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烤鸭都有什么添加剂
脆皮烤鸭做法:
腌制配方: 光鸭:100kg (50只) 脆皮烧鸭腌料:5kg(富磷联0.5kg、麦芽糖浆2.8kg、I+G0.02kg、骨髓浸膏0.5kg、爆烤鸭香精0.2kg、食用盐1kg) 脆皮烧鸭涂料:1.73kg(泡多源0.8kg、白醋0.6kg、麦芽糖浆0.2kg、浙醋80克、花雕酒50克) 姜片:0.75kg 葱头:1.5kg 香叶:0.25kg 八角:0.5kg 芫绥:1kg
脆皮水制法:先用150克沸水将200克麦芽糖溶化,加入400克泡多源搅拌溶解,再与600克白醋、80克大红浙醋及50克花雕酒搅拌均匀,即成。
工艺流程: 宰杀去毛——修整造型——腌制——烫皮打气——上色晾皮——烤制成熟——烫皮刷油——成品上柜 制作工艺: 1:商品填鸭毛重2.5kg-2.75kg口腔宰杀或下额开口宰杀,65度烫皮去毛,要求去毛干净,无残绒毛、毛根等。 2:斩去中翅以下,斩去鸭脚关节以下,取出所有内脏,取净食管、气管等,清洗干净。 3:平放鸭体于不锈钢案台上,按照腌制配方比例把所有配料装入鸭体,混合均匀即可,用钢针把鸭体下开口处缝起来,胸朝下,头朝上低温腌制4小时。 4:用钢钩吊起鸭身,气桶打气至充满鸭体,盘好头颈,沸水烫皮,淋干水分,遍淋脆皮水,吊起风干4小时。 5:碳火燃去浮火,电烤升温175度,入炉烤制,40-60分钟,胸、翅、背依次烤制。 6:烤熟的鸭子淋180-200度油,使皮肉分离,最后刷芝麻油即可上架。
脆皮烤鸭做法:
腌制配方: 光鸭:100kg (50只) 脆皮烧鸭腌料:5kg(富磷联0.5kg、麦芽糖浆2.8kg、I+G0.02kg、骨髓浸膏0.5kg、爆烤鸭香精0.2kg、食用盐1kg) 脆皮烧鸭涂料:1.73kg(泡多源0.8kg、白醋0.6kg、麦芽糖浆0.2kg、浙醋80克、花雕酒50克) 姜片:0.75kg 葱头:1.5kg 香叶:0.25kg 八角:0.5kg 芫绥:1kg
脆皮水制法:先用150克沸水将200克麦芽糖溶化,加入400克泡多源搅拌溶解,再与600克白醋、80克大红浙醋及50克花雕酒搅拌均匀,即成。
腌制烤鸭需要一汤匙盐,一汤匙水即可,下面介绍做法:
准备材料:优质肉食鸭一只(净重)约1500g、蜂蜜2汤匙、白醋1汤匙、白兰地(料酒亦可)1汤匙、清水1汤匙、盐1汤匙
制作步骤:
1、优质肉食鸭清洗干净后去头尾。
2、把鸭子放入水池,烧一壶热开水,慢慢的浇匀鸭子表皮。此步骤重复三次,这样做可以把鸭皮烫至半熟,使鸭子皮肤紧缩,烤制出的鸭皮会更加酥脆。
3、用红酒瓶或啤酒瓶盛满水,把鸭子架到瓶子上立起来,用一根筷子把鸭翅架起来然后在阴凉通风处将鸭皮完全晾干,需使得鸭子表皮紧实有光泽(约4-6小时)。
4、两汤匙蜂蜜、一汤匙白兰地(料酒亦可)一汤匙白醋、一勺盐、一汤匙清水搅拌均匀调制成脆皮水。
5、待鸭皮风干后刷上脆皮水继续彻底晾干。此步骤重复2次。
6、烤箱190度预热10分钟。
7、鸭子架到旋转烤架上放入烤箱,约需烤45分钟。
8、看到表皮酥脆、上色均匀即可关烤箱。
9、烤好后的鸭皮色泽金黄、用刀片鸭时会发出如枯叶般松脆悦耳的声音。
用料:鸭子 五磅、洋葱 一个、土豆 两个、蜂蜜 半杯、白醋 1/4杯、葱姜蒜 若干、花椒 适量、大料 两个、酱油 适量、苹果 一个、橙子 一个、馒头 一个、白酒 适量
1、首先先把鸭子处理干净,把内脏清理干净。
2、然后把五香粉、酱油、白糖和白酒放在一起,搅拌均匀。
3、再把刚刚配好的调料水抹在鸭子的身上。
4、然后把洋葱、葱、姜、蒜、酱油和花椒大料,混合均匀。
5、再把步骤四的材料放进鸭子的肚子里,放进冰箱里腌制一夜。
6、然后把肚子里的东西掏出来,让鸭子通风的地方放一天。
7、再把蜂蜜、白醋、白酒按2:1:1的比例放在一起,然后放一点盐混合均匀。
8、在鸭子身上刷一层步骤七的调料,刷10-12次。
9、然后把土豆块和洋葱放在烤盆里,摆在鸭子身下。
10、烤箱扭375华氏度,烤一个半小时。
11、每半小时拿出来刷脆皮水,再放进去继续烤。
12、时间到后,把烤鸭取出来晾凉,晾凉后即可食用。
你好,我是柠檬,我也是个烧鸭佬,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很多人看见色泽金黄,或者看上去红润油亮的烧鸭是怎样形成的呢?外行人也许不懂,内行人都懂,是麦芽糖在鸭子上烧了反应出来的颜色。
然而,烧鸭色泽是有了,但我们做烧鸭一般都用到,醋,酒,麦芽糖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烧鸭的皮水,也算是烧鸭上色的配方吧,我们通常称为烧鸭脆皮水。
做烧鸭有了脆皮水,也不一定烧得出色泽光亮,金黄色的烧鸭,因为做烧鸭也很讲究的,有很多细节要做好,才能完美。以下我就说一下做脆皮烧鸭要做哪一些细节。
1.选鸭 ,要选一些偏肥的新鲜鸭,表皮不破损的,这样的鸭会有皮油,对上色皮脆有一定的作用。
