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涂料 > 正文

性能检测方法在船舶上有什么应用

虚心的诺言
称心的星星
2022-12-30 23:31:13

性能检测方法在船舶上有什么应用

最佳答案
花痴的季节
踏实的绿草
2025-09-14 11:27:17

详细介绍了船壳面漆和重要部位内舱船舶漆的重涂性能测试方法,并对典型的具有可复涂性的船壳漆进行了试验验证。0概述

近20年来,我国船舶涂装检测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的涂料检测标准,完善了标准体系。同时,检测标准的应用也大幅度提高了涂装检测技术水平和涂装质量,缩短了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涂料检测技术的差距。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船舶重防腐涂料进入高速成长的黄金时期,成为涂料行业发展最快、与国际接轨最早、占工业涂料市场份额最大的领域之一。预计未来5~10年,我国船舶重防腐涂料及涂装仍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长效重防腐涂料体系的推广应用,使防锈性能往往达到10年甚至20年以上效果,因此不同使用寿命的底漆和面漆在化学固化类面漆维修过程中引发重涂性问题,通常化学固化类涂料在涂装时存在最长涂装间隔时间的限制,后续涂装时需打磨处理,不仅费工耗时,降低涂装工效,还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远不如同种涂料间的化学结合。为了克服涂料最长涂装间隔的重涂性问题,可复涂涂料便应运而生[1]。可复涂涂料是新一代涂料,其重涂性能的检测方法,特别是对船壳面漆的重涂性检测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严重制约着我国新一代涂料的开发和应用。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参照有关资料,特推荐几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船壳面漆及几种重要部位内舱涂料重涂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加快可复涂涂料的开发与应用,为推动涂料检测技术进步尽微薄之力。

1试验部分

1.1船壳面漆重涂性能测试方法

1.1.1试验原理

(1)热加速固化

热加速固化重涂性测试原理是模拟涂层在长周期情况下完全固化后的重涂性测试。

(2)大气曝晒(GB/T9276―1996)

大气曝晒重涂性测试原理是考核涂层在室外自然环境下曝露后的重涂性测试。

(3)紫外老化(GB/T14522―1993)

紫外老化重涂性测试原理是模拟室外太阳紫外光线对涂层老化后的重涂性测试。

1.1.2试样制备

制备试样所需的试板应符合GB/T912―1989普通碳素钢的技术要求,规格由所测性能试验要求确定,其表面处理按GB/T9271―1988规定进行。

(1)热加速固化试样制备

将可复涂面漆直接涂装在试板上,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h,将干燥后的试样经过(80±2)℃、200h的处理后,再在试样表面涂装1道可复涂面漆,常温下固化7d后进行重涂附着力测试。

(2)大气曝晒试样制备

按可复涂船壳面漆配套体系涂装试板,试样在室内保养7d,然后分别进行厦门海洋大气曝晒试验6个月、12个月。用干布擦去曝晒后试样漆膜表面灰尘,再在试样表面涂装1道可复涂船壳面漆,常温下固化7d后进行重涂附着力测试。

(3)紫外老化试样制备

按可复涂船壳面漆配套体系涂装试板,试样在室内保养7d,按GB/T14522―1993分别进行200h、500h、1000h紫外老化试验。再在试验后试样表面涂装1道可复涂面漆,常温下固化7d后进行重涂附着力测试。

1.1.3性能检验

分别按ASTMD4541和GB/T9286―1998对试样进行重涂性能检测。

采用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的725-BS43-91可复涂聚氨酯面漆,按照涂料重涂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涂性测试。

试样按如下配套体系进行制备:

底漆:725-H06-21环氧富锌底漆,(40±10)μm。

中间漆:725-H53-81环氧云铁防锈漆,(100±10)μm。

面漆:725-BS43-91可复涂聚氨酯面漆,(120±10)μm。

1.2船舶液体舱涂料重涂性测试方法

1.2.1试验原理

船舶液体舱涂料重涂性测试方法是模拟实际长期应用过程中的环境,在不断清洗舱室及其维修的过程中,检测涂层重涂性能的室内加速测试方法。

1.2.2试样制备

试样所需的试板为热轧低碳钢,喷砂处理达到Sa2.5级以上,试板规格由所测性能试验要求决定,试样按GB/T1727―1992规定制备。

1.2.3测试方法

(1)燃油/海水压载舱涂料的重涂性测试程序[3]:

