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铝合金 > 正文

如何选用铝合金标样

认真的大雁
魁梧的树叶
2022-12-21 17:01:55

如何选用铝合金标样 ?

最佳答案
舒适的灰狼
聪慧的未来
2025-07-01 20:15:06

既然是标样,就是用来校准分析使用了,应该选取与待测样品成份含量相近,基体相近,而且要有梯度,使待测成分含量在所选择的梯度之内。尽量选用国家标准样品,如果需要也可以选择行业标准样品,有一些进口的标样质量能更加保证一些。

最新回答
害羞的月光
光亮的芒果
2025-07-01 20:15:06

我不是业内人士,但也是做工艺的。

铝合金的标样作出来的颜色也深的话,应该是溶解制样本的环节有问题,你还是查查操作环节哪里有问题,所有的药品,器皿,工具,是否都是专用的固定品牌型号从没更换过的。

有没有可能除了硅以外的成分带来干扰呢?

忐忑的大地
执着的黑猫
2025-07-01 20:15:06
ADC12压铸铝合金、A356.2铸造铝合的产品标准中都仅对8个元素有所规定,因Sn、Pb、Ni、Cr、Ca为Al-Si—Cu、Al-Si合金中的常见并且容易混杂进入的元素,在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钛时,可使合金组织得到显著的细化、改善合金的热裂倾向,Sb是铝合金中常用的细化变质剂,故ADC12压铸铝合金标准样品设计为11元素(Si、Fe、Cu、Mg、Mn、Zn、Ti、Ni、Sn、Pb、Sb)5个点、ZLA356铸造铝合金标准样品设计为13元素(Si、Fe、Cu、Mg、Mn、Zn、Ti、Ni、Sn、Pb、Cr、Sr、Ca)6个点,为国内首创。在熔炼的过程中使用了多种自制的二元中间合金,采用先进的熔炼技术有效地解决了Ca、Mg、Sr、Sb含量控制及氧化烧损、均匀性等问题。利用细化变质技术成功解决Si的偏析及粗晶硅的细化变质技术难题。自制浇铸用模具,采用垂直轴心浇铸确保不偏析。定值方式采用八家实验室协作分析。研制出的标准样品化学成分均匀、定值准确可靠、工作曲线啮合系数高,其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标样先进水平.

所以它相当于我国的ZLA356铸造铝合金,实际上ZLA356铸造铝合金比它还略胜一筹 。

暴躁的背包
故意的枫叶
2025-07-01 20:15:06
是原生铝。

采用手工化学分析方法如火焰等离子光谱仪用标样比对法。

用光谱仪,先分析出属于哪类铝合金,然后再据标样比对成分。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都是可以分析出来。

潇洒的毛巾
刻苦的小虾米
2025-07-01 20:15:06
进口光谱仪:ARL 美国热电的最好,几个知名的国内铝标样生产厂家都使用的ARL美国热电的光谱仪但价格贵;另外德国的几款光谱仪也可以考虑,高中低档,看你的资金使用环境、操作员能力都有关系,贵一点的OBLF、斯派克、便宜点的牛津、布鲁克和日本的导津.挺好的,能用得住.信价比我认为最好的是牛津的。

落寞的水池
机智的火车
2025-07-01 20:15:06
阳极氧化膜的质量

5.5.1 阳极氧化膜的厚度级别应根据使用环境加以选择(参考附录B),其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并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门、窗型材符合AAl0级,幕墙型材符合AAl5级。

表2

级别 单件平均膜厚/μm,不小于 单件局部膜厚/μm,不小于

AA10 10 8

AA15 15 12

AA20 20 16

AA25 25 20

5.5.2 氧化膜的封孔质量采用磷铬酸浸蚀重量损失法试验,失重不大于30 mg/dm。

5.5.3 电解着色、有机着色的型材,其氧化膜颜色,应符合供需双方协商认可的实物标样及允许的偏差。非装饰面上允许有轻微的颜色不均,不均度由供需双方协商。

5.5.4 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采用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和滴碱试验检测,耐磨性采用落砂试验检测,结果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氧化膜厚度级别 耐蚀性 耐磨性

CASS试验 滴碱试验/s 落砂试验磨耗

系数f/(g/μm)

