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冲锋枪,英国冲锋枪成本9元,德国为何只用一根钢管?
德国的冲锋枪只用一根钢管就在于德国的冲锋枪相较于英国的冲锋枪需要更加的简易,因此德国工程师们就花尽了心思去造了这么一把枪械。德国EMP44冲锋枪主体架构就只是一根钢管架构,甚至它的握把之类也是根钢管,所以EMP44会被人戏称作“造型上更是超越了管子工艺术品”的枪械。
不过EMP44虽然它在外观上面看起来是普普通通的几根钢管拼凑起来的枪械,但是它的这几根钢管可是很有技术水平的体现的。在这些细细的钢管当中,设计师还要绞尽脑汁的想出办法把枪械零件塞进去,可以说是十分的不容易的。而且这把EMP44更加让人惊叹的是,它具有双弹夹!EMP44可以同时插入两个弹夹,在一个弹夹打完之后,可以通过自动的弹夹转换方式转成另外一个弹夹。
EMP44相较于同为简易冲锋枪的司登冲锋枪和德国“人民冲锋枪”来说,最大的优势便是在与它的瞄准装置是十分的正常的,它的瞄准装置是十分常用的柱状准心。但可惜的是EMP44是德国给坦克兵使用的武器,再加上这把武器现存于世界上的数量并不多,所以EMP44的威力具体有多大这也没有太多人知道。
但是当时的德国军备设计师们敢于创造出来这么一款简易之极的武器也是十分的鬼才的了,更离谱的是这么一把枪居然还通过了德国军部的验收,也是很离奇了啊。
问题一:枪是怎么做成的 变换保险、枪弹上膛、更换弹匣方便,结构紧凑,自动方式简单。
问题二:手枪是怎么做? 如果是真的枪:就是由国防部的制枪人员制造的! 如果是游戏里的:而应该是游戏制造者结合真枪的原理和自己的构思来制造的!
问题三:枪是怎么做的 自动步枪,指自动进弹、连续击发、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的步枪。利用推进弹头的部分气体或后座力进行退弹壳、装弹并再次射击的步枪,也就是说,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就能连续射击,直到枪内子弹用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规冲锋枪是一种以双手握持、使用手枪弹的全自动武器。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使用小口径步枪弹的短枪管自动(突击)步枪和集手枪、冲锋枪、步枪性能于一身的个人自卫武器也被划归为冲锋枪范畴。
与其他枪械相比,冲锋枪的主要特点是:
1.比步枪短小轻便,采用短枪管,枪托通常可以伸缩或折叠,便于在有限空间内操作和突然开火。现代冲锋枪打开枪托时全枪长550~750mm,枪托折叠后全枪长450~650mm;普通冲锋枪的全枪质量一般为3kg左右,轻型或微型冲锋枪一般在2kg以下。
2.火力猛,大多数冲锋枪采用30~40发容弹量的直弹匣或弧形弹匣供弹,少数采用50、100发螺旋式弹匣或70、100发弹鼓供弹。战斗射速单发时约为40发/min,连发时约为100~120发/min。
3.大多数冲锋枪使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该弹具有较大的停止作用和良好的内外弹道综合性能,能够满足近距离作战的需要。
4.绝大多数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开膛待击式击发方式,以利于简化结构、枪管冷却和防止枪弹自燃。
5.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大量生产。 口径----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膛线之间的距离。口径通常以
毫米计算,20毫米以下的称枪,20毫米以上的称炮。
膛线----亦称来复线,枪膛内呈螺旋形凹凸的线。凹下的部分称为阴膛线,凸起的
部分称为阳膛线。膛线的作用是使弹头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稳定,提高命中精度和增
大侵彻力。我军现有武器的膛线都是有旋线。
滑膛----不刻制膛线的光滑身管内壁,滑膛武器可以射击霰弹,箭形弹和尾翼稳定
弹等。
火身轴线----通过火身(如枪管)中心的设想的直线。
