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讲解一下铝合金的固溶处理
原理:铝合金中的合金元素都能溶于铝,形成以铝为基的固溶体,它们的溶解度都随温度下降而减少.将铝合金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保温后迅速冷却,可获得饱和固溶体。
适用范围:各种形变铝合金(防锈铝除外)。
铝合金刚淬火后,强度与硬度并不立即升高,同时塑性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但淬火后的合金放置一段时间后,强度和硬度会显著提高,塑性会明显降低,这种叫时效。
铝合金在淬火时,合金中形成了空位,由于冷却快,这些空位来不及移出,便被“固定”在晶体内。这些在过饱和固溶体内的空位大多与溶质原子结合在一起。由于过饱和固溶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必然向平衡状态转变,空位的存在,加速了溶质原子的扩散速度,因而加速了溶质原子的偏聚。溶质原子偏聚形成硬化区。
我对着一块铝合金的事情不是很熟悉,
帮你从其他地方找了些资料,供参考:
对铝合金来说固溶处理就是淬火,即将铝合金加热到α相区,保温后在水中冷却。
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
①主要是改善钢和合金的塑性和韧性,为沉淀硬化处理作好准备等。
②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
时效处理:
指金属或合金工件(如低碳钢等)经固溶处理,从高温淬火或经过一定程度的冷加工变形后,在较高的温度放置或室温保持其性能,形状,尺寸随时间而变化的热处理工艺。
一、分类:
①若采用将工件加热到较高温度,并较短时间进行时效处理的时效处理工艺,称为人工时效处理。
②若将工件放置在室温或自然条件下长时间存放而发生的时效现象,称为自然时效处理。
③第三种方式是振动时效,从80年代初起逐步进入使用阶段,振动时效处理在不加热也不像自然时效那样费时的情况下,给工件施加一定频率的振动使其内应力得以释放,从而达到时效的目的。
二、目的:
消除工件的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改善机械性能等。
2、铝型材材料中添加其他元素,会增加铝型材材料的硬度韧性等,硬度就变大。
3、冷加工硬化,使铝合金在常温状态下,受外力塑性变形,形成硬化层。但这样会有一定的缺点,就是会产生残余应力,会增加脆性,材料耐用性会有所降低。
4、表面处理,铝型材可通过表面阳极氧化处理,表面电镀处理等方法,使铝合金型材的表面层硬化,从而达到铝合金产品所需要的硬度。
5、850C固溶2小时水淬,再600°℃2小时时效空冷,硬度约25r0。这就可以了。若想再高些,则可:950℃国溶2小时水淬,再400℃4小时时效空冷,硬度会更高。
对铝合金来说固溶处理就是淬火(将铝合金加热到α相区,保温后在水中冷却),没有区别。
变形铝合金在冶金厂加工成各种规格的型材,如板、带、线、管等供应。所以能热处理强化的铝板可以进行固溶处理(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