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卖疯了!2月SUV销量TOP 10,国产车占8款
鉴于一月份的车市惨淡开局,BOSS已经囤了一箱华丰和两箱榨菜在办公室了,漫哥看着不能说不慌。于是忐忐忑忑地来到3月,2月份乘联会的销量成绩终于首困腔出炉,一看,诶嘿,还不错哟。尤其SUV销量榜,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创下历史记录了,这波必须得吹。
TOP 10:吉利博越L
销量:11637
吉利的经典车型博越升级成“小凯迪拉克”后,者衫实力确实上来了,销量上重返SUV前十榜单。不过相较1月份,环比销量跌了25K,排名也掉了3位。博越L全系标配8155单芯片,配备离线AI语音,NOA驾辅,赛车级刹车,航天级7系铝合金防撞梁等等,性价比是比较优秀的了。
TOP 9:比亚迪唐
销量:12029
比亚迪唐换上超混系统后,销量也一直紧俏,虽然1月份只卖了7千多台无缘榜单,但2月份稳住了阵脚,销量又再破万,同比增长20%。而中期改款的唐DM-i也即将在本月上市,据说无惧现下的降价压尺冲力,售价会小幅上调。
TOP 8:埃安AION Y
销量:12996
传统车企里面,新能源车除了比亚迪,就算埃安卖得较好的了。尤其在广东,埃安满街跑,而AION Y就不失是台非常合格的网约车。2月份卖出近13万辆,同比涨了3倍,不过估计还是B端占比多些。另外更年轻化(便宜)的AION Y Younger也在本月上市,相信也是能对销量有所贡献的。
TOP 7:长安CS55
销量:13086
长安的两台“明日座驾”继续联袂发力,小弟CS55近几个月来势头都很不错,2月卖出13万辆,同比大涨161%。再次登榜。这台紧凑级SUV实力算是比较均衡的,外观也深得年轻人喜爱,10万左右的价格,配置全面,要是工艺品控上再加强就更好了。
TOP 6:长安CS75
销量:13410
长安销量主力CS75二月份卖出13410辆,同比增长91%。虽然还在榜单上,但排名来说是退步了。好消息是第三代的CS75 PLUS 智电iDD千呼万唤始出来,能用混动扛一下比亚迪的进逼。不过预计要等到四五月才上市。
TOP 5:本田CR-V
销量:14052
终于看到合资SUV的名字了,正是熟悉的东本CR-V,销量14万台,同比锐减369%。曾经的都市SUV三杰,奇骏已经是扶不起的了,丰田的RAV4这几个月销量也有点肾虚,都没能迈过万辆关卡。CR-V可谓硕果仅存,但本田肯定feel到压力越来越大的了。
TOP 4:哈弗H6
销量:16489
自主品牌SUV的领军车型,至少曾经是,2月销量为16489辆,排在第四位。自从比亚迪推出超混系统后,原本劲头渐衰的哈弗H6销量更加雪上加霜。即使现在油混、插混动力都安排上了,也再难回到第一位子上。时机真的很重要,错过了,可能就永远落后了。
TOP 3:比亚迪元PLUS
销量:20279
比亚迪元PLUS销量节节攀升,1月拿到同比增长6倍的开门红后,2月份销量进入2万俱乐部,销量依然同比增长350%。比亚迪纯电车现在如日中天,有统计报告说它的市占率将近7成,也就是每10台纯电车就有7台挂着Build Your Dream。
TOP 2:特斯拉Model Y
销量:25526
探花位置,由特斯拉Model Y夺得,2月卖出25526辆车,同比增长37%。相比特斯拉的科技属性,其实它的成本控制能力才是最核心优势。也所以人家不开心了就能随意降价,惹得竞品们不得不考虑一番要不要跟进。不过特斯拉也贼,看着销量好了,又打算盘升价了。
TOP 1:比亚迪宋
销量:51592
比亚迪宋又再一枝独秀,以51592辆的压倒性绝对优势拿下SUV榜第一,同时也是国内市场所有单一车型的销冠。作为紧凑级SUV,宋家族表现无疑是十分出色的。并且相比同级车型,宋还拥有明显的品牌优势。以前嘲笑“比亚迪”这三个字,如今人家已经成为金字招牌。
在漫哥写过那么多年的销量榜印象之中,当年SUV最红火的时期,TOP 10里面自主车型占6席已经是最牛逼的了。这短短28天的2月份,自主品牌直接拿下8张门票,只留了两个名额给合资SUV,估计是前无古人。那就继续希望后有来者吧。
本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漫部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为2023年第一个“销量完整月”(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各大车企2月销量成绩相比1月而言更具说服力。整体来看,当合资品牌还在为2月销量犯愁的时,自主品牌这边倒是“涨”声一片,呈现出了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当然,有进必有退,自主阵营仍然上演了一曲冰与火之歌;简单来说,比亚迪再次登顶单月销冠,长安自主品牌挑起了大梁,吉利与奇瑞新能源输出稳定,长城依旧处李顷于“阵痛期”。
比亚迪:丰田、本田加起来都不够打
2月,比亚哪氏陆迪销量达到了1936万辆,同比增长1126%。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39万辆,也就是说比亚迪的市占率已高达4411%;相当于2月每卖出5辆新能源汽车就有2辆来自于比亚迪。另外,2月仅有28天,换算下来,比亚迪平均一天就卖出了6845辆,如果保持下去,今年比亚迪销量至少将超过240万辆。
然而,比亚迪的“野心”并不是只有如此;早在今年开年,比亚迪公布了今年的销售目标是400万。为此,比亚迪开启了狂飙状态,上有腾势、仰望冲击高端,下有海鸥杀入微型车市场;同时,比亚迪王朝系列继续下探,持续挤压燃油车市场,还有未公布的“F”品牌在旁瞄准了中高端市场蓄势待发。所以,2023年,比亚迪将杀招迭出,友商接得住吗?
