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怎么样?
简介: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有62年办学历史,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4000余人。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最具行业特色的地方强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粮食局重点依托并与河南省政府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博士授权单位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主持修订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省第一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 河南工业大学是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大部分专业在多个省市按本科一批招生录取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有关重要招生信息 ●普通本科专业省内全部按本科一批录取。除合作办学6 个专业外,其余51个普通本科专业在河南省全部按本科一批录取。 ●录取批次设置较全。 我校几乎涵盖了省内招生录取的所有批次,因此,各个分数段的考生均可咨询、报考。 ●分数优先前提下的志 愿优先分配专业原则。即先按照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队,再根据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分配专业,不设专业级差。 ●艺术类专业综合分折算规则。本科:([文化课成绩×40%]+[专业课统考成 绩×60%])。专科:专业课统考成绩+ 高考文化课成绩。 ●各批次报考建议。艺术类批次:按照传统的志愿优先投档,分数分布上有一定程度的大小年特征。报考时有一定的风险性,请考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报考。本 科一批、本科二批:由于今年我校把原普通收费本科二批专业全部按本科一批录取,2016 年及之前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文、理科录取分数不再具有主要参考价值。鉴于我校本科一批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增加的幅度较大,预计河南省文、理科过本科一批分数线的考生即可考虑报考我校,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大。过本科二批分数线十分以上的考生即可考虑报考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二批录取专业。专科批:根据近年来录取情况,过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即可报考我校专科批次专业。 校园环境—优美、宜人 河南工业大学占地总面积2855亩,建筑总面积93万平方米。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和中原路校区。嵩山路和中原路老校区历史久远,校园内梧桐苍翠、树木繁盛莲花街新校区的公共教学区建有庄重典雅、风格独特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实验实训大楼中央区广场宏大,莲湖波光荡漾,图书馆倒影旖旎理工、文科、艺术组团区基本实现一院一楼学生生活区建有样式新颖、居住舒适的高、低层学生公寓,食堂干净整洁,饭菜品种多样,价格适中体育运动区场地宽阔、设施齐全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学设施—完善、先进 学校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实验教学中心、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一批基础实验室,以及食品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商务、证券与期货等专业实验室。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目前全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2亿元。 学校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拥有河南高校第一个万兆校园网,网络接入总带宽达21.3G,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信息门户集成和大数据综合利用,网络应用系统涵盖了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学校图书馆早在1992年被原商业部批准为“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目前总建筑面积达5.06万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289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04万种,中外文纸质现刊2583种,SCI、EI、IEL、Elsevier、SpringerLink、EBSCO、CNKI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学位论文等中外文数据库98个,其中中文数据库68个,外文数据库30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2个专题特色数据库。图书馆拥有与教育科研网、中国联通相连接的校园网络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读者在校内外均可方便快捷地查阅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服务设施、服务理念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现代化应用程度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师资力量—充裕、雄厚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15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900多人。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1 人,中原学者2人,省级特聘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5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汇聚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等省级及以上学术带头人58人,河南省教育厅学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厅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42人。还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奥运会田径裁判,以及在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任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的一大批专家教授,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学校具有教师(实验)系列职称自主评审权。 学科特色—突出、鲜明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国家粮食安全(产后)博士人才培养项目,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7个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拥有1个“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省级特色学科群,17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学科专业分布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法学、文学、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建有国内最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在我国食品领域具有很强的特色和优势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进站博士后人员23名。学校在超硬材料、磨料磨具等专业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办学特色并逐渐形成优势。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为办好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多元、创新 河南工业大学以“明德、求是、拓新、笃行”为校训,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强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或行业精英。 学校本科教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考试方式、教学管理机制等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坚持适应性、标准化、特色化、先进性、重素质、强实践等原则。