(a)在(27±6)℃下,试样用天然海水或GB/T7790―1996规定的人造海水浸泡168h;

(b)在(27±6)℃下,试样用ASTMD1655标准规定的燃油浸泡168h,(a)和(b)两个步骤间隔不超过8h;

(c)在80℃下,试样用天然海水或GB/T7790―1996规定的人造海水浸泡2h,(b)和(c)两个步骤间隔不超过8h。

(2)专用海水压载舱涂料重涂性测试程序[4]:

(a)在(27±6)℃下,试样用天然海水或GB/T7790―1996规定的人造海水浸泡120h;

(b)自然干燥48h;

(c)在80℃下,试样用天然海水或GB/T7790―1996规定的人造海水浸泡2h。

(3)饮水舱涂料重涂性测试程序[5]:

(a)在(27±6)℃下,试样完全浸泡在ASTMD1193规定的蒸馏水中120h;

(b)自然干燥2d;

(c)在80℃下,试样浸泡在蒸馏水中2h。

程序(a)到(c)为1个完整的循环周期,重复进行25个循环,并记录每个循环后涂层的状态。在进行20个循环后,用自来水清洗试样,干燥48h,然后在试样上部1/3的区域复涂1道试验涂料,试样下部2/3区域涂一层配套面漆(或涂装底漆和面漆的配套体系),封边。在标准室温下干燥1周,然后完成最后5个循环试验。在25个循环完成后,对涂料体系进行重涂性评估:重涂附着强度不能低于原始涂层的50%(ASTMD4541)。

2结果与讨论

(1)可复涂聚氨酯船壳涂料的重涂性测试结果显示:破坏部位多为重涂的漆膜破坏,表明该部位是涂料重涂性问题应特别关注的区域。试验又表明:可复涂聚氨酯涂料在经过热加速固化,6个月、12个月大气曝晒,200h、500h、1000h紫外老化后,漆膜附着强度没有明显降低,也与该涂料多年来实际应用结果相吻合,本文提出的重涂性测试方法是可信的。

(2)船舶液体舱涂料重涂性测试,国际上无论是ISO标准还是ASTM、MIL―PRF―23236C标准,均为较成熟的方法,且均按不低于原始附着强度的50%进行评估。笔者认为,舱室涂料最好结合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最苛刻条件进行模拟老化,这样所进行的室内加速测试结果才能与实际使用过程的预期效果相一致。

(3)随着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完善。重涂性测试方法是随着涂料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新的测试途径。采用自然状态与室内加速状态相结合的测试方法,不仅可以观察两者的区别,而且也能同时验证涂层的复涂性能,对国内检测重涂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分享:

最新回答
落寞的大山
专注的泥猴桃
2025-09-14 11:27:17

雷达反隐身技术的探测原理:

把被测体看作是一根无源天线,它表面的任何吸波涂料都不影响该目标内的金属材质在某一特定频率或倍数频率上的电谐振,这和金属表面反射的无线电波截然不同,它是不可屏蔽的。

雷达反隐身技术是指使雷达探测、跟踪、定位隐身目标而采用的技术。可通过采取扩展雷达的工作频段、改进雷达的探测性能、发展新技术体制雷达等途径,提高雷达的反隐身能力。

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防御武器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推动着反措施的研究与发展。美、俄等一些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反隐身技术,目前的发展重点是雷达反隐身。

一、实现雷达反隐身的主要措施

1.研制高灵敏度雷达

这种雷达是利用某些特种技术措施来提取目标的重要信息。如采用较低工作频率、宽频带、多频谱、双极化、双/多基地、灵活扫描、多普勒效应等。高灵敏度雷达通常包括:先进的单基地雷达(宽频带/超宽频带雷达、超视距雷达)、双/多基地雷达、毫米波雷达、超高距离分辨率雷达、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雷达、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激光雷达等。预计,在高稳定度频率发生器、更强信号处理能力系统、动态范围更宽接收机和模拟/数字转换器的研制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为对付隐身目标,美国防部投入了大量财力发展高灵敏度雷达。如在1992~1997财年期间,美国防部每年用于高灵敏度雷达的研究费用约2亿美元。目前,美国高灵敏度雷达的发展正处于研制与样机试验阶段。

