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理论发展的五个阶段
“品牌”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是“烙印”的意思。原始意义的品牌始于古代手工艺人,他们在制作手工艺品上打上某种标记,以利于顾孝磨客识别来源,这种标记主要是一种抽象的符号。 品牌资产是什么?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第一次提出了品牌概念,品牌研究真正开始,品牌的传播才开始系统化、规范化和理论化。
1930年~1945年,品牌系统研究的起步阶段;
1931年宝洁负责“佳美”香皂销售的尼尔·麦克罗伊(Neil McElroy),提出了“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构想,取得了很大成功,被任命为总经理。品牌经理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至今,为营销学界带来了一场小小的变革。宝洁的品牌经理制被诸多大公司采用,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知慎型
1945年~1960年,品牌理论系统研究的开始;
1950年,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第一次提出了品牌概念: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
1955年,伯利·B·加德纳和西德尼·J 利维: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和功能主义性搭猜价值。
20世纪50年代初,罗素·瑞夫斯提出USP理论,以“独特的销售主张”向消费者灌输产品的独特性并以此推动产品的销售。USP理论首先提出传播的创意,即向消费者传独特的产品信息。
1955年,CI理论: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三部分组成。
1960年~1980年,品牌生命周期、品牌个性和品牌定位理论研究时代;
曼弗雷·布鲁恩首先提出了“品牌生命周期”的概念,即品牌生命周期由品牌的创立、稳固、差异化、模仿、分化以及两极分化等六个阶段组成。
1963年,大卫·奥格威提出著名的品牌形象论,品牌形象理论在提出品牌形象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品牌形象的塑造在于一致的品牌传播行为。1962年出版《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1969年,里斯和特劳特首先提出“定位论”一词,1979年在专著《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上系统论述了品牌定位理论,核心在于占据消费者心智。
1980年~20世纪90年代末,品牌价值、品牌资产和整合营销传播研究时代;
大卫·艾克品牌三部曲:《管理品牌资产》(1991)、《建立强势品牌》(1995)、《品牌领导》(1998)
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
唐·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1994年),首次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
数字营销
内容营销
品牌一直都是热门的话题。很多时候,品牌的成功意味着商业的成功。品牌的成功可以用利润或时间来衡量。从那些跨越百年的品牌身上,总凳备能学到一些经验。如果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在品牌的过程中,会事半功倍。
这些问题包括:发扬创新精神、利用耐掘口碑效应、产品线延伸、品牌进化、品牌概念纯化、引导消费观念、颠覆传统思路、演绎品牌故枣亩毁事、打造人物品牌、树立品牌的领袖气质。
在所有品牌中,尽管它们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是不可忽视的:
1他们都有清晰的视野。这些愿景各不相同,但它们是非常清楚的。
2努力使你的产品和服务与众不同。
3打破常规的想法。
4对自己的想法充满信心和坚持。
5能不断变化创新。
如果你在读完这些之后记不起来了,请记住一点,那就是“清晰明确”。
企业孝行品牌发展的步骤
对于占中国企业绝对数量的中小企业来说,品牌眼下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企业品牌发展的步骤,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
一、不断夯实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产品类别主导地位。
成功创建品牌的第一步就是要想办法在消费者心智中开创一个新的产品类别。接着就是不断去夯实这个类别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主导地位,也就是不断去通过信息传递来强化认知,尽一切力量让每一个目标受众都知道你是行业或者类别的领导者。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重复策略,即使像宝洁这样的已经建立起品牌领先地位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利用其庞大的广告和PR手段在强调自己在该品类中的领导地位。因为消费者是一个流动的群体,新的消费者会不断地进入,而他们通常并不清楚谁才是该品类的开创者,谁是市场的第一品牌,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会让后来的竞争者有机可乘。很多案例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不难想象一些朴实的传播观念,比如“连续八年全国销售遥遥领先”,“某某市场领导品牌”,这些传播口号比“大创意”效果更加的显著。国内知名羽绒服知名品牌波司登的广告策略就是“连续11年销售全国遥遥领先”,箭牌口香糖进入中国时的传播策略则是“美国销售第一”。
