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生产的流程细节?仔细点的
流程: 线材酸洗——退火(根据所打紧固件的不同也有线材直抽的)——酸洗(洗去氧化皮等)---抽线——在冷镦机上成型---在辗牙机上辗牙---热处理(68级及螺帽8级以下一般不热处理)---电镀(根据客户需要)——包装——出货
冷镦:就是利用金属的塑性,采用冷态力学进行施压或冷拔,达到金属固态变形的目的。(基本定义)
在室温下把棒材或线材的顶部加粗的锻造成形方法。冷镦主要用於制造螺栓、螺母、铁钉、铆钉和钢球等零件。锻坯材料可以是铜、铝、碳钢、合金钢、不锈钢和钛合金等,材料利用率可达80~90%。冷镦多在专用的冷镦机上进行,便於实现连续、多工位、自动化生产。在冷镦机上能顺序完成切料、镦头、聚积、成形、倒角、搓丝、缩径和切边等工序。生产效率高,可达300件/分以上,最大冷镦工件的直径为48毫米。冷镦螺栓工序示意图为冷镦螺栓的典型工序。多工位螺母自动冷镦机为多工位螺母自动冷镦机。棒料由送料机构自动送进一定长度,切断机构将其切断成坯料,然后由夹钳传送机构依次送至聚积压形和冲孔工位进行成形。
冷镦是指原材料在常温下进行冲压,热镦是指原材料在经过加温后进行冲压,具体的用途没有特别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都要求用冷镦,因为这样的表面光洁度,材料的组织成份会比较紧密些,还有就是较大的工件常采用热镦加工。
锻造头部,也叫热墩,把头部加热烧红,挤压成型;
绝大多数是墩出来的,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材料。根稿州据墩锻机吨位大小和螺栓直径,可以采用冷墩或热墩工艺。
小批量的专用或特殊螺栓的六角头是车削后铣成的。
单件小批量可以用板牙套丝、车床挑丝、旋风铣铣制等方法。
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搓丝机搓丝、滚丝机滚丝的方法,效率很高。因为螺栓杆成形方法有冷拔和缩径,所以这种螺栓的没有螺纹的部分直径不一定略小。采用冷拔时,略小;采用缩径时,可以与螺纹等径或稍大。
螺栓材料为铝合金、锌合金、铜合金等低熔点的合金或金属,也可以采用压铸成型的方法。钢制的不采用压铸制造。
螺栓的六角头的成形:有冷墩的、有热墩的、有镦后直接出成品的,也有镦后再机加工的,也有全部机加工的。
镦制的螺栓头部是有加工痕迹的,在根部有模具的夹具痕迹。
螺栓的螺纹有机械套丝的,和手工板牙类似。有机床车制的,直径大的螺栓车制才行。也有“搓丝”的,是用“搓丝机”用“搓丝板”挤压出螺纹,这种螺栓的没有螺纹的部分直径略小键空蔽一点。
光螺栓(冷镦)和毛螺栓(热打)。
冷镦主要是盘元抽线后就自己打头 搓死 · ·冷度顾名思义就是常温下打螺丝 ··
还有热打也叫红打 ,这个都是大个的螺栓才用红打的,就是把材料加热了再打。
冷镦的螺栓表面都比较漂亮,红打的螺栓表面有氧化皮不好看。
螺丝检验主要检验其 外形尺寸,还有螺纹精度,有没有裂痕啊 这个都是需要用探伤机还有镜像来看的
普通螺丝的制作分为两道工序,第一是冲头,就是现在线材上冲出螺丝的头部,并且切断线材。第二是搓丝,就是在前一道工序的基础上,适用两把锉刀挫出螺纹部分。
用的设备,和他们的工序名称是一致的就是:冲头机和搓丝机。目前国内大部分公司使用的都是台湾机器。
至于技术上面,主要就是冲头部分模具的选择要符合使用标准,比如T10等等,切断的时候,要考虑螺纹部分的长度。还有搓丝用的搓刀要考虑螺纹的螺距,螺纹的外径是通过两把锉刀之间的距离来进行调整的。这些基本上就包含了螺丝的几何尺寸上的要求了
大部分螺丝在完成之后都要进行表面处理和热处理等等。最后就是使用全检机对产品头部的外径进行全检了
T10, M3 工艺流程:冲头--搓丝--热处理--电镀。冲头是为了成型头部,也就是拧螺丝的时候用的那个小小的十字形或一字形凹槽。搓丝是成型螺纹部分。热处理是为增加产品硬度并去除应力。电镀是为了防止产品生亏弊锈。
至于其他的一些工艺。铣尾:一般比较小,或者要求很高的螺丝可能会有这个工序,因为在搓丝的工序中是通过挤压让金属材料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原理完成的,这个时候螺纹的最后一圈可能会由于后续没有支撑力而产生毛边等影响螺丝界面平整度的一些变形,这个时候需要加上这道工序,使产品的界面平整。像表面处理这方面,除了电镀还有氧化、发黑等等,目的都是为了防止产品生锈,一般这道工序的选择是通过盐雾试验进行的,在规定的实验环境和要求下,能通过测试,并且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最佳选择了
