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水做法:
定额中散水子目含:素土夯实、3:7灰土垫层、混凝土面层随抹随光、伸缩缝。根据你的做法:1.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地坪以下)刷1.5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4.≥200厚草皮及种植土.不在散水子目中,应套另外定额子目。
种植散水是在普通散水上种植一定厚度的绿化植物。
一、指代不同
1、种植散水:散水坡的外面被绿植覆盖。
2、普通散水:指房屋外墙四周的勒脚处(室外地坪上)用片石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的有一定坡度的散水坡。
二、功能不同
1、种植散水:除了排水功能外,也具有美化功能。
2、普通散水:是迅速排走勒脚附近的雨水,避免雨水冲刷或渗透到地基,防止基础下沉,以保证房屋的巩固耐久。
三、规定不同
1、种植散水: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
2、普通散水: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一般为600mm~1000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散水
有关规范条文如《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J25-90》中第3.3.3条说到“建筑物的周围必须设置散水。”但这是针对山西、陕西等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具体地讲,“建筑外围不仅要设散水,而且有最小宽度的要求,并采取场地内设排水明沟(而非地下雨水管网)等措施,迅速排除建筑周边的雨水,其目的就是避免雨水渗入地面,致使湿陷性黄土在水的作用下塌落,造成建筑倾覆。”
所以,常规情况下,建筑应设散水。有些情况下,建筑必须设散水。
种植散水,正式名称为“暗埋式混凝土散水”,具体做法为:
1、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地坪以下)刷1.5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2、素土夯实,向外坡4%;
3、80厚C15混凝土;
4、≥200厚草皮及种植土(种植土厚度根据植物品种调整)。
注意:普通散水与外墙接触部分,只需在角部填塞嵌缝油膏或沥青胶泥,无需在墙面下部刷防水涂料。
墙面撒水后再贴瓷砖做法不正确,容易造成墙面含水率不均匀发生瓷砖空鼓。
正确做法,墙面涂刷潜盾界面剂,瓷砖背面图刷潜盾背覆胶,用1比2水泥砂浆粘贴或采用饿狼瓷砖粘结剂贴墙砖前晚先湿润墙面在湿润墙面前,首先要对墙面进行仔细检查,看墙面是否存在空鼓、裂缝等。
房屋如果先打散水以后入住房屋会造成塌陷,地砖一个一个碎裂散水也相当于是白打,漏水情况出现楼下直接回来上面找你,到时候处理特别麻烦,甚至有可能连他的房子你也要一并装修。
凿开预留管道洞口,进行底部装模与刷水泥油,以便新旧水泥砂浆的接合,浇捣高一级标号的砼,在干透的管道口周边做一层防水涂料。
在干透的管道口周边做一层防水涂料后,24之后做渗水检验,如没有问题就可以恢复墙面了。
地下室渗水的解决方法:
1.对墙根部位的渗水情况:首先,在砌筑地下室墙面时,要确保填充墙水泥砂浆的饱满度,防止从砖缝渗水;其次,在墙体内两侧抹灰前,应将根部处理干净,确保根部抹灰密实度.合格,必要时在墙两侧与基础交接的阴角部位制成八字角;其次,要确保墙两侧防水涂料的上边标高比地下室室内标高低,墙体铺贴柔性防水层时,也对墙根部位做好特殊处理,一定要铺贴合格。
2.对变形缝处:常采取在缝内侧用保温泡沫板封堵,再用沥青麻丝封堵,两侧再用油膏做二布三涂的作法,既保证变形缝的变形量,与此同时也确保防水效果,在防水层外要砌筑保护墙,宽度比防水层每侧宽120,并将保护层的防水层中间的间隙用水泥砂浆填平,以防基坑回填时毁坏防水层。
3.管道穿越地下室的穿墙洞,待管道安装结束后,四周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或素水泥砸实,随后两侧抹防水涂料,待防水涂料晾干后,在超过管道外径35mm的范畴内刷两遍聚氨酯防水涂层。
4.暖气管穿越地下室的穿墙洞,要考虑管道的热胀冷缩情况,待管道安装结束后,用沥青麻丝讲墙洞砸实,墙两侧抹水泥砂浆,一样刷两遍聚氨酯防水膜。
5.对於散水部位处的渗水,应以墙体防水涂料高于散水150mm左右货保证勒脚顶侧,确保散水部位的防水层不断开,并搞好散水与勒脚处的油膏填缝;为确保防水效果,防止渗水,地下室墙需要用水泥砂浆筑砌,灰缝务必饱满。
6.墙壁通缝渗水,砌筑前,先用水将砖表层湿润,再铺水泥砂浆;砌筑时保证灰缝水泥砂浆密实度饱满,灰缝应勾勒;墙体抹灰时应先查验灰缝,若有不密实度处再提升填缝。
7.外因方面,要确保户外路面排水通畅,与此同时确保户外路面比散水最低标准处低20mm之上,对室外排水管道要常常保持通畅,并不被毁坏,以防向外渗水;要立即清除暖水管沟内的存水,针对户外渗水水源的管控,避免渗水水源的发生,也是防止地下室渗水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说明:1.0.1 本条是在建设部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系列验收规范体系中,提出修订《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原则,以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对本规范未包括的建筑地面工程(含基层铺设和各类面层铺设)施工质量验收必须按设计要求或现行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1.0.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检验、验收的质量标准和原则,考虑了目前的情况,还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中附加条文中有关建筑地面工程的质量指标,但其质量指标均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说明:1.0.4 本条提出了本规范编制的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以下简称《统一标准》)。建筑地面工程系建筑工程中的子分部(分项)工程,因此在执行本规范时,强调应与《统一标准》配套使用。
1.0.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说明:1.0.5 由于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与验收涉及面较广,与相关专业交叉,为了避免重复,本条提出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与本规范相关的其他有关国家和行业的规范、标准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术 语
2.0.1 建筑地面building ground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2.0.2 面层 surface course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2.0.3 结合层combined course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0.4 基层 base course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2.0.5 填充层filler course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2.0.6 隔离层isolat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0.7 找平层troweling corese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0.8 垫层under layer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0.9 基土 foundation earth layer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0.10 缩缝 shrinkage crack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2.0.11 伸缝 stretching crack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2.0.12 纵向缩缝 lengthwise shrinkage crack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2.0.13 横向缩缝crosswise stretching crack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基本规定3.0.1 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按表3.0.1执行。
