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涂料 > 正文

细菌是怎么传播的,如何告诉孩子认真洗手的重要性

坚强的秋天
大气的耳机
2022-12-31 08:07:59

细菌是怎么传播的,如何告诉孩子认真洗手的重要性?

最佳答案
贤惠的诺言
魁梧的烤鸡
2025-09-05 07:53:12

疫情当前,做好自我隔离和自我防护尤为重要,最简单有效的就是戴好口罩和认真洗手。这一点,尤其要教给孩子。

千万不要小瞧认真洗手的重要性,日本一电视台就曾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它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细菌是如何在家人之间传递的。

节目组选了三代同堂的一家,爸爸妈妈、奶奶还有四个孩子,7口人生活在一起。

实验开始了,节目组给爸爸手上喷上模仿病毒的特殊涂料,这种涂料肉眼看不到,但在黑色的灯下面是发光的。

爸爸跟两个儿子玩了一会,并且爸爸跟孩子都有直接的手的接触,之后爸爸又做了一些其他事。

两个小时后,节目组开始检验:儿子们的手上已经沾染了染料,并且在用手摸脸的过程中,染料也大量沾到脸上!

也就是说,如果爸爸手上携带的是病毒,毫无疑问两个孩子都已经被感染上了。

是不是其他没有和爸爸直接接触的人就没事呢?

答案是“不”。两个女儿还有妈妈的脸上全都染上了涂料。

她们是怎么被传染上的呢?

姐姐摸了爸爸之前摸过的门把手,被传染上了;妹妹和弟弟一起玩球被传染上;妈妈则是抱了弟弟,弟弟用手抹了妈妈的脸,被传染了。

可见,全家都是因为手上先传染上了涂料,然后不经意间摸了脸,所以脸上也都沾满了涂料。

当然,爸爸摸过的楼梯扶手、装点心的袋子等物品上都被检查到有涂料。

短短两个小时,家里五个人的脸上都有了涂料感染,唯独奶奶脸上没有涂料踪影,这是为什么?

唯一的幸存者是奶奶,因为奶奶一直在做家务。她的手一直被流动的水冲洗,手上没有涂料,所以脸上也就没有机会被染上了!

所以,宝贝们,一定要记得认真洗手哦。特别是在外出进家后,吃东西之前,上厕所之后,都要用肥皂+清水,认认真真地洗手。

七步洗手法要牢记,一步一步要做到位才行!

下面是小口诀:

掌心对掌心;

十指交叉摩;

手心压手背;

手握关节搓;

指尖掌心揉;

拇指围轴转;

手腕别放过。

记得每个步骤至少要来回洗五次,才能更好将看不见的细菌消灭掉哦!

附一首儿歌,这是由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医生分享的,告诉家长和孩子如何做好病毒防护,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念一念学一学:

要警惕,莫恐慌,勤洗手,戴口罩。

别乱摸,多通风,不扎堆,少闲逛。

多锻炼,重营养,不舒服,早发现。

若接触,还发热,发热门诊去就诊。

对医生,不隐瞒,放轻松,遵医嘱。

你我他,齐防护,好心情才能赢。

在家陪娃,父母不妨带孩子学学下面这个手指游戏,让孩子在趣玩中爱上洗手。

《洗手歌》

手心搓,手背搓,

不要忘了交叉搓。

大拇指要转一转,

两只手指勾一勾。

小小手指抓一抓,

清水里面冲一冲。

最新回答
怡然的老鼠
满意的鲜花
2025-09-05 07:53:12

苯是一种什么物质?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沸点为80.1℃,甲苯、二甲苯属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目前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因为苯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的特点。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溶度的甲苯、二甲苯,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溶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样症候群。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家庭和写字楼里的苯主要是从哪里来的?

家庭和写字楼里的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如涂料,填料及各种有机溶剂等,都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经装修后挥发到室内。主要在以下集中装饰材料中较高:

1.油漆。苯化合物主要从油漆中挥发出来,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剂。

2.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苯在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比如装修中俗称天那水和释料,主要成分都是苯、甲苯,二甲苯。

3.各种胶粘剂。特别是溶剂型胶粘剂在装饰行业仍有一定市场,而其中使用溶剂多数为甲苯,其中含有30%以上的苯,但因为价格、溶解性、粘接性等原因,还被一些企业采用。一些家庭购买的沙发释放出大量的苯,主要原因好是在生产中使用了含苯高的胶粘剂。

4.防水材料,特别是一些用原粉加释料配制成的防水涂料,操作后15小时后检测,室内空气中苯含量超过国家允许最高浓度的14.7倍。

5.一些抵挡的假冒的涂料,也是造成室内空气中苯含量超标的重要原因。

苯对人体都有那些危害?