盘元-退火-酸洗-抽线-打头-辗牙-热处理-电镀-包装
这个是一个螺栓的完整的过程。
盘元:指你买回来的线材
退火:指增加线材本身的硬度。(这道工序也比较重要,现在用的都是高温球化退火炉)
酸洗:就是洗去线材表面的锈、杂质之类的
抽线:指把线材拔到你生产螺栓所需要的直径
打头:就是冷镦成型的挤压出螺栓的头部。(如果是M20以上的螺栓就需要红打,就是需要加热了再打头部,但那样的螺栓表面不是很漂亮,因为有氧化皮)
辗牙:指所需要的牙距和牙型
热处理:这道工序比较重要,确定螺栓的性能等级
电镀:把表面处理成所需要的表面颜色
冷打线(螺丝线,钉线,钢球线)
材质:200CU,201CU,204CU,D667,D668,304ES,304HC,304HCM,305J1,302HQ
316C,410,420,430
用途:不锈钢冷打线,主要应用于各种紧固件,基础件制造。如:用作冷墩各类精密螺丝,螺栓或其他非标件,也可制作排钉,卷钉,机械零部件及电子应用零部件等。
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是:
1、将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转的铣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状和特征。
2、传统铣削较多地用于铣轮廓和槽等简单外形特征。数控铣床可以进行复杂外形和特征的加工。
3、铣镗加工用于加工蠢搏轿,模具,检具,胎具,薄壁复银慧杂曲面,人工假体,叶片等。
4、铣削加工是一种金属冷加工的方式,铣削加工中的刀具在主轴驱动下会高速旋转。
扩展资料
铣削加工的注意事项有:
1、在进行铣削工序时,工件可顺着或相对刀具旋转方向进给,这会影响到切削的起始和完成特性。
2、铣刀直径的选择通常以工件宽度和机床的有效功率为基础。特别是在进行面铣时,工件的铣削宽度将直接决定铣刀直径的确定,因为这样有助于保证良好的切屑形成和适当的切削刃负载。
3、每次当一个铣刀刀片进入切口时,切削刃可能会遭受到冲击载荷影响。这取决于切屑截面、工件材料和切屑类型。对铣削过程来讲,极带肆为重要的是切削刃和工件材料之间最初接触与最终接触的类型是否合适。
4、操作前应检查铣床各部件及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检查设备电器部分安全可靠程度是否良好。
5、装卸工件时,应将工作台退到安全位置,使用扳手紧固工件时,用力方向应避开铣刀,以防扳手打滑时撞到刀具或工夹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铣削加工
键槽铣刀是一种铣削刀具,刃径极限误差分e8,d8两种。键槽铣刀小螺旋角(20度)、槽深、近似直线折背、和麻花钻有点相似。
1、对设备的机械、电器、防护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必须完整良好,才能开动。
2、装夹工件必须位置正确,牢固可靠。
3、在切削过程中,刀具进给运动未脱开时不得停车。
4、用手对刀,开始吃刀时应该缓慢进刀,不得突然猛进。
5、装卸工件和刀具时应轻拿轻放。
6、机床在运转或切削中,禁止头部和手伸到刀具附近,巧雹肆或用手摸旋转部位。
7、检查加工件粗糙度和测量工件,必须停车进行。
8、工作结束,各操作手柄放到“空挡”位置,切断电源。
对刀装置
在轴上加工对称度小于01的键槽,可在万能铣床上用三爪夹头配合尾顶针安装工件,对刀时的对刀肆茄装置,准确且快。
圆柱棒长度与被加工工件相同,外圆操作时,先磨光,然后校对圆棒与工作台的平行度后压紧夹具,再将垂直支架靠紧圆棒,把百分表的测量头孝轿压在铣刀侧刃最高处,锁紧锁表螺钉和表座螺钉。
记下百分表读数,然后把对刀装置移至圆棒另一侧的刀刃最高处,看百分表读数是否与上同,若不同则移动工作台至两边读数相同时为对中。
用上述方法,只要摆动活动表座,使百分表测呈头压在工件键槽侧面,也可直接测量工作键槽对称度。经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此法效果不错。
百度百科-键槽铣床、百度百科-键槽铣刀
1、 确定铣削方法,选择铣刀
