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这么大的弹子什么意思
给我这么大的弹子什么意思,就是给那么大的弹珠的意思。
弹子,也作弹丸,指用于弹弓发射的泥丸、石丸、铁丸等。弹子,亦称弹珠,玩具的一种,日语称波子。
一般所说的弹子,指的即是玻璃珠(玻璃球)。玻璃珠主要生产地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浮洋珠品市场和浙江义乌,广东和浙江是我国两个最大的玻璃珠生产和销售地区。
浮洋集市有浮洋四大姓之说,其四大姓分别为徐、洪、黄、陈。相对应为徐陇、洪巷、庵后、厦里美。另外浮洋镇最大姓氏是方姓,其次是陈姓,最大村庄为仙庭村,其次是斗文村,陇美村,
仙庭村(俗称沙埕)是潮汕方氏三大流派之一.为潮汕方氏入潮最早的一支(创于1142年)也是潮州市最大的方姓聚居区.加上福洞.木井.陇头方.南门桥.镇内.在浮洋镇方姓人口多达12000多人.是浮洋镇最大姓氏之一.方氏在浮洋影响巨大.仙庭村是浮洋镇最大的村庄.耕地近3000亩.土地肥沃.加上寨内16池寨外100塘.境内溪流密集.自古以来都是潮州著名渔米之乡.在明未清初.因土地富铙方氏人才辈岀有金沙埕(仙庭)银凤塘之誉.福洞村华侨众多.有九座庵文物古迹等..仙庭村方潮盛铜锣制作工艺驰名海内外.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仙庭村三年一次二月初四风雨圣者民俗文化节,盛况空前,影响巨大,是浮洋镇最大型的游神赛会,行程十公里,每次到仙庭村的游客都超过十万人次,2014年民俗游行有大锣鼓,标旗,仪仗队等,村里还有四台潮剧,六台文艺晚会,一台潮剧票友等演出,还有六公里的灯龙,灯光景点,烟花表演等。
徐陇村,属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距镇政府西0.5公里,东连集镇,西望仙庭,南接东 陇,北与田墩,陇美为邻,潮汕公路贯穿村南村北,浮洋车站座落于村东。面积1.3平方公里,位居四大姓之首!主村徐陇聚落呈长方形块状,南北走向约0.5公里,在潮汕公路以东的徐陇属浮洋镇市集,这里有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潮汕公路西的徐陇有徐陇新市场及主村。浮洋车站,城市信用社,农科所,浮洋移动,浮洋联通,浮洋广播电视和法庭座落于徐陇村。新宅区多向潮汕路东侧发展,与集镇相连。新宅区多向潮仙公路东侧发展,与集镇相连。 宋末立村,明中叶,徐氏始祖古陇由福建蒲田县乌分门楼石榴花丛脚迁此,为纪念始祖故名徐陇。初还有扬、毛、柯、石诸姓,后尽外迁。村民除务农外,以锯角梳、打锡薄,经商为主,也有搞搬运的。
建国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耕地面积939亩,属粘质土,主种水稻。1953年实现全年亩产跨《纲要》,1961年实现一造跨《纲要》。“文化大革命”时期,该村成为“大批判”典型,日夜狠批所谓“资本主义”造成粮食连年减产。有一生产队人月平均口粮8斤稻谷。
“三中全会”后,水稻单产跃居全镇前列。村办企业主要有调味,锡薄,粮食加工等。个体企业出现好势头,发展了服装、珠59、锡薄、角梳、打石、木工、杉木、建材、煤炭。
清末,该村已有“大书斋”、“临池寄庐”、“洋朵下书斋”、“柿园书斋”4个 私垫。民国十年(1921)井私塾于大宗祠称“东海小学”,学生近80名。抗战胜利后由徐彰国带头捐款侣办“登云国民第十九保校”,学生160余名,免费入学。1952年改称“徐陇小学”。
徐陇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已故名人有,明进土洪梦栋,清康熙进士徐上、清雍正癸卯科武举徐之杰,戏剧艺人徐乌辫、解放战争时期烈土徐家诚,省文史馆研究员大律师徐彰国,广州起义总参谋长徐光英,国民党上将徐焕国。当代名人有:中共湖北省委顾问徐扬、中山大学副校长徐远通、对越自卫还击战一等功臣徐家钦,还有徐义忠,徐庆元等在地方党玫机关任职,广东省大哥大集团董事长徐保也是徐陇人。有500多名村民旅居新加坡、马宋西亚、泰国及港澳地区。
洪巷村由洪巷、陇头李、陇头方、宫后黄4个自然村组成。属潮州市浮洋镇。位于浮洋镇政府北侧,与浮洋集镇相连。东界木井,东南与福洞为邻,西接潮汕公路,北望乌洋。面积1.24平方公里。聚落呈块状。 浮洋四大姓之一!