长安:自主品牌挑起了集团的“大梁”
2月产销显示,长安汽车总销量达到191007辆,同比增长3827%;其中,2月自主品牌销量163156辆,同比增长501%,自主乘用车销量117622辆,同比增长682%。长安汽车整体跑赢了大盘,尤其是自主品牌是行业平均水平7倍,反而两大合资品牌逆势下滑严重。与比亚迪不同的是,长安汽车在转型新能源的同时,并未放弃燃油市场的品牌向上;也正因其技术的持续深耕、售价的不断下探,才带给了合资品牌明显的压力。
总的来说,长安汽车依旧是“稳中有进”;尤其是在CS家族、UNI序列、欧尚汽车的带动下,燃油销量基盘非常稳定。同时,在切换到电混赛道,经历过了一段时间“阵痛”的长安汽车也迎来了收获期;在深蓝SL03、长安糯玉米等爆款车型加持下,2月销量突破了2万辆,实现了销量核茄同比翻倍,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随着深蓝S7登场、长安智电iDD家族加入,以及阿维塔11入驻华为门店,长安新能源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吉利:新能源销量环比增幅直接翻倍
相较1月“双降”开局,2月吉利汽车及时止颓,迎来“小爆发”;2月吉利汽车销量达到了108701辆,同比增长约39%,环比增长超5%。其中,依托CMA平台打造的中国星系列整体销量的得到了扩张,含金量与市场认可度成为了充足输出的弹药;此外,缤字辈、帝豪/博越家族组成的燃油板块依旧稳固;另外,新能源销量23283辆,实现同环比双增长;按照占比来看,差不多接近总销量的2成,可见吉利电气化转型也是相当迅速。
吉利的新能源虽然起步晚,但是现在也收获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2月销量大幅攀升,环比增幅直接翻倍。在新能源车领域,吉利集团旗下睿蓝、极氪、几何、吉利多个品牌可称全面开花;同时,随着中高端新能源序列——吉利银河的发布,吉利在新能源的布局更加清晰有规划,未来市场表现更加值得期待。年初吉利表示2023年将实现165万辆年销目标,新能源整体销量翻番增长,超过60万辆,你认为吉利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奇瑞:强劲增长的态势足以让业界羡慕
如果要说最近增长最快的车企,那一定非奇瑞莫属。2月奇瑞集团销量103877辆,同比增长719%,连续9个月单月销量超10万辆,如今的奇瑞已经是彻底摆脱了当年的阴影,替代了长城,已经有重回一线自主品牌的势头。得益于新技术的集中发布,尤其是在全新鲲鹏动力的加持下,瑞虎8家族已成为一根十分强健的销量台柱;此外,高端品牌星途表现也相当不错,星途揽月、星途追风两款新车,也帮助星途品牌实现了销量依托。
连续9个月月销破10万辆,2月销量几乎以10倍于行业平均增速,且旗下主要乘用车品牌同比增速均超50%,强劲增长的态势足以让业界羡慕。今年,奇瑞还将迎来多款重磅车型的上市或亮相,借此,奇瑞或许还能够再度冲高,与吉利位置互换也说不定。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奇瑞并未公布2月海外销量占比,但从以往来看,海外市场贡献很大,国内市场依旧比较薄弱,这不仅是其成为重回一线阵营的掣肘,也是奇瑞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长城:阵痛期离“颠覆性变化”还有多远
长城汽车2月仍未跑赢大盘,已连续2个月销量不过十万辆。2月长城汽车销量68209辆,同比下降365%,环比增长1087%;1-2个月累计销量129728辆,同比下降2894%。细看销量结构,哈弗、长城皮卡、坦克品牌销量的基盘依旧比较稳定,这也是长城坚实的护城河;哈弗品牌2月销量达391万辆,长城皮卡销量达171万辆,坦克品牌2月销量6344辆。但WEY品牌、欧拉品牌则下滑严重,同比分别下滑了7581%、2853%。
传统优势品牌露出颓势,新能源又遇成长滑铁卢,长城汽车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依靠SUV高速增长,长城汽车积累了“第一桶金”;但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传统燃油车型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留给长城的转型时间已然不多。如何快速转型追赶,在新能源市场扳回一局,也是长城、魏建军不得不面对的一道灵魂考题;譬如,打造出一款甚至多款如同特斯拉Model Y、宋PLUS DM-i般的爆款车型,或许才是自家的“救命稻草”。
汽车渝评
