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有哪些钢管厂?
无锡市南方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无锡市灵山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钱桥钱威路110号
话:(0510)83201054
无锡市蓝鹏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电话:(0510)83238218
无锡市华云钢管厂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钱桥镇钱威路100号
无锡市达源钢管厂
地址:恒新路8
无锡市恒祥特种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无锡市宏力陶盛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
无锡奥波冷拔特异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振达钢管厂-公交车站
途径公交车:58路,
90,
90路支线,
610,
惠山区政府专线
锡北特种异型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
电话:(0510)83726566
无锡腾龙金属钢管厂
地址:无锡市玉龙路附近
无锡市前洲无缝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无锡市振良冷拉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无锡市大大精密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无锡市长安通用钢管厂
地址:无锡市长欣路附近
前洲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天佳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电话:(0510)83269518
锡山区中华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江苏溧阳钢管厂
地址:无锡市锡甘线附近
滨江异型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长山大河港西路18号
华西无缝钢管厂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溧阳市上钢劳动钢管厂无锡中储经营部
地址:无锡市崇安区锡沪路183号
前洲无缝钢管厂西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南方钢管厂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锡泰路566号
中华钢管厂颂华起重机公司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上海劳动钢管厂是生产热浸镀锌钢管,焊接钢管、钢塑复合管的专业工厂。建厂已有五十年历史,是国内最早生产直接钢管的企业之一。六十年代,我厂自行研制、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条全连续热浸镀锌钢管生产线。目前,本厂拥有高频焊管机组六条(Ø19-Ø219mm),热镀锌机组两条,钢塑复合管生产线两条及纵剪机组三条。年产量达12万吨以上。本厂产品注册商标为“银河”牌。
金坛市不锈钢管厂
溧阳市昆仑钢管厂
常州电力钢管厂
武进市诚意精密钢管厂
武进市前黄钢管厂
武进市鸣凰钢管厂
江苏立新钢管厂
武进县郑陆合金钢管厂
常州市新亚微型不锈钢管厂
武进市电力不锈钢管厂
常州市不锈钢管厂
武进市第三钢管厂
江苏武进不锈钢管厂
常州市苏南镀锌钢管厂
常州市广福无缝钢管厂
常州市华东不锈钢管厂
常州市西林钢管厂
常州市新区钢管厂
常州市万事达异型钢管厂
常州西域钢管厂
溧阳市上钢劳动钢管厂
溧阳市上钢劳动钢管厂
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溧阳联合钢管厂
溧阳市力新钢管厂
金坛市不锈钢管厂
金坛市明进钢管厂
常州钢管厂有限公司
常州市合达精密钢管厂
江苏武进不锈钢管厂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市常剑钢管厂有限公司
常州市未来精密钢管厂
..........................
常州做钢管的大大小小的生产厂和小作坊有500多家,太多了不想列了
更多的你可以到常州工商局去查。
.苏州河整治与黄浦江的治理以及与苏州河支流的治理协调一致,总体改善整个区域的水体环境质量;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与该流域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相结合;