主村洪巷,始祖玉田系宋末潮州“推官”天宠公之孙,任潮州“屯军务”职。初定居于凤塘镇洪巷邢乡,后迁创于此。因洪姓,为不忘祖共工氏,以共己二字相叠为“巷”而故名。初创村时,村中已有陶、张、蔡、辜、卢、宋、黄、王、李、谢、杨、曾、魏、丘等十六姓。后因相继外迁,现存洪、李二姓。 洪巷村紧连浮洋集镇,人多地少农闲多从商。村办工业有碾米厂、砖瓦厂、抽纱厂。“三中全会”后,发展了碾米、塑料、机织羊毛、角梳、木器等个体企业1984年华侨协助办绣衣服装厂,从业125人。
辖属凤彩洪村,位于徐陇村南0.5公里,距镇政府西偏南0.5公里,明代中叶始祖洪元宇从潮阳县岐北乡迁此。固与凤彩陈,吴三自然村构状似凤,故名凤彩。村民姓洪,故称凤彩洪。收购旧铜锡自清沿袭至今。
洪巷村清代已有私塾4所,民国期间并为学堂称“明道小学”,学生150余人,现称洪巷小学。名人有洪逊、洪高煌、李振忠等。名产芋瓠瓜,明末清初始植。瓜肉可充佳肴,留种瓜子晒干可当药用, 有消风散气,健脾益胃功能。每年初春植苗,农历三月可收获上市,广销各地。芋瓠瓜是该村独有名产,种苗从不外流,故名广闻。建国后种苗始外传,团培植技术缺乏改良,虽型大体重而质量远逊。“广惠荷花”是“浮洋八景”之一。清代巡检司衙曾设于村南广惠桥头。 陇头李村,距镇政府北0.5公里,洪巷村西,潮汕公路东侧。明代福建蒲田迁此创乡。1939年为日军宪兵部驻地,村民全部被逐离乡,田园抛荒。抗战胜利后,村民回乡重建家园,原建筑物多受破坏,至建国后方得恢复村貌。 陇头方村,位镇政府北,浮洋新埠寨门外,与李厝相连,洪巷西侧。始祖于明代由福建蒲团迁此。宫后黄村,距镇政府北0.5公里,洪巷东北侧。东邻木井,北望顾畔。始祖于万历(1573~1620)年间由福建蒲田迁居庵后村。二世复迁此定居。因姓黄村前有老爷宫故名。
庵后村属广东省潮州市浮洋镇。距镇政府东南0.4公里,位于集镇东侧,东邻福洞。南接东边,北与洪巷交界,面积0.32平方公里。聚落呈块状,与集镇相连。村民农余多从事工商业。居黄、林两姓,黄为主姓。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创乡。先民来自福建蒲田石狮巷。定居后于村西合建灵雀宫。此后有江东独树村村民黄继普也迁居于此,并倡导建庙,遂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玄帝庙”一座,俗称大庵。“大庵”闻名远近而村故称“庵后”。
庵后村人多地少,1952年毗邻集镇的130余户农户共700余人划入浮洋集镇。现有耕地295亩,属沙壤土,主种水稻、蔬菜。是浮洋蔬菜主产地之一。
该村与东边、厦里美等合办六联小学。1978年曾参加潮州市春节游行庆祝活动。1956年曾办文化室、图书馆和清唱班。
华侨近千人,旅居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美国等地。旅居柬埔寨侨胞黄贞勤,黄贞勉,昔年曾赠建萃英学堂,抗日战争时期三度汇款救济家乡贫苦居民。1962年以来,侨胞多次捐资兴办家乡福利事业。
名胜有“大庵佛灯”、“广池明月”。
已故知名书法家黄仰孚出生于该村。
厦里美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俗称厦底尾,由厦里美、凤彩陈二自然村组成。属潮州市浮洋镇,主村厦里美距镇政府南0.5公里,位潮汕公路东侧,东接东边陈村,西南与东陇为邻,北与集镇相连,排涝南溪穿境而过,面积0.71平方公里,聚落呈块状。农闲多从事工商业。
主村先民于明初由福建蒲田迁东边村。明朝中叶,陈云东、陈云山兄弟于本村建鸭寮1间,后养鸭致富,遂就地创乡建祠。尔后有陈、欧、林、黄、吴、李、许等姓迁此同居,现只存陈、欧、林3姓。因创乡时地处倔洼地而得名,后雅化为厦里美。
村南境内有安揭引韩干渠,西有排涝南溪,排灌自由,旱涝保收。耕地614亩,主种水稻、蔬菜、甘茨,蔬菜生产四季皆盛,是浮洋镇蔬菜主产地之一。建国前有雕刻拜神纸花,铝线日用制品家庭传统工艺。铝线工艺有饭匙、窗栅、池栅、花篮、吊篮、捕鼠笼等产品,远销广东各地。近年铝线制品被淘汰。
村有联办六联小学。大革命时期烈士陈卧云出生于该村。
辖村风彩陈,俗称黄莱陈,位镇致府西南,与浮洋市相连。清代先民由揭阳下巷及凤塘镇吉林村迁此。原居黄、冯、毛三姓,现居陈姓,因与洪厝,吴厝三村成凤状故称
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334.77亿元,比2011年增长11.8%,增幅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79万元,比增11.2%,增幅位居全市首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亿元,增长17.7%;农民人均纯收入9302元,比增13.4%。2013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172.03亿元,比增12%,增幅位居全市首位,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7亿元,比增15.6%;财政总收入10.89亿元,比增18.5%。
潮安区域经济实力在粤东位居前列,居全省第八位,发展活力排名第四位。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41.89亿元(现行价,下同),比增14.5%。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产品4项、广东省著名商标43件、广东省名牌产品38项;省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共23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10家;有2家企业入选省“自主创新100强”,9家企业入选省“现代产业500强”。
潮安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食品、印刷包装、陶瓷、五金不锈钢、皮塑制鞋、服装等地方传统支柱产业特色鲜明,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08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同时,还拥有“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凤凰镇,“中国五金不锈钢制品之乡”——彩塘镇,“中国第一食品名镇”、“中国印刷包装第一镇”——庵埠镇,“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古巷镇和“中国陶瓷重镇”——凤塘镇等六块区域国字号品牌。庵埠镇、彩塘镇分别被省定为“食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不锈钢产业升级示范区”。有2家企业获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8家企业获市“优秀民营企业”称号。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实现我区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潮安农业自古就十分发达,素有“绣花式农业”之称。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茶叶、水果、花卉、淡水鱼、优质粮、无公害蔬菜等农业产业带。全区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4家;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1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4个。凤凰单枞茶地理标志顺利注册为集体商标,江东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凤凰金鹏红茶分别被上海世博会指定为“粤菜特许供应基地”和“潮府馆茶叶特许供应商”。