具体操作上,鼓励学生跨学科门类、跨专业、跨学院选课,落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工大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专业和课程建设的“优培工程”,继续推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分级教学改革。 学习年限上实行弹性学分制,本科标准学制4或5年、专科标准学制2年或3年。本科生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为所在专业标准学制加3年(含休学),专科生加2年(含休学)。本科生提前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学校提供第二学位专业的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可申请第二专业学习,课程全部通过者,可获得第二专业学位证书。目前共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六个专业开设有第二学位。我校为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就业创业—势好、喜人 河南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始终坚持“明确一个目标,依托两个优势,坚持三个结合,加强四项建设,推行五项举措,抓住六个重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以“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一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连续多次荣获“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为全国就业50强高校。近年来,分别荣获“河南十大领军高校”、“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等称号。学校是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了校院两级共5000平方米的创业园,配套电力、宽带接入,供大学生创业者免费使用。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表彰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并对优秀创业项目进行扶持。学校十分注重对创业项目的指导,经常举办各类创业讲座,并组建了由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等业界人士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团,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目前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多达200余个,当前我校在校大学生注册的公司、店铺近60家。有多名创业者被连续评为团中央大学生创业英雄一百强、河南省大中专学校就业创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们用青春谱写着华丽篇章,用不懈的奋斗成就着自己的梦想。 科研学术—卓著、丰盈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形成覆盖整个粮油食品学科领域以及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经济学、超硬材料等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90项,承担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6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2项主持、参加制定、修订和颁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196项,其中主持并获得国家标准贡献奖一等奖2项,为全国粮食行业夺得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最高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1812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1968篇出版学术著作408部。学校作为第二主持人单位联合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进入国家高端创新体系。获批河南省高校创新型智库“河南产业发展研究院”,全省共6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文献列为固定收录刊源,是全国粮食行业权威学术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河南省特色期刊,多次获评河南省一级期刊,多次入选RCCSE准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年,《粮油科技(英文版)》《Grain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功申报并出版,提升了我国在粮油食品科技领域的国际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学校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光电探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油仓储建筑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油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中心等32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物流研究中心、粮食经济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有河南省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2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有各类校级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近百个。成立了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学校作为股东高校之一发起组建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共建了“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学校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54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 社会服务—专业、精准 河南工业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储运、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仓储建设、粮食机械、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并转化利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全国约 70% 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 50% 的植物油加工企业、 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我校研发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为构建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我国粮食行业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投资 337 亿元的国家储备及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我校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该项目 1/3 工程设计任务,使我国粮食储藏工程与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学校服务于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行业,也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校园文化—浓郁、根深 60余年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形成了“博学奉献”的教风广大学生修身自律,勤奋学习,形成了“勤奋诚信”的学风学校践行育人为本的理念,把教风和学风建设贯穿于本科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形成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河工大精神。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面广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在人文教育课程、各级科技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校级46个,院级116个)、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中,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连续9届18年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总分排名一直保持全国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00项,省部级奖项1000余项。