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钢管抗弯强度
方钢管抗弯强度计算方式:
最大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是:σ=M/(γx*Wnx)。 其中:M是钢管承受的最大弯矩; γx——截面的塑性发展系数;对于钢管截面,取为1.15, Wnx——钢管净截面模量,也称为净截面抵抗矩。
如果截面没有削弱,可以通过钢结构设计手册中的型钢表格查到,如果截面有削弱,可以根据材料力学的公式根据截面尺寸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概念分析
区别于方管,空心的,属于管材。钢材(Steel)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应用广泛、品种繁多。
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为了便于组织钢材的生产、订货供应和搞好经营管理工作,又分为重轨、轻轨、大型型钢、中型型钢、小型型钢、钢材冷弯型钢,优质型钢、线材、中厚钢板、薄钢板、电工用硅钢片、带钢、无缝钢管钢材、焊接钢管、金属制品等品种。
抵抗弯矩强度公式如下:
钢管的抗弯强度计算公式最大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是:σ=M/(γx*Wnx)。
其中:M 是钢管承受的最大弯矩γ x——截面的塑性发展系数对于钢管截面,取为 1.15, Wnx——钢管净截。
抗弯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弯曲不断裂的能力,主要用于考察陶瓷等脆性材料的强度。一般采用三点抗弯测试或四点测试方法评测。
其中四点测试要两个加载力,比较复杂;三点测试最常用。其值与承受的最大压力成正比。抗弯强度(弯曲强度)bendingstrength。
三点测试抗弯公式:
R=(3F*L)/(2b*h*h)
F—破坏载荷
L—跨距
b—宽度
h—厚度
W:
W=π(D^4-d^4)/(32D)=3.14*(48^4-(48-3.5*2)^4)/(32*48)=5075.22mm3
惯性矩
I:
I=W*D/2=5075.22*48/2=121805.26mm4
半截面面积距:
面积矩=截面面积X截面形心至轴线的距离
=[π(D^2-d^2)/4]*(D/2)=(3.14*(48^2-(48-3.5*2)^2)/4)*(48/2)=11737.32mm3
计算公式:R=(3F*L)/(2b*h*h)
F—破坏载荷
L—跨距
b—宽度
h—厚度
螺旋钢管的规格要求应在进出口贸易合同中列明。一般应包括标准的牌号(种类代号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重量(质量)、规定长度及上述指标的允差值等各项。我国标准推荐公称直径为8、10、12、16、20、40mm的螺旋钢管系列。
供货长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种。我国出口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6~12m,日本产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3.5~10m。
扩展资料
钢管长度
A、通常长度(又称非定尺长度):凡长度在标准规定的长度范围内而且无固定长度要求的,均称为通常长度。例如结构管标准规定:热轧(挤压、扩)钢管3000mm~12000mm;冷拔(轧)钢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长度:定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长度尺寸。但实际操作中都切出绝对定尺长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标准中对定尺长度规定了允许的正偏差值。
以结构管标准为:
生产定尺长度管比通常长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较大,生产企业提出加价要求是合理的。加价幅度各企业不尽一致,一般为基价基础上加价10%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弯强度
其中:M是钢管承受的最大弯矩;
γx——截面的塑性发展系数;对于钢管截面,取为1.15,
Wnx——钢管净截面模量,也称为净截面抵抗矩。如果截面没有削弱,可以通过钢结构设计手册中的型钢表格查到,如果截面有削弱,可以根据材料力学的公式根据截面尺寸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由这个公式计算的到的钢管最大正应力应该小于钢管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根据你选择的钢材牌号不同,钢材强度设计值也不相同,这个数值同样可以通过钢结构设计手册查到),满足这个要求,钢管就满足了在弯矩作用下的强度要求。
当输送带绕过驱动轮时,输送带弯曲变形使其产生弯曲应力。弯曲变形使输送带外层受拉,内层受压,中性层不产生任何弯曲应力。弯曲应力与驱动轮直径成反比,即驱动轮直径越小,带中的弯曲应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