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长3米的钢管,从一端开始,先30厘米锯一段,再20厘米锯一段,这样长短交替地锯成小段,
全部锯完需要108分钟。
分析:根据“先30厘米锯一段,再20厘米锯一段,”看作先锯30+20=50厘米的小段,共锯:300÷50=6(段),那么可锯出30厘米和20厘米长的都是6段。
所以整根钢管就锯成了6×2=12(段),锯的次数是:12-1=11次,那么休息的时间间隔数为:11-1=10次,全部锯完需要的时间=锯11次的时间+休息10次的时间,据此解答。
(1)3×100÷(30+20)
=300÷50
=6(段)
(2)6×2=12(段)
8×(12-1)+2×(12-1-1)
=88+20
=108(分钟)
答:可锯出30厘米长的6段,20厘米长的6段;若每锯一段要8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108分钟。
扩展资料:
本题是复杂的植树问题
难点是:需要把30厘米和20厘米长的看作一个整体考虑。
知识点是:段数=间隔数+1,休息的时间间隔数=锯木的次数-1
需要注意最后一次锯木不需要再休息2分钟。
都可以,但硬些的要用细齿的,反之宜用粗齿的,但多数在做这个操作时不正确,在操作时要锯透一面后转动一下管子,在继续锯,不能一锯到底。这样会伤害锯齿。
锯条的锯齿按一定形状左右错开,排列成一定形状称为锯路。锯路有交叉、波浪等不同排列形状。锯路的作用是使锯缩宽度大于锯条背部的厚度,防止锯割时锯条卡在锯缝中,并减少锯条与锯缝的摩擦阻力,使排屑顺利,锯割省力。
锯条的材料与结构:
锯条的规格以锯条两端安装孔间的距离来表示(长度有150~400mm)。常用的锯条是长399mm、宽12mm、厚0.8mm。
锯条的切削部分由许多锯齿组成,每个齿相当于一把錾子起切割作用。常用锯条的前角γ为0、后角α为40~50°、楔角β为45~50°。
锯齿的粗细是按锯条上每25mm长度内齿数表示的。14~18齿为粗齿,24齿为中齿齿为细齿。锯齿的粗细也可按齿距t的大小来划分:粗齿的齿距t=1.6mm,中齿的齿距t=1.2mm,细齿的齿距t=0.8mm。
一根长为10米的钢管,工人叔叔想把它锯成长为0.8米的小段,最多可以锯12段。
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题意计算:
10÷0.8=12.5
因为12<12.5<13
所以最多可以锯12段
扩展资料: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答案为108分钟。
解题思路如下:
(1)3×100÷(30+20),
=300÷50,
=6(段);
(2)6×2=12(段),
8×(12-1)+2×(12-1-1),
=88+20,
=108(分钟),
答:可锯出30厘米长的6段,20厘米长的6段;若每锯一段要8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108分钟.
扩展资料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分配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 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群中的乘法运算不再要求满足交换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注: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不用写,或者可以写成·。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1÷(5+1), =1÷6, =
答:每段占全长的
故答案为:
|
6+6=12分钟
请好评
~在右上角点击【评价】,然后就可以选择【满意,问题已经完美解决】了。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