表3.0.1 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
他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地面 整体面层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
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水磨石面层、水泥钢(铁)屑面层、防油渗面层、不发火(防爆的)面
层板块面层 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
面层:砖面层(陶瓷锦砖、缸砖、陶瓷地砖和水泥花砖面层)、大理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预制板块面层(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面层)、料石面层(条石、块石面层)、塑料板面层、活动地板面层、地毯面层木、竹面层
基层:基土、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找平层、隔离层、填充层面层:实木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条材,块材面层)、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条材面层)、竹地板面层
说明:3.0.1 本条主要针对“建筑地面”构成各层的组成,结合本规范的适用范围,确定其各子分部工程和相应的各分项工程名称的划分,以利施工质量的检验和验收。
3.0.2 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应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说明:3.0.2 本条为了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质量管理而提出的要求,以保证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3.0.3 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对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说明:3.0.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主要是控制进场材料质量,提出对进场建筑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以防假冒产品,并强调按规定抽验和做好检验记录,严把材料进场的质量关。
3.0.4 建筑地面采用的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材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518中有关材料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进场应具有检测报告。说明:3.0.4 本条的规定,对含有对人体直接有害物质石材严格按国家标准控制。
3.0.5 胶粘剂、沥青胶结料和涂料等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说明:3.0.5 本条的规定,因木、竹面层采用的胶粘剂、饰品涂料对人体直接有害,严格进行控制。
3.0.6 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的板块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3.0.6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以满足浴厕间使用功能要求,防止使用时对人体的伤害。3.0.7 建筑地面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
3.0.8 建筑地面工程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的铺设,均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说明:3.0.7 、3.0.8 这两条强调施工顺序,避免上层与下层因施工质量缺陷而造成的返工,以保证建筑地面(含构造层)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建筑地面各构造层施工时,不仅是本工程上、下层的施工顺序,有时还涉及到与其他各分部工程之间交叉进行。为保证相关土建和安装之间的施工质量,避免完工后发生质量问题的纠纷,强调中间交接质量检验是极其重要的。
3.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氏于5℃;2 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易低于10℃;3 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说明:3.0.9 本条对建筑地面工程各层的施工规定了铺设该层的环境温度,这不仅是使各层具有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条件,更主要的是保证了工程质量。
3.0.10 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应采用在钢筋混凝土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以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
说明:3.0.10 本条提出是保证建筑地面工程起坡的正确性。
3.0.11 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其面层和基层(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本规范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以及面层的规定执行。
说明:3.0.11 本条明确室外附属工程质量检验的标准。
3.0.12 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10m;房屋转角处应做45°缝。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上述缝宽度为15—20mm,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说明:3.0.12 本条提出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必须设置伸缩缝的重要性。
3.0.13 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2 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说明:3.0.13 本条提出变形缝设置范围,强调缝的构造作用和缝的处理要求。
3.0.14 建筑地面镶边,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有强烈机械作用下的水泥类整体面层与其他类型的面层邻接处,应设置金属镶边构件;2 采用水磨石整体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以分格条设置镶边;3 条石面层和砖面层与其他面层邻接处,应用顶铺的同类材料镶边;4 采用木竹面层和塑料板面层时,应用同类材料镶边;5 地面面层与管沟、孔洞、检查井等邻接处,均应设置镶边;6 管沟、变形缝等处的建筑地面面层的镶边构件,应在面层铺设前装设。
说明:3.0.14 本条提出建筑地面工程设置镶边的规定。
3.0.15 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3.0.1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强调相邻面层的标高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防止有排水的建筑地面面层水倒泄入相邻面层,影响正常使用。
3.0.16 检验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试块的组数,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每增加100 m2应增做1组试块;小于1000 m2按1000 m2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地制作试块组数。
-------------------------------
如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2、解决方法:将空鼓墙面及天花全部铲除,露出原底,人为将原底刮花(如人为手动工具刮不动,可用电动砂轮片刮毛)然后用浓度比较高的108胶水涂刷一遍,待干后在批腻子粉,腻子粉里一定要参胶水或白乳胶,因为腻子粉里胶水比较少。待第一遍干后在批二遍腻子粉。批平后在用砂纸打磨及涂刷乳胶漆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