.2000年以前以消除黑臭、改善水质、治理脏乱、建设绿化为重点;
.根据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近、远期目标和时间进度要求,合理规划,分步实施;
.以控制污染源排放为先,优先考虑充分发挥和增强现有污水截流系统的功能;
.优先考虑污水的截流和集中处理,达到接管或排放标准,实行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管理;
.以截污、调水、清淤、绿化工程为主体;
.权衡资金投入的可能性,整体评估整治措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优先控制的污染源次序是:工业>生活>饲养业>种植业。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沿岸截流泵站旱天直排改造工程
.目的: 避免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的截流泵站因旱天保养开泵时向苏州河排放污水,消除不必要进入苏州河的污染负荷。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泵站在定期调试和降水前先行开车的运行制度导致泵站向苏州河排放大量污水。
.预期效果: 确保定时试车时不向苏州河排放废污水, 旱季不允许泵站向苏州河排水, 下小雨时尽量不排水。由此削减排放苏州河的COD污染负荷量约为 12 吨/日。
.投资费用:3,112万元。
.项目说明:在通往苏州河的雨水出水管上安装闸门和敷设回流管,使直排污水回流至截流管或泵站的进水池。工程涉及十七座截流泵站:古北、华师大、林家巷、曹家巷、复兴村、华阳、宜川(西)、康定、华盛、西藏(北)、江西(中)、福建(中)、福建(北)、乍浦、新客站、东新村、广肇。
本工程计划在1998年上半年完成。
(华漕港~丹巴路)直排苏州河污水截流工程
.目的: 利用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对直排苏州河干流的污染源实施截流, 封堵沿河企事业单位的污水排放口。截流丹巴路、古北路以西至华漕沿苏州河28家企事业单位直排苏州河的污水、市政管道自流出的污水和市政泵站的污水,将华漕港~丹巴路段纳入合流污水治理一期范围,从而减少苏州河上游段的污染负荷。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运行后,古北路和丹巴路以西至华漕段苏州河干流两岸直排点源以及泵站输入苏州河的污染负荷仍然相当大,是苏州河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预期效果: 据初步测算, 实施本方案可减少华漕港~丹巴路苏州河干流段的废水量约2.24万立方米/日。
.投资费用:1,926万元。
.项目说明:
苏州河北岸现有上海哈特玩具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污水量约计197立方米/日,由区环保部门督促六家单位对其排放污水进行就地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附近水体;
苏州河南岸:现有天原化工厂等22家单位和芙蓉江泵站等2座市政排水泵站,污水量约2.24万立方米/日。其污水截流方案为:
劳动钢管厂~长江路泵站段:对原西干线8#支线的φ600~φ1200污水管进行除淤疏通,恢复其通水能力,沿线16家单位的污水截流后由长宁路泵站送入合流污水治理一期排放系统。
.华漕港~劳动钢管厂段:将结合苏州河支流污水截流工程方案,敷设φ1200管道,沿外环线由北向南进入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南线总管。近期暂时与原西干线8#支线连通接入合流污水治理一期排放系统。
.对芙蓉江泵站等增设截流设施,污水截入天山污水处理厂。
本方案要求在 1998 年完成。
支流污水截流工程
.目的: 削减苏州河六条主要支流(彭越浦、真如港、木渎港、新泾港、申纪港、华漕港)输入干流的污染负荷,同时改善支流的水环境质量。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苏州河6条主要支流的水质污染程度更甚于苏州河干流,在合流污水截流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由这些支流输入苏州河的污染负荷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此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支流的水环境质量也需要改善。
.预期效果: 规划建设的支流污水截流工程接纳的污水容量为 40 万立方米/日左右。苏州河的CODCr负荷可以削减大约 40 吨/日。
