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铝件镀化学镍如何解决?
适合纯铝、合金铝及铸铝等需化学镀镍的镀件,镀层表面光亮均匀、结合力好、防腐性强。在化学镀镍前,不需浸锌、浸铜和沉镍等预处理,前处理完成后便可直接入槽进行化学镀的工艺。
一
化学除油→水洗→酸洗出光→水洗→表调→化学镀镍→水洗→后处理
二
铝件直接化学镀镍工艺说明除油。除油可采用化学、物理等方法,原则以不腐蚀铝件表面为好,如HH102高效脱脂粉。
2.
酸洗出光。要以不同的材质选用不同的工艺。保证镀件表面无挂灰现象。如出现挂灰的情况,可配置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时间0.5~2min,室温。
3.
表调。表调液:柠檬酸钠3~5g/L、氨水200~250ml/L,时间:以表面起泡后0.5~1min,室温。
化学镀镍。槽液配好后,按下列工艺参数施镀:
温
度:75~80℃
PH值:8.5~9(氨水调整)
装载量:1~1.2dm2/L
该工艺可作为铝件的最终处理,也可以作为其它镀种的预处理及配套工艺。
同样适合钢铁、铜等金属及石墨等非金属材料的化学镀工艺。
铝合金前处理一般需要浸镍或浸锌,浸锌是传统工艺,工艺稳定,但性能没有浸镍好。浸镍应该属于新工艺,稳定性稍差,但镀层性能更好。
另外,在化学镀完成后需要在200度条件下去氢一个小时,以增加结合力。
化学镍可经热处理提高硬度, 不同磷含量的化学镍镀层其镀态硬度和热处理后的硬度有很大的不同, 磷含量越低的镀层, 其镀态硬度越高. 但经过适当的热处理 (345-400度, 1H), 各种磷含量的镀层硬度都慧升高到一个很高的范围(HV 850-950). 这基本达到了硬铬的硬度. 所以若非外观的考量, 直接施行热处理即可达到接近铬的硬度, 无须再加镀其他金属了!
化学镍
药水使用中分解成多,镀液中
亚磷酸
根过多也会导致镀层的沉积速度慢,这种情况应更换稳定性好的化学镍药水,如
比格
莱的Ni-809,保证化学镍镀层稳定的沉积速度。
化学镀黑镍工作液是用HH118-5化学镀黑镍添加剂配制而成,镀液为绿色透明液体。当镀液调整为工作状态即PH值9~10时,镀液为蓝色透明液体。沉积速度为5~8µm/h。使用工艺如下:
一、工艺流程
1、HH922A除油→水洗→HH942除锈活化→水洗→水洗→热水预热→化学镀镍磷合金→水洗→化学镀黑镍→水洗→HH118-7黑色钝化→水洗→后处理
2、HH922A除油→水洗→HH942除锈活化→水洗→水洗→热水预热→化学镀黑镍→水洗→黑色钝化(HH118-7)→水洗→后处理
说明:①工艺流程1,适应于钢铁、铜合金、铝合金、铸铁等材质的镀件,如镀件要求表面硬度高,颜色为枪黑色等。
②工艺流程2,适应于钢铁、铝合金、铸铁和铜合金直接镀黑镍,也能在不锈钢、电镀镍和电镀铬上直接施镀。
③在不锈钢、电镀镍等镀件上直接镀黑镍时,施镀前需用浓盐酸或20%硫酸(30~45℃)先进行活化处理,时间不少于10分钟。铝合金件施镀时,要按铝合金工艺条件进行。(铝合金镀黑镍另附说明书)
二、工作液的配制
1、按如下配方配制工作液
硫酸镍:25克/升
次亚磷酸钠:25克/升
HH118-5:200ml/升(约220克/升)
2、按计算工作液的总量一半的水,分别将硫酸镍、次亚磷酸钠溶解,混合沉淀后,加入HH118-5充分搅拌均匀,用水补充至工作液总量所需的体积,再充分搅拌沉淀或过滤后,即为工作液。
3、用氨水调整PH值10~11(工作时保持在PH值9~10范围内即可)。
三、施镀的工艺参数
1、施镀温度:80±5℃
2、工作装载量:1~1.5dm²/L
3、PH值:9~10,用氨水调整
4、时 间:视工件要求不少于20分钟。
四、施镀的重点和镀液的维护
1、镀槽需用耐酸碱、耐高温材料制成,如聚丙烯或玻璃钢等。镀槽最好加盖,即能减少热能的损耗,又能防止杂物落入。
2、施镀过程中要经常搅拌,用机械或空气搅拌均可。
3、工作中槽液每小时需循环过滤一次,过滤机要用专用设备,如连续过滤可起搅拌的作用。
4、由于施镀中PH值会下降,需经常检查PH值,并用氨水进行调整。
5、槽液的补加。以施镀一个小时为时间段,以装载量1dm2/L· h为基准,计算出施镀工件实际面积相对的有效工作液总量(注:不是槽液总量)。而后按该工作液总量的10%进行补加。视现场情况,各补充材料可用水事先溶解后补充,也可用工作液溶解后补充。以上补加完成后,用水将镀液加至规定的位置,调整PH值,经过滤后可继续施镀。
6、要定期对镀槽进行倒槽清洗,清洗槽的时间应视现场工作情况和槽壁沉积物严重程度而定。镀槽用3%稀硝酸浸泡后,用清水刷洗或冲洗干净。
五、后处理
视工作表面对色泽的要求,可进行钝化(深黑色)或不钝化(灰黑色)处理。最后用HH932脱水防锈油或透明清漆进行封闭。钝化工艺见“HH118-7化学镀黑镍钝化液说明书”。
化学镀镍镀液的配方为: NiSO4•7H2O:20g/l,NaH2PO2•H2O:30g/l,Na3C6H5O7•2H2O:10g/l,NH4Cl:30g/l;pH值:8.5~9.5(浓氨水调节)。
工艺流程:除油-活化-空镀-上砂-去浮砂-加厚镀-镀表面层。
化学镀镍溶液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在酸性镀液中生成的是高磷非磁性镀层(酸性条件下的化学镀镍温度一般为85~95℃),而在碱性镀液中生成的是低磷磁性镀层,适合用于吸波材料。碱性化学镀镍溶液具有非常好的均镀能力,镀层结合力高。
工艺流程中除油一般用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三钠的溶液中电解处理;活化一般在盐酸或硫酸中进行,对于不锈钢基体,还要作预镀处理。
扩展资料:
化学镀镍的原理
在催化剂Fe的催化作用下,溶液中的次磷酸根在催化表面催化脱氢,形成活性氢化物,并被氧化成亚磷酸根活性氢化物与溶液中的镍离子进行还原反应而沉积镍,其本身氧化成氢气。即:
2H2PO2-+2H2O+Ni2+→Ni0+H2↑+4H++2HPO32-。
与此同时,溶液中的部分次磷酸根被氢化物还原成单质磷进入镀层。即:
H2PO2-+[H+](催化表面)→P+H2O+OH-,所形成的化学镀层是NiP合金,呈非晶态簿片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镀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