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十大坦克排名
TOP1:“虎式”重型坦克
德国人制作的坦克造型非常的美观,工艺十分精良,制作工艺上苏联坦克粗制烂造难以超越的德国坦克。虎式坦克是二战德国坦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的乘员为5人,重量57吨,属于重型坦克(一般40吨以上的称为重型坦克)。发动机功率700马力,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8个前档4个倒档,虎式的 72.5厘米的宽履带,使它能跨越垂直的障碍0.79米,2.29米的战壕。其最厚的装甲部位达到了110MM,后期的虎式坦克炮塔表面还有防磁性炸药的特殊涂层。装备一门88mm KwK 36L/56火炮和两挺7。92MMM口径的G34机枪,坦克炮在2000米距离能射穿110MM厚的装甲。使用FuG5型号的通讯设备。虎式坦克是德国对抗苏联红军最具威慑力的利器。德国人常常以独立的虎式坦克营来对抗苏联的坦克旅,甚至坦克军。苏联的T-34和KV-1完全不是它的对手,虎式坦克是苏联甚至盟军的噩梦。其缺陷是航程较短,体积庞大,较容易被击中,炮塔转速较慢,但它能在敌射程以外开火,虎式E型坦克共产1354辆,当之无愧地应该列二战坦克的榜首位置。
TOP2:“斯大林3号”重型坦克
苏联为了对抗虎式坦克而专门研制的重型坦克。它体现了苏联坦克设计的风格,简单实用,其重量48。68吨。IS-3的乘员为4人,使用10RK型号的通讯设备,发动机功率650马力,最大速度36公里/小时,能跨越垂直的障碍1.0米。装甲最厚处达到 110MM。装备一门大口径的122MMGun D-25T火炮,备弹28发炮弹,2挺 7.62MM DT MG 机枪和1挺12.7MM DShK MG 高射机枪。在1000米距离射穿160MM装甲。IS-3是苏联红军攻坚的利器,它的后续型号为IS-7更加嚣张。斯大林3号是德国坦克手最畏惧的坦克之一。在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时,IS-3是日本关东军根本无法抵挡的坦克。缺陷:IS-3的驾驶员没有自己的出入舱门,坦克一旦被击中,驾驶员逃离的机会要小得多。
TOP3:“T-34-85”中型坦克
苏联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靠的就是“T-34”。那么是哪种型号的“T-34”呢?就是列第三位的1944年3月起开始生产的T- 34-85(1944)。其重量达到32吨,这是一种中型坦克,共生产17680辆。T-34-85是苏联为了对抗德国的黑豹坦克而专门研制的。但是其性能已经超越了黑豹。达到了T-34系列的完美境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T-34-85仍然被许多国家大量地采购。它装备9RM型号的通讯设备。一门85MM gun ZiS-S-53火炮和两挺 7.62MM DTM MG 机枪,备弹56发。5个前进档1个倒退档,跨越0.8米垂直的障碍只要4'1",2.5米的沟壑。V-2-34M型号的发动机,功率520马力,最大速度为55千米/小时。其装甲最厚处90MM,设计故意设计出倾斜度,被击中时能产生滑弹效应。车体和炮塔侧面装有扶手,可搭乘步兵。T- 34-85(1944)在柏林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TOP4:“黑豹”中型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设计制造的最优良的中型坦克(重45。5吨,实际上可以称为重型坦克),共生产3126辆。G型的乘员为5人,装备一门75MM KwK 42L/70火炮和两挺7.92MM口径MG34机枪,备弹79发。Maybach HL230P30型号的发动机,功率为700马力,7个前进档1个倒退档,最大速度55千米/小时。能跨越0.9米的垂直的障碍,2.45米的战壕。最厚的装甲部位达到110MM。黑豹在对美英盟国作战时,显示了无以伦比的优势,盟国的坦克相形见拙。这种坦克的机动灵活,火力威力中等偏上水平,很适宜被用来作为机动防御装甲力量。许多德国装甲兵高级军官都选用黑豹指挥坦克作为自己的指挥车。德国最好的坦克歼击车“猎豹”就是根据黑豹车型改进而来的。部分的德国官兵对于黑豹的评价甚至高于虎式。在苏德战场德苏力量对比悬殊,面对数量众多的苏联坦克,德国的黑豹被纳粹作为一种第一线的主打坦克,而被广泛地采用。
TOP5:“潘兴”中型坦克