就目前来看,趁着新时代的东风,自主品牌已经呈现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包括2月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均突破了10万辆大关,可以说是十分令人惊喜的,也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梦想照进了现实;伴随着“技术+产品+出口+用户”四位一体形成的良性循环带来的红利,必然还会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用户的票选。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白话,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3月份,长安汽车单月销售209052(含商用车)辆,以接近21万的销量为阶梯,长安汽车抢占了销量榜第一的位置。
好多人会好奇,比亚迪呢?
排在第二位,3月销量也超过了20万辆,和长安汽车一起,成为自主品牌在3月份的销量中,唯二超过20万销量的品牌,与排名第三的奇瑞,保持着超过8万辆的差距。比亚迪在3月份的同比增幅达到974%,能看出2023年比亚迪依旧保持着销量的高增长。
长安汽车:燃油车稳住基盘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车型的影响力上,比不过比亚迪,但之所以3月份卖出了209052辆,能以微弱的优势成为自主品牌销量榜第一(含商用车),是因为长安汽车旗下的燃油车,依旧受到市场的认可,消费者的青睐。
高颜值、高配置的CS系列产品,依旧是销量主力,3月销量44941辆,轿车系列的销量是24185辆,相对稳定,UNI产品的销量超过3万辆,这对长安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现象,意味着自主品牌高端车型,也在逐步被消费者认可。
比亚迪:新能源优势明显
不知道华丽这个形容词贴切不贴切,反正比亚迪是顺利完成了转身。
3月份销量207万,全是新能源车型,在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是毫无悬念的销量第一,DM车型单月销量1034万辆,EC车型单月销量1026万辆。
按照品牌划分,比亚迪品牌月销量1026万辆,腾势品牌月销103万辆,腾势在3月份的光芒,让很多新势力车企感到紧张,如果在4月份的销量中,腾势能继续保持战果,不仅是对腾势品牌,即便是对比亚迪品牌,也会有非常好的影响力。
奇瑞:多品牌发力码配猜
3月份,奇瑞汽车旗下多品牌合力,月销量达到1249万辆,同比增长527%,保持高增速,并且实现了连续10个月单月销量10万辆,在行业乏力的大环境中,奇瑞实现超越行业增速。迟型
奇瑞品牌车型,实现891万辆的夏凉,瑞虎8和瑞虎7是主力车型,销量分别为19537辆和18734辆,星途单月销量不高,6458辆的成绩不知道能不能让品牌负责人满意,捷途的销量是195万辆,个人感觉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捷途的大部分销量,是由捷途X70贡献,3月卖出了13480辆。
2023年,奇瑞的瑞虎9、瑞虎7PLUS新能源、瑞虎8 PRO新能源等一系列新产品即将上市,期待奇瑞在今年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吉利汽车:电动化蓄力
3月份,吉利汽车的销量不高,1103万辆,同比增长9%,一个很稳定的增速,同样是多品牌销量,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有很大区别。
吉利汽车开始在电动化方面蓄力。几何纯电系列,月销182万辆,极氪单月6663辆,睿蓝汽车月销1394辆,都实现了同比的增长。
虽然3月份表现不理想,但吉利汽车的转型很成功,在巩固燃油车领域的优势外,开始在电动化上蓄力,这和比亚迪的战略不同,估计吉利也不会按照比亚迪的发展路线来前进,会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长城汽车:销量回暖但不容乐观
长城汽车在2022年表现过于低调,距离销量任务差距也很大。
今年3月份,长城汽车的销量不足10万辆,具体是90240辆,环比增长3230%,算是有所回暖,但把全年任务分摊到每个月中,现在的销量,依旧不容乐观。
哈弗品牌卖历还是销售主力,3月份卖了47419辆,魏牌挺惨,月销1275辆,新能源品牌欧拉销量9615辆,坦克品牌11950辆,长城皮卡3月19981辆。
魏牌的销量,拖了长城汽车的后腿,希望蓝山上市后,会品牌销量有所提升。
当然,一个月的销量,不能代表一个品牌的兴衰,不过,12个的销量就能说明问题,长安汽车走得不疾不徐,发展稳定,比亚迪忙于提高产能,销量问题不担心,盼望奇瑞、吉利早些转型成功,而长城汽车,更需要全面努力。你更看好谁,谁会成为自主品牌一哥,谁会最先被淘汰?到评论区说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文轩,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于日前发布2023年3月基游销量快报,至此五大厂商的销量排名确认了。