2.鸭要经过一些实际的操作, 入好料,擦均匀腌制后,缝针(缝针是为了封好里面的汁不让漏出来),充气,充气要饱满一些,烫皮,(也可以挂钩再烫皮)。过冷水,淋皮水,风干,入炉烧制,最后是脆皮烧鸭成品。
烫皮,用100温度开水烫皮5~6秒,再过冷水,而充气,烫皮这两个过程对鸭的定形有着关健性的作用。过冷水起到防鸭皮出油。
风干,风干过鸭,比起不风干的好烧,上色又均匀,皮会更脆。
烧制. 这个过程决定性基本操作以后的最关健了。我们是用低糖大火烧制,先预热炉达到250温度再入风干好的鸭盖上大盖,大盖上有一个排气小天窗,留一点小空隙,烧制几分钟后上一些颜色再降到200~230温度烧制上完色,最后焖几分钟到鸭熟透就可以出炉了。这个过程大慨用的时间45分到55分钟之间,要看鸭大小而定了,还有一点也要注意一下,夏天与冬天烧制时间也有一些差别,一般夏天烧制的时间比冬天烧制的时间要短几分钟。
好了,经验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对热爱做烧鸭的朋友得到一些有用的帮助。更多烧腊的内容关注 @柠檬4408 美食 创作者 有更多惊喜的收获。
烧鸭香脆可口,肥而不腻,口感酥香。
准备配料:
整鸭一只,约五斤半最好
盐
5瓣大蒜切碎
1个中小号柠檬,切碎
涂料:
1/2杯香醋
1柠檬,鲜榨果汁
1/4杯蜂蜜
烹饪流程:
从鸭子内取出内脏。用冷水清洗鸭子内部和外部。用纸巾拍干。
将鸭子放在案子上。在鸭胸部分以菱形图案划开,只把鸭皮划开不要划到鸭肉。
鸭子腹部朝上, 用刀尖戳鸭子的脂肪部分,作用是释放脂肪,特别是在脂肪含量很高的部分。
不需要戳鸭腿,改刀结束后加盐进行调味腌制。
将5个切碎的蒜瓣和柠檬片放在鸭腔内(这些只是为了调味,而不是为了吃-烹调后将其丢弃)。
用麻线或绳子绑住鸭腿,将鸡胸面朝上放在带架子的烤盘上,让油可以滴下去。
如何在烤箱里烤鸭
1.在175度下将鸭子烤制3个小时。这3个小时的烤制分为4个时间段(1个小时,胸部朝上+ 40分钟,胸部朝下,+ 40分钟胸部朝上,刷上柠檬和蒜瓣调料+ 40分钟,侧面朝上涂上蜂蜜调料)。
2.然后以175度,鸭胸肉的一面朝下,烤40分钟。鸭子应该看起来像这样。
3.在一个小碗中,将1/2杯香醋和刚榨好的1个柠檬混合。将鸭胸肉的一面向上再次放在烤盘的烤架上。用香醋调料刷遍全鸭,在175下将鸭侧向上面再烤40分钟,每10分钟刷一次料。
4.将1/4杯蜂蜜和3汤匙香醋柠檬料混合,用这种蜂蜜调料刷鸭的胸肉,再烤鸭胸肉40分钟,每隔10分钟用蜂蜜调料刷鸭胸的一侧。
烤好后鸭子应为褐色,外皮酥脆。 最后将鸭腿上的线解开。
大家好,做 美食 是我的人爱好,我己在大学里做餐饮有多年了,我的理想是每天学生们都能尝到我的 美食 ,每天都要做不一样的 美食 。烧鸭我做过,烧鸭也是一道 美食 ,以鸭为原料,特色定色泽深红明亮,皮脆肉滑,骨香。下面就用我的上色配方给大家介绍,做出来烧鸭也是深红、明亮、脆皮。
“烧鸭皮水配方乡组成以及使用"烧鸭皮水,主要由醋和糖组成,这个大家都熟悉不过了。酷,是为光鸭更易风干和脆皮的效果,糖,则是帮助上色的。有的时候调配烧鸭皮水还会适当加一些白酒,很多人不明白其作用,其实大有好处。
白酒的特性是容易挥发,且易燃,放在水中有利于光鸭风干表皮,更有利了于上色。当天气条件不好。比如回潮天的时候,光鸭风干很难时间也要长,烧鸭不易上色,适当加入少量白酒可帮助快速风干。
脆皮烧鸭的做法与配方①将半片鸭用清水洗干净,方入盆中②取一只小碗,倒入一大勺老抽、生抽、两片姜、适量的花椒和八角③将调好的腌料倒入装有半片鸭的盆中,用手把鸭身内外涂抺均匀上料汁④按摩一会后。盖保鲜膜放入冷藏室腌渍一天(每隔半天可用勺子将盆底的汤汁舀起均匀的烧遍鸭身)⑤将腌渍好的半边鸭取出,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风干。⑥称取十克蜂蜜和五克白酷。搅拌均匀既是脆皮水⑦用刷子蘸脆皮水均匀的刷遍鸭子全身。⑧放道表好自然风干后放入预烤箱烤制30分钟。⑨将鸭子取出再均匀的刷一遍脆皮水。⑩待表皮风干后,放入预热220度的的烤箱烤制3O分钟即可。
自己在家也能做的脆皮烤鸭,只要一个烤箱,就能吃到美味的烤鸭。烤鸭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选择购买,可是在外面购买的烤鸭,其实我们自己在家也能制作的,只需要拥有一个烤箱,然后提前把这个鸭子腌制好,再刷上一层蜂蜜水就能烤出脆皮了。
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脆皮烤鸭来说,其实我们自己在家里面制作的时候也是非常简单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到底怎样才能够用自己家的烤箱做出这种美味的脆皮烤鸭吧。