这是一种在二战中最后登场的重型坦克共生产了1436辆,在美国的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二战中,美英的坦克根本无法与德苏的性能优越的坦克抗衡,盟国更多的是依靠空中轰炸能弥补坦克性能的不足。因此美国就设计制作了潘兴重型坦克。它重达到了41。5吨,乘员5人,配备着一门90MM Gun M3的火炮,备弹70发。两挺30 caliber MG M1919A4机枪和1挺50 caliber MG HB M2高射机关炮。其坦克炮在914米的距离上能够射穿122毫米厚度的装甲。M26的Ford GAF型号发动机最大功率500马力,最大速度48千米/小时。潘兴坦克后来还参加了朝鲜战争,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
TOP6:“虎王”重型坦克
可能会有朋友对虎王坦克的排名偏后表示异议,但我是从综合各项性能来比较的,“虎王”共生产489辆,虽然威猛但过于笨重,为了追求防护性而丢掉了坦克的机动性与快速反应能力。8个前进档4个后退档,发动机最大功率700马力,最大速度为38千米/小时。虎王机械故障率偏高,而且耗油太多。虎王重达70 吨,乘员为5人。装备一门88MM KwK 43L/71火炮和2挺MG34机枪,其火力并没有超越虎1式坦克,弹药基数80-86发。装甲最厚处达到180MM,顶部的装甲也达到了40MM。因为速度慢,动作笨拙,虎王有时被作为虎式坦克单位的指挥坦克。其变型车最著名的为“猎虎”反坦克歼击车。最后的虎王曾绝望地战斗在匈牙利。
TOP7:“T-34”中型坦克
T-34在二战初期,对抑制德国的闪电战的速胜发挥了重大作用。T-34的1943年版当然要先进一些,但是按照在战场上体现的价值,1942年版更具有份量。T-34-76(1942) 共生产了14041辆。它重30吨(属于中型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60-100MM。乘员为4人。装备一门76.2MM Gun F-34火炮和两挺7.62MM DT机枪,弹药基数100发。V-2-34型号的发动机最大功率500马力,最大速度53米/小时。总评价: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综合价性比为优良,被称为 “现代坦克的真正先驱”。缺点:没有足够的通讯设备,坦克间联络靠旗语,这种情况到1943年才改善。
TOP8:“4号”中型坦克
德国PzKpfwIV被誉为“德意志军马”,在苏德战争的初期,德国所有的坦克甚至无法对抗T-34-76和KV-1,德国不得不对自己最先进的坦克 PzKpfwIV进行改良,从PzKpfwIVF2型开始改装长身管的75mm KwK 40L/48火炮,PzKpfwIV H型的乘员为5人,其重24吨,装备着75mm KwK 40L/48火炮,备弹87发,2挺MG34机枪。Maybach HL120TRM发动机,功率300马力,最大速度40千米/小时。6个前进档1个倒档,能跨越0。6米垂直的障碍,2。2米的战壕,拐弯处半径5.92 米。配备FuG5通讯设备。车体和炮塔为扎钢焊接,前部厚90MM,后部厚20MM,两侧90MM,顶部15MM(最大),4号坦克是战争中后期德国装甲师的主要装备,而H型是4号中较为成熟的作品。其缺陷是其火力略显不足。
TOP9:“谢尔曼”中型坦克
美国制造的中型谢尔曼坦克型号很多,其中最好的就是M4A3(76) W HVSS或M4A3E8,共产了4542辆,乘员为5人,重33。6吨,装备着一门76MM Gun M1A1, M1A1C, or M1A2等型号的火炮(当然谢尔曼坦克中的M4A3的火炮口径是105MM),弹药基数71发,两挺30 caliber MG M1919A4机枪,Ford GAA型号的发动机最大功率350马力,最大速度40米/小时。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为89MM。使用者对谢尔曼坦克的评价是:坚固、耐用、技术成熟、故障率偏低,缺点:火力不足,难以抗衡德苏的重型坦克。以M4的底盘制造的“英国版本”谢尔曼坦克被英国命名为“萤火虫”式坦克。
TOP10:“KV-1”重型坦克
1941年至1942年生产的,大约有1753辆。其战斗重量达43—48吨,是一种重型坦克。乘员为5人。配备着76.2mm Gun ZiS-5火炮和3挺7.62mm DT机枪,弹药基数114发。V-2K型号发动机最大功率600马力,最大速度34米/小时。其改良型号比较著名的被称为KV-1C和KV-2。炮塔正面装甲120MM。我的总体感觉:KV-1防护性能不错。在战争初期阻涉了德国坦克的快速推进,为IS-2的研制准备了条件。KV-1其缺点:速度太慢,生存率不高,为反坦克炮或坦克锁定目标、反坦克手靠近提供了大量时间,虽然在KV-1的后面有一挺机枪,对于从侧面靠近的反坦克爆破组没有什么办法。
最权威简氏防务(Jane's Week Defend)周刊2008年的世界坦克十大排名数据综合对比:
1.美国M1A2 SEP艾布拉姆斯
2.德国豹2A6
3.法国AMX勒克莱尔
4.中国ZTZ-99G
5.英国挑战者II
6.以色列MK-IV梅卡瓦4
7.俄罗斯T-90C/S
8.日本90式(曾一度排名1,2)
9.乌克兰T-84-120克恩
10.意大利公羊II
注:中国99式坦克在之前从未参加过竞选,所以中国坦克08年以前没上过榜。
日本90式坦克曾经是世界之颠,不过随着火炮技术和火控科技的发展,90已然落后。
德国豹2A6从未掉下前3名。
美国的M1A2 SEP毋庸置疑是现役主战坦克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很多网友对比99式和M1A2SEP,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99式的火炮和装甲要略强于M1A2SEP,但是,现代坦克早已不是单纯的去发展火炮和装甲的时代了,M1A2SEP有60多吨,但其燃气轮机的发动机(当然,也就美国人用的起)输出的动力可以让M1A2SEP跑到每小时67千米。而车载电子设备装备了二代热成像系统、车长独立热成像仪、真彩平面显示仪、数字化地形图、热控制系统和最新的数字化指挥、控制、通信装备。这样的电子装备估计可以让其他坦克在没到前线就成为M1A2SEP的炮下鬼。
而99式的装甲和火炮也不是比强大很多M1A2SEP,99式装备着国产的
猎——歼系统。就要逊色于M1A2SEP很多。这也需要我们国家的技术人员的努力才能突破。
09年没有坦克排行。
一直是世界主战坦排名中的第一,从火控到装甲再到机动表现都很出色,综合实力最强。
第二 中国 99式
我国自行研制的最新主战坦克,整体性能堪比豹2A6,同时安装了自动装弹机,并可发射炮射导弹,这都是豹2A6所没有的,激光目眩压制干扰装置,领先世界。
第三 美国 M1A2 SEP
使用了贫铀复合装甲,炮弹也是贫铀穿甲弹,战斗全重在65吨左右,是个带放射性的重量极杀手。
第四 日本 90式
日本最新型的主战坦克,极其的昂贵单价高达12.1亿日元,相当于850万美元,整体性能是曾经的亚洲第一,差不多是买两辆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价钱,夺世界之最。它服役后,它不断暴露出严重的缺点和薄弱环节,受到士兵和日本装甲车辆专家的批评或质疑。
第五 法国 勒克莱尔
有6大特点:大威力火炮、自动装弹机、先进火控系统、超高增压柴油机、模块化装甲和战场管理系统,被称为“陆战之王”。
第六 英国 挑战者3
拥有著名的乔巴姆装甲,护能力极强,同时也是个“大块头”,重达62.5吨,主要武器是1门L11A5式120mm线膛坦克炮、1挺与主要武器并列安装的 7.62mmL8A2式机枪和1挺安装在车长指挥塔上的7.62mm L37A2式高射机枪,最大公路速度56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550千米,单位功率24马力/吨。
第七 俄罗斯 “黑鹰”
“黑鹰”从整体性能上比现在大量装备的T-90II要高,虽然它仍批着神秘面纱。“黑鹰”主战坦克仍安装1门2a46m-4型125毫米滑膛炮,“黑鹰”主战坦克采用新型贫铀穿甲弹和钨合金穿甲弹,初速1 900米/秒,弹丸重8千克。穿甲弹在3 000米距离上可穿透850毫米厚的8层间隔装甲;在2 500米距离上可击穿倾角60度的450毫米厚的轧制均质钢装甲板。
第八 以色列 梅卡瓦MK3
极其重视防护的主战坦克,号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坦克。梅卡瓦3型战斗全重达65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1200马力,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安装1门120毫米滑膛炮,取代了MK1和MK2上的105毫米线膛炮。该炮可发射以色列和北约标准的所有120毫米弹药。另外还加装了1门60毫米迫击炮,作为辅助武器,这在世界所有其他主战坦克中是没有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坦克的火力机动范围,尤其在沙漠起伏的地形条件下显得非常实用。
第九 乌克兰 T-80-120
是西方与俄罗斯坦克设计思想结合的产物,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
第十 意大利 “公羊”
有着意大利跑车的风格,极强的驱动能力,在追逐战中应该不输下风。
1,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M1A2坦克;
2,连续几年世界10大坦克排名第一的德国“豹”2A6坦克;