2. 扩展雷达的工作波段

隐身兵器通常是针对厘米波段雷达设计的.因此,将雷达的工作波段向米波段和毫米波段甚至红外波段、激光波段扩展,都将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美军正在制造工作在米波段(频率为5~28兆赫)的AN/FPS?118超视距预警雷达;已研制成功一种海军用的可机动的小型战术超视距雷达,另一种舰载超视距反隐身雷达也在研制中,这两种雷达都工作在米波段;美空军计划为“爱国者”防空导弹安装35千兆赫的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并开展红外探测系统和激光雷达预警系统的研究工作。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也在部署超视距雷达。

3.发展空基或天基平台雷达

隐身飞行器的隐身重点多放在鼻锥方向±45°角范围内。因此,采用“避重就轻” 的办法,将探测系统安装在空中或空间平台上,通过俯视探测,就可提高对雷达截面较小目标的探测概率。美空军的E?3A预警机(载高PRF脉冲多普勒雷达)和海军正在研制的“钻石眼”预警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高空预警气球(载大型孔径雷达),都能有效地探测隐身目标。俄罗斯、英国、印度等国都很重视发展预警机。

4.提高现有雷达的探测能力

美国正在用先进技术对现有雷达实施改进:通过采用频率捷变技术、扩频技术、低旁瓣或旁瓣对消、窄波束、置零技术、多波束、极化变换、伪随机噪声、恒虚警电路等技术,来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进而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通过采用功率合成技术和大时宽脉冲压缩技术,来提高雷达的发射功率;通过采用数字滤波、电荷耦合器件、声表面滤波和光学方法等先进技术,来提高雷达接收机的信号处理能力,等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雷达联网,从整体上提高雷达的反隐身能力。

传统的红牛
迷路的白猫
2025-09-14 11:27:17
mil-w-46374e手表(其中mil应该是 Military 的缩写,代表军用,后面w是watch的缩写,代表手表.后面数字就是型号,或者产品代号之类的了)

特制 mil-w-46374e 型军用表发行1989年5月31日。其中,因为前一版本mil-w-46374所使用的照明光源氚发光涂层含有放射性,故在此新版本中已经进行了改进。相比之下,气态氚瓶比涂层更安全,更有效。设计上在表针盘和表链上都加上了H3的标志,代表放射等级。

典型标志:

手表,腕表,一般用途。

mil-w-46374e

6645-01-304-4308

马拉松公司

1991年4月

核废物处置

美国

mil-w-46374f手表

1型mil-w-46374f手表一个典型的标记:

手表,腕表,一般用途

1型mil-w-46374f

6645-00-066-4279

在25-3n的豪居里以下 25-3n(这里面居里就是一个单位了,毫居里就是像毫米一样,是居里的千分之一)

部件号:490

单身的钢笔
懦弱的手链
2025-09-14 11:27:17
多吃糖的害处 理由一:1、转化成脂肪,摄入过多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病)、高血压(心脏负荷大,手、脚、脑缺氧)

2、影响食欲,营养缺乏。 3、胃酸过多引起胃炎。

4、导致蛀牙,包覆在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大部分形成羟基磷灰石(一种磷酸钙)结晶,在PH5以下时能剧烈溶出。通常口中的PH值保持在6-7左右,当摄入

的蔗糖被唾液酶迅速酶解生成的酸类物质可将PH值降低至4左右,是造成蛀牙的原因。 5、导致骨折。 6、易患疮疖等皮肤病。

7、导致代谢紊乱,减弱免疫系统的防病能力。 8、有与吸毒同样的生理依赖。

总之,蔗糖是“甜蜜杀手”。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多吃糖比吸烟危害更大,长期多吃糖寿命缩短20年。所以说,20世纪

