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铝合金 > 正文

铝合金裂纹用什么方法补上最好

故意的手链
满意的太阳
2022-12-21 20:53:04

铝合金裂纹用什么方法补上最好

最佳答案
忧心的小馒头
爱笑的冰棍
2025-07-05 23:07:5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铝、铝合金金属因其质轻而且强度高韧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加工航空、汽车等的发动机零件或器材,也用于建筑装潢。但铝、铝合金属零件器材时间久了会出现磨损、裂缝、断裂等现象,或在铸造的时候就有损伤,裂缝,砂眼等问题,要怎么样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呢?不管是换新的还是重新铸造,都是费时费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修补剂修补了。

1.处理表面:用喷砂、电砂轮、钢丝刷或粗砂纸等方式打磨,除去涂胶处的松动物质,提高修复表面的粗糙度,并用清洗剂擦拭,以清洁接着表面。

2.配胶:JL-113铝质修补剂是由A、B双组份组成,使用时严格按规定6:1重量比或4.5:1的体积比将主剂A和固化剂B充分混合至颜色均匀一致。

3.粘接:将混合好的铝质修补剂涂抹在经处理过的表面,涂抹时应用力均匀,反复按压,保证材料与基体表面充分接触,以达到最佳效果。需多层涂胶时,需对原涂胶表面进行处理后再涂抹。

4.固化:铝合金沙孔修补剂在低于气温25℃时可适当延长固化时间,当气温低于15℃时,采用适当的热源进行加热(红外线、电炉等),但加热时不可以直接接触修补部位,正确操作是热源离修补表面40cm以上,60~80℃保持2~3小时。

最新回答
俊秀的歌曲
坚定的招牌
2025-07-05 23:07:57

造铝合金的热处理裂纹可能产生原因有下面几种:

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尖角,壁的厚薄变化过于悬殊

2.砂型(芯)退让性不良

3.铸型局部过热

4.浇注温度过高

5.自铸型中取出铸件过早

6.热处理过热或过烧,冷却速度过激

详细的如何解决的方法,可参考【铸业网】的《铸造铝合金的缺陷(四)》这一文章。

爱撒娇的乐曲
耍酷的冰棍
2025-07-05 23:07:57
铝合金扁锭铸造表面裂纹是一个比较普遍缺陷问题。铝合金半连续铸造过程中出现的表面裂纹问题应该考虑诸多因素:

1、结晶器锥度

2、铸造温度

3、铸造过程夹渣

4、熔体过热

5、铸造速度过快

6、冷却系统

7、合金化学成分

8、操作技能

傲娇的绿茶
动人的蜜粉
2025-07-05 23:07:57
铝合金在高温下很柔软,极易造成变形,大的内应力会造成开裂,常用淬清水方法来消除。对于大锻件和形状复杂的铸件其淬火(固溶)应力特别明显,操作时要特别小心。

铝合金固溶时不发生相变,无组织应力,只有热应力在起作用。零件冷却后,表面因热应力作用造成压应力,心部受断裂应力常常会出现微裂纹。为了减少变形和开裂,应该控制加热速度和冷却方法。目前常用提高淬火温度、用油淬火、改用其他淬火介质或等温淬火等方法来消除。

铝合金淬火在从500℃向250℃转变时为关键性冷却范围,所以新淬火介质以聚醚和聚二醇等聚合物最理想。冷却能力可通过在很大范围内改变浓度来调整,低浓度聚合物水溶液的冷却速度和冷水相当。随浓度提高,冷却能力下降而接近油和热水,聚合物的逆溶性温度(60~80℃)减慢了淬火开始的冷却速度,使热应力明显降低。

装炉方法不当,因自重产生变形,应采用适当的夹具,并保持炉气循环、炉温均匀。正确选择淬火方法会减少畸变。微量的变形可通过淬火后马上校正。

机械加工后零件内残留应力过大也会产生变形,可以进行消除应力退火。消除铝合金的残留应力也可以通过在零件淬火后进行1%~5%的塑性变形,使残留应力因工件变形而松弛。塑性变形后,再进行人工时效则效果更加明显。

工件外形复杂、壁厚不均,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应改进设计方案,增大圆角半径。铸铝件应有加强筋,太薄部分淬火时,应用石棉包扎。

另外,热处理炉温均匀性、精确性及淬火转移时间的长短都对变形开裂有影响,操作者应注意。

快乐的云朵
重要的戒指
2025-07-05 23:07:57
铝合金型材产生裂纹是在型材挤压时受到拉应力作用而在表面形成程度不同的金属横向撕裂现象。鸿发有色根据多年的铝合金型材挤压生产经验,总结出造成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由于摩擦力的原因使金属表层受到附加拉应力的作用,当附加拉应力大于表层金属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纹;

第二,挤压温度过高,金属表层抗拉强度下降,在摩擦力作用下产生裂纹;