3,和亚州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
第一项坦克火力对比: 由于我军中国ztz-99式坦克,在设计时就将火力打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坦克的火力打击力度,所以中国ztz-99式坦克在火力上明显超过了前三者。由于中国和西方所定义的均质装甲的要求不同,所以双方测试出的同种武器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威力也略有差异。如果统一按照中国的标准进行“换算的话,对比结果如下:
[一]我军中国ztz-99式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约为970毫米[坦克装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使用最新的特种合金穿甲弹]。
[二]美军M1A2主战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为810毫米,[坦克装M256型火炮,配用M829E2型贫铀穿甲弹]
[三]德军“豹”2A6主战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约为1000毫米,[坦克装Rh120型L55倍口径火炮,配MD53型钨合金穿甲弹]
[四]日本自卫队90式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威力约为650毫米(使用德制MD43型穿甲弹)。
从各国主战坦克的远程打击能力上看,我军99改式坦克和美军M1A2分别配置了制导炮弹和灵巧弹药。在制导火力的灵活性上,美军M1A2坦克优于我军99改式坦克,但从远程打击能力上看,我军99改式坦克的125毫米口径炮射导弹,[单车携装4枚],该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优于美军M1A2主战坦克(3500-4000米)。
在战场上,光有强大的火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缺乏先进的火控系统,就难以主宰战场。从综合性能上看,四种坦克的火控技术各有千秋,由静对静到动对动状态下的火力反应时间都在5~9秒左右,在战场竞技时,就只能看坦克成员的训练素质了。由于四种坦克都安装了性能优异的热象仪,所以在夜间复条气象条件下的观察能力也基本不相上下。
由于亚州人体型比较小,为了方便自已的需要,我军99改式坦克和日本90式坦克都安装了自动装弹机,从可靠性上看,日本90式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在使用时的故障率为5%,与我军99改式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3/00的故障率比起来,差距较为明显。和4人制的美军M1A2坦克、德军“豹”2A6相比,我军99改式坦克在射速上占有优势。
99式改进型坦克上安装有中国研制成功的第二代凝视焦平面热像仪,该热像仪不需要光电扫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接收全视场热辐射信息而成凝视图像。其作用距离可达7000-9000米,灵敏度和分辨率比第一代有了很大提高,且结构紧凑、造价较低,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4000小时左右,在能见度只有100米在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约4000米,识别距离约3100米。
近几年中国在火控系统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研制成功了多种自动跟踪式火控系统和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
外媒报道,在99式改进型主战坦克上就安装了中国最新型的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这是一种可对射击结果实施自动校正的火控系统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据称,在测试中,99改在2000米对运动目标进行的数十次第二发补射中,命中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整体性能令人满意。