时间/h 级别

AA10 16 ≥9 ≥50 ≥300

AA15 32 ≥9 ≥75 ≥300

AA20 56 ≥9 ≥100 ≥300

AA25 72 ≥9 ≥125 ≥300

5.5.5 氧化膜的耐候性采用313B荧光紫外灯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测试,经300 h连续照射后,电解着色膜色差至少应达到1级,有机着色膜色差至少应达到2级。具体色差级别应根据颜色的不同,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1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室温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尺寸测量方法、外观检验方法

产品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室温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尺寸测量方法和外观检验方法应符合GB 5237.1的规定。

6.2 阳极氧化膜的测定方法

阳极氧化膜质量检查,应在封孔完毕72 h后进行。

6.2.1 阳极氧化膜厚度的测定方法

阳极氧化膜厚度的测定可按(GB/T 8014和GB/T 4957规定的方法进行,仲裁测定应按GB/T 8014和(GB/T 6462执行。

6.2.2 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检验方法

氧化膜封孔质量的试验按(GB/T 14952.1执行。

6.2.3 着色阳极氧化膜颜色和色差测定方法

着色阳极氧化膜颜色和色差测定应按(GB/T 14952.3)的有关规定执行。

6.2.4 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测定方法

6.2.4.1 CASS试验

阳极氧化膜的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按GB/T 10125规定的方法执行,试验结果按(GB/T 646l)判定,如表4。

表4

试验后缺陷面积比例/% 保护等级

无 10

≤0.02 9.8

>0.02~0.05 9.5

>0.05~0.07 9.3

>0.07~0.10 9

>0.10~0.25 8

6.2.4.2 滴碱试验

在35℃±1℃下,将大约10 mg、100 g/L NaOH溶液滴至型材试样的表面,目视观察液滴处直至产生腐蚀冒泡,计算其氧化膜被穿透时间。也可用仪器测量氧化膜穿透的时间。

6.2.5 阳极氧化膜耐磨性的试验方法

阳极氧化膜耐磨性采用落砂试验,方法见附录A。

6.2.6 阳极氧化膜的耐候性试验

耐候性试验按GB/T 16585规定的方法进行,按GB/T 1766的目视法评级。或双方协商

一般只有省质检中心才有能力做全套的检测

任性的薯片
饱满的音响
2025-07-01 20:15:06
铝合金氧化处理GB 20061119

铝合金氧化处理GB

[cent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UDO 669.715:620.197.2

GB8013-87

ISO7599-1983

Arodizing of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_Gen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anodic

oxidation ciatings[/center]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

本标准定义了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的特性参数,提出了这些特性参数的检验方法,规定了氧化膜的最低性能,及适用于阳极氧化所用的原铝级别。此外还阐明了预处理对加工制品外观及表面状态所带来的影响。

本标准不适用的范围有:

a.屏蔽型无孔氧化膜;

b.用于有机涂覆底层或金属度覆底层的氧化膜;

c.工程上应用的硬制阳极氧化膜。

1 定义

1.1铝

铝及铝基合金。

1.2阳极氧化铝

铝的阳极氧化膜是在阳极氧化过程中生成的,这层氧化膜具有防护、装饰和其它实用性能。

1.3无色阳极氧化膜

基本无色透明的阳极氧化膜。

1.4着色阳极氧化膜

铝的阳极氧化膜,靠吸附染料而着色。

1.5自发色阳极氧化膜

这种阳极氧化膜是某种特定铝材在某种合适的电解液(通常以有机酸为基)中在电解作用下,由合金本身自发地生成一种带色的阳极氧化膜。

1.6电解着色

阳极氧化膜的着色,通过氧化膜的空隙被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电沉积而着色。

1.7光亮阳极化

其主要特性是使铝的表面具有高的镜面反射率。

1.8防护性阳极化

阳极氧化后的特性为耐磨、耐蚀,至于外观是次要的或无关紧要的。

1.9装饰性阳极化

阳极氧化主要使外表均匀、美观。

1.10建筑业阳极化

建筑业阳极氧化要求的特点是外观和寿命至关重要,因为它的工作条件具有永久曝置性和静止性的特点。

1.11 封闭

铝在阳极氧化之后进行水合封孔处理,以减少氧化膜中的空隙及吸附能力。

1.12 有效表面

物件表面附有涂层及氧化膜的部分,这部分氧化膜的性能和外观都很重要。

1.13 测量面积

在有效表面上可供一次测试的面积。

“测试面积”的定义可作如下规定:

a.用重量法时,“测量面积”是指去掉氧化膜的这部分面积;

b.用于阳极溶解法时,该面积部分是指蜂窝状绝缘环所包围的面积; c.用于显微法时,该面积是指可供一次性测试的部分;

d.用于无损检验法时,该面积是探针区或感应读数区。

1.14 参比面积 在参比面积内作一系列一次性试验。 1.15 局部厚度

所测厚度的平均值,这是指参比面积内测量的一系列厚度的平均值。

1.16 最小局部厚度 指局部厚度的最小值,它是在某一氧化件的有效表面上测得的。

1.17 最大局部厚度 指局部厚度的最大值,它是在某一物件的有效表面上测得的。

1.18 平均厚度

指用重量法所得的数据,或者指在有效表面上测得的一系列厚度的平均值。 2 铝阳极氧化分类须知 多数铝及铝合金都可以进行阳极氧化(参见2.4),阳极氧化后的许多特性数据有很大差别,这些特性数据如氧化膜外观、颜色、最大厚度、反射率、耐磨性、耐蚀性及击穿电压等等。铝的阳极氧化膜在许多工程应用上表现出了很好的防护性能,对于那些要求特殊外观的氧化膜(例如要求外观均匀、表面光亮的阳极氧化膜)便应选择一些特级铝材。生产这种特级铝材最主要的是要控制铝材的化学成分、冶金工艺和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以便提供一种高标准光亮的制造工艺和配合相应的阳极氧化工艺。铝的级别是很难划分的,因为为了不断满足特殊工业和用户之间的要求,在制的应用范围方面有了很大的扩展。另外,在各种铝材的品味等级方面也难有一个清晰的分界线。 下面提到的一些标准方法,仅适用于一般性的检验,而这些标准方法是根据铝的最终用途确定的。作为阳极氧化的生产单位,必须明确产品的最终用途,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铝材的生产厂家与用户之间要有良好的合作和明确的合同书。 2.1建筑材料的质量 这种材料半成品经阳极氧化之后,应在距离不小于3m处进行外观观察,其表面基本上要达到均匀一致。 同一材料,由于批次和形状不同,阳极氧化后的外观和颜色会稍有不同。有些缺陷,如亮斑、条痕及其他宏观缺陷,有时需要通过严格检查或通过不同角度观察才能发现。上述所讲的这些缺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影响氧化膜质量。有关这类缺陷的验收标准可由用户规定(参见第45章)。 有些特殊合金已经发展到自然发色阳极氧化的方法,并且必须要拟订一些特殊的表面处理工艺。 2.2 装饰质量 对于装饰品的质量检验,当从0.5m距离去观察时应该由特别均匀的外观。根据材料和阳极氧化处理的特点,装饰性处理可以按毛面处理,亮度处理和半散射状的处理,但不应有其他缺陷。 2.3 光亮阳极化的质量 光亮阳极化的材质宜选用纯铝锭(99.7%)和高纯锭(99.99%)。尤其重要的是要控制金属的制造工艺。另外只有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化学处理和电化学处理才能保证在阳极化后有着高镜面的表面质量。 2.4 一般工程的质量 绝大部分铝材是属于这类阳极化处理,这种阳极化处理要求氧化膜连续和有较好的防护性能,对它的外观无须十分注意。 高铜、高硅和高锌的铝合金在阳极氧化的质量方面是一个问题,因为有些协议需要征求供需双方意见,当铜含量超过3%时,所得氧化膜得防护性能是较差得的。 3 表面状态 3.1阳极氧化前的表面预处理,对表面的最终外观及其状态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的表面处理可以得到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 机械抛光使表面平滑而光亮。 化学抛光或电化学抛光可以使特殊铝材获得很光亮的表面。 在一般情况下,抛光材料和未经抛光的材料经过化学浸蚀工艺处理之后,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表面。 另外,机械加工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表面状态,例如采用机械磨刷,皮带磨光和旋论磨光等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有方向性的粗糙表面,而与浸蚀处理而得的无方向性粗糙面大不相同。机械加工比化学预处理的优点是具有交好的重现性。金属组织和化学成分对它的影响较小,另外机械抛光可以把不很深的表面缺陷去掉。 3.2表面处理状态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双方协定。必要时可以确定一个标准样片。它是指导生产的有力保证。但也应该承认这种标样有时并非完全可靠,因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材料所选用的参数也稍有不同。