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等荣誉称号。在 “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团中央“优秀网络文化产品项目”等活动中,我校各奖次获奖数量及获奖总数位居全省首列。 开放办学—多样、共赢 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班戈大学)、英国瑞丁大学、台湾地区中原大学通过引进合作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联网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合作双方互派教师、互认学分,教学资源全面共享。本科生在达到合作大学的学业及其他要求,可在二年后到对方大学学习,达到毕业要求后可同时获得我校和对方大学的学位。 学校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合作办学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造价、食品营养与检测、会计、证券与期货、汽车营销与服务、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等专科专业,实质性引进对方核心教育资源,在国内学习,对方承认学分,毕业获得河南工业大学专科毕业证书。鼓励符合条件的专科学生通过学分转移等形式,出国继续深造。 学校与30多所境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并保持着紧密的教育、科研合作关系。我校在校生可通过校际交流项目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德国、波兰、韩国、台湾等20多所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学校是招收来华留学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现已培养来自美国、加拿大、埃及等2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留学生。 学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援外任务承担单位。截止2017年底,我校的援外培训已开展28期,培训来自96个国家的710余名政府和技术官员。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扩展资料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矿产种类多,开采价值大。在河南境内已发现102种矿产,已探明储量有78种。既有铝、钼、金、银、铜、铅、锌、钨、锑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又有铁、钛、钒等黑色金属矿产;既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又有耐火粘土、萤石、天然碱、珍珠岩、石墨、宝石等非金属矿产。在河南多样的矿产中,有不少矿产储藏丰富,开采价值大,储量居全国前8位的矿产达55种,钼、蓝晶石、珍珠岩、天然碱、铸型用砂等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煤炭、石油、天然气、铝、钼、金、银和水泥灰岩、耐火粘土、大理石等储量也极为丰富。
地区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各个地区都蕴藏有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分布比较广泛,但不同的矿产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又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例如全省96%的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京广线以西;99%的钼矿资源集中分布在栾川县境内;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豫东北和豫西南;铝土矿集中分布在郑州以西到三门峡一带。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
共生、伴生矿床多,少数矿产储量有限。河南矿床组成复杂,很多矿产以共生或伴生的形式出现。例如铝土矿常常与耐火粘土、溶剂灰岩、煤等矿产共生,在金矿中常与银、铜、铅、锌、钨等多种矿产共生,这说明河南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大有作为,在矿产资源的开发时注意综合回收,变一矿为多矿。河南不少矿产储量丰富,但有几种矿产资源缺乏,铁矿95%为贫矿;磷矿资源贫乏;锰、镍、金刚石等矿产严重不足;铜、铅、锌的资源也比较紧张。
资源储备条件较好,开发条件优越。河南多数煤层比较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埋藏较浅,适合建设大中型矿井,易于机械化开采。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资源的贮存条件也比较好。河南交通四通八达,矿区的区位条件好,开发条件优越。
事实上,爆胎的缘故有多种多样,自然也并无法解决是美路达轮胎自身的产品质量问题,除开产品质量问题,也有下列状况会造成 爆胎。
1、温度高。这与轮胎的散热性有较大的关联,因为热涨冷缩的功效,温度过高促使轮胎形变,并且再再加上轮胎在应用全过程中散热性不太好得话,爆胎的隐患就非常大。
2、轮胎的应用不给力。当轮胎的时间段太长,轮胎会产生过多损坏、脆化、裂开和伤害的状况,这也是导致爆胎的关键缘故。
3、轮胎气压出现异常爆胎。轮胎气压不正常会造成轮胎部分损坏、操纵性及舒适度能降低,进而造成 爆胎。
美路达轮胎是一个短时间迅速发展的新型知名品牌,它能够迅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汇聚了许多大型企业的高端技术人才,如:普利司通轮胎、米其林轮胎、正新、骏马、前行、朝阳区等。美路达轮胎,关键专注于高端制造,有着着中国最领先的新技术精英团队,依据顾客的要求去开发商品,为中国许多的公司做技术性具体指导,一切都从顾客的方向考虑,让其质量与其说价钱处在同一水平线。
目前,河南大学主要有开封明伦校区、金明校区和郑州校区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河南大学,简称“河大”,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简介
河南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1912年,林伯襄等河南教育家在清代开封贡院旧址之上创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23年,冯玉祥将军在其基础上扩建为中州大学;1927年,改建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30年,首次命名为河南大学;1942年,在于右任先生等支持下改为国立河南大学;1948年,在邓小平、陈毅同志支持下设立中原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历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22年,河南大学的注册地由开封市变更为郑州市。
河南大学有开封明伦、金明和郑州龙子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500余亩,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520万册;设36个学院(教研部),99个本科专业;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院系设置
据2021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7个学院(教研部),98个本科专业。2021年12月3日,河南大学拟增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20210)、环境设计专业(130503)。
教学建设
河南大学有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39门;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2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0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省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河南大学有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个,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
重点专业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
省级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地理学、生物学
省级特色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教育学、“黄河文明”学科群、“纳米材料与器件”学
省级特色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建筑学、口腔医学
国际合作
河南大学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且是UNAI、IAUP、AUAP成员,河南大学于2011年正式加入UNAI;于1998年加入亚太大学联合会,河大以亚太大学联合会为平台,分别与俄罗斯、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友好关系。
