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X75不锈钢管厚度0.9mm一米多重
要看什么材质 的。系数不同。
重量格式为:{(长+宽)*2/3.14-厚度}*厚度*系数*长度
系数的数值约为0.025
45X75不锈钢管厚度0.9mm一米,大约为1.7公斤左右。
标准编号: GB/T 12771-2008
中文标准名称: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代替标准号: GB/T 12771-2000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的分类及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本标准适用于流体输送用耐蚀不锈钢焊接钢管。 本标准代替GB/T12771—2000《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本标准与GB/T12771—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
———尺寸规格直接引用焊接钢管通用标准
———修改了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修改了钢管的尺寸允许偏差
———增加了钢管不圆度规定
———对焊接制造方法进行了规定
———修改了外径不小于200MM 钢管的压扁试验规定
———增加了外径不小于219MM 钢管的焊缝横向弯曲试验
———修改了焊缝余高规定
———取消了展平试验。
国际标准分类号: 77.140.75
中国标准分类号: H48
标准状态: 现行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3.1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铜铁试剂分离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铝含量
GB/T223.1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
GB/T223.1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223.2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223.2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Α-安息香肟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223.3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对-溴苦杏仁酸沉淀分离偶氮胂Ⅲ 分光光度法测定
锆量
GB/T223.3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蒸馏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223.40 钢铁及合金 铌含量的测定 氯磺酚分光光度法
GB/T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重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8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EQVISO6892:1998 金属材料.环境温度下拉伸试验)
GB/T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EQVISO7438:1985)
GB/T241 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
GB/T245 金属管 卷边试验方法(GB/T245—1997 金属管 卷边试验方法,EQVISO8494:1986)
GB/T246 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GB/T246—2007 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ISO8492:1998 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IDT)
GB/T2102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GB/T2650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T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EQVISO377:1997)
GB/T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4334.5 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
GB/T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7735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GB/T7735—2004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ISO9304:1989 压力用途的无缝钢管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 检测缺陷用涡流电流试验,MOD)
GB/T11170 不锈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标准下载次数: 45次
标准上传日期: 2010-3-28
发布日期: 2008-05-13
实施日期: 2008-11-01
首次发布日期: 1991-03-22
英文标准名称: Welded stainless steel pipes for liquid delivery
采用国际标准: 无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
标准页数: 16页
主管部门: 605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 469-183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人: 李长毅、陆凤辉、田晓青、邵羽、宋建新、虞元、弓建忠