相当多的企业只见木不见森林,他们认为宣传的重点应该聚焦在产品的特点或者性能上。实际上,消费者的逻辑和企业的逻辑恰好相反,企业会经常说“产品好,才是王道”而消费者的逻辑则是“大家认为好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二、设置品牌传播门槛
市场的巧前哗竞争是一个长期、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旦企业的产品类别势头发展良好,那么新的竞争者一定会进入,而且会越来越多,任何一个行业都这样。因此,想要确保自己的品牌竞争地位,就需要跟上竞争的节拍,及时推动自己更快的前行。
新的产品类别进入消费者的心智需要时间,而时间却会站在领导品牌一边。作为一家领导品牌维护其品牌的方式就是学会在竞争的同时去监视竞争对手的发展,设置行业品牌传播门槛,尽可能去封杀对方。行业第二或者第三品牌想要在自己和领导品牌之间寻找一个清晰的定位区别几乎不可能,比如说笔记本电脑,即使像方正这样落后的品牌找到了某种物理上的区别,领导品牌也会很快复制,复制也意味着消灭这个独有的概念。这就是封杀的概念,它适合每一个领导品牌。
对于正在创建品牌的中国企业,广告并非有力的手段,但在品牌的维护阶段,广告可以提高竞争门槛,建立起战略价值。比如宝洁公司就是全年利用其强大的广告优势抬高竞争门槛,因此也成就了世界上最大广告主的美誉,央视多年的广告标王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广告的巨额投放导致了宝洁的竞争对手望而止步。
三、扩大品牌类别的认知而非品牌的认知
一旦代表品牌类别的消费者心智地位稳固下来,那么重点就应该去推广品牌类别而非品牌。
VISA就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去关注的例子,它因开创成功的“支付”品类而成为一个地位稳固的金融品牌。而我们国内的冷酸灵牙膏和蓝天六必知牙膏就始终难以突破品牌瓶颈,销量始终在边缘徘徊。比如说,冷酸灵的问题不是出在品牌上,而是出在品类上。抗敏感是一个专业术语,和想吃就吃,冷热酸甜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放在一起根本无法强化顾客的认知。冷酸灵至少要想办法强调提出牙齿过敏的具体症状,用这样的方式来不断教育顾客。
眼下,冷酸灵经不起佳洁士等品牌的销量诱惑,开始走模仿路线了,推出了类似冰爽的牙膏,简直是不可理喻。
扩张品类策略的下一个要点是引入竞争对手。利用竞争对手来共同开拓市场、教育消费者、否则品类市场难形成大气候。在引入对手时,企业还必须学会来加强内部的竞争,也就是当自己的某一个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后,及时推出第二品牌,创造新的市场机会点,这是领导品牌的最佳选择。比如波司登旗下就产生了很多第二品牌的羽绒服,并且雪中飞、康博、冰悔判洁等二线品牌也已稳居行业销量前列。
四、强化品牌定位
定位的作用对任何一个想打造品牌的企业来说都并陌生,它的作用是不断的为品类寻找最优的市场空间和最优的顾客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讲,品类是不变的,但定位却需要适时的调整和改变。定位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但随着品类的发展,它不要在不同阶段升级,以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如可可可乐最早是头疼药水,最后变成了风靡全球的时尚运动饮料。
五、管理品牌形象
但一个企业的品牌在品类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后,消费群体开始稳固后,就可以理解为品牌形象初步建成。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通过系统专业的品牌形象检视和设计并加以规范,建立系统的传播流程,确保品牌的核心主张在任何时期都能够被及时传递。
在品牌管理方面,以奥美广告为首的4A公司在传播及维护方面拥有行业最为丰富的经验。甚至奥美还发展了专门的品牌管家的作业工具。国内很多广告公司和广告人在品牌管理方面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
最后要强调真正的品牌管理需要品牌在品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为企业目标,时刻保持品牌信息传播的聚焦和专注,时刻注意去强化顾客的认知。
在中国古代,商家往往会在货物上搭配文字来展示商品,这种做法可以看作是中国品牌的初创期。但是,由于中国在古代处于封闭状态,商业交流和市场竞争比较有限,品牌的推广和竞争也相对较弱。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品牌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对当地品牌的竞争形成了很大的挑战。而这也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品牌的发展速度。在这个时期,一些国内品牌开始崭露头角,例如美的、青岛啤酒、海尔等知名品牌。
在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品牌戚顷带也开始进入转型升级期。随着国际品牌的进入和国外市高芦场的逐渐开放,中国品牌不仅要在国内市场抢占份额,还要积极扩展国外市场。这就需要中国品牌加强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的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在市场和消费者中树立起优秀的品牌形象。