4 氧化膜的特性数据

下面列出了阳极氧化膜的各种参数,这些参数都有待于订货时加以规定和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

有些参数仅仅是对某种特殊产品才有重要意义,因此阳极氧化厂家必须要明确材料的最终用途和使用时的特殊性能。

有些性能(如镜面反射率)只有特种合金才能实现,有些性能彼此之间还是矛盾的。

a.厚度…………………………………………………………………………………………………….(参见第6章)

b.封闭质量…………………………………………………………………………………………..(参见第7章) c.颜色和外观……………………………………………………………………………………..(参见第8章)

d.耐蚀性……………………………………………………………………………………………….(参见第9章)

e.耐磨性……………………………………………………………………………………………….(参见第10章)

f.耐变形破裂性………………………………………………………………………………….(参见第11章)

g.耐紫外线辐射性………………………………………………………………………………(参见第12章)

h.耐晒度……………………………………………………………………………………………….(参见第13章)

i.光反射性……………………………………………………………………………………………(参见第12.2条)

全反射率

镜面反射率

散射率

反射图象清晰度

j. 击穿电压……………………………………………………………………………………………(参见第14章)

k.膜的连续性…………………………………………………………………………………………(参见第15章)

l.氧化膜单位面积的质量

(表面密度)……………….………………………………………………………………………….(参见第16章)

5 试验

5.1取样方法

取样方法必须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与用户双方尚定。取样形状按检验标准的规定执行。

5.2试样

一般情况下,试样只能是产品的一部分。为了便于仲裁试验和验收试验,如果双方同意,可确定一个标样,至于标样的制备条件应和生产上的条件相同。

5.3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尚定。

5.4仲裁试验

当有争议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仲裁试验。

5.5生产检验

控制产品生产检验可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自行决定。

6厚度

6.1总则

阳极氧化膜的厚度用微米(μm)表示。氧化膜厚度是一个最重要的参数,因此必须加以规定。

6.2分级

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分级,可按氧化膜的最小平均厚度进行分级。厚度分级的标志为:在字母AA后加厚度级别的数字。典型的分级法见下表。

为了表征阳极氧化膜的特殊性质,可以用较高的氧化膜厚度表示。如有需要,可以采用平均氧化膜厚度表示,但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氧化膜的最小局部膜厚低于最小平均膜厚的80%。有关氧化膜厚度级别的选择应该参照国家标准自行决定。

级别最小平均膜厚,μm最小局部膜厚,μm

AA554

AA10108

AA151512

AA202016

AA252520

从实际角度出发,耐蚀性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此阳极氧化生产厂家与用户应该对氧化膜的最小局部厚度加以规定,对平均膜厚可不作任何规定。

6.3氧化膜厚度和单位面积质量(表面密度)的测量

氧化膜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可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

a.横截面显微法;

b.涡流法;

c.分光束显微法;

d.重量法。

当碰到争议时,如果氧化膜厚度等于或大于5μm时,应以显微测厚法a.作为仲裁方法。如氧化膜厚度小于5μm时,一般不采用显微法,而采用重量法d.,并计算出单位面积的最小质量,应用上述方法时,应该征求生产厂家与用户的同意。

测量膜厚必须在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距阳极接触点5mm内以及边角外都不宜选作测膜厚的部位。