99改主战坦克,在坦克炮塔后部装有激光目眩压制干扰装置。最大作用距离4000米,“激光压制观瞄系统”,就目前来看,相对于西方主要国家的主战坦克,我军的这套系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独具特色,激光压制观瞄系统由微机控制器、跟踪转台及随动系统、激光压制仪、热成像,干扰机[气体激光发射机]组成。为了实现车长,炮长遥控跟踪瞄准,对跟踪转台采用数字式位置闭环控制方式。该系统可360度全方位工作;俯仰角为-12度~ -90度,跟踪角速度左右为45变/秒,俯仰40度/秒。从炮长(或车长)按下按钮到系统对准目标只需1秒钟。激光输出能量为1000兆焦,脉冲重复工作频率为10次/秒,系统连续工作时间为30分钟,激光器的寿命为120万次。当各国主战坦克在战场上招数都数使尽了之后,99改式坦克的杀手锏一一激光观瞄压制系统就该显示威力了,该系统是我军99式改式坦克对对手实施不对称作战的有效平台,在正常情况下,我军99改式坦克可以在近4000米的距离上随意剥夺对手的对抗权。而目前外军坦克在这方面好象还没还手之力。
通过以上的对比,明显地告诉大家,世界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火力金牌已经稳稳地落入我军中国ztz-99改式新型主战坦克手中。 第二项坦克防护能力对比: 在对美,德,中,日军队四种坦克防护性能比较之前,首先让大家,对这四种坦克的重量和尺寸大小有个直观地认识
[1]美军M1A2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62.8吨、车体长7.917米;
[2]德军豹2A6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62吨、车体长7.72米;
[3]我军99改新主战坦克:战斗全重约52吨、车体长7.2米;
[4]日本90式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50吨、车体长为7.45米。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美军M1A2主战坦克的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60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
德军豹2A6的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8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质装甲。
日本90式主战坦克的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00毫米和56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
相比较而言,99改式坦克在防护上对日本90式坦克有着绝对的优势。 我军99改式坦克炮塔的基本装甲厚度与M1A2,和“豹”2A6基本相当,但车体的防护性能比M1A2和“豹”2A6要略差一些,但在披挂新型楔形双防反应装甲后,99改式坦克的车体和炮塔的防护能力则相当于800和10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整体防护比M1A2“豹”2A6要高出一个台阶。 通过以上对比,大家可以由此看出,我军的ZTZ-99改主战坦克与西方坦克的防护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 第三项坦克机动能力对比: 由于中国在发动机工业和加工工艺上与西方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中国ztz-99型主战坦克,尽管安装了1103千瓦(1500马力)大功率柴油机和高效的传动统后,99改进型坦克的可靠性上比99式坦克有了大幅提高,已经接近了世界水平,但如果超越美军M1A2,德军“豹”2A6和日本90式及其改进型坦克,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需要努力。
99式既98改进型
98式坦克是性能先进的国产新一代主战坦克,也是当今世界一流的主战坦克。
98式坦克先进在哪里呢?我们就拿它与日本的90式坦克作一下比较。90式坦克是日本继61式,74式后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在世界坦克排行榜中,它97年排行第一,98、99年它排行第三,其先进性就不言而喻了。另外,它与98式坦克外形尺寸相似,重量均为50吨级,均采用3人操纵的坦克,应此两者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一、火力对比
