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十大品牌 > 正文

中国现当代龙舟运动大事有哪些

年轻的彩虹
腼腆的荔枝
2023-03-30 04:55:47

中国现当代龙舟运动大事有哪些?

最佳答案
俊逸的长颈鹿
爱撒娇的唇彩
2025-09-15 12:19:51

中国现当代龙舟运动大事

1983年龙舟被列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竞赛项目,开始举办“屈原杯”全国龙舟赛;

1985年,中国龙舟协会成立;

1987年,在福建厦门举办了“嘉庚杯”国际龙舟邀请赛;

1991年,国际龙舟联合会在香港成立,现有会员48个;

1992年,江西九江举办了“庐山杯”国际龙舟邀请赛;

1992年亚洲龙舟联合会在北京成立,现有会员14个;

1994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成立,全国性龙舟活动朝着规范、规模、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香港举办了国际龙舟邀请赛,来自全球各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龙舟队参加了比赛,参赛的队伍之多,场面之大,可谓盛况空前。中国广东龙舟队一举夺取了冠军,为香港回归祖国添上了喜庆的一笔。

1999年,在上海举办了国际舞龙、龙舟、龙筝的三龙大赛;

2000年,北京、杭州、厦门连续举办“炎黄杯”世界龙舟大赛;

自2005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与8省市政府联合开展“全国龙舟月”活动,使现当代龙舟运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从2005年6月11日于上海开始,历时1个月举办了8站大型国际龙舟赛事,吸引了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龙舟队伍达400多支14000余人;由湖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举办地方性龙舟活动达到10多起,参赛选手达到4万多人。观众超过1000万人。各类比赛分别设置了标准竞技龙舟、小龙舟、传统龙舟、彩龙舟等各种类型的龙舟活动,集中展示了龙舟运动的发展情况,这在中国龙舟运动发展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2005年全国龙舟月系列活动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10大品牌赛事活动。宜昌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岳阳汨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东莞国际龙舟邀请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长沙望城国际龙舟邀请赛、沈阳国际龙舟大赛;宜昌(屈原故里)祭祀屈原仪式、上海苏州河全国龙舟月启动仪式、沈阳闭幕仪式。第二类是各地举办的传统形式的龙舟活动,表现了举国上下龙舟竞渡的气势。第三类是各地围绕弘扬龙舟文化和龙体育举办的相关的书画、摄影、论坛等活动。

2006年,全国龙舟月系列活动主要是:全国龙舟月启动仪式暨岳阳汨罗江龙舟节、第三届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第三届龙游国际龙舟邀请赛、广东清远首届全国龙舟之乡争霸赛、沈阳全国龙舟月闭幕式暨“屈原杯”第十四届全国龙舟锦标赛。

最新回答
畅快的小笼包
难过的鞋垫
2025-09-15 12:19:51

说到铜仁的特色文化,那就是一年一次的传统龙舟赛啦!为的是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打造铜仁市传统体育品牌,丰富市民文体生活,扩大西部名城、“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社会影响,展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独特旅游环境,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铜仁市与国内、国际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促进铜仁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现在铜仁已经举办了两届国际龙舟比赛,2009年6月荣获“中国传统龙舟之乡”,并且成为龙舟比赛项目培训基地,基地着力建设已经完成,2011年6月又成功举办中国龙舟公开赛(铜仁站)。傩文化是铜仁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历史文化现象,虽历数千年而不衰,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铜仁傩的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即:"冲傩”、"还愿”。"冲傩”一般是临时性的,主要是傩信仰者家中一旦发生了不幸;如家中有人生了急病,受了灾害等,就及时请傩法师(即掌坛师)来"冲傩”。他们以为傩法师法术高超,可以上通天曹,下通地府,凭借手中平时养着的几十万神兵神通广大,威力无穷,用法术惩罚鬼邪,强制他们远离主家永不再来。这种仪式比较简单,一般只要两个法师一个晚上便可完成。"还愿”则不同,这是主人事先许下的"愿”,其"愿”的种类很多,祈求老人长寿的"寿愿”,求子的"子童愿”,孩子满十二岁许的"过关愿”,还有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家人四季平安许下的愿等等。凡许下的愿如愿之后,主人就要选定良辰,请掌坛师来举行傩祭"还愿”。"还愿”是一种酬谢神灵的活动。因此,比较隆重,少则三天,多则十天半月。"还愿”的仪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坛”,这阶段包括"请师”、"还神”、"发文”、"立楼”、"搭桥”、"调兵”、"差兵”等内容;第二阶段为"开洞”,即由和尚通过地盘请出唐氏太婆,打开桃园上、中、下三道洞门,请出24个正戏;第三阶段为"和坛催愿”,把主人许下的愿催交愿官;第四阶段为"勾愿送神”,即是由判官勾销主人许下的愿,由掌坛师收兵、送神(闭坛)。"还愿”结束这天,亲朋好友要前来祝贺,晚间还要唱戏祝贺主人平安,款待来贺亲友。

清秀的香水
温暖的楼房
2025-09-15 12:19:51

1、东莞咸水歌

流传于沿海及水乡的沙田、麻涌、虎门、长安、中堂、望牛墩等镇。由于渔民的流动性,东莞咸水歌极富地方特色,并流行到香港、澳门以至越南等地,其歌词多用东莞口头语,曲调爽朗朴素,节奏自由,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2、东莞赛龙舟