排序为:
比亚迪汽车,2070万辆长安汽车,1537万辆(乘用车)吉利汽车,1103万辆奇瑞汽车,891万辆长城汽车,702万辆这里面有三个品牌的销量数据需要着重讲一讲。
首先是长安汽车,长安汽车集团有福特、林肯、马自达等合资品牌,销量虽然不高但也还是有一些的,所以集团销量没有参考价值;长安系的自主品牌总销量是209052辆,实际是超过比亚迪的,但是这个数据里含有商用车型,比如凯程和跨越系列的微卡和轻客;去掉这些车型之后的销量为153718辆,目前排名在第二位。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5934辆,成绩还是挺不错的,在新能源汽车品牌榜里排名是第三,在比亚迪和埃安之后;其中SL03的交付量超过8000辆,预计这台车是可以稳定的实现月销量突破万辆的,毕竟其增程和纯电动双选项的产品线更加完善,车辆的性能和操控也都是可圈可点的。
长安汽车的“香格里拉计划”在稳步推进,2025年之前有望实现全产品线的电混升级,它是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比亚迪的自主厂商。
第二个数据需要深度剖析的是奇瑞汽车,奇瑞控股公布的销量是124954辆,理应排名在第三才对;但是奇瑞控股旗下的品牌有很多,而且不仅有捷豹路虎这样的合资品牌,还有捷途这种中中合资品牌,同时有瑞弗房车、万达客车、开瑞汽车和开瑞新能源的商用车品牌,其中的瑞弗房车其实用的车还是来自依维柯、大通和江铃福特的轻客或轻卡。所以在去掉商用车和狭义乘用车以外的车型之后,奇瑞的销量就不知道是多少了。
具体到奇瑞品牌的销量说是89157辆,这个数据还是能排名在第四位的;但最终零售销量估计还是进不了前十名,因为奇瑞汽车在本土市场的销量比较差,出口的占比比较高。其次近期是否压库存也无法判断,第一季度的出口销量没有公布,所以奇瑞主品牌和系列子品牌的实际销量是个谜。
只有等待具体车辆的零售销量发布之后才能够计算出结果,预计在10名以外。
第三个数据需要说明的是长城汽车,其公布的销量是90240辆,理应排名第四;但是这个数据里包括长城皮卡的19981辆, 皮卡现在还是属于商用车,最新的车型定义是“多用途货车”,所以仍旧不能列入乘用车的销量数据里。
乘用车品牌哈弗、欧拉、魏牌、坦克,加在一起是70259辆,最终排名第五。
不过3月海外销量为22293台,由此可见哈弗的表现如何。
去掉海外市场的销量为47966辆,去掉坦克、欧拉和魏牌,哈弗还能剩下多少呢?在包括出口销量的前提下,哈弗的3月销量为47419辆,相当于“117个宋”,整个品牌……坦克品牌的销量为11950辆,增长势头不错;欧拉碧旦品牌达到9615辆,看来好猫终端的降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后就是魏牌,销量为1275辆。
魏牌的销量让人看不到这个品牌的未来,哈弗品牌的成绩也并不算理想,如果去掉海外市场销量,真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
总结:
自主品牌前五强已经确认,但似乎也形成了“三大两小”的格局。
三大是比亚迪、长安和吉利汽车,研发成果丰硕,产品线完善,吉利有强大的品牌矩阵,吉利汽车公布的销量是不包含smart或沃尔沃亚太等合资或收购的品牌的;所以这三家汽车厂商还是会很有前景,只不过也加大了马太效应的程度。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传统汽车阵营里有这么三大巨头,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的压力会有很大;尤其是奇瑞汽车,因为长城汽车至少还能通过皮卡和越野车这两块小众市场保证营收,奇瑞并没有这两种车型,产品线完全与前三强重合,所以奇瑞的压力应当是最大的。
预测:
造车新势力里应当会有两个品牌能进入前五名,这两个品牌很有可能是零跑和哪吒;因其产品定位非常合理,同时车辆还有足够高的综合水平,重点是其打造的车辆全部都是新能源汽车,其中还都包括最热门的插电增程车。也许现在这两个品牌看起来还不够抢眼,但此消彼长的变化应当会加速这两个品牌的成长。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悔锋扰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内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品牌:
1、上汽集团
据悉,上汽集团4月生产汽车1582万辆,同比增长- 620%,环比增长- 623%。1-4月累计产量1427500辆,同比增长-118%;4月销量1666万辆,同比增长- 603%,环比增长- 624%。1-4月累计销量13871万辆,同比增长- 112%。受上海及周边地区疫情影响,集团整体产销下滑幅度大于行业水平。
