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是用什么原料做的?
铝合金 【概述】 以 铝 为基的合金总称。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锂等。 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铝合金分两大类:铸造铝合金,在铸态下使用;变形铝合金,能承受压力加工,力学性能高于铸态。可加工成各种形态、规格的铝合金材。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器材、日常生活用品、建筑用门窗等。 铝合金按加工方法可以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又分为不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型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机械性能,只能通过冷加工变形来实现强化,它主要包括高纯铝、工业高纯铝、工业纯铝以及防锈铝等。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可以通过淬火和时效等热处理手段来提高机械性能,它可分为硬铝、锻铝、超硬铝和特殊铝合金等。 一些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铸造铝合金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铝硅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和铝稀土合金,其中铝硅合金又有简单铝硅合金(不能热处理强化,力学性能较低,铸造性能好),特殊铝硅合金(可热处理强化,力学性能较高,铸造性能良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材质就是铝合金。 【】 铝合金内部加固就可以承受重量了
1、首先,铝合金的强度、硬度与耐磨性均较钢为低,因此凡承受高负载和强烈磨损的原件如齿轮、轴等均不宜选用铝合金制造。
2、其次,最适宜选用铝合金的是金属结构件、机器及仪器的壳体、各式容器及运动机械的蒙皮等,尤期是受重量限制的零件,可考虑选用。锻造铝合金具有优良的塑性、可采用挤压法制成截面形状极其复杂,而且壁薄、尺寸精度高的结构件。
3、最后,铝受冲击震动时所吸收的弹性变形能较高,因而不致引起较大的残留变形而破坏,因此,凡曲轴箱、仪表壳体等受力不大但耐震的零件也可采用铝合金。
压铸件质量的好坏跟选用的原材料有关系,想要压铸出优质的压铸件的前提条件是得选优质的原材料。今天压铸厂小编针对压铸件的原料主要成分做个简要的说明。
1.硅(Si)
硅是压铸工业铝合金的主要元素,它能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一般含量在9.6%-12%。硅作用。但含硅量超过12%时,硅与铝形成过共晶体,而铜、铁等杂质又多时,即出现游离硅的硬质点,使得切削加工困难,高硅铝合金对铸件坩埚的熔蚀作用严重。硅的作用:提高合金的高温流动性、提高耐磨性、减少热裂倾向及收缩率。
2.铜(Cu)
合金中铜含量通常在1.5% ~3.5%,增加含铜量,能提高合金的流动性,抗拉强度和硬度,但降低了抗蚀性和塑性,热裂倾向增大。
3.镁(Mg)
在铝合金中加入少量(约0.2~0.3%)的镁,可提高强度和屈服极限,提高合金的切削加工性。当含镁量过高,铸造性能变差,在高温下,强度和塑性都很低,冷却时收缩大,故易产生热裂和形成疏松。
4.锌(Zn)
锌在铝锌系铝合金中能提高流动性,提高铸造性能,提高抗拉强度,但热裂倾向增大,抗蚀性降低,一般要小于1.2%。
5.铁(Fe)
由于工业铝型材合金对模具的粘附作用十分强烈,当铁含量在0.6%以下时尤为强烈。当超过0.6%以后,粘模现象便大为减轻,因此含铁量应控制在0.6%到1%之间对压铸是有好处的。
含铁量太高时,铁以FeAl3、Fe2Al7和Al-Si-Fe的片状或针状组织存在于合金中,降低机械性能,这种组织还会使合金的流动性减低,热裂性增大,抗蚀性能降低。
6.锰(Mn)
锰在工业铝型材合金中能减少铁的有害影响,能使工业铝型材合金中由铁形成的片状或针状组织变为细密的晶体组织,故一般工业铝型材合金允许有0.5%以下的锰存在。如果含锰量过高,会引起偏析,锰含量一般控制在0.6%以下。
7.镍(Ni)
镍在铝合金中能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降低耐蚀性。镍与铁的作用一样,能减少合金对模具的熔蚀,同时又能中和铁的有害影响,提高合金的焊接性能。镍含量控制在1.5%以下时,铸件经抛光能获得光洁的表面。由于镍的来源缺乏,应尽量少采用含镍的铝合金。
一般热轧板的晶粒度在横向评级。
晶粒度可用晶粒的平均面积或平均直径表示。工业生产上采用晶粒度等级来表示晶粒大小。标准晶粒度共分8级,1-4级为粗晶粒,5-8级为细晶粒。
一般晶粒度越大,也就是越细越好。
铝棒通过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铝型材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熔铸、挤压和上色三个过程。其中,上色主要包括:氧化、电泳涂装、氟炭喷涂、粉末喷涂、木纹转印等过程。