东莞自五月初一,水乡各地轮流竞渡,天天有“龙船景”。明代已场面盛大,每船60至66人,时间长达四五个小时。东莞龙舟队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冠。沙田龙舟队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夺得世界冠军,被授予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的光荣称号。

3、龙舟制作技艺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历来是龙舟制作之乡,当地制作龙舟的历史已有一百余年,制作的龙舟是龙头高高跷起”大头龙“,气宇轩昂,在2008年,龙舟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康王宝诞

“康王宝诞”是石排镇塘尾村盛大的民俗活动,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每逢农历七月初一和初七,全村男女老幼在锣鼓喧天的阵势下,“抬大神”全体巡游,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以祈求平安好运,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塘尾李氏族谱》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5、东莞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

东坑镇是大朗、大岭山和石龙的水陆交通中转站,来往车船甚繁。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塘唇村一卢姓大户需雇长工耕作,人们闻之前来受雇。来的人多,其他大户亦前来雇去。逐渐形成规律。每年二月二开耕节前,农工自发来到东坑找雇主。

阔达的自行车
炙热的蚂蚁
2025-09-15 12:19:51
铜仁历史悠久。溯其渊源,元时有渔者没入水底,得铜人三尊,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这里设置县已有1300多年。元置铜仁大小江等处军民长官司,隶思州安抚使。明永乐十一年置铜仁府。明万历二十六年置铜仁县。1949年11月铜仁解放仍置县。1958年10月铜仁、江口、玉屏三县并为铜仁县。1961年7月又按原建置三县分开。1987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2008年,铜仁市总人口达38万,其中市区人口23万。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铜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桥梁凌空两岸,犹如15条彩虹。铜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临水,发源于梵净的两条江自西自北而来,汇于铜仁,称锦江;锦江绕城半周,然后东去铜仁一角流入湖南沅水。锦江沿岸有壮观雄奇的六龙山溶洞群。其中已开发的九龙洞为贵州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市内西门码头乘船就可以游览九龙洞及锦江风景区。铜仁是杰出的红军将领周逸群烈士故乡,辟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处,烈士塑像一座,往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铜仁地区主要旅游景点:梵净山 ·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沿河土地湾黔东革命根据地·九龙洞 ·太子石 ·南岳飞泉 ·沿河麻阳河自然保护区 ·四野屯 ·红二、六方面军纪念碑 ·云海波涛 ·中流砥柱 ·云彩江声 ·鱼梁夜月 ·文笔凌云 ·六洞岚光 ·周逸群故居 ·玉屏晴雪 ·西岭归樵 ·万笏朝天 ·两江春色 ·金鳞游泳 ·东山楼阁 ·东山寺 ·锦江公园 ·十里锦江 ·长寿村 ·思南石

【一】梵净山: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几百年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黔、湘、川、鄂、桂等南国地域久久流传。虽然朝代有更替,人世有变迁,但梵净山的魅力依然历久不衰。是什么原因,是哪些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的无穷魅力和巨大诱惑呢?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493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再加上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雄奇,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山,或雄奇险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胜的是新金顶,在海拔22 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似玉龙啸天,红云环绕,直指苍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朝拜的香火烧到了云天之上。还有那独立撑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状若册籍的万卷书(山岩)等,形神兼备,令人叹绝!至于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牵梦绕,一睹为快。水,或涓涓细流,或丁冬垂滴,或白练悬空,或奔腾咆哮,皆异常澄洁。峰回水转,汇成了九十九条溪流,顺山势的东西走向,向东汇成了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汇成印江河,直奔乌江进长江。树,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一幅天然画卷。还有那云、雾、风,波谲云诡,也给梵净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在明朝万历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早已声名远播。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寺庙),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长官。

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这大概只有去问当年的佛教高僧们了。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还使梵净山成为一个原始古朴的生态王国。由于梵净山的山体庞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地。梵净山不仅生长着满山遍岭的各种植物和栖息着各类动物,而且拥有黔金丝猴、大鲵(娃娃鱼)、白颈长尾雉、云豹等珍稀动物和全球仅存的“贵州紫薇”以及中国鸽子花树(珙桐)等珍稀植物。梵净山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成为了人类的一大财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国务院于1978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梵净山是幸运的,因为在地球的同纬度上,目前只有它还保留有如此原始古朴的生物群体。梵净山的幸运,既得益于先人爱惜,也得力于当代人的保护。

在梵净山麓,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羌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体悟到梵净山区丰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书法艺术。印江,只不过是梵净山脚下的一个区区小县,异常闭塞,可是自明清以来,书法名家辈出,以题写“颐和园”匾牌而名噪海内外的严寅亮就是杰出代表,印江成为了著名的“书法之乡”。在梵净山麓的两个碑林中,你可欣赏到当代书坛泰斗赵朴初、启功、沈鹏等人的墨宝。这里还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山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贵州高原上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即1934年由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创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黔东特区,就屹立在梵净山麓的领边几县。