缠角----在膛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与枪管轴线的平行线的夹角。我国1954年式手
枪,1956年式突击步枪和1953年式重机枪等枪的缠角均为5度42分。
缠度----膛线按缠角在枪管内缠绕一周前进的缠度称为导程。导程对口径的倍数称为缠
度。我国步枪机枪的堂线的导程为240毫米,约为枪口的3.15倍,即缠度为3.15。
枪机机构----轻武器的枪机机构通常可用来完成送弹,闭锁,击发,开锁,退壳等
动作。
加速机构----在某种类形的自动武器中,使其机构动作加速运动的一种机构,如在
枪管短后坐式武器中,除手枪外,一般都采用加速机构将枪管的一部分能量传给枪机。
闭锁机构----闭锁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在武器发射时闭锁枪膛,顶住弹壳,防止火
药气体向后逸出并保证准确可靠的发射。
扳机引力--矗-武器成待发状态后,扣压扳机使之击发所需之力。扳机引力要适中,
太大,易变更瞄准位置;过小,则易偶发。
扳机护圈----一般位于机匣下方,半圆形或半卵形,其作用时保护扳机,防止偶发
。
闭锁间隙----又叫弹低间隙。武器闭锁后,当枪机与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紧贴,枪
弹以斜肩或底沿与枪管紧贴时,枪弹底面与枪机弹底窝平面之间的距离称为弹底间隙。
若枪弹底平面与枪机弹底窝平面紧贴,则枪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闭锁间
隙。
导气管----连接于导气式武器身管上的管筒,内有活塞,活塞杆的一......>>
问题四:我的世界怎么做手枪 要机械mod
我知道 这个先要合成木匠工作台
在合成台上这样摆
,然后再右键木匠工作台这样摆
你就合成出一个钻石手枪了,还有上面的钻石换成木头就是木头手枪
可以换成木头 圆石 铁锭 金锭 钻石 绿宝石
问题五:最简单的枪的制作方法・ 纸灯笼制作方法1:用细铁丝扎一个长方体,然后贴上花纸就OK! 方法2:三根等长铁丝弯三个圆,周围用皱纹纸糊起来一个纸桶,底下可以粘一块同样大小的圆形硬纸板,纸板上面可以放蜡烛,也可在纸板上按个图钉以固定蜡烛,上面的硬纸板剪个洞,拴上绳子,就OK了,很简单,还是折叠的呢 方法3:用纸皮做一个四面的长形灯笼,先在四边想好图案,用剪刀和界纸刀弄好,找张宣纸弄皱摊平后用水粉颜料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等干透后贴在刚做好的长形灯笼外面,想点燃的蜡烛后能衬托出四边的图案,可以在里面再用一个小纸盒垫高。
问题六:最简单的会射子弹的手枪怎么做 一个够结实的管子,一头堵死、钻个孔,塞上火绳,另一头灌点能爆炸的东西(一般考虑黑火药),塞块球形的东西进去,压实,搞定。
这就是最早的步枪,管子短一点就变成手枪了
愿意的话可以假装握柄和准星,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问题七:最简单的玩具枪怎么做 工具
一根透明塑料细管(圆珠笔芯管,或者洗发水压嘴头下边的管,都可以),一把刀,砂纸,钢锯。水,废纸。
方法
1用刀把细管10厘米左右长(两头齐),再把筷子用钢锯截出来。先截掉尖部,再拿细管比着长短截成最后一个图那样。
2用管对比筷子,在筷子上做记号,再用刀开始削,把筷子削至能插入细管,穿梭自如即可,直径要一样,留出手柄部分。
3用砂纸把尖锐部分磨去,通身磨光滑。
4这个玩具qiang构造很简单,(一根棍和一根管),下面介绍怎么玩。准备一杯水,一块纸(什么纸都行)
5把纸撕一小块纸,在水里沾湿,团成团儿塞进细管里。
6把细管一头朝下顶桌平面上,一手扶管,一手用qiang栓往下,反复撞击,压得越是越好。
7再团一块湿的纸团,在管的另一头塞进去,最好一手握管,一手那qiang栓往里推。推到管中气压到了一定程度,忽听“嘭”的一声,第一个纸团,瞬间被射出。
当然里边剩的那个纸团,还可以接着给它在桌子上捅压,它就成了第二发子弹。如此反复。
问题八:狙击枪是怎么制作的 设计,验收,定型,量产,装备……就是这样,狙击枪比一般枪精度要求高,所以对材料技术方面要求要更高,验枪也更复杂。你是想 础己 制作?
