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枪撞针要求
火柴枪,又名链条枪。基本上,这是由自行车零件构成的枪械。铁丝拧成的枪架上,串着若干自行车链扣。链扣们的另一个孔供枪栓活动。最前端的链扣需要打入一个自行车辐条顶端的螺帽,以恰好留出一个火柴棍大小的孔。整串链扣和枪栓分别用从自行车内胎剪下来的橡皮筋箍好,使用时掰开最前端的链扣,将火柴棍塞入螺帽形成的孔并向外拉出,而火柴头上的火药则留在螺帽内。扣动扳机,枪栓高速撞击火柴头的火药,从而产生能让我们无比满足的巨响和烟火。 所有上面说到的自行车零部件,大多是我们平日里苦心搜寻得来,凑齐所有材料殊为不易,而如果做工不细,还可能做出不会响的哑巴枪,被其他孩子笑掉大牙。因此,能拥有这样一把威风的枪,无疑是当时一个孩子所能奢望的最大财富。
起初我们只打一根火柴,好的时候,一打一溜明火;哑的时候,火柴光冒烟而不燃烧。玩到后来,一根火柴不足以让我们产生身份和荣耀的光环。只有花样不断翻新,由一根火柴演变到几根,是一种成功的象征。
做过火柴枪的人都知道,扳机一定要做的灵巧好用,要不是废枪一把。 整支枪难弄的要属枪管了,它要用自行车的链条扣做成。从废弃的车链上取5、6节下来,平等地摆放到一起,使上下两个链孔连成两个通道。一个通道可以穿进铁丝,把它固定在枪身上,另一个通道就相当于枪管了。因为火柴太小,这个枪管还需要在内部加一节车辐条上的铆钉。凑齐其他的材料不难,难的是寻找废链条。
到了80年代,在火柴枪的基础上进化出火药枪。就是击发装置和火柴枪相同,基本就是在此基础上在枪头的部位加一个钢管(最好是无缝钢管),里面装火药和钢砂.
先向大家拜年,祝您家的老人身轻体健福寿安康壮得像牦牛!祝您家的孩子学习进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您的事业芝麻开花步步高!以下为正文:
窗外不时传来稀疏的鞭炮声,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过年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进了腊月二十,就开始得意洋洋的放鞭炮。而我只能远远地在旁边观望,艳羡地看着别人花式玩炮。
有人说,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连续摔倒两次,连我却连续两年被同一个人用鞭炮炸了两次,当然是无意的。头一年,我在旁边看这小子放炮,这个姓朱的小子用手捏着炮的最下端(火药被泥土堵住的位置,爆炸时,此处往往炸不开),用香火点燃后,哧哧冒着火花,他往天上一扔,我们俩就摇着脑袋四处找,鞭炮扔哪去了呢?正找着,鞭炮在我棉鞋里爆炸了。
到底有多巧呢?原来,这小子往天上一扔,鞭炮掉下来,掉到我棉袄的兜里,兜里被我抠了一个洞,鞭炮又顺着这个洞,掉进了我的棉鞋里。鞭炮也不大,是那种用报纸卷制土炮,大小比筷子粗那么一点点,别看个头不大,威力却不小,响响声也非常大。好在冬天冷,穿的袜子厚,Duang的一声,把我炸(吓)倒在地,袜子炸了个大洞,脚背炸黑了一片。
第二年我再看这小子放炮时,鉴于上一年被炸的教训,这次离远了一点。还是和去年差不多的位置,就在他家屋门口的梧桐树下,还是上一年差不多大小的鞭炮,还是上一年的放炮方式。他点燃后往天上一扔,我正在寻找鞭炮落地位置的时候,觉得脖子后面有个非常灼热的东西,我心说:坏了。果不然,这次虽然躲得远了一点,但被炸的依然是我,而且炸得更惨,后背炸了一个大包。
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条件的改善,过年时,父母也多少给买点鞭炮了,我也能享受花式放炮带来的快乐啦。
有时,从家里准备除夕凌晨放的大土制鞭炮里,偷偷地解两个下来,这种鞭炮个头大,火药多,爆炸彻底,往往连炮屁股也炸烂。这种一般不敢直接拿着放,都是两个人比赛,同时用手拿着鞭炮的屁股,点燃后,看谁胆子大拿的时间长,在马上要炸的一瞬间扔出去。
有时,拿着鞭炮找牛屎或者狗屎,找到了,就把鞭炮插上面,点燃后,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找不到散落在外面的牛屎或狗屎咋办,去厕所(农村叫茅坑)放,记得有一次,鞭炮大了点,把二叔家院子外面茅坑四周的墙上___重口味,脑补去吧。
后来,我本家三哥在每年一度的民兵真枪实弹训练时,偷偷地给我藏了一个高射机枪子弹的弹壳,这个被我玩了好多年,也炫耀了好多年。毕竟,谁都可以用手拿着放炮,但大鞭炮谁都不敢拿着放,而我有了弹壳的保护,就敢把鞭炮塞到弹壳里,体验那种爆炸的震感,享受别人不敢拿自己敢拿的快感以及小伙伴羡慕的虚荣感。一句话,这个弹壳给我贫瘠的童年生活,增添了n多幸福感。
刚才说到土制鞭炮,那时候市面上大致有三种鞭炮。一种就是农村土制的,进了冬天,就会有人遛乡串户来收购报纸和书本,用来卷制鞭炮。一种是现在最常见的俗称“大地红”,这种鞭炮,由于声音不大加上燃放速度快,不受孩子们的欢迎。第三种就是用牛皮纸卷制的,我们称之为“铜炮”,威力巨大,声彻天地,放一个铜炮,别说全村了,隔壁村都能听到,属于鞭炮中的“奔驰”,只有村中经济条件特别好的才放这种炮。要是一挂连起来放,那气势更场面!