首先我们要准备半只鸭,然后还要准备三大勺的蚝油,一勺老抽,两勺酱油,20克的蜂蜜,还有一勺料酒以及几滴白醋。当我们把这些全部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要把这半只鸭子给清洗干净,并且一定要把这个鸭屁股给切掉,然后把它清洗干净之后,就要用厨房用纸吸干表面的水分。接下来还要把我们准备好的葱给清洗干净切段。
然后我们需要把我们准备好的生姜也是清洗干净之后,要把它给切成姜片,接下来要再往里面倒入蚝油,酱油,料酒,老抽,接下来要把它们全部都给搅拌均匀。
那么我们把这些调料全部都搅拌均匀之后,要把我们准备好的鸭肉放在一个保鲜袋里面,然后要把我们搅拌好的这个料汁也给倒在保鲜袋里面,再放入葱姜。
当我们把它们全部都放进去之后,就要把它们抓拌均匀,并且把这个保鲜袋的封口给绑好,放在冰箱里面冷藏腌制一晚上的时间,这样能够让这个鸭肉更加的入味。
一个晚上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我们也就腌制好的鸭肉给拿出来了,那么拿出来之后,这个鸭肉的表面会比较湿漉漉的,所以我们是需要拿电吹风把这个表面给吹干的。
当我们把这个鸭肉的表面给吹干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它放进预热好的烤箱里面,中层上下火210度烤30分钟的时间,等到时间到了,我们就需要把这个鸭肉取出来,刷上一层蜂蜜水,当然在制作这个蜂蜜水的时候,要加入几滴醋进行调匀。
然后我们要用锡纸包裹住鸭翅尖和鸭腿的前端,以免烤焦再放进烤箱,200度烤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对于这样的一个蜂蜜脆皮烤鸭就新鲜出炉了。因为我们在表面上刷上了一层蜂蜜水,所以说这样的一个脆皮烤鸭不仅吃起来非常的香脆可口,而且最重要的是表面甜丝丝的皮脆肉嫩,真的是美味极了。
我们在做这种脆皮烤鸭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腌制,而且腌的时间越久才会越入味,所以说我们是至少要腌制一个晚上的时间呢,当然也腌制之前也可以用手按摩一下,能够让这个酱汁渗入到鸭肉里面。
并且我们在这个蜂蜜水里面加入一些白醋,烤出来的皮就会更加的香脆,所以对于这种事比烤鸭来说,其实做起来非常的简单,只要我们家里面有烤箱就可以搞定了。
大家好!
我是 美食 创作者姜药秃
百度词条上面,“烤”的意思是将物体挨近火使熟或干燥。
而百度词条上“烧”在烹调方法上就有两种说法。一种讲的是,先用油炸,再加汤汁来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如烧茄子,红烧鲤鱼,烧羊肉;第二种就是烤。以平时的观察来看,烧鸭很明显是第二种。
其实他们就是一种东西,由于地域不同,形成了选料、制作流程、吃法等风格的迥异,北京烤鸭与北京烤鸭南宁烧鸭代表了中国烤鸭的南北两派别。
烤鸭--北京烤鸭。
烧鸭--南宁烧鸭。
一、选料。
北京烤鸭的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据说,这一特种纯北京鸭的饲养,约起于千年前左右,是因辽金元之历代帝王游猎,偶获此纯白野鸭种,后为游猎而养,一直延续下来,才得此优良纯种,并培育成今之名贵的肉食鸭种。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种白鸭,故名“填鸭”。
北京鸭
南宁烧鸭的用料多选用南宁本地的芝麻鸭,皮香肉嫩,骨头带香。
芝麻鸭
二、制作流程。
北京烤鸭和南宁烤鸭在处理鸭子前期工作上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撑筒,涂料以及烤制燃料。
1、撑筒:北京用高梁杆,南宁烧鸭改用江边芦苇。鲜苇清香,烧味别具一格。
高粱
芦苇
2、涂料:北京烤鸭用麦芽糖水做鸭胚表皮涂料,而南宁烧鸭用的是蜂蜜水,烤炙后色更金黄。
麦芽糖
蜂蜜
3、燃料:北京烤鸭用的是果木(枣木、梨木)炭火烤制,南宁烧鸭用的是青松毛(松树的叶子-松针)。
梨树
青松
三、吃法。
北京烤鸭第一种吃法:据说是由大宅门里的太太小姐们兴起的。她们既不吃葱,也不吃蒜,却喜欢将那又酥又脆的鸭皮蘸了细细的白糖来吃。此后,全聚德的跑堂一见到女客来了,便必然跟着烤鸭,上一小碟白糖。
白糖
北京烤鸭第二种吃法:甜面酱加葱条,可配黄瓜条、萝卜条,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放几片烤鸭盖在上面,再放上几根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将荷叶饼卷起,真是美味无比。
甜面酱、葱条、黄瓜条、萝卜条
北京烤鸭第三种吃法:蒜泥加甜面酱,也可配萝卜条等,用荷叶饼卷食鸭肉也是早年受欢迎的一种佐料。蒜泥可以解油腻,将片好的烤鸭蘸着蒜泥、甜面酱吃,在鲜香中更增添了一丝辣意,风味更为独特。不少顾客特别偏爱这种佐料。