问题九:学做枪钢笔手枪怎么做 钢笔手枪是属于间谍用品,是典型的特殊装备,这个民间没有会做的,再说私人制作武器是违法行为,
在英国军人的口中,斯登冲锋枪被戏谑的称为水管工人的杰作。其实从外观上来看,斯登冲锋枪绝对是二战时期最难看的冲锋枪没有之一。整个枪身就是由几根看似非常简陋的钢管焊接而成的。但是在二战中,斯登冲锋枪确实英国和其盟友绝对的主力冲锋枪。虽然早期的斯登一直存在可靠性问题,但是在改进的过程中,斯登不仅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英国还研制出了斯登的消音版本,由于名字被命名为Mk.IIs所以被很多人戏称为斯登-s。不过有一说一,斯登-s冲锋枪是二战中最成功,最著名的微声冲锋枪。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守的英国陆军并不欣赏冲锋枪,认为其射程很短,而且射速过快。甚至很多迂腐的官僚还说冲锋枪的射速会让士兵在短时间内打光子弹,然后被敌人的步枪一枪爆头。所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英国都没有装备什么像样的冲锋枪。但是在英法联军对抗德军的时候,很快就被德国的MP38冲锋枪打的晕头转向。虽然英国一边根据缴获的MP38冲锋枪进行研制,一边从美国购买大量的汤姆逊冲锋枪应急。但是由于德国潜艇部队的存在,即便是强如皇家海军,也无法很好的保护运输船队。而且汤姆逊冲锋枪的生产速度很慢,并不适合当时的英国军队。
虽然斯登非常丑陋,但是它能够被快速生产的特点却是当时的英国最需要的。而且从其简陋的外表,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英国是何等的窘迫和焦急。而且由于是匆忙研制出来的产品,所以英国部队对于这款武器深恶痛绝。因为他实在是太不可靠了。最早的斯登冲锋枪的闭锁机构就是简单的将枪栓挂起来。而在弹簧的作用下,稍不注意斯登冲锋枪就会自动解脱保险。从而在衣带的勾挂下引起走火。甚至吊在地上也有可能打上两枪。
而且当时的斯登冲锋枪实在是太怪异了,导致很多士兵拿到之后一直很费解到底该如何使用这支钢管枪。而且为了简化生产,当时的斯登冲锋枪为了省下一些钢铁材料,甚至将枪托和手柄进行了合并。这让很多士兵认为,而且枪托完全就是一根钢管。这让很多士兵自嘲使用这支武器,首先需要一双手套,然后需要一条垫在肩膀上的毛巾。特别是在冬天,士兵甚至不愿意触碰斯登冲锋枪。幸亏欧洲的冬天不像俄罗斯。否则设计师的族谱可能都会被士兵的喷上天了。
虽然斯登是一支丑陋的冲锋枪,但是他的产量一度达到了400万支。这样的数量让其不仅仅装备英国军队,还被空投给了各种各样的抵抗组织。而我国军队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斯登冲锋枪。但是有趣的是,在我国不仅仅有斯登,还有MP18。所以很多人容易将其弄混。其实分辨方式很简单,MP18的前方有一个充满空洞的散热器,而斯登没有。
制作简易皮筋枪步骤如下:
1、找到合适的Y字形状的树杈或筷子,用小刀将树杈上面两头削出一圈凹陷(系橡筋),将2cm橡皮处理成椭圆状,将1\4处两头扎出小圆孔,将橡皮筋穿过橡皮俩孔再将橡皮筋两头用细绳捆扎在事先削好的Y树杈上。调整,制作完成。
2、其他和上面相同,主要是橡皮选择和制作上变化。橡皮选用自行车破内胎橡皮,用小刀割制成一o一形状,再捆扎牢,制作完成。
3、将弯树杈用刀和打磨工具修理成抢把形状,把上部修理出枪管得位置。接着,将钢管安装在把上,然后密封牢固并在钢管后部打孔(小孔),用钢丝制作装针,连接扳机安装好。制作完成!
皮筋枪是什么?