这种铜炮的哑炮是我们的最爱,因为一个铜炮的药是其他鞭炮两三倍。捡捡到一个铜炮的哑炮的话,那就有得玩了,可以再剥一剥,露出一点点药捻,然后一只手捂着耳朵,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用香火点燃,最好隔着东西燃放,否则容易炸伤。
普通的哑炮可以剥了火药烧着玩,也可以点燃残余的药捻听响,也可以把药捻露出来点燃后,等哑炮喷火时,用脚跺响或者用铁锨拍响。刚才提到的铜炮,是断然不能用脚跺的,一但跺了,起码麻半天,只能用铁锨拍响。
哦,对了,剥出来哑炮的火药玩的最多是洋火枪,挖一点火药放枪里,扣动扳机,Duang,老爽了。还有就是自己造的土_枪,洋火枪前边再装一节钢管,钢管里面先装火药,再装沙子,用来打鸟,或者在小伙伴面前耀武扬威地炫耀武力。
由于铜炮的哑炮火药多,是我们的最爱,有一次,我为了去捡三爷爷家门口臭水沟冰面上的一个哑炮,掉进了臭水沟里,棉裤都湿到了裤腿,关键不是湿,而是臭,大过年的,可把我气坏了。
不记得什么时候了,好像已经过完年了,我和堂哥在灶屋里捡到一个大的土制鞭炮哑炮,我剥了火药倒在地上,堂哥拿起火柴就点。那可是火药啊,我们俩脑袋挤一起点的,没来得及躲开就着了,把我的头发烧了一绺。火药不光把堂哥的眉毛烧了半边,头发呼呼地着了起来,我赶紧给他扑灭。
这还不是最危险的一次,那次三年级的时候,都开学了,我剥了很多哑炮的火药,用装药品的塑料瓶装了大半瓶。放学后,我和堂弟还有一个姓杨的小伙伴,我们三个围着课桌,桌上就放着火药瓶,我堂弟摸出一盒火柴,问我们:我点了?我说:你点吧。他把火柴点燃了,然后吹灭,嘴里还念叨着:点炮药绝对不能用大火,火星最安全。说完把带着火星的火柴扔进瓶里,Duang的一声,大爆炸,桌面炸出了一个圆形灼烧区,我的耳朵嗡嗡响,把其他没走的同学都吓了一大跳,瓶子早炸飞了。即使到现在,我还心有余悸,庆幸没有用玻璃瓶装火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记得有一年随父亲去城里买年货,大街上到处都是卖土制鞭炮的,摊主为了证明自己的鞭炮响,在那里一挂一挂的放,边放边吆喝,整个集市到处都是火药味,浓烟滚滚。现在,卖鞭炮的文明多了,都在那安安静静的,等着客户自己选择。
工作后特别是成家以后,过年依旧会买几挂鞭炮,在贴春联或者年后上班时燃放。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再贴春联时,都买挂小的大地红,意思一下。当然了,国家为了安全起见,逐步关闭了土制鞭炮作坊,土制鞭炮退出主流,大地红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小时候,放鞭炮带给了我许多的欢乐,让我有了许多快乐的回忆。但目前,我离鞭炮越来越远。
首先是两个儿子不爱放炮,我一度希望他们能勇敢点,像我小时候那样勇敢地拿着鞭炮放,炸伤了手我也认。但他们就是提不起玩鞭炮的兴趣。
其次是环保。鞭炮产生大量的灰尘烟雾以及PM2.5,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自发地在拒绝燃放鞭炮,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在鞭炮燃放这一点上,我选择尊重大家的选择,爱放就放,毕竟是我们的传统,没有鞭炮声,年味一定会更淡。不放鞭炮,我就为你的环保意识鼓掌。
第三个原因欺骗。前边说了,大地红燃放快,放起来不过瘾。有一次,我买了几挂1000响的大地红,贴完春联,就在花园里放,点燃后,撒腿就跑,没跑两步,就放完了。我就特奇怪,也特别生气,花了二三十块,就听了几声响,怎么这么快。怀着好奇心,我回到家拆开了一挂同类型型鞭炮,挨个的数了起来,艹,总共不到300,也就270-280的样子。当时鼻子都气歪了,虽然有不给足数量的心理准备,但不至于差这么多吧,1000响给个700-800总可以了吧!我就仔细研究起鞭炮的说明书,原来是“1000响型”,其中那个“型”字特别特别的小。我心说:行,有你的,你玩我不是,以后你再也别想让我花一分钱买你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厂家欺骗客户带来的伤害,相信鞭炮迟早会退出我们的生活。
好了,这就是我关于鞭炮的全部记忆,简单的生活带来的是长久的回忆,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却再也找不回简单的快乐!