7 封闭质量

7.1总则

氧化膜的封闭质量极为重要,无须加以说明,氧化膜都须加以封闭,只有对那些特殊声明的氧化膜才不予封闭。

7.2封闭质量的评价

7.2.1 仲裁试验

当有争议时,应以磷铬酸浸渍重量损失法作为封闭质量的仲裁试验方法。如每平方分米氧化膜的重量损失不超过30mg的话,封闭质量是合格的。

7.2.2交替式的耐酸试验

在试验中,如每平方分米氧化膜的重量损失不大于20mg,则这种封闭工艺是理想的。

7.2.3导钠试验和阻抗试验

氧化膜未经染料着色,只经蒸汽和水封闭如果其导钠值小于20μs(以20μm氧化膜厚作为标准)。则可以认为这种封闭质量是合格的。但对于所有的暗色氧化膜,导钠值要达到20μs是不可能的。另外,如精确测量的阻抗值大于50kΩ,同样也可以认为这种封闭方法是合格的。

对于有些种类的着色氧化膜,其数据可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尚定。

热水封闭槽液中加入某些添加剂后,必然要影响封闭氧化膜的导钠值和阻抗值,这时应采用仲裁法(7.2.1)鉴别封闭质量。

7.3封闭氧化膜吸附损失率的检验

如在颜色标尺上,染料吸附的额定值为1或2时,则此封闭工艺是合理的。在热水封闭槽液中添加适量添加剂之后必然影响染料的吸附能力,此时应用仲裁方法(7.2.1)鉴别封闭质量

8外观和颜色

8.1阳极氧化零件,从双方同意的某一距离去观察,在有效表面上应没有肉眼可观察到的缺陷。如果用户认为外观颜色至为重要,那么这些缺陷部位和尺寸大小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之间提出的一个标样。

8.2有关颜色、表面缺陷和公差都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与用户协商,有必要的话,最好建立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标样。

8.3除了另有规定之外,颜色的观察都须放站散射的日光下进行观察。光线照射的方向作如下规定,在赤道北部,光线从北方照射,在赤道南部,光线从南方照射。

如果着色氧化膜在人造光下使用,则应在人造光下进行比较。

协议标样应贮藏在暗而干燥的地方。

8.4为了控制生产过程,对颜色的记录和分级,一般采用颜色的测量仪器。

9耐蚀性

如果用户需要对阳极氧化膜作耐蚀试验,可采用ASS法和CASS法。试验方法的选择和试验的周期,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商定。

10耐磨性

如用户需要阳极氧化膜的耐磨性试验,仪器选用和试验方法应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商定。

11耐变形破裂性

如用户需要对阳极氧化膜作耐变形破裂性试验,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实施方案可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商定。

12耐晒度及耐紫外线辐射性

12.1为了评定外观颜色的牢固度,应当采用与真实条件相同的户外曝晒试验。快速试验法只适用与着色阳极氧化膜的生产试验,但是这种快速试验法事先已经对这种着色介质在户外作了对照性的曝晒试验。

阳极氧化铝材的着色牢固度取决于着色的方法和使用的着色介质,在一些特殊的应用条件下,一定的着色范围比较理想,因此最好征求阳极氧化生产厂家的意见。

12.2耐晒度

耐晒度方法是一种着色氧化膜耐晒度的快速试验法。当采用本试验方法时,对着色阳极氧化铝材的试验作如下规定:

a.室内使用:至少为6;

b.室外使用:至少为10。

12.3耐紫外线辐射性

紫外线辐射方法是一种着色氧化膜耐紫外线辐射的试验方法。和其他耐晒度试验相比,该方法是一种较严格的试验方法。它在很短的曝晒时间内就会使着色阳极氧化膜发生颜色变化。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建筑业方面的着色阳极氧化膜的耐晒度试验,因此适用于作生产检验。

13光的反射性能

13.1总则

可以对下列特性数据进行测试:

a.全反射率(全反射能力)

b.高光泽度表面的镜面反射率

…………………………45°

…………………………30°

…………………………20°

c.中等或低光泽度表面的镜面反射率 …………………………60°

…………………………35°

…………………………45°

d.散射反射率

这些参数可用各种光学仪器测量,各种光学仪器的差别取决于结构、价格及表面放置的方式。不同的仪器具有不同的照明系统,不同的入射角度,不同的反射角度及不同的聚光系统。因此,所测得的这些数据与选用的仪器有关。

有些数据的测定必须准备一个特别光滑的表面,并且测试工作只能在特制的试样上进行。用户应将预测量之特性数据通知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双方还应规定测试使用的仪器及试验方法。想要获得高光泽度表面的产品,必须采用高纯度铝锭。

