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无铬钝化液钝化后中性盐雾测试为什么达不到24小时?
由于无铬钝化剂只追求不含铬离子,而忽视了铬离子对于酸蚀钝化反应中的填充和封闭作用,所以耐盐雾能力普遍偏差。深圳圣德益公司经过不断优化配方,目前的无铬钝化剂可以满足ADC12耐中性盐雾48小时。
酸洗液是以铝钒土、焦碳(无烟煤)为主要原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冶炼而成,主要化学成份为Al2O3(95%-97%)、TiO2 。还含有少量的SiO2和Fe2O3等,显微硬度1800-2200 kg/mm2,韧性比SiC高,用它制成的磨具和磨料,适于磨削抗张较高的金属,如各种通用钢材、可锻铸铁、硬青铜等,也可制造高级耐火材料。
三价铬盐是形成钝化膜的主要化合物。但是钝化剂成分的确难找,这需要向老师或者专家咨询。
铝材的无铬钝化是利用无铬的组合物和铝反应后成膜,无铬钝化液中有机物必不可少。这层膜很薄,一般不能裸露使用。需要进一步涂覆其它涂料,这层膜主要用来提高面涂层与铝材的附着力和一定的耐腐蚀性。由于铝材本事的耐腐蚀性很好,所以做了无铬钝化后再涂装的耐腐蚀性就更好。一般卡式至少240小时。
另外一个做暂时性防锈的薄涂层可以无需再涂而单独使用,比钝化层要厚一些,比涂料要薄。这种产品不多,有个别无铬的在压铸铝上可以达到48小时,冲压件可以达到240小时中性盐雾。1年的临时保护绰绰有余。
磷化膜和镀锌层,都可以用酸简单退除,比较前后的重量差值得到膜层重量,间接表示膜厚。
从纯化学的角度看,没有好的方法直接测得铝氧化膜膜厚的重量,原因在于膜层成分三氧化二铝与基体金属铝都有两性,既溶于酸又溶于强碱,没有明显的界面可分,只能用间接法获得,即用膜厚表述。
1钝化原理:
ZY-WG 无铬钝化剂使镀锌层在含有络合剂的条件下,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并以其成膜的稳定性,形成牢固致密耐蚀的钝化膜。
2.产品性能:
经该产品钝化膜,无色、光亮、耐蚀性强。与传统的含铬钝化比较,其显著特点是无毒、无刺激味,工作液稳定,符合环保要求。
3.用途:
适用于各种镀锌产品的钝化处理,有效的防止镀锌产品表面腐蚀氧化,提高金属表面的抗腐能力,使镀锌件长久保持光亮。
4.钝化方法:
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喷淋加气吹,浸渍加控干或风吹,也可辊涂涂抹等多种方法钝化。
铝合金钝化液能使铝材表面及时形成一层保护性能较强的均匀的钝化膜,可适用于铝合金及铝压铸件的防腐蚀处理,在表面形成一层透明、淡彩的涂层;也可以用于喷涂、粉末喷涂及上胶处理的前处理;本品不含六价铬、环保、安全无毒、操作、废水处理简单,使用单位成本低。
5、成相膜理论认为,当铝合金等金属溶解时,处在钝化条件下,在表面生成紧密的、复盖性良好的固态物质,这种物质形成独立的相,称为钝化膜或称成相膜,此膜将金属表面和溶液机械地隔离开,使金属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而呈钝态。
6、吸附理论认为,金属表面并不需要形成固态产物膜才钝化,而只要表面或部分表面形成一层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层也就足以引起钝化。
7.这吸附层虽只有单分子层厚薄,但由于氧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改变了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结构,使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升高,金属表面反应能力下降而钝化。此理论主要实验依据是测量界面电容和使某些金属钝化所需电量。
1、喷砂,主要作用是表面清理,在涂装(喷漆或喷塑)前喷砂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对附着力提高有一定贡献,但贡献有限,不如化学涂装前处理。
2、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
3、着色:对铝进行上色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铝氧化上色工艺,另外一种是铝电泳上色工艺。在氧化膜上形成各种颜色,以满足一定使用要求,如光学仪器零件常用着黑色,纪念章着上金黄色等。
导电氧化(铬酸盐转化膜)——用于既要防护又要导电的场合。
4、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利用铝和铝合金制作在酸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来整平抛光制年表面,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PH的化学加工方法。
这种抛光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用电源,不受制件外型尺寸限制,抛兴速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等优点。铝及铝合金的纯度对化学抛光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纯度愈高,抛光质量愈好,反之就愈差。
5、化学氧化:氧化膜较薄,厚度约为0.5~4微米,且多孔,质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底层,但其耐磨性和抗蚀性能均不如阳极氧化膜;
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的工艺按其溶液性质可分为碱性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两大类。
按膜层性质可分为:氧化物膜、磷酸盐膜、铬酸盐膜、铬酸-磷酸盐膜。
6、喷涂:用于设备的外部防护、装饰,通常都在氧化的基础上进行。铝件在涂装前应进行前处理才能使涂层和工件结合牢固,一般的有三种方法:磷化(磷酸盐法)、铬化(无铬铬化)、化学氧化。
7、电化学氧化,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氧化处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不消耗电能,适用范围广,不受零件大小和形状的限制。氧化膜厚度约为5~20微米(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可达60~200微米),有较高硬度,良好的耐热和绝缘性,抗蚀能力高于化学氧化膜,多孔,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至于说本色皮膜,三价铬体系与无铬体系都能做出。
2、着色:对铝进行上色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铝氧化上色工艺,另外一种是铝电泳上色工艺。在氧化膜上形成各种颜色,以满足一定使用要求,如光学仪器零件常用着黑色,纪念章着上金黄色等。
3、导电氧化(铬酸盐转化膜)——用于既要防护又要导电的场合。
4、化学氧化:氧化膜较薄,厚度约为0.5~4微米,且多孔,质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底层,但其耐磨性和抗蚀性能均不如阳极氧化膜;
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的工艺按其溶液性质可分为碱性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两大类。
按膜层性质可分为:氧化物膜、磷酸盐膜、铬酸盐膜、铬酸-磷酸盐膜。
5、电化学氧化,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氧化处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不消耗电能,适用范围广,不受零件大小和形状的限制。氧化膜厚度约为5~20微米(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可达60~200微米),有较高硬度,良好的耐热和绝缘性,抗蚀能力高于化学氧化膜,多孔,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6、喷涂:用于设备的外部防护、装饰,通常都在氧化的基础上进行。铝件在涂装前应进行前处理才能使涂层和工件结合牢固,一般的有三种方法:磷化(磷酸盐法)、铬化(无铬铬化)、化学氧化。
8、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利用铝和铝合金制作在酸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来整平抛光制年表面,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PH的化学加工方法。这种抛光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用电源,不受制件外型尺寸限制,抛兴速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等优点。铝及铝合金的纯度对化学抛光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纯度愈高,抛光质量愈好,反之就愈差。
9、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
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叫钝化。
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形成了一层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使金属的电极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而成为耐蚀的钝态。如Fe→Fe++时标准电位为-0.44V,钝化后跃变到+0.5~1V,而显示出耐腐蚀的贵金属性能,这层薄膜就叫钝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