1.慢性苯中毒主要是苯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天津医院部门统计发现,有些患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支气管类及血小板下降等病症的患者其患病的原因均与房间装修时室内有害气体超标有关,专家们称之为化合物质过敏症。

2.长期吸入奔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期时齿龈和鼻黏膜处有类似坏血病的出血症,并出现神经衰弱症状,表现为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力降低等症状。以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严重可使骨髓造血技能发生障碍,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若造血功能完全破坏,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并可引起白血病。近些年来很多劳动卫生学资料表明:长期接触苯系混合物的工人中再生障碍性贫血罹患率较高。

3.女性对苯及其同系物危害较男性敏感,甲苯、二甲苯对生殖功能亦有一定影响,育龄妇女长期吸入苯还会导致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紊乱,初时往往因经血过多或月经间期出血而就医,常被误诊为功能习惯内子宫出血而贻误治疗。孕期接触甲苯、二甲苯及苯系混合物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呕吐及妊娠贫血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专家统计发现接触甲苯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工人的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

4.苯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西方学者曾报道,在整个妊娠期间吸入大量甲苯的妇女,她们所生的婴儿多有小头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缺陷。专家们进行的动物实验也证明,甲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鼠血中甲苯含量可达母鼠血中的75%,胎鼠会出现出生体重下降,骨化延迟。

怎样防止室内空气中苯的危害?

1.装饰材料的选择。装修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这是家庭室内空气中含量的根本。比如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油漆、胶、和涂料;选用无污染或者少污染的水性材料;同时提醒大家注意对胶粘剂的规定,普通百姓又没有经验,装饰公司想用什么就用什么,容易被忽视。

2.施工工艺的选择。有的装饰公司在施工中采用油漆代替107胶封闭墙面的做法,结果增加了室内空气中苯的含量,还有的在油漆和做防水时,施工工艺不规范,使得室内空气中苯含量大大增高,有的居民反映,一家装修,全楼都是味,而且这种空气中的高浓度苯十分危险,不但使人中毒,还很容易发生爆炸和火灾。

3.装饰公司的选择。要选择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装饰公司,并在签定装修合同时注明室内环境要求,特别是有老人、孩子和有过敏性体质的家庭,一定要注意。现在有的绿色装饰公司采用了无油漆工艺,使室内有害气体大大降低。

4.保持室内空气的净化。这是清除室内有害气体行之有效的办法,可选用确有效果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和空气换气装置。或者在室外空气好的时候打开窗户通风,有利于室内有害气体的散发和排出

5.装修后的居室不宜立即迁入。居室装修完成后,使房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待苯及有机物释放一段是后再居住。

6.应加强施工工人的劳动保护工作。有苯、甲苯和二甲苯挥发的作业,应尽量注意通风换气。以减少工作场所空气中苯对人体的危害。

甲醛的危害,甲醛中毒,甲醛超标,甲醛释放期

迅速的面包
伶俐的发夹
2025-09-05 07:53:12
可能会,但喷涂合格乳胶漆并不会直接导致真菌感染,但如果是劣质就不一定了,谁知道里面含有什么呢。还有乳胶漆喷涂有大量的漆雾(油漆颗粒),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危害极大。此外,漆里的化学成分,还会对人的眼睛和皮肤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在通风不畅的情况下会使接触者出现皮肤黏膜刺激感,对神经系统及肝、肾、造血系统造成损害。所以长年累月地喷涂乳胶漆,多伴有咳嗽、容易疲劳、头疼、胸闷、四肢无力的症状。而且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结核、胸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比例相当高。

喷涂作业的工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害羞的小刺猬
复杂的热狗
2025-09-05 07:53:12
油漆工作业环境的危险性是公认的。据调查,超过10年工龄的油漆工大多都有咳嗽、头疼、胸闷、容易疲劳、四肢无力的症状。苯是油漆中的主要污染成分,来自涂料的各种有机溶剂。因为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所以专家们把它称为“芳香杀手”。 苯系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的会出现昏迷。

除此之外,苯主要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经常接触油漆的人,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比如苹果、西红柿、含有叶绿素的蔬菜等等。另外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手套,做好保护。

伶俐的苗条
欢呼的书包
2025-09-05 07:53:12
伤口能碰涂料吗?个人认为伤口是不能碰涂料的,本身伤口就需要无菌的干净干燥的环境,而涂料属于化工产品,里面有各种低毒性和高毒性化工产品,对人都有危害,手上带有伤口时,接触这些化工产品,很有可能会使伤口感染,而且这些有毒害的化工产品会直接从伤口进入人体,严重有可能中毒。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