在卧式铣床上用圆柱形铣刀周铣平面时,圆柱形铣刀的宽度应大于工件加工表面的宽度。
用端铣刀铣平面时,端铣刀的直径应大于工件加工面的宽度,一般为它的12-15倍。
2、 装夹工件
铣削中小型工件的平面时,一般采用平口钳装夹;铣削形状、尺寸较大或不便于用平口钳装夹的工件时,可采用压板装夹。
3 、确定铣削用量
1)圆周铣时的铣削深度ap、端铣时的铣削宽度ae一般等于工件加工面的宽度。
2)圆周铣时的铣削宽度ae、端铣时的铣削深度ap,粗铣时,若加工余量不多,可一次侍滑切除,芦厅即等于余量层深度;精铣时,一般为05-1 mm。
3)每齿进给量一般取fz=002-03 mm/z,粗铣时可取得大些;精铣时,则应取较小的进给量。
4)铣削速度Vc 用高速钢铣刀铣削时,一般取16-35 m/min,粗铣时应取较小值,精铣时应取较大值。用硬质合金端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时,一般取Vc=80-120 m/min。
4 、铣削工件
移动工作台的方法有手动和机动两种。切削位置的调整和工件趋近铣刀的运动一般多用手动完成;连续进给实现铣削则多用机动方式 。
扩展资料:
立式铣床与卧式铣床相比较,主要区别是主轴垂直布置,除了主轴布置不同以外,工作台可以上下升降, 立式铣床用的铣刀相对灵活一些,适用范围较广。可使用立铣刀、机夹刀盘、钻头等。可铣键槽、铣平面、镗孔等。卧式铣床也可使用上面各种刀具,但不如立铣方便,主要是可使用挂架增强刀具强度。可铣槽、铣平面、切断等陪谈隐。
卧式铣床一般都带立铣头,虽然这个立铣头功能和刚性不如立式铣床强大,但足以应付立铣加工。这使得卧式铣床总体功能比立式铣床强大。立式铣床没有此特点,不能加工适合卧铣的工件。生产率要比卧式铣床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式铣床
1
工序集中是指每道工序尽可能多的包含其他加工内容,从而使得工序简单化。采用这种集扮闷神中原则的罩携优厅亏点主要是有利于采用高效的专用设备和数控铣床提高设备生产率,
减少工序的繁琐程度,工艺路线进行精简,生产计划相应减少,操作效率提升的基础上,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2
工序分散原则是指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其他工序内,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少,采用工序分散的优点是加工设备和工艺内容简单,调整维修容易上手,有利于减少合理的切削量,减少数控铣床对工件的加工时间。然而这种方法由于加工工艺路线长,工艺繁琐,所需要的设备及工人数量都有增加。
(1)刀具集中分序法这种方法就是按所用刀具来划分工序,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完成所有可以加工的部位,然后再换刀。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换刀次数,缩短辅助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定位误差。
(2)粗、精加工分序法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等因素,按粗、桥启精加工分开的原则,先粗加工,再半精加工,最后精加工。
(3)加工部位分序法即先加工平面、定位面,再加工孔;先加工形状简单的几何形状,敏升如再加工复杂的几何形状;先加工精度比较低的部位,再加工精度比较高的部位。
在印刷电路板行业,印刷电路板数控铣削的加工方法是什么?使用哪种方法来处理PCB外形?其优点是什么?接下来,由小编简单的为您介绍一下。
用数控铣的方法,硬质合金刀具加工印制板外形及内部的异形孔已成为印刷电路板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与剪切、下料、锯切相比,加工表面光滑,尺寸精度高,避免了材料浪费,缩短了加工雀悉周期。最新的多轴数控铣床的出现大大历姿降低了加工成本。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印刷电路板线路都接近于板的边缘。只有用铣的发放加工才能满足这一要求。比较数控铣削与其他加工方法,成本其重要指标。在印刷电路板生产技术含量高、数控铣应用广泛的国家、地区和地区,数控铣的成本低于冲模的成本。这是由生产效率、设备成本、刀具成本、工装成本等因素决定的。