201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98.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3.1%,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8亿元,增长26.8%。税收总收入22.38亿元,增长16.3%。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1.85亿元,增长24.7%。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年度39个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2.8亿元。外贸出口逆境前进。全年海关出口总值8.79亿美元,增长19.11%,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外贸出口任务。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增长达到8%,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庵埠食品产业被认定为第一批“广东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内销市场不断做大。全年内销产品产值551.08亿元,增长21.8%。居民消费不断扩大,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4亿元,增长18.4%。
2011年辖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3.61亿元、贷款余额54.78亿元,分别比上年初增长16.4%和24.4%。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运行。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2.9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分别增长17.7%和21.77%,增长幅度为近年来之最。
2011年三大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5.8:59.5:34.7调整为5.7:60:34.3。新兴战略性产业长足发展。有3家企业13个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项目列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计划。工业支柱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有5家企业入选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07.34亿元,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7.88亿元,增长33.2%;工业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20.83亿元,增长37%。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县现有农业龙头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8家、市级15家。凤凰单丛茶被列入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累计达到80家,会员总数8983人,带动农户2.96万户,被省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发展加快。成功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区,“情趣潮安”特色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旅游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全面提升。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6亿元,分别增长14.3%和14.6%。新增“农超对接”平价商店2家,卜蜂莲花潮安店建成营业。
自主创新向更高层次迈进。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计划48项,列入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导向计划项目43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累计达到12家和11家。列入省自主创新100强企业2家。县校“产学研”合作继续深化,“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潮安示范区”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
2014年潮安区(原潮安县)入选2013年中国县域经济最具竞争力百强县。 (一)茶叶基地茶叶基地以凤凰镇、铁铺镇为主体,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主要发展白叶单丛,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大面积推广凤凰单丛十大香型,特别是推广茶树嫁接换种技术大面积改造老劣茶园,提高优质化水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7年引导建立万亩铁铺茶叶基地。2001年,广东翼龙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植物提取设备,开展茶叶多功能提取项目,生产茶多酚系列产品,开拓茶叶生产工业化的路子。2002年,省府批准建立潮州凤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区以茶叶的现代化生产为主,在凤凰东兴、福南、福北建立1.7平方千米(2600亩)标准化茶园。
(二)水产基地
1992-1996年,是潮安县水产业发展的全盛时期,水产养殖面积达26.7平方千米(4万亩),归湖镇养殖面积最大。由于种植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低,不少农田被连片开挖成池塘,发展淡水养殖业,在农业龙头企业广东金曼集团的带动下,养鳗业发展很快,1996年全县养鳗面积达到2平方千米(3000亩)。之后随着金曼集团经营亏损和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养鳗面积也出现周期性波动。1996年水产养殖主要走优质高产的路子,面积减少至13.3多平方千米(2万多亩),引进了罗非鱼等优质鱼。
(三)蔬菜基地
潮安县的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江东、浮洋、凤塘、磷溪等镇,产品主要销往潮州市区、汕头,少量销往深圳、广州和周边城市。江东蔬菜基地种植大棚蔬菜,面积1.3万平方米(200多亩),主要品种有甜椒、苦瓜、青瓜,产品主要销往深圳。大山叫水坑香黄瓜反季节蔬菜基地,利用高寒山区种植香黄瓜,产品主销潮州、汕头等地。浮洋潘刘大冬瓜基地,20世纪90年代全盛时期种植冬瓜面积0.2平方千米(300多亩)。1997年引导和建立金石万亩大芥菜生产基地。