起草单位: 太原钢铁(集团)不锈钢管制品有限公司、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武进不锈钢管厂集团有限公司
文件格式: PDF格式(文件解压后用Acrobat Reader打开)
大小: 14KB
下载地址:
1. 无缝钢管执行标准规格用途如下表:
2.无缝钢管材质钢号及产品标准:
3.无缝钢管长度可5.8米定尺,6米定尺,以及长达16米定尺,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尺. 主营材质:10#、20#、45#、20G、40Cr、20Gr、16Mn-45Mn、27SiMn、Cr5Mo、12CrMo(T12)、12Cr1MoV、12Cr1MoVG、10CrMo910、 15CrMo、35CrMo、40CrMo等.
代表直径是1/4的锥度管螺纹,螺纹角度55度。
在图样上螺纹需要用规定的螺纹代号标注,除管螺纹外,螺纹代号的标注格式为: 特征代号 公称直径× 螺距(单线时) 旋向 导程(P螺距)(多线时) 管螺纹的标注格式为:特征代号+尺寸代号+旋向 其中,右旋螺纹省略不注,左旋用“ LH”表示。
常用的内外螺纹公差带规定如下:
1、i,对内螺纹规定为G、H两种位置;对外螺纹规定为e、f、g、h四种位置。
2、ii,对内螺纹小径和中径规定为4、5、6、7、8五种公差等级;对外螺纹大径规定为4、6、8三种公差等级;对外螺纹中径规定为3、4、5、6、7、8、9七种公差等级。
3、内外螺纹旋合时,其公差带代号用斜线分开,如6H/6g、6H/5g6g等。
扩展资料
pt螺纹与rc螺纹的主要差异
1、 pt螺纹没有ISO的1/16小规格
2、pt螺纹较ISO多出了3 1/2的一个规格
3、pt螺纹具有6以上的大规格螺纹﹙7-12﹚,而ISO的最大规格为6。
对规格相同部分,pt螺纹与rc螺纹尺寸相同,两者可以直接对换。 因此pt1/4螺纹参数和rc1/4螺纹参数是一样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纹标注
单位名称:
焊接工艺指导书编号: 日期 焊接工艺评定编号
焊接方法: 机械化程度:
焊接接头
坡口形式:单面V 型
衬垫:无
其它:
机械加工坡口、加工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简图:
母材:
类别号与类别号: 相焊
标准号 钢 号 与标准号: 钢号相焊
厚度范围:
母材: 对接焊缝 角焊缝
管子直径、壁厚范围:对接焊缝 角焊缝
焊缝金属厚度范围: 对接焊缝 角焊缝
其它
焊接材料:
焊材类别
焊材标准
填充金属尺寸
焊材型号
焊材牌号(钢号)
其它
耐蚀堆焊金属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Cr Ni Mo V Ti Nb
其它:
焊接工艺指导书 第2页
焊接位置:
对接焊缝位置 平焊
焊接方向:
角焊缝位置 焊后热处理:
不进行热处理
预热: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
保持预热时间
加热方式: 气体:
电特性:
电流种类: 极性
焊接电流范围(A):电弧电压(V):
焊道
焊层 焊接方法 填充材料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
(cm/min) 线能量
(KJ/cm)
牌号 直径(mm) 极性 电流(A)
钨极类型及直径 喷嘴直径(mm)
熔料熵过渡形式 焊丝送进速度(cm/min)
技术措施:
摆动焊或不摆动焊: 摆动参数:
焊前清理和层间清理: 背面清根方法:
单道焊或多道焊(每面): 单丝焊或多丝焊:
导电嘴至工件距离(mm)锤击:
其它: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
期 批准 日期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第1页
单位名称: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焊接工艺指导书编号:
焊接方法:机械化程度:
简图:(接头形式、坡口形式与尺寸、焊层、焊道布置及顺序)
材料标准:
钢号:
分母材:
类号
厚度:
直径:
其它: 焊后热处理:
保护气体
填充金属:
焊材标准:
焊材牌号:
焊材规格:
焊缝金属厚度:
其它: 电特性:
电流种类:
极性:
钨极尺寸: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焊接位置:
对接焊缝位置:
焊接方向: 技术措施:
焊接速度:
摆动或不摆动:
摆动参数:
多道焊或单道焊(每面):
单丝焊或多丝焊:
其它:
预热: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其它: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第2页
拉伸试验 试验报告编号
试样编号 试样宽度
(mm) 试样厚度
(mm) 横截面积
(mm2) 断裂载荷
(KN) 抗拉强度
(MPa) 断裂部位和特征
弯曲试验 试验报告编号
试样编号 试样类型 试样厚度
(mm) 弯心直径
(mm) 弯曲角度
(°) 试验结果
冲击试验 试验报告编号
试样编号 试样尺寸 缺口类型 缺口位置 试验温度
(℃) 冲击吸收功
(J) 备注
试验员: 王跃云 审核: 车天峰 日期:2001.12
表B2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第3页
金相检验(角焊缝):
根部: 焊缝:
焊缝、热影响区:
检验截面 Ⅰ Ⅱ Ⅲ Ⅳ Ⅴ
焊脚差(mm)
无损检验
RT: UT
MT: PT
其它:
耐蚀堆焊金属化学成分(重量%)
C Si Mn P S Cr Ni Mo V Ti Nb
分析表面或取样取开始表面至熔合线距离(mm)
附加说明:
结论:
评定结果:
焊工姓名 焊工代号 施焊日期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
期
qq:272341339
第一节 总 则
第一条 本规则依中心有关文件规定制定,以规范中心行政管理。
第二条 凡中心员工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据本制度规定办理。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外来中心人员。
第二节 工作计划与报告