蒜泥
南宁烧鸭的吃法相对而言就要简单得多了。一碟蘸料就足矣了--冰梅酱。
冰梅酱
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样的美食,不同的地方也会有着同样的美食,就如北京烤鸭,南宁烧鸭。
北京烤鸭是风味独特的中国传统菜,其特点是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现已被公认为国际名菜。关于烤鸭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1、北京烤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当时辽国贵族游猎时,常把捕获的白色鸭子带回放养,视为吉祥之物,这就是北京鸭的祖先。北京鸭喜冷怕热,北京地区春秋冬三季较冷,夏秋的溪流河渠中水食丰富。当地人民创造了人工填鸭法,终于培养出了肉质肥嫩的北京填鸭。北京烤鸭,就是以这种肉质肥嫩的北京填鸭烤制的。 2、烤鸭最早创始于南京。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都南京。宫廷厨将此鸭烹制菜肴,采用炭火烘烤,使鸭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被皇府取名为“烤鸭”。朱元璋死后,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夺取了帝位,并迁都北京,这样,烤鸭枝术也随着带到北京。 3、北京烤鸭始于便宜坊。据清代《都门琐记》所述,当时北京城宴会“席中必以全鸭为主菜,著名为便宜坊。”
烤鸭原料:
北京填鸭是制作烤鸭的主要原料,据考,北京鸭的祖籍是南方,明初随漕运来北京,繁殖于京东潮白河一带,故叫过“白河蒲鸭”、“白色麻鸭”、“白燕鸭”等名称。后来迁至京西玉泉山放养,逐渐育成今日之良种。用人工填喂法育出的称北京填鸭。
北京填鸭生长期较短,只需60~65天,就发育成5~7斤重,45天之前的雏鸭自由取食,最后15~20天则由人工填喂,每6小时一次,每昼夜填喂4次。合格之鸭,经宰杀、退毛、取内脏、洗净、灌水、吹鼓、涂料等一系列工序,方可火炉烤制。
烤制方法:
焖炉法:烤炉有门,用秫秸先将炉壁及炉内铁箅子烧热,待无明火时,将处理好的鸭子放在铁箅子上,关闭炉门,故称焖炉。
挂炉法:炉口拱形,无门,将处理好的鸭挂在炉内铁构上,下面用果木(梨、枣木最佳)火烤,不关门。
叉烧法:与叉烧肉相似,须逐只手工操作,因产量低,费工时,已逐渐淘汰。
烤熟之鸭需切片上桌。切片技术要求较高,每只鸭要出120片左右,而且须片片带皮带肉,肥瘦相间。佐料用葱段、黄瓜条,调味料有绵白糖(此为宫廷中吃法,今无)、蒜泥(已少用)和甜面酱(目前用此者居多)。主食有荷叶饼或空心烧饼。
由是,狗街烤鸭异军突起,名声大振,使昆明及宜良的其它烤鸭黯然失色。那时,人们为了吃到刘文的烤鸭,专程从昆明乘座早班火车到狗街,饱餐一顿后,下午带着齿间余香抹着嘴角油迹,心安理得地乘晚班车赶回省城。南面从开远慕名而来的食客,则要在狗街留宿一晚,次日才能返回。有的食客为了赶程奔路,或性急嘴馋,提出“不耙点不要紧,砍来吃,钱照付”,那是万万办不到。
一次,国民党的一个中校营长带着太太及随从乘轿前往路南经过狗街,进店要吃烤鸭,数次催促均未遂意,便自动用鸭钩揭开炉盖。刘文大怒,与之争吵。那边拔手枪,这边操菜刀。营长终未吃到烤鸭,悻悻而去。刘文把这一炉因闪火而走气味的烤鸭赔本拿给对门马光荣的小馆子加配作焖吃。
刘文为保质重誉而到了执拗的地步,故当时有一句俗语流传:刘文的烤鸭好吃,脸嘴难瞧。每年秋后麻鸭初肥,刘文便带着徒弟杨国才等应邀前往省城,在省府及所属四大厅大显身于,艺压群芳,技惊四座。云南省主席龙云赠与联名题词的大红锦旗。积年以来,各界人士赠送的贺对楹联匾牌锦旗不胜枚举。有一联这样写道:“南圃春前新燕舞,西村秋后乳鸭肥”。
刘文有子刘文达,善养鸭,不善烤鸭。刘文高徒杨国才,艺传其子杨得春。
起 源
中国烤鸭起源,据《中国烹饪大典》,起源于唐朝宫廷。惟其源流不清,证据不彰难以邃定。而有确凿记载的,实见于清末。清咸丰6年(1856)宜良兵燹。由宜良起兵发迹官至云贵总督的岑毓英与县人杨福章、蔡标、何秀林等人在县城花桥下北廊曹氏所开的“顺河楼”酒店拜把兄弟,喝生鸡血酒结盟起事。素爱美食的岑毓英忽发奇想,叫店主曹健想法将鸭子整个用栗炭火烧死。美味清香,大快朵颐。这明火烧烤鸭子的吃法就在宜良发明出来了。以后,岑毓英等都当了清廷的封疆大吏,何秀林、蔡标任军门,邑进士陈鸣玉掌云南五华书院。这几人每次回到宜良,都要到“顺河楼”吃曹家的烧鸭。兴趣浓起时,岑毓英曾追述说:“这口味是我想出来的。”陈鸣玉就说:“就取名‘宫保烧鸭’吧。”“宫保”是对总督官职的雅称。岑其时已官是职,故陈鸣玉有是说。今滇味菜肴中的“公爆鸡丁”、“公爆白菜”等,先放切短的干辣子下锅再放其他肉菜的方法,也是岑毓英想出来的。故其准确的菜名应为“宫保鸡丁”、“宫保白菜”才对。随即,陈鸣玉撰书一付对联送给曹家“顺河楼”:“美味能招天下客,清香引出洞中仙”,就是专门赞美这“宫保烧鸭”的。而现在这付对联多被外地餐饮业界所引用,却渐渐忘记是陈鸣玉所写,也不知道是专门写“宫保烧鸭”的了。曹氏烧鸭系用明火,直到狗街人刘文从北京学回来焖炉暗火烧烤之法并在宜良传播开来之后,曹家烧烤也随之做了改进。