(四)水果基地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市场价格拉动影响,水果基地发展很快,荔枝、龙眼、生柑、橄榄、青梅等一批传统水果生产基地迅速发展。随着生产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外地水果市场的冲击,生柑生产开始萎缩,生柑面积高峰时期13.3多平方千米(2万多亩),到2005年只剩下3.3平方千米(4919亩)。1994年引进了台湾新世纪番石榴,推广面积较大,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理想。
1997年引导发展登塘万亩荔枝基地。1998年连片开发文祠1.9平方千米(2800亩)山地建成创办了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场,种植荔枝、龙眼、橄榄等水果,配套养猪、养鱼,立体经营,发展生态农业,成为潮安县起点高、规模大的水果基地。1998年,桑浦山脚开发潮州柑种植园2.7万平方米(400多亩)。2002年,铁铺镇建立台湾青枣生产基地1.3万平方米(200多亩)。
(五)花卉基地
花卉基地主要分布在潮汕公路两旁,金石、龙湖地段,2005年面积已经发展到6.7平方千米(1万亩)。
金石翁厝村花卉专业村,家家户户懂得花卉种植技术,由于受土地资源的限制,翁厝村土地无法满足村民生产的需要,许多农户到周边地区租地种植花卉,在翁厝村的辐射带动下,金石、龙湖、沙溪等镇涌现出许多种花专业户,逐步形成万亩花卉基地。
金石镇是省级花卉专业镇,是粤东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2013年金石镇政府正规划一个近万亩的花卉种植交流基地。
(六)畜牧生产基地
畜牧业生产以生猪、家禽为主,生产模式逐步从家庭副业农户小规模养殖向养殖大户专业养殖转变。2005年上市量5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有文祠雄盛养猪场、文祠运生养猪场、文祠建成养猪场以及浮洋金胜养猪场。 潮安的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潮安境内便有简陋的陶器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潮安的手工业、陶瓷业、建筑业、工艺美术、食品、五金等行业,不断发展起来,且依行业的地域分布,分别逐渐形成专业性的生产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扶持私营工业和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营企业的发展,1958—1960年“大跃进”和此后3年多的调整,工业系统出现较大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潮安工业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水平有了较快的提高。1986—1991年,潮安工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市潮安工农制衣厂等一批骨干企业或引进的先进生产线相继扩建、组建、投产,工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潮安县恢复建制后,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以食品、印刷包装、五金不锈钢、陶瓷、服装、皮革制鞋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发展格局。
1992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产值23.23亿元,上交税金6118万元,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产值2.22亿元,税金1088.52万元。其中,陶瓷、服装、食品三大行业总产值13.41亿元。
2005年,全县工业企业产值225.72亿元(其中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产值3460万元),上交税金39743万元(其中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上交税金169.56万元)。其中,陶瓷、服装、食品三大行业的总产值为100.30亿元。全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1992年的35%增至2005年的45%,至2005年,全县共认定省级以上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9家。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项,广东省名牌产品14项,中国驰名商标1件,广东省著名商标12件。乡镇地方经济特色突出,庵埠镇被授予“中国食品第一名镇”称号,彩塘镇被授予“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称号,古巷镇被授予“中国卫生陶瓷重镇”称号,凤凰镇被授予“中国乌龙茶之乡”称号。 潮安外贸进出口除1999年外(1999年以后采用海关数据统计,当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从1992—2005年,对外贸易保持逐年增长趋势。
1992年9月以前,潮安没有具有进出口权的地方性公司,对外贸易业务需到潮州市或周边地区办理。1992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潮安县进出口贸易公司,为全县第一家从事综合性进出口贸易的国有企业。
2005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值46111万美元,是1992年的12倍,年均增长21.1%;出口总值33669万美元,是1992年的13倍,年均增长22.2%;进口总值12442万美元,是1992年的9倍,年均增长18.8%。1992—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49949万美元。
音乐水晶。
玻璃珠是目前常见的一种饰品配件,广泛用于服装、晚礼服、鞋、帽、手袋、头饰、毛纺织、珠绣、灯饰、工艺品等,其成分是惰性二氧化硅。主要生产地是广东省潮州市浮洋珠品市场和浙江义乌。
玻璃珠的介绍
玻璃珠是目前常见的一种饰品配件,广泛用于服装、晚礼服、鞋、帽、手袋、头饰、毛纺织、珠绣、灯饰、工艺品等,目前主要生产地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浮洋珠品市场和浙江义乌,从全国来看广东和浙江是2个最大的玻璃珠生产和销售地区。
道路反光玻璃珠主要生产销售基地在黑龙江大庆市和河北廊坊永清,随着国家对天然气的控制,直接导致玻璃珠生产成本上涨,大庆的玻璃珠厂家日益减少。
然而永清的一些明星玻璃珠企业逐步转化思路,用焦化气代替天然气,这样不但降低了烧制玻璃珠的成本,也能资源再利用,大大提高的能源利用率,同时也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近点的话去潮州,比较近,而且玩的地方多,比如佛灯,谢慧如公园,潮州古城,游览下韩江,湘子桥,韩山师范学校,西湖公园什么的,还是选择比较多.
