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项目品牌有
您想问的是乡村振兴项目品牌有什么吗?农业综合性开发设计林果业重点项目品牌,全国各地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趋势项目品牌,全国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品牌。
乡村振兴项目高级形态和中国民宿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依托大城市的巨大人流和消费力,作为爆点树立莫干山乡村旅游的品牌从而取得成功。
乡村振兴项目已经开始发文申报,突出锁定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板块。将农业强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1、联诚精密
2、莫高股份
3、吉峰科技
4、众兴菌业
1、联诚精密
基本面:联诚精密现价15.89, 涨幅6.15%。当前处于“赢家江恩软件”极反通道工具“弱势通道”区域
公司介绍:山东联诚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精密机械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主要产品应领域有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农机、工程机械)、商用空调、新能源、环保及水处理、交通运输等。
2、莫高股份
基本面:莫高股份现价5.86, 涨幅5.21%。今日处于“赢家江恩软件”极反通道工具“强势通道”区域
公司介绍: 公司前身为甘肃饮马啤酒原料股份有限公司,系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甘肃省饮马实业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甘肃省国营饮马水泥厂、甘肃省国营饮马工贸公司、甘肃省饮马实业公司加油站和饮马职工合股会,于1995年12月29日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的名称为甘肃饮马啤酒原料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18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司名称变更为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24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上字[2004]25号《关于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上市交易的通知》批准,本公司560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3、吉峰科技
基本面:吉峰科技现价4.66, 涨幅4.48%。目前处于“赢家江恩软件”极反通道工具“弱势通道”区域
公司介绍: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代理销售国内外名优现代农业装备及相关农村机电产品的农机销售连锁经营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传统农机、载货汽车、农用工程机械、通用机电产品等现代农业装备的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具备国家一级农机营销企业资质.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农机连锁企业之一,是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理事单位,是成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在2007年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百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五,2009年中国农机流通协会认定本公司为农机流通连锁类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公司作为农机流通业的品牌在行业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2006年被四川省中小企业局和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列为"四川省成长型中小企业",是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基地.鉴于公司在汶川5.12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积极表现,2008年11月被四川省人事厅、农机局授予"全省农机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技术面:300022吉峰科技今天股价最高价4.66,最低4.5,今天日线以下影阳线收盘,近五日股价呈下跌趋势,前方2022年8月8日至2022年8月29日上涨结构已构建,上涨结构警戒线4.73,上涨结构顶部位置4.86,上涨结构底部绿色支撑线4.59,本日K线上穿前方上涨结构底部绿色支撑线。可以看到中间跌破警戒线后走弱,现在是再次从支撑位置走起来后回到警戒线位置,关注警戒线支撑4.73元是否可以突破。
4、众兴菌业
基本面:众兴菌业现价7.26, 涨幅4.31%。当前处于“赢家江恩软件”极反通道工具“弱势通道”区域
公司介绍: 公司前身为天水众兴菌业有限责任,成立于2005年11月18日。于2012年3月27日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该概念由《赢家江恩证券分析系统》极反通道工具分析可得以下结果:当前在赢家极反通道生命线和蓝色下轨线之间的弱势通道内运行,弱势区域内运行,所有上攻皆以短线反弹来应对,上方重要压力为生命线1465.2268位置,下方重要支撑为蓝色下轨线1348.1668位置,等突破生命线转强后再积极操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新时代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明星级”村庄,这些成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国乡村振兴建立了一个范本,本次主要精选浙江达人村、陕西袁家村、四川战旗村、浙江鲁家村、四川明月村5个案例值得分享。
1、浙江达人村——复兴乡村文明。
达人村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整个项目占地40余公顷。以乡村为基础,以复兴乡村文明使命,融合了集市文化、节庆庙会、田园风光、美食小吃、民俗演艺、童话世界等项目,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浙江首个田园综合体。
整个项目将重点突出田园夜色,弥补宁波市中心以“乡村”特色的商业空白,也弥补了宁波乡村夜游市场空白。是城市中心区不再有的田园,城市中心无法再生、无可复制。
区核心内容紧紧围绕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农俗演艺、农家美食、农趣玩乐进行开展。