戒烟,21世纪戒糖。 理由二: 1、摄入过多的糖之后,过多的糖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脂肪,导致小儿肥胖,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诱因。

2、糖只能供给热量,而无其他营养素价值。每天吃糖多时,吃其他营养素势必减少,导致体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缺乏,极易造成营养不良。

3、多吃糖之后,将会给口腔内的乳酸杆菌提供有利的活动条件。糖滞留在口腔内,容易被乳酸杆菌分解而产生酸,使牙齿脱钙,诱发龋齿的形成。

4、糖吃多了,小儿就不想吃饭了;患了龋齿之后,孩子咀 嚼时会疼痛,咀嚼无力,也影响食欲,日子长了,进食量减少而发生营养缺乏。

5、糖吃多了,易使胃酸产生过多,使胃受刺激而患胃炎。 6、吃惯甜食的小儿,往往不喜欢无甜味的食品,长期下去,也会导致食欲不振。 四、如何科学吃糖

1、少吃或不吃糖,控制一定量(0.5/日/kg体重,体重60kg,30g/日)。

2、吃有益健康的糖或糖的替代品。如:川崎D砂(甘唐),川崎元贞(甘唐),川崎元贞(宓甘)。 五、川崎D砂(甘唐)

1、组成:蔗糖为基料,添加海藻糖、甜菊糖、罗汉果浆、甘草提取物忍鹞都?2⑻性:天度是蔗糖?倍,使蔗糖用量的1/2。

3、意义:同等甜度用量其热量是这蔗糖的1/2(等同于少吃糖)。 4、功能:(略) 六、川崎元贞(甘唐)

1、组成:阿斯巴甜、甜菊糖、罗汉果浆、甘草提取物等高甜度甜味剂复配精制而成 2、特性: 1)甜度是蔗糖的10倍 2)全天然安全可靠

3)低热量,达到蔗糖相同甜度时热量值仅为蔗糖的8%左右 4)不是糖不会使血糖值升高,不会导致蛀牙 3、意义:吃甜食,不吃糖 4、功能:(略)

七、川崎元贞(宓甘) 1、组成:异麦芽低聚糖、低聚糖、茯苓、枸杞、香菇多糖、罗汉果浆、甜叶菊等复配精制而成 2、特性 1)甜度接近蔗糖

2)具有蔗糖浆相同的风味与形态。 3)不使血糖值升高,不蛀牙。 4)富含功能性多糖、低聚糖、膳食纤维。

3、意义:吃甜食,不吃糖,更健康(吃健康糖) 4、功能:

1)功能性多糖,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抗血栓;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抗炎、抗病毒;抗疲劳等功能。

2)功能性低聚糖,在体内是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因子,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3)膳食纤维: 助消化,防便秘、结肠癌、痔疮、下体静脉曲张。

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由冠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调节血糖。 作为无能量填充料,防肥胖,放胆、肾、膀胱结石,防止胃、肠溃疡等 ■甜饮料影响食欲

为了使饮料的口感好,通常甜饮料里的糖分偏高。如果儿童吃饭前从甜饮料中摄取了过多的糖分,血液中的糖浓度一直在高水平状态,就不会有饥饿感,该吃正餐的

时候就这也不吃那也不沾,家长还特着急,孩子是胃口不好,还是有其他的疾病?到医院一问才知道,是孩子喝了过多的饮料,喝饱了就不吃饭了,这样势必会影响

对所需营养素的全面摄取,久而久之便造成营养失调或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此外,饮料喝多了必然增加胃肠的负担,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消化系统的疾病。国外一些研究指出,过多的色素和防腐剂可能是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因

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控制孩子喝饮料,更不能以饮料代水。 ■酸性饮料腐蚀牙齿

市面上的不少软饮料出于风味等需要,一般都呈酸性,当饮料接触牙齿表面时,容易侵蚀牙面。频繁地长时间饮用各种酸性饮料会引起牙釉质表面的脱钙及硬度的降

低。为此,给孩子喝这类饮料时需注意保护牙齿——— 1、饮用饮料后应及时漱口,以缓解口腔的酸性程度;