.投资费用:605,000万元。
.项目说明:规划的支流污水截流工程按苏州河北片和南片分别建设截流管线。苏州河北片敷设南大路污水干管和新村路污水干管,将27.23万立方米/日污水纳入现有的污水截流系统的西干线。南大路污水干管的走向沿南大路 (从沪嘉高速公路口起) 向东一直到西干线,通过泵站将污水输入西干线。江桥、中槎浦沿线的污水通过规划在外环线敷设的污水支管输入南大路污水干管。南大路污水管的服务范围为 22 平方公里,接纳的污水总量为每天 20.23 万立方米。新村路污水干管的走向为从汶水路南侧开始向南至真南路折向东沿真南路和新村路向东接入现有的西干线新村路泵站。新村路污水管的服务范围为 7.5 平方公里,接纳的污水总量为每天 7 万立方米。苏州河南片支流截流系统的服务范围为 33 平方公里;接纳污水容量为每天 13.5 万立方米。拟在南片沿吴翟路和北翟路以及虹梅路和吴中路敷设污水管与规划中的外环线污水管道接通。近期计划将南片13.5万立方/日的污水接纳入吴闵污水截流总管;远期计划纳入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南干线。支流污水截流系统服务区外拟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经处理的废水以支管纳入该截流系统或向适当的地表水体排放。
支流污水截流系统工程的建设拟从 1998年启动,到 2005年全面完成。
支流建闸挡污工程.目的: 控制并削减由苏州河七条支流(木渎港、西沙江、小封浜、老封浜、黄樵港、北周泾和顾港泾)输入苏州河干流的污染负荷。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苏州河这七条支流的水质污染程度更甚于苏州河干流,在合流污水截流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由这些支流输入苏州河的污染负荷仍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预期效果: 支流建闸后预期可以将支流进入苏州河的CODCr负荷削减约 75 吨/日。
.投资费用:18,632 万元。
.项目说明:苏州河市区六条主要的支流中唯有木渎港未建闸,另外,上游尚有六条支流未建闸。如果这七条支流也实现建闸挡污,则支流仅在洪水季节或暴雨时期才向苏州河排水, 而此时的污染物浓度被稀释,故对苏州河水质的污染影响相对比较轻。计划在 1998年完成木渎港及上游六条支流六座节制闸和一座套闸建闸工程。
该工程计划在1998年底完成。
计划主要采用固定式人工曝气复氧系统,由计算机系统根据水位,流速、潮汐和水体溶解氧浓度进行动态自动控制。重点选择华漕以下,长寿路桥以上18公里氧亏最大的河段进行人工复氧。可将固定式曝气系统建成苏州河的一个新景观。
该工程计划2005年完成。综合调水工程
.目的: 通过水利调度增加苏州河水流量,增大河道的输移容量, 加快流速,调活水体,提高水体的置换速度,减少污水团在河道中的停留时间, 恢复生态功能。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苏州河净泄水量较小,潮汐作用使污水团在河道内回荡。
.预期效果: 引清调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改善苏州河的水质。
.投资费用:122,700万元。
.项目说明:
综合调水一期工程拟在苏州河河口建成流量为60秒立米的调水泵一座,同时建设双向挡水闸门;在彭越浦北段东高泾和桃浦河北河口各建一座调水泵站,二座调水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60秒立米;在苏州河上游东大盈和小青龙港各建一座调水泵站,装机容量为60秒立米。通过闸、泵的合理调度,充分调用黄浦江涨潮水量和苏州河上游水量,经过桃浦河、彭越浦和东高泾泵站运行,加快苏州河水向蕴藻浜至长江口的排放,达到经常置换苏州河水的目的。
综合调水二期工程拟拓宽苏州河上游16公里瓶颈段,拓宽疏浚桃浦河、彭越浦和东高泾河段,提高调水能力。
该工程在2005年前完成。
虹口港、杨浦港地区旱流污水截流工程
.目的:通过工程实施,减少虹口港、杨浦港通过俞泾浦进入苏州河的污水总量。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两港流域总面积为21.58平方公里,总服务人口84万,目前每天要接纳近80万吨的污水,水体终年发黑发臭,水质指标超出国家地面水五类标准1.20倍左右。"两港"污水通过俞泾浦(苏州河市区段支流)向苏州河排放污水。
.预期效果: 利用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总管非雨季总量的空余能力,将虹口港、杨浦港两港流域系统的旱流污水纳入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的污水总管,远期纳入污水治理二期北线工程污水总管。通过工程实施,减少进入苏州河的污水总量。
.投资费用:108,919 万元人民币。
