有一些复古元素在近两年回潮,喜欢80年代老干部风格的住友倒是可以借鉴其中一些元素。
▲看点十七:水磨石&花砖
水磨石和花砖都是近两年回潮的复古元素,独特的纹理和质地让他们受到许多设计师的喜爱,在当下的装修中被广泛使用在地面或卫生间区域。
▲看点十八:蕾丝铺盖
在80年代的家里,妈妈们总在沙发、电视、冰箱上铺盖着一块繁复优雅的蕾丝布,好看又防灰。这样的方法如今还在被许多喜欢有点年代感的家居风格的住友们所使用,小规模的点缀会让整个家温柔而更有生活气息。如果觉得蕾丝太过女性化的话,也可以使用其他花样的布艺。
▲看点十九:墙裙
从前的老房子因为刷墙工艺和涂料没有那么完善,所以会在墙上围布防止墙皮脱落,而现在人们更多的是用其他颜色的涂料涂刷出卫生墙的效果,让墙面多一些丰富有趣的视觉感受。
▲看点二十:海报墙
老宅里苏明玉的书架上方有许多粘贴上墙的照片,卡纸及画报。在家里使用这样的方式,不管是旅行时买到的小明信片或是喜欢的杂志内页,都可以让居住者的生活气息更加凸显。
已经走过的路还可以再走,走的越慢,感触越深。这是溪口镇率水边老街一带,这儿曾是新安江上溯至休宁上游一带的重要商埠码头。
下图是界首村,属于溪口镇。讲到这儿,有段历史渊源要交代,松珍公路沿途过去有休宁的板桥和花桥两个乡(现在花桥乡已经并入溪口镇),花桥乡和板桥乡合起来就是以前婺源的浙东乡,划归休宁管辖仅仅是解放初的事,休宁与婺源的地界就是这个界首村。
这位村民是界首村的,今年已经七十多了,好像以前干过村长什么的,你看他器宇轩昂的的样子就知道做过领导的,姓什么来着?忘了,现在记性越来越差。
他说,婺源和休宁的界碑现在还在,修建松珍公路时埋在村北几百米的公路边,那石碑比人还高。他还说,以前婺休地界还要往北,是那立界碑的人,嫌石碑太沉,不愿意继续抬下去,就丢在现在的位置。他看我感兴趣,说找个人挖开让我瞧瞧,我赶忙叫他打住。
我还向他打听了关于这一带方言口音的问题,据坊间流传,婺源和休宁的口音也是以界首村为界限的,其实不是,真正的婺源口音是板桥以南漳前村一带为止。
所以,网上的东西引用前最好实地验证一下,没有得到证实前,应表明此话出处,以撇清干系,省的赖上你,错了就说若木怎么怎么说,我说对的时候,没看你点赞。下图是界首村的水口处。
下图是花桥村,以前的花桥乡政府所在地,这村名真好听,听去就想到做梦娶媳妇。
花桥以前还有小学,现在撤销了,小孩子都去溪口读书,连幼儿园都没有了,小学里面里面杂草丛生。现在偏僻的乡下难得见到几个年轻人和小孩子,村不像个村。
几乎每间教室都码放着几口棺材,一片死寂。
花桥村再过去就是石潭村,前几年走过这里,感觉还有些生气,现在到处人去楼空,整个村子如鬼蜮一般。
路边已经荒废的老宅。
这是拍春天油菜花的呈村,同一个地方,不同季节差异很大。季节和气候対景色的变化影响很大。记得前段时间有个网友问我:他去太平湖湿地公园,怎么看上去没有我拍的照片那么好看——就是这么回事,我自己也常有此感受。
这是凰腾村,这个村后山有条通往婺源官坑的古道。
这条古道是我剩下为数不多还没走过的徽州古道之一,我想看看古道的起点,沿着村边的小路到了村尾。
这古桥就是起点了。
这条古道经过婺休边界的觉岭,也叫觉岭古道,全长13公里,算是徽州古道中比较长的,且一路荒凉,一个人走,感觉还是有点犯怵。
我很想知道沿途路况,但到现在都知之甚少,黄山这里不乏户外驴友,他们中有些人走过这条古道,我看过帖子,一大堆男女,欢声笑语,几十上百张照片,尽是各种表情包,各种摆拍,相互调侃,鲜有人对路况详细说明。把自己当成大自然的配角难道不好吗?
这一带示意图,红色箭头为松珍公路,绿色为觉岭古道。
到板桥了,乡里的这条干道整理的不错,比前几年清爽了不少。
板桥乡政府,搬到了一个新地方。
乡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照片,书记是女的。
进板桥村里大概看了一下,村容村貌也比以前好,这墙面刷点泥浆涂料好看,路边的猪栏和粪坑什么的都拆掉了,垃圾定点堆放。
漳前村河边的这些老房子还保留着,好看倒是好看,但荒废太久,好像没多大价值了,拆了又可惜,真是鸡肋,纠结是把杀猪刀。
这是梓坞村宋氏祠堂,有七八百年历史,为安徽省级保护单位,砖雕多精致。
这是梓坞村委会张榜的脱贫攻坚战线路图,很详细,很用心。
漳前村的天一生水阁,当地人叫它石亭,地图上也是这么标注的,本准备当天翻越浙岭到虹关歇息,但到漳前时天已晚,忽然想在生水阁的楼上搭帐篷住一宿,我怕当地人忌讳,事先征询过村民,他们回答:“没事,你不怕就去住吧。”但上去看了一下,阁楼上好像刚做过法事,满地的鞭炮屑,够清扫的,遂放弃。
阁楼上一面是观音像端立着,另一面是一排木花窗,对着公路,很有味道,令你联想到李煜无言独上西楼的景象,鸡冻都来不及,有什么好怕的。
但你得承认,生水阁坐落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野里,独自一人住一晚还真得有点胆量,但天降大任于斯人,肿么办呢?
给漳前村的孩子拍照时,我想做的尽量隐蔽些,假装在拨弄手机,但右边那丫头还是看出端倪,用怀疑的眼光打探我,问道:“你在干什么?”现在的小孩不好忽悠。
她好像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外地打工,最远有在深圳的,平时很少回家。反正在徽州偏远乡下(也可能是中国的偏远乡下),皆是老的老,小的小,有种萧疏之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乡村了。
漳前村附近这一带,几百年的古迹不少,地形上落差很大,白天,阳光在山间或幽深的巷道间游走,忽明忽暗,受地形影响,天气阴晴不定,有点神秘叨叨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鬼使神差一般,只有坐等天的旨意。
这感觉有点怪怪的,说不上讨厌,可能喜欢还多一点,不似平原一带,四平八稳,一眼洞穿几十里外,一切尽在掌握,孩儿般的好奇心消逝了,完全没有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念想,细思极恐,不知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下图是漳前村小溪,水质清澈,溪边有个村里的停车场,当天晚上就在停车场搭了帐篷,沂源河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吵了一夜,有点冷,还下了毛毛雨,要不,又是个多么美好的山乡之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