2、经常使用含氟的牙膏,增加牙釉质内氟离子的含量,从而增强牙釉质抵抗饮料腐蚀的能力;

3、定期看口腔科大夫,做一些医疗上的保护措施,如用含氟涂料、涂氟保护剂、做窝沟封闭等。 ■咖啡因饮料不要喝

欢喜的歌曲
端庄的钢笔
2025-09-14 11:27:17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历经40余年的努力,有源电子扫描阵(AESA),通常也称为有源相控阵技术,终于在机载雷达上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国际在线报道:美国国防部国防科学委员会主席的一份关于发展美国军用机雷达的建议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有源相控阵技术可以极大地扩展雷达的功能和提高雷达的性能, 21世纪美国的战斗机雷达、预警与监视飞机的雷达都应是AESA体制的。事实上,除了F-22和F-35等新一代战机都毫无例外地装备AESA雷达外,美国对第三代现役战斗机、轰炸机、预警和监视飞机的AESA改进都已列入计划,并得到了相应的财政支持。业内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从现在起再过十年,不掌握AESA雷达制造能力的厂商将没有立足之地。除美国之外,俄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英国、以色列等西方国家也正在这一技术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开发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近50多年来,机载雷达不断注入新的技术成果,性能大幅度提高。新技术是提高雷达探测能力的原动力。在单脉冲跟踪体制未获使用前,圆锥扫描体制的雷达很难对付敌方施放的角度欺骗干扰;没有相参体制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就无法对付借着强大的地杂波掩护的低空入侵的飞机和导弹;没有频率捷变体制的雷达,就很难同现代战争中广泛采用的各种杂波干扰相抗衡。相控阵技术是近年来正在发展的新技术,它比单脉冲、脉冲多普勒等任何一种技术对雷达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都要深刻和广泛。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机载相控阵雷达才初获应用。先进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是近期,即本世纪初才进入服役。AESA的成功应用是对传统机载雷达的一次革命,她极大地扩展了雷达的应用领域和提高了雷达的工作性能,进而提高和丰富了作战飞机执行任务的能力和作战模式。

采用AESA技术的机载雷达将会至少在以下方面实现巨大的性能突破:

·雷达作用距离大幅度增长:由于AESA雷达T/R模块中的射频功率放大器(HPA)同天线辐射器紧密相连,而接收信号几乎直接耦合到各T/R模块内的射频低噪声放大器(LNA),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干扰和噪声叠加到有用信号上去,使得加到处理器的信号更为"纯净",因此,AESA雷达微波能量的馈电损耗较传统机械扫描雷达大为减少。

·解决了可靠性的瓶颈问题:由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由成百上千个独立的收/发和辐射单元组成,因此少数单元失效对系统性能影响不大。试验表明,10%的单元失效时,对系统性能无显著影响,不需立即维修;30%失效时,系统增益降低3分贝,仍可维持基本工作性能。这种"柔性降级"(graceful degradation)特性对作战飞机是十分需要的。

·解决了同时多功能的难题:所谓同时多功能,即指有源相控阵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一个以上的雷达功能。它可以用一部分T/R模块完成一种功能,用另外的T/R模块完成其它功能;也可用时间分隔的方法交替用同一阵面完成多种功能。如雷达在进行地图测绘(SAR/GMTI)、地物回避、地形跟随、威胁回避的同时,还可实现对空中目标的搜索和跟踪,并对其进行攻击。由于AESA是由多个子阵组成,而每个子阵又是由多个T/R模块组成,因此,可以通过数字式波束形成(DBF)技术、自适应波束控制技术和射频功率管理等技术,使雷达的功能和性能得到极大的扩展,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作战的需要。并能因此而开发出很多新的雷达功能和空战战术。