梵净山的过去属于我们历代的先民,而梵净山的现在和未来已不仅仅属于它所在当地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它还属于全人类。随着大旅游、大开放思路的逐步确立,在自然保护的前提下,梵净山将东连以张家界、武陵源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南接以阳河、杉木河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链条,构成横跨黔湘的旅游“金三角”。再加上铜仁大兴飞机场的复航,玉屏至铜仁高等级公路的改造以及梵净山登山索道的建成,渝怀铁路也即将开通,梵净山必将逐步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这,也是铜仁的希望之所在。

梵净山是佛教名山,是生态王国,是风景胜地,是一方净土。谁不向往这么一个返朴归真、怡养身心的人间仙境呢!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梵净山山清水秀,号称有“九十九溪”,这些溪流汇成黑湾河、马槽河等十一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奔腾而下,沿途多急流险滩,跌水瀑布。梵净山是佛教胜地,“梵净”二字,即含佛家超凡脱俗之意。自明万历年间开始,建梵刹庙宇,成为与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遥遥相对应的佛教名山。

梵净山中最珍贵的动物是黔金丝猴,有“世界独生子”之称,因其背部有青灰色的毛,又称之为“灰金丝猴”。梵净山为世界上唯一分布区,最初1991-1993调查仅为3只!现在仅有500余只,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黔金丝猴的分布环境比较特殊,主要活动于保护区东北部松江县境内,海拔1400—1800米之间;那里地形崎岖、林木茂盛。它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树皮和果为食,它们过着典型的群体树栖生活。各群均由不同年龄组成,最强壮的雄猴任群体的首领,但各群体间互不往来,活动的地域范围各不重叠,囿于固定的领地。对于受伤和死亡者则有抢尸习俗。

【二】九龙洞: 九龙洞景区位于城东的漾头镇是市区较近的旅游好去处,六龙山脉北端、洞内景观锦江南岸大峡谷之中,区内山峰林立,重峦叠嶂,溪谷幽深,竹木苍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峥嵘的岩溶洞群,雄奇险秀的锦江峡谷,逶迤秀丽的锦江(漾头)库区,还有考古价值较高的岩董、杜家园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古文化遗址,是一个集观赏和科研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九龙洞是该景区的主体景点,洞内空旷宽敞,气势磅礴,景物众多。(主)洞长2284米,宽100多米,高75~80米,面积7万多平方米。全洞分为8厅和一道暗河,厅又分为两层,上层6厅,下层2厅,上下厅及洞洞之间均有小洞相连,深不可测。洞内遍布钟乳石笋、石柱、石帘、石瀑、石幔、石花、石针等,有的似云海奔涌,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似奇花异草,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神奇瑰丽,令人留连忘返,遐想不断。从市区坐旅游景区的车或者去城区中心西门桥渡口乘坐旅游船可以到达{是欣赏锦江沿岸秀丽风景,良好生态景观的好选择。},坐车的人到了锦江对岸乘船过河,均为坐马上山,走路也行但是喜欢轻松的游客和想体验坐马背感觉的游客可以选择,到了门口购买门票即可进入内部检票进入洞内,欣赏雄奇壮丽的溶洞自然奇观。

【三】锦江旅游区

从佛教名山梵净山,流出两条江,一条叫大江,一条叫小江,两江穿山越谷,在铜仁城中汇合形成了锦江。就在三江汇流的地方,一巨大岩石突兀江心,成为铜仁的中流砥柱——铜岩,岩上供奉“儒、释、道”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尊铜像,铜仁的历史渊源由此而起,铜仁因此而得名“铜人”。又因三位鼻祖的教义宗旨均以“仁”为核心,遂改名为铜仁。

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锦江孕育了铜仁——仁义之城。这是一个被山怀抱的城市,一个被水滋润的城市。穿城而过的锦江孕育着这方美丽富饶的土地,将城市装扮得如诗如画。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水墨山水画卷伴着千年流淌不息的锦江徐徐展开。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国委员会、香港中国城市研究院CUI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三届(2009)中华100大生态亲水美景口碑金榜,日前在香港发布,贵州省铜仁市十里锦江入选十佳。

铜仁因水而兴。锦江下洞庭,入长江,古时,是铜仁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舟楫往返,商贾云集”,曾经盛极一时,素有“黔东重镇”之称号。自古以来,临水而居的铜仁人,水上行舟,运输、捕鱼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你依然能听到城中江声渔歌缭绕,看到绿柳下一个个静候江水的休闲垂钓者。更为有趣的是那夕阳里的十多座大桥上,一排排桥钓者悠然自得的情景不得不令你驻足守候桥下的鱼上钩。锦江带给这里的人们无限欢乐,让您无时无刻都能尽享到游泳的乐趣,垂钓的乐趣,人鱼水嬉戏的乐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垂钓、游泳、高台跳水、龙舟、漂流、独竹漂等水上运动依然是铜仁人最大的爱好和乐趣,锦江不仅养育了勤劳勇敢的铜仁人,更赋予了铜仁独具特色的水文化、渔文化、龙舟文化。团结、力量象征的龙舟竞渡也因此而成为铜仁最悠久、最丰富、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习俗。