达人村每年还定期举行六到七场农俗文化类主题活动,包含——农俗风情嘉年华、春耕花痴秀、乡村童趣节、冰雪纳凉节、灯光艺术节、丰收农趣节、聊斋鬼节等,其中农俗风情嘉年华被评为全国“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
2、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黑马典范。
袁家村自2007年始兴起旅游,如今游客百万,资产已经过亿。2017年年接待游客量更是达到500万人次,被奉为乡村旅游黑马之典范。袁家村汇集了1000多个创客,也就是有1000多人在袁家村投资、开店、做生意,吸纳了周边村民及外地约3000多人就业。
袁家村有两个创举:一是开创了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的商业模式,二是建立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组织模式。
3、四川战旗村——农村金融服务改革标杆。
战旗村是一面旗帜,是农村金融服务改革的一杆旗,从战旗村发展上看,村两委会把握住了农村体制改革的政策红利,流转、入股和自主经营三种方式,盘活了土地资源和集体经济。创新:“流转、入市、自主经营”跳出土地资源三步曲。
第一步招商引资,有“成都小普罗旺斯”之称的妈妈农庄,11年前被招商引资到战旗村。对于妈妈农庄的运营,战旗村以土地入股,年底保底分红的方式合作。
第二步土地入市,战旗村被确定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原有的村办复合肥厂、预制厂和村委会老办公楼用地入市拍卖,以705.9675万元的总价成交。在全川敲响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拍卖的第一槌。
第三步把乡村变景区,采取自主经营,打造“乡村十八坊”给老百姓新的财富密码。迄今,战旗村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市场淘汰,产业结构进行了很大调整。
4、浙江鲁家村——全国田园综合体典范。
“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是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模式上的一次大胆创新,特别对于大型农业园区或村集体主导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从村庄内现有可利用资源入手,村里有许多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资源变资本,吸引更多外来的企业工商资金进入乡村。鲁家目前已引入外来工商资本近20亿。
二是从村庄策划规划上突破,按照村庄原有的脉络进行梳理,策划新产业,引进新思想。要创新产业规划设计,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当时鲁家村花了300万请设计公司对整个村子进行村庄环境规划、产业规划和旅游规划。
三是从产业融合创新上突破,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打造家庭农场聚集区的理念在全村范围内建设了十八家差异化的农场,其中包括了鲜花农场的6亿资金投入的这个大项目。
四是坚持市场导向为主体,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让农场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乡村旅游产品,各个农场内休闲项目通过有机组合而成若干条旅游线,实现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度假、会议、养老、居住等多种旅游功能。
5、四川明月村——乡村文创时代精品。
明月村,位于天府成都绿色蒲江,距离成都市区90公里。宋时月色,照无边松林,诗意生活,拥抱青山。四十余个文创项目散落茶谷松林,一百余位陶艺家、艺术家、设计师栖居田园;新村民与原住民互助融合,共创共享幸福美丽新乡村。明月村的发展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利用生态、科学的手段。种植特色的早春笋和柑橘,并大力推广无农药的生态种植技术,人工除草、物理除虫、生态肥料等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增加了人力成本,却使得其柑橘的市场价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倍。
同时成立合作社,助力农产品研发、包装、推广,实现农民增收。明月村合作社相继推出“明月酿”、“远山活物”雷竹笋等农产品品牌。
二是在地文化挖掘。在地文化是乡村灵魂,明月村围依托一座三百多年历史的龙窑,绕陶艺文化,通过修复明月窑,建立以陶艺为主的手工创意集聚区,开启了陶瓷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的明月村建设之路。
三是持续力量介入。明月村设计出一套多元参与、相互制衡、健康发展的乡建制度:从政府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工作组,统领村子的规划和招商,引进一批新村民成为双创(乡创文创)引擎,老村民以出租房屋、在地创业、村内就业等方式加入到乡村发展建设中。
成功吸引了一批乡村建设需要的企业家、艺术家、学者扎根明月村,他们被称为“新村民”。
【大河财立方消息】 3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时间为2021年3月~2021年12月。
详情如下:
一、活动主题
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一步跨入“新”时代,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活动时间
2021年3月—2021年12月
三、组织形式
(一)活动委托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组织实施,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商务、能源主管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二)在山西、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山东、江苏、海南、四川和青岛等地,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
(三)鼓励参加下乡活动的新能源 汽车 行业相关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积极参与“双品网购节”,支持企业与电商、互联网平台等合作举办网络购车活动,通过网上促销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四)鼓励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 汽车 下乡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 汽车 使用环境,推动农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参与下乡活动企业(名单见附件)研发更多质量可靠、先进适用车型,加大活动优惠力度,加强售后运维服务保障。