·隐身飞机和现代空战需要相控阵雷达:隐身飞机配装相控阵雷达(PESA 或者是AESA)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使用机械扫描雷达的隐形飞机,也说明了这一点。低拦载概率(LPI)和低观测特性(LO)是隐身飞机能否实现隐身和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的关键。在当前极为严峻的电子干扰环境中,"LPI",即机载雷达辐射的电磁波被敌方拦截概率的高低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在攻击有专用电子干扰飞机掩护的机群或单机时,强烈的电磁干扰将使传统的雷达无法正常工作。AESA天线口径场的幅度和相位都可以随意控制,可使天线旁瓣的零值指向敌方干扰源,使之不能收到足够强度的雷达信号,从而无法实施有效干扰。通过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可以使主波束分离成两个波束,使其零值对准敌方干扰源;若干扰源位于雷达旁瓣方向,则在该方向也可以形成零值,使敌方收不到雷达信号,从而无法实行有效干扰。AESA的自适应波束形成能力是机载雷达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得以保持其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

目前正在研制和开始装备的有代表性的战斗机AESA雷达主要有:

(1) F-22 机载雷达(AN/APG-77):人们常常问什么是第四代战斗机F-22令人印象最深的特性?它在什么领域具有最重要的技术突破?通常的回答是它的隐身和超音速巡航特性。但这些特性实际上在以前的战斗机上已经分别在F-117和SR-71上实现了。谈不上突破。业内人士和F-22飞行员们则普遍认为F-22最大的突破是它的航空电子系统实现了更高程度的综合,AESA雷达首次在战斗机上采用。它使飞机具有更为锐利的眼睛,更为丰富的作战功能。对战斗机目标的作用距离超过200km。可以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先敌命中"。F-22雷达可以进行脉间变频、快速扫描,敌方很难检测和定位。同时还可以用时分的方法进行电子情报搜集、实施干扰、监视或通信。这些是以前战斗机雷达所无法实现的。下图为F-22的雷达AESA阵面照片。

F-22雷达采用AESA体制,它由美国诺·格公司(Northrop Grumman Corp)和雷神公司(Raytheon Systems Company)共同研制。该雷达将用于21世纪初在美国空军服役的F-22先进战术战斗机,目前F-22是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F-22能在多种威胁环境下,以低可观测性、高机动性和高灵活性对超视距敌机进行攻击,也能进行近距格斗空战。1998年4月,诺·格公司已交付第一套APG-77雷达硬件和软件给波音飞机公司F-22航空电子综合实验室,对F-22的航空电子设备进行系统综合测试和鉴定试验。作为APG-77计划的工程发展(EMD)阶段的首批11部雷达已交付给诺·格公司马里兰州测试实验室进行系统级综合与测试。全尺寸雷达自1999年开始生产,预计到2004年11月具备初步作战能力(IOC),2005年开始服役。AN/APG-77雷达是一部典型的多功能和多工作方式的雷达,其主要的功能有:

● 远距搜索(RS)

● 远距提示区搜索(cued search)

● 全向中距搜索(速度距离搜索)(velocity range search)

● 单目标和多目标跟踪

● AMRAAM数传方式(向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发送制导修正指令)

● 目标识别(ID)

● 群目标分离(入侵判断)(RA)

● 气象探测

雷达可能扩展的功能有:

● 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地图测绘

● 改进的目标识别

● 扩大工作区(通过设置旁阵实现)

(1) F-35(JSF)机载雷达(AN/APG-81):2000年,美国国防部JSF项目办公室授予诺·格公司4200万美元合同为JSF 设计、开发和试飞AESA雷达,它是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多功能阵(MIRFS/MFA)计划的一部分。雷达系统采用最先进的AESA天线、高性能的接收机/激励器、商用的处理机(货架产品)。由于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成果,大量减少了元器件和内部连接器数目,所以JSF雷达的成本和重量都较其前辈(F-22雷达)有大幅度地降低,重量和价格降低了约3/5,制造和维修也比较简单。MIRFS/MFS 计划要求T/R模块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可靠性比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提高一个数量级;后勤保障和全寿命费用降低50%。APG-81采用开放式结构,为将来性能增长提供极大空间。JSF的AESA雷达设计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必须满足JSF对隐身特性的要求。同时强调必须满足军方提出对JSF的"四性"要求,即:经济承受性、致命性、生存性和保障性。