第一条 没有计划的行为是无效率的行为。中心强调对中心、部门、员工行为的计划性要求,用以明确和把握工作方向,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效益。
第二条 中心、部门年度发展计划(总结):
1. 中心管理部应于每年度底起草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总结),经中心主任核准同意后方可执行。
2. 部门和站组年度计划(总结)由部门负责人员起草,管理部核准同意后确定执行。
3. 中心、部门年度发展计划是部门、人员月度工作计划的基础和依据。
4. 中心、部门年度发展计划是对中心、部门经营发展的评价基础。
第三条 部门、员工月度工作计划
1. 单位领导、中心员工在每月底分别进行单位、员工下月度工作计划安排。
2. 员工月度工作计划(总结)交部长或站长备案,作为考核依据。
3. 部门月度工作计划(总结)交管理部备案,作为考核依据。
4. 月度工作计划(总结)的完成情况将作为部门、员工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三节 文件管理
第一条 文件是经营信息传送、交流与反馈的重要信息载体。中心的每一位员工都负有文件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条 中心对外文件(含报表)必须经相关部门校核、签字,方可发文。
第三条 中心的各类文件,任何人不得截留、泄露和私自外带,违者予以警告、经济处罚、除名或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条 对一些机密文件,需在文件页首加盖印章,以防止随意传播。
第五条 每月未管理部应将收、发文整理装订成册。
第六条 每半年将经确认无用之文、报刊可作一次销毁。
第七条 管理部定期检查文件保管状况,对破损的文件进行修补、复制或作其它技术处理。
第八条 原则上不接受外单位、个人的资料文件打印、复印,如确定需要,经主任批准后办理登记手续。
第九条 中心内部文件由管理部拟稿,中心主任核稿,属对外公司文件由公司办公室主任审稿。属于秘密的文件,核稿人应该注“秘密”字样,并确定报送范围。秘密文件按保密规定,由专人印制、报送。
第十条 文件由打印员负责校对,并送拟稿人核稿人审查合格后,方能复印、盖章。
第十一条 文件由管理部负责报送。送件人应把文件内容、报送日期、部门、接件人等事项记录清楚,并报告报送结果。
第十二条 经签发的文件原稿作为档案存档。
第十三条 外来的文件由管理部负责签收。签收人应于接件当日即按文件的要求报送给有关领导,不得积压迟误,属急件的,应在接后即时报送。
第十四条 传阅文件应严格遵守传阅范围和保密规定,不得将文件带回家、宿舍和公共场所,也不得将文件转借其他人阅看。
第十五条 员工因工作需要借阅文件,需经本单位负责人签写便条,对有密级的文件须经主任同意后方可借阅。
第十六条 借阅文件应严格履行借阅登记手续,就地阅看,按时归还。不得拆卷和在文件上勾划。
第十七条 对外传真、公函秘书须复印存档。
第十八条 文件处理过程中,未正式批准实施前,不得将文书随意传阅。
第四节 用印
第一条 印章由中心管理部负责保存,不得转借。
第二条 当以中心名义对外之行文才允许盖印。
第三条 中心各站部申请签章应提出申请经主任核准后交管理部办理。
第四条 禁止在空白票据、报表、纸张上盖印。
第五节 访客接待
第一条 来中心之宾客由管理负责接待。
第二条 接待来访宾客须热情、大方、并迅速与有关主管部门联系接洽。
第三条 做毕接待须做访客记录,其中注明具体单位、姓名、来意、有否约定等事项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第六节 电话使用规定
第一条 电话为办公配备、使用。私事打电话不得妨碍联系公务。
第二条 禁止员工为私事挂发电话。违者除补交电话费外,给予罚款处理。确有急事者,应先请示部门领导同意,并按邮电部门规定交电话费。
第三条 联系业务时应尽量减少挂发长途电话,降低费用。
第四条 各站话机安装、拆迁,应书面提出申请,经主任批准后,由管理部负责装、拆、迁。
第五条 各站除站长办公室(不包括原料质检站长)外,不得开通外线呼入业务,除主任办公室以外,不允许开通外线呼出业务。
第七节 集体宿舍管理规定
第一条 住集体宿舍的员工应服从管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讲究卫生、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第二条 住宿员工应爱护宿舍内各项公物及设施,损坏、遗失公物者必须照价赔偿。
第三条 集体宿舍内不得私自留宿他人,违者视情节轻重处理。特殊情况需留宿的,须先报告管理部同意。
第四条 不准在宿舍内高声喧哗;宿舍内各项文娱活动应在晚上11点前结束,以免影响他人休息。不准在宿舍内干违法乱纪的事。
第五条 员工搬离集体宿舍时,须将所领用的公物交还给中心。
第六条 凡调出中心的员工,必须在办理调动前退还宿舍,否则中心不予办理调动手续。
第八节 原始记录报表管理制度
第一条 原始记录报表记录是中心工作记录、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依据,是中心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加强原始记录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是原始记录,是指按规定的格式,用数字和文字对中心工作记载的最初主载。凡中心填制的各种汇总表、登记表、帐、卡、等都算属于此范畴。
第三条 原始记录由管理部统一管理,各站分工负责。即原始记录的制订、整理等工作,由管理部协调,原始记录的设计、修改以及督促、检查和汇总、整理等工作由各站负责。
第四条 设立原始记录的原则:
a. 设立原始记录从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相应的原始记录。
b. 设立原始记录,在格式等方面必须符合中心内部报表的要求。
c. 设立原始记录,互相配合,做到既能满足工作的要求,又避免各搞一套,繁琐重复。
d. 原始记录要简明扼要,便于职工掌握,以利于开展记录活动。
第五条 各站设计的原始表格,应送管理部审查后实施。
第六条 各站应经常检查原始记录工作,督促各岗位准确、及时、全面、清楚地填写好各种原始记录。
第七条 各种记录报表,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过时的记录,如认为没有保存价值,应呈请主任批准,方可销毁。
第八条 各种记录报表必须用仿宋体书写,禁止涂改。
第九条 各种记录报表不得用铅笔、彩色笔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