(五)通过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宣传平台、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自有及联动媒体宣传平台、各企业传播渠道等开展活动宣传报道。组织开展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最受欢迎车型评选。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动员企业积极参与活动,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同时,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节俭办活动。
(二)做好安全保障。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强安全防护,严防事故发生。要制定工作方案、安全方案和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细化措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三)注重舆论引导。运用新闻媒体、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开展活动全过程全覆盖宣传引导,加大新能源 汽车 科普宣传力度,加强活动前预热宣传,为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附件:参与活动 汽车 企业及车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S2、E1、E2、E3、全新元EV360、元EV535、全新秦EV)
上汽通用五菱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宏光MINI EV、宝骏E100、宝骏E200、五菱荣光电动车、新宝骏E300、新宝骏E300Plus)
上海 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荣威Ei5、科莱威)
长城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欧拉IQ、欧拉R1、欧拉白猫)
安徽江淮 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淮IEV6E)
奇瑞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小蚂蚁EQ1、开瑞K60EV、开瑞优优EV、开瑞优劲EV)
重庆长安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奔奔E-star、欧尚A600EV、欧尚尼欧、长安睿行EM80、长安之星9EV、长安跨越X1EV、长安跨越V5EV、CS15 E-pro)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枫叶30X、帝豪EV500、帝豪Gse、帝豪EV Pro、吉利远程E5L)
威马 汽车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威尔马斯特EX5)
浙江合众新能源 汽车 有限公司(哪吒N01)
北京新能源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EC3)
东风 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风神E70、启辰D60EV、风行S50EV、菱智M5EV)
浙江零跑 科技 有限公司(T03)
国机智骏 汽车 有限公司(国机智骏GC1)
云度新能源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云度π1、云度π3)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 汽车 有限公司(新能源EV3)
江苏吉麦新能源有限公司(凌宝BOX)
华晨 汽车 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新海狮EV、好运一号EV、T50EV)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此次展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广西美术馆承办。
展览荟萃了河南省老中青三代美术家近年来精心创作的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雕塑等作品200余幅(件)。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乡村振兴、抗疫防疫,也有楷模人物、百姓生活,还有山川风光、乡村美景,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紧扣时代脉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原地区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厚重的地域风情和壮丽雄美的自然景观。
广西壮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石向东说,河南是美术大省,名家辈出,名作迭出。此次举办的“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广西展”是河南省美术界一次高规格、高水准美术作品的集中展示,用美术作品讲述了独具魅力的黄河故事、河南故事,充分地彰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底蕴。
石向东表示,此次展览为河南、广西两个省区美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取长补短,促进跨省区间多渠道、多形式的艺术交流,共同提高美术创作水平,不断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桂柳文化、岭南文明的发源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当代的“漓江画派”追求写生化、生活化和新田园诗画风,作品水墨淋漓,色彩明丽,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国内画坛闻名遐迩。
开幕式上,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杰说,此次展览荟萃了河南老中青三代优秀美术作品,基本代表了河南现阶段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广西人民感知厚重文化中原,欣赏“中原画风”的艺术魅力”。也希望通过此次展览的举办,加强豫桂两省区美术的深度交流,携手共同打造美术发展蓝图。
随后,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河南、广西两地知名美术家在一起进行了深度交流,给予此次展出作品充分肯定。研讨会上,两地美协负责人还就两省美协举办活动、画家往来等方面深入探讨,达成共识,确立了可行性发展方向。