皮筋枪是一类经典的玩具,多以木质材料或金属材料为枪身,通过简单的设计,巧妙地利用橡皮筋自身弹性势能作为动力,将橡皮筋自身作为子弹进行发射。
皮筋枪,顾名思义是以我们熟悉的橡皮筋为主要动力的一种玩具枪。与弹弓不同,皮筋枪中的橡皮筋不仅为枪体提供动力,同时也作为枪的子弹被发射。
皮筋的柔韧度,以及弹性的有限程度恰到好处地控制了皮筋枪子弹的“威力”。这也使得皮筋枪成为与普通弹弓、屡次引发惨剧的仿真枪等玩具相比,父母更加放心的玩具之一。
皮筋枪在国内外均颇具“人气”,尤其对于出生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国人来说,皮筋枪是童年最经典的玩具之一。
相比其他玩具,皮筋枪具有动手性强,安全,易组装等优点,超过七成出生于该年代的男孩曾经制作或使用过皮筋枪。进入21世纪后,皮筋枪已不仅是一类儿童玩具,因其蕴含的年代记忆和改进潜力巨大的制作技巧,也成为收到广大收藏者及模型爱好者的推崇。
传统的皮筋枪多数由手工制作,外形大多相对朴素。随着对于皮筋枪收藏和赠送需求的日益增长,已经出现了部分专门制作皮筋枪的厂家,如国外的MAGNUM及国产的“迈极”等。
皮筋枪相对于其他玩具枪更加安全,既能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又能防止惨剧发生,不过还是建议消费者在选购玩具枪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产品的安全性,避免购买“三无”产品,留下安全隐患。
主要是这玩意太丑了,并且结构简单,乍一看就像不同的钢管组成。而且司登的英文复数形式STENS(设计师雷金纳德·弗农·谢泼德Reginald Vernon Sheppherd和设计师哈罗德·约翰·特平Harold john Turpin,两位设计师性的首字母以及英国恩菲尔德皇家兵工厂Enfield的首两个字母组合而成)与英文STENCH(恶臭)读起来有点像,因此当士兵初见时,对这种冲锋枪很不屑,甚至嘲讽到“臭不可闻”,但是事实证明英国也离不开真香定律。与当时德国的MP38,美国的汤姆逊相比,司登冲锋枪将成本压低到难以置信的成本。该枪的成本不到11美元,而同时期的汤姆逊冲锋枪的价格则达到了70美元,一把汤姆逊的价格就可以买7把司登冲锋枪还有余,比德国的鲁格P08手枪还要便宜。
英国冲锋枪的起步其实还是比较晚的,直到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才发觉冲锋枪在巷战,阵地战,游击战中的巨大作用,在此之前英国甚至没有制式的冲锋枪,但是美国的汤姆逊冲锋枪实在是太贵,(这个时候美国的M3冲锋枪还没出来)于是英国打算自己研制一种便宜,并且适合大量生产的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采用了自由枪机式的自动方式,整把枪由成型的钢管和冲压件组成,并且通过焊接,铆接的方式结合。力求最大程度上的压缩成本。为了提高产量零件能省就省,甚至没有专门的保险结构,最终导致司登冲锋枪只有64个零件,绝对称得上零件最少的冲锋之一。
虽然简陋了点,至于说外观,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的这颜值还可以,事实证明我的眼光还是比较符合东方人的眼光的哈,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抗日神剧的导演,不管日期对不对,也不管司登冲锋枪流入中国的数量多少,就使劲往神剧里整。
司登冲锋枪可以使用长度28.9~30㎜之间任何9㎜的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枪弹的来源对于当时的欧洲来说非常丰富,不像日本的歪把子机枪还得使用专门的减装弹。而且由于司登冲锋枪采用侧面供弹的方式,使得火线高度有效的降低,增加了射击人员的安全性。
但是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有优点就会有缺点。最为令人诟病的就是司登冲锋枪特别容易走火,甚至不小心掉在地上就会发生走火的事故。其次由于枪管与全枪的长度比太小,只有0.25,因此精度并不理想,不过考虑到冲锋枪一般在较近的距离使用,问题也不是特别的大。
总而言之,司登这种将成本控制到极限的冲锋枪,在二战完全称得上一款优秀的冲锋枪。他的产量也说明了一切,据统计在1942~1944年间,就生产了超过200万支,在达到生产高潮的1943年,平均一星期就生产超过47000支司登II型冲锋枪。
