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壁厚标准是什么?
钢管的型号不同,它的壁厚标准也就不一样。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钢管的材质问题,目前建筑材料的钢管主要分为碳钢管和不锈钢管这两种。
由于碳钢管的质量比较轻,所以这种钢管的壁厚也比其他钢管要薄一些。碳钢管的型号是按照它的直径来区分的,如果碳钢管的直径为15毫米,那么钢壁的厚度就应该在2.1毫米到2.6毫米之间。如果碳钢管的直径为25毫米,那么它的壁厚标准应该在2.8毫米到3.2毫米之间。
40直径的管子,其壁厚标准应该是3.5毫米左右,80的管子壁厚应该是4.0毫米左右,如果是200的大管子,壁厚标准就是6.5毫米左右。
如果是25直径的钢管,那基本上壁厚都要达到2.8毫米到3.2毫米,如果是15毫米的高管,那壁厚标准要达到2.1毫米到2.6毫米。目前比较常用的钢管有碳素钢管,合金钢管和不锈钢钢管,它们应用的范围也都不一样,但是在挑选钢管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
国标50mm钢管壁厚是3mm。
国标焊接钢bai管执行的标准为国标,主要的标准有GB/T3091-1993(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T9711-2008,一般低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5037-2000。
国标焊接钢管主要使用的材质Q235A,Q235B、Q235C、20#、Q345(16Mn)、L245(B)、L290(X42)、L320(X46)、L360(X52)、L390(X56)、L415(X60)、L450(X65)、L485(X70)、L555(X80)。
扩展资料:
钢管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按生产工艺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其中无缝钢管又分热轧和冷轧(拔)两种,焊接钢管又分直缝焊接钢管和螺旋缝焊接钢管。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 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管
主要有三种表示方法:
1) 以管子表号(Sch)表示:
对于碳钢管壁厚有:Sch10、20、30、40、60、80、100、120、140、160等10个等级(若数字后面加S,表示不锈钢管)
对于不锈钢壁厚系列有:5S、10S、40S、80S四个等级
2) 以管子重量表示,如STD(标准重量),XS(加厚管),XXS(特厚管)
3) 以钢管壁厚尺寸表示,即“管外径×壁厚”,如φ89X4
钢管壁厚不可能各处相同,在其横截面及纵向管体上客观存在壁厚不等现象,即壁厚不均。为了控制这种不均匀性,在有的钢管标准中规定了壁厚不均的允许指标,一般规定不超过壁厚公差的80%(经供需双方协商后执行)。
扩展资料:
钢管的规格
(1)规格:螺旋钢管的规格要求应在进出口贸易合同中列明。一般应包括标准的牌号(种类代号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重量(质量)、规定长度及上述指标的允差值等各项。
我国标准推荐公称直径为8、10、12、16、20、40mm的螺旋钢管系列。供货长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种。我国出口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6~12m,日本产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3.5~10m。
(2)外观质量:
①表面质量。有关标准中对螺纹钢的表面质量作了规定,要求端头应切得平 直,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迭,不得存在使用上有害的缺陷等;
②外形尺寸偏差允许值 。螺纹钢的弯曲度及钢筋几何形状的要求在有关标准中作了规定。如我国标准规定,直条钢筋的弯曲度不大于6mm/m,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管
L=1.5m=150cm
ix≥μ×L/[λ]=1×150/150=1cm
在圆钢管普通规格表中,查得φ34×2.0型号时,
ix=1.133cm>1cm
结论:1.5m长圆钢管,在满足容许长细比的前提下,
最小钢管壁厚选型为:φ34×2.0,满足要求。
建筑脚手架所使用钢管要求的壁厚是3.6mm。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钢管规格应为φ48.3×3.6,即壁厚为3.6mm。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
扩展资料: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
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脚手架