2、东风公司
据东风汽车发布的4月销售快报显示,4月销售汽车3148万辆,同比增长66%。1-4月,汽车销售11366万辆,同比增长495%。
3、中国一汽
2022年,中国一汽计划全年销售整车410万辆,同比增长171%;同比增长89%;市场份额15%;研发基金投资强度超过3%,自主品牌力争达到35%和8%左右。受疫情影响,今年1-4月,一汽生产经营受到严重挑战。目前,为了减少疫情的影响,一汽正在努力、积极,重点奋战30天,力争上半年打赢。
4、长安汽车
受诸多因素影响,作为国产自主品牌的老大,长安汽车受到的冲击是比较严重的。今年1月长安汽车销量277000,今年2月长安汽车销量138000,今年3月长安汽车销量236000,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5、广汽集团
5月6日,广汽集团发布4月产销快报。与4月份位于疫情核心区的上汽和历谨一汽不同,广汽集团最好的表现是在逆流中不能掉队。据悉,广汽集团1-4月生产汽车7267万辆,同比增长812%,销售汽车7325万辆,同比增长714%。同时,广汽集团也是前三大汽车集团中唯一实现累计同比增长的汽车集团。
6、北汽集团
目前,北汽集团4月的销量还未公布。但受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期间停产限产肢橡基以及突发疫情导致原材料和零部件物流受限的影响,北汽集团一季度汽车销量369万辆,同比下降256%。
7、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4月乘用车销量72153辆,位居行业第二。今年1-4月累计销量398177辆,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吉利4月份首次位居中国汽车品牌出口销量第一。多年来,这个位置一直由上汽乘用车和奇瑞轮流坐庄。
8、比亚迪
不难发现,2022年初至今,比亚迪的表现非常出色。据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4月销售乘用车105475辆,同比增长1365%;其中,韩系4月销量13421辆,秦PIUS月销量20292辆,海豚4月热销12040辆。
9、长城汽车
众所周知,在自主汽车品牌领域,吉利、长城和长安的前三名一直保持不变,占据销量榜前三,而其中很多网友都是最看好长城汽车。然而在今年4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53777辆,比去年同期的91784辆下降414%;今年1-4月新车累计销量337277辆,同比下降217%。目前长城汽车已经跌出自主品牌销量前三。
10、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今年1-4月销售汽如租车284865辆,同比增长09%。其中,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68587辆,同比增长1685%;出口汽车84993辆,同比增长126%,创下同期出口新纪录。
以长安汽车为例: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9773辆,自主品牌新能源2022年12月销量45225辆。
长安汽车公布了2022年全年销量数据为2346万辆,同比增加198%。其中,长安自主品牌销量1874569辆,同比增加683%;自主乘用车销量1390387辆,同比增加1546%。
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9773辆,同比增加4883%。自主品牌新能源2022年12月销量45225辆,同比增加20221%;2022年1-12月累计销量271240辆,同比增加15006%。
产品方面,CS系列年销售49万辆,UNI系列年销售20万辆,欧尚品牌年度销量突梁返破22万辆。长安系合资品牌全年销售27万辆。
长安汽车2023年全年销量目标:
2023年长安汽车集团销售目标为280万辆,其中长安汽车100万辆,长安欧尚31万辆,深蓝40万辆,阿维塔10万辆,长安凯程27万辆,海外22万辆渗巧。
这一目标在给公司一定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将促使长安汽车奋勇向前,一定程度上锁定了未来业绩增长幅度,为丛渣键不确定的资本市场市场增加了确定性。
未来,随着公司继续依托先进技术和产品体验引领行业,销售目标和转型规划的不断实现,继续加快发展速度和转型力度,长安汽车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