龙是中国吉祥的象征,掌管降雨的神。古时,是铜仁侗族人最崇敬的神灵。龙的传说在这里优美动人,惟妙惟肖。赛龙舟的传说更是深入人心,源远流长。龙舟竞渡,在铜仁俗称“划龙船”,虽然同纪念屈原有关,但在铜仁却赋予它新的含义。最早是这里的侗家人向神龙祈福免灾的一种祭祀活动。铜仁有句俗话叫做“端午不下,犁耙高挂”。意思就是如果端午不下雨的话,今年就会遇到旱灾。一年无雨,必影响到农作物生长,没有收成。因而,每年农民完成了一年的春耕春种,就开始忙着向降雨的神龙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时值端午时节,村村寨寨的人们杀猪宰鸭,沿母亲河——锦江开展祭祀活动。为了能引起神龙的注意,让神龙知道百姓的意愿,按时节降雨。每个村寨家家户户就按人头凑份子,依照龙的样子打造一条龙船,并买来猪和鸭子做供品。挑选村里身强力壮的后生20—40人在河里来回划着龙船,齐声吼叫,唤龙降雨,并扔下活鸭子和香喷喷的腊肉、豆腐、糯米做的粽子,盐菜、酸辣肉馅的蒿菜粑诱龙出水,意在请出水里的神龙来到人间接受村民的供奉,降雨。争强好胜的侗家汉子划着几十上百条龙船在锦江欢快的穿梭,相互追逐,追抢在河里扑腾的鸭子,欢呼声、呐喊声震天响。船越划越有劲,舟越行越快,最后演变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勇敢争先的划龙船比赛。岸上人都为自己村里的龙船呐喊助威,哪个村的龙船胜利了,就是为这个村争了光,村民像迎接英雄一样将划船的后生迎进村,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涌进村里的祠堂,摆上庆功宴,端上丰盛的贡神食物,家家户户拿出自制的甜米酒开怀畅饮,犒劳为村争光的英雄们。只有拿头奖的英雄们才能吃上猪头。那是一件终身都会感到光荣而自豪的事情。划龙船比赛从此成为同饮锦江水的各族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自发性水上运动。每年端午前十几天,村村寨寨农民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把搁置了一年的龙船用桐油“油”一遍,请进水里,开始操练起来。到了了端午那天,各地龙船便相约聚集在铜仁城中三江汇流的铜岩,等待比赛。这一天,铜仁城乡万人空巷,齐聚锦江两岸,观看比赛。政府从此也将这项自发的群众体育赛事纳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壮大起来。锦江儿女一代代传承着这瑰丽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且愈演愈烈,从由男人主宰的龙舟比赛发展到女子龙舟参与比赛,从传统龙舟比赛发展到国际标准龙舟比赛,直至演绎为举办国际龙舟赛事。2009年1月,铜仁还荣获了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称号。

锦江景区沿岸如诗如画的景点,主要包括武陵桥城、锦江十二景、锦江公园、水晶阁等。

(1)武陵桥城。铜仁市是一座多水的桥城,仅城区就有大小十余座风格各异的大桥。桥下江水碧波荡漾,锦江两岸绿树掩映,江上渔舟点点,既有名城苏州的婀娜多姿,更有山城铜仁的风格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桥城。

(2)锦江十二景。锦江十二景是锦江沿岸较有特色的自然景点,分别是:南岳飞泉、两江春色、中流砥柱(铜岩)、东山楼阁、云彩江声、文笔凌云、金磷戏水、渔梁夜月、石笏朝天、芦洞岚光、玉屏晴雪、西岭归樵。

(3)水晶阁半岛。位于城东太乙峰下,锦江东岸,岛三面环水,半岛古树参天,幽香四溢。江面碧水映翠,渔舟如梭,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图。

(4)铜岩跨鳌亭。在铜仁锦江两江汇流处,有一巨石突起江心,高出水面十多米,总体面积486平方米,“孤屿嶙峋,当两江湍流中”,“作中流之砥柱,挽狂澜于既倒”,这便是与“铜仁”有着极深渊源的铜岩。相传,元朝时有渔人潜入铜岩底,“见岩足如鼎,中有铜范三教像”,“挽而出之”,“铜仁”也因此而得名。三尊铜人为儒、道、释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而铜岩上的“跨鳌亭”,历代皆有修建,最早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所建,现存之亭系1993年重建。旧时相传,铜岩旁迎小江处有沙洲隐于水中,每逢乡试前,如洲现水面,郡人必有中榜者,故俗名“挂榜洲”。每逢乡试前七日,铜仁的地方官按古制举行宾兴大典,在跨鳌亭上设宴招待应举之士,“酌旨酒以盈卮,于斯亭以宠饯”,以求个“独占鳌头”的吉兆。

【四】中南门古商埠文化街区

据史料记载,作为“黔东门户”的铜仁,早在宋代就有湖南、四川、江西的客商来此贸易;明、清时期,更是“商贾樯帆、络绎不绝”,素有“黔东护商栈”之誉;清末民初,铜仁滨河“船舶往来,日凡数十百号,商务不衰。外商在铜开设洋行五、六家”,城内有大中商户400余家,成为黔东和川东一带的各种土特产和省外常德、汉口等地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和销售市场。中南门、西门几大码头商旅辐辏、异常繁荣。中南门曾是铜仁著名的码头和繁华商业区,以八大商号为主的大小商家,主要集中在中南门一带。