或者到澄海千树园,千果山,百草园,塔山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汕头市区的话,可以游览下人民广场,达濠南滨路,会展中心等,但你们队伍太庞大,估计会阻塞交通..
南澳也不错,不过一天赶不回来的,到时4点后没船你们就得在那过夜了.
又或者去农业科技园烧烤,岩石的狮泉也是烧烤的好地方,或者爬梦之谷.
还有还有,汕头大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或者牛田洋,从鸵浦那边过去.欣赏下那里的风景,还有历史意义呢.
或者去海门文天祥那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我们当年党组织就是去那里的.
还有澄海的莱芜海滩,中信海滩,北山湾海滩,都是个好选择.
还有其他的周边旅游景点分别有:
·汕头北岸
金新步行街
海滨长廊
人民广场
会展中心
石炮台公园
中山公园
金砂公园
华侨公园
汕头大学
龙泉岩寺庙群
北回归线标志塔
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
沟南许地旅游区
农业科技园
证果寺
腾辉塔
·汕头南岸
汕头青云岩风景区
达濠袖珍古城
海门莲花峰
中信度假村
大南山革命遗址
南澳岛
北山湾
礐石风景名胜区
礐石狮泉烧烤区
老妈宫(天后宫)
天坛花园
妈屿岛风景区
精巧奇秀三园林
霞美庵
·澄海
陈慈黉故居
莱芜风景区
千果山
千树园
百草园
唐伯元纪念馆
莲花山温泉
·潮州
秋凤亭和祭鳄台
佛灯
潮州古城
谢慧如公园
湘子桥
韩山师范学院
西湖公园
东山温泉渡假村
人民广场喷泉
·揭阳
广场喷泉
京明渡假村
免费的:到滨江长廊漫步;牌坊街;到凤凰山上看日出;晚上中心广场(即市人民广场)看喷泉
另外:到北阁佛灯烧烤(至于门票,在你进去时,告诉他们是来烧烤的就可以免了,上面有个井,投硬币许愿):西湖;凤凰洲公园;慧如公园(有摩天轮);开元寺(对面的莲花素菜馆很不错);广济桥
潮州八景
□ 湘桥春涨 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广济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始为浮梁,称“康济桥”。此后,历二百余年的更迭,到明正德八年(1513),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潮州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钅生牛一只溜”,唱的就是湘子桥的历史风貌。“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时当暮春三月,韩江水涨,河面增阔,湘子桥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真似长龙卧波。观上游两岸的滴翠竹林,下游仙洲盛开的桃花和沿江的绿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有诗赞道:
湘桥春涨水迢迢,
十八梭船锁画桥。
激石雪飞梁上鹭,
惊涛声彻海门潮。
鸦洲涨起翻桃浪,
鳄渚烟深濯柳条。
一带长虹三月好,
浮槎几拟到层霄。
□韩祠橡木 跨过广济桥,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笔架山,山上岩石层叠,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沿中峰石阶直上山腰,庄严静肃的韩文公祠便耸立在眼前,这里便是“韩祠橡木”的胜地。
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中峰的双旌石下。相传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时,常登此山,筑亭游览,并亲手植下橡树。后人敬仰韩公,将笔架山称为“韩山”,将亭称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公尝游于此并手植橡木,韩公之祠应迁建于此,所以将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至今址。