“中原画风”全国巡展活动启动于2016年,先后在河南、山西、安徽、河北、四川、新疆、宁夏、青海、甘肃、江苏、山东、陕西、福建、广东等省区举办展览,积极带领河南美术家和河南优秀美术作品“走出去”,使“中原画风”响彻大江南北,用美术作品讲述黄河故事、河南故事、中国故事。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8日,展览期间向公众开放。接下来,此批作品还将赴云南、贵州、江西、湖南、浙江等地展出,继续开展“中原画风”2022年巡展,扩大“中原画风”在全国的影响,让更多兄弟省份的群众触摸华夏文明根脉,感知厚重文化中原,在美术作品中“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共享首届农博盛会,见证荆楚“三农”新成就。农博会期间,优质稻米、现代种业、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等湖北十大农业产业链集中惊艳亮相,集中签约金额达1449.12亿元......农为邦本,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势下,作为湖北省级层面首次成功举办的“农业盛会”,既满足人们“米袋子”“菜篮子”等日常生活需求,又集中展示湖北乡村振兴成果,为湖北“三农”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线上线下,促进交流合作。“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本届农博共举办14场推介会、发布会、对接会,同期举行第22届荆楚大地好粮油展示交易会,推动“优质稻米产业链”“湖北菜籽油产业链”建设。潜江小龙虾、洪湖莲藕、赤壁青砖茶、京山桥米等湖北“网红”农产品集体亮相;山东品牌农产品、广东水果、西藏牦牛奶等外地风味,也挑动着人们的味蕾。随着农博会的闭幕,各大“线下”展区纷纷退场,商品展销、交流合作正悄然从“舌尖”走向“指尖”,“线上”产销对接不落幕。农博闭幕,线上同步开通“2021湖北农业博览会产品专区”,淘宝、拼多多等知名电商驻场对接,参展企业和产品入驻平台进行“线上”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农业博览会,促进湖北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先行,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本届农博会成功举办全国楚商“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村企结对”的形式持续开展大招商、建设大基地、引进大项目,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全面参与乡村振兴。据统计,2021年1至10月,湖北农业招商引资总金额达1422亿元,同比增长90%,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12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增20家,是 历史 上增幅最大的年份。此外,农博会还创新性地设置了数字乡村和普惠金融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集体亮相,为湖北农业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强省”。本届农博会成功举办,充分展示湖北“三农”经济重振新成果,充分展现湖北乡村振兴新成就。放眼荆楚大地,将以本次农博会为契机,不断稳住农业“基本盘”、守住农村“战略后院”,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湖北“农”墨重彩的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磊(湖北武汉)
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拉开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序幕。“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浙江涌现了一批有思路、带动效应强的案例经验,逐渐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十种发展模式,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浙江经验”。
1、空间聚集模式
2、绿色崛起模式
3、产村融合模式
4、品牌引领模式
5、数字赋能模式
6、文化深耕模式
7、要素激活模式
8、能人带动模式
9、片区联动模式
10、四治融合模式
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和案例,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浙江经验”
一、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重要增长极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原发掘的乡土特色产品、建设的特色产业基地、打造的特色产业集群、创响乡特色品牌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开发特殊地域、特殊品种等产品,以特性和品质赢得市场。
各地政府要统筹规划,以生产、加工、流通延伸特色产业链,集聚资源、集中力量,突出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引导农户建设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开发特色食品、民族特色、弘扬特色文化、提升人文价值、发掘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和民间戏剧等文化价值,创响一批乡村特色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要注重的九个方面:
1.以资源禀赋为基础。资源禀赋是由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形成的,如湖南、四川等地区的多雨潮湿气候,使百姓养成吃辣椒的习惯,形成种植加工辣椒的产业,少数民族的深山独居,成就了民族医学及中草药产业,东北气候寒冷,成就了酸菜产业等,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特色产业才能根基茂盛,否则只能昙花一现;
2.以乡村文化为底蕴。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乡村特色产业一定要与乡村文化有机融合,才能提升特色产业的内涵,吸引人们的眼球,如当年湖南歌手宋祖英以民歌《辣妹子》一举成名,就是典型的案例;
3.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乡村特色产业要形成产业规模和集群,否则只能是自娱自乐。如沙县小吃,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外出经营"沙县小吃"高达1.3万余户、近5万人、年收入近5亿元,"沙县小吃"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4.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彰显,在科技信息快速融通和发展的今天,乡村特色产业要与时俱进,将现代科技融入特色产业发展中,如对特色食品、营养保健品的定量添加剂、工艺品的安全性能保护等;
5.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特”是让市场接受的金钥匙,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在原有历史或新研发特色的过程中保留和注重“特”,否则这种特色产业就没有开发价值;