13.2全反射率

全反射率的测量方法有:

a.PRS探头测试法

b.积分球法,

13.3镜面反射率(高光泽度)

光亮阳极氧化表面的镜面反射率是一个主要的特性参数。它是在平面上测定的,测定方法有:

a.45°测量镜面反射率。本方法所用的仪器价格便宜,分辨率高,但只能测量一个参数;

b.30°测量镜面反射率。试验中采用的简易测角仪,价格昂贵,仪器先进,能测量一系列的精确数据。

c.20°测量镜面反射率。

13.4镜面光泽度(中、低级光泽度)

所测量的镜面光泽度是在半散射的表面上测得的,测量方法有:

a.60°测量镜面光泽度

b.35°测量镜面光泽度

c.45°测量镜面光泽度

60°方法的关键在于选用一种合适的通用仪器、测量范围在30-70之间。度数的选用是根据表面的高、低光泽度决定的,表面光泽度低于30,一般选用45°,高于70时宜选用13.3中所规定的方法。

13.5散射反射率根据定义,全反射率为散射反射率和镜面反射率之和。因此,散射反射率不是一个独立的特性数据。它可以采用积分球法测量,或者用13.4中规定的方法所测得的镜面反射率进行计算。

14击穿电压

当需要时,可用氧化膜绝缘性测试方法测量阳极氧化膜的击穿电压。击穿电压规定值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商定。

15氧化膜的连续性

当需要时,可用硫酸铜试验法测试阳极氧化膜的连续性。氧化膜连续性的测试方法,只在对氧化膜厚度小于5μm时才适用。

氧化膜连续性的程度由阳极氧化生产厂家和用户协商而定。

16氧化膜单位面积上的质量(表面密度)

当需要时,可用重量法(参见本标准6.3)测定氧化膜单位面积上的质量。

如果已用其他方法精确测量出氧化膜厚度,则可计算出氧化膜的表面密度。

在已知表面密度的前提下,用该法还可确定膜厚。一般常用的阳极氧化膜实在20℃硫酸溶液中阳极氧化而得到的。封闭后的氧化膜密度约为2.6g/cm3,未经封闭的氧化膜的密度约为2.4g/cm3。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亢之、王子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7-.4-22批准1988-05-01实施。

刻苦的草丛
寒冷的蜗牛
2025-07-01 20:15:06
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一)自然性:

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

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0.001mg/L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更强。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数重金属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一但发生,治理更难,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二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又如1953年至1961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类、贝类摄入累积,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当地居民食用后中毒。

(七)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对生物体相互作用。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加和性有两类: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除上述方法外,更引入光谱法来进行检测,精密度更高,更为准确!

日本和欧盟国家有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但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也有的采用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成品,但检测精度和重复性不如光谱法。最新流行的检测方法--阳极溶出法,检测速度快,数值准确,可用于现场等环境应急检测。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它与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辅相成,已成为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

原子吸收分析过程如下:1、将样品制成溶液(同时做空白);2、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标样);3、依次测出空白及标样的相应值;4、依据上述相应值绘出校正曲线;5、测出未知样品的相应值;6、依据校正曲线及未知样品的相应值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多种新型元器件的出现,使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用微处理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分析时间。现在已研制出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GC-AAS)的联用仪器,进一步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领域。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其检测原理是:重金属与显色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可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在特定波长下,比色检测。

分光光度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物质本身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定;另一种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显色”,然后测定。虽然不少无机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但因一般强度较弱,所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较少。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物质转化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来进行光度测定,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手段。显色剂分为无机显色剂和有机显色剂,而以有机显色剂使用较多。大多当数有机显色剂本身为有色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螯合物。显色反应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高。有些有色螯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可进行萃取浸提后比色检测。近年来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显色体系受到关注。多元配合物的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分形成的配合物。利用多元配合物的形成可提高分光光度测定的灵敏度,改善分析特性。显色剂在前处理萃取和检测比色方面的选择和使用是近年来分光光度法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原子荧光法(AFS)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特定频率辐射能激以下所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以此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虽是一种发射光谱法,但它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密切相关,兼有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两种方法的不足。原子荧光光谱具有发射谱线简单,灵敏度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线性范围较宽干扰少的特点,能够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原子荧光光谱仪可用于分析汞、砷、锑、铋、硒、碲、铅、锡、锗、镉锌等11种元素。现已广泛用环境监测、医药、地质、农业、饮用水等领域。在国标中,食品中砷、汞等元素的测定标准中已将原子荧光光谱法定为第一法。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会跃迁到高能态,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能量辐射,即原子荧光。原子荧光的发射强度If与原子化器中单位体积中该元素的基态原子数N成正比。当原子化效率和荧光量子效率固定时,原子荧光强度与试样浓度成正比。