至于北京的烧鸭发明于何时,史籍缺载,不能详知。相传慈禧在同治年间(约1861年),已在宫中吃过烤鸭。从时序上讲,应该比岑毓英发明的“宫保烧鸭”销晚数年。不知此法是否岑毓英进京觐见慈禧时传授给宫廷的?北京烧鸭在清末传出宫廷,分为两大派系:一为明火挂炉烧烤的“全聚德”,一为暗火焖炉烧烤的“便宜坊”。这两大派系至今仍在。全国各地的烧鸭制作方法非此即彼,同样离不开这两大派系。
“便宜坊”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在北京,现称“老便宜坊”。同时出现在天津的烤鸭店名为“聚全德”。聚全德在天津经营不善濒于倒闭,始于民国初年才迁入北京,并逐步做红做大。据载,天津聚全德为清同治三年(1864)挂牌张业,比宜良晚出8年。至少在刘文进京时还没有迁入北京。因此,刘文那时在北京所能见到和学到的,便只有“便宜坊”的焖炉暗火烧烤方式。中国烤鸭两大派系,发明于北京的暗火焖炉烧烤没有在北京做大反而由他的徒弟在云南宜良县的狗街做大做红,成为南鸭旗帜;而发明于宜良的明火烧烤方法,在宜良也没有做大,反而被外来的焖炉式代替了。虽没有证据证明北京的明炉烧烤是从宜良传出去的。但同样的方法由聚全德做失败了,却由改名后的全聚德做红做大并且做得很红很大,成为了中国餐饮业界的第一品牌,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个事实本身说明:方法的发明固然重要,而事业成功却完全取决于人,是经营者的远大追求和创立品牌信誉的认真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狗街刘文的成功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学 艺
刘文进京学艺实因于许实。许实(1873~1923)字秋田,狗街沈伍营村人(许姓为沈伍营望族。时秋田已徙居西村)。清光绪27年(1901)并行庚子辛丑恩正两科秋试举人。翌年(1902)得公族资助赴北京会试。同村农家子刘文作为书童随侍进京,投宿于米市胡同老便宜坊附近,因常往就餐,稔知其味。刘文心眼灵活,思维敏捷,侍学之余,得许实赞许,因到老便宜坊悉心观摩,认真学习烧烤技艺。回狗街后,经过几年的琢磨准备,对北京技艺颇加改进,然后自砌土焖炉,专于谷熟季节,开始烧烤本地麻鸭,挑到狗街火车站或白莲寺乡街集镇等地外卖,影响日愈扩大。后渐有积累,即在火车站租用街铺开张食馆,用许实先生根据《论语》“文质彬彬”的文句给刘文取的字号“质彬”做为食馆的名号,命名为“质彬园”。刘文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结合县情实际,对北京传统工艺大胆改进,对各项制作工序严格要求,既保持了北京风味,又具有其新的骨白似雪、酥脆离骨、色鲜肉嫩味美的地方特点,短短时间内就名声鹊起,做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牌。县人段克昌年轻时与刘文结识,两人曾同宿鸭棚。段供职省城后每念贫交故人,支持刘文创立名牌。为扩大对外影响提高知名度,在每年谷熟鸭肥季节,总联系邀请老朋友去省城,在省府及所属四大厅等高级军政要员举办的宴会上显献烧鸭技艺。原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对此赞誉有加,由此走红。龙云原拟以重金相赠,刘文婉谢。后乃送给一面联名题词的大红锦旗,又题书“京都烧鸭”匾额相赠。刘文烧鸭从此遂得名为“京都烧鸭”,示其技艺之得于京城也。“京都烧鸭”赠匾,刘文极为珍视,一向收藏于西村家中,50年代后毁弃。
由于得到龙云的表彰,加之刘文的技艺创新日臻完备,各界人士赠送的颂语缎幅多如彩云。每到节庆及生日宴会,都悬挂出来迎风抬展,景象十分壮观。其中,比较有名的赠联,有60军183师师长高荫槐的“南圃春前新燕舞,西村秋后乳鸭肥”;开远铁路警察局局长钱小方的“南国老便宜,西村小吃恬”。时人不解其意,经历任宜良和狗街铁路警察分局局长罗席珍(土官村人)解释,上联“老便宜”为位于北京米市胡同的烤鸭店名,指出刘文的技艺源自京城;下联则称道西村刘文的烧鸭美味可口,食后心情舒适爽朗。
随着刘文烧鸭名声的日愈噪大,当时由昆明、宜良、开远等乘坐火车专程到狗街吃烧鸭的人络绎不绝,成为狗街一道独特的风景。昆明的客人可以当日赶回;南边来的客人则必须在狗街住宿一夜。狗街因此被民国时期编印的《云南旅游指南》收入书中。�
一次,一个国民党的中校营长,带着太太及随从乘轿前往路南经过狗街,因性急嘴馋,一进店就催着要死,恨不和一巴掌就打入嘴里。经数次催促刘文,都回答说火候不到没有熟透,那人就说:等不得了,熟不透也要吃。并自己动手用鸭钩揭开炉盖,想先啖为快。刘文见状,怒气冲天,两人就争吵起来。那边拔出手枪大耍威风,这边操起菜刀毫不示弱。后经人们两边相劝,事情才平息下来。那营长未吃到烧鸭悻悻然离去,这边刘文认为这一炉鸭子因闪火走气失了本味,竟一只都不卖出,全部赔本给对门马光荣的小馆子加配佐料焖吃了。刘文保重质量信誉到了如此执拗的地步。当时社会上遂传言说:“刘文的烧鸭好吃,脸嘴难瞧。”后人不明真相,常借这话作为对事物讽嘲的借喻,其实是歪曲了这话的本意。
创 新
根据现仍在世的刘文之嫡传弟子杨国才之子杨德春(第三代嫡传人)讲述,刘文在鸭子烧烤工艺上的改进创新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北京用高粱杆做撑筒,刘文就地取材,改用旧时南盘江边到处都有生长的芦苇。每鸭共用四根。不仅有两翅下的撑筒共两根;另在胸腔之内放一根,将腔膛撑空,以利热力透入;还有在鸭屁股中所塞的一根屁筒。按烧鸭炙熟原理,实为内煮外烤。经确测,明火烧尽之后的炉温达到400℃。白条鸭放入炉中,随着受热不断升温,鸭体内的水份就溢出积存于体腔之内,并很快涨沸,内膛是被水煮和腔内散不开的热气蒸共同加工成熟的。外皮则直接靠炉温烤熟。因此,从下肛内插入的屁筒(中间必有节),既堵住了膛中水份不外渗下泄,使之在体内长时间存留,鸭体也就成熟得越透,从而实现骨肉酥离;另外又在煮烤过程中散发其清香味,因而其食味就别具一格(使用鲜苇做辅材,应该是从端阳节用苇叶包粽子而有清香味得到的启发)。另外,由于使用了撑筒,烤熟的鸭子成型美观,有仰首挺胸,气宇轩昂之态,邑谚所说“烧鸭脯子拎着”,即是对其固有的商品造型的准确描述并久已深入人心。
二、北京用麦芽糖水做鸭胚表皮涂料,刘文改用滇产蜂蜜水,用蜜水涂抹表皮反复搓揉后鸭表皮极易于吸收(旧时防冬天手皴开裂也是用蜂蜜擦抹手背反复搓揉让皮肤吸收。刘文应受到此法启示),因而烧炙后更能提色呈金黄赤铜色。而麦芽糖比蜂蜜的被吸收程度差,烤炙后表皮上残留的糖汁易变焦黑而成品外色稍黯。《云南风物志》评价说:“宜良烤鸭一点蜜”,正是对此项改进工艺成功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刘文在燃料上也做了重大改进。北京燃料用木柴,烧成炭烬后放入生鸭烤炙。而刘文结合本地实际,改用青松毛结做燃料。松毛结燃透时间短于木柴,可使炉温迅速提升又使热量得到充分集中利用,无烟气而有清香味,燃烬热度均匀持久,所用土炉保温储热性好,从而保证了足够的烧烤温度。经过反复试验,每炉鸭子的加盖烧烤时间为40分钟。时间不到不起盖,中途也不能揭盖闪火泄热。时间到了,才能揭盖取食。邑名士严子述先生《食烧鸭诗》所云:“炮燔仗火工,土灶松烟馥。出炉气蒸腾,炙手香盈掬”,正是对此情形的生动写照。刘文烧鸭,提着鸭腿骨一抖,腿肉即离骨脱落。俗谚云:冷鸡热鸭。烧鸭趁热食用,软骨可嚼。一只鸭子只丢四大骨(两腿两翅),余皆酥嚼啖尽,越嚼越有味。
刘文烧鸭,首重选料。宜良传统鸭种为滇麻鸭。麻鸭属瘦肉型鸭种,过去民间养殖多以母鸡孵化,数量有限,因而饲养也较为精致。民国12年(1923)江川县人王开兴(住匡远镇土桥村)携带其家乡地区发明的家传谷桶(炒热)火抱鸭技艺进入宜良,并逐步推广这种较为先进的孵化方法后,宜良麻鸭的饲养数量才有了显著的增加。据初步估算,王氏火抱鸭技艺传入前全县麻鸭的饲养数为1万多支,而此后则迅速发展,到40年代后期已发展到数万支。江川火孵鸭历史已有百年,该县养鸭规模也是百年徘徊,没有做大。而一山之隔的宜良却迅速做大,这主要是受惠于“京都烧鸭”的创牌成功。麻鸭长期生活在滇中地区,其基本生长规律是:除专门饲养生蛋的老鸭外,一般的育肥鸭是不过冬的。冬季积攒的鸭蛋,一般在开春后天气渐暖时孵化。旧时没有电暖设施,才出壳的小鸭受不得低温,因此天不转暖不孵抱。待第一批小鸭孵出后,已是春分时节。此后陆续孵抱,到夏五月许即停止孵化,以保证最迟一批小鸭也能在秋末育肥宰杀。由于这个季节上的原因,麻鸭的生长期大抵与坝子中大面积的水稻种植时间相一致。而宜良坝子水田面积宽广,全部鸭子都是放养在水田中。那时不施用化肥农药,水田里小鱼小虾田螺之类及各种活物很多,麻鸭主要是吃富含有机质的生物长大的,内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也十分丰富,因此肉质特别的鲜美,是真正的有机食品。到水稻收获季节,所有麻鸭都已渐次长大,又能吃到刚成熟而掉在田里的谷粒,得以迅速催肥。上引对联“西村秋后乳鸭肥”,正是这种育肥方式的真实写照,也是吃烧烤滇麻鸭的最佳时令。宜良习惯的说法是,待秋末霜降之后,鸭子的骨头就硬了,肉质也变老了,食之无味,一年的烧鸭也就吃到头了。季节性极强则成为旧时滇麻鸭生产及烧烤加工的一个显著特征。
