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比重是多少?
铝合金的比重为2.63-2.85g/cm。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铝合金除具有铝的一般特性外,由于添加合金化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又具有一些合金的具体特性。
铝合金有较高的强度(σb为110~650MPa),比强度接近高合金钢,比刚度超过钢,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可作结构材料使用,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建筑、机电、轻化和日用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6061铝合金的比重是ρ=2.7(g/cm³)。
其它5系、6系铝合金的密度范围在2.5g/cm³至2.8g/cm³之间,详见下表。
参考:《铝合金及其加工手册》 (第二版)
合金铝密度表
有疑问可追问,希望帮到你。
铝的比重是:2.7 g/cm3=2.7KG/M3
密度:2.702g/c㎡,银白色,有光泽,质地坚韧而轻,有延展性。 做日用皿器的铝通常叫“钢精”或“钢种”。
元素名称:铝
元素类型:金属
元素原子量:26.98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0.0
元素中文名称:铝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6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太平洋表面(ppm):0.00013
元素英文名称:Aluminum
相对原子质量:26.98
地壳中含量(ppm):82000
核内质子数:13
核外电子数:13
核电核数:13
氧化态:Main Al+3 ,Other Al0, Al+2
质子质量:2.1749E-26
质子相对质量:13.091
所属周期:3
所属族数:IIIA
摩尔质量:27
氢化物:AlH₃
氧化物:Al₂O₃
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Al₂O₃
密度:2.702g/c㎡
熔点:660.37℃
沸点:2467.0℃
燃点:550℃
热导率W/(m·K):237
化学键能:(kJ /mol)
Al-H 285
Al-C 225
Al-O 585
Al-F 665
Al-Cl 498
Al-Al 200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5000
电离能 (kJ/ mol)
M - M+ 577.4
M+ - M2+ 1816.6
M2+ - M3+ 2744.6
M3+ - M4+ 11575
M4+ - M5+ 14839
M5+ - M6+ 18376
M6+ - M7+ 23293
M7+ - M8+ 27457
M8+ - M9+ 31857
M9+ - M10+ 38459
莫氏硬度:2.75
外围电子排布:3s2 3p1
核外电子排布:2,8,3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
a = 404.95 pm
b = 404.95 pm
c = 404.95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颜色和状态:银白色金属
原子半径:1.82
常见化合价:+3
发现人:厄斯泰德、韦勒
发现时间和地点:1825 丹麦
元素来源: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含量高于7%
元素用途:可做日用器皿,因其具有氧化膜,不会锈蚀。铝的合金可作飞机、船舶、火箭的结 构材料。纯铝可做超高压电缆。
工业制法: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和冰晶石的混合物
其他化合物:AlCl₃氯化铝,NaAlO₂偏铝酸钠,Al(OH)₃氢氧化铝
扩展介绍:带蓝色的银白色三价金属元素,延展性好,有韧性并能发出[响亮]声音,以其轻、 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高反射性和耐氧化而著称。
铝镁合金比重小于2.7公斤/立方分米,锌铝合金比重大于2.7公斤/立方分米。
成分不同、加工方法不同,比重有些差别。
铝镁合金比重小于2.7公斤/立方分米,锌铝合金比重大于2.7公斤/立方分米。
成分不同、加工方法不同,比重有些差别。
以下为各系列铝板的密度,紧供参考。
纯铝
2.7
tc7
4.4
防锈铝
lf2、lf43
2.68
tc8
4.48
lf3
2.67
tc9
4.52
lf5、lf10、lf11
2.65
tc10
4.53
lf6
2.64
纯镍、阳极镍、电真空镍
8.85
lf21
2.73
镍铜、镍镁、镍硅合金
8.85
硬铝
ly1、ly2、ly4、ly6
2.76
镍铬合金
8.72
ly3
2.73
锌锭(zn0.1、zn1、zn2、zn3)
7.15
ly7、ly8、ly10、ly11、ly14
2.8
铸锌
6.86
ly9、ly12
2.78
4-1铸造锌铝合金
6.9
ly16、ly17
2.84
4-0.5铸造锌铝合金
6.75
锻铝
ld2、ld30
2.7
铅和铅锑合金
11.37
ld4
2.65
铅阳极板
11.33
ld5
2.75
铝合金的相对密度为2.8×10³kg/m³,钢铁的密度为7.9×10³kg/m³。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³。
计算公式为: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体积。
扩展资料
密度的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
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ρRT,式中R为气体常数,等于287.14米²。
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对一般气体,如果密度不大,温度离液化点又较远,则其体积随压力的变化接近理想气体;对于髙密度的气体,还应适当修正上述状态方程。
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10-9左右。深水中的压力和水下爆炸时的压力可达几百个大气压,甚至更高(1大气压=101325帕),此时必须考虑密度随压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