.项目说明:按照上海市污水规划,虹口、杨浦两港旱流污水纳入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北线总管。考虑到2000年前北线工程不可能建成,故拟利用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旱流期间的空余能力(一期总管雨天的满管流量为44.9立方米/秒,旱流期间其峰值为21.06立方米/秒,因此在旱流期间至少有23.84立方米/秒的空余能力)接纳虹口、杨浦两港流域系统的旱流污水,从而削减虹口港和杨浦港对苏州河的污染量。
本工程规划在2000年开工,2005年完成。
虹口港水系整治工程
.目的:控制虹口港水系河网的最高水位,保证城市防汛排涝的安全;加快水体置换,提高河网自净能力。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虹口港水系接纳数十家工厂的废水和上百万人口的生活污水,水体终年黑臭,水质劣于Ⅴ类水环境标准,河道普遍淤积,污水污物随潮排入黄浦江,恶化了黄浦江的水质,并通过俞泾浦加重苏州河的污染负荷。
.预期效果:通过疏浚虹口港水系河道,在同步实施虹口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的基础上,引入黄浦江水,提高虹口港水系的调蓄和输水能力,改造两岸长年失修的防汛墙,有效控制河网最高水位,保证城市防汛排涝的安全,提高河网自净能力,对消除虹口港水系常年严重黑臭现象具有显著效果。
.投资费用:61,516万元。
.项目说明:为满足地区防汛排涝安全和水资源调度的要求,拟疏浚河道,修建防汛墙,增建郝桥港、西泗塘、虹口港等3座泵站,总装机容量为70立方米/秒。为防止小吉浦接纳的雨、污水侵入虹口港水系,并有利于非排涝期水资源的调度,将在小吉浦南北两端建4×4米箱式涵闸各一座。同时对已建三座闸门进行必需的修建、改建,以适应闸门较频繁的启闭要求。对虹口港水系两岸开展综合整治,进行绿化建设。
本工程规划在2000开工,2005年完成。
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
.目的:防止污水西干线输送的城市原生污水在长江口近岸排放,从而避免对长江大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西干线建成通水于1971年,设计污水输送能力为70万立方米/日,在宝山区盛桥镇石洞口长江边未经处理排入长江,几十年来对岸边环境污染严重。
.预期效果:实施石洞口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一方面,能对原排入西干线的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达标排放,改善石洞口长江边的水环境。另一方面,也为西干线扩容,解决苏州河支流截污工程的污水出路和宝山区、嘉定区等城市化地区的污水出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投资费用:126,415万元
.项目说明:1993年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后,原属于西干线服务地区的绝大部分污水纳入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西干线目前实际水量为15~20万立方米/日。根据上海污水规划并随着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开展,西干线的服务范围将有所调整:嘉定、南翔和市区西北部的污水以及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大量原生污水将纳入西干线污水总管,2020年西干线服务范围内的规划污水量将增至170万吨/天。如此大量的原生污水再直接近岸排放,对长江水体将会造成更恶劣的影响。
本工程规划污水处理量为160万立方米/日,一期工程(至2005年)计划污水处理量为40万立方米/日。采用二级生物处理除磷脱氮AOO工艺,污水经生物处理达到出水水质标准后近岸排放。污泥处理采用二级中温消化浓缩脱水工艺。
规划石洞口一期污水处理厂1998年开工,2005年投入使用。
底泥疏浚处置工程
.目的: 减少底泥耗氧对水质的影响程度以及底泥再悬浮造成的污染。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底泥的再悬浮是苏州河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底泥的耗氧也加剧了水质恶化的过程。
.预期效果: 据估算, 可削减底泥进入苏州河水体的CODcr负荷量为 20 吨/日, BOD5将削减 8 吨/日, NH3-N量削减 5 吨/日。
.投资费用:27,027 万元。