科研机构
截至2020年8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5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
文化传统
1994年由该校工艺美术系青年教师,北京多样达品牌设计有限公司首席设计顾问肖红教授设计,该校徽图案为正圆形,外圈与内圆为蓝色,象征理想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中间黑体英文字母与下方的创校年号为绿色,代表教育与勃勃生机;蓝底下的“河大”两字为由右至左的篆书题,给人一悠久的历史文化感;校名下方的水浪,象征位于黄河岸边、中原文化与文明发祥地的河南大学历史久远。
河南大学校区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即占地 3303亩。
河南大学(Henan University),简称“河大”,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4300多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1400人,专兼职院士14人[22-23]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3人,教育部本科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专家3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 。
扩展资料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4月,河南大学有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39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5月,河南大学有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9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南大学
固始茶叶属信阳毛尖系列。
固始麻鸭属、蛋肉兼用型,为河南优良鸭种之一,全区均有饲养,固始为中心产区。
甲鱼又称团鱼、元鱼、鳖,为固始著名特产之一,
糍粑为固始传统名吃
河南固始县萝卜——王垴萝卜
萝卜半青半白,多汁味甜,外型和水果相似,被称之为“水果萝卜”。
“呼噜汤”名甚怪,却是取其喝汤时“呼呼噜噜”的声音为名,颇为形象。
概况
固始县属河南省直管县(县级市),目前为信阳市代管,县人民政府驻人民路。
固始亦称蓼城、蓼都。位于河南省东南端,系豫皖两省交界、华东与中原地带交融处。北濒淮河,南依大别山,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5°21′~115°56′,北纬31°46′~32°35′。南北最长94.16公里,东西最宽56.19公里,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9镇23乡,601个行政村,总人口165万,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
县境地势大体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平均坡降1/1200,最高处华阳大佛山海拔1025.6米,最低处三河尖建湾村海拔23米,也是河南省海拔最低点,境内地形多样,山区、丘陵、平原、洼地、湿地、滩地兼备。
固始县地处江淮之间,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气候学上的0℃等温线压境而过,是我国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066毫米,年平均日照2139小时,无霜期228天。
交通
固始交通便利。境内宁西铁路、沪陕高速横贯南部、312国道贯穿东西。省道204、216、339以及各条县乡高等级公路网纵横交错。淮河水运可通江达海。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
城市
截止2008年12月份,固始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
副中心城区——段集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万人。
副中心城区——三河尖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万人。
史河湾试验区城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万人。
行政区划
2005年按照河南省撤乡并镇的工作安排,固始县撤销桥沟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丰港乡管辖,丰港乡政府驻高庄村。
固始县现辖9个镇23乡。它们分别是:城关镇、三河尖镇、陈淋子镇、黎集镇、往流镇、郭陆滩镇、蒋集镇、胡族铺镇、方集镇;城郊乡、汪棚乡、沙河铺乡、南大桥乡、洪埠乡、段集乡、陈集乡、徐集乡、丰港乡、马堽乡、草庙集乡、张广庙乡、石佛店乡、泉河铺乡、柳树店乡、分水亭乡、武庙集乡、祖师庙乡、赵岗乡、张老埠乡、杨集乡、李店乡、观堂乡。
其中,段集--固始火车站特区享受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三河尖--中国柳编工业城、中国柳编商贸城享受县级经济管理权限;陈淋子镇、黎集镇、祖师庙乡三乡镇组成的国家级史河湾发展改革试验区,行使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境内的史河湾工业集聚区和固始县城工业集聚区一起享受黄淮四市的政策扶持。
发展前景
在2006年制订的《固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固始县把自己定位于河南面向华东的窗口,这必将为固始县的腾飞插上翅膀!
固始历史名人:
孙叔敖(公元前650—593年)春秋期思县潘乡(今河南固始)人,其为民时,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曾带领当地百姓在县境内的史河、灌河流域建成期思--雩娄灌溉工程(此工程比全国劳动生产力的都江堰还早200多年),后人自然之为“百里不求天灌区”。
胡综(185年—243年)字伟则,汝南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三国时东吴官员,擅作辞赋。
丁奉(?—271)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行伍出身。以军功历任偏将军、灭寇将军等。
魏敬(599—691)字玉珏,号云霄,世称魏妈。生于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正月十一日,卒于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五月五日,享寿九十有三。
陈政(616—677年)字一民,号素轩,河南固始人。以良家子从军,青年时随其父陈犊攻克临汾等群,唐太宗任其为左郎将。
陈元光(657—711年)唐高宗时,戍卫归德将军陈政之也,今固始陈集乡人。
王潮(?-898年)表字信臣,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唐末任固始县史。
王审邽(858—904年)字次都,光州固始(今属河南省)人。唐末,与兄王潮参加王绪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王审知(862—925年)字信通,号白马三郎。光州固始(今固始分水亭乡王堂村)人。五代闽国建立者。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初著名将领。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
吴其濬(1758—1847年)固始城关人。清代河南唯一状元,一生“宦迹半天下”,曾任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湖广、云贵总督,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抚。
祝庆藩(1777—1853年)今固始城关人。
李昭寿(?—1881)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人。捻军首领之一。
吴元炳(?—1886)字子健,河南固始县城关人。咸丰进士。
蒋湘南(1795一1854年),字子潇,回族,固始县城关镇陪濠沿人。
秦树声(1861—1926年)字宥横,号乘庵,出生于固始南乡乐道冲耕读家庭,双科进士。
丁逊之(1822—1894)号:竹樵 字谦六,河南固始人。1856考入进士,户部主事,擅长兰花图,闻名江浙,著作:《兰谱草年》。
李孟群(1827—1859)字少樵,号鹤人。河南固始人。
陈家庚(1874—1961年)出生于福建厦门,著名爱国华侨领袖,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凌钺(1882—1945)河南省固始县郭陆滩镇樟柏岭村人。清光绪八年生。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又名蒋光赤,字号侠僧。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联合村人。红色作家。
卜万科(1910—1969)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余成斌(1911—1978)开国少将,河南省固始县城郊乡人。
宋治民(1912—1988)开国少将,河南省固始县马岗乡人。
余克勤(1913—1988)开国少将,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吴上楼村人。
杨森(1916—2004)开国少将,河南省固始县武庙集乡邓岭村人。
毛和发(1919—1999)开国少将,河南省固始县城郊乡人。
金振中(1903—1985)幼名金霭如,河南省固始县城关镇人。家境贫寒,曾在商店学徒。1924年,投军于冯玉祥部队。入伍不久,就学于西北边防陆军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