刘文所选用的鸭源也同样是按照上述季节特征育肥的。别人饲养的鸭子都入不了刘文的眼,即达不到他的选料要求,因此令其第三子刘荣逵养鸭,并创出一整套养鸭的技艺规范。开始放养的小鸭是用大篾箩挑运,宽敞的篾框累叠起来,一担四筐,约300多支为一群。从那时起,就对幼鸭进行训练教育。每次饲喂时,都要反复教以口令。宜良全县训鸭的口令是统一的,都唤“伊来伊来……”,颇有古语的韵味和拟人化的人情味。因此又可以认为这种口令的产生时间应在明代。当时,江南大批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屯军进入宜良屯田之时,就已经使用并延续至今。虽然口令的读音一致,但每个饲主的音色、语调有别,鸭群是很容易分辩出来的。遇到两群鸭子在田间走混淆了,也不必担心会搞错,只需各自饲主发出口令,鸭群就会自觉归队,两相分开。
小鸭渐渐长大,篾框已装盛不下人也挑不动时,则改为弃框赶放。刘文的鸭群同样是在水田中长大的。刘文将这种有机食品的内含质称为“暗膘”,他认为达到他标准的成鸭必须是暗膘足,经过“教育”,有灵性,心理素质稳定。而未经过教育训练的鸭群稍遇到风吹草动就十分惊慌,情绪波动大,这会使鸭群掉暗膘,食味必然不佳。刘文家养大的鸭群则不一样,大群关在笼内,宰哪只拉哪只,手到擒来,同伴不怖不惊,大有临变泰然,从容受死的大将风度。用今天的话讲,是刘文宰鸭亡“动物福利”是早已先行了的。而别的鸭群则做不到这一点。这是他自养鸭群的一个特别之处。
另外,临近宰杀的成鸭,不能到黄泥田中放牧,因泥水污染皮肤,卖相不好。而在黑青色熟泥田中放牧的鸭群,宰杀去毛后,肤色光洁白皙,富有弹性。另外,临近宰杀前一个星期,必须将鸭群赶放到树荫遮蔽的大水塘中养放几天,使鸭子不被秋后光照极强的太阳暴晒,也是保证宰杀后皮色光鲜细嫩的一个环节。成鸭心理素质稳定,宰时不搏,皮下不见瘀血,也是一个要点。
刘文宰杀成鸭,刀工也十分讲究,颈上宰口,只准有黄豆粒大小,却因部位选得准,能将全部体血控干,点滴不滞留体内。因而烤出的鸭子通体光鲜,不见瘀斑。更由于颈部表皮经烧烤后皱缩,宰口几乎看不见了,这样卖相极好,又很卫生,苍蝇也找不到叮咬产卵的缝隙。胁下掏取内脏的开口,也只准拇指节大小,始见功力。这些,都是现在的人们很难同时做到的。其质量要求严格如此,故创为名牌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其创始情况,1997年10月1日,笔者于城东原达莱斯休闲地采访刘文第三代嫡传人杨德春,尽得其实。后撰文载《解读宜良》书中。据杨德春(1934年生)讲,他刚懂事时,时间约在40年代之初,一次,省城龙公馆(位于今北京路之震庄)又请刘文上昆做烧鸭,他随他父亲杨国才跟师傅刘文前往。鸭子、松毛等一应物品全部从狗街带去,一律不用外地的。提前几日垒砌烧炉,需要加水和泥。他父亲等几个后生不谙世事,把龙家正在浸泡烟土的几桶清水都和到泥中了。待炉干生火试炉时,被烘烤的土炉便散发出一阵阵奇香。几个后生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吓得先跑回了宜良。其实龙府对此事并未加追究。待到正式烧烤鸭子时,鸭香和烟香混在一起,越发的香气四溢,惹人流涎。甫一揭炉,香味随风四散飘荡,远近都闻。不明了底细的,都更加赞美刘文烧鸭的美味香醇,刘文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了。由刘文创始的狗街“京都烧鸭”,就是经他这样严格并近于苛刻的质量把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而创造出来的。刘文技艺传承情况,正式授徒者为三人:刘文第4子刘荣昌、同村人杨国才、王章。刘、王早逝,无传。杨国才传其子杨德春,1934年生,其学艺时,刘文尚健在,亦颇得刘父亲教也。杨德春今仍健在,精神健朗,尤不时上炉操作,指点后辈,其艺遂脉脉不绝矣。
刘文于1945年病逝。在他身前,他已名满滇中。他将这一响当当的名牌留给后人,使当今的许多宜良人因此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并使之形成一个鸭产业同时也是上个世纪我县发展最快的一大产业。为此,笔者曾写诗赞美他,诗云:
秋熟西村乳鸭肥,刘文技艺艳乡帷。
鲜香能挫帝王馁,酥嫩可瘳佛祖饥。
炉里乾坤格造化,厨中刀俎蕴玄机。
而今产业富全县,泽惠裔孙无困疲。
尾 声