6.以品牌提升影响力。品牌是乡村特产业发展及做精做强做大的基础,在信息无边界的今天,创意策划与时俱进的乡村产业品牌体系,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环节;
7.以标准保障服务。标准是社会、产业、产品的身份证明,乡村特色产业在初始发展阶段可能会是模糊的概念,但后期要科学完善各种标准,以标准保障各种服务,赢取市场信任;
8.以知识产权为守护。知识产权包括商标、地理保护、公益保护等,乡村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很容易被模仿,要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
.9.以政府支持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产业,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涉猎面广,甚至包括政治、宗教等,所以一定要谋求政府支持发展。
二、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三产融合为主导
各地方政府要引导鼓励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聚集资源要素,聚焦重点产业,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拉动促进一产、二产,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促进三产融合,提升乡村产业经济效益。
1.强化创新引领,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针对乡村地理特色、气候等特定资源禀赋,与科研院校合作,挖掘本土种养业的各种元素含量,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延伸产业链,提升精深加工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如大豆通过精深加工提取食用油、豆腐、大豆蛋白、卵磷脂、大豆低聚糖等,价值提升若干倍;
2.从源头抓起,保障产品品质,提升价值链。品质是产品的生命。种养殖是乡村产业的基础,要从源头开始,保障产品品质,减少或杜绝化肥、农药使用量、规范种植加工、前瞻科技创新、细微售后服务等。如北京蓝天绿都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采用世界著名超导之父渠玉芝先生超导微量子熵旋舱为科技支撑,改变农作物恶意转基因、恢复农作物原有本性、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虽然产品销价高于市场,但依然供不应求;
3.区域支柱或国家支柱产业的三产融合。以政府或大型企业集团主导的产业化规模化集团企业,是国家安全中心,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侧重产业拉动、产值、利润、就业,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至少占地方GDP及财政收5%以上,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产业扶持、区域协同政策。如双汇集团的养猪产业,涵盖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农业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屠宰、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包装物生产等,涉猎18个省,年屠宰生猪1300万头,年收入700亿元,是国家生猪支柱产业,漯河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4.与重点企业集团合作的三产融合。国家、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制药、食品、生物企业是农林牧产品精深加工与三产融合的主力军,通过与他们的嫁接合作,可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及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5.地域消费保护性加工与三产融合。虽然现在是全球一体化、市场化、品牌化,但地方政府通过科学的中观、微观的市场调控,鼓励支持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门槛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的产品以属地销售为主,可有效推动地域产业发展。如部分有条件地区的熟食加工、矿泉水等产业;
6.农林牧产品的分级及初加工与三产融合。初级农产品加工是农民赖以生存、促进营销和提升基本价值的关键环节,各级政府要大力鼓励农民对农林牧产品进行分级及初加工,一般通过初加工可提升价值50%以上,如东北的冷冻玉米,云南三七粉、新疆核桃的分级及初加工就是典型案例;
三、新型乡村合作化旅居养老,将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截止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2.67亿老龄人口中,其中城市老人1.73亿,老年人银行存款占比60%以上。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很强,预计到2025年为11.36万亿元、2035年为26.81万亿元、2050年为61.26万亿元,蕴含巨大商机。
405060退休的城市老人尤其是老干部、知识分子,在城市生活了几十年,早已厌倦了城市的喧闹、人情淡薄等生活,希望退休后经常到全国各地的乡村旅居养老,在放松心灵的同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利用乡村闲置的房屋、肥沃的农田、绿山的山水,采取以组建农村养老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合作化养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田园综合体养老。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科学融入城市旅居养老项目,可起到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及提升收入的效应;
2.林场与森林旅游景区养老。当前我国有近万家林场及森林旅游景区,由于林场场部搬迁到临近村镇,闲置大量林场房屋及厂房,通过合理的规划开发,吸引城里老人到林场及森林景区养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3.乡村闲置房产养老。由于城市化、撤乡并村进程,农村很多学校、村委会等资产闲置,通过村民租赁、承包等措施用于城市老人旅居养老,并与农业生产有机融合,是提升乡村集体收入的好路径;
4.村民闲置住宅养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进城打工或居住,致使农村大量房屋闲置,通过组建农村养老专业合作社,实行法制化、门槛化、规范化管理,可大幅度提升村民深入。
四、乡村休憩旅游(民宿)开发运营策略