主炮威力: 98式坦克采用一门威力强大50倍口径的125MM滑膛炮,该炮与90-2和88C上的125MM滑膛炮有所不同,其身管显得较长,抽气装置位于炮的中部,而后两者的则位于炮的中部靠前。它装备三种弹种,分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760米/秒,直射距离 2300米,对均质装甲的穿甲厚度600毫米以上,发射破甲弹时初速1000米/秒。该炮装有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可达10发/分。
90式坦克采用一门GIAT研制的CN120-26型44倍口径120MM滑膛炮,该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650米/秒,直射距离2200米,对均质装甲的穿甲厚度也可达600MM以上,发射破甲弹时初速1200米/秒。该炮装有先进的自动装弹机,主炮射速高达12-15发/分。
由此可见,单纯从火炮的威力而言,98式略优于90式,但90式坦克的射速较高。
辅助武器:98式使用了一挺新W85型12.7MM高平两用机枪(备弹500发)和一挺7.62MM并列机枪,炮塔两侧各有5个82MM烟幕弹发射器。
90式使用了一挺M2HB型12.7MM高射机枪(备弹300发)和一挺74式7.62MM并列机枪,炮塔两侧各有4个烟幕弹发射器。
就辅助武器而言,98式优于90式。
火控系统:98式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包括热成像仪、稳定式测距瞄准具、弹道计算机、车长控制面板、横风传感器、倾斜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等。其炮塔左后方的组合式光电系统,包括有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机,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坦克的夜视夜瞄能力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小于 6秒。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使得98式坦克具备了在行进中对活动目标的射击能力,首发命中率在90%以上。
90式的火控系统也是稳像式火控系统,由车长瞄准具和炮长瞄准具两部分组成。其中包括热成像仪、激光测距机、弹道计算机、陀螺仪、角速度传感器等。 90式的主炮和炮塔全部电动,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仅需4-6秒。坦克在越野时攻击静止或运动目标的首发命中率高达 95%。它还有一点很突出,就是其主炮在炮长完成瞄准后,自动对目标进行跟踪,减轻炮长的工作负荷。90式坦克 就是主要凭借这套火控系统在97年的世界坦克排行榜上取得第一的。 由此看来,90式坦克的火控系统较98式坦克的要先进,但差距很小。
综上所述,两者的火力基本相当。
二、机动性对比
98式坦克安装的是1200HP的4冲程8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坦克单位功率24HP/吨,公路时速大于65千米/小时,由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仅需6秒,悬挂系统为扭杆弹簧式。98 式坦克的最大行程为450千米。
90式坦克安装的是三菱公司的2冲程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这种发动机的结构较4冲程的发动机简单,但耗油量相对较多,故90 式坦克的最大行程仅为350千米。发动机功率为1500HP,坦克单位功率高达30HP/吨,公路时速75千米/小时,由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仅需4-6秒,悬挂系统为液气-扭杆混合式,使其行驶的平稳性较98式要好,也使其火炮可获得较大的俯仰范围。
由此可见,除最大行程外,90式的机动性全面优于98式。
三、防护性能对比