手机码字,就不勘误了,抱歉,请凑合着看。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是否都玩过一种“火柴枪”,几根铁丝一拧装个自行车链条就可以击发火柴头,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包含了手枪制造的“高深技术”,不信可以看看下面这款手枪,价值2美元,6秒钟就可以生产一把,简直比玩具枪还要便宜,但它却是杀人利器——FP-45解放者手枪。
这张图看起来还挺像模像样的,其实原款比这个要粗糙的多。这款手枪诞生在武器狂欢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那个年代产生了很多很多的武器,而且样子是千奇百怪,脑洞大开,说是奇葩一点都不为过。这不,当时的美国就生产了这种手枪,只售2美元,只有巴掌大的FP-45手枪,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最早的“掌心雷”。
这张图就是小时候玩过的“火柴枪”精装版。笔者看美制的FP-45解放者手枪,越看越像火柴枪,说白了就是一个壳子加激发装置,那么短的枪管估计都没有膛线,直接就套根钢管上去了。所以说,便宜没好货。这道理在哪里都说的通。这款售价极其便宜的手枪。在构造上面也是极其的简陋和单一。每次只能射一发子弹(后来也有改版的两发装)。
我们来看看单发的FP-45解放者手枪作用原理,首先装弹,射一次,手动添加一次,可谓是极其的麻烦。每次发射一发子弹,就需要经历如下步骤:打开后膛——把子弹放进去——合上弹夹——扣动扳机射击——打开后膛。如此循环往复。而且该枪还自配了一根小木棍,每次取出弹壳的时候,都得用这根木棍撬开才可以,完全可以称的上全手动操作手枪。
大家如果还不觉得这把枪简陋,可以看看上图。我们所看到的弹夹可不是自弹上膛的弹夹,而是纯粹为了存放子弹的弹夹。想必看到这里,大家都感受到了这款手枪的“简单方便”。如果拿着一款手枪上战场,无异于自杀。所以也正是如此,这款手枪产生之后,并不适合掌柜军队使用。却被游击军队使用,所以,才被称为“解放者”手枪,笔者真为游击队员担心。
这张图是改版后的两发装。比一发装的稍微好点,试想一下,用这种枪的游击队员必须一发命中,一发致命,否则自己就会丧命。笔者觉得这种枪生产两发装没什么意义,射击距离只有几米远,一发不中还要拔插销换另外一个弹槽,有这个时间,还不如上去补两刀简单。而且用这种枪总有种自杀的感觉,不开枪还能偷偷摸摸杀敌,一旦开枪打不死人,还暴露了自己,剩下只有两条路:逃跑或肉搏,这还真不如拿把砍刀上场。
万次火柴是由两块特制的钢片产生摩擦发出火花而点着的,需要汽油或者煤油的。不过用量是很少的,一般加2、3毫升可用30次以上,成本不到一分钱。
万次火柴比普通更环保,也更安全,万次火柴可以划一万次以上,体积仅相当于普通火柴的二分之一,不锈钢外壳,高级钥匙链配置,可以做挂饰工艺品,也可以做火柴使用。
使用方法:
先把划杆旋开取下,用划杆不断划火石条(火柴侧面凹槽里的黑色的一条),直到把黑色涂层划掉露出里面的火石(象不锈钢那样亮亮的一条),并且继续用划杆划火石,到划出较大火花为止。这时再将油注入顶端的小孔,不要注太满,2/3即可。注油后将划杆插入孔内,让油浸湿划杆上面的棉芯,再次取出划杆,用力划火石,即可通过划出的火花引燃浸油的棉芯,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