铝型材特点:
1)抗腐蚀性
铝型材的密度只有2.7g/cm3,约为钢、铜或黄铜的密度(分别为7.83g/ cm3,8.93g/ cm3),的1/3。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包括在空气、水(或盐水)、石油化学和很多化学体系中,铝能显示优良的抗腐蚀性。
2)电导率
铝型材由于它的优良电导率而常被选用。在重量相等的基础上,铝的电导率近于铜的两倍。
3)热导量率
铝合金的热导量率大约是铜的50-60%,这对制造热交换器、蒸发器、加热电器、炊事用具,以及汽车的缸盖与散热器皆为有利。
4)非铁磁性
铝型材是非铁磁性的,这对电气工业和电子工业而言是一重要特性。铝型材是不能自燃的,这对涉及装卸或接触易燃易爆材料的应用来说是重要的。
5)可机加工性
铝型材的可机加工性是优良的。在各种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中,以及在这些合金产出後具有的各种状态中,机加工特性的变化相当大,这就需要特殊的机床或技术。
6)可成形性
特定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可延展性和相应的加工硬化率支配着允许变形量的变化。
7)回收性
铝具有极高的回收性,再生铝的特性与原生铝几乎没有别。
按用途分类:
1. 建筑铝型材(分为门窗和幕墙二种).
2. 散热器铝型材。
3.一般工业铝型材: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制造用的,如自动化机械设备、封罩的骨架以及各公司根据自己的机械设备要求定制开模,比如流水线输送带、提升机、点胶机、检测设备、货架等等,电子机械行业和无尘室用得居多。
4、轨道车辆结构铝合金型材:主要用于轨道车辆车体制造。
5、装裱铝型材,制作成铝合金画框,装裱各种展览、装饰画。
1、再生铝合金,是由废铝合金材料和废旧铝或含铝的废料,经过重新熔化后提炼而得到的铝合金或铝金属,是金属铝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原生铝就是用开采铝矿得到的铝矿石,通过电解槽提炼出的纯铝。相对比再生铝,强度、硬度、韧性、抗氧化性能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2、原生铝与再生铝商品都是各类规范或非标铝合金锭,区别主要是质料不一样。原生铝的质料是铝土矿,而再生铝的质料既有各种铝材出产和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边角料、作废品和切屑,也有含铝商品作废后发生的铝废料,如旧铝门窗。
3、再生铝与原生铝横切面光泽不同。原生铝看横切面发出的光是那种钻石的光,有点发青。再生铝看横切面没有什么光泽度。
4、要想区分原生铝和再生铝,只能通过实验来分析它们的化学成分。
建议用微量元素含量间接证明材料基底是用的原铝还是加入了废铝。比如钙、铅、铬、锌等,如果加入了废铝即再生铝,这些元素含量和原铝的含量质量分数差距很大的,基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扩展资料:
铝合金的历史发展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目前铝合金是应用最多的合金。
氧化铝在1808年在实验室利用电解还原为铝材,于1884年即被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在美国华盛顿纪念碑尖顶上至今;铝材加入各种金属元素合成的铝合金材料已被建筑工业广泛应用在各环节上。
1908年美国铝业公司发明电工铝合金1050,并制成钢芯铝绞线,开创高压远程输电先锋。
1915年美国铝业公司发明2017合金,1933年发明2024合金,使铝在航空器中的应用得以迅速扩大。 1933年美国铝业公司发明6061合金,随即创造了挤压机淬火工艺,显著扩大了挤压型材应用范围。
1943年美国铝业公司发明了6063合金及7075合金,开创了高强度铝合金的新纪元。
1965年美国铝业公司又发明了A356铸造铝合金,这是经典铸造铝合金。
随着对铝合金材料方面的研究深入,高强铝合金(2000、7000系列)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商用飞机上的使用量已经达到其结构质量的80%以上,因此得到全球航空工业界的普遍重视。铝合金开始逐渐应用于生活、军事、科技方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铝合金
大样图
或者是建筑节能施工图(这个好象只有保温单位才有)。6、节能设计说明。7、原材料生产厂家的
生产许可证
等相关证明。8、验收
会议纪要
。
应该就,
1. AA规范—美国铝合金属协会规格。
2.ASTM规范—美国材料试验协会规格。
3.BS规范—英国国家规格。
4.DIN规范—德国国家规格。
5.JIS规范—日本工业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