98式坦克的车体及炮塔均为全焊接钢装甲结构,并在正面防护弧度范围内安装了复合装甲。炮塔构形扁平,拥有极佳的抗弹性。炮塔前的复合装甲厚度 600毫米左右,炮塔的其它部位则被铁栅栏及各种附加物所包围(这些东西对破甲弹又一定的防护力)。由于复合装甲为组合件,故可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而更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8式坦克炮塔右后部有一部车载式的光电对抗装置,它主要对付敌方坦克的激光测距机和反坦克导弹的红外制导系统,它针对敌方发出的激光束和红外制导信号向坦克乘员及时发出警告,并自动控制对抗系统加以迷茫。它的出现,使得98 式坦克有了近程反导的主动防御能力,此类设备属世界领先水平的设备。另外,98式坦克还可以加装我国已经研制成功的三代附加反应装甲,使得其防护力更加强大。
90式坦克的车体及炮塔均采用复合装甲,其它的部位也采用了间隙装甲,炮塔内部由防火板间隔,有三防装置。炮塔前的复合装甲厚度 550毫米左右,弹其炮塔与车体之间的空隙较大,存在“窝弹区”,这在战时往往会造成致命的危险,这是90式坦克设计上的一个缺陷。此外,90式坦克的外形尺寸98式大,使得其被弹率也较98式大。
所以说,98式坦克的防护要好于90式,98式的战场生存力较强。
四、结论
经过上述三大性能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的火力相当,机动性90式领先,防护性98式胜出。当然,在实战中谁能获得胜利还有其它的决定因素,如人员士气、战斗形势、双方坦克对比等。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广阔得平原作战,火炮威力更大,防护性能更好的98式将战胜90式。
在丘陵或山地作战,90式凭借其良好的机动性及火炮较大的俯仰范围(先进的悬挂系统带来的更好的调节功能使得的俯仰角度较大)将处在有利的位置。
其实不论战果如何,我们都应为我国拥有如此先进的主战坦克而骄傲。相信在不久,世界坦克排行榜一定会出现98式坦克矫健的身影。
如果单论防护D系老鼠最好,如果有足够钱买金币弹那么E100攻防俱佳,火力凶猛,最好;
如果论综合性能包括卡点,进攻,包抄,实战性能,战略机动,那么M系的110E5最好,属性最平衡,而且是整版脸甲。
如果论正脸防护和跳蛋外形的话还是S系IS-7最nb,正对敌人的话可以有效防护260左右穿深的炮弹,也就是说防10级重坦炮应该是没问题的,本身极速也高,很适合新手。
如果论爆发的话M系T57最nb,4发一梭子,小装填2s大装填二十多秒,可以让你在6秒内打出1600伤害,爆发绝对恐怖,大装填时间也不慢,续航能力惊人。
F系50b比较鸡肋,上弹不如T57快,虽然机动nb但是推重比不行,小装填实践比T57长,爆发打不起来,远程支援又不如TD
C系裤裆太软,Y系除后置炮塔、火控不错外没有任何亮点,而且后置炮塔还是双刃剑不一定是好事。IS-4三面脸甲实战非常不靠谱,欺善怕恶,遇到高穿深会打的炮炮穿。
顶级车基本也就这样了
低级车推荐几辆:D系7级虎p(装甲高,激光炮)9及E75(公认最好9级重,没有之一),S系5级KV(小房一霸,虐各种345级车),M系T29(铁头+俯角+不错的脸甲=7级最强重坦,没有之一),S系6级KV1s(其他都是渣,唯有一门凶猛的主炮,D25T苏联传家宝,175穿深高达390的均伤,5级TD一炮带走,当班长打低级车几乎一炮一个,极其凶残)
基本也就这样了,北区,纯洁的姐姐,57%,1w5场,1200+战斗力,祝你战斗愉快
XX。
1、XX ;
2、140 ;
3、62A ;
4、STB ;
5、百夫长AX ;
6、豹子 ;
7、50M ;
8、30B ;
9、M48 ;
10、121 ;
前三个一流 62A俯角少一度注定比不上140 STB、百夫长俯角优秀 豹子50M30B黑黑枪不错,后两个有优点但是弱点很明显,故名列最后。
HT(重坦)MT(中坦)LT(轻坦)TD(反坦)SPG(火炮)
老鼠(鼠式):大老鼠是坦克世界永远的班长,装甲最厚,血量最多,菊花摆好角度可以跳弹。缺点是0隐蔽,速度慢,炮塔后置(防守时是优点)
注意藏首下,摆角度的时候不要超过45度,最好35度。注意躲防炮位,老鼠的隐蔽和机动是个SPG就喜欢,被亮了一边找掩体一边默念上帝保佑或者厄尼陀佛……注意MT,在近身战的时候你很容易被贴侧。实在不行可以走Z字型,肉侦,但是不要在有强力TD的时候这样(300+的穿深咋摆角度都悬)
E-100:老鼠的兄弟,炮的威力比老鼠大很多,炮塔比老鼠硬一点,速度比老鼠快一点。缺点是首下比老鼠大很多,炮比老鼠飘,穿深比老鼠低,射速也不行。一条线上没有老鼠那么坑,新手可以尝试。
玩法和老鼠一样,但是最好不要肉侦,首下太大。
IS-7(简称-7):纯新手线,一条线上没大坑,弱点除了首下基本没有,作为重坦机动还不错。缺点是采用楔形装甲(有的时候也是优点),不能摆角度。俯角不行,苏联车的通病。炮控不好,也没不好到哪去,和日本车比一下就嘿嘿笑了。
玩法的就是藏住首下,躲防炮位(基本所有坦克都一样),也不要随便抗反坦。注意不要倒车伸缩,因为会露出那脆弱的肩膀……
IS-4(简称-4):装甲等效和-7差不多,但是可以摆角度,车身弱点还比-7小。缺点的话是炮塔上面有弱点但是除了弱点其他地方很硬,比-7的炮塔弱点大,机动没-7好。有8级175穿深的所以不太推荐新手玩