总的来说,中国品牌从初创期到现代化起步期,再到快速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都是逐步提升品牌形象、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过程。在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品牌发展趋势也将不断变化。但是,不管未来怎么样,一个优秀的品牌,必须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提升品质,创新服务。这才是中国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关键词品牌创新;品牌资产价值;品牌形象;
品牌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产业进步成果的结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当今时代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企业由原来的以产品经营为核心逐渐上升到以品牌经营为核心。
一、品牌创新
(一)品牌创新的含义
“品牌不是静止的,应该是动态的”(让·诺尔·卡菲勒,1995)。品牌需要发展,以适应一代又一代顾客的需求。品牌创新是指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要不断变化发展。纵观世界知名品牌,特别是一些百年品牌,如可口可乐、杜邦等,其品牌能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品牌和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使企业在发展受阻时可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品牌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
(二)品牌创新的动力
为什么要进行品牌创新?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消费者需求是会随着不断的满足而提高的,过去曾经合理的品牌特性或品牌承诺逐渐会随着不断的满足而提高的,过去曾经合理的品牌特性或品牌承诺逐渐会被消费者抛弃而成为新的发展需求中的不合理现象。以下是,品牌创新的驱动源。
科技进步是品牌创新的催化剂。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快,技术上的创新往往带来产品的创新甚至行业的革命。经济发展导致商品种类和数量迅速增长,加剧了市场竞争,意味着老产品被市场淘汰。在这种竞争环境中,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成长和壮大。因为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品位都在变化。一成不变只会被消费者淡忘。长久地不变化,会造成品牌老化。品牌老化对企业造成的直接损害是,品牌所有者争取不到新顾客也丢失部分老顾客,市场领地被竞争对手抢占。
品牌创新能力是怎样进行动态演示的呢?加拿大学者Gareth Morgan 在《驾驭变革的浪潮:开发动态时代的管理潜能》一书中指出,品牌创新的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着后视镜开车”的能力,即看那些优秀组织和管理者已经做了些什么;二是对未来进行前瞻的能力,即要能够预测一些可能发生的变革的能力。
二、品牌创新的思路
品牌创新是一个企业在品牌长久发展和对品牌的长久管理的当务之急。遇到了瓶颈,品牌将如何自持?纵观世界知名品牌及行业领导品牌,以下三种思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创新族物。
(一)创立新品牌
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凯耐自身技术、经济能力,对品牌从结构到性能、服务等方面进行完全的创新,采用新原理、新技术形成新的产品品牌,与现有的品牌完全不同,给消费者一种全新的感觉。Aqua Velva将Ice Sport 男士香水(剃须后使用)作为其子品牌,从而在吸引年轻的顾客的同时,又是老顾客可以购买到它的经典产品。
(二)创新品牌的用途
通过对原有品牌在设计、形象等方面的在开发,使其产生更宽更广的用途,扩大品牌的使用范围。麦当劳麦当劳在2002年因为被指责为“垃圾食品”陷入经营危机,出现了亏损,股价缩水70%,达185亿美元。2003年9月,推出“全球复兴计划”实施品牌升级,启用了“我就喜欢!”的广告口号,全新升级餐厅形象,开辟McCafe休闲区,免费续杯并推出免费wifi。在 2003年11月,麦当劳营业额增长了149%。到2008年7月,股价已经增长了3倍。
(三)提升品牌内涵
品牌所以区别于产品,是因为他有着深刻的内涵。通过对品牌内涵的创新,为品牌发展提供更宽之路,也是品牌创新的独特之法。二十年前,“味道好极了”,一个明确的利益点,试图消除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心理芥蒂。但随着咖啡品类的增长以及消费者对咖啡认知的转变,仅仅强调产品特性已经不能满足兆孙液市场的消费需求。于是,雀巢咖啡转而走向培育咖啡文化,喊出“活出敢性”与年轻消费者的内心情感达成同频共振。
三、品牌创新的阶段分析
品牌是以品牌资产价值为最核心内容的。在对品牌创新进行分析时,是根据品牌资产价值流动的阶段性来剖析特征。品牌资产价值的流动分为三个阶段,三个时期品牌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各不相同。
(一)品牌资产流入期的品牌创新
注意选出市场空档,找准品牌定位,运用相应媒体进行独创性宣言,区别于竞争者,最终赢得消费者。哈根达斯之父是一个叫鲁本马特斯的波兰人,靠销售水果冰起家,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其他冰品制造商以降低产品价格进行竞争时,例如在冰品中加入安定剂、防腐剂及增加空气含量的同时,马塔斯决心制造最好的冰淇淋,而坚持使用纯净、最天然的原料。马塔斯为他的冰淇淋取了一个丹麦名字-Haagen-Dazs,他认为这个斯堪的纳维亚的名字可以唤起人们对新鲜、天然、健康及高品质的追求。而最早的哈根达斯冰淇淋只有香草、巧克力和咖啡三种口味,草莓是第四种。现今,哈根达斯已经被视为冰淇淋品牌中的贵族。