(3) F/A-18E/F 雷达AESA改进型(AN/APG-79):

F-18D/C/E/F原来配装雷达APG-65/73,其AESA改进型编号为 APG-79。该雷达仍由APG-65/73雷达的制造商雷神公司研制。APG-79采用先进的AESA体制,于2003年7月30日在美国中国湖(China Lake)海空作战中心配装在F/A-18上进行成功首飞。新雷达可以同现有F/A-18机载武器相匹配,同时,设计留有日后充分扩展的余地。APG-79 AESA雷达极大地降低了载机的雷达可观测性,即提高了飞机的隐身特性。雷达的可靠性和维护性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雷神公司将于2005年向波音正式交付装机的APG-79雷达。APG-79 AESA雷达具有下述功能和特点:

空对空:

·攻击远距目标

·通过资源管理器减轻飞行员工作负荷

空对面:

·防区外远距高分辨率地图测绘

·同时具有多工作方式工作能力

可靠性和成本:

·系统可靠性增加5倍

·自检系统可以把故障隔离到外场可更换模块(LRM)

·通过T/R模块的特殊设计实现系统"完美"降级

·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

装备F/A-18E/F的3部AESA雷达系统于2004年6月份开始在中国湖的海空作战中心进行新一轮的试验,并通知试飞小组制定一个有特种作战部队、埃格林空军基地等单位参与的试验计划。还要求演示试验飞机和指挥船之间的通信链路,研究F/A-18E/F和EA-18G可以向指挥船提供什么信息。海军已经建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目前要做的是同空军的F-15和JSF方面的人员接触,深入讨论联合试验和性能鉴定等问题以及建立一个工作小组评审有关标准、结构和规约。美国海军和空军目前都在研究AESA究竟能为未来战争带来一些什么变化和收益?他们正在寻求几个关键问题的答案:

·目前,AESA雷达的作用距离已经是传统机械扫描雷达的一倍,可供选用的雷达功能已极大地丰富,这样我们可以创造一些什么新的战术?

·一个双机或4机编队怎样分工完成空对空和空对地的攻击任务?

·如何由一架装有AESA的战机引领一批没有装载AESA的普通战斗机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

(4) F-16(UAE)雷达AESA改进型(AN/APG-80):

F-16原来配装APG-66/68,APG-80为其AESA改型,仍由诺·格公司研制。该公司还同时为F-16UAE研制电子战系统。F-16UAE是为阿联酋研制的F-16第60批产品,计划生产80架。2004年到2007年完成交付。由于诺·格公司在此期间几乎同时得到了F-22和F-35的配套雷达研制合同,因此大部分AESA技术和模块都可以移植到APG-80中来。这使其研制周期可以大为缩短。预计2004年7月,雷达可以交付到飞机承包商洛·马公司进行雷达的验收试验。APG-80雷达具有先进的对空和对地两种工作模式,这也是采用诺·格公司第4代发射/接收机模块化技术的第一种产品。APG-80可以连续搜索和跟踪出现在它扫描范围内的多个目标。此外飞行员还可以同时进行空对空的搜索与跟踪、空对地的目标瞄准以及地形匹配飞行。

新的波束捷变技术带来了雷达能力的巨大增长,扩展了飞行员对态势的感知能力,使雷达对目标探测距离更远,并具有高清晰度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能力。雷达的可靠性也比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高数倍。

(5) F-15改进型雷达(AN/APG-63V2)

F-15原来配装AGP-63/70,APG-63V2为其改进型,采用有源相控阵体制。雷神公司已完成向波音飞机公司的最后18架F-15C的APG-63(V)2 AESA雷达的交付。这是世界上首次进入空军服役的战斗机AESA雷达。该雷达消除了原来F-15雷达笨重的液压天线驱动系统,雷达的快速扫描和多目标跟踪能力都得到了数量级的增长。提高了飞行员对战场环境的认知能力。该型雷达能够同现有的飞机武器系统很好地兼容。由于作用距离的增加,使得增程的AIM-120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在更大的视场范围内(方位和俯仰)制导多枚空空导弹,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包括雷达截面积很小的隐身目标,如巡航导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