.项目说明:苏州河底泥以有机污染为主, 具有明显的层序结构。虽然从总体上其重金属含量未达到荷兰制订的疏浚底泥的标准, 但一般高于土壤背景值。在市中心区污染严重的河段,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已超过加拿大制订的生物浓度水平。经测算,底泥耗氧量和速率与底泥中有机物含量及种类有关。苏州河表层浮泥中富含有机物, 在降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体中大量溶解氧, 稍加搅动就产生再悬浮,使河水变黑;内层底泥重金属含量较高,物质成份复杂,有明显臭味,有机物污染严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降解,并将降解过程产生的硫醇、硫化氢等有恶臭的气体释放到水体中。工程将结合航道的疏浚挖除河道的底泥, 可考虑采用小型挖泥船分河段疏浚底泥或采用水动力方式疏浚底泥。对疏浚挖除的底泥进行有效处置和废物利用,避免两次污染。
该工程规划在2000年开工,2010年完成。
河道曝气复氧工程
.目的: 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 加快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苏州河有机污染严重, 溶解氧浓度极低,这已成为水体自净能力的限制因素。
.预期效果: 通过往水体曝气复氧,明显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加速苏州河的水质改善, 恢复苏州河水体的自净能力,为鱼类生存创造必要的条件。
.投资费用:18,724 万元。
.项目说明:
在水和废水处理过程中, 曝气充氧的生物降解被广泛的应用。如果苏州河水体中的溶解氧恢复到 3 毫克/升以上, 能使水体中的好氧生物降解过程正常进行, 可以消除黑臭现象,并有利于水体生态系统的逐步恢复。在夏季, 水体中生物降解增强, 对溶解氧的消耗也明显增加, 水体自然复氧过程变弱, 因此氧亏极大。在这种情况下, 人工充氧的效果更能充分体现。国内有北京亚运会期间对亚运村附近河道充氧的实践, 水质改善效果明显。国际上有美国的特拉华河、英国的泰晤士河和日本大阪市河流曝气成功的经验。
计划主要采用固定式人工曝气复氧系统,由计算机系统根据水位,流速、潮汐和水体溶解氧浓度进行动态自动控制。重点选择华漕以下,长寿路桥以上18公里氧亏最大的河段进行人工复氧。可将固定式曝气系统建成苏州河的一个新景观。
该工程计划2005年完成。 苏州河水面保洁工程.目的: 通过采取综合保洁措施,减少对河水的污染,改善苏州河的形象。.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苏州河水面肮脏不堪,漂浮大量垃圾、杂物和浮油等,对河水的污染严重。.预期效果: 明显减少进入苏州河的垃圾量和杂物等, 河面可以保持基本清洁状况。.投资费用:3,030万元。.项目说明:.实行"门责管理"措施,建立市、区、街、居四级管理体制, 成立专职的监察执法队伍,加强"门责"检查、监督、执法, 督促沿岸单位落实"门责"规定的保洁责任,确保苏州河沿岸卫生达标率在 95%以上。.加强环卫监察执法力度。配备执法管理交通工具, 要配备 4 艘监察艇、20辆摩托车, 10辆监察执法车,增加巡察的频率,严格处罚违章。.增加水面保洁船舶和设施, 在苏州河增设4处拦网,新配备 9 只双体浮筏, 投放 20 只垃圾聚集筏, 增加4艘船收集船舶垃圾、粪便, 3艘船巡回打捞水面垃圾, 6艘清扫船(其中2艘为进口船),4艘监察执法艇。计划在1998年底完成。环卫码头搬迁工程.目的: 为了避免环卫作业码头在垃圾、粪便转运作业中对苏州河的污染,保证苏州河两岸部分地区产生的垃圾粪便能得到及时清运处置,改善苏州河的景观。.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苏州河沿岸设置的环卫码头在垃圾、粪便转运作业中污染苏州河的水质,并且严重影响苏州河的景观。.预期效果: 消除垃圾和粪便散落苏州河的情况,苏州河两岸部分地区产生的垃圾、粪便能得到及时的清运并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科学处置,苏州河两岸的景观有明显的改善。.投资费用:213,500万元。.项目说明:.苏州河环卫专用码头分布现状
苏州河环卫码头用于将城市垃圾装船转运至南汇老港和川沙江镇等两处垃圾处置场将粪便转运至市郊农村或通过南、西污水干线排放。苏州河沿岸共有16座垃圾、粪便码头,每日装卸生活垃圾约3200吨,粪便约2300吨,分布和作业情况详见表 6.1 所示。据了解现有的垃圾、粪便码头的实际利用率较低,有可能通过合并而大幅度地减少码头的数量。
.项目建设内容
.1997年-1998年上半年完成苏州河长寿路桥以东环卫码头及辅助码头的搬迁。
.2005年前完成苏州河沿岸全部垃圾、粪便码头和辅助码头的搬迁。
.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