(二)品牌资产价值稳定期的品牌创新
应对原有的品牌发展战略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可主要通过广告等品牌传播媒介的不断创新,以保牌为目标,巩固原有市场并开拓新市场。曾荣获英女皇颁布的三个英国最佳出口奖之一的Walker’s品牌成立于1898年。受欢迎的原因是薯条比同类竞争者的薯条更新鲜。1989年,百事可乐公司收购了Walker’s,对其改进了生产技术,把产品的外包装从透明包装改为锡纸包装。这样的改变能使产品保质期更长。这一举动使Walker’s从一个区域性品牌一下子变为一个全国性品牌。Walker’s已成为了英国单售食品中最大的品牌,人均每周消费量达到四包之多。在新世纪,Walker’s仍然保持了其市场的主导地位。2000年,Walker’s继续保持它在销售方面的强劲势头,销售额高达7亿美元。
(三)品牌资产价值流出期的品牌创新
通过新产品的开发创新,开发新市场,是品牌重新进入增值状态。通过品牌形象的创新,使枯木逢春,再现品牌的优势。开发换代产品,扭转品牌危机。万宝路作为名度最高和最具魅力的国际品牌,曾是一个以女性用品为目标市场的品牌。在经济繁荣的20世纪20年代,万宝路香烟有一个玫瑰色的嘴唇图案,用来表示女士用的唇膏的红色。当时,该品牌背后的广告语是:“如少女般温柔”。当过滤嘴香烟在20世纪50年代流行起来时,公司决定给它的富于斗争性的品牌重新定位,重新设计包装,包括贴上红白色品牌图案和革新的盒子。由于在广告中加入了真正的西部牧场的牛仔,结果使一个逼真的西部形象获得了成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万宝路就已经成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烟草品牌。那粗狂浪漫的牛仔形象也被带往世界各地,甚至当万宝路的香烟销售在电视台和电台受到谴责时,这个形象仍被成功地转移到了广告牌上和印刷广告中。 在品牌资产价值流动的不同阶段都应具有创新性,才能创造、维系品牌价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的分析自身品牌的特征,找准契机,进行创新,以达到品牌创新的真正目的。
四、案例分析
创立一个拥有高度品牌认知和积极的品牌形象的品牌,会给公司在节约成本和增加收入方面带来好处。随着时间的推进,容易造成品牌老化。改变品牌认知可能是创造品牌资产来源的最简单的方法。品牌年轻化应是一次唤回青春激情、保持品牌魅力的美容,而不是毁容,不能变丑,更不能变得让人认不出来。
奥德利连锁便利店的大胆出位
奥德利连锁便利店虽然在国内绝大多数城市还没有知名度,但在广州及周边地区已经成为一直行业黑马出现消费者面前。奥德利连锁便利店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沉淀,品牌早已被众多消费者熟知,成为消费者经常光临的便利店之一。目前便利店零售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如何能够是快速发展,占领市场,必需有套独特的自有模式。目前在广东市场,便利店品牌一线品牌有:全家连锁便利店、7-11连锁便利店、OK连锁便利店、喜市多连锁便利店,三四线品牌有喜洋洋连锁便利店、美宜佳连锁便利店等等。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是依靠强大的经济财团在支持,如何从众多品牌之之中脱颖而出,奥德利便利店首先提出便利店行业的差异化经营:1、改变形象,无论是一线品牌连锁便利店还是三四线连锁便利店,门店呈现的给消费的形象基本雷同,消费者拥有视觉疲劳。便利店的主流消费群体更多的是以年轻人、白领为主,所以把便利店的形象做的更具时尚感和潮流感,让到店购买物品的消费者放缓脚步,同时引导增加单体客单价。2、门店产品搭配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拥有大众消费品的同时,引入别的体系未有产品,提升产品档次。所有的产品必须是正品,绝不能做有假货、次品陈列上架,门店提供现做熟食服务,在门店开辟熟食服务区,摆放座椅提供免费无线网络以及手机充电服务,让顾客建立信任感和品质感和亲切感;3、购买模式改变:奥德利便利店除了线下实地店零售,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顾客只需在网络平台点单完成结算,门店就可以安排送货,同时建立顾客档案,如消费者家庭状况,每月家庭消费开销,生日日期等,每月固定提醒、特殊日期温情问候,以及生日当天买赠等等,4、做定制化服务。在新的品牌创新及战略指导下,奥德利连锁便利店以新时尚、新便利、新零售、新服务的概念之下,成功脱颖而出,品牌在目标人群被重新定位。
一、转变观念,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我国商标品牌建设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在经济发展实践中逐步启动、逐步完善的。受传统观念影响,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亟待厘清。
(一)正确认识驰名、著名、知名商标。首先要正确理解驰名商标是商标保护的法律概念,不是一种荣誉和商业宣传概念。其次要深刻认识政府评选认定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方式,面临着政府“越位”的巨大风险。
(二)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竞争规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发挥企业作为商标品牌建设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意识,提高商标品牌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
二、简政放权,不断深化商标注册管理体制改革
