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行业事故频发 如何预防
涂料安全事故主要有两类,一是涂料、油漆引起火灾或发生爆炸,二是涂料、油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导致居民或油漆工中毒。
对于涂料、油漆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隐患,涂料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一、涂料厂(化工厂也不例外)在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是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特别是生产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跑、冒、滴、漏”其危害性就更大,涂料企业应定期定时进行对设备和产品进行排查,消除相关隐患;二、有些涂料厂(含化工厂)由于场地太小,生产任务已超出了原来的设计规模,出现生产场地原材料和成品混杂在一起的情况。涂料等物料通常都具有毒性、刺激性或易燃易爆性,涂料企业应分类存放于通风处。三、工艺设备落后。一些涂料企业的生产工艺仍处于落后状态,车间内基本上没有配备新型的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火灾自动报警器及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设施等,涂料企业应在注重生产的同时购置必备的安全器材,降低生产风险。四、一些涂料厂在建厂设计时,由于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一系列安全法规、条例缺乏足够的了解,结果造成设计、施工、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违规事件,对此,涂料企业应加强安全法规的宣贯,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五、一些涂料企业缺乏严格的安全培训制度,对招聘的民工和新员工大多是简单口头教育,即可上岗工作。这些从业人员既不懂危险化学品的性能、毒害,更不懂如何防范和处理突发事故。这种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21条“……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的精神。因此,涂料企业必须对新招聘的或素质相对较低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对于涂料、油漆引发的污染或中毒事件,涂料企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一是提高相关技术水平,改善生产设备,发展低VOC产品;二是用低毒溶剂逐步代替有毒有害溶剂,杜绝使用对人体极具危害性的二氯乙烷;三是对油漆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油漆工进行作业时佩戴呼吸防护面具、防护衣、护目镜、安全鞋及防护手套等。
涂料可分为油性和水性,油性涂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油漆,可见油漆只是涂料的一个分支。油漆又分为溶剂型和非溶剂型,由于几乎所有的油漆都是石油、天然树脂和人工合成树脂的产物,并含有苯族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苯酚)或松节油等石油化工产品等作为溶剂,所以极其易燃。准确地说,油性涂料是易燃的,或油性涂料中的溶剂是易燃的。相反,水性涂料,如乳胶漆、水性木器漆、聚乙烯膨胀防火漆等都是不燃或阻燃的涂料。 由于油漆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因此一般不允许个人搭乘汽车、火车时携带。油漆的运输递送,通常是通过特定的有资质的运输公司进行,需有危险品运输许可证。但即使如此严格控制,公路上的油漆运输车还是事故频发,惊险不断。另外,即使是不燃的水性涂料,在运输路上也时有翻侧倒洒满地的事故发生。另外,还有些事故是因为货车突然爆胎所致。因此,笔者认为司机有必要对车上装载的涂料和运输车本身进行定时的检查,不要只顾一贯的赶路,否则事故发生时,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危及人身安全。而司机本人在路上是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不能疲劳驾驶的。 此外,油漆的易燃性还表现在涂装施工时,大量可燃气体挥发到空气中,非常容易出现燃烧或者爆炸的事故。因此,在涂料施工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保证空气流通,防止溶剂蒸汽的聚集2、禁止任何明火,禁止使用明火烘烤或加热油漆3、禁止穿着化纤衣物进入施工现场,防止静电火花4、禁止在涂料施工现场进行其他作业,尤其是铁器撞击、物品剧烈摩擦的作业。 还有,油漆在存储时也得按严格的要求去做,如轻放轻卸,保持包装密封完好,以解除油漆挥发致燃的危机。所以,定时的检查也是必须的。要时刻紧记油漆易燃的特性,犹如头上悬剑,丝毫不敢松懈,相信是可以防范事故于未然的。 涂料的另一分支——水性涂料,因其不燃的安全性能,相信是除了它的环保特性外最为当前行业所推崇的。假以时日,随着水性涂料的技术日趋成熟,水性涂料广泛用于民生、工业领域,亦可大大降低涂料事故的发生。 总而言之,涂料安全事故的遏制既有赖于相关操作人员的谨慎,在各项安全措施的规范下操作,也有赖于替代品的技术成熟,做到真正可以取而代之。
(2)工作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通风条件不好,必须采取措施后方能涂刷。
(3)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如口罩、防毒口罩、安全护目镜或全面罩,工作场所应有洗眼装置,或橡皮手套(布手套)、工作服、袖套、脚盖等。
(4)手上或皮肤上沾有涂料时,尽量不用有害溶剂去洗涤,可用煤油或柴油洗涤,或用肥皂、洗衣粉加木屑擦洗,再用温水洗净。
(5)对长期从事涂刷工作的工人,实行定期体格检查,发现症状及时治疗。
(6)改善操作现场环境,如红丹素类尽可能采用刷涂,少用喷涂,以减少飞沫及气体吸入人体的机会、操作时,站在上风方向,盖紧封严涂料容器,避免气体挥发。
(7)吃饭前必须洗手洗脸,使用有害涂料时间较长者应淋浴。
(8)手或外露皮肤可事先涂抹保护性糊剂。糊剂可自行配制,其配合比是:滑石粉22.1,淀粉4.1,植物油或矿物油9.4,明胶1.9,甘油1.4, 硼酸1.9,水59.2。涂前,先将手洗净,然后再将糊剂放在手掌上用手搓成完全干燥的薄层即可。工作结束后,用水和肥皂洗净。
目前,中国社会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进步,涂料产业也拥有着喜人的前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大环境下,相信涂料施工人员这个群体也会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得到良好的改善,希望油漆工人的健康和利益能够得到更多的保障。
(1)选址:有的企业厂址在居民区,一旦发生火灾会殃及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
(2)房屋结构:很多企业车间、仓库沿用砖木结构的旧房屋,不适宜生产具有溶剂的涂料如油漆、绝缘漆、油墨、稀释剂及有溶剂的胶粘剂等化学危险品。
(3)防火间距:很多企业的总图布置不符合化学危险品防火间距的规定,有的企业车间与仓库连成一体,;有的企业生产化学危险品的车间与其它车间连成一片等等。
(4)整体防爆:很多企业对整体防爆概念认识模糊、意义不清,如有的照明灯采用防爆灯而设备电机没有采用防爆电机;有的电线不进护套,或护套选材不达标准;有的在防爆车间设置电器控制箱,使已安装的防爆设施失去意义。
(5)防静电:有的企业在输送溶剂时没有采用可靠的防静电措施,当流速较快时易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6)通风:有的企业车间没有采用必要的通风设施,当车间内溶剂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引起爆炸或中毒现象。
(7)消防设施:有的企业没有配备足够的消防器具或消防水源,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及时抢救。
(8)管理制度:有的企业管理混乱,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尤其缺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管理网络。
(9)安全知识:有的企业缺乏对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没有建立安全周知卡,对使用的化学危险品的危险特性不甚了解。
(10)应急预案:是企业在突发事故时对火灾或爆炸、中毒等事故进行有效控制和彻底消除的一种实战方案。预案制定后必须进行演习,以达到预期目的,而极大多数企业仅停留在纸上,或预案不切实际,成为检查时展示的一种形式。
(11)企业规模及管理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水平上,如有的企业树脂加热仍采用煤灶加热的办法;有的企业还在使用国家已淘汰的落后设备。
(12)人员素质偏低,技术储备不足。大多数企业缺乏必要技术手段和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