韩文公祠的建筑简朴雅致,墙壁全是水磨砖砌成,祠内分前后二进,并带两廊,后进升高七尺,有石阶可登,正中供韩愈塑像。祠内石柱多刻对联,四壁环立历代碑刻四十面,详载韩愈贬潮史迹和该祠兴废情况。
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据宋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橡树形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鱼鳞状,叶细而长,叶脉凸起,作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甚是美丽。但花不常开,潮州人崇尚韩愈,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祠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记载。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韩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邑人郑兰枝有诗云:
高植一株耸翠峦,侍郎手泽倚栏干。
根深八月蟠祠古,叶毓双旌度岁寒。
棱影参差侵曲水,奇花多少映祠坛。
游人若问科名事,为指芳林旧姓韩。
□ 金山古松 金山屹立于城北韩江之滨,高约金黄四十余米,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的葫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
金山古松,原名马丘松翠。因宋末摧锋寨正将马发,率领潮州人民奋起抗击元兵侵潮,后元将收买南门巡检黄虎子为内应,攻陷潮州城,马发“收残率百余人入保子城(即金山)。度不可为,令妻子自缢死,发自鸩”,满门殉节,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过程中几遭杀尽。后人为纪念马发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筑马发墓,并植苍松翠柏,以喻高风亮节。郑兰枝有诗赞道:
金山北枕起高峰,
万古凝荫一棵松。
矗矗凌云悬百尺,
青青耐雪度三冬。
风亭积翠飞层堞,
虎石吹涛逐晚钟。
长峙海邦标劲节,
满林秋色入望浓。
唐代的刺史公堂和宋代的州衙均设于金山麓。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潮州知军州事王汉见其“山之形胜万态”。于是斩荆棘,兴土木,开路径,建荔枝亭、凤凰亭、初阳亭、西晖亭,辟独秀峰、初阳顶、望贤石,显石岗诸景。历代又不断修葺并于岩石之上摩刻诗词记事,使金山成为游览胜地。
□ 凤凰台 凤凰台位于潮州城南郊的老鸦洲(后称沙洲岛或凤凰洲)北端,明隆庆二年(1568)潮州知府候必登倡建。凤凰台是凤凰洲公园的主体建筑,该台因立于洲头,历史上屡遭洪水猛浪之厄,这次重建前所存残迹为民国初年所修,台上是一座四柱、单檐歇山顶水泥结构的亭台,与原貌相差甚远。
现重建的凤凰台由台体和阁亭两部分组成,坐南朝北,高达四丈多。台体中首层石座为高台,高达丈八。二层为明台,高约丈八,亭阁高达丈七,由8根檐柱及12支门柱支撑,屋面是一个三开间,中间高,两侧低,成三山式的造型。由屋面高低不同的两个层次,产生出前后六面檐口,两侧二面檐口,勾勒出八面檐花。高低错落,檐牙高筑,峻凌飘逸,堂皇壮观,再现了凤凰台的本来面目和迷人的风采。亭阁上的“凤台时雨”、“中流砥柱”等牌匾与木质结构、明式拱斗和屋面的传统青瓦相映衬,统一和谐,文气斐然。若从远处欣赏,则有如古人所说的“烟云开罨画,灯火见楼台”,美不胜收。
凤凰台以借景著称,潮州八景之一的“凤凰时雨”,指的就是这里夏季乍雨乍晴、神幻莫测的时雨美景。在那乍雨乍晴的时节,江上奇景,千变万化,有时薄雨疏疏,江面轻烟淡淡,帆影穿梭;远望湘子桥,烟雨蒙蒙,车水马龙,宛如海市蜃楼;仰视笔架山,轻云渺渺,山上楼阁笼罩在薄纱之中。晴天烈日,时雨骤降,好似万斛银珠从天抛洒,阳光辉映雨点,又如千幅珠帘凭空摇荡,令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疑入仙境。清乾隆进士郑兰枝的诗,把这个景点描述得淋漓尽致:
凤城郊外耸层台,时雨霏霏渡水来。
云锁湘桥疑海市,烟迷笔岭忆蓬莱。
一天银竹侵朱槛,八面檐花点碧苔。
雯后山川多景色,老鸦洲上好徘徊。
□ 龙湫宝塔 原指潮州城北面韩江河面的小沙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葱郁繁茂的树林,有雅致幽静的寺院,与车周的景物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绮丽的风景。初时名为“塔院维舟”,以游艇常喜系缆于此命名。又因塔边有“龙湫泉”,因之又名“龙湫宝塔”。从前观赏此景,可见古塔屹立江中,与意溪遥遥相对,江水环绕小洲。若登塔眺望前方,可见湘桥如长虹横贯江上,后面是高接云空的凤凰山,右边是炊烟袅袅的闹市,左边是一片广阔的绿野乡村。走进寺院,则见寺僧焚香礼佛,敲钟弄鼓,别有一番风味。夜间则游艇如梭,通宵不息。每当月夜,游人或系艇塔边,饮茶抒怀;或仰卧舟中,默数那满天星斗,聆听潺潺流水或掀帘观赏江上悠悠飘去的浪花,实在悠闲自得,其乐无穷。正如郑兰枝所描写的:
古塔峥嵘鳄水头,
潆洄院落好维舟。
帆藏灯影三更月,
缆系钟声五夜游。
停棹不妨风瑟瑟,
开窗正爱浪悠悠。
几层磴道遥望处,
一幅江城入画秋。
可惜宝塔于清代已经倒塌,寺院也荒芜,残存的塔基后来也被洪水冲去,小洲则因整治韩洒而被炸掉,仅存水下残基。现在,替代此景有“凤凰塔”的风光。“凤凰塔”是万历年间(1581-1585)知府郭子章所建,塔遥对凤凰山,又与隔江的凤凰台相对而得名。塔右有北溪,旱时溪水常涸,叫“涸溪”,凤凰塔因之也名“涸溪塔”。塔高十三丈七尺,基围十四丈四尺,七层八面,砖石结构。塔建于潮州韩江东南侧,正当两股江水要冲,有如一道堤防,护住塔后一带村落。夕阳残照或旭日东升,水流影动,金光闪灼,甚是奇妙;每当秋高气爽,江面平静,碧波如镜,水影倒映,古塔似巨柱擎天,蔚为壮观。沿塔内扶梯登上塔顶,眺望四方美景,三山一水护古城的天然风貌,一览无遗。
□ 鳄渡秋风 在潮州城外韩江北堤中段,有个古渡口,叫鳄渡。古时候潮州鳄鱼为患,故韩江原称之为鳄溪(恶溪)。相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韩愈刺潮,因闻鳄鱼为患,危害人民的性命财产,遂于是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上述渡口设置祭坛,“以猪一羊一投恶溪之潭水而祝之”,潮人因此称该渡口为鳄渡。这里是韩江上游最宽阔的江面。每年秋天,这里的景色最为迷人:蓝色的晴空映衬着片片白云,秋风吹皱了平静的江水,堤上魁梧笔直的木棉树沙沙作响,断断续续落下的几片黄叶,缓缓飘在辽阔的江面上。鼓满白帆的船儿徐徐飘荡,任意东西,显得格外舒畅,自由自在。有诗赞道:
轻舟渺渺逐清风,载向西来复向东。
人立晴波秋水绿,叶飞远浦晚霞红。
一溪爽籁韩潮阔,两岸凉飚鳄渡空。
自是祭文神妙处,于今歌咏在江中。
□ 西湖鱼筏 西湖鱼筏是秀丽壮观的西湖景色中最富有诗意和惹人欲醉的绝妙景致,因鱼筏出没于潋滟空氵蒙,变幻无穷的湖光水色之中而得名。
每当夏初,湖水浸溢湖边石堆,青葱的树木,别致的亭阁,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水中,岸畔柳条随风摇曳,远处莲池散发着阵阵清香。十几只渔筏,浮泛湖中,抛网捕鱼,过后则泊聚湖边,渔人在筏上曝网晒衣,饮洒谈笑,充满一片平静欢乐的景象。
秋日里的西湖景色更迷人,水清可鉴,游鱼如梭,渔筏飘荡湖心,忽聚忽散,山树横映水底,影动波摇,若遇小雨疏烟,湖面一片空氵蒙。几对渔筏若隐若现,抛网收网,俨似一幅天然彩画。当这秋色方浓的时刻,藏身于湖边柳荫或钓台之上,观鱼垂钓,更是饶有风趣,邑人郑兰枝触景生情赋诗云:
芳塘如鉴正清兮,渔筏随风看不迷。
几朵芦花浮水净,半竿山日落湖低。
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绢一溪。
自有钓台堪寄兴,载将秋色过城西。
西湖浚于唐代,原为放生池,宋代重浚,辟为游湖。湖上有横贯东西的虹桥,有别具一格的湖心亭、湖清亭、渔庄,充分体现了南方园林建筑那小巧玲珑、典雅古朴的特点。