围绕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商标公共服务水平,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奠定良好服务基础,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深入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为重点,不断深化商标管理体制改革。
(一)持续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深入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持续推进地方商标受理点、商标质押登记受理点试点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推进京外审查协作中心工作,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二)不断完善商标审查制度。积极推行独任审查制,建立商标审查质量监管体系,加强质量监管。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审查工作效率。
(三)推动商标注册全程电子化。以“互联网+”为载体,升级系统,提升中国商标网服务体验。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改革商标收发文方式,积极推进电子商标注册证及电子送达工作。推动商标数据库向社会公众开放。
三、放管结合,切实加强商标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市场活力继续激发,但市场环境仍然比较严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仍然存在,新的违法形态不断显现,查处难度加大。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推动商标品牌经济发展,需要切实加强商标知识产权保护。
(一)树立商标监管新理念。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核心,明确商标监管工作思路和理念。着力推动商标工作重点逐步从审查注册向注册确权与保护维权并重转变。着力推动商标监管方式从传统型向新型监管机制转变。着力推动商标品牌评价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着力推动商标品牌建设从鼓励注册向倡导使用转变。着力推动市场主体从单纯追求商标注册数量向提升商标品牌质量转变。
(二)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加强商标信用监管,将查处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信息纳入国家企业郑弊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加强大数据监管,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逐步提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线索的发现、收集、甄别、处置能力。深化与司法机关合作,创新与行业协会、电商平台、权利人、企业的互动。
(三)加大商标行政保护力度。以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为重点,在审查、异议、评审等环节加大驰名商标、老字号商标的保护力度。充分运用驰名商标保护手段加强对知名品牌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强对老字号商标注册保护,加大对侵害老字号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推进统一市场监管框架下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执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
(四)遏制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研究制定《关于在商标确权案件中适用商标法的若干规定》,完善保护机制。采取提前审查、并案集中审查和从严适用法律等措施,从严从快审理大规模恶意抢注商标案件。坚决遏制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攀附他人商标声誉或占有公共资源等恶意商标抢注行为。
四、优化服务,努力提升商标品牌服务能力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品牌工作,把加强品牌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工商总局充分认识商标品牌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力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出台《工商总局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中国品牌建设的意见》,召开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开局良好。
(一)全面构建品牌培育服务体系。开展商标品牌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指导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带动商标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商标品牌服务业集聚区等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品牌建设工作市场化、社会化、体系化。加快推进《商标代理机构信用管理暂行办法》的立法进程,规范以商标代理机构为主的商标品牌服务业发展,支持和鼓励商标品牌服务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形成一批商标品牌服务业集聚区。
