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5铝合金用什么腐蚀剂看金相效果好
(1)Keller's腐蚀剂:95ml水,2.5mlHNO3,1.5ml Hcl,1.0ml HF, 浸蚀试样10-20s,温水冲洗。随后可进入浓盐酸中,以增强所有组分的轮廓。
(2)Graff和Sargent's腐蚀剂:84ml水,15.5mlHNO3,0.5ML HF,3g的CrO3,合适2×××,3×××,6×××,7×××精炼合金的晶粒度检查,浸蚀试样20-60s,浸蚀时轻轻搅动。
一般用Keller试剂腐蚀,更常用的是阳极覆膜。个人感觉用电解抛光制样,比较容易腐蚀出晶界。
铝合金要看晶粒度一般需要电解抛光和阳极制膜,然后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或用SEM的EBSD进行观察。
PS:
Keller's浸蚀剂:
95ml水
2.5mlHNO3
1.5ml Hcl
1.0ml HF
浸蚀试样10-20s,温水冲洗。随后可进入浓盐酸中,以增强所有组分的轮廓。
金相图谱示例:
纯铝 80-120g/L 20-30min
5A02、5A03、5083、5A05、5A06、5B05、5A12、5052、3003、3A21、6A02、5056 80-120g/L 8- 15 min
2217、2A01、2A02、2A04、2A06、2B11、2B12、2017、2024、2A10、2A11、2A12、2A13、2A14、2A16、2A17、7A03、7A04、7A05、7075、7A09、7A10、2A80、4032、6061、6063 80-120g/L 3- 8 min
合金牌号 NaOH溶液浓度 浸蚀时间 (挤压态)
纯铝 150-250g/ L 25-30 min
3A21、5A05、3003、5052、
6A02、5A03、5A05、5A06、2A50、2A80、2A02、5056
150-250g/ L 15-25 min
2A11、2A12、2A16、2A17、7A04、7A09、2017、2014、4032、7075
150-250g/ L 10-20 min
一、低倍检验
截取试样后经磨床磨光后用汽油或酒精清除表面油污后进行浸蚀。
常用浸蚀剂:
1)15%NaOH水溶液显示铝合金低倍组织及硬铝晶粒度,显示铸造铝合金的针孔等缺陷。
2)(5ml)HF+(25ml)HNO3+(75ml)HCl显示纯铝、防锈铝等软合金的晶粒度。
3)(10ml)HF+(5ml)HCl+(5ml)HNO3+(380ml)H2O显示退火态的硬铝晶粒度。
试样经上述试剂浸蚀后,在30%HNO3水溶液中进行“中和”,去除表面氧化膜。
试样制备过程为:去油→浸蚀→冲洗→中和→冲洗→吹干
二、高倍检验
1. 试样制备
在需要分析的部位截锯试样后用锉刀锉平,锯断面较平齐时也可用粗砂纸逐渐整平,不能用力过大,以免形成较深的形变层,粗磨时注意切勿将粗砂粒带到下一道砂纸上,以免留下很深的划痕。由于铝合金质软,砂纸上的粗磨粒在磨制过程中会随时剥落,最好在砂纸上洒些汽油,其到润滑作用。
2. 试样抛光
抛光盘的转速以400~500/分为宜。
粗抛:粗海军呢、帆布,氧化铬或W3~W5金刚石研磨膏,施加压力大些。
精抛:细海军呢、丝绒,氧化镁悬浮液或W1~W2金刚石研磨膏,时间约10分钟。试样最好放在抛光盘的近中心部位,作往返移动,不要旋转,精抛到样品表面极光亮,无磨痕时即可进行腐蚀、观察。
三、铝合金中相的鉴别
铝合金中相的侵蚀试剂较多,一般都可以通用,笔者在近30年的金相检验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效果较好,现介绍给大家。
1)Al3Fe :20%HSO4水溶液,呈黑褐色
2)α(Al12Fe3Si):20%HSO4水溶液,颜色发暗
3)β(Al9Fe2Si2):20%HSO4水溶液,呈黑色
4)β(Mg2Al3):10%H3PO4水溶液,边界更为清晰
5)Al6(FeMn):10%NaOH水溶液,表面粗糙,颜色略变
6)Mg2Si:混合酸、25%HNO3水溶液、0.5%HF水溶液,均能强烈至被溶解掉
7)Mn3SiAl12 :10%NaOH水溶液呈暗灰色,相轮廓更为清晰
8)θ(CuAl2) :10%H3PO4水溶液,不变色
9)S(CuMgAl2):10%H3PO4水溶液,暗棕色
10)Cu2FeAl7 :混合酸,呈褐色
11)W(Cu4Mg5Si4Alx):25%HNO3水溶液,呈深褐色
12)Al6(FeMnSi): 25%HNO3水溶液,不侵蚀
13)T(AlZnMgCu)和S(CuMgAl2):混合酸暗灰色,T相比S相受侵蚀程度弱
14)AlFeMnSi和Al6(FeMn):20%H2SO4水溶液,呈黑褐色
15)FeNiAl9 : 混合酸及0.5%HF水溶液,呈棕色
16)AlCuNi: 25%HNO3水溶液,强烈
17)T(CuMn2Al12):混合酸呈青色,在变形铝合金中特有的
18)Cu2FeAl7: 各种试剂都不敏感