火门枪是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我国古代的火铳就属于火门枪的一种。火门枪有一个铸铜或熟铁制造的枪管,枪管的低端密封,只在靠近尾端的枪管正上方留有几毫米大小的点火孔(火门),以用来点燃火药,也有的制作精良的火门枪会给火门按上可以旋转的盖子,以用来防风、防漏、防潮,这种现象在东西方都出现过,但不是主流,人们最多会在火门的周围制造出一个用来聚集火药的环形。
首先,取一块钢铁、熟铁(注意一定不能使用生铁),然后置于锻铁炉上加热,直到其红热便于加工为止。然后准备一个U形的金属模具,以用来加工枪管。
因为铁板的中部因为模具的关系,是被架空的,当铁锤打击这个部位时,铁板就会逐渐下陷。
敲打铁板的锤子也不是普通货色,而是一个特制的球面锤,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工。
金属在脱离高热的热源后,很快温度就会降至室温,所以需要不断的加热→捶打→加热→捶打,这是一个非常耗费体力的活。
经过几次捶打的铁板慢慢的变成了U形,但还需要继续之前的操作。
在捶打的过程中,要随时改变铁板和模具的位置。
经过不断的捶打,铁板的两侧快要合拢了。
经过不断的敲打,铁管终于成形,但这距离工作结束还有很长路要走,某些地方的人们还会使用第二层铁板包裹枪管,也就是双层枪管,以防止枪管炸裂。接下来需要往已经成形的铁管里插入一根粗细均匀的圆铁棒,铁棒的粗细决定口径。
接着重复之前的操作,不断的加热→捶打→加热→捶打,逐渐的使铁管上合拢的痕迹消失。
这个时候就不能在继续使用原本的球面锤了,现在是时候换上凹面锤了,这个凹面锤起到的作用和模具相同,需要不断的变换位置,让大锤不断的敲打,使铁管逐渐成形。
终于经过长时间的捶打,铁管原本重合的边缘缝隙已经不见了,大小和厚度也达到了设计,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普通的平面锤对铁管的形制进行定型了。
在古代,古人们不喜欢圆柱状的枪管,反而更喜欢带有棱面的枪管,因为这种形状的枪管更容易固定在枪托上。
经过整形后的铁管就可以把铁棒取下来冷却了,注意一定要让铁管慢慢冷却决不可使用冷水降温,否则铁管极易变形、变硬。
冷却后的铁管就要使用车床加工铁管内部了,钻头会把铁管内的不平之处钻的非常通透、平直。
经过几次的钻取,铁管内部已经变得非常平直了,接下来就需要打磨壁厚了,厚度均与的枪管是最好的。
最后经过上述的操作后,一根合格的火门枪枪管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需要为火门枪配上枪尾了。
火门枪的枪尾一般使用焊接封门就行,但是为了清理方便,有一部分是用螺丝封门。
火门枪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木床式,即用一个要比枪管宽大些的枪托牢牢的把枪管固定在前段的木槽里,然后再箍上多个铁箍加固,此种火门枪的制作技术来自早期火炮,火门枪的别名手炮就源于此。
第二种是套管式或长杆式,直接将木杆插入枪管的尾銎即可,要是火门枪发射完来不及再次装填还可以当作冷兵器使用,中国的火铳、三眼铳就是其中代表。
他拥有几个二战之最,它是公认结构最简单、做工最粗劣、造价最低廉、外形最丑陋、最受盟军士兵痛恨的武器。
1940年,英国仓促参战,向美国订购汤普森冲锋枪以解燃眉之急,同时模仿德国MP28设计了兰开斯特冲锋枪。敦刻尔克大撤退过程中英军丢弃了大量武器装备,事后英国军方深刻反省,认为武器装备必须造价低廉,大量生产装备部队,损失了也不心疼,可以随时补充。1941年,英军提出设计一款新式冲锋枪的要求,主要就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恩菲尔德兵工厂的谢泼德(R. V. Shepard)和特宾(H.J. Turpin)提出的设计被英军采用,被命名为司登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由47个零件组成,结构非常简单,绝大多数组件是冲压而成,只有枪机和枪管需要机床作业。枪托是一根钢条和一块钢板焊接而成,枪身是一根钢管,透过枪栓槽可以看见里面的弹簧。这款枪的设计理念是赤裸裸的实用主义,在满足最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正因为如此,司登冲锋枪的造价仅仅10美元,英国二战期间制造了大约4百万支,不但大批装备英联邦部队,还空投给欧洲各地的抵抗组织。司登冲锋枪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特点也被敌方赏识,纳粹德国在二战末期苦于原料短缺,开始生产MP3008以替代MP40,而MP3008整个就是司登冲锋枪的翻版。