现已研制出可对多元素同时测定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它以多个高强度空心阴极灯为光源,以具有很高温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作为原子化器,可使多种元素同时实现原子化。多元素分析系统以ICP原子化器为中心,在周围安装多个检测单元,与空心阴极灯一一成直角对应,产生的荧光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经放大后,由计算机处理就获得各元素分析结果。

(四)电化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

电化学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方法,它以经典极谱法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示波极谱、阳极溶出伏安法等方法。电化学法的检测限较低,测试灵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如国标中铅的测定方法中的第五法和铬的测定方法的第二法均为示波极谱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是将恒电位电解富集与伏安法测定相结合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一次可连续测定多种金属离子,而且灵敏度很高,能测定10-7-10-9mol/L的金属离子。此法所用仪器比较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很好的痕量分析手段。我国已经颁布了适用于化学试剂中金属杂质测定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国家标准。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为“电析”,即在一个恒电位下,将被测离子电解沉积,富集在工作电极上与电极上汞生成汞齐。对给定的金属离子来说,如果搅拌速度恒定,预电解时间固定,则m=Kc,即电积的金属量与被测金属离了的浓度成正比。第二步为“溶出”,即在富集结束后,一般静止30s或60s后,在工作电极上施加一个反向电压,由负向正扫描,将汞齐中金属重新氧化为离子回归溶液中,产生氧化电流,记录电压-电流曲线,即伏安曲线。曲线呈峰形,峰值电流与溶液中被测离了的浓度成正比,可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峰值电位可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示波极谱法又称“单扫描极谱分析法”。一种极谱分析新力一法。它是一种快速加入电解电压的极谱法。常在滴汞电极每一汞滴成长后期,在电解池的两极上,迅速加入一锯齿形脉冲电压,在几秒钟内得出一次极谱图,为了快速记录极谱图,通常用示波管的荧光屏作显示工具,因此称为示波极谱法。其优点:快速、灵敏。

(五)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利用样品对x射线的吸收随样品中的成分及其多少变化而变化来定性或定量测定样品中成分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分析迅速、样品前处理简单、可分析元素范围广、谱线简单,光谱干扰少,试样形态多样性及测定时的非破坏性等特点。它不仅用于常量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也可进行微量元素的测定,其检出限多数可达10-6。与分离、富集等手段相结合,可达10-8。测量的元素范围包括周期表中从F-U的所有元素。多道分析仪,在几分钟之内可同时测定20多种元素的含量。

x射线荧光法不仅可以分析块状样品,还可对多层镀膜的各层镀膜分别进行成分和膜厚的分析。

当试样受到x射线,高能粒子束,紫外光等照射时,由于高能粒子或光子与试样原子碰撞,将原子内层电子逐出形成空穴,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这种激发态离子寿命很短,当外层电子向内层空穴跃迁时,多余的能量即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并在教外层产生新的空穴和产生新的x射线发射,这样便产生一系列的特征x射线。特征x射线是各种元素固有的,它与元素的原子系数有关。所以只要测出了特征x射线的波长λ,就可以求出产生该波长的元素。即可做定性分析。在样品组成均匀,表面光滑平整,元素间无相互激发的条件下,当用x射线(一次x射线)做激发原照射试样,使试样中元素产生特征x射线(荧光x射线)时,若元素和实验条件一样,荧光x射线强度与分析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根据谱线的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ICP-MS的检出限给人极深刻的印象,其溶液的检出限大部份为ppt级,实际的检出限不可能优于你实验室的清洁条件。必须指出,ICP-MS的ppt级检出限是针对溶液中溶解物质很少的单纯溶液而言的,若涉及固体中浓度的检出限,由于ICP-MS的耐盐量较差,ICP-MS检出限的优点会变差多达50倍,一些普通的轻元素(如S、 Ca、Fe 、K、 Se)在ICP-MS中有严重的干扰,也将恶化其检出限。