(1)中南门古城区。中南门古城区系明、清传统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位于锦江北岸、东山西麓的中南门片区,背依东山,南临锦江,群体庞大,布局井然。古城区占地总面积36685平方米,古民居建筑总面积25544平方米,保存完好的四合大院35个,古巷道11条,现存木结构及砖木结构建筑228栋。其房屋、道路建设及排水系统设计科学合理,显示了古代民居建设规划设计技术的高超水平,为黔东民居之典型。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2)铜仁古城垣。在中南门码头边,看到一道用青石块砌筑的石基,时断时连,沿城蜿蜒而伸去的,那就是铜仁古城垣的遗址。铜仁古城垣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距今已有700百余年的历史。为铜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全面进行进行维护阶段】

(3)川主宫。川主宫是铜仁市现存时代最早(明洪武八年即1375年)、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位于铜仁大小两江交汇处的西岸,与铜岩上的跨鳌亭隔江相对峙。川主宫为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宫内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遍及全宫,令人目不暇接,是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生活、戏曲、宗教艺术的珍贵实物。【被私人给引起火灾,给烧毁大部分,现在正在复建原址,获得国家批准而开始复建】

[编辑本段]【铜仁交通】

铜仁交通以前相对落后,但近年来不断得到改善,铜仁大兴机场2001年通航渝怀铁路过境,大兴机场即将更名,贵州和湖南共同开发规划扩建机场,由于用到湖南凤凰的土地,所以更名为铜仁凤凰机场,这样有助于靠凤凰的知名度来让更多人也知道铜仁,共同发展使用,不论姓黔或是湘,开有贵阳、重庆、广州等航线,客流量逐年增加,渝(重庆)怀(怀化)铁路通过市区,目前已经通铁路几年时间,在这之中铜仁的发展速度加快,火车站广场的建设,市区道路的“白改黑”工程都已经开始施工,使得城市道路更大气更宽阔,城市建设也因此更快更好,玉(屏)铜(仁)高等级公路早已通车,现在准备修建玉屏铜仁的高速公路,已经进入招标阶段,有望年底或者2010年初动工,杭州--云南瑞丽的高速公路铜仁段也即将开工,除此之外,渝怀铁路的复线也将修建,并进入铜仁市区,市区还有船舶在锦江驶行,大多都是从市区上船开往市区旅游景点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洞 的旅游船只,铜仁的交通正在努力一步一步完善中。

[编辑本段]【铜仁资源】

铜仁土地广阔而富饶,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宜人。主产水稻、玉米、红薯、洋芋、大豆、油菜、花生、烤烟、西瓜、甘蔗等。滑石乡大米以其为米质优良、食味清香爽口而著名,明清时期曾被列为“贡米”。改革开放以来,铜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大抓农业综合开发,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在大抓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兴起,成为农村的重要支柱。

在改革开放强劲东风推动下,铜仁市决心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沿着“依托城市夯实基础,强工、重农、促商、科技教育兴市”的奋斗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尽快把铜仁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商贸、旅游、文化等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编辑本段]【铜仁民族】

铜仁还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这里居住着土家、苗、侗、仡佬、满等少数民族。每年春节期间,花灯、茶灯、龙灯以及打金钱杆、踩高跷等民间舞蹈表演多姿多彩。

[编辑本段]【铜仁特色】

说到铜仁的特色,那就是一年一次的传统龙舟赛啦!为的是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打造铜仁市传统体育品牌,丰富市民文体生活,扩大西部名城、“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社会影响,展示我市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独特旅游环境,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铜仁市与国内、国际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促进铜仁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现在铜仁已经举办了两届国际龙舟比赛,2009年6月荣获“中国传统龙舟之乡”,并且成为龙舟比赛项目培训基地,基地着力建设之中。

[编辑本段]【铜仁人物】

梅济鼎(?-1856),清朝贵州铜仁人。清道光时举人。因痛恨苛征,于咸丰五年(1855)10月与徐廷杰在铜仁率众起义,攻占铜仁府文武衙门,击毙知府。随即与江口刘世美、印江田宗达等相呼应,率众再次起义。他们以反“折征”为口号,头带红巾,故称“红号军”,梅济鼎为红号军首领之一。红号军士气旺盛,连陷松桃、思南、石阡、印江、玉屏、青溪等城镇,并向湖南进军,义军民展到万余人。咸丰六年(1856)正月,湘军攻占铜仁。在激战中,梅济鼎等英勇牺牲。

周逸群(1898-193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湘鄂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字立凤,贵州省铜仁县城关镇人(今铜仁市)。

周逸群,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湘鄂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字立凤,贵烈士照片州省铜仁县城关镇人。1919年赴日本留学,1924年赴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领导人之一。北伐战争时,率宣传队到贺龙部队,经政治部主任。“八一”南昌起义时,任起义军二十军第三师师长。1928年1月,奉命与贺龙一起来湘鄂本西地区创建工农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红军第六军政治委员,红军第二军团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湘鄂西联县政府主席等职。领导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1年5月,在湖南岳阳贾家凉亭附近遭敌伏击,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三岁。