pcb行业如笙
除此之外,用哪种方法来加工PCB的形状也与PCB的材质和厚度有关。例如,含有更多增塑剂的XXPC层压板,可以进行冲压和剪切,不会使模具磨损过快。然而,如果印刷电路板材料很薄,如著名的环氧玻顷烂乎璃布板,冲头磨损很快,采用数控铣更好。此外,通过数控铣,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较厚截面薄板的光滑度和尺寸精度。当然,在印刷电路板生产中,冲裁仍然以其相应的精度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单板多工位跳模,能以很低的成本有效地生产钟表工业印制电路板。一套模具的产量接近10万件甚至100万件。
PCB行业如笙
数控铣削的优点是加工周期短,设计容易修改,批量生产精度高。工作台或立铣头的运动由计算机控制,简化了操作。操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装卸板材。数控铣编程不难,速度快。简单地修改程序就可以修改设计。即使形状非常复杂,批量生产仍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
pcb行业如笙
数控铣程序由一系列简单的指令组成,直接控制铣刀在给定的坐标下运动。还包括控制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和提升功能的附加说明。可铣直线、任何斜线、圆和弧。多头数控铣床主轴电机多为中频电机。低速时扭矩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它必须以高速运转。因此,铣刀的直径极限一般为3175mm。主轴电机需要有足够的功率。当铣刀磨损,切削阻力增大时,速度没有明显下降。
PCB行业如笙
数控铣应具有自动补偿功能。数控铣削是根据印刷电路板的实际形状和尺寸进行编程的。增加任何援助都会使编程变得困难和复杂。铣刀运动的坐标是其中心线。这样,铣刀运动轨迹减小了铣刀的直径为形状,而增大了铣刀直径为内部图形。因此,要求数控铣床根据输入的铣刀直径自动移动半径进行补偿。此功能还用于补偿铣刀的磨损。因此,可以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
以上由小编整理的电路板工艺数控铣加工介绍,如需补充请留言板下方留言!PCB行业如笙为您解答
一、铣削方向的选择
在进行铣削工序时,工件可顺着或相对刀具旋转方向进给,这会影响到切削的起始和完成特性。无论机床、夹具和工件衡消的要求如何,顺铣都是首选方法。但是如果将刀具推入工件中,进给量会无规则性增加,从而导致切削厚度过大并会引起崩刀,在此类场合中应选择逆铣。另外余量出现很大变化时,选择逆铣更为有利。
二、刀具直径和位置
铣刀直径的选择通常以工件宽度和机床的有效功率为基础。特别是在进行面铣时,工件的铣削宽度将直接决定铣刀直径的确定,因为这样有助于保证良好的切屑形成和适当的切削刃负载。理想状悉拦猜况下铣刀的定位应总是稍微偏离中心,因为此时每个刀片形成的切口非常小,并且刀片的进入和退出有利于切屑形成和防止冲击载荷。
但是如果将刀具完全定位到中心,当切削刃进人或退出切口时,大小平均的径向力会在方向上不断变化,机床主轴会出现振动,刀片也可能破碎,从而形成很差的表面质量。铣刀相对于工件的位置、走刀以及与刀齿的接触情况对于能否成功完成工序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三、进入和退出条件
(1)每次当一个铣刀刀片进入切口时,切削刃可能会遭受到冲击载荷影响。这取决于切屑截面、工件材料和切屑类型。对铣削过程来讲,极为重要的是切削刃和工件材料之间最初接触与最终接触的类型是否合适。另外准确定位刀具对于切削刃的进入和退出也很重要。
(2)工件宽度大于或等于铣刀直径
在这种情况下刀具中心线完全位于工件宽度以外,并且刀片切入时最外端的刀尖会受到强烈碰撞。这意味着刀具最敏感的部位易受到初始的冲击载荷影响。刀片也会离开切口仅保持刀尖接触,这意味着切削力将完全施加到刀片的最外端,并保持到刀片突然脱离工件为止,这就是冲击卸载力。
(3)铣刀直径比工件宽度稍大
在这种情形下刀具的中心线与工件边缘处于同一条直线。当切屑厚度处于最大值时刀片便会离开切口,并且在刀片切入和切出时冲击载荷会非常高。