ICP-MS由作为离子源ICP焰炬,接口装置和作为检测器的质谱仪三部分组成。

ICP-MS所用电离源是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其主体是一个由三层石英套管组成的炬管,炬管上端绕有负载线圈,三层管从里到外分别通载气,辅助气和冷却气,负载线圈由高频电源耦合供电,产生垂直于线圈平面的磁场。如果通过高频装置使氩气电离,则氩离子和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又会与其它氩原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离子和电子,形成涡流。强大的电流产生高温,瞬间使氩气形成温度可达10000k的等离子焰炬。被分析样品通常以水溶液的气溶胶形式引入氩气流中,然后进入由射频能量激发的处于大气压下的氩等离子体中心区,等离子体的高温使样品去溶剂化,汽化解离和电离。部分等离子体经过不同的压力区进入真空系统,在真空系统内,正离子被拉出并按照其质荷比分离。在负载线圈上面约10mm处,焰炬温度大约为8000K,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电离能低于7eV的元素完全电离,电离能低于10.5ev的元素电离度大于20%。由于大部分重要的元素电离能都低于10.5eV,因此都有很高的灵敏度,少数电离能较高的元素,如C,O,Cl,Br等也能检测,只是灵敏度较低。

高贵的音响
贪玩的啤酒
2025-07-01 20:15:06
市场上的朗铎仪器手持式光谱仪测不锈钢还是挺准的,牌号清楚,元素含量都有。性价比还高,质量上乘,良心卖家,让客户满意与放心,就是朗铎的服务指标。

选择手持式光谱仪有3大妙招:

第一妙招:看外形。

真正优质的手持式光谱仪先不论操作如何或者精度如何,我们买一台手持式光谱仪首先要看外表。好的手持式光谱仪应该具备外形美观大方、配色高级、工业设计成熟等特点。朗铎手持式光谱仪外壳做工精良,触摸起来舒服,看起来也大气美观,带到客户现场去倍有面子。

第二妙招:看配置。

光谱仪越好配置越好,可检测限也越高。越好的手持式光谱仪内置曲线越多。内置的和今年牌号如果达到千种以上就可以算是一台非常优秀的手持式光谱仪了。好的光谱仪还要求配置不锈钢、合金钢、工具钢、黄铜、青铜、紫铜、纯铜、合金、锡合金、铅合金、钨合金、镍合金、锌合金及部分铝合金金、银、铂、铑、钯等牌号鉴定。

第三妙招:看操作。

好的手持式光谱仪要求具备高可靠性与强大功能。最好能在10s内检测出结果。包括合金牌号、元素、成分百分比含量内容都应有所展示。朗铎科技始终践行“成就客户,以人为本,专业高效,创新共赢”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在不断推动行业发展、追逐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与各行业头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寂寞的往事
和谐的香氛
2025-07-01 20:15:06
Ux-210是一款非真空条件下,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探测器,根据测试材料自动选择滤光片,采用适合激发全元素的Mo靶材,搭载FlexFP无标样定量计算方法,利用X射线荧光原理,测试样品无损,快速检测合金额材料中元素成分的光谱仪。 Ux-210采用通用的一条工作曲线,就可以满足测试常规金属材料(铁材、铜材、铝合金、锌合金)元素材料分析,判定材料性质特性,是质量部门和品质部材料检验的良好选择。 产品应用特点: 1.X射线荧光原理,无损、快速、准确的检测和鉴定材料成分; 2.铜材、钢材、铝合金等1个数据库全部搞定; 3.FlexFP新技术的应用,无标样既能分析未样品; 4.高分辨率探测器,能够检测到几十ppm的元素含量; 5.固体、粉末、液体等样品可直接测试 6.几十秒可得出稳定准确的测试数据; 7.测试过程简单、输出报告多种格式、查询筛选统计功能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