第三,挤压速度过快时,金属表层所受的附加拉应力增加使型材产生裂纹。

而能解决这种原因的方法,也只有严格控制挤压工艺参数,以保证合理的出口速度和出口温度,才能减少铝型材产生裂纹的现象。这就需要公司严格的把关和监督生产过程。

热心的唇彩
甜甜的紫菜
2025-07-05 23:07:57

冷裂常出现在铸件受拉伸的部位,那些壁厚差别大、形状复杂的铸件,尤其是大而薄的铸件易发生冷裂纹。凡是能增加铸造应力、降低铸造强度和塑性的因素都将促使冷裂纹的发展。

热裂纹是一种普通又很难完全消除的铸造缺陷,除Al-Si合金外,几乎在所有的工业变形铝合金中都能发现。关于热裂纹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强度理论、液膜理论和裂纹形成理论3种。其中,强度理论比较通用,该理论从对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出发,认为所有合金在固相线温度之上的固液区内都存在着一个强度极低、延伸率极小的“脆性温度区间”,合金在这个区间冷却时,当收缩而产生的应力如果超过了此时金属的强度,或者由应力而引起的变形超过了金属的塑性,就会导致热裂纹的产生。

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存在纯粹的热裂纹或冷裂纹,大部分都先产生热裂纹,然后在冷却过程中由热裂纹发展成为冷裂纹。

 铸造裂纹产生的本质原因

在凝固末期,铸件绝大部分已凝固成固态,但其强度和塑性较低,当铸件的收缩受到铸型、型芯和浇注系统等的机械阻碍时,将在铸件内部产生铸造应力,若铸造应力的大小超过了铸件在该温度下的强度极限,即产生热裂纹。而冷裂纹是在铸件凝固后冷却到弹性状态时,因局部铸造应力大于合金极限强度而引起的开裂。总结可知,产生铸造裂纹的本质原因是由于组织内应力与外部机械应力太大,超过材料塑性变形能力,引起金属组织不连续而开裂。

防止铸造裂纹产生的措施

铸造裂纹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与熔体质量、铸造设备、铸造工艺条件和晶粒组织有关。因此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采取对应措施来防止铸造裂纹的产生。

  保证熔体的质量

  减少熔体中杂质的含量

对7050合金铸造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对化学成分的优化,可以提高合金的成型性,减少铸锭开裂。

杂质含量高时,合金组织中晶格畸变量增大,内应力增大,抵抗塑性变形能力大大下降,导致合金易于开裂。对于铝及铝合金,Fe、Si是其主要杂质元素。它们主要以FeAl3和游离硅存在。当硅大于铁,形成β-FeSiAl5(或Fe2Si2Al9)相,而铁大于硅时,形成α-Fe2SiAl8(或Fe3SiAl12)相[6]。当铁和硅的比例不当时,会引起铸件产生裂纹。

此外,其它杂质元素也需相应控制。当合金中存在钠时,在凝固过程中,钠吸附在枝晶表面或晶界,热加工时,晶体上的钠形成液态吸附层,产生脆性开裂,即“钠脆”。碱金属钠(除高硅合金外)一般应控制在5×10-4%以下,甚至更低,达2×10-4%以下。像K、Sn等低熔点杂质元素少量存在也会使合金性能变脆,易于开裂。这主要是由于低熔点杂质元素在凝固时后结晶,往往包在晶界周围,导致凝固收缩时受拉应力而沿晶开裂。所以需对铝液中的杂质含量进行合理调配,控制其含量。

 减少熔体的含气量和夹杂物含量

铝及铝合金熔炼、保温时,空气和炉气中的N2、O2、H2O、CO2、H2、CO和CmHn等要与熔体在界面相互作用,产生化合、分解、溶解和扩散等过程,最终使熔体产生氧化和吸气。其氧化生成物有A12O3、SiO2、MnO和MgO等,其中Al2O3是主要的氧化夹杂物[7]。其中,对于非金属夹杂要求其数量少而小,其单个颗粒应少于10μm而对于特殊要求的航空、航天材料、双零箔等制品的非金属夹杂的单个颗粒应小于5μm。

由于熔体吸收的气体中H2占85%以上[8],且氢在熔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而在熔体结晶凝固时有大量气体析出,未及时逸出的便在铸锭中形成气孔。夹杂物和气孔都可削弱晶粒间的联结,造成应力集中,使铸锭的塑性和强度下降,从而导致铸造裂纹。一般来说,普通制品要求的产品氢含量控制在0.15~0.2mL/(100g Al)以下,而对于特殊要求的航空、航天材料、双零箔等氢含量应控制在0.1 mL/(100g Al)以下。

斯文的小馒头
积极的向日葵
2025-07-05 23:07:57
你所讲的铝合金应该是阳极后的铝合金吧!裂纹也称“龟裂”

一般来讲,阳极后的铝合金表面有一层氧化皮膜,产生裂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受外力影响,发生变形等导致膜层破裂;

2.阳极膜厚过高,经过高温后因热涨冷缩导致裂纹,冷却后无法恢复。

供参考!

留胡子的心锁
阳光的小蜜蜂
2025-07-05 23:07:57
裂纹:铝合金激光焊裂纹主要为结晶裂纹。由焊缝金属结晶时在柱状晶边界形成Al—Si或Mg-Si、A1-Mg2Si等低熔点共晶导致的。脉冲激光的不连续加热易产生结晶裂纹。连续激光裂纹倾向小一点。结晶裂纹两个条件:液态薄膜,应力。尽量减小冷却速度,应力小一些,裂纹倾向应该会小一些。

气孔:两种,Mg蒸汽、难熔氧化膜卷入造成气孔;氢气孔;铝合金表面清洁,气氛保护的好些。焊接采用较小的线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