司登冲锋枪全长76公分,空枪重3公斤,使用9 x 19毫米鲁格/帕拉贝鲁姆手枪弹,30发弹匣,枪口初速每秒钟380米,射速每分钟550发,有效射程100米。司登还是二战当中唯一可以安装消声器的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有两个致命弱点,让盟军士兵牢骚满腹。首先它的弹匣和供弹装置照抄德国MP38,经常会卡壳;其次它的保险装置很不可靠,稍微一碰就会走火,不少盟军士兵还没到达前线就被自己的冲锋枪击伤甚至毙命。二战中盟军搞出不少草菅人命的武器,这方面司登冲锋枪跟谢尔曼坦克有得一拼。正因为这些原因,在意大利作战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就拒绝换装司登,仍旧使用汤普森冲锋枪直到战争结束。无论如何,司登冲锋枪庞大的数量和简单的构造,使其依然在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战后司登冲锋枪一直服役到1953年,然后被斯特林冲锋枪取代。
材料:圆珠笔笔芯塑料管、粗细合适的粗铁丝。
原理:利用橘子皮和笔芯塑料管建立密闭空间,通过铁丝推动橘子皮压缩空气实现发射。
制作方法:1、准备一根用完的最老式的圆珠笔笔芯(不是现在中性笔这种),笔芯是那种上下一般粗细的细塑料管加黄铜色圆珠笔头结构的那种,需要先写完所有的圆珠笔油,然后把那个金属笔头拧下来,得到一根干净完整的塑料管。
2、当年通常是用牙齿将塑料管的一头距离大约3毫米左右的地方均匀的咬出一圈完整的凹印,用于填充橘子皮的时候能够固定橘子皮在顶端作为子弹。
3、笔直的粗细合适的铁丝具备足够的硬度并且直径正好和塑料管笔芯的内径相符,长度要略长于塑料管笔芯2到3个厘米,最好一头拧成封闭的问号,一个是方便发力,另一个是不容易伤到自己,关于铁丝部分可能需要用到钳子。
4、一个新鲜的橘子,剥开吃掉,尽量保证橘子皮的完整。右手拿起橘子皮,用食指托住一瓣橘子皮,左手拿起塑料管,然后用塑料管没有凹槽印的那头顶向食指对应的橘子皮,压入塑料管内径轻轻拧两下,保证切割完成后放下橘子皮,用铁丝将塑料管内径的橘子皮慢慢顶到另一头有凹槽的位置,子弹上膛完毕。
5、用同样的方法再次切割橘子皮进入塑料管内径,用铁丝慢慢推进1到2厘米,底火准备完毕。然后瞄准目标,快速推动铁丝,管内空气被压缩后形成推力从顶端将凹槽控制的橘子皮射出,发出清脆的砰声并伴随橘子皮的清香,目标被清除。同时用于底火的那小块橘子皮变成了子弹,顺利上膛,再次填充底火就可以继续发射了。
注意事项:凹槽可以试枪后多次调整,增加气密性;橘子皮不要用太薄或太厚的,可以一次切割两层增加气密性,发射的可以更远,声音也可以更响。
枪管是枪械的核心零件之一,通常是以耐热不易变型的金属管打造而成。当子弹被击发时,火药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推动子弹通过枪管,以高速射出枪外。
在古代,枪管是被铸造出来的。当时人们觉得铸造是最好的方法,但很快就发现,铸造的枪管普遍偏厚,枪头重,射击时会严重影响到枪的精准度。而且铸造工艺在冷却时,非常容易产生气泡,很难做到枪管内膛表面光滑。
枪管作为枪械的重要部位,也是整枪工作环境最恶劣,机械性能要求最高的部位,经常要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这种条件下,对于枪管的结构强度要求很严格。如果质量不达标,不仅影响射击的精准度,可能还会出现炸膛的情况。一根枪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此枪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因此枪管的加工工艺也变得尤为重要。
枪支在射击时,枪管内部要承受几百兆帕的压强,相当于几千个大气压。也就是说,在枪管内部,每平方厘米要承受几千公斤的压力。国产小口径步枪弹的膛压大概在280-290兆帕,而北约小口径步枪弹的膛压要达到350兆帕以上。
枪管用的铁棒不是普通铁棒,叫做枪管毛坯。枪坯在钢铁厂铸造成型,再经过机床切削成合金棒后,就可以运送至造枪厂,枪厂根据生产的枪型把合金棒加工成设计的外形,随后开始钻孔,此时的合金棒就成为“无缝钢管”,接着就是造枪的核心技术——拉膛线,最后完成渡漆,一支枪管就此诞生。
