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什么牌子最好
1、平板DR 领域 一线品牌:西门子、飞利浦、GE 理由:全球三大电子集团,都是研发电灯泡起家,涉及各大电子领域,技术和资金力量雄厚,球管、发生器、探测器三大组件都是自己的核心技术,属于行业流行术语“影像链一致性” 二线品牌:柯达、岛津、东芝 理由:知名设备生产厂家,有多年的研发历史,柯达虽然没有硬件是自己研发的但是DR生产历史最悠久,岛津和东芝都有自己的球管和发生器,探测器外购佳能,该层次品牌柯达和岛津销量很大。 三线品牌:日立、佳能、SEDECAL 理由:都有较长的设备生产历史,日立目前还没有拿到整机注册证,但是X光机生产历史悠久,佳能也没有整机注册证,但是核心部件探测器为原厂,SEDECAL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之一,该领域目前在市场上主要用较低的价格来冲击市场。 四线品牌:万东、上医、韩国品牌、迈瑞 理由:虽然质量与进口品牌有差距,但是万东、上医绝对是中国医疗器械的骄傲,质量与韩国品牌差不多,韩国品牌的一般都是采用自己的X光机,属于物美价廉型。深圳迈瑞是国产厂家里机架做的最先进的,有大公司的风范,但是探测器、采集软件、球管、发生器都是外购,没有核心技术同时研发时间较短,因此也属于四线品牌 2、CCD DR 领域 一线品牌:加拿大IDC、德国IMIX、法国斯达福、西班牙SEDECAL、瑞士SWISSRAY、加拿大EMD 理由:都是有多年设备生产历史,其中探测器或者发生器为自己研发生产,实力较强,图像质量较好,部分品牌不重视放射剂量过大的问题,需要厂家去解决。 二线品牌:万东、上医、蓝韵 理由:万东和蓝韵都拥有自己研发的CCD探测器,属于国产设备的技术领先者,资金和技术实力较强,上医厂是设备老厂生产经验丰富,暂时使用IDC探测器 三线品牌:深圳安键、北京中科美仑、杭州美诺瓦、TCL(原国药恒瑞美联) 理由:北京中科美仑目前绝对是DR市场的实际占领者,每年销售量高达300台,主要是通过zhengfu关系来推广,但是该层次的品牌都有共同的问题,就是价格很便宜图像也很差,很多医院装机后都很不满意图像质量,这些问题需要解决。 四线品牌:深圳贝斯达、江西清华同仁、四川内江西南厂、汕头B超厂、深圳安科 理由:该层次的厂家很突出的问题是大部分组件都是外购,而且自由组装,没有核心技术。每年展会上展示的机器都用不同厂家的探测器,这样对医院很不负责任。
移动DR也就是便携式X光机。进口品牌主要有岛津、西门子,国产移动dr品牌则以普朗、万东为领导者。
DR是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的简称,也常写作Dr,比传统X光成像具备图像更清晰、辐射量更低、检查速度更快、检查成功率更高等优点。放射科的工作量大,DR的引进加快了拍片速度。
移动DR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于2006年。2006年-2008年期间,Shimadzu和Siemens作为市场的先行者先后进入市场。两者的移动DR产品都是基于其原有床边X光机的DR化升级,其中Shimadzu的移动DR基于MobileArt,Siemens的移动DR基于其Mobilett。在这段时期内,移动DR市场极小,两者也未将移动DR作为主推产品,相互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行为。
2009年,移动DR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前一年。当年,三家对于市场有敏锐嗅觉的厂商进入了市场:蓝韵,Sedecal,Canon。
2010年,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2家厂商进入了市场:Hitachi,Carestream。其中Caresterm提供的是DR升级包,其移动DR产品目前仍未进入中国市场。