周逸群于1898年出生在铜仁,7岁入铜仁城南小学,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贵阳南明学校中学部,博览群书,尤其喜爱中国历史,格外崇拜著名历史人物。他的作文《诸葛亮辅汉于蜀论》被评为全校优秀文章,刊于《南明杂志》。周逸群还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拥护贵州独立,被喻为“有抱负的青年”。

[编辑本段]【其它资料】

车牌号:贵D

区号:0856

邮编:554300

位置:贵州省东部

民族:有土家、苗、侗、仡佬、回、布依、蒙古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

区划:辖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德江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和铜仁市。

地理位置:东经107度44分~109度28分,北纬27度08分~29度05分

[编辑本段]【气候】

铜仁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3℃-17.5℃。由于海拔较低的缘故,铜仁为贵州省的高温中心,夏天最高气温可达42.5℃,比省内其他城市高出许多,与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南京、武汉、重庆等地也不相上下。

【地方美食】

铜仁社饭

铜仁市,自古以来,方圆百里皆有在“春社日”吃“社饭”的传统习俗,至今仍保持这一遗风。据《铜仁光绪府志》载:“三月清明前后数日,翦白纸挂于祖墓上,谓之挂青;若服未阕者,先于社日扫墓,以野菜和饭祀之,谓之社饭”。铜仁古代社日祭祀的习俗,发展为今天社日以社饭祭祖,内容竟无多少更改。每年的立春后五戊为春社日,家家必备春宴扫墓,或全族聚群宴,仪式隆重,场面热烈。外地亲朋好友若适逢此时来访,可参席社饭。

每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时用于做社饭的重要原料——鲜嫩茁壮的青蒿和野葱,正满山遍野,是制作社饭的大好时机。食社饭,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当地人缅怀古人,寄希望于未来的情愫。

参考资料:

http://tieba.baidu.com/f?kw=%CD%AD%C8%CA

落寞的睫毛膏
伶俐的玉米
2025-09-15 12:19:51

端午节 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节之一,并且端午的 文化 有很多是非常有意义的,在端午的习俗当中就有赛龙舟。下面是我整理的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 传说 ,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端午节相关内容推荐↓↓↓

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

端午都有哪些禁忌事项

端午节公司给员工的祝福语

形容端午节的经典诗句精选100句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传说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还有一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不同地区的人们还付予了赛龙舟不同的寓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和时间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端午节赛龙舟的寓意

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1、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2、纪念伍子胥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3、纪念曹娥

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中国十大端午观赛龙舟胜地

湖南汨罗

湖南汨罗是“中国龙舟名城”,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具有一整套丰富、独特而又神秘的端午习俗,分布于汨罗市的汨罗江流域中下游一带。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整个节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广泛的群众性、丰富的多样性、浓郁的文化性、狂热的参与性和深远的影响。每逢竞渡时节,参赛者们点着香烛抬着龙舟头到屈子祠祭祀后,龙舟才被披红下水,在一声炮响中,众舟争先竞渡,岸上成千上万观众为之摇旗呐喊、助威加油,其飞舟竞渡之壮观,令人为之振奋。

湖南沅陵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沅陵苗族流传了上千年的《漫水神歌》中唱到:“人家赛舟祭屈原,我划龙船祭盘瓠。”

广东东莞

东莞龙舟月,是东莞影响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 传统文化 活动。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故称龙舟月。龙舟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东莞就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龙舟竞渡,东莞市水乡片及东江沿岸地区各镇(街),根据当地潮汐大小,定出本村龙舟景观的日子。设标的称竞渡,即比赛不设标的叫趁景。《东莞县志》记载:“五月朔(初一),饮菖蒲雄黄酒,以辟不祥。食角黍,为龙舟竞渡。至五日,会者益众。以节物荐于家祠。自朔至望,竞渡最盛,龙舟长至十余丈。中为锦亭,画船云集,首尾相衔,乘潮下上。日暮管弦未歇,鼓镇内为巨观。”

贵州铜仁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赛龙舟历史悠久,龙舟已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2009年,铜仁市(今碧江区)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2011年,铜仁赛龙舟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舟基地位于大明边城景区内,龙舟基地依托锦江而建,风景如画,不仅展现出锦江景区山水风光的魅力,更将作为展现地方特色龙舟文化的一个载体,以“端午活动体验和端午养生文化等主题活动传承龙舟文化,吸引游客,打造新兴的旅游体验项目。游客可以随时在这里体验端午节的乐趣,参与亲手包粽子、编五彩绳、祭龙、划龙舟、端午泼水节等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端午活动。

湖北襄阳

襄阳为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千里汉江穿城而过,端午龙舟赛历史悠久。据民俗专家介绍,襄阳赛龙舟从两千年前的西汉就开始了,从明代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汉江航运发达,两岸码头众多,端午的龙舟赛达到鼎盛。自2010年起,襄阳市的龙舟赛从民间转为政府主办,每年端午节期间,江面龙舟竞渡,两岸人潮涌动,场面极其壮观。