制造优质合金枪坯所需材料是很难搞到的,1890年汉阳兵工厂生产的第一批200支汉阳造,所使用的枪坯就是高价从日本进口的;俄罗斯高精度狙击步枪T5000所使用的枪坯是从美国进口的。(生产T5000的ORSIS步枪公司是民企,所以不在西方国家限制范围)
枪械进入到膛线时代和口径制式化之后,枪管的内部变得很复杂,并且子弹发射药的能量释放也成倍的提高(现代子弹的发射药是采用的硝化棉+硝化甘油双基发射药),这就需要枪管有非常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而使用铸造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制造出来合格的枪管。
枪管制造不能使用常规的铸造方法,因为常规铸造方法是使用模具浇灌出来的,而这样打造出来的枪支在硬度和韧性上是比较差的,所以枪管为了保证质量,必须使用冷锻的方法进行制造。
冷锻一般是用钻头钻出来的,这种技术制造的枪管可以承受连续射击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可以更好的保证射击的精准度。冷锻技术对于枪支的安全性和射击精准度都是一次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也正是如此冷锻技术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枪管的制造中。
目前大部分突击步枪、轻机枪和手枪的枪管都是由冷锻机敲打出来的。这个设备外表不起眼,但是技术等级很高,需要有非常好的控制才行,捶打和旋转要均匀同步,如果锤头速度不一致,就会将枪管打变形,形不成规则的圆形。
枪管的生产制造流程:枪坯在钢铁厂铸造锻打成棒材,去除内部的气孔,然后送到兵工厂进行后续加工。兵工厂收到钢棒料后切割成段,去除缺陷多的外皮,然后用深孔钻在钢棒中心打出通孔。
再使用一根与膛线一样纹路的钢质内芯穿过去,然后一头卡在冷锻机的卡盘上,由四个黄铜制成的锤头,在冷锻机卡头慢速旋转下均匀的敲打毛坯,使其拉长。最后枪管还需要打磨抛光内外表面,进行镀铬等表面处理,才能达到使用要求。
这样加工出来的枪管,不仅内壁光洁,尺寸一致,膛线均匀,还具有极高的整体机械强度和表面硬度,适当的表面粗糙度和膛线深度缠距,才能充分起到控制子弹旋转和射出方向,提高射击精度的作用。
总之,现代枪械制造貌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完备的大工业基础去支持,全世界可以制造枪械的国家仍然是少数工业强国,生产厂家也都是有着百年历史的知名企业,其它国家要想大规模制造性能稳定,质量优良的枪械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尤为需要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
二战时国民党用的冲锋枪叫斯登式冲锋枪。它是一支威力颇好的武器;其次是成本低;第三是便于迅速大量生产。”(二战中总产量高达375万支)
司登冲锋枪由47个零件组成,结构非常简单,绝大多数组件是冲压而成,只有枪机和枪管需要机床作业。枪托是一根钢条和一块钢板焊接而成,枪身是一根钢管,透过枪栓槽可以看见里面的弹簧。
司登冲锋枪有两个致命弱点,它的弹匣和供弹装置经常会卡壳;其次它的保险装置很不可靠,稍微一碰就会走火,司登冲锋枪庞大的数量和简单的构造,使其依然在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扩展资料:
在二战的时候,很多的盟军士兵有两种受伤或者是死亡的方法,第一种是被敌军打死,第二种就是被斯登冲锋枪打伤或者打死,以至于当年的很多部队都要求携带斯登冲锋枪的士兵走在队伍的前面,以免误伤了自己的战友。
并且英国自己的军队深深的相信,这款枪只要在战场上扔出去,绝对会自己走火杀伤敌人,后来就慢慢的成为了盟军最痛恨的武器之一。
斯登冲锋枪的威力还是可以的,司登冲锋枪备弹32发,重量不到6斤,能够实现550发每分的射速以及200米的有效射程,这款枪在战场上还是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再加上成本低,构造简单易生产,威力还不错,最终还是生产了超过400万支,成为一款二战名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斯登式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