(二)推动商标品牌资本化运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运用商标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引导企业开展商标品牌资本化运作,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开展商标品牌社会化评价。支持独立第三方对我国商标品牌开展社会化、市场化评价,建立客观、公平和国际化的商标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加大商标品牌推广力度。
五、加强合作,不断提升商标品牌国际化水平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国优质品牌国际化。《规划》要求,鼓励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自主商标品牌海外保护,提升国际竞争力。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支持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出去”,鼓励、指导国内企业树立全球品牌战略思维。
(一)提高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便利化程度。深化审查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合理调配马德里商标审查力量,为申请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稳步推进马德里电子通信,逐步推进商标国际注册全程电子化。
(二)提高商标品牌国际运用水平。加强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多方协作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提高马德里体系的运用水平。积极支持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出去”,鼓励、指导国内企业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扩大海外商标布局,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大自主商标品牌海外宣传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以商标品牌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健全海外维权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商标品牌评价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其他成员国的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商标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探索建立中国企业商标海外维权信息收集平台,指导企业建立商标海外侵权预警和应对制度,健全海外维权工作机制,为中国品牌“走出去”保驾护航。
六、聚焦“三农”,继续提升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效益
充分认识地理标志商标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本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大对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推动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开展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力贫困地区绿色发展。
(一)加强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进一步畅通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绿色通道”,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提高审查效率。围绕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积极引导地方“名、优、特、新、稀”农副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并依法规范使用,不断健全农业商标品牌建设工作机制。
(二)加强对地理标志商标运用的指导工作。突出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指导地方和地理标志权利人提高地理标志运用和管理能力,提升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的竞争力。有效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的引领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加强地理标志商标宣传工作。创新与媒体合作方式,丰富宣传形式,突出地理标志专题宣传,增强社会各界的地理标志意识。在全国推广运用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的成熟模式和经验,助推“三农”发展。加强地理标志文化研究,厚植地理标志文化土壤,推动地理标志文化成为国际交流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