截止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64.7%,即9.2亿城市人口居住在约10%的国土上、4.9亿乡民居住在90%的国上。乡村拥有 “山水林田草湖海沙冰雪动植物阳光空气”,这对城市来说都是难得的奢侈品。《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提出:乡村休闲旅游2022年达到32亿人次、收入1.2万亿元,2025达到40亿人次、收入1.6万亿元。以欧美日韩等国家人均年乡村旅游6—12次,我国将达到80—160亿人次,收入达到3.5—7万亿元以上,乡村休憩旅游将成为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的主力军。
1.挖掘乡村旅游特色,打造特色爆款产品。休憩旅游是满足人们度假、好奇及拓展视野的一种行为。乡村休憩旅游首先要挖掘乡村独有的文化、产业等特色,如少数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特色餐饮等,并进行差异化创意,找出靓点,然后进行有效推广;
2.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实行乡土至诚服务。基础设施、民宿餐饮是乡村休憩旅游的基石,乡土至诚服务是乡村休憩旅游的飞翼,在符合法定旅游服务标准基础上,要最大限度倡导民俗风情服务,如乡音、服饰、礼仪、风俗等。
台湾桃米村的“摇晃的记忆”“情景消费”,拥有29种台湾原生青蛙、56种蜻蜓,通过挖掘青蛙、蜻蜓文化,简称纸教堂和人工湖,游客可在湖中船上可体验模拟地震的情景,小船命名“摇晃的记忆”。“情景消费”,创造出大量的奇观、风景和主题。周末和节假日,桃米村日接待游客近1500人,门票收入有200多万人民币;
3.实现文化旅游与产业融合,提升乡村资源综合价值。礼品、特色品营销是旅游产业的主要收入之一,要将当地特色产业的原始、初级、精深加工、特色餐饮、服饰等与旅游休憩产业高度契合,增加旅游服务内容,树立乡村旅游形象大使,起到口碑相传及市场营销的作用,提升休憩旅游的综合效益;
4.创新体制机制,保障乡民基本利益。乡村休憩旅游的骨干是乡民,在引进工商资本、托管企业时,要创新体制机制,保证属地农民的参与度,即乡村集体及乡民以土地、资源、知识产权、劳务等入股,同时对一些具有明显乡土特色项目尽量由当地居民经营,凝聚各方资源力量,促进产业发展;
5.推行生态环保,保障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环境是以乡村休憩旅游为焦点,在规划开发设计时,要将环境保护前置,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效益,保障乡村振兴及环保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陕西袁家村10条经验:以支部为核心,以农民为主体;以创新谋发展,以共享促和谐;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以组建股份合作社为切入点,实现三变;以旅游创品牌,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把村民培养成为经营主体,让村民当老板和股东,家家有生意,人人能挣;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大、由弱到强,由一元到多元,由低端到中高端;搭建平台,汇聚资源,面向全国,合作共赢;注重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优良传统,淳厚乡风民俗。
五、乡村振兴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发展
国内外发展实践证明,实行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发展是产业及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最佳路径,但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政策支撑、资金投入、创意规划、基地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
1.以政府投资、工商资本参与产业集群发展。对省、市(州)、县(市区)重点乡村产业,各级政府要根据产业布局,科学分工,采取政府投资或吸引央企、国企、外资、骨干工商资本参与产业链整合及集群发展,以规模化、集约化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例如北大荒、新疆农垦、海南农垦、内蒙古农垦等大型农牧企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
2.推动跨域间政府合作,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对乡村产业难以由省、市(州)、县(市区)统筹引进的乡村产业,采取相关政府间横向合作的方式,并吸引工商资本、农民入股,相关政府约定相应的责权利义,联合给予扶持政策,打造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及集群发展;
3.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培养乡村企业家。各级政府要选树懂经营、善管理、有前景的企业家进行重点培养,给予复合叠加扶持政策,鼓励他们做精、做大、做强,拉动区域产业链及集群发展。
来源: 网络 编辑: 金石
投稿邮箱: cyxx518@126.com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品牌强农,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础,在新时代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建设完善农业品牌标准体系,塑造一批精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协同发展。首粮品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作为中国优秀企业代表入选乡村振兴专列1号线主题巡展,开启了首粮品牌发展的新征程。通过参与北京地铁1号线地铁列车主题形象巡展,依托全国的政治文化和交流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性质,可以更好的发挥对当地城市文化的展露,对地方企业品牌可以起到高效的曝光与背书。
助力乡村振兴
生活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回归生活的平平淡淡就是柴米油盐,首粮生活大礼包集合米面粮油,生鲜肉类、坚果茶饮、南北山珍···给您生活充满诗意的问候。借山水之鲜,饱烟霞之腹,实为佳品。菌香环绕,可荤可素,薄而不淡,浓而不腻。首粮干菌采于北纬深山中,四季分明温度适宜,自然生长,使其具有鲜美的口感和很高的营养价值,再用原始的晒干方式,保持了它原有的香味和形状,让消费者吃到高品质的原生态山珍。五谷粗粮,均衡膳食,让生活有滋有味。好物,要耐得住性子,当季采摘。首粮五谷杂粮原料来自东北中国杂粮之乡,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极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正所谓好山好水方出好粮。首粮从源头把控,甄选优质品种,人工插秧播种,时刻观察记录每一株杂粮的生长状态,使其成熟后颗粒饱满,色泽均匀,满足了食客们对五谷杂粮健康、安全、营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