2011年,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3家国内厂商进入了市场:万东,上医,普朗。三者都是原先国内模拟X光机的老牌厂商,尤其前二者更是中低端市场的领导者。
2012年,GMM进入市场。医疗设备行业的巨头、以前高端模拟X光机的领导者之一GE预计也将于年底推出其移动DR产品。
可以看到,随着移动DR从毫不起眼迅速发展到不可忽视,市场参与者也急剧增加。原先在模拟床边机领域有一席之地的厂商都想在这一高速发展的新市场分一杯羹,各DR品牌商也想通过移动DR为整体DR业务开辟新的增长点。
国产品牌正常有:
1、卡姆医疗(上市公司)
2、鱼妖(上市)
3、蓝韵(未上市)
4、万东(上司公司,已被华润收购)
5、其他厂家数据不详
国外主要有:GE、飞利浦、西门子、日立、东芝等
而且DR,具体说起来都大同小异,大家必比的可能是系统的稳定性及辐射剂量的有机平衡,还有售后支持的情况了,综合比起来,个人觉得卡姆的高频数字化Uc臂X射线机设备从基础到售后都还不错,我们医院一直在用。
相关技术参数:
01. UC臂
焦平面距离:465mm~1700mm
垂直移动范围SID:1000mm~1800mm
中心焦点:1400mm
横臂轴向旋转范围:-30°~120°
探测器旋转范围:-30°~30°
02. 运动控制单元
数字化UC臂运动控制系统,数字化接口控制系统
03. 探测器
图像探测器尺寸:800×500×400mm
有效图像尺寸:430×430mm
单元大小:107微米
图像读出时间:<4s
空间分辨率:>4.0Lp/mm
作为一名工程师,在DR这个行业也做了几年,各种品牌的DR也见识了很多,无论是球管,高压发生器,还是探测器,各个厂家品牌宣传,各置一词,球管这一块,其它厂家的先不说,南京普爱的最差,这是不争的事实,没办法,组合式机头,散热慢,不能连续曝光,上周六晚上,回南京和几个大学的同学玩,都是做DR系统设计的,喝的半晕的时候,突然聊起来DR,说他们DR的两次曝光间隔不能少于45秒,不然的话,要么管芯被烧,要么球管报警,这就是组合式机头球管的弱点,我说我现在都在尝试把DSA的减影功能给加进DR上了,我要是在你们那边肯定做不了,我那同学说,普爱的DR就是这样,系统决定功能
。你就是能写再好的程序又能怎么样,球管已经是这样了,无计可施了,老同学,普爱为了降低成本,维持其低价位,不愿意将其球管改为分离式的,也就只能这样了,在普爱当研发工程师还是很郁闷的。
高压发生器可以自己做,但探测器还是别自己做了,安键的探测器自己做的,当初也准备用安键的,支持国货嘛,但最后发现还是太不争气了,第一年还算行,在第13个月的时候,探测器前端的闪烁屏基本上废了(CSI纯度不够,导致其对温度湿度敏感,虽然我不是研究化学的,但查阅资料,还是很容易判断出这一点的。),作为工程师,往医院跑了很多趟,也废了很多口舌,刚开始还以为是个案,最后好几家全成这样了,最后决定对其敬而远之。万东的和其差不多,那探测器真是一个丑啊,更别提临床摄片了,五月份去长春,在一家医院见到其CCD 的DR,科室主任对我讲,这不能叫DR,从外观和做工上看,也就是50年代拖拉机的水平。
成像质量就不用说了,死机是家常便饭,东北人比较直,气的想把它砸了。
蓝韵确实有好东西, sedecal的高压发生器,东芝的球管(虽然阳极靶面涂层比较薄,寿命一般,但还比较好用),但那一帮子销售太缺德了,说的是一套,拉过去的东西又是一套。谈好的是进口的发生器,拉过去的却是国产的,作为工程师,我是最看不得弄虚作假了,我一个师兄在蓝韵国内营销系统做领导,每每聊到此事,万分痛苦啦。借口就是这个世界没有真善美。
其它的什么美诺瓦,中科美仑(中国最××的DR生产商,真是有辱中国制造,为了降低成本,什么东西都往里面掺,想起他,我就想起三聚氰胺的事。),恒瑞美联(一群玩资本的家伙,不好好做东西,CMEF的时候,搭了展台没人看,市场估计都没人开拓。。)。
结论:中国DR有点乱。。。
目前市场上有两个选择,进口的如:GE、西门子、飞利浦、日立等,国产的东软、万东、鱼跃、普朗。国产的有深图,安健,蓝韵等。具体选择什么样的产品要看你实际的预算,的产品是性价比很高的,售前、售后服务都是一流的水平。