福建福州

福建近海,江河纵横,龙舟竞渡,古已有之。最迟在宋代,“闽俗重竞渡”已在闽省沿袭成风。赛龙舟是福建一项典型的民俗体育赛事,福州有着悠久浓郁的龙舟文化,在2013、2015、2016、2017年,中华龙舟大赛就在福州成功举行,如果你以为白天比完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600年来,在端午前后福州三溪村里一直延续着夜渡龙舟的风俗“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它是福州地区唯一的夜赛龙舟,它曾经上过cctv新闻频道,它距离福州市区仅1个小时车程。

湖南溆浦

自东汉初马援平武陵蛮后,溆浦形成以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的习俗,龙舟初五下水,十五上岸,平日操练,十四、十五竞赛,整整十一天。每年农历四月下旬,溆浦人就开始为溆浦双端午节做准备。溆浦称划龙船为“扒龙船”。溆浦的扒龙船从五月初五一直要划到五月十五才告结束。溆浦龙舟自农历五月初五下水后,一般是在河中单独训练,也有时和单个的龙舟进行一对一的比赛,正式比赛是五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因此,通过“清桡”来重新调整力量。凡是上了龙船的人,每时每刻都不敢怠慢。溆浦大江口镇龙舟沿袭千百年传统民俗,依旧保留其彪悍、精美,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贵州黔东南

贵州苗族龙舟节是中国贵州黔东南地区清水江施秉台江流域苗族人每年在端午节后农历五月二十五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地苗族人会在这天划独木龙舟。除赛龙舟外,还有跳踩鼓舞、对唱山歌等其他活动。苗语称龙为“瓮”,龙舟叫“娄瓮”。贵州的苗族划龙舟活动独特的龙舟形状和比赛规则,与其他地区的龙舟相比,苗族的龙舟比赛并非在端午节,而是在端午节之后,且龙舟古朴硕大,别具一格,舟身用三根高大杉木掏空而成,中间一根独木为母舟,用竹篾将子舟和母舟并列扎成一排,装上精雕细刻的五彩龙头,被誉为民族 体育运动 的一朵奇葩。

武汉汉江

汉江龙舟竞渡是为了追思屈原而设。相传屈原流放途中曾 徘徊于汉江之滨,“乘鄂渚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因而汉江地区很早就有“午日龙舟闹江市,楚俗相传吊屈原子”的民俗。其精采欢腾的场面有清 代著名诗人范锗《梦江南》词可以为证:“空江阔,竞渡吊沉湘。片片彩旗翻浪出,咚咚昼鼓曳长风,看夺锦标强。”

珠海三灶镇

三灶海上龙舟赛已有百年历史,并于2018年6月进入珠海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大家所熟知的龙舟比赛不同,三灶龙舟赛不是在平稳的江河、湖泊举行,而是在波浪汹涌的海上举行。海上龙舟赛全程12公里。其中赛道总长1公里,龙舟需要往返6次,区别于一般龙舟,龙舟舵手通过敲锣而不是击鼓统领全队。传统的三灶海上龙舟赛,有祭海祭船、鸣锣指挥、一轮式比赛等特点,村民们在比赛前要划龙舟从各自村庄到比赛海域上来回几次,然后再回村里,从稻田摘下一株禾苗,放在龙舟上,有祈福之意。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传说相关 文章 :

★ 端午节赛龙舟的传说故事

★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

★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及寓意

★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由来

★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是什么

★ 赛龙舟的来历是怎样的

var _hmt = _hmt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快乐的毛巾
专一的发卡
2025-09-15 12:19:51
广东省东莞位于珠江口岸,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华南抗日的根据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现代新城。东莞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这里还是著名粤曲之乡、龙狮之乡、龙舟之乡、举重之乡、全国篮球城市。的粤曲之乡、龙狮之乡、龙舟之乡、举重之乡、全国篮球城市。

平淡的睫毛
孤独的猎豹
2025-09-15 12:19:51
东莞市区:可园(广东四大名园)、黄旗山(岭南第一名山)、市行政广场、绿色世界、虎英郊野公园、迎恩门城楼、西湖乐园

长安:莲花山风景区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威远炮台、虎门大桥

茶山镇:南社古村落

石碣镇:袁崇焕纪念园

樟木头镇:观音山森林公园

清溪镇:银瓶嘴森林公园

石龙:金沙湾公园

中堂镇:黎氏宗祠

企石:东丫湖、千年秋风树

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

满意的芝麻
淡然的画板
2025-09-15 12:19:51

龙舟文化节

中堂镇是“中国龙舟之乡”,龙舟竞渡活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中堂龙舟文化节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2008年,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中堂镇龙舟民俗文化节以“龙舟之乡,活力中堂”为主题,于6月10日在中堂龙舟广场拉开序幕。参加巡游展演的龙舟队有来自全镇村(社区)男子、女子队共38支。参照龙舟竞渡方式,分组进行巡游展演,每组巡游过程中可自由进行短程竞渡,而且巡游过程中,每支巡游龙舟队展演不同风格的传统龙舟民俗文化,如:造型各异的龙舟,色彩鲜艳的旗幡、角旗等。