玩法:和正常坦克一样,注意藏首下,摆角度和不要让炮塔暴露在集火之下太长时间(炮塔有弱点)。
FV215b:作为英国车普遍炮控好,射速高。这车的炮塔还比较硬。缺点是炮塔后置,和老鼠一样。机动也不咋地,但是没老鼠那么渣,但是由于是HT所以就不要对机动有那么高的期待了。射速高炮控稳。新手的话可以尝试
这车在中远距离打伸缩效果非常好,经常是对面圈还没缩好就以经打完一炮缩回掩体了。实在不行黑枪也不错,不过不要把握不好距离变成放枪……剩下的和一般HT一样。
AMX 50 B:法国弹夹炮,一膛伤害1600,短装填2.5秒还有部件伤害……全坦克世界最快的HT,部分MT都追不上。缺点是脆皮炮塔,但是有黑洞,我同级车打上去4发跳2发。一膛打完之后要28秒左右的长装填,在这期间就是块肉。一条线就有一大坑,但是不建议新手。
这车虽然是HT但是没有相应的装甲和快的离谱的速度。注意不要去做卡点换血的事,前期尽量保证血量,做好偷炮和黑枪的工作,强吃也要将伤害降到最低,可以吃一炮不可以吃两炮。残局的时候就是你收割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省得血都不多了,这时候就不要太怂了,遇上人直接上去换血,但还是尽量不要吃两炮(MT的话吃两炮吃两炮吧)。遇上一炮700+,1000+的那种TD还是要考虑考虑的。遇上那种纯换血图就不要太怂了,否则抢不到输出。上去能赚多少输出就赚多少输出,好歹还是个HT有2100的血量的,但是还是不要吃第二炮,算好对面开炮了自己再上。这车是火炮的最爱,所以强吃的时候也不要站住,打几发动一动,机动那么好就用他躲火炮。顺便提一下这车撞人比E-50M还牛逼,如果你4发没打死人的话就一头撞上去把,有惊喜哦。PS: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撞老鼠,E-100,-7和-4这样角色,否则只有惊没有喜。老鼠……你全速撞上去自己不死不错了,老鼠还站那没啥事,所以除非长装填没队友,收100血以下的人头。
T110E5:车身小巧,不易中炮。254的正装甲很优秀,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但是并不多。俯角优良,还有美国代代相传的铁头功(炮塔很硬)。机动也不错,可以和-7攀比。缺点是侧面很脆,不能摆太大角度,炮塔上除了炮盾以外剩下的HT能穿,所以虽然有铁头功但是不要再外暴露太长时间。线上有一些坑车(8级198穿也有),但是总体来说没大坑,新手可以尝试。
这车的适合打地形图,城市混战也不错,就是注意不要露侧面,除非是偷炮伸缩,不过这车的主要职责是抗炮。
T-57:比50 B 还快的短装填和长装填,更优秀的装甲,以及美国普遍的大俯仰角。缺点是没有50 B那样好的炮控,除非近战否则不要装填好了就开炮。机动比50 B差远了,虽然有美国的铁头功,但是由于用的摇摆炮塔所以还是不可靠。虽然比起50 B有很多决定性的不足,但是新手想玩弹夹车的话,首先推荐这个车。
这车虽说首上203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被257穿深猛穿,首下更脆,炮塔也不咋地,机动还没那么好,但是抗一抗MT是够用的了,注意不要贪炮,等对面开完炮了在上,人多的话注意偷两炮。
113:机动好,正面弱点小,且少。缺点是发动机只要中弹就起火,0俯角,穿深低。中国车不建议玩,除了MT的火力强(炮控呢),还有HT的机动好(穿深呢)。
玩法没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
九式重战:日本HT普遍上的大喷子,而且装甲相对厚。缺点是装甲垂直,等效不高,炮控渣,还飞。对HE炮弹的加护不好。日本HT线没大坑(只要你忍得了漫长的缩圈以及飞机炮),新手可以玩。
这车虽然正装甲260,但是由于是垂直的所以只要穿深大于260就能穿,摆角度的饭就会削弱更脆弱的肩膀,而且速度慢,隐蔽渣。不要在大平原上浪,TD和火炮马上把你打回现实。10级车的jbd也都能穿你,但是欺负欺负小车还是不错的。
PS:这段时间还好,前段时间有些爱国者会把爱国情绪带到游戏里来TK开本子车的队友……
同级车没有排名,有排名的只是玩家的技术。每个车都有每个车的缺点,也有压制其他车缺点的优点,真正看玩家的发挥。还有LZ不一定非要10级车,在沿路上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很多车虽然不是10级,但是同样非常受欢迎,希望LZ多多关注这点。
最后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希望你能将所有车都玩成第一。纯手打,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