这款产品是U臂平板DR和数字胃肠双床双管配置,带DR功能并具备DSI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即全数字多功能诊断X射线机。
将数字胃肠与数字摄影有机结合,多功能、数字化设计,一台全面兼顾骨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泌尿系统临床检查的多功能设备。本机具备数字DR摄影、数字透视、数字点片摄影功能。
安健科技在DR领域深耕17载,在DR领域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目前已掌握DR五大部件核心技术,成为国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影像设备供应商。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安健科技成功推出中国首台动态 DR,打破进口厂家垄断。随着在动态 DR领域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与市场推广,安健科技动态 DR装机用户已超过 3000家,成为动态DR全球销量第一品牌,并成功引导动态DR趋势,促进 DR设备产业升级。
安健科技全新设计的“腾灵”第四代床式动态DR,是为医疗机构普放的多功能诊断需求进行专业设计的新一代智能影像设备,它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科室、多功能应用,如各类常规的X线检查、消化道检查、骨科检查、妇科、儿科检查等。为保证“腾灵”的多功能诊断应用特点,安健科技对“腾灵”进行了针对性的专业设计。
如SID范围可调节1m-1.8m、球管角度可调节、超底床体设计、360°可旋转脚踏板、可移除式滤线栅、可升降操控台,最大程度上适配了动态DR的多功能诊断应用。 同时,腾灵在硬件、软件上均进行了全面升级,优质的影像链配置保障了极佳的影像效果。
在硬件上,腾灵搭载了17x17英寸非晶硅动态平板探测器,采集矩阵达到3072x3072,动态范围达16bit。而精巧灵活的床体设计带来的强大机械运动能力,在为科室开展各类检查提供有效保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运转效率;在软件上,“腾灵”搭载了采用多频域图像处理技术的智能IEAE自动增强系统。
该系统由5项核心技术组成,其中包括iGCR智能感兴趣区灰度补偿技术、iTE智能组织均衡技术、iCED智能增强降噪技术、iMR智能金属识别技术及 iDG智能栅纹去除技术。让设备自动执行灰度补偿,自动识别金属区域、去栅纹和识别组织最佳视觉效果。
此外,作为推动普放走向精准诊断的新一代智能设备,“腾灵”还拥有多项精准诊断保障功能。比如,“腾灵”支持动态观察诊断、实时高清点片功能。对于疑难病灶,医生可动态、多角度的观察,并通过0.8s透视切换高清点片曝光,捕捉关键病灶诊断;“腾灵”还具备动态局部放大功能,医生在动态观察中遇到细微不易确诊的病灶可通过局部放大进行精准诊断,系统提供多种放大模式;此外,“腾灵”拥有视频保存、回放及 PACS调阅功能,医生在检查过程中未确认的细节,可以通过视频回放查看,有需要还可以抽帧病灶影像确诊,为医生的诊断增加信心。在多功能诊断应用外,“腾灵”还搭载了多项智能化应用,带给用户更加简单、快捷、安心的使用体验。
如“腾灵”的智能束光器功能。束光器可根据不同部位智能设置照射野,减小散射线提升影像质量。而且改变 SID时束光器光野会智能匹配探测器大小,医生就不用再担心由于光野大小和影像大小不一致而造成的重复拍摄问题。而智能一键摆位、智能近控锁、智能操作指引功能则能让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事半功倍。
“腾灵”的一系列智能设计给用户带来了更加卓越的使用体验。作为一款基于多功能诊断专业设计的新一代动态DR,它功能的多样性真正实现了全科室应用,“腾灵”将为广大医疗机构的能力升级建设提供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