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膜及油膜,形成一层均匀的砂面,有利于后续工艺良好结合力的形成。
腐蚀速度均匀,不会造成局部侵蚀,适用于铝基体的弱腐蚀。
2.溶液组成及操作条件:
原料及操作 标准开缸量 范围
铝合金碱性弱腐蚀剂 30-40克/升 35克/升
温度 40-50度 40-50度
时间 20秒 15秒钟-1分钟
3.配制溶液:
开缸时,在槽中加入所配溶液2/3的水。
加入所需份量的弱腐蚀剂,搅拌溶解。
加入纯水至所需体积。
4.设备需求
项目 要求
槽体 PP、PVC或高密度PE。
挂具 PP、PVC或316型不锈钢。
空气搅拌 不需要有适度、均匀的打气搅拌。
循环 不需要循环。
添加系统 需要,加料泵材质为PVC、PP或PE,可耐强碱。
过滤系统 不需要连续循环过滤。
抽风 需要。
冷却系统 需要。
铝及铝合金的制样过程中必须避免形成较深的变形层。取样时可以用手工或机械锯切的方法在需要分析的部位取样,然后用铣刀、锉刀或粗砂纸将受检面磨平(磨去1-3mm) , 而不宜用砂轮切割或磨平;再用金相砂纸由粗到细逐道磨制,一般磨到600#砂纸即可;注意磨样过程中用力要适中,并避免将上道粗砂粒带入下一道,如采用预磨机则最好用煤油进行冷却和润滑。如样品较小或需要观察试样的表面(如检验包覆层)可用镶嵌试样,但要注意镶嵌热量对部分铝合金的时效强化作用,故尽可能采用冷镶法制样。铝合金的抛光可以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以机械抛光较为常用。机械抛光分为粗抛和细抛两步,粗抛可用浓度较大、粒度较粗(5um左右)的氧化铝、氧化铬粉与水混合的悬浮液或金刚石研磨膏,在500-600r/min 的细帆布或毛呢上进行;细抛则采用浓度较稀、粒度较小(小于11um左右)的氧化铝、氧化铬悬浮液或金刚石研磨膏在150-200 r /min 的丝绒上进行;如果磨制不当则可在磨面表面生成一层灰白色的氧化膜,经侵蚀后表面发灰,高倍观察时可见铝基体上的许多小黑点。正确的抛光样品表面极光亮,无磨痕和脏物;对工业纯铝和高纯招试样细抛后无法去除磨痕的,可用电解抛光的方法制样,具体内容可参见有关标准和手册。
(二)侵蚀剂的选择
侵蚀剂的选择应根据合金成分、材料状态及检验目的而定。常用的侵蚀剂有HF ( 1ml)/H2O(200ml) , HF (50ml)/ H2O(50mL) , HF(2mL)/HCl(3mL)/HNO3(5ml)/H2O(190ml), HNO3(25ml)/H2O(75ml) , H2SO4(10-20ml)/H2O( 80-90mL) , H3P O4(10ml)/H2O(90ml)等,可分别用于显示铝的一般组织、晶粒组织、辨别铝合金中的各类相。侵蚀剂应采用化学纯试剂和蒸馏水配制。
相同浓度下,肯定是酸;
因为铝和酸碱反应的本质都是和氢离子的反应,所以氢离子浓度高的酸腐蚀更强;
铝和碱的反应是先和水反应,然后产生的氢氧化铝被氢氧化钠溶解;
铝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不强,容易沾染污迹。
因此,铝合金零件通常要进行特殊的氧化处理,从而获得具有耐蚀、耐磨等良好性能的人工膜。
常用的氧化处理方法有以下五种:
阳极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
微弧氧化法
稀土转化膜法
激光熔覆法
除了氧化处理还可以加涂层,方法有:
化学镀处理
热喷涂处理
铝合金防腐涂料的选择及发展趋势
铝合金零件的自身优点是其比重小、导电导热能力强、力学性能优异、可加工性好等,但其自身形成的氧化膜难以抵抗应用环境的腐蚀,必须通过恰当的表面处理来提高其耐蚀性能。
2、均匀腐蚀 铝在磷酸与氢氧化钠等溶液中,其上的氧化膜会溶解,发生均匀腐蚀,溶解速度也是均匀的。溶液温度升高,溶质浓度加大,促进铝的腐蚀。
3、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是一种局部腐蚀。金属部件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缝隙,其宽度足以使介质浸入而又使介质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使得缝隙内部腐蚀加剧的现象称为缝隙腐蚀。
4、应力腐蚀开裂(SCC) 铝合金的SCC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发现的。金属在应力(拉应力或内应力)和腐蚀介质的联合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种破坏,被称为SCC。SCC的特征是形成腐蚀机械裂缝,既可以沿着晶界发展,也可以穿过晶粒扩展。由于裂缝扩展是在金属内部,会使金属结构强度大大下降,严重时会发生突然破坏。SCC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它们是:一定的拉应力或金属内部有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