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规划选址位于嘉定区的江桥镇境内或宝山区刘行镇境内, 占地面积约200亩左右。焚烧厂的设计最终规模定为 4000 吨/日, 计划分二期实施: 一期工程的设计规模初定为 2000 吨/日左右, 处理黄浦、闸北和静安三区生活垃圾, 预期在 1999年建成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也为 2000 吨/日, 可接纳处理普陀、长宁二区的生活垃圾,预期在 2005年建成。
.配套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
苏州河沿岸垃圾码头搬迁后, 黄浦、闸北、静安、普陀、长宁等区生活垃圾将采用全封闭式大型车辆陆运至垃圾处理厂, 转运之前需要在每个区的中转站将垃圾压缩后装车。计划建造4座垃圾压缩中转站。
.添置环卫车辆、扩建停车场
由于上述五个区垃圾运输距离增加, 为此需相应增加车辆等设备和停车场地, 规划扩建或新增建环卫车辆停车场五处, 每处占地面积 10-16 亩。
.建设粪便排放站
城市粪便的最终出路是经城市污水总管纳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黄浦、闸北、静安、普陀和长宁五个区均位于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服务范围内, 因此粪便码头搬迁拆除后粪便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并纳入合流污水管道。计划在合流污水治理一期总管经过的区域建2座规模为700立方米/日的粪便排放站。过渡阶段个别暂不具备纳管条件的地区, 粪便由环卫部门抽吸后, 用车辆运至就近的城市污水厂处理,或运至就近的合流污水泵站,经固液分离后排入合流污水总管。
该项目建设周期为1997至2005年。货运码头搬迁工程.目的:按照苏州河各河段功能定位的要求,逐步取消绿化段的货运功能,限制绿化延伸段的货运功能,减少货运杂物对苏州河的污染负荷,提高苏州河两岸的景观价值。.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苏州河沿岸设置的货运码头在杂货装卸转运作业中污染苏州河的水质,严重影响苏州河的景观。.预期效果: 通过拆除、合并、保留、改造、新建5项措施,长寿路桥以东的货运码头全部予以拆除,各类管理码头重新得到规划调整,沿岸的卫生条件和景观价值得到明显改善。.投资费用:160,000万元。.项目说明.长寿路桥以东段沿岸码头分布现状.苏州河东段河道中线长 4980米, 岸线长9960米, 是货运码头集中的河段。四川路桥到黄浦江之间的码头已全部搬迁。现存码头主要分布在长寿路桥到四川路桥之间。北岸设码头 20 处, 涉及 11 个单位, 年吞吐量约 l55 万吨;南岸设码头 24 处, 涉及 14 个单位, 年吞吐量约 120 万吨。.沿线码头调整设想 目前苏州河沿岸各码头每米码头岸线装卸量均很低, 专业装卸单位装卸同样的货物只需要其 1/4 - 1/3 的岸线。苏州河码头整顿可先行合并利用率低的码头。 如禽蛋公司、蔬菜公司、果品公司等都在苏州河上建有并非必需的码头设施。这类码头将予以取消。鉴于苏州河华漕下游河道的航运功能将逐渐萎缩, 又鉴于苏州河码头靠泊船只的吨位为 100 吨级以下驳船,所以对货运码头的搬迁作以下三步走的规划:.长寿路以东的货运码头在1998年上半年全部予以搬迁。.1999年~2000年完成市区段管理码头的迁移、合并、改造和建设工作。.2001年~2010年拆除或停止长寿路桥以西至华漕段的马路装卸点、污染严重的装卸作业点和不符合保留条件的货运码头约70处。
市区两岸整治工程.目的: 增加苏州河沿岸陆域的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控制苏州河常年水位,改造两岸防汛墙,降低防汛墙顶高程,满足水资源调度和防汛排涝的安全要求,开发绿化休闲功能。.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苏州河两岸的土地利用极不合理,不但成为水质污染的原因,而且丧失了苏州河应有的景观价值。.预期效果: 绿化面积极大地增加,水资源调度能得到保证,两岸建成步行街,使休闲功能得到开发,推动两岸土地价格升值。.投资费用:460,000万元。.项目说明:
南北两岸滨河道规划红线一般为 21米, 滨河道与防汛墙的建设和改造相结合。21 米红线分三部分, 即沿河 10 米建绿化带内侧 8 米考虑为步行街兼作抢险通道, 种植乔木为行道树;外侧 3 米为人行道。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在97年的重要工程之一是样板段建设,97年在黄浦、静安、闸北和虹口四区各建设一段以绿化为主的样板段, 它将直观地向人们展现苏州河整治的阶段性成果, 唤起人们对苏州河全面治理的信心与希望。黄浦区样板段位于乍浦路桥至河南路桥苏州河滨河地带,全长约700米;静安区样板段位于昌平路至海防路苏州河滨河地带,全长约400米;闸北区样板段位于恒丰路到规划恒通路之间的滨河地带,全长约350米;虹口区样板段位于苏州河河口至河南路桥苏州河滨河带,全长9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