宜良养鸭历史悠久。唐樊绰《蛮书》(公元864年)已记载云南有鸭之养殖。至迟到清道光30年(1850),宜良坝区已饲养滇麻鸭,京都烧鸭的创牌和江川王开兴传入的火抱鸭技术大大推进了我县养鸭业的发展。1956年饲养数已突破10万只。三年(1959~1961)困难时间过后,养鸭业得到复苏,1965年已发展到13.5万只。十年浩劫鸭子不能下稻田,故多年只在10万只左右徘徊。70年代末,县里组织王水忠(王开兴之子)等6人到北京学习,引进了电孵技术。进入80年代,养鸭业获得健康发展,1981年达到25.8万只。当时,宜良烧鸭已大规模走向全省,滇麻鸭春末夏初开始孵抱,冬春季节吃不到烤鸭的季节缺陷已严重制约了养鸭业的大规模发展。1983年11月,狗街区农工商联营养殖场(后改名为狗街北京鸭场)在县科委的指导下,实施了被省市科委列项的第一批“星火计划项目”,从昆明农工商海埂公园引进了可以圈养的北京鸭17万只雏鸭试养,迈出了我县鸭种更新的关键性一步,促进了我县养鸭业在数量上的飞速发展。实现了春夏秋冬鸭常叫,一年四季烤鸭香。1987年,盘江指挥部从黑龙江尚志县引入蛋鸭品种康贝尔鸭(瘦肉型)。我县乃至我省至今没有祖代种鸭厂,因此,必须不断引进父母代繁殖以保证鸭源供应。1992年,兰学成到京参加全国家禽协会展览订货会,从北京双桥种鸭场引入3000只Ⅱ系父母代良种鸭和养殖技术,在兰家营养殖销往全县各乡镇并石林、陆良等县。1995年,宜良种鸭厂引进四川天府肉鸭3000只。2003年,狗街陈所渡孙洪光从河南华英公司引进樱桃谷鸭SM3(父母代)�2000只,大量繁殖,主供县内各养鸭户并远销红河州,2004年又引进3600只,大大推进了我县养鸭业发展,促进了宜良鸭子的大规模繁殖和品种的优良。80年代初,有资深川味厨师曾在宜良狮子楼开饭馆,感慨颇深,说:“川味在中国,在世界,所向披靡,没有站不住脚的。唯独在宜良吃不开,开不成。原因就是宜良有一个烤鸭。”喂颗粒全价配合饲料后,28天至40天即可宰杀,缩短了饲养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养鸭业在短短几年间获得了迅猛发展。1986年突破百万只大关,1991年突破200万只大关,1993年达到428.5万只。到2000年达到800万只。2001年起,鸭传染病困扰了广大养鸭户,县科技局做为专题列项依靠省市有关专家进行攻关,将病死率从27%降低到7%,保证了我县养鸭业的健康发展。2003年达1018万只。2004年春,全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宜良县东的石林、县北的嵩明、县西的呈贡、官渡等区县都受到感染,唯宜良县养鸭业安然无恙,这实在是一个奇迹。说明宜良县养鸭业的成熟和科技水平的成功。在烧烤技术的改进上,一是将不宜于搬动的土制焖炉,制作为享有专利品牌的铁制烤炉,促使宜良烤鸭大踏步走向全省各地;二是松毛结原料供应不到的地方,则改用栗炭做燃料。原先入炉前的白条鸭需要在表皮与皮下脂肪层间吹气使涨,目的在使白条鸭入炉前型体丰满,没有皱折,也便于表明风干,烧烤后皮、脂间分离,外皮香脆。因现在宰口太大漏气,难以充气,则由兰学成改进为24小时上架用鼓风机风干以保证烤鸭皮脆肉鲜,又引进上海锦江集团片皮鸭工艺,每鸭片皮25块,及自制精致甜面酱以代替传统椒盐佐料等,以臻于完善。此外,烤鸭软包装产品、传统板鸭、玫瑰鸭、“水笑鱼”公司独创的“飘香烤鸭”(即用佐料先腌制白条鸭再烧烤,吃时不再用佐料)相继问世,真正做到了宜良烤鸭满天飞。
然而,随着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生态环境日愈恶化,宜良烤鸭体内的药物残留及北京鸭体肥脂丰的缺欠也日愈暴露出来。宜良养鸭业面临着日愈严重的市场挑战。2002年起,县科技局牵头,开始启动饲养绿色生态鸭的项目,初见成效。同样是2002年起,狗街、南羊镇大批量恢复传统滇麻鸭的饲养和烧烤也异军突起,成为我县养鸭业界和餐饮业者的新时尚。狗街镇为弘扬正宗烧鸭传统,从养殖到加工,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出台政策和措施,发扬光大“京都烧鸭”的响亮品牌,并加大鸭文化的研究和发掘,增加其文化含量。2003年9月6日狗街镇组织实施了重振狗街烧鸭雄风计划,邀请多方人士到狗街召开“狗街传统烤鸭推介会”,拟进一步规范烧烤技术,授牌定点接待,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做大做强狗街烤鸭业。2003年,县科技局将宜良无公害鸭项目上报列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项目,并在北古城镇实施取得阶段性效果,2004年5月获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4年拟在狗街实施“稻鸭共生”项目,减少化肥施用量一半以上(主要用于水稻生长的前期),适施安全性农药,低成本投入生产优质稻米和滇麻鸭。2004年,将是狗街养鸭业和传统滇麻鸭获得大发展打出好名声的一年。“京都烧鸭”由狗街而起,也必将振兴于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