□ 北阁佛灯 北阁原是金山东面山下的一组楼阁的总称。这里东临急水直下的韩江流水,登临北阁,北堤上的“鳄渡秋风”,隔江相望的“韩祠橡木”,韩江下游的“湘桥春涨”,“凤凰时雨”诸多胜景历历在目;俯览韩江,江流滔滔,白帆点点。相传阁前佛灯,夜间金光四射,江面上从韩江上游十五里的鹿湖,下游至急水塔,陆路东从饶平的南武栋,南至潮州市浮洋,均可望见灯光,为韩江夜航的标志。
北阁景区,辟建于宋,形成于明,历代均有兴废,解放前夕已尽遭毁塌。新的建设时期,通政人和,百废俱兴,这一湮没已久的胜景又得到重建。整个景区依山傍水,自下而起,高低错落,雄伟壮观。新建的玄天阁,黄瓦红墙,重檐翘角。九十八高龄的著名书法家秦鄂生为玄天阁题匾并重书对联:“一江壁立擎天柱,百道泉飞络地维”。阁内重塑真武帝的艺术造像。阁旁耸立石佛灯一座。阁下山坡是韩江楼,为双层建筑,上作观赏之用,下供关羽、关平、周仓塑像。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熙先生为楼题匾,重书对联:“忠贞亘万古而有光,何用别求白日;义勇垂两间于不泯,即此便是青天”。韩江楼的南面辟建迥澜亭,亭刻对联为:“折地河声奔足低,脱天峰影落城头。”再现了郑兰枝当年咏叹的景象:
城北烟林阁几层,
琉璃座上看燃灯。
一痕隐射青天静,
半点长随白日凝。
影什晨星悬古刹,
光分夜月挂岗陵。
梵宫自是长明镜,
照彻韩潮万象澄。
*庵埠梅龙至松下:
梅龙-葫芦市-冠园-潮安车站-华美-彩塘车站-大寨-东彩路口-金石大道口-大吴-浮洋-乌洋-枫枫溪-
大福源-市政府-体育馆-电信大楼-枫春市场-南桥-桥东-涸溪塔-磷溪路口-官塘-镇政府-象山-铁铺
中学-铺埠-松下
*庵埠至凤凰:
潮安车站—华美—彩塘车站—大寨—东彩路口—金石大道—大吴—浮洋—乌洋—枫溪—潮枫路口—潮州华桥中学—西车站—开元路口—南桥市场—桥东—湘子桥头—韩文公祠—意溪—意溪镇政府—银潭—文祠中学—李工坑—大山—抗美—凤凰墟
*薛陇至五乡:
薛陇—郭陇—冠园—潮安车站—华美—彩塘车站—大寨—东彩路口—金石大道—松昌中学—浮洋—乌洋—枫溪—奎元—市政府—体育馆—电信大楼—枫春市场—潮州卫校—南桥—桥东—慧如公园—韩山师院—神奇果园—潮州技校—淡浮院—森林公园—潮州党校—溪口—高速路口—铁铺镇政府—铺埠—五乡
1.潮州市凤新德盛招待所(枫溪车头)
2.潮州市工交物资供销公司招待所(西河路15号)
3.饶平县中旅社中侨旅游公司(黄冈镇丁未路557号)
4.饶平县大埕东方旅社(大埕镇新市场)
5.潮安县浮洋天丰旅社(浮洋镇洪巷管区方厝前)
6.潮安县水运总公司江滨旅社(环城东路162号)
7.潮安县庵埠交通招待所(庵埠车站对面)
8.潮州市区湘法招待所(环城西路9号B幢)
9.潮安县凤凰粤丰旅馆(凤凰镇凤凰坪)
10.潮州市城西吉春招待所(枫春路伟标楼)
11.潮州市登塘旅社(登塘镇登塘市场)
12.潮州市浮洋华侨旅社(浮洋镇后洋田)
13.潮州市联运公司招待所(环城西路108号)
14.潮安县彩塘新联旅社(彩塘新联管理区)
15.潮安县铁铺镇招待所(铁铺六合站)
16.潮州市枫溪长艺旅馆(枫溪前进开发区)
17.潮州市供销新桥旅社(新桥路2号2楼)
18.饶平县中旅社华侨旅游侨汇服务公司(黄冈镇丁未路557号)
19.潮州市信怡园旅社(后街竹脚1巷2号)
20.国营潮州市庵埠商业公司招待所(庵埠镇中山路�55号)
21.潮安县彩塘金嘉旅社(彩塘潮汕公路院前路段)
22.潮州市联运总公司东关旅社(环城东路东门楼左侧)
23.潮安县庵埠龙华招待所(庵埠中山二路尾)
24.潮州市湘桥区希荣招待所(西荣路六号楼)
25.潮州市城新嘉都旅馆(城新路二横1号)
26.潮州市第二招待所(卫星二路20号)
27.潮州市西湖明兴旅社(环城西路82号)
28.饶平县黄冈旅社(汽车站对面)
29.潮安县庵埠悦园旅馆(庵埠镇庵凤路中段)
30.潮安县彩塘仙乐旅社(彩塘镇仙乐二管理区仙二工业区)
31.潮安县文里旅游发展公司贸易街招待所(庵埠文里灰路头东区1幢)
32.潮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招待所(中山路64号)
33.潮州市枫溪丹阳招待所(枫溪车站广场西侧)
34.潮州市交通旅社(潮枫路25号)
35.潮安县彩塘镇宏星旅社(彩塘镇宏安路)
36.潮州市城西春光旅社(西车站东侧)
37.潮安县庵埠嘉华旅馆(庵埠庵凤路林厝路口)
38.潮州高级中学招待所(高级中学校内)
39.潮安县邮电招待所(彩塘镇车站新街)
40.潮州市彩塘旅社(彩塘镇戏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