造纸博物馆

中堂镇为“广东省造纸环保基地”,是中国重要的造纸中心,有着深厚的造纸文化传统。2010年,中堂镇按照国家级博物馆的标准建设中国首个大型综合性造纸博物馆。

中堂造纸博物馆位于中堂镇潢涌村,总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一期工程主要建设有中国造纸史展厅、近现代造纸坊、报告厅、现代纸品展示厅、纸品交易市场摊位等。其中中国造纸史展厅主要是用图片、文字、实物和模型等展示中国古代造纸术起源、发明、发展和外传的历史过程;近现代造纸坊则主要用展板和实物介绍近代造纸术的传播交流以及中国民族造纸工业、造纸技术发展的过程,同时展出造纸工业中用作磨浆、漂白、蒸煮和抄纸的仪器设备;纸品展示馆主要展出一些特种纸的工艺流程和样品,比如钞票纸、玻璃纸、测温纸等。

雪白的金鱼
风中的百褶裙
2025-09-15 12:19:51
近日,东莞水乡片的建设渐成政府行政的热词。党政大员次第到水乡片区调研考察,而水乡片区的文化建设成了当前行政的优先议题。以洪梅、道滘、望牛墩、中堂等镇构成的东莞水乡片区,历来是东莞经济发展的薄弱点。但与经济发展的孱弱相对应的是:东莞水乡片的水乡文化,一直是东莞本土文化的标志。不管是龙舟还是花灯,都反映了东莞古老的文化传承和气质。 但在实际的文化提振中,因为镇域的分割,各个镇街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如中堂镇称谓自己为“龙舟之乡”,沙田镇亦说自己是龙舟之乡”。道滘说自己是水乡文化名镇,而望牛墩则称自己为“东莞现代岭南之乡先行地”。各个镇街纷纷争抢有水乡文化代表性的称号,在板砖乱飞中,东莞的本土文化却往往因为内耗而不能凝聚。 实际来讲,各镇纷抢“名优”称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扩大本镇知名度,是为了招商引资而促进经济发展。如樟木头所举办的小香港旅游文化节,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樟木头的知名度,并最终促进了樟木头的经济发展。可以说不管水乡片的文化推广也好,还是其他镇街的各类文化节,其真正的内核是经济发展,而文化,不过是包裹在经济发展上的外衣。这样的文化发展态度必然造就了文化提振的急功近利性,而在文化反映上,也凸显出肤浅的一面。比如说水乡各镇都有举行的龙舟文化节,我们往往只能见到端午期间的龙舟比赛,而与龙舟和端午相关的文字、图片推广,历史建筑的营建、河道景点的布置,都显得贫乏或者没有。 这样的文化状态,只能看到各级政府的“考古挖掘者”的姿态。他们在寻章纠句中推广着本镇的本土文化,这样的文化提振形式,显得整个水乡片的文化发展形式,像极了一个个循规蹈矩的老夫子,这样的形象根本看不到文化发展的创新。 实际上来讲,与同里、木渎等沉淀数千年的江南古镇比,整个岭南的水乡文化是弱小的,文化的底蕴远远不足。江南的水乡文化气质,不仅有粉墙黛瓦的临水民居,还有曲折幽深的园林,更有千古以来的无数骚客的体情歌赋。在整个珠三角的东北片,唯一能稍微追随末尾的,也只有惠州的西湖。但即便盛名如惠州西湖,也仅托名于被贬的苏东坡一人而已。东莞的水乡片想依古而宣扬本土文化,真正的弊病是基础太差。 如此看来,水乡片区当前的文化宣扬操作,实在是有点小打小闹的架势。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若没有幽美的山水建筑,若没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而仅靠闹腾式的活动形式和口号宣扬,又怎能深入人心,又怎能宣导入理?可以说东莞水乡片的文化发展形式,莫入了歧途。这是一种一哄而上的做派。 分析水乡片的地理形式,其最大的优势不是各类宏大的称号,而是曲折回绕的水乡地形。这样的地理形式,实际上跟世界最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有点相像。可以说东莞水乡片的最大优势不是美妙的的山水,不是厚重的非物质遗产,而是岔道众多的水网河道。而若能将这些河网好好规划,依托本土文化的底蕴,将河网和本土文化旅游相结合起来,以各类的建筑形式为依托,将各个镇区建设成为深具岭南特色的旅游小镇,则不管是文化的共聚创新也好,还是本土文化发掘也好,定能比举办几场国际龙舟节要行之有效的多。 水乡片要整体规划,水乡片的文化更要在挖掘的基础上去创新。江南水乡的优势是东莞水乡片的弱势,但东莞水乡片的优势是在水乡文化上的掣肘较少,更能在文化形式,建设式样上尽心创新,从而打造古典与现代美相结合的新的岭南文化体系。如此才能真正的推动东莞水乡片的文化发展,才真正的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结合起来。(作者:孙平 知名评论员)

长情的未来
雪白的镜子
2025-09-15 12:19:51

五通桥龙舟会是四川乐山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五通桥龙舟会作为一种在全国范围内都较具影响,并已绵延数百年的地方文化盛会,“龙舟之乡”的美誉名实相符。五通桥城区素有“小西湖”之美誉。自古盐业兴盛,水上交通发达,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几乎年年都要举办龙舟会。划龙舟竞赛抢鸭子是传统保留节目,称作五通桥龙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