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磁钢材是最好的钢材吗?
世界没有最好的材料,只有最合适的材料,无磁钢只是钢材中的一类。
无磁钢指的是具有轻度磁性的钢材,要求磁导率μ≤1.319×10-6 h/m,电炉20mn23alv无磁钢板,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变压器、电磁铁、等无磁结构材料。
无磁钢20Mn23AlV热轧钢板,20Mn23AlV为高锰低磁钢,主要用于沿海消磁站、电磁吸盘、扫雷艇、潜水艇防燃材料。
供货状态:正火+回火+抛丸处理钢板、热轧+抛丸处理钢板。
无磁钢30Mn20Al3宝钢/太钢/重特<电炉+炉外精炼>
无磁钢40Mn18Cr3是锰铬系无磁性奥氏体护环钢,固溶处理后,进行半热变形强化或冷变形强化来提高钢的强度,以满足不同护环类别的强度要求。用于护环类别Ⅰ~Ⅲ类的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及其他要求无磁性的零部件。
无磁钢40Mn18Cr4V:宝钢/太钢/重特<电炉+炉外精炼>
无磁钢45Mn17Al3(917):宝钢/太钢/重特<电炉+炉外精炼>
无磁钢50Mn18Cr5是典型的和使用普遍的锰铬系无磁性奥氏体护环钢。固溶处理后,进行半热变形强化或冷变形强化,以提高钢的强度,以满足不同护环类别的强度要求。用作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及其他要求无磁性的零部件。
无磁钢50Mn18Cr3是典型的和使用普遍的锰铬系无磁性奥氏体护环钢。固溶处理后,进行半热变形强化或冷变形强化,以提高钢的强度,以满足不同护环类别的强度要求。用作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及其他要求无磁性的零部件。
模具制造领域常见的无磁钢有 HPM75、7Mn15Cr2Al3V2WMo、7Mn15、70Mn、50Mn、5Cr21(5Cr21Mn9Ni4N)等
HPM75是一种无磁模具钢,是日本标准钢铁牌号,其化学成分。HPM75是经过特殊熔炼工艺生产的一种非磁性、高硬度、高耐磨性无磁模具钢。在各种状态下都能保持非常稳定的奥氏体特征,且具有非常低的磁导率(μ<1.01H/m)。HPM75无磁钢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优良的韧性和极佳的耐腐蚀性,是制作无磁模具的理想材料。HPM75化学成分稳定,性能优越、高寿命、不起锈。HPM75无磁钢出厂状态有两种:退火态,硬度28-30HRC;预硬态,硬度42-45HRC;HPM75表面处理硬度可达950-1100HV,可满足不同模具的使用。HPM75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建筑以及国防军国等诸多领域。本公司现在大量HPM75无磁钢现货(HPM75无磁钢圆钢、HPM75无磁钢板、HPM75无磁钢硬料、HPM75无磁钢生料)。
HPM75无磁钢化学成分:
HPM75无磁模具钢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
C SI MN CR MO V W AL
0.65-0.75 0.80 15-17 2-2.5 0.5-0.8 1.5-2 0.5-0.8 2.7-3.3
HPM75无磁钢性能:
1. 高强度
2. 超低磁导率
3. 非磁性
4. 高硬度
5. 耐磨损
6. 不起锈
7. 高使用寿命
8. 化学成分稳定
9. 耐腐蚀性
HPM75无磁钢应用:
1. HPM75钢材适用于镜面抛光模具、防尘盖、电视机滤光板、化妆品盒、透明食品盒等
2. HPM75材质适用于放电加工模具
3. HPM75材料适用于精密波纹加工模具、办公室自动化设备、汽车零件
HPM75无磁钢硬度:
出厂硬度:300HBW、450HBW
氮化硬度:65HRC
HPM75无磁钢供货状态:
退火态和预硬态,圆棒、钢板表面氧化皮
HPM75无磁钢热处理及金相组织:
HPM75热处理工艺:固溶1150-1180℃ 水冷;时效650-700℃;空冷,硬度43-45HRC
HPM75金相组织:奥氏体
两者的应用场景不一样,具体需要根据生产加工的实际需求选择材料。
简单的理解可以将上述材料分成“模具钢”和“不锈钢”。
除部分特性外,二者的特点和属性是不一样的。
无磁钢一般是特指日系的HPM系列,属于进口材料,国内暂无对应材料。
只有少数钢厂尝试着自主研发,应用效果还算不错。
hpm75无磁钢
普通的常规潜艇,屈服强度300多MPA就够了,最先进的核潜艇用钢,强度已经接近甚至达到1000MPA。
航母飞行甲板用钢,取决于舰载机的重量(越重着舰时冲击力越大)。中型的像法国的戴高乐级航母,甲板用的是550MPA的HY-80钢。而美国的尼米兹级大型航母,现在甲板用的是690MPA的HY-100钢。
这两种钢潜艇上也用,所以能让我们很容易地做个比较。HY-80是德国209级常规潜艇上用的,HY-100则是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用的。法国最新的“凯旋”级核潜艇耐压壳体用980MPA的HLES100钢,而美国最新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用的是890MPA的HY-130钢。
这是因为航母毕竟体积大,毕竟多少可以用厚度和结构来弥补点强度的不足,但潜艇每一吨重量都是珍贵的,全凭钢的质量来决定潜深。平面的航母甲板也比潜艇大弧度的耐压壳容易加工。所以潜艇用钢的技术水平和制造难度还是比航母稍大些。
有人说航母甲板钢强度非得达到850MPA以上。我觉得这个太绝对了,难道戴高乐号和尼米兹级都是摆设?参考美法的用钢标准,我们如建造大小介于两者之间的7万吨级航母,应该700多MPA就够用了。
可见,现代常规潜艇耐压壳用钢的技术水平跟中型航母甲板用钢差不多,而普通核潜艇用钢跟大型航母甲板钢差不多,但最先进的核潜艇用钢比航母还要强,所以美国人拿最顶级的HY-130钢做核潜艇,而略“次一等”的HY-100钢作航母甲板。
中国现在有这种钢,即我们现在核潜艇用的785MPA的093钢。这种钢作为核潜艇用钢,显然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是有差距的,使我们的核潜艇潜深不及人家,但用作航母甲板钢还是可以的。但我们常规潜艇用的039钢只有390MPA,这个肯定是不能作航母钢的。
中国一直没造航母,主要还是战略决策方面的考虑,而不是技术问题。即使技术方面,钢现在已经不是瓶颈,其它系统的麻烦更大些。没好钢肯定造不出航母,但无航母并不意味着肯定是钢不好。日本已经有了1000MPA级的NS110钢,不也没造出真正的航母嘛,我们不能反推说,日本的钢质量差。
很多军舰定期都会做消磁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