四、铣削工艺的优势
(1)和普通工艺相比可以缩短睁型加工时间,提高效率和机床利用率。
(2)工件热变形小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工艺范围广,适合加工薄壁、刚性较差、容易产生热变形的零件。
(3)高速机床刀具冷却采用油雾半干式冷却,使用专用的高速切削油,最小润滑油供量。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与传统的使用冷却液或气冷的方式相比,可大大提高工件表面质量。
五、高速切削油的选用
(1)铜、铝合金以及切削有色金属和轻金属时,切削力和切削温度都不高,可选用抗磨剂比例不高但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的铜铝合金专用切削油。
(2)切削合金钢时如果切削量较低、表面粗糙度要求较小,如拉削以及螺纹切削需要极压性能优异的切削油,可选用硫化脂肪酸酯作为主要添加剂的极压切削油。
(3)铸铁与青铜等为脆性材料时,切削中常形成崩碎切屑,容易随切削油到处流动,流入机床导轨之间造成部件损坏,可使用冷却和清洗性能好的切削油并做好过滤。
(4)切削钛合金时对于切削油的极压性能要求极为苛刻,另外需要对油品的流动性能和腐蚀性能作全面的测试,以防止在过程中出现氢脆和积屑瘤问题。
以上就是铣削工艺的特点和注意事项,通过合理安排工艺能有效避免工件出现质量问题。
设计原则:
(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应使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
(4)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原始资料:
(1)产品装配图,零件图。
(2)产品验收质量标准。
(3)产品的年生产纲领。
(5)制造厂的生产条件,包括机床设备和工艺设备的规格、性能和现有的状态、工人的技术水平、工厂自制工艺装备的能力以及工厂供电、供气的能力等有关资料。
(6)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所需要的设计手册和有关标准。
(7)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资料等。
步骤内容:
(1)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面。
(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6)确定各主铅碧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工时定额。
机械零件是由若干个表面组成的,研究零件表面的相对关系,必须确定一个基准,基准是零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根据基准的不同功能,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类。
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巧激敏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分为装配基准、测量基准及定位基准。
(1)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的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2)测量基准:用以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3)定位基准:加工时工件定位所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或线、点),在第一道工序中只能选孝枝择未加工的毛坯表面,这种定位